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洱海107758846
-
2 # 皮乾的很2021
謝謝邀請。個人觀點:明成是一位北韓近代的女政治家,一生主要的業績分為兩部分,一是內鬥。成功驅逐大院君,成為北韓的實際最高權力者。中間過程不復述,千篇一律的宮鬥戲,勝利者爬上最高權力的寶座。二是一位女外交家。在三個雞蛋上跳舞,日、俄、清。初期成功的利用三者矛盾,藉助外部勢力宮鬥成功,並且妥善的利用三國矛盾確保北韓的利益。但實際上也給後期的悲慘下場埋下伏筆,一個雞蛋踩碎了,引起了後期的事變,結果很悲慘。作為一個女人來說,尤其那個時期北韓的女人,是一位偉大的女性,時勢造英雄,時勢埋英雄,成功利用時局入主權力中心,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時的世界形勢格局也決定了其悲慘命運的下場。總之,近代北韓史上的一位風雲人物,一位偉大的女性。
-
3 # 曹城少年
明成皇后是北韓近代史上一顆耀眼的明星,面對外來的侵略,表現出了男兒般的剛強。
關於明成皇后評價,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愛讀書;二是善用權謀;三是政治立場堅定。
第一愛讀書。讀書的重要性在於不糊塗。當遇到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至於手足無措,可以根據自己的學識確定行事方式。當明成皇后是閔妃王府王妃的那個時候,在後宮備受冷落,這個女子並沒有消沉,而是燈下史書為伴,在史書中聆聽歷史的迴音。而且還樂在其中。讀史使人明智,慢慢的閔妃對世事都有的自己的見解。善於思考的女性總是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尤其是像這樣的美人。學識淵博了,見解獨特了,自然會被那個王高看一眼的。
第二善用權謀。書本上的知識都是死的,只有善於利用的人才能體會讀書的樂趣。閔妃除了讀書之外,最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看望神貞皇后,當時的王的正妻,慢慢的神貞皇后對她的印象越來越好,這樣讓閔妃有了在後宮立足的依靠。在這樣的名利場,閔妃慢慢的變得耀眼,北韓的那個王也不是瞎子,自然不能視而不見。閔妃在北韓王的心中有了一席之地。
第三政治立場堅定。對內堅定的維持北韓的完整,對外,親近清政府,並堅決抵制日本的侵略。當時是北韓國內,腐化嚴重,閔妃面對來自親日派和日本的威脅,獨自支撐大廈,而大廈將傾無力獨撐,後來,日本派出浪人把她殺害。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能做到這樣,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這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女人。
-
4 # 流年往史
明成皇后,是北韓近代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準確的來講不能稱為皇后,而是王妃,因為當時的北韓是清帝國的藩屬國,其最高頭銜是王后,歷史上通常稱為“閔妃”,是北韓閔氏外戚集團的核心人物,19世紀末北韓的實際統治者。
由於老公高宗性子懦弱,沉迷享樂,對閔妃是言聽計從,漸漸的閔氏掌握了一部分的權力,直至其將公公,攝政大院君的勢力一夕之間土崩瓦解,而完全的掌控了北韓的朝政,成為了北韓的實際統治者。執政之後的閔妃鼓勵高宗實行開放的政策,積極與外界接觸交流,一反大院君攝政時期的閉關鎖國的政策。
作為親華派的閔妃,在朝堂的派系鬥爭中與親日派產生了矛盾,漸行漸遠。甲午中日戰爭之後,被親日派奪權而失勢,準備轉身抱老毛子的大腿,結果引發了政變,於乾清宮被日本浪人與叛軍所虐殺,遺體也被焚燬。在日本人的逼迫之下,高宗將其廢為“庶人”。
由於閔妃,在執政的早起推行開放的政策,使得北韓的經濟得到的發展,民生得到了改善,在後期的時候力主抵抗日本侵略者並以身殉難,在後世深受南韓人民的尊敬與愛戴。
-
5 # 魯南散客
明成皇后(1851年—1895年),本名閔慈英, 驪興人,北韓近代史上的女政治家。她是僉正閔致祿之女,北韓王朝高宗李熙的王妃,驪興閔氏外戚集團的核心人物,19世紀末北韓的實際統治者。
當時北韓高宗的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攝政,一味採取閉關鎖國路線。而後閔妃鼓勵高宗採取開化政策並引入日本勢力,在朝野扶植親信,任用親族出任要職,排斥大院君勢力。閔妃在與大院君爭權的過程之中,偏向親華,多次利用清朝勢力掃除政敵以求掌權。由於明成皇后的政策路線普遍對亠民有利,所以深受人民歡迎。
但對於傳統文人而言,“牝雞司晨"的偏見無疑使他們對閔妃抱有先天性的反感,認為閔妃對北韓亡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曾擔任清廷駐朝大臣12年的袁世凱評也價閔妃"怙惡不悛,剛愎自用",並說"王妃昏妄,親西人而薄中國"。
縱觀明成皇后的一生,她善於宮廷鬥爭和爭權奪勢,但在內政改革和治理上乏善可陳。她善於利用國際矛盾,為北韓爭取生存空間,卻簽訂了多個不平等條約,出賣了大量權利。但明成皇后始終堅持北韓獨立,特別是1894年日本控制北韓以後,她更是巧妙利用日俄矛盾,引進俄國勢力,延緩了北韓被日本吞併的程序,自己也因此遇害。也正是由於這一點,明成皇后才在後世的南韓得到尊敬,但她對於北韓王朝的亡國也負有很大責任。
-
6 # VC殤
明成皇后是一個頗有才幹的政治家,在她的威儀之下,其丈夫黯淡無光。這種情形與中國唐朝的武則天及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關係極為相似。但僅僅作為國母皇后的閔妃卻直接操縱國家大權,這在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北韓被視為牝雞司晨,同樣在中國類似情況的武則天、呂雉、西太后也是一樣。中國的這三位女皇或無冕女皇千百年來爭議不斷,同樣經歷相似的北韓明成皇后自然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眾說紛紜了。
閔妃早期主張對外開放,那個時候其公公興宣大院君實施鎖國主義,日本雖早有與北韓“通商之意”,卻遭到層層阻擋。明成皇后當時主張親日,支援開化勢力,因而她得到日本支援。那個時候開化派對她的評價還不錯,北韓著名政治家尹致昊評價她“天稟聰明,燭量甚快”。
俞吉濬是北韓近代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開化黨重要人物。而開化黨是是北韓王朝末期所產生的一個秉持開化思想、以在北韓實現近代化改革、建設獨立富強國家為目標的政治團體。開化黨對外以日本明治維新為楷模,表現出親日態度,並且反感宗主國清朝的干涉,欲脫離中國而獨立自主,故又被稱為“日本黨”或“獨立黨”。
俞吉濬
開化黨與大清的維新派有些相似,作為成員之一的俞吉濬也類似對西太后恨之入骨的康梁。在明成皇后執政後期,她與親日的改革開化派漸行漸遠,偏向親華,多次利用清朝勢力掃除政敵。清朝的袁世凱也曾幫助粉碎政變。所以開化派對明成皇后的態度越來越惡劣。俞吉濬對閔妃評價十分惡毒。他給美國恩師摩斯寫的信中將閔妃與英國女王血腥瑪麗與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相提並論,稱閔妃是“世界上最壞的女人”。然而俞吉濬這番評價顯然是不恰當的。
瑪麗一世暫且不論,但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只是一個奢侈而不聞民間疾苦、對政治毫無興趣的小女人。但一個王朝垮臺了,民眾往往喜歡把責任推給所謂的妖妃。瑪麗·安託瓦內特不問政事尚且被民眾千夫所指,攝政的閔妃又處在北韓末代王朝自然會成為文人討伐的目標。更何況閔妃在甲申政變(有點類似大清維新派的戊戌政變圍園殺後)後,開化黨領袖金玉均被閔妃集團所派刺客暗殺,使開化黨人對閔妃的評價變得更加刻薄。
樸泳孝是北韓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北韓日治時期的貴族,開化黨及親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對明成皇后的評價:“閔妃是北韓的大狐狸,萬事都是障礙”。
人們對明成皇后的評價是隨著階級利益的變化而變化的。
-
7 # 笙歌c嘆離愁
對於傳統文人而言,“牝雞司晨”的偏見無疑使他們對閔妃抱有先天性的反感,認為閔妃對北韓亡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黃玹評論道:“後(指閔妃)機警饒權數,干政二十年,馴致亡國,遂遭千古所無之變。” 在他的著作《梅泉野錄》中記載了許多關於閔妃的傳聞,而這些傳聞大部分都是負面的。代表新興勢力的開化黨對於閔妃的評價並非一向否定,而是有所變化的。由於閔妃早期主張對外開放,支援開化勢力,所以開化派對她的評價還不錯,尹致昊在1884年6月評價閔妃“天稟聰明,燭量甚快”,但在甲申政變以後,尤其是1894年開化黨領袖金玉均被閔妃集團所派刺客暗殺,使開化黨人對閔妃的評價變得非常惡劣。這點在尹致昊的身上也得到體現,他用英語在日記中寫道:“王妃和她的親戚對這個國家的恥辱負有直接責任。哦,一個邪惡的女人做的邪惡的事!”並稱閔妃是“聰明而自私的女人”。 其他開化黨人也是如此,俞吉濬在他給美國恩師摩斯寫的信中將閔妃與英國女王血腥瑪麗與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相提並論,稱閔妃是“世界上最壞的女人” ;樸泳孝則在1895年對日本人三浦梧樓說“閔妃是北韓的大狐狸,萬事都是障礙”,被猜測為不久後三浦梧樓策劃乙未事變時將其行動的代號稱為“狐狩”的來源。
閔妃死後十餘年,北韓半島就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在北韓日治時期出版的日本人寫的著作中,對閔妃仍然持否定評價,他們從閔妃的反日立場出發,普遍認為閔妃干政阻礙了北韓的近代化,導致北韓的亡國。1935年由日本右翼組織黑龍會出版的《東亞先覺志士記傳》對閔妃的評價最有代表性,稱“閔妃是聰明多智、秀於術策,一面陰險、嫉妒、殘忍的性格兼有的妖婦型女性。”並將閔妃比作中國的西太后。 日本殖民時期,北韓史學家也對閔妃評價較低,如張道斌說:“閔後極其腐敗,實為北韓末期腐敗常態的代表者。其無信、奢侈、遊宴、墮落、紛雜、不正、迷信、淫祀、卜術、貪權、愛賂、賣官、私黨、殘酷、構禍等,足以使其為代表北韓近代滅亡慘狀的婦人……集中促使北韓滅亡的所有路線、社會的惡德於一身的婦人” ,以上對閔妃的認識和評價都被當代南韓視為儒教觀念或“殖民地史觀”產生的錯誤評價。 1945年光復以後,北韓半島開始重新審視對閔妃的評價。其中大韓民國對閔妃的評價較高,而且隨時間的推進,民族主義的盛行,加上文藝作品和大眾傳媒等因素,閔妃在南韓的評價也越來越高,南韓人也被普遍使用“明成皇后”這一尊稱來稱呼她。南韓建國後,實證主義史學佔主流地位,學術界對閔妃的評價也不是很高,比如有南韓學者指出:“她利用李朝混亂的政情,將高宗推至前臺,自己在幕後謀劃各種計策,是一名妖女。” 但南韓國內已經有肯定閔妃的傾向,曾任南韓副總統的李始榮評價閔妃:“明成後閔氏,聰明絕倫,多聞博識,經典百家無不通曉,且辭令捷利,應對如流,非巾幗中人。” 大韓民國首任總統李承晚更是在閔妃被害地題寫“明成皇后遭難之地”的石碑。隨著民族主義史觀的逐漸確立和鞏固,以及不少歌頌閔妃的文藝作品(如1965年的《清日戰爭和女傑閔妃》等)的出現,閔妃在南韓的評價直線上升,以往對閔妃的評價被視為“殖民地史觀”而加以批判,而其他南韓學者則對過去對閔妃的認識進行推翻和顛覆,比如金幸子認為閔妃並非操縱高宗的妖后,而是與高宗的理性的政治結合的夫妻關係。 羅洪柱則高度評價閔妃,稱她為了帶頭守護王室和國家,以不屈的鬥志對抗日本的內政干涉,又在男尊女卑的儒家思想盛行的情況下,在國家有事時挺身而出,敢於堂堂對抗既有的習慣,因此“明成皇后可以說是現代女性的嚆矢”。 南韓教育科學技術部國史編纂委員會委員長李泰鎮教授也說:“不知何時起流傳著王妃閔氏貪圖丈夫的君主權力的說法,這種印象至今還深深地刻在南韓國民心中,事實上這只是為了某種目的而被編造出來的。……其實,王妃不僅讀過很多書,還非常伶俐,國王遇到困難的時候幫了不少忙,能夠幫國王作出明智的判斷。……王妃是和國王站在一起主導開化政策的……王妃擅長國際關係形勢的判斷,因此幫了國王很多的忙。” 而20世紀90年代之後以《明成皇后》為名的音樂劇、電視劇等很受歡迎的文藝作品的不斷湧現,則在南韓民眾中將閔妃塑造為“開化的先覺者”、“聰明的外交家”、“為抗日捐軀的國母”等傑出形象。 針對閔妃評價的變化,南韓明知大學副教授洪順敏評論道:“歷史學界提到了對近代史研究的關注,對認識女性在歷史中作用的外部氛圍也產生了影響”“但也不可否認存在對歷史研究尚不充分的情況下,透過藝術作品過度美化的一面。”
然而,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對閔妃的評價與南韓主流相反,將她定性為“保守勢力的擁護者”、“兩班地主的代表者”、“依靠列強維持政權的事大主義者”而予以否定。1999年出版的《北韓百科大辭典》中對閔妃的評價是:“作為反動的保守派集團,代表封建兩班地主的利益,無條件鎮壓所有的進步的傾向,對人民進行苛酷的榨取。” 儘管如此,北韓仍然強烈批判日本人殺害閔妃的“乙未事變”,對閔妃寄予同情,指出“乙未事變是侵害北韓自主權和民族尊嚴的日本國家恐怖犯罪”。 這裡所謂的“外國的評價”是指接觸過閔妃的北韓以外國家人士的評價。這些評價一方面傾向於閔妃的外形和氣質,另一方面也比當時北韓本國的評價要高些。英國著名旅行作家伊莎貝拉·伯德·畢曉普曾於1895年覲見閔妃,她對閔妃的評價是:“年過四十的王后陛下是一位非常美麗柔弱的女人,頭髮烏黑,面板白皙,在珍珠粉的化妝下顯得更加蒼白。雙眸是冰冷敏銳的,充滿敏銳的才氣和智慧。含著微笑的蒼白的臉上似乎凝聚著一絲哀愁。……當她開始談話時,尤其是她感興趣的談話,她明亮起來的臉顯得更加美麗。” 在南韓從事傳教和教育事業的美華人安德伍德夫人不僅描述了閔妃的美貌,還評價她:“王妃熱愛國家,心胸寬廣,是一個進步主義者。她不僅精通中國古典,對世界先進國家也頗具見識。按西方標準看,她確實是一位完美的貴夫人。” 長期擔任美國駐朝外交官的安連(霍勒斯·艾倫)則盛讚閔妃是“亞洲的偉人之一”。就連策劃乙未事變的日本公使三浦梧樓在第一次謁見閔妃時,對她的印象是:“這位王妃作為一名女性,實在是罕見的有才能的豪傑了。”
當時的中國清朝作為北韓的宗主國,也有一些關於閔妃評價的記錄。擔任清廷駐朝大臣12年的袁世凱評價閔妃“怙惡不悛,剛愎自用”,並說“王妃昏妄,親西人而薄中國”。 相比而言,復旦大學創始人、曾在壬午兵變後赴韓並覲見閔妃的馬相伯(馬建常)則更注重描述閔妃的外貌,稱“她實在是我有生以來所看見的第一個美人”,描述閔妃“身材適中,臉兒作鴨蛋形,鼻兒高高的,面板非常潔白勻潤,烏黑的頭髮,態度也非常嫻雅莊靜”。他還說“袁(世凱)曾經告訴我說,高麗的閔妃非常淫亂,有意和他私通”,但馬相伯本人表示不相信。
可見閔妃在世時,華人對閔妃的評價不是很高,並有關於她“淫亂”的傳聞,但到乙未事變尤其是日韓合併以後,卻普遍展現了對閔妃的同情和歌頌,湧現了《英雄淚》、《高麗閔妃》(新鏡花緣)等大量歌頌閔妃的小說和話劇,也有包括錢鍾書在內的許多文人賦詩詠歎閔妃的命運,這些歌詠並不僅僅針對閔妃本人,更是由於北韓被日本吞併而產生的唇亡齒寒之感所致。在華人對閔妃的評價中,王芸生的評價比較客觀:“閔妃美而有才,擅權樹敵,迭起政潮,而卒不得其死,哲婦之鑑也。”
縱觀明成皇后的一生,她善於宮廷鬥爭,終生與她的公公興宣大院君爭權奪勢,卻在內政的改革和治理上乏善可陳;她善於利用國際矛盾,為北韓爭取生存空間,卻簽訂了多個不平等條約,出賣了大量權利。但明成皇后始終堅持北韓獨立,特別是1894年日本控制北韓以後,她更是巧妙利用日俄矛盾,引進俄國勢力,延緩了北韓被日本吞併的程序,自己也因此遇害。也正是由於這一點,明成皇后才在後世的南韓得到尊敬,但也應注意到她對於北韓王朝亡國也負有很大責任。
-
8 # 碼上行
【北韓的武則天】
首先,明成皇后即閔妃生活在19世紀末這個整個世界都在進行著巨大變革的特殊時代。她身為女性,卻是大清國屬國——北韓當時的實際統治者。閔妃生前並非皇后,但卻是丈夫高宗李熙的正妻王妃。這換在中國,等同於皇后。
明成皇后是一個頗有才幹的政治家,在她的威儀之下,其丈夫黯淡無光。這種情形與中國唐朝的武則天及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關係極為相似。但僅僅作為國母皇后的閔妃卻直接操縱國家大權,這在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北韓被視為牝雞司晨,同樣在中國類似情況的武則天、呂雉、西太后也是一樣。中國的這三位女皇或無冕女皇千百年來爭議不斷,同樣經歷相似的北韓明成皇后自然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眾說紛紜了。
閔妃早期主張對外開放,那個時候其公公興宣大院君實施鎖國主義,日本雖早有與北韓“通商之意”,卻遭到層層阻擋。明成皇后當時主張親日,支援開化勢力,因而她得到日本支援。那個時候開化派對她的評價還不錯,北韓著名政治家尹致昊評價她“天稟聰明,燭量甚快”。
俞吉濬是北韓近代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開化黨重要人物。而開化黨是是北韓王朝末期所產生的一個秉持開化思想、以在北韓實現近代化改革、建設獨立富強國家為目標的政治團體。開化黨對外以日本明治維新為楷模,表現出親日態度,並且反感宗主國清朝的干涉,欲脫離中國而獨立自主,故又被稱為“日本黨”或“獨立黨”。
開化黨與大清的維新派有些相似,作為成員之一的俞吉濬也類似對西太后恨之入骨的康梁。在明成皇后執政後期,她與親日的改革開化派漸行漸遠,偏向親華,多次利用清朝勢力掃除政敵。清朝的袁世凱也曾幫助粉碎政變。所以開化派對明成皇后的態度越來越惡劣。俞吉濬對閔妃評價十分惡毒。他給美國恩師摩斯寫的信中將閔妃與英國女王血腥瑪麗與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相提並論,稱閔妃是“世界上最壞的女人”。然而俞吉濬這番評價顯然是不恰當的。
瑪麗一世暫且不論,但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只是一個奢侈而不聞民間疾苦、對政治毫無興趣的小女人。但一個王朝垮臺了,民眾往往喜歡把責任推給所謂的妖妃。瑪麗·安託瓦內特不問政事尚且被民眾千夫所指,攝政的閔妃又處在北韓末代王朝自然會成為文人討伐的目標。更何況閔妃在甲申政變(有點類似大清維新派的戊戌政變圍園殺後)後,開化黨領袖金玉均被閔妃集團所派刺客暗殺,使開化黨人對閔妃的評價變得更加刻薄。
樸泳孝是北韓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北韓日治時期的貴族,開化黨及親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對明成皇后的評價:“閔妃是北韓的大狐狸,萬事都是障礙”。
人們對明成皇后的評價是隨著階級利益的變化而變化的。明成皇后執政後期為了整個北韓王朝不受外人控制,動用全部力量,開始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聯絡,同時積極在國內實施改革,阻擋日本進入北韓的腳步。日本政府久攻北韓不下,惱羞成怒,自然對明成皇后十分貶斥。日本公使在政府報告中寫道:北韓皇后是個個性頑強的女子,目光清澈銳利,讓人不敢逼視。她坐在幕布後面,不時指揮著幕前的皇帝。有這種女子坐鎮北韓皇宮之中,日本很難控制這個國家。”
他們從閔妃的反日立場出發,普遍認為閔妃干政阻礙了北韓的近代化,導致北韓的亡國。1935年由日本右翼組織黑龍會出版的《東亞先覺志士記傳》對閔妃的評價最有代表性,稱“閔妃是聰明多智、秀於術策,一面陰險、嫉妒、殘忍的性格兼有的妖婦型女性。”日本殖民時期的北韓史學家認為明成皇后是集中促使北韓滅亡的所有路線、社會的惡德於一身的婦人。以上對閔妃的認識和評價都被當代南韓視為儒教觀念或“殖民地史觀”產生的錯誤評價,他們的觀點受到日本利益角度的極大影響。
1945年光復以後,後世對明成皇后的評價開始提升,尤其是大韓民國對其評價甚高。以往對閔妃的評價被視“殖民地史觀”為而加以批判,而其他南韓學者則對過去對閔妃的認識進行推翻和顛覆。
後世普遍已經接受閔妃並非操縱高宗的妖后,而是與高宗的理性的政治結合的夫妻關係的理念。數任南韓領導人也高度評價閔妃,南韓的影視作品也極力渲染明成皇后是“開化的先覺者”、“聰明的外交家”、“為抗日捐軀的國母”等傑出形象。
而北韓對明成皇后還是多持否定態度,將她定性為“保守勢力的擁護者”、“兩班地主的代表者”、“依靠列強維持政權的事大主義者”。儘管如此,北韓仍舊嚴正斥責日本殺害閔妃的野蠻行徑,指出乙未事變是侵害北韓自主權和民族尊嚴的日本國家恐怖犯罪。
擔任清廷駐朝大臣12年的袁世凱評價閔妃“怙惡不悛,剛愎自用”,並說“王妃昏妄,親西人而薄中國”。當然這番評價可能是在閔妃執政早期得出的,因為明成皇后善於利用國際矛盾,為北韓爭取生存空間,卻簽訂了多個不平等條約。
但是明成皇后始終堅持北韓獨立,巧妙利用日俄矛盾,引進俄國勢力,延緩了北韓被日本吞併的程序。明成皇后掌握國家大權長達三十年,政績顯赫。她的政策普遍對人民有利,深受南韓人民愛戴。南韓史學家稱她為“偉大的鐵女子”。
回覆列表
首先,明成皇后即閔妃生活在19世紀末這個整個世界都在進行著巨大變革的特殊時代。她身為女性,卻是大清國屬國——北韓當時的實際統治者。閔妃生前並非皇后,但卻是丈夫高宗李熙的正妻王妃。這換在中國,等同於皇后。
明成皇后是一個頗有才幹的政治家,在她的威儀之下,其丈夫黯淡無光。這種情形與中國唐朝的武則天及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關係極為相似。但僅僅作為國母皇后的閔妃卻直接操縱國家大權,這在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北韓被視為牝雞司晨,同樣在中國類似情況的武則天、呂雉、西太后也是一樣。中國的這三位女皇或無冕女皇千百年來爭議不斷,同樣經歷相似的北韓明成皇后自然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眾說紛紜了。
閔妃早期主張對外開放,那個時候其公公興宣大院君實施鎖國主義,日本雖早有與北韓“通商之意”,卻遭到層層阻擋。明成皇后當時主張親日,支援開化勢力,因而她得到日本支援。那個時候開化派對她的評價還不錯,北韓著名政治家尹致昊評價她“天稟聰明,燭量甚快”。
俞吉濬是北韓近代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開化黨重要人物。而開化黨是是北韓王朝末期所產生的一個秉持開化思想、以在北韓實現近代化改革、建設獨立富強國家為目標的政治團體。開化黨對外以日本明治維新為楷模,表現出親日態度,並且反感宗主國清朝的干涉,欲脫離中國而獨立自主,故又被稱為“日本黨”或“獨立黨”。
開化黨與大清的維新派有些相似,作為成員之一的俞吉濬也類似對西太后恨之入骨的康梁。在明成皇后執政後期,她與親日的改革開化派漸行漸遠,偏向親華,多次利用清朝勢力掃除政敵。清朝的袁世凱也曾幫助粉碎政變。所以開化派對明成皇后的態度越來越惡劣。俞吉濬對閔妃評價十分惡毒。他給美國恩師摩斯寫的信中將閔妃與英國女王血腥瑪麗與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相提並論,稱閔妃是“世界上最壞的女人”。然而俞吉濬這番評價顯然是不恰當的。
瑪麗一世暫且不論,但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只是一個奢侈而不聞民間疾苦、對政治毫無興趣的小女人。但一個王朝垮臺了,民眾往往喜歡把責任推給所謂的妖妃。瑪麗·安託瓦內特不問政事尚且被民眾千夫所指,攝政的閔妃又處在北韓末代王朝自然會成為文人討伐的目標。更何況閔妃在甲申政變(有點類似大清維新派的戊戌政變圍園殺後)後,開化黨領袖金玉均被閔妃集團所派刺客暗殺,使開化黨人對閔妃的評價變得更加刻薄。
樸泳孝是北韓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北韓日治時期的貴族,開化黨及親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對明成皇后的評價:“閔妃是北韓的大狐狸,萬事都是障礙”。
人們對明成皇后的評價是隨著階級利益的變化而變化的。
明成皇后執政後期為了整個北韓王朝不受外人控制,動用全部力量,開始加強與周邊國家的聯絡,同時積極在國內實施改革,阻擋日本進入北韓的腳步。日本政府久攻北韓不下,惱羞成怒,自然對明成皇后十分貶斥。日本公使在政府報告中寫道:北韓皇后是個個性頑強的女子,目光清澈銳利,讓人不敢逼視。她坐在幕布後面,不時指揮著幕前的皇帝。有這種女子坐鎮北韓皇宮之中,日本很難控制這個國家。”
他們從閔妃的反日立場出發,普遍認為閔妃干政阻礙了北韓的近代化,導致北韓的亡國。1935年由日本右翼組織黑龍會出版的《東亞先覺志士記傳》對閔妃的評價最有代表性,稱“閔妃是聰明多智、秀於術策,一面陰險、嫉妒、殘忍的性格兼有的妖婦型女性。”日本殖民時期的北韓史學家認為明成皇后是集中促使北韓滅亡的所有路線、社會的惡德於一身的婦人。以上對閔妃的認識和評價都被當代南韓視為儒教觀念或“殖民地史觀”產生的錯誤評價,他們的觀點受到日本利益角度的極大影響。
1945年光復以後,後世對明成皇后的評價開始提升,尤其是大韓民國對其評價甚高。以往對閔妃的評價被視“殖民地史觀”為而加以批判,而其他南韓學者則對過去對閔妃的認識進行推翻和顛覆。後世普遍已經接受閔妃並非操縱高宗的妖后,而是與高宗的理性的政治結合的夫妻關係的理念。數任南韓領導人也高度評價閔妃,南韓的影視作品也極力渲染明成皇后是“開化的先覺者”、“聰明的外交家”、“為抗日捐軀的國母”等傑出形象。
而北韓對明成皇后還是多持否定態度,將她定性為“保守勢力的擁護者”、“兩班地主的代表者”、“依靠列強維持政權的事大主義者”。儘管如此,北韓仍舊嚴正斥責日本殺害閔妃的野蠻行徑,指出乙未事變是侵害北韓自主權和民族尊嚴的日本國家恐怖犯罪。
擔任清廷駐朝大臣12年的袁世凱評價閔妃“怙惡不悛,剛愎自用”,並說“王妃昏妄,親西人而薄中國”。當然這番評價可能是在閔妃執政早期得出的,因為明成皇后善於利用國際矛盾,為北韓爭取生存空間,卻簽訂了多個不平等條約。
但是明成皇后始終堅持北韓獨立,巧妙利用日俄矛盾,引進俄國勢力,延緩了北韓被日本吞併的程序。明成皇后掌握國家大權長達三十年,政績顯赫。她的政策普遍對人民有利,深受南韓人民愛戴。南韓史學家稱她為“偉大的鐵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