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依勢而為

    去除因為國家分裂或合併的政治原因。真正代表過不同國家隊出場的有以下幾位:早期國際足聯管理不嚴格,導致義大利1934年世界盃的奪冠核心蒙帝分別代表阿根廷參加了1930年世界盃和代表義大利參加了1934年世界盃,偉大的普斯卡什曾經分別代表匈牙利和西班牙參加過國際比賽。後續由於效力德甲的鄧迪的國籍原因(本身是南非國籍,想代表德國隊),國際足聯規定球員一生只能為一個國家各年齡段的代表隊效力。但是到2003年,鑑於原有規則不公平,所以國際足聯修改規定為任何球員只要沒有代表過成年國家隊出場比賽,即可更改國籍代表另一個國家隊比賽,著名的卡努特因此可以代表馬裡隊比賽,而著名的卡達埃莫森事件就是這個規則漏洞的烏龍。考慮到這個規則不嚴謹,又規定球員須在21隨前確認自己要代表的國家隊,如果未代表國家隊參加過正式比賽,也有權代表21歲前已有國籍的國家隊出站,美國隊的瓊斯就是這個規定的受益者。

  • 2 # 克韓

    在國際足壇中,曾代表兩支不同的國家隊出戰過的球員有很多,在維基百科中,有一個專門的的詞條(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sportspeople_who_competed_for_more_than_one_country)。其中包含各種專案中曾代表過不同國家出戰比賽的運動員,其中也包括滿足該題的足球運動員。但由於符合題意的球員眾多,在此就給大家介紹幾個較為典型的隊員。

    由於法國曾統治過阿爾及利亞以及摩洛哥等非洲國家,所以很多法國球員的父母都還是非洲籍,這使得一些曾在法國青年隊有過出場的球員最後都代表自己父母所在國籍的國家隊出場,比較有名的是曾效力於熱刺,現效力於沙爾克04的中場球員本塔勒布,他出生在法國但父母都是阿爾及利亞人,在2012年,本塔勒布曾入選過法國U19並有過出場紀錄,因無法進入人才濟濟的法國國家隊,成年隊便轉投阿爾及利亞,目前代表阿爾及利亞出場25次打進5球。此外,前槍手前鋒沙馬赫以及尤文後衛貝納蒂亞都曾入選過法國青年隊,但之後都選擇代表摩洛哥出戰成年隊比賽。

    像本塔勒布這樣因為無法入選成年隊而轉投他隊的球員還有很多,比如著名的博阿滕兄弟中的哥哥凱文博阿滕,他由於在德國U21集訓時和教練發生衝突而被國家隊放棄,凱文博阿滕一怒之下轉投其父所在的迦納國籍,並跟隨迦納國家隊參加了2010年南非世界盃。此前博阿滕曾在德國各級青年隊出場過20次打進7球,代表迦納成年隊出場15次打進2球。

    此外,還有一些球員曾分別代表兩個國家的成年隊有過出場紀錄。比如巴黎中場蒂亞戈莫塔以及馬競前鋒迭戈科斯塔。

    蒂亞戈莫塔曾在2003年被召入巴西成年隊參加中北美金盃賽,儘管那支巴西國家隊大部分由U23組成,但莫塔僅僅獲得了2次出場機會,這也是莫塔為巴西成年隊效力的唯一紀錄,之後莫塔宣佈自己不再為巴西隊效力,因為其祖父是義大利國籍,所以莫塔獲得了義大利國籍,之後莫塔代表義大利國家隊征戰了2012歐洲盃、2014世界盃以及2016年歐洲盃等賽事。(國際足聯的國籍更動政策有過變化,那時候莫塔符合轉籍條件)

    和莫塔一樣,迭戈科斯塔也只為巴西成年隊出場過2場,但更慘的是,科斯塔僅僅是在友誼賽的比賽中替補出場。在2013年3月,時任巴西主帥斯科拉里將當時在馬競效力的科斯塔召入隊中,並在接下來和義大利以及俄羅斯的熱身賽中出場。但在2013年10月,科斯塔便表示自己不願再為巴西隊效力,自己希望為西班牙國家隊效力。由於科斯塔僅代表巴西在友誼賽中出場,所以在沒有任何西班牙親戚的情況下,科斯塔成功獲得了為西班牙國家隊出戰的資格。而斯科拉里則將科斯塔的這一舉動稱之為“叛國”。

  • 3 # 劉伯峰

    看題主的附加說明,發現題主是想了解一下比較久遠的年代裡,代表不同國家隊參加過比賽的有哪些球員。在國際足聯明文禁止之前,這樣的球員還是有很多的。

    題主在附加說明中提到了1934年幫助義大利隊奪得世界盃冠軍的蒙蒂和德馬里亞,事實上,1934年世界盃冠軍義大利隊中總共有5名南美球員,其中阿根廷4人、巴西一人。

    代表阿根廷和義大利

    歷史上,代表阿根廷和義大利兩支國家隊都參加過比賽的球員很多,在我所能查到的資料中就有12人,其中有4人獲得了世界盃冠軍,還有一人拿到了歐洲金球獎。

    1934年,路易斯·蒙蒂(Luis Monti)、雷蒙多·奧爾西(Raimundo Orsi)、恩裡克·瓜伊塔(Enrique Guaita)和阿蒂利奧·德馬里亞(Attilio Demaria)這4名前阿根廷國腳都隨義大利隊奪得了世界盃冠軍,路易斯·蒙蒂成為了世界盃歷史上唯一代表兩支球隊參加過決賽(1930年阿根廷、1934年義大利)的球員,而這項成就已經不可能再有人達到了。

    著名前鋒奧爾西曾經幫助尤文圖斯完成意甲五連冠(1931-1935),打進過77粒意甲進球。來到意甲之前,奧爾西代表阿根廷隊出戰12次打進3球,他從1929年12月起為義大利隊效力,到1935年3月共參賽35場打進13球。1934年世界盃第一輪義大利7比1橫掃美國,奧爾西梅開二度,決賽對捷克斯洛伐克,他又在第82分鐘打進至關重要的扳平球,使得義大利能夠在加時賽上贏得勝利。

    蒙蒂和奧爾西當時都已年過三十,而瓜伊塔在1934年世界盃奪冠時還沒滿24歲。他在1933年加盟羅馬隊,1934年開始代表義大利隊,兩年中出場10次進5球,其中最重要的進球是1934年世界盃半決賽對奧地利,他在第19分鐘攻進了全場唯一入球。

    4名前阿根廷國腳中只有德馬里亞比較落寞,這名曾經為阿根廷出場3次的射手從1932年起代表義大利參賽13場打進3球,1934年世界盃,他只在1/4決賽與西班牙的重賽中得到了出場機會,但是沒有斬獲。德馬里亞為國際米蘭效力5個賽季,打進過86粒聯賽進球。

    除了4位世界盃冠軍得主,阿根廷和義大利雙料國腳中還有一名歐洲足球先生,他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著名前鋒奧馬爾·西沃裡(Omar Sivori)。西沃裡於1954年從河床隊出道,當時被驚為天人,他幫助河床連續3個賽季奪得聯賽冠軍,1956年至1957年為阿根廷隊出戰19場打進8球,其中1957年美洲盃上打進3球並幫助阿根廷奪冠。

    雷納託·切塞里尼(Renato Cesarini)將這名耀眼的新星推薦給了他的舊主尤文圖斯,尤文圖斯支付了創紀錄的1000萬比索將他帶到了義大利,當時西沃裡還只有21歲。這位被阿根廷球迷暱稱為“大頭”(l Cabezon)的新星離開後,河床隊竟然長達18年無法奪得聯賽冠軍,河床隊直到1975年重溫冠軍夢,當時西沃裡走上教練崗位都已經5年了。

    1957年,3名阿根廷國腳(下圖)同時來到義大利,西沃里加盟尤文圖斯,年僅20歲的安東尼奧·安傑利洛(Antonio Angelillo)加盟國際米蘭,24歲的溫貝託·馬斯基奧(Humberto Maschio)則披上了博洛尼亞戰袍。這3名前鋒後來都被義大利隊招募,不過安傑利洛和馬斯基奧只是藍衣軍團的過客,分別參加過2場和4場比賽。

    西沃裡在尤文圖斯大獲成功,效力的前4個賽季就奪得3次意甲冠軍和2次義大利杯冠軍,1959-60賽季榮膺意甲最佳射手,1961年獲得歐洲金球獎。帶著耀眼光環的西沃裡被義大利隊徵召,在1962年世界盃前的熱身賽上連場進球,最有趣的是對陣阿根廷他還梅開二度。對以色列的世預賽上,西沃裡上演了“大四喜”,當意大利隊前往智利時,他被寄予厚望。然而現實卻是如此殘酷,西沃裡在1962年世界盃上顆粒無收,義大利小組賽即遭淘汰。

    資料中能找到的最早為義大利隊出戰的前阿根廷國腳是胡利奧·利博納蒂(Julio Libonatti),他在1919年10月年僅18歲106天時以一個帽子戲法完成了阿根廷隊首秀(6比1勝烏拉圭),參加過1920、1921、1922年3屆美洲盃,並在1921年隨隊奪冠。1926年,利博納蒂加盟都靈隊,1927-28賽季以35球榮膺意甲最佳射手,並幫助都靈奪得冠軍。利博納蒂在1926至1931年間代表義大利隊參賽18場打進15球,獲得了首屆中歐杯冠軍。

    此外,前面已經提到的雷納託·切塞里尼是一名中場球員,他在1926年為阿根廷隊出場2次,1931年至1935年代表義大利參賽11場,進過3球。他與奧爾西一起效力於尤文圖斯,是意甲五連冠的功臣之一。前鋒亞歷杭德羅·斯科佩利(Alejandro Scopelli)在羅馬隊效力過2個賽季,1935年代表義大利隊出場一次,來到義大利之前曾經為阿根廷打進8場比賽(進4球)。里納爾多·馬蒂諾(Rinaldo Martino)是一名影子前鋒,1949-50賽季在尤文圖斯踢球,只代表義大利參賽一場,之前為阿根廷出場20次打進15球。中場球員弗朗西斯科·洛亞科諾(Francisco Lojacono)1956年為阿根廷隊出場8次,之後他來到意甲,效力過佛羅倫薩、羅馬等多支球隊,1959年至1962年代表義大利隊也參加過8場比賽。

    代表巴西和義大利

    前面說到,1934年世界盃冠軍義大利隊中還有一名前巴西國腳,他就是前鋒安菲洛吉諾·瓜裡西(Anfilogino Guarisi),瓜裡西在1925年代表巴西隊參加過4場比賽。他從1932年代表義大利隊參賽,到1934年為止只出場過6次,打進一球。而在1934年世界盃上,他並沒有得到出場機會。

    巴西隊在瑞典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1958),當時年僅20歲的前鋒若澤·阿爾塔菲尼(Jose Altafini)就被AC米蘭帶到了亞平寧,他先後為AC米蘭、那不勒斯和尤文圖斯效力,在意甲聯賽上打進216球,當時僅少於皮奧拉(274球)和努達爾(225球),後來又被托蒂超越,目前仍然位居意甲歷史射手榜第4名。阿爾塔菲尼在1957、1958年為巴西隊出場8次打進4球,1961年和1962年為義大利隊出場6次,打進5球。

    另外一名代表巴西隊和義大利隊都出過場的就是蒂亞戈·莫塔。這名巴西中場在效力巴薩期間,曾在2003年為巴西隊兩次出場,後來再沒得到過機會。由於莫塔有巴西和義大利雙重國籍,他選擇了代表義大利參賽,從2011年至今已經出場30次,參加過巴西世界盃。

    代表烏拉圭和義大利

    義大利在1938年世界盃上成功衛冕,當時其隊中有一名前烏拉圭國腳——中場球員米凱萊·安德烈奧洛(Michele Andreolo),他在1935年首次入選烏拉圭隊,還沒有出過場,就轉會到意甲,先後在博洛尼亞、拉齊奧、那不勒斯踢球。1936年5月,安德烈奧洛首次代表義大利隊參賽,至1942年4月共出場26次。在1938年世界盃上,安德烈奧洛作為絕對主力,參加了全部4場比賽,為義大利衛冕冠軍做出了貢獻。

    真正意義上代表烏拉圭和義大利兩支國家隊都出過場的球員中,最早的當屬弗朗西斯科·費杜洛(Francisco Fedullo),這名中場球員在1928年代表烏拉圭出場過一次,1930年加盟意甲博洛尼亞後,在1932、1933年兩次為義大利出場,打進3球。

    1935年,有3名烏拉圭球員進入義大利國家隊,而且都來自於國際米蘭,分別是埃內斯托·馬斯凱羅尼(Ernesto Mascheroni)、裡卡多·法喬(Ricardo Faccio)和羅伯託·波爾塔(Roberto Porta)。馬斯凱羅尼代表烏拉圭參賽13場,代表義大利參賽2場;法喬代表烏拉圭參賽3場,代表義大利參賽5場;波爾塔代表義大利出場時僅23歲,而且那是他的國家隊首秀,他也只為義大利參加過一場比賽,他回國後又入選了烏拉圭國家隊,從1937年至1945年出場34次,打進14球,1942年美洲盃,波爾塔打進5球,幫助烏拉圭奪得冠軍。

    1950年世界盃,烏拉圭在馬拉卡納球場2比1逆轉巴西,第二次奪得世界盃冠軍。有趣的是,最後一場對巴西的比賽中,為烏拉圭進球的兩位功臣後來都曾代表義大利隊參賽。

    1950年世界盃上打進5球率領烏拉圭奪冠的中場名將胡安·斯基亞菲諾(Juan Schiaffino),在1954年世界盃後轉投AC米蘭,1954年12月就代表義大利參賽,2比0擊敗了阿根廷,不過他只為義大利參賽4場(1957年2場、1958年1場)。1950年世界盃對巴西之戰打進制勝球的烏拉圭邊鋒阿爾西德斯·吉賈(Alcides Ghiggia)在1953年加盟羅馬隊,1957年至1959年為義大利隊出場5次。

    代表西班牙和其他國家

    西班牙作為南美大多數國家的宗主國,很早就利用這一方便條件歸化南美球員(主要是阿根廷人)。最早的當屬兩名皇馬巨星——阿根廷前鋒迪斯蒂法諾(Alfredo Di Stefano)和烏拉圭後衛聖馬利亞(Jose Santamaria),兩名巴拉圭球員——馬競後衛埃裡韋託·埃雷拉(Heriberto Herrera)和巴薩前鋒歐洛西奧·馬丁內斯(Eulogio Martinez)。當然,西班牙也沒有放過當時分別在巴薩和皇馬效力的兩名歐洲巨星庫巴拉(Ladislao Kubala)、普什卡什(Ferenc Puskas)。

    不過除了迪斯蒂法諾外,另外幾名歸化球員出場都不多,主要是因為他們大都年事已高。1957年5月,由庫巴拉、迪斯蒂法諾、路易斯·蘇亞雷斯三國巨星統領的西班牙,在世界盃預選賽上首戰平瑞士,次戰負於蘇格蘭,最終無緣瑞典(蘇格蘭出線),也算是當時的足壇“奇景”。

    拉迪斯勞·庫巴拉:捷克斯洛伐克6場4球-匈牙利3場-西班牙19場11球(前鋒)

    阿爾弗雷多·迪斯蒂法諾:阿根廷6場6球-西班牙31場23球(前鋒)

    費倫茨·普什卡什:匈牙利85場84球-西班牙4場0球(前鋒)

    何塞·聖馬利亞:烏拉圭20場0球-西班牙16場0球(後衛)

    歐洛西奧·馬丁內斯:巴拉圭9場4球-西班牙8場6球(前鋒)

    埃裡韋託·埃雷拉:巴拉圭4場0球-西班牙1場0球(後衛)

    迭戈·科斯塔:巴西2場0球-西班牙24場10球(前鋒)

    代表奧地利和德國

    1938年德國吞併了奧地利,迫使優秀的奧地利球員代表德國隊參賽,所以當時也有很多球員代表奧地利和德國兩支國家隊都參加過比賽。

    德國隊參加1938年世界盃的陣容中,共有9名奧地利國腳,其中門將和後衛各一名,中場3人,前鋒4人。第一輪對瑞士隊,有5名奧地利球員首發出場,包括門將魯道夫·拉夫特爾(Rudolf Raftl)、後衛維利巴爾德·施毛斯(Willibald Schmaus)、中場漢斯·莫克(Hans Mock)、前鋒漢斯·佩塞爾(Hans Pesser)和威廉·哈內曼(Wilhelm Hahnemann)。

    德國隊和瑞士隊首戰1比1打平,5天后重賽,施毛斯、莫克和佩塞爾沒有上場,拉夫特爾、哈內曼和另外3名奧地利球員斯特凡·斯考馬爾(Stefan Skoumal,中場)、約瑟夫·施特羅(Josef Stroh,前鋒)、利奧波德·諾伊默爾(Leopold Neumer,前鋒)一起登場,哈內曼第8分鐘首開紀錄,德國隊22分鐘兩球領先,但瑞士隊之後連扳4球淘汰了德國隊。唯一沒能出場的奧地利球員是中場弗朗茨·瓦格納(Franz Wagner)。

    為德國隊出場最多的奧地利球員是哈內曼,這名阿德米拉隊的高產射手代表德國隊參賽23場,打進16球。1940年9月德國隊在萊比錫13比0狂勝芬蘭,哈內曼獨進6球。二戰後,哈內曼又代表奧地利隊參賽14場,但只進了2個球,他在加入德國隊之前曾為奧地利9次出場,也進了2個球。

    哈內曼的鋒線搭檔佩塞爾也是在1935年入選奧地利國家隊,8次出場打進3球,之後被迫代表德國隊,參賽12場收穫5球。1938年9月德國隊4比1擊敗羅馬尼亞,佩塞爾包辦了4粒進球,他於1942年退役。施毛斯與佩塞爾同齡(都出生於1911年),同樣在1935年進入奧地利隊,參加過15場比賽。後來他代表德國隊出場10次。

    奧地利足球史上的偉大射手弗朗茨·賓德爾(Franz Binder)沒有為德國隊參加世界盃,但是到了1939年,他還是被迫穿上了德國隊球衣,他參加過9場比賽打進10球,曾連續兩場上演帽子戲法。而他的奧地利國腳經歷也分成兩個部分,被德國吞併前,他14次為奧地利隊出場,打進11球,二戰後他又為奧地利隊出場5次打進4球。賓德爾職業生涯一直效力於維也納快速,曾經3次獲得奧地利聯賽最佳射手,被迫參加德國的聯賽和杯賽後,賓德爾3次獲得德國聯賽最佳射手,並在1940-41賽季率領快速隊奪得德國聯賽冠軍,此前他還幫助球隊獲得過德國杯冠軍(1937-38)。

    卡爾·德克爾(Karl Decker)則與上述前輩們不同,出生於1921年9月的他1937年從第一維也納隊出道,1942年1月入選德國隊,總共參加過8場比賽,收穫7粒進球,而他代表德國隊的前3場比賽曾連續進球。二戰後,奧地利隊終於可以再現足壇,德克爾從1945年至1952年25次為奧地利隊出場,打進19球。

    代表奧地利和德國兩支國家隊都參加過比賽的還有很多球員,列表如下:

    弗朗茨·漢賴特:奧地利6場-德國7場(中場)

    路德維希·杜雷克:德國6場-奧地利2場(前鋒)

    魯道夫·拉夫特爾:奧地利6場-德國6場(門將)

    漢斯·莫克:奧地利12場-德國5場(中場)

    約瑟夫·施特羅:奧地利17場-德國4場(前鋒)

    卡爾·塞斯塔:奧地利44場-德國3場(後衛)

    斯特凡·斯考馬爾:奧地利4場-德國3場(中場)

    弗朗茨·瓦格納:奧地利18場-德國3場(中場)

    彼得·普拉策:奧地利31場-德國2場(門將)

    馬蒂亞斯·卡布雷克:奧地利4場-德國1場(前鋒)

    馬克斯·默克爾:德國1場-奧地利1場(後衛)

    利奧波德·諾伊默爾:奧地利4場-德國1場(前鋒)

    約瑟夫·佩卡雷克:奧地利5場-德國1場(中場)

    恩斯特·薩貝迪奇:德國1場-奧地利7場(中場)

    漢斯·烏爾巴內克:奧地利15場-德國1場(中場)

    代表羅馬尼亞和匈牙利

    與許多奧地利球員曾經代表德國隊參賽一樣,也是由於特定的原因,造就了一批為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兩支國家隊參加過比賽的球員,也算是“國際戰士”中的大部隊了。

    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特蘭西瓦尼亞的領土糾紛,一戰後,根據《凡爾賽條約》和《特里亞農條約》等,羅馬尼亞得到了特蘭西瓦尼亞,但是在二戰中,希特勒將特蘭西瓦尼亞北半部劃給了匈牙利,二戰後又歸還給羅馬尼亞。正是由於這樣的領土變更,導致許多球員代表兩支國家隊都參加過比賽。

    羅馬尼亞著名前鋒尤柳·博多洛(Iuliu Bodola)1912年出生於奧匈帝國的布拉索夫,後來奧匈帝國滅亡,布拉索夫所在的特蘭西瓦尼亞歸屬羅馬尼亞,博多洛只能成為了“羅馬尼亞人”。1931年5月,年僅19歲73天的博多洛首次為羅馬尼亞國家隊出場,就在巴爾幹盃賽梅開二度,幫助球隊5比2大勝保加利亞。在8年半時間裡,博多洛代表羅馬尼亞隊參賽48場,打進30球,創造了隊史進球紀錄,這一紀錄保持了半個多世紀,直到1997年才被羅馬尼亞的傳奇巨星哈吉打破。

    二戰期間,包括布拉索夫在內的土地被劃給了匈牙利,博多洛和參加過1930年世界盃的前鋒尼古拉·科瓦奇(Nicolae Kovacs)都成為了匈牙利人,兩人在1940年12月1日首次為匈牙利隊出場,憑藉博多洛的進球,匈牙利客場1比1戰平了義大利。不過,科瓦奇只代表匈牙利參加過這一場比賽,博多洛總共為匈牙利出場13次,但只進了4個球。

    阿達爾貝特·馬克施泰納(Adalbert Marksteiner)1919年1月出生於蒂米什瓦拉,作為一名前鋒,他在20歲時就兩次為羅馬尼亞國家隊出場,被劃歸匈牙利後,他只在1943年得到過一次為匈牙利隊出場的機會。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比如同樣出生在蒂米什瓦拉的約瑟夫·派喬夫斯基(Jozsef Pecsovszky),當他成為一名職業球員後,發現自己成為了匈牙利人。1942年11月,這名21歲的中場球員首次為國家隊出場,但是僅參加過3場比賽後,他的家鄉又回到了羅馬尼亞。不過在羅馬尼亞,他仍然有入選國家隊的實力,從1945年到1958年,派喬夫斯基代表羅馬尼亞隊參加過32場比賽。

    弗朗奇斯科·施皮爾曼(Francisc Spielmann)的情況就更有意思了,這名1916年出生的前鋒在1939年10月首次代表羅馬尼亞隊出場,僅參賽兩場後就不得不代表匈牙利國家隊,為匈牙利隊出場7次(進3球)後他又成為了羅馬尼亞人,重返羅馬尼亞國家隊又參加過9場比賽。

    當然,並非所有代表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兩支國家隊參加過比賽的球員,都是因為領土變更的情況,其他例子就不在這裡詳細說明了。下面附上代表這兩支國家隊都出過場的其他球員——

    尤柳·巴拉基:匈牙利9場0球-羅馬尼亞20場14球(前鋒)

    奧爾貝特·施特勒克:羅馬尼亞8場2球-匈牙利15場3球(前鋒)

    伊什特萬·奧沃爾:羅馬尼亞2場3球-匈牙利21場24球(前鋒)

    馬加什·托特:匈牙利16場6球-羅馬尼亞2場1球

    米哈伊·滕策:羅馬尼亞10場1球-匈牙利5場1球(中場)

    佐爾坦·紹尼斯洛:匈牙利1場-羅馬尼亞5場(中場)

    帕爾·泰萊基:羅馬尼亞1場0球-匈牙利8場2球(前鋒)

    弗朗奇斯科·梅薩羅斯:匈牙利1場-羅馬尼亞3場(後衛)

    代表兩支國家隊出過場的部分球員馬裡烏斯·希勒(中場)德國(1910-1911)3場1球阿根廷(1916)2場4球費利克斯·羅馬諾(中場)法國(1913)1場1球義大利(1921-1924)5場0球魯道夫·魯佩茨(後衛)奧地利(1917-1918) 10場0球南斯拉夫(1920-1924)9場0球伊萬·貝克(前鋒)南斯拉夫(1927-1931)7場4球法國(1935-1937)5場0球勞·亞當(前鋒)瑞士(1929)1場0球荷蘭(1930-1933)11場6球德爾芬·卡塞雷斯(前鋒)巴拉圭(1929-1933)15場3球阿根廷(1934)1場1球米格爾·洛裡(中場)阿根廷(1929-1935)10場1球法國(1937)1場0球胡利奧·科蘭(前鋒)秘魯(1930)2場0球墨西哥(1935-1938)7場6球佩德羅·杜阿爾特(前鋒)烏拉圭(1932)2場0球法國(1935-1937)6場1球

    約瑟夫·比燦(前鋒)

    奧地利(1933-1936)19場14球捷克斯洛伐克(1938-1949)14場12球金容植(中場)日本(1936-1940)3場0球南韓(1945-1950)具體不詳巴勃羅·帕薩切秘魯(1938-1942)10場0球智利(1941)1場0球基里爾·西梅奧諾夫(後衛)保加利亞(1942)2場0球南斯拉夫(1946-1949)10場1球博日諾夫·拉斯科夫(前鋒)保加利亞(1946-1949)6場2球捷克斯洛伐克(1953)3場0球肯·霍夫(門將)澳洲(1948)4場紐西蘭(1958)5場傑基·休厄爾(前鋒)英格蘭(1951-1954)6場3球尚比亞(1963-1965)11場11球阿卜杜勒-拉赫曼·馬哈古卜(中場)法國(1953-1955)7場0球摩洛哥(1961-1962)4場0球肯尼思·阿姆斯特朗英格蘭(1955)1場0球紐西蘭(1958-1964)9場3球

    埃克托爾·德布林古安(前鋒)

    阿根廷(1956-1957)5場0球法國(1962-1966)3場2球拉希德·邁赫盧菲(前鋒)法國(1956-1957)4場0球阿爾及利亞(1963-1968)9場3球穆斯塔法·齊圖尼(後衛)法國(1957-1958)4場0球阿爾及利亞(1953-1964)7場0球胡安·科爾德羅(前鋒)秘魯(1957-1959)9場2球烏拉圭(1965)1場0球帕夫洛斯·瓦西利烏希臘(1964-1967)7場0球塞普勒斯(1970-1972)8場0球馬丁·巴斯克斯(中場)墨西哥(1990-1992)3場0球美國(1996-1998)7場0球約瑟普·韋貝爾(前鋒)克羅埃西亞(1992)3場0球比利時(1994)8場6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誰知道這個洗面奶是什麼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