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藏不騎白龍馬
-
2 # 新知傳習閣
一
首先我們來聽古代歷史上,一位戰略專家對軍事的一個重要解讀:天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戰與不戰的邊界,戰與和的矛盾,對立統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要不要打仗不是一個是非對錯的問題,而是一個成敗得失的問題。
可以發動戰爭的前提,有且僅有一個,就是能夠打得過對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來則能戰,戰則能勝。
那麼議和有沒有前提呢?也是有的,最好的前提是至少能和對方打平手,否則你很難有和對方談判的資格。
如果,被對方打敗了,並且輸的很慘,那麼在談判桌上基本上只能任人宰割。
二
回到晚清,我們來看一下李鴻章為什麼經常主張議和?
到了清代,中國已經嚴重落後於世界各國,甚至還包括我們的近鄰日本。戰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清朝的弱和落後全面的,中國根本就沒有戰勝其他國家的實力。
李鴻章認為,在清政府高層內部,派系林立,鬥爭激烈,加大了清朝的內耗,清政府根本打不起一場現代化的戰爭。
同時他也認為,清政府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我們的疆土遼闊,我們要爭取良好發展的國內外環境。當大清國能夠成為世界強國的時候,就有資格和世界其他國家叫板,不管是戰是和,都會有很大的資本,並且主動權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
其實回到中國歷史上你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基本上都是文人主戰,武人主和。
文人主戰的原因是,我們是天朝上國,宇宙中心,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只要我們出去打仗,必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向披靡。更重要的一點,主戰是站在道德制高點,站在政治正確的立場上去說的話,永遠不會犯錯。何況自己有不用出去打仗,打仗的是武人而已。
武人主和的原因是,不管你是強是弱,在戰場上都有勝利和失敗的可能,因此不能輕易言戰。強國勝率會更高,弱國反之。當時的清政府全面落後,面對列強基本上是毫無勝算。當時的國際社會奉行的是叢林法則,打敗了下場會很慘。孫子兵法說,多算勝,少算敗。這裡的算,就是計算和全面分析的意思。也就是說,經過分析清政府打勝仗的機率,非常之小。因此最好是不打。
這才是李鴻章主張議和的根本原因。
-
3 # 凌瀾若微
我一直以為晚晴李鴻章是功大於過的。晚晴是個什麼朝代,是個落後的朝代,在乾隆時期科技水平就已經開始落後於西方,那麼一百年之後呢?一個國家一百年幾乎裹足不前,西方國家高速發展一百年,那麼晚清有什麼資格能力和西方國家打?
經過幾次戰役後,李鴻章難道不清楚清朝的實力與西方列強相比差別有多少?勝利的把握有多少?這些李鴻章這個興辦過洋務運動的領導人會不知道?為什麼要議和,李鴻章這個作為大清朝一等一的大臣難道自己想要向他國低頭,不想揚本國的國威?他傻嗎?
他不傻。他是完全站在了晚晴當前實力的基礎上做出的利於本國的行為。既然實力比不過人家,仗也打不過人家,為什麼還要打,這樣無謂的犧牲是否真的值得。畢竟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暫時的議和可以避免生靈塗炭,有利於休養生息,繼而以圖後報。中國歷史上不是也有很多例項可以證明暫時的議和並不可恥,勞民傷財打無把握之仗才是對人民的不負責任。所以在當時的環境下,需要一個人來完成這個使命,如果沒有這個人,可能會死傷更多人,大清朝可能當時就亡國了。
-
4 # 光頭楊哥
李鴻章把”外須和戎“作為對外交涉的總方針,何為”外須和戎“呢?李鴻章認為外國軍事力量強於中國,中國的防衛體系比較落後,中國應該避免和外國作戰,即使暫時勝利,也會最終失敗。
只要我們縱觀晚晴歷史,認真思考,就不難發現按條約辦事,是晚晴政府外交的重要標誌。中國2000多年封建統治階級把土地和人民視為統治基礎,外華人只要不搶統治者的土地,他們就不會感到致命的威脅。李鴻章也是站在這個角度來考慮的問題,對議和很有信心,只要是不讓割讓土地,其他的敲詐勒索,就好談多了。
很多人把李鴻章作為且戰且和的代表人物。其實李鴻章有自己的目的,他的“和戎“並不是一味的乞和投降,而是希望用合約來求的和平的環境,發奮圖強,不斷的增加自身的能力,來於外國列強抗衡。他把”和“當成一種手段,而且他於列強打交道的時候,也表現出來一些民族意識,李鴻章的排外意識是很強的。
北洋水師的清軍水兵
甲午戰爭爆發之後,很多人認為李鴻章會退縮求和,出賣國家利益。但是李鴻章第一時間,拿出作戰計劃準備迎戰,第一個派出軍隊與日本作戰,他治理下的北洋水師一直是清軍在各個戰役中的主力。
中日甲午海戰
李鴻章對外”和“本意不是聽天由命,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李鴻章表現出消極、遷就、妥協的一面。並且由於他的妥協退讓,讓中國損失了許多權益。我在此認為李鴻章是唯武器論者和戰爭失敗論者,他有懼怕外國列強的內心。承認敵人強大,自己軟弱。
李鴻章在簽訂《辛丑條約》時當場吐血
他一味採取以守為主,然而他這樣消極的退讓,也束縛了自己。從而讓列強摸清了大清的底線,助長了列強囂張的氣焰,這就是李鴻章一味的求和的原因所在,但結果是誤國害民,這是他也沒有想到的結果。
-
5 # 歷史風雲天下
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對於自身的認識一直都是天朝上國,宇宙中心,夜郎自大的心態使得自我迷醉而故步自封。直到外國的堅船利炮擺在眼前,戰場上工業革命的成果表現無疑的時候,清帝國的有識之士才開始覺醒,而此時的中國卻是內憂外患之際,外有西方列強,內憂太平天國以及朝政的腐敗,這艘風雲飄搖的古老戰船再也經不起風吹雨打了。
鎮壓太平天國之後,李鴻章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1861年大清帝國進行了洋務運動,一切都看似在緩慢的發展之中,人才也出現了一時之井噴。可是在這段時期當中,清政府卻只不過是外強中乾罷了,慈禧為代表的保守勢力也只不過是因為局勢的壓力而不得不採用“以夷制夷”的辦法而已。
內部腐敗貪汙成風,而且協調力低下,各自為政,朝政也是派系林立,就說北洋水師,除了剛開始的風風火火之外,之後卻是顯得極為的不堪,不少的戰艦竟然都出現了陳舊老化的態勢,根本上時代進步的節奏,人們都說與時俱進,我看清統治者也只不過是享樂成風,被動而變罷了,當時在甲午戰爭前期,慈禧竟然因為自己大壽而挪用了海軍軍費,真可謂是令人唏噓。
李鴻章作為慈禧倚重的漢大臣,作為清末中興名臣之一,他經歷了多少的風雨,面對過多少列強的刁難,他是有錯,卻更多的是功,在那個殘破的大清帝國為其航行而日夜操勞,李鴻章是辛苦的,是勞累的。
多次的戰亂讓李鴻章明白,清帝國的軍事能力和戰爭潛力以及慈禧為首的統治集團的優柔寡斷和自私自利,能夠成為一時宰輔,李鴻章難道就不愛國?作為既得利益者,作為底層爬起來的漢大臣,李鴻章對當前的局勢實在是太明白不過了,列強是威脅,可是清政府內部的腐敗更是讓其痛心疾首。
別說英法俄美等國,就是我們周邊的近鄰彈丸小國日本也強勢崛起,亦欲挑釁,而且甲午戰爭中令得清帝國慘敗,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講究的是叢林法則,落後就要捱打,就要被壓迫,敢戰能戰願戰是好,可是一旦因為戰爭而慘敗,那結果就是兩次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之後被列強瓜分的結果,群狼從四面八方而來,如何阻擋,後來的庚子條約就是戰敗後的慘狀。
可能曾經李鴻章也雄心勃勃,也想要一戰而屈人之兵,一戰而宣誓主權,一戰而挽回尊嚴,可是他不敢啊,李鴻章明白中國的自身優勢是什麼,只要議和了,也就有了穩定的外部環境,雖然清政府外戰外行,可卻也是內戰內行啊。到時爭取到了議和,國家才能是時間和精力去發展和壯大,畢竟中國地大物博,人才輩出,時間的問題罷了。
所以主戰和主和是要看政治的土壤決定的,還是那句話:天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能夠能戰方能言和,而一切的基礎都是生產力,都是國防建設的保證。
-
6 # sober5231
李鴻章窮其一生,只不過是清帝國的裱糊匠罷了!
上初中時開始學歷史,每次看到清末列強侵略中國,心中總有一股憤懣,我中華民族屹立世間五千年哪裡受過如此切心之痛,全怪清朝慈禧這個老妖婆還有他的幫兇李鴻章等人。可是隨著年齡的慢慢長大,才開始真正的瞭解李鴻章
對內:他幫助曾國藩成功鎮壓太平天國,建立了當時聲名顯赫,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淮軍部隊,並一舉平定了禍害國家的捻軍。 對外:憑他一己之力又怎能抵得住列強侵略,他又怎麼能挽救一個氣數將盡的大清王朝,列強都開始變法圖強,而中國的統治者慈禧太后是一個昏庸無能的主子,為了自己的六十“萬壽盛典” 竟不惜從海軍軍費中抽撥大量銀子來修建為慈禧慶祝壽典的頤和園。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實權派就定下“退讓求和”的方針,以圖苟安。慈禧示意李鴻章從速議和。
試問:當君者不主戰,苟且偷安,臣子該如何辦?
對個人: 西方人評論,日本不是和中國打仗,是和李鴻章一人作戰,這話是有依據的。戰爭正酣,南洋海軍對過境日艦聽之任之,日軍如入無人之境。政敵巴不得北洋陸海軍戰敗,藉此滅一滅李鴻章的威風。戰後,日本要拖走北洋海軍剩餘艦隻,廣丙艦管帶乞求日軍把該艦還給廣東,理由是該艦隸屬廣東省,甲午戰爭是李鴻章的北洋軍和日本人作戰,與廣東無關,實在令世人恥笑。嗚呼哀哉!李鴻章之敗,不是敗在個人,而是敗在朝廷,敗給時代!
不是李鴻章主和,而是不得已而為之,試問我們如果站在李鴻章的角度,是否能找到另一個出路呢?
-
7 # 日小堯茗居
謝謝!這就要說到“甲午”戰爭,在1894年?甲午年的那一年,日本人發動的這場戰爭,其目的就是要征服中國、掠奪中國的資源並企圖對中國全面統治,發動這場戰爭的日本人,開始就沒有和談這一條內容,開戰伊始;滿清政府就沒有一個正式面對的態度,意見不一,有主張“戰到底”,有的主張和談,就這個問題滿清政府是“翻來覆去”,沒有一個正式主張!內部矛盾不斷激化。李鴻章即是主張“和談”的實權人物!誰著戰爭的發展,遼東、遼南等地相繼失守。李鴻章的說辭是:日本人的軍事發展迅速,氣勢咄咄逼人,如果與日本人堅持打下去,丟滿清政府的“人”,但是和談期間滿清政府受盡了汙魯,同時威海喪失,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最後,李鴻章親赴日本談判了七次,最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等多項不平等條約。
-
8 # 姚總看世界
李鴻章為何一直主張以和,我認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對局勢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他對清朝的軍事力量有比較清醒的認識。認為戰必敗。與其屈辱求和,不如未戰先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但他不知的是,大清財力有限,土地有限,未戰求和(或戰敗求和)的結果是:敵人越打越強,野心越來越大,而自身則越來越弱,土地越來越少,從而給中華民族帶來巨大損失。
二,過於相信以夷制夷,對國際政治鬥爭的複雜性缺乏充分的認識。企圖讓列強相互制約。這一計劃取得一定效果(如三國干涉還遼),但這種策略是以犧牲中國的利益為代價,換取一國制約另一國的目的。結果卻是兩個列強(或多個列強)聯合起來向凊政府施壓,反而損失更大。
三,指導思想有問題,一切工作都是為保住愛新覺羅的政權為目的,不以維護國家主權為目的。認為只要能達到此目的,割點地,賠點款無所謂,加上受儒家和為貴思想的影響,能和則和。能不戰就不戰。
四,撈取個人利益,如訪問沙俄時,簽定中俄秘約,將東北利益出賣給俄國。作為回報,沙俄給其銀三十萬兩。
-
9 # 端木賜香
《孫子·謀攻篇》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我們大清王朝,在它的晚年時光中,應對五次外戰: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八國聯軍進中國。很可惜,五次外戰,中國全部處於孫子謀攻中的第三種狀態:既不知彼,又不知己,盲人騎瞎象,夜半臨深池!
按我的評價,林則徐應對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根本不叫睜眼看世界,依然是擠著眼睛胡蒙。林則徐是那個時候主戰的優秀代表了吧,可是他給道光上報的時候,說英國兵丁的膝蓋不能打彎,一僕不起,殺之如雞狗。還認為英華人離不開中國的茶葉大黃,沒有茶葉,消化不良,沒有大黃,大便不通,憋死。除此之外,以中國那時的文明侷限,怎麼也理解不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和商業自由、天賦人權、私有財產神聖等文明範式。至於國際交涉與國際遊戲規則,更是一竅不通,以為自己就是國際,溥天之下,莫非鱉孫,雙方的對話,完全的雞同鴨講,不打不通,打了都不通。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餘緒。我們這邊依然對國際遊戲規則一臉蒙逼中。大清最優秀的蒙古騎兵代表,僧格林沁,在張家灣與八里橋與英法聯軍兩次交戰,兩次悲壯謝幕,殘陽如血。與此同時,洪秀全的太平軍也在給大清王朝惡狠狠的補課中,甚至,政府發現自己光對付傳統的農民起義就很夠戧,如果不是外國洋槍隊的加入,說不定打進北京城,坐了龍廷的下一屆王朝中樞,將是洪秀全和他的小夥伴們。晚清大吏中的後起之秀李鴻章就是在鎮壓太平軍的過程中,親眼見證了洋槍洋炮的威力,服了,中國才有了所謂的洋務派與洋務運動。這叫器物改革。眾所周知,改革分三個層面,最低的層面,第一層,器物改革;中間,第二個層面,制度改革;第三個,最高層面,價值觀改革。
一句話,洋務運動不過是最低層面的改革,同時也印證了楊小凱所謂的後發劣勢。這種印證,分兩節課完成,一節是中法戰爭,法國外教給咱授的課;一節是中日戰爭,日本外教給咱授的課。中法戰爭,中國雖然有了民族主義情緒,但痛感不深;中日戰爭,中國痛感加深:一是戰爭的後果,割地賠款空前嚴重了。二是戰爭的對手,不是趙大爺,而是小D,這對阿Q來說,叔能忍,嬸不可忍。痛定思痛,中國才有了制度層面的改革——戊戌變法。可惜執政的光緒水平不夠,選擇的操盤手康有為,更是個二半吊,所以變法失敗了。
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李鴻章都是主軸。這兩場戰爭中,鴻章都知道,中國不是對方的對手,咱不如見好就收。
奇怪的是,中國很多人直到今天,還中路橫二地認定,主和就是賣國,主戰才是愛國。假裝不知道,戰爭靠的是綜合國力,不是民族憤青的情緒;假裝不知道,中國還有孫子兵法,需要知彼知己;假裝不知道,戰與和不是政治問題,而是戰略戰術問題。總之,打得過才能打,打不過,找個價效比較優的方式認慫。問題是,咱這邊死不認慫。有種你打我哈,有種你再打我哈,有種你打我三回,有種你打我四回,有種你打我五回,有種……民間俗稱,敬酒不吃吃罰酒,捱整磚不挨半截磚,咱不過是有種捱打而已。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李鴻章不過一個17歲的小青年,剛剛中了秀才,也就是個應廟高中畢業生而已;
環球歐美歸來,先是在北京做伴食宰相,後是被打到遙遠的廣州,做了兩廣總督。然後,大清政府成功地引來第五次外戰:八國聯軍進中國。太后再次想起,鴻章的背鍋特長來,調任他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78歲的老頭聽說外國領事對他的重新出山額手稱慶時拋下這麼四個字:“捨我其誰!”當親密友人探問鴻章對國事的看法是,老頭語帶哽咽,以杖觸地:“內亂如何得止?內亂如何得止?”當問到如何才能減少國家損失的時候,老頭已是淚流滿面,說:“不能預料!惟有竭力磋磨,展緩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一日和尚一日鍾,鐘不鳴,和尚亦死矣!”
唉,李鴻章一輩子,主要是跟洋人打交道了。好歹是個清醒者,他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淨室,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翻譯成普通話,我說不能打,你們二貨非得打,打敗了,還得我來擦屁股。擦屁股也罷,怎麼擦著擦著,我成了賣國賊,爾們都成了愛國有痔青年啦?
-
10 # 毒刺劍客
鴉片戰爭之後,清王朝內部就有一些人意識到必須要變法圖強,否則還會被侵略,其中比較有作為的就算是李鴻章了,李鴻章透過外交努力,透過購買軍艦,組建了三支海軍,建立了漢陽兵工廠,在國內挑選一批學子,遠赴歐洲和日本留學,李鴻章之所以有這樣的見地,想方設法學習西方技術來增強大清帝國的綜合國力,就是因為李鴻章知道清王朝和西方列強之間的差距,知道打不過,所以才主張議和,李鴻章的這種主和觀點,其實不是賣國,而是無奈的選擇。
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但這個賬不能算在李鴻章頭上,國家弱,打了敗仗,總得有人去出面求和,去籤條約,而且李鴻章為了讓清政府少賠銀兩,少出賣點主權,在列強之間來回遊走,由於李鴻章對大清帝國的忠誠,連作為死對頭的西方列強,對李鴻章都是欽佩有加,非常敬重的。
回覆列表
不是李鴻章一直主張議和,是大清的當家人沒有與外敵作戰到底的決心。因為他們怕打仗,當時的清軍作戰能力差,要與外敵死嗑必然要動員民眾,漢人的力量就會上來,影響滿人的統治。所謂,寧與外人,不給家奴的。洋人是用錢和土地可以打發的,民眾起來可是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