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4056550451

    關於形容吃的成語有:

    1、狼吞虎嚥[láng tūn hǔ yàn]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2、飢不擇食[jī bù zé shí]: 擇:挑揀。不管什麼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3、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4、囫圇吞棗[hú lún tūn zǎo] :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嚥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5、大快朵頤[dà kuài duǒ yí] :朵頤:鼓動腮頰,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頓。

    6、細嚼慢嚥[xì jiáo màn yàn] :慢慢地吃東西。引申慢慢去體味。

    7、生吞活剝 [ shēng tūn huó bō ]:原指生硬搬用別人詩文的詞句。現比喻生硬的接受或機械的搬用經驗、理論等。

    8、茹毛飲血 [ rú máo yǐn xuè ]:茹:吃。用來描繪原始人不會用火,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的生活。

    9、大吃大喝[dà chī dà hē] :狼吞虎嚥地吃。

    10、騙吃混喝[piàn chī hùn hē] :欺騙別人以求吃喝。

  • 2 # 使用者8063253886702

    以守為攻、不以為恥、引以為憾、難以預料、以防不測、引以為恥、忘乎所以、慷慨以赴、不以為然、習以為常、一言以蔽、以死明志、以死相逼、以鄰為壑、不以為意、以人為鏡、無以復加、物以類聚、以小見大、好整以暇、長此以往、文以載道、以點帶面、孜孜以求、以牙還牙、道路以目、儉以養德、以眼還眼、以蠡測海、出以公心、難以為繼、降格以求、授人以柄、以暴易暴、慨當以慷、寬以待人 一、以守為攻 [ yǐ shǒu wéi gōng ] 【解釋】:用防禦作為擊破敵人的手段。 【出自】:宋·秦觀《邊防策下》:“蓋充國以先零窮寇,急與之角,則中國必有饋挽轉輸之勞,故罷騎留屯而圖以期月,此則以守為攻者也。” 【示例】:我軍決定暫時以守為攻,消耗敵人兵力,然後再集中力量突過河去,全殲敵人。 二、不以為恥 [ bù yǐ wéi chǐ ] 【解釋】:不認為是可恥的。指不知羞恥。 【出自】:鄧析子《鄧析子·轉辭》:“今墨劓不以為恥,斯民所以亂多治少也。” 【示例】:對於自己的歷史一點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三、忘乎所以 [ wàng hū suǒ yǐ ] 【解釋】: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夫人傾身配奉,忘其所以。” 【示例】:他剛取得一點成績就忘乎所以,目中無人了。 四、不以為然 [ bù yǐ wéi rán ] 【解釋】:然:是,對。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出自】:宋·蘇軾《再乞罷詳定役法狀》:“右臣先曾奏論前衙一役,只當招募,不當定差,執政不以為然。” 【示例】:聽他說洋人不是,口雖不言,心下卻老大不以為然。 五、以鄰為壑 [ yǐ lín wéi hè ] 【解釋】:拿鄰國當做大水坑,把本國的洪水排洩到那裡去。比喻只圖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給別人。 【出自】:戰國 孟子《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 【示例】:有些自私自利的人,做事從來不為別人著想,甚至以鄰為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岩層的傾向、走向、傾角?如何使用羅盤進行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