回覆列表
  • 1 # 夜鴻羽1

    在宋太宗滅北漢前,太祖趙匡胤已先後四次進攻北漢。大量消耗了北漢的民力軍力,尤其是開寶二年引汾水灌城,對北漢消耗極大。開寶八年第四次進攻太原要不是趙匡胤突然崩逝,極有可已攻下太原。

    幾次進攻北漢,主要受遼軍支援所阻。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派郭進阻擊遼軍十分有效,斷了北漢的援兵才順利攻下,可以說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

  • 2 # 小南讀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

    首先我們講一講柴榮,柴榮的義父郭威建立後周,滅掉後漢,未受控制的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建立北漢。郭威短命,在位三年就死了,然後柴榮繼位。繼位第一年北漢和遼國想趁著郭威剛死柴榮立足不穩之際滅了後周,發生高平之戰,結果是以後周大勝為結局。

    高平之站中雖然後周大勝,但也反應了五代十國這個混亂時代遺留下來的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武將問題,各個朝代國君很多都是軍人出身,對武將十分驕縱。高平之戰也讓柴榮明白了一個道理,軍隊不能太過放任他們,不然自己以後也會步了後塵。柴榮也在高平之戰結束後立刻殺了七十餘個不聽號令的將校。至此,柴榮總算站穩腳跟。在即位六年後,他做好了準備,北伐的準備都做好了,結果在即將攻至幽州的時候生病,無奈返回,途中死去。

    在此我們大致可以看出柴榮是比較有氣概的人,南邊政權,北邊的遼國和山西的北漢,首先選擇進攻的方向竟是最難的遼國,而且還一路高歌猛進,遼國差點嚇尿了。可惜的是柴榮病死。

    柴榮病死之後,兒子後周恭帝上位,大家也都知道了,趙匡胤篡位,建立北宋,趙匡胤建立北宋的政策跟柴榮的先難後易的方針不一樣,也說不上誰優秀,反正他就選擇了先易後難,去難邊虐菜去了,當南邊最後一個菜鳥南唐被滅的時候已經是在他當皇帝之後的第十五年了,也準備拾掇拾掇北邊的人了,結果在第二年趙老闆也掛了。

    說來北漢命還真好,每次有人打他主意都險之又險沒挨子彈。其實說來北漢地方狹小,又經過五代十國的長時間戰亂,那個地方的人口只剩唐時的八分之一了,典型的地小人也少,除了有一點點地勢上的優勢,不管是面對後周還是北宋,基本都是被虐的份。所以不管是北漢還是北漢的前身後漢,基本都是給遼國當兒子的。

    然而北漢這個地方的地勢還是十分重要的,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經論述過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而如果沒了燕雲地區,連陝中,太原一代都沒有控制,北宋的都城開封,以及汴河一帶的經濟中心基本都是時時刻刻被北方威脅。若是能控制太原,遼國如果要南下,還要考慮下會不會被截斷補給,相對忌憚。所以在趙廣義即位後,過了幾年就滅了北漢。

    如此,北漢沒被柴榮和趙匡胤滅掉是有一些政策以及巧合在其中,並非滅不掉。

  • 3 # Firebird

    國力和立國時間長短有關,有時候是時和機(會)不一致,導致心有餘而力不足,等國力足夠的時候,也有對手實力下降或者增長不同步的條件下,收復對方就水到渠成了。而國力的增長,離不開時間,也離不開正確的策略,這也是每個朝代在立國之初,都需要修生養息,積蓄國本一樣。也像現在,我們必須養晦,發展壯大,一個道理。

  • 4 # 歷史咖啡

    這三位都很難講是軍事天才。但趙光義滅北漢之戰由於採取了「間接路線」戰略,奇正互用,使契丹喪失地理上的【內線優勢】,從而取得太原圍城之戰的成功。具體可以作如下解釋:

    一,契丹人在太原-幽州兩翼的內線優勢

    「內線作戰」是約米尼《戰爭藝術概論》提出的優秀軍事概念,來自查理親王的一場經典戰役,拿破崙受到啟蒙,用之如神,其元帥約米尼將其數十個戰例概括為科學概念,與中國孫子兵法暗合。

    北宋與河東及十六州的艱難態勢,要害就在這裡。契丹騎兵透過太行山北部緩地,可以較為輕鬆的在幽州和太原兩翼機動,而宋軍被太行山切割,山前山後,太原方向和幽州方向無法呼應,關隘難行,總是顧此失彼,陷入嚴重的戰略被動。這就是中原的最大弱點。

    當契丹佔有太原和幽州兩個決定點,背後又以萬人騎兵縱隊做兩翼機動時,會產生穩若磐石的效果。當中原軍隊猛攻太原時,敵人可以從幽州方向派來援軍或從華北突入威脅中原;當中原軍隊猛攻幽州時,河東同樣是這個角色,且更具威脅性。契丹因此佔盡了【內線優勢】。

    二,宋太宗的間接路線戰略

    宋太宗鑑於柴榮、趙匡胤歷次戰役的失敗,制訂了相當正確的戰略。一方面派遣足夠軍隊在河東佈局,做好長期圍困太原的準備,且在太原北面佈置緩衝梯隊。一方面,自己親率主力進入華北平原,在幽州南面的鎮州(正定縣)做出攻擊態勢。

    此時,契丹方面的內線優勢就無法發揮了。幽州軍隊不僅不敢救援太原,甚至還要從契丹本部增派人馬作為機動。同樣,往常的圍魏救趙也無法使用了。這時,太原攻城就容易太多了,契丹只有調集本部兵馬才可能救援太原,且數量要很多,幾乎要傾巢而出。而這種救援是非常危險的:山前鎮州的宋軍可以翻山過來,形成圍點打援。

    契丹人很明智,不願意在這個態勢下把全國軍隊都壓上來。在劉漢反覆要求支援時,也沒有妄動。河東方向的契丹軍只是常規性的下壓,受阻後即不再加碼。太宗在預判契丹人不會擴大戰爭規模、發起兩國決戰的情況下,果斷翻越太行山,對太原形成總攻。還好總攻所耗時間不長不短,契丹沒有進一步的戰略行動。

    太原終於陷落,太宗惱怒沙陀人自唐末以來割據稱雄,決定改革和遷徙整個河東武士社會,又焚燒太原舊城。緊接著,他腦子發昏,全軍翻越太行山,向幽州方向總攻。結果契丹認為兩國大決戰已經來臨,精銳騎兵傾巢而出。

  • 5 # 冰封之約

    不是天時,不是地利,也不是人和,這就好比鐵錘敲石頭,早晚得事兒?滅了北漢,也毀了一座千年古城,宋太宗,嘖嘖!

  • 6 # 田明茂

    這並不是說趙匡胤打不敗的北漢,趙匡義就能一戰而平。其實這是宋太祖決定採取“先南後北”的戰略。

    宋太祖即帝位後,為防止“陳橋兵變”再度重演,他又上演了“杯酒釋兵權”的大戲。當時,禁軍中三帥鼎立,他又將領兵權與發兵權分離,互相牽制,最後聽命於皇帝,有效地防止了禁軍將領擁兵自立。

    宋太祖穩定了內部,便準備出兵統一全國,他依趙普計,先攻打南方几個政權,後滅北漢,避免與契丹發生正面衝突。他決定採取“先南後北”的戰略,他假道荊南攻取湖南,荊南平。宋兵削平荊南後,向湖南進發。後攻下潭州(今長沙),在澧江大敗湖南守軍,進取朗州(今常德),湖南平。接著,僅用六十六天西取後蜀,統一戰爭矛頭直指南漢。公元970年,久無戰事的南漢被一舉拿下,南漢平。宋滅南漢,南唐陷入包圍之中,南唐後主李煜派大臣求和,宋太祖對使者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後主求和無望,遂調十五萬大軍來救。遭宋兵夾攻而降。南唐己滅,吳越王覺得有趐難飛,便獻出吳越之地。而割據漳州、泉州的陳洪進為保自身利益,也獻出了漳、泉二州。至976年,宋太宗趙匡義即位時,方才完成統一南方諸國的的任務。

    宋太祖弟弟趙匡義,在陳橋兵變時,擁立太祖有功,建國後為殿前都虞侯。後加封晉王,位在太祖之下,宰相之上。公元976年,太祖死,匡義繼位,即宋太宗。979年,太宗兵分兩路征討北漢,一路人馬阻擊契丹援軍,一路人馬圍住太原城,切斷一切物資供應。北漢主計窮力竭,無力抵抗,出城投降,北漢平。名將劉繼業隨北漢主降宋,太宗命他恢復原姓,即楊繼業。至此,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結束。

  • 7 # 襲世凝人

    北漢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的一個割據政權,它的面積不大相當於今天山西省的北部和中部地區,也是唯一盤踞在北方,最後一個被滅掉的政權。北漢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中原政權收復幽雲十六州的一個阻礙,也是遼國保護自己國家阻擋中原的一顆釘子。北漢和後漢是有淵源的,後漢隱帝劉承佑無端猜忌在外領兵的大將郭威,將他的家人全部殺光,繼而又派刺客去刺殺郭威,不料這刺客是郭威的親信,告知郭威這一切的變故,本身並無任何野心的郭威怒火沖天,殺回京城開封滅了後漢建立後周王朝,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時任河東節度使,太原尹的劉崇就在太原府自立為帝建立了北漢國。北漢其實很貧瘠,但它佔據地利優勢,周邊的黃河,汾河,太行山保護著它,易守難攻之地。北邊蒙古高原提供了戰馬的資源,眾所周知遼國和後漢的父子關係,因此遼國也很庇護北漢。

    首先說說柴榮征討北漢時的情況。柴榮當時征討北漢的時候,不是主動征討,而是被動迎擊。怎麼回事呢?當時,後周太祖郭威剛剛去世不到兩個月,柴榮剛剛繼位,完成權力交接,邊境就傳來緊急戰報,三萬北漢軍聯合一萬契丹軍殺向後周來了。那個時候,北漢皇帝正是開國皇帝劉崇,劉崇早在後漢時期就割據一方,擁有超級強大的地方武裝力量,再加上他和契丹皇帝叔侄相稱,相互結成同盟,一方有難,另一方盡全力進行支援。剛開始,戰局對柴榮非常不利,部隊在作戰中,臨時倒戈,讓他不知所措。這個時候,柴榮顯示出自己過人的膽識和勇氣,憑藉一己之力,扭轉整個戰場局勢。高平一戰,北漢大軍大敗,狼狽逃回太原。這個時候,柴榮率大軍,圍攻北漢都城太原城,最後無功而返。

    失敗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第一,太原城本來就是歷朝歷代為鞏固國防修的邊境堡壘,城牆又高又厚,很難在短時間攻破。第二,柴榮急功近利的性格,一定程度上也阻擋了北伐成功的腳步。第三,柴榮倉促出征,圍攻太原城一月不下,糧草供應不足。第四,在忻口地方阻擊契丹軍的後周大將史彥超不幸陣亡,契丹大軍正火速過來營救北漢。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征討北漢的情況。趙匡胤一生一共安排了三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是在北漢第二位皇帝劉鈞剛去世,他的侄子劉繼恩繼位開始的。當時採取的不是純武力的征討,而是在北漢太原城安插間諜,外面佈置重兵,準備內外聯合,攻破太原城,這個機會,因為北漢宮廷內鬥,提前流產。第二次北伐,宋太祖是御駕親征,集全國最精銳部隊,引汾河水灌溉太原城,還是沒有成功,不過卻帶走了太原城周邊一萬多戶百姓,大大削弱了北漢的統治。分析第二次失敗原因:一方面確實與太原城太堅固,北漢人太勇猛有關,還有一部分是惡劣天氣的原因所致,另外就是契丹大軍及時出來救援。第三次就不說了,剛剛佈置好進攻任務,自己突然間離世了,這個計劃就破產了。

    戰無不克的柴榮,攻無不勝的趙匡胤親自出徵,北漢依舊屹立在那兒。這讓趙光義極其不爽但也給他創造了機會。因為時至今日趙光義還沒有軍功。為鼓舞士氣更為自己,趙光義決定御駕親征。

    事實確實也再次證明趙光義比他哥哥有智慧,或者說比他哥哥有更大的機會,此時的遼國對宋朝還是有所敬畏的,早已不是當年對中原國君大呼小叫的樣子了,但阻止漢人奪回幽雲十六州,救下北漢也是絕不能有閃失的。一番血戰之後,契丹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慘敗。宋軍一路攻城拔寨來到太原城外。

    我們接下來就看看趙光義是如何征討北漢的,他怎麼能夠成功呢?第一步,趙光義先派出張洎出使高麗,通報宋軍將要北伐,以達到敲山震虎的目的,真正的目標還是契丹。第二步,兵貴神速,當契丹使者還在回家的路上的時候,宋朝的軍隊已經殺進了北漢的國境。先鋒部隊郭進長途奔襲,快速抵達太原城東北方的石嶺關。石嶺關是契丹援助北漢的必經之地,他要牢牢守住此地,為大軍爭取時間。郭進佔領石嶺關之後,又到達胡漢交界處的白馬山。白馬山一戰,契丹大軍大敗,倉皇向北逃竄,宋軍攻打北漢的外部威脅徹底解除。第三步,趙光義徵發全國各地兵將,圍攻太原城,城內孤立無援,被宋軍攻破,北漢皇帝出城投降。

    即使失去了援軍,太原城至少還擁有那條舉世聞名的城牆,況且是劉繼業(大名鼎鼎的楊業)守城!果不其然連續攻城兩個月,太原城依然矗立不倒。無數史實告訴我們這世界上沒有哪一座城池是永遠不會被攻破的。最終,雙方無數將士倒在了它的腳下終究換來了北漢的投降。成功的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點。第一,大敗契丹軍,北方威脅解除。第二,趙匡胤的兩次北伐,已經將北漢的國力大大削弱。第三,北宋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非常不錯,對北漢軍民的吸引力加大,而北漢統治者並不得人心。因為北漢的滅亡徹底結束了五代十國,從唐末黃巢動亂開始,不斷分裂的中華大地終於回到了一個懷抱裡,北漢歸宋是人心所向!

  • 8 # 未鳴讀史

    柴榮和趙匡胤都是歷史上頗具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們也都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和能力,但遺憾的是他們都曾經御駕親征,討伐過北漢,但是最後都功敗垂成。宋太宗趙光義是北宋的第二個皇帝,他在公元979年率軍進攻北漢,經過三個多月的激烈戰鬥,最終成功佔領太原,消滅了北漢。

    那麼為什麼柴榮和趙匡胤沒有做到的事,能力比他們弱的趙光義卻做到了呢?我想原因有四點:

    一:經過柴榮和趙匡胤的連續打擊,北漢已經損兵折將。特別是趙匡胤回軍時遷走了太原城外所有的居民,導致北漢的經濟人口和綜合國力急劇下降。

    二:趙光義在繼位後積極整軍備戰,訓練士兵。在二年的時間裡進行了二次大規模的閱兵,極大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宋軍訓練有素,士氣高昂。

    三:周世宗柴榮的失敗是因為遼國援軍的到來,趙匡胤的失利是因為士兵的飲用水出了問題。趙光義汲取了前二次失敗的經驗教訓。戰前制定了詳細和周密的作戰計劃,採取了攻城和打援並重的策略,在成功打敗遼國的援軍後,北漢孤立無援,最後只能選擇投降。四:趙光義在攻打北漢前,陳洪進已經獻出了漳泉二州,錢俶也獻出了吳越國所有的人口土地,這樣北宋就徹底兼併了南方所有的割據政權,真正完成了南方的統一。沒有了後顧之憂,趙光義可以一心一意集中全力攻打北漢。從而一戰而平。

  • 9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回顧後周和北宋對北漢的戰爭,我們會發現:不論是對一個內有堅城,外有強援的敵人,還是用好一個戰法,都如十月懷胎,不能一蹴而就。

    北漢難打

    後漢,在今山西一帶。在古代,尤其晚唐五代時期,那裡始終是中原統治者頭疼的地方。

    大唐就是從這裡起家,一統天下。十國中,後唐、後晉、後漢,都從這裡起家,建立王朝。

    因此,割據河東的勢力,對中原王朝來說,絕不僅僅只是割據的問題,而是腹心之患,隨時可能趁你病要你命,改朝換代!

    北漢,他不但擁有上述優勢,還與契丹結為盟友。可謂內有堅城,外有強援,不好打!

    後周世宗的攻北漢,小試牛刀由於歷史原因,北漢和後周就是漢賊不兩立,你死我活的關係。

    在郭威時期,北漢就曾經發起對後周的進攻。當時,郭威因為擔心慕容彥超等更嚴重的威脅,沒有組織大規模反擊,僅僅以防守為主。

    到了郭威去世後,北漢企圖趁你病要你命,連線契丹叔叔,一起南下。

    結果,在高平之戰中,北漢被天才柴榮一舉擊敗!北漢老大劉崇只能隱姓埋名,連滾帶爬,才回到太原。

    在這種情況下,柴榮趁勢追擊,一舉打到北漢老巢!

    由於後周進攻氣勢如虹,北漢州縣紛紛望風而降。短短1個多月,北漢12州就有8州投降!

    可是,在與契丹援軍的作戰中,雙方互有勝負,陷入僵持,同時,由於連日大雨,周世宗只得退軍。

    在撤退時,擔任掩護的後周後軍發生了驚擾,損失糧草物資無數!

    柴榮對北漢的進攻,可以看成是高平之戰的追擊階段。因此,柴榮雖然在高平戰場呼風喚雨,但在設防多年,城牆高大的太原,明顯準備不足。

    另外,由於柴榮剛剛即位,還來不及進行整頓。因此,軍隊作風、戰鬥力,尚遠遠比不上後來。

    此戰後,柴榮採取“先南後北”的基本方略,移兵南方,直到最後階段,才北上作戰,但很快就去世,半途而廢。

    假如天假時光,柴榮再來打一次北漢,或許結果又會是另一番景象了。只是,那也僅僅是假如而已!

    不過,柴榮這次小試牛刀,收穫不小!

    1、削弱了北漢國力,後周可以專心先南後北!

    自此之後,北漢老老實實,對中原政權最多進行騷擾,大舉進攻,已經是痴人說夢了!在這個前提下,後周、北宋,才可能安心南下,先南後北,穩步發展!

    2、確立了後來北宋天子攻北漢的基本基調:圍城打援。

    事實上,以後的數次討伐中,北漢國土的其他州縣都不難搞,唯獨太原,極難攻克。因此,所謂打北漢,就是打太原,以及前來援救太原的契丹軍!

    宋太祖的三次討伐,圍城打援的摸索

    儘管確立了圍城打援的基本打法,但具體操作怎麼做?兵力如何分配?這些都需要摸索。

    宋太祖時期,對北漢進行了三次討伐。

    第一次,宋太祖試圖趁北漢內亂,趁火打劫。

    因此,這次宋太祖主要委託李繼勳等人進攻,而且,在打援方面基本沒有部署。當遼國援軍逼近後,北宋很快就撤退了。

    這次失敗說明,北漢是頑固的敵人,即使陷入內亂,想要趁虛而入也是很困難的。

    要滅北漢,還是要圍城打援!

    第二次,激戰。

    宋太祖第二次北伐,是下了狠心的,準備也比較充分。

    在這次作戰中,宋太祖親自指揮圍城作戰。北宋採取了強攻、灌水等各種方法,設防堅固的太原險象環生!

    在打援作戰中,北宋也部署了相對較強的兵力,兩次擊退遼軍。

    可是,遼軍耶律斜斟趁夜從間道逼近太原!他們在太原之西進進出出,威脅極大!

    而此時,攻城已久,宋軍駐紮在草地,腹足病很多,戰鬥力下降!

    久攻不克,外援逼近,無奈之下,太祖班師。

    這次作戰最大的成果是:宋太祖遷徙太原附近居民入宋!

    此後,北漢國力非常脆弱!幾乎到了一戶養一兵的慘狀!

    這次作戰,說明:遼救援北漢的決心十分堅決。同時,遼軍又是機動能力極強的武裝。對於這種機動力強大的敵人,打援,想要靠單純的堵截,是風險極大的!

    第三次,太祖病逝,半途而廢

    在第二次攻太原失敗後,宋太祖意識到遼的強大。他採納趙普建議,先留北漢作為宋遼緩衝,專意平定南方。

    在平定南方後,宋太祖再次北伐,可是,這次北伐進行中,太祖病逝,宋軍班師。

    宋太宗滅北漢

    在宋太宗即位後,繼續執行滅北漢戰爭。

    此時,南方已經基本平定,北宋已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因此,得以全力滅漢。

    宋太宗此次準備相當充分,各州準備物資、攻城器械;軍隊調整、部署,加強攻城力量。

    同時,吸取了此前圍城打援不順利的教訓,這次,宋太宗在部署上做了很大的調整。

    他親自坐鎮鎮州,把重心放在打援上。而且,打援兵團的任務,不再以單純的消極堵截為主,而是要殲滅援軍有生力量!

    這次作戰中,宋軍在白石嶺大敗遼軍西路援軍,遼軍損失十分慘重。遼東路援軍在得知西路慘況後,猶豫不前。

    而太原城下,曹彬、潘美等正積極組織猛攻。

    北漢失去外援,而其城內早因連年征戰物資匱乏。

    無奈之下,北漢出降。

    這次滅北漢,一方面是因為太宗準備充分,而北漢早已在連年征戰中疲弱不堪、內政混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當時遼方統帥對宋軍滅漢決心估計不足,調配援軍不足!

    可惜的是,太宗在這次作戰後,以遼在此戰中的表現誤判了遼軍的實力,倉促發起徵遼戰爭,一敗塗地!這是後話了!

    北漢的條件,得天獨厚,又得外援,難以一舉擊滅。

    因此,宋太宗滅北漢,不能孤立地看。正因後周和太祖時期的攻伐,使北漢國力衰竭,北宋才得以從容平定天下其他區域,以絕對優勢專力對北漢,並留出足夠力量預備打援!

    同時,在如何搞好攻城打援(或圍城打援),與所有的戰法一樣,都是需要精心地準備和總結,反覆地嘗試,如十月懷胎,不可能一蹴而就!

    儘管許多問題不是一夜之間就能解決,許多方法要反覆打磨才能掌握精髓,但是,只要不斷嘗試、調整,就總能解決問題、掌握技能!

    與君共勉!

  • 10 # 小氣蔻蔻

    吃饅頭吃到最後一口飽了而已,不代表前面的都白吃了。北漢被柴榮和趙大打的本來就只剩一口氣了,趙大是留著北漢作為宋遼緩衝,趙二不明白,去滅了北漢,結果被遼國教做人了。

  • 11 # 思淵默言

    用一句我們非常熟悉的話特別適合解釋這個問題:量變產生質變。

    無論是周世宗柴榮,還是宋太祖趙匡胤,關於北漢的征討失敗其實如出一轍:功敗垂成,只差一步。

    而到了宋太宗時代,大宋軍隊早已成為了積累了數十年的精銳軍隊,而宋太宗恰逢其事,成為了完成這臨門一腳的人。

    其實在宋太祖時期,宋軍就險些攻克太原,平定北漢。

    宋太祖趙匡胤制定的完整的戰略計劃,包括圍點打援,阻隔遼國援軍;還有圍攻太原城的戰術。

    只是最後因為大宋軍隊駐紮在草地上,又因為天氣炎熱潮溼,引發士兵大規模腹瀉,最後只能無奈撤軍。

    而宋太宗趙光義顯然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順著他哥哥的戰略進攻北漢。

    更重要的是,宋太宗所面對的北漢,和太祖,周世宗柴榮所面對的北漢是有翻天覆地的不同。

    首先是遼國對北漢的態度轉變,之前遼國將北漢視為戰略緩衝地帶,只要中原王朝發起攻擊,遼國就不顧一切支援。

    但是到了太宗時期,北漢逐漸衰落,也失去了作為緩衝地帶的實力,遼國逐步開始放棄北漢。

    對於太宗而言,他所面對的敵人要弱得多。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是,在宋太祖兩次大規模的軍事打擊下,北漢軍隊數量大大減少。

    同時在太祖皇帝多次將北漢百姓內牽到中原之後,北漢就剩下太原一座孤城。

    這樣一來,宋太宗趙光義滅北漢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不過如此。當然,太宗皇帝也是有一定能力的,這“涼”,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MAC桌面免費美化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