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吾與點

    對於二戰這段著名的插曲,不乏歷史學家、軍事專家的研究分析。主流的觀點還是歸咎於希特勒的愚蠢和戈林的狂妄。認為是戈林想與陸軍爭功,要求希特勒命令陸軍停止進攻,由空軍轟炸來摧毀英法聯軍,並拍胸脯保證空軍能獨立完成任務,而希特勒傻傻地就相信了!

    從主觀意願上看,希特勒沒有故意放走英法聯軍的動機,無論是否想跟英國講和,消滅英國遠征軍都能增加自己的籌碼。所以那種猜測希特勒為了向英國示好而故意放走英軍的看法是站不住腳的。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希特勒擔心困獸猶鬥的英法聯軍會給自己的裝甲部隊帶來太大的損失,所以寄望於空軍來解決戰鬥,這也有點想當然了。像希特勒這樣的鐵腕政治人物,怎麼會顧忌軍隊的傷亡?東線危急的時候,甚至命令士兵死戰不退。何況英法聯軍一路丟盔棄甲,重武器差不多都扔完了,這時候正是裝甲部隊勢如破竹的時候,怎會顧忌小小的損失!

    如果瞭解一下希特勒跟陸軍的微妙關係,也許有助於理解這個“愚蠢”的命令後面的深意:

    德國陸軍一直是國家的一支影響深遠的力量,有“陸軍擁有德國”這麼一種說法。沒有陸軍的支援,希特勒甚至無法穩固自己的統治,為了能讓陸軍效忠自己,還不得不犧牲自己的衝鋒隊。

    德國陸軍一直是由容克軍官團把持的,水潑不進,針插不入。希特勒也想往陸軍裡摻沙子,提拔非容克軍官團出身的軍官,比如隆美爾。但相對於龐大的容克軍官團,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見效的。另外就是組建並大力發展獨立於陸軍的新軍種——空軍,以及另組武裝黨衛軍,與容克們抗衡。法國戰役的勝利雖然會讓希特勒的威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但也必然增加陸軍的話語權,這時如果能讓自己親信戈林的空軍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有助於震懾一下驕橫的容克軍官團,所以,在這種心理期望的驅使下,希特勒選擇相信戈林也就不難理解了!

  • 2 # 莫邪青鋒

    希特勒犯下如此重大錯誤的原因主要有三條:

    第一,相信了德國納粹空軍元帥戈林的鬼話,戈林看到德國陸軍勢如破竹橫掃歐洲大陸,空軍雖然也取得重大戰果但是和陸軍迅速擊垮波蘭、法國的戰績相比還是太遜色了。因此戈林向希特勒保證德國空軍就可以消滅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殘部。

    第二,希特勒希望儲存裝甲部隊的實力為後續進攻蘇聯積蓄裝甲攻擊力量。

    第三,希特勒低估了英國,這一老牌海軍強國動員全國民用船舶參與搶運的強大力量。本來希特勒希望依靠空軍和潛艇的攔截實力以最小的代價讓英法聯軍全軍覆沒。事實上最初搶運的兩天,英法聯軍的大型軍艦運輸可謂一敗塗地,在德國U型潛艇和空襲攻擊下近萬名官兵葬身魚腹。好在丘吉爾迅速改變策略,改用徵集全國民用小型船隻參加搶運。面對英法群起的運輸大隊,以及大量驅逐艦的保駕護航下,最終德國潛艇無法逐一下手,只能有限的攻擊一些較大運載量的船隻,從而讓英華人完成了這一史詩般的海上大撤退

  • 3 # 軍灬迷

    其實已經都打到海岸線了。坦克部隊停止追擊是因為 當時德國的副統帥也就是當時德國的空軍總司令 葛林貪功,說光用德國的空軍就可以消滅英法聯軍。

    而希特勒只想佔領法國,震懾英國! 與其說同意了葛林的建議不如說是想讓英華人看看,法華人的慘敗和英國援軍的不濟於事。希特勒沒打英華人的算盤是德國的遠端共軍力量和海軍不足以短時間閃擊英國這樣有大西洋壁壘的國家。

  • 4 # Ghoul內幕

    參考資料 1.《奇蹟般的撤退:敦刻爾克戰役》常子儀 著 2.《第三共和國的崩潰》威廉.夏伊勒 著

    第一個人是德國的陸軍元帥,據說他是所有元帥中,唯一一個可以不摘手套和希特勒握手的人。事後分析,當時所有人都沒想到進攻得那麼順利,這位陸軍元帥又是非常沉穩的人,可能是他擔心部隊被夾擊,又瞻前顧後,建議希特勒停止進攻。

    第二個人是德國的空軍元帥戈林。希特勒一直想把戈林培養成接班人,所以他讓陸軍停止進攻,派戈林的空軍參戰,希望他露一手,裝裝逼……但德國空軍轟炸效果不太好,反倒給聯軍撤退贏得了時間。戈林與小鬍子希特勒

    戈林在獄中

    第三是整個英華人,丘吉爾語錄,我們將在海洋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在山間奮戰到底,我們絕不投降! 。因為根據納粹的種族理論,英華人是高等人種,希特勒曾公開表示“不和英國為敵”;另外,英國是島國,不容易登陸。與其魚死網破,不如拉攏誘降啊。但希特勒沒想到,丘吉爾根本不買賬,敦刻爾克撤退一結束,他就發表了決戰到底的著名演講。

  • 5 # 國學自修室

    當德國軍隊從西、南、東三個方向敦刻爾克步步緊逼,德軍最近的坦克離這個港口僅10英里,1940年5月24日德軍卻接到了希特勒親自下達的停止前進命令。希特勒的命令使德軍坦克部隊的將領們疑惑,古德里安更是感嘆。敦刻爾克唾手可得,卻被命令停止前進!而德軍空軍卻在進攻。被這一命令後來引起了的爭論,被很多軍事歷史學家認為是希特勒獨斷專行干涉軍事指揮的一個愚蠢的命令。

    實際上,希特勒的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慮,而且不能完全認為為他一人的責任。

    首先是在法國北部的戰事明朗後,德軍需要為下一步作戰行動儲存裝甲部隊實力。加上戈林向希特勒保證空軍可以消滅敦刻爾克的聯軍。敦刻爾克地勢遍地沼澤和低窪,不利裝甲部隊前進,沒有必要讓裝甲部隊遭受損失。德軍總司令部曾計劃由B集團軍群統一完成最後包圍的作戰。

    其次聯軍零碎的反擊雖然效果不大,但是加重了部分德軍高階指揮官對裝甲部隊損耗的擔心,因為快速突進的裝甲部隊使步兵部隊落後很遠。24日,希特勒在走訪了A集團軍群司令部,倫斯德司令部的戰爭日誌記載了會面時倫斯德建議在離敦刻爾克不遠的運河一線上的裝甲師應當停止前進,等候更多的步兵部隊的接應。希特勒同意了這個建議,並且認為裝甲部隊應當儲存下來,留待進攻松姆河以南的法國軍隊時使用。同時納粹德國空軍司令戈林保證空軍可以擔當消滅包圍圈中聯軍的任務。

    另一個可能也被認為是促成希特勒下達命令的原因,擔心裝甲部隊受困於敦克爾克外圍的河道縱橫的地帶陷入陣地戰,無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隊的撤退。

    此外,也有人認為希特勒有政治上的打算,讓一部分英軍撤回英國,政治上對與英國和談有幫助。包括前線裝甲部隊指揮官的一些人表示反對,他們認為應該繼續前進。不過這個說法和希特勒24日下達的13號指令不符合,在13號指令中,希特勒下令B集團軍和空軍配合,儘快消滅包圍圈中的英法比荷軍隊。

    這個命令執行的結果是,英法聯軍在當面的德軍B集團軍群的壓迫下向敦刻爾克撤退,而截斷他們退路的A集團軍群距離敦刻爾克更近,卻在敦刻爾克以西的運河地區停止進攻,並沒有集合兵力沿著海岸包抄,這給了英法聯軍一個機會。聯軍在為生存而戰鬥,加強了敦刻爾克接近地的防禦陣地。雖然同年5月27日德軍裝甲部隊為阻止英法聯軍從敦刻爾克撤退而恢復攻勢,但他們面臨敵人有組織的防線而無法突破。英法聯軍成功地延遲了德軍進攻,並且為部隊撤離敦刻爾克贏得更多時間。但是古德里安的回憶(《閃擊英雄》)也提到24日之後他的部隊並沒有停止攻擊,而卡萊斯的英軍更是一直堅持到26日下午16點45分才投降。而當天希特勒已經下令恢復攻擊,因此停止命令究竟對A集團軍造成多大影響,還有很多說法。

  • 6 # 而知而行的歷史

    二戰爆發初期,德國軍隊投入了137個師,2400多輛坦克,和800架飛機對英法聯軍發起閃電戰。在短短十幾天時間內,便將40萬英法聯軍困在了位於法國北部的狹小港口城市敦刻爾克。

    這座只能容納8萬人的海濱小城,此時三面受敵,它的東面、西面、南面全部暴露在敵軍的火力下,而北面一海之隔、40海里外的陸地就是英國。而此時,他們的背後就是白浪滔天的英吉利海峽。

    此時英國的裝甲車部隊在古德里安的部署下已經完成了最後的進攻準備,卻在最後一刻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暫停進攻。

    德國的延緩進攻,給了英法聯軍逃出生天的機會。英國本土當時只有33艘戰鬥艦艇,當此危急時刻,英國政府也顧不上保密了,直接用大喇叭在全國徵集能下水的船隻,啟動了“發電機計劃”,到對岸去接人。

    在持續9天的時間裡,英國共撤出了33.4萬人,遠遠超出當初預計的3萬人。同時,英國空軍也打破了德國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以304架戰損拼掉了德國空軍600多架戰機。“敦刻爾克”精神也被英國民眾視為堅韌、永不言敗的象徵,鼓舞著他們走向最終的勝利。

    那麼,希特勒為什麼在1940年5月23日下令停止進攻郭刻爾克,就成了一個歷史迷案。由於希特勒最後因為罪大惡極死於非命,沒有出二戰傳記,他的這一決策,成為史學家們津津樂道的探討疑點。

    一般而言,希特勒可能會有以下考慮。

    一,錯誤判斷。希特勒的軍事地圖顯示,敦刻爾克附近是大面積的沼澤地帶,如果裝甲部隊陷入沼澤,會喪失戰鬥力,增加戰敗風險。

    二,防止誘敵深入。德軍開戰後一路高歌猛進,英法聯軍幾乎沒有像樣的抵抗。雖然法國由於排程失誤,此時全國亂城一團糟,可是希特勒不知道。法國還沒投降,而一向十分強大的法國,這次居然如此不堪一擊。這讓希特勒這個敢於發動戰爭的賭徒瘋子突然不自信起來,他擔心英法聯軍還有後續招數,就等著德軍在敦刻爾克陷入苦戰,然後法國其他軍隊從側後反包抄德軍。

    尤其是頭天晚上,希特勒接到戰報,不明人數的法國軍隊正在向敦刻爾克方向邊打邊進。這支軍隊正是戴高樂帶領的一支孤軍。這加劇了希特勒的疑心,他要弄清楚英法聯軍的抵抗實力到底去到哪裡,這需要一點時間。

    三,與英國媾和。大英帝國當時是世界第一強國,有著大量的還在殖民地。即使德國佔了英國的本土,缺少海軍的德國也沒有了悶了佔據英國的殖民地,只能便宜美國和日本,不管是誰,德國都不希望是這樣。德國的終極目標是向東擴充套件生存空間,他原來的計劃是與日本東西夾攻蘇聯。可是日本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到了中國。如果德國能透過媾和穩住英國,同樣能實現解決一個方向的戰事,得以集中兵力進攻蘇聯。

    四,空軍司令戈林爭功。戈林不希望功勞全被地面部隊搶光,就跟希特勒拍下胸脯,用空軍解決戰鬥。希特勒同意了。然而,戈林的空軍雖然給英法聯軍造成了損失,自身損失更大。最後讓英法聯軍逃出生天了。

    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希特勒命令暫停進攻的2天時間裡,給了英華人極為寶貴的組織時間,敦刻爾克大撤退由此上演。

  • 7 # 風雨兼程170983658

    法國戰役爆發時,法國境內還有相當一部分英國遠征軍,根據一戰後締結的相關條約,英法屬於同盟,當時德軍閃擊波蘭時,英國遠征軍便已經重兵集結法國,隨時防備德國突然襲擊。

    英華人沒想到戰爭爆發的如此之快,也沒想到德華人戰略方向竟然與他們在地圖上設想的完全不一樣,更沒想到法國軍隊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1940年,5月24日,法國戰役全面爆發僅僅一個禮拜不到,英法聯軍便全線崩潰,德軍機械化部隊直驅英吉利海峽,將英法聯軍圍逼至位於法國北部的狹小區域。這個時候的英法聯軍有40多萬,就像待宰的羔羊一樣,每天心驚膽戰的望著南邊的地平線,很害怕那裡突然濃煙滾滾,德軍坦克群衝殺過來。這個時候的英法聯軍幾乎已經完全失去了戰鬥力,憑藉德軍的實力,拿下他們簡直易如反掌。

    德軍部隊裡面有一隻最為知名的部隊,第十九裝甲軍,隸屬A集團軍群,裝甲軍指揮官就是鼎鼎大名的德國“閃擊戰之父”,德國三大名將之一的古德里安。這位有著帝國之鷹稱號的將軍在法國戰役期間率領裝甲部隊橫掃法國,親自將40萬英法聯軍逼到了敦刻爾克。德軍從西、南、東三個方向敦刻爾克步步緊逼,最近的坦克離這個港口僅10英里這是個決定歷史的時刻,只要再往前一步,英法聯軍的主力就會被殲滅,英法兩國將失去所有的反擊籌碼。德國陸軍將領們紛紛摩拳擦掌,等待著創造歷史的一刻。

    然而,就在5月24號這天,德軍忽然接到了希特勒的直接命令,停止追擊英法聯軍。德軍將領們大為不解,尤其是古德里安,面對近在咫尺的戰果卻被要求停止進攻,對於一個將軍而言,這是最難以接受的。

    希特勒的這一命令對英法聯軍而言簡直是死亡十字路口的轉折點 ,英法聯軍抓住機會迅速鞏固了敦刻爾克周邊的防線,與此同時,英國政府在國內下達了全面動員令,要求儘可能得將國內能開動的船舶都動員起來前往敦刻爾克港口,務必要將盡可能多計程車兵撤回英國。

    5月26日晚,英國海軍部下令開始執行“發電機行動”。原先英國是選擇了三處港口同時撤軍,分別是加萊,布倫和敦刻爾克,但是這個時候只有敦刻爾克是可能的。英國幾乎徵用了一切能徵用的船隻,駁船、拖船、貨船、客輪、漁船、汽艇乃至私人遊艇,總計861艘,這裡面不僅有英國船隻,還有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的,在英國海軍部的努力下,首批1312人成功撤離,隨後更多的英法聯軍官兵登船撤退。

    次日,德軍發現了英國的撤軍行動,出人意料的是,德國陸軍沒有出擊,而是空軍出動了兩個航空大隊對敦刻爾克進行空襲,數萬枚炮彈雨點般落向敦刻爾克,將狹小的港口轟成一片平地。英國皇家空軍緊急出動200架戰機掩護聯軍撤退。為了加快撤軍效率,英國海軍調集來30多艘軍艦參與撤軍。

    正在撤軍行動如火如荼之時,另一個壞訊息傳來,德國陸軍出動了,這支部隊從比利時向敦刻爾克逼近,好在英軍一位優秀的指揮官臨危受命,率領一個步兵師連夜急行軍搶在德軍前面佈置了堅固的防線,暫時保障了敦刻爾克的安全,這位英國指揮官叫蒙哥馬利,這是他首次嶄露頭角。

    1940年6月4日,希特勒終於同意了古德里安的進攻命令,但是為時已晚,英法聯軍主力已經撤走了33萬多,敦刻爾克已經失去了意義,古德里安只俘虜了4萬多法軍士兵和一堆輜重物資。

    這場大撤退儲存了英法聯軍的實力,為後來反擊德國奠定了基礎。時至今日很多人都在疑惑一個問題,當初希特勒為何突然下令德軍停止追擊呢,多年以來,各種說法眾說紛紜,但在我看來,其原因有兩個,一是希特勒的政治考量,二是德軍內部,空軍和陸軍的矛盾導致空軍元帥戈林的阻撓。

    希特勒一方面想以此向英國表達德軍的立場,即並不把英國當做征服物件,在希特勒眼中,英國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國家,他更希望與英國結盟,共同主宰歐洲。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希特勒自然不會選擇將英國遠征軍全軍殲滅。

    另一個原因就是戈林,這位納粹德國的“帝國元帥”,掌握著整個德國的空軍,德軍內部,戈林和陸軍司令布勞希奇之間矛盾重重,當看到陸軍節節勝利,布勞希奇在戈林的眼中變成了一個不可一世的狂妄之徒,戈林當然不甘心所有的功勞被布勞希奇的陸軍拿去,因此戈林屢次向希特勒進言,敦刻爾克地勢低窪,使用裝甲部隊追擊可能會造成巨大損失,不如動用空軍的轟炸機,空襲一樣可以摧毀英法聯軍。

    希特勒採納了戈林的意見,於是就出現了英國那邊撤軍正在熱火朝天,德軍這邊卻派了空軍去轟炸,陸軍觀戰的戲劇性場面。沒有想到,戈林偷雞不成蝕把米,德軍航空隊不僅沒有殲滅英法聯軍,反而被英國皇家空軍重創。

    敦刻爾克大撤退,被稱為歷史上的“奇蹟般的撤退”。

  • 8 # 麥田軍事觀察

    這個想法建立在,一個不確定的因素之上,如果德國坦克部隊不停止進攻,那麼就能夠在最短的是間內攻佔港口,可惜這個想法不現實,那裡有幾十萬英法軍隊,正集結在那裡,還有裝備,可以一戰。只能說德軍不停下來,也可能無法前進了,德軍很難阻止大部分英法軍隊撤離,在當時的情況下,不是英法軍隊沒有戰鬥力了,而是他們急於撤退。

    當時的情況下,英法軍隊面臨的是被合圍的局面,他們已經被分割在法國北部了,急於撤退,不想與德軍作戰,如果他們作困曾之鬥,德軍一樣受不了,不要忘記了撤退的總兵力40萬水平,在許多人眼中。這40萬好像沒有戰鬥力,可能得衝上灘頭就可以抓住他們,實際上都不現實。

    德軍想進攻港口不容易,希特勒的命令只是限制了德軍推進的速度,由於多種原因考慮,裝甲部隊推進太快,沒有步兵支援,德軍在當時的許多判斷是存在問題,但是把問題歸結於一點,過於片面。

  • 9 # 破乞

    二戰時期,發生過一次奇怪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德國已經把四十萬英法聯軍堵到海邊,就在一把就可以滅掉英法主要有生力量的時刻,希特勒突然下令停止進攻,讓英國生生撤走了三十多萬人。為什麼希特勒會突然下令停止進攻,一直是個迷?最近軍事專家馬駿分析,說是三個人,影響了希特勒的判斷。

    第一個人是德國的陸軍元帥,據說他是所有元帥中,唯一一個可以不摘手套和希特勒握手的人。事後分析,當時所有人都沒想到進攻得那麼順利,這位陸軍元帥又是非常沉穩的人,可能是他擔心部隊被夾擊,建議希特勒停止進攻。

    第二個人是德國的空軍元帥戈林。希特勒一直想把戈林培養成接班人,所以他讓陸軍停止進攻,派戈林的空軍參戰,希望他露一手。但德國空軍轟炸效果不太好,反倒給聯軍撤退贏得了時間。

    第三是整個英華人。因為根據納粹的種族理論,英華人是高等人種,希特勒曾公開表示“不和英國為敵”;另外,英國是島國,不容易登陸。與其魚死網破,不如拉攏誘降啊。但希特勒沒想到,丘吉爾根本不買賬,敦刻爾克撤退一結束,他就發表了決戰到底的著名演講。

    所以,正是這三類人,讓英法聯軍保留了實力,為後來的大反攻準備了力量。

  • 10 # 不正經的軍棍

    打不過,紙老虎一捅即破。

    先糾正一點,不是希特勒下令停止追擊敦刻爾克守軍,而是德軍最高統帥部下令,希特勒批准。這並不是什麼錯誤決定,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不是一拍腦門做出的決定,細想想,強攻敦刻爾克守軍,後果其實很危險。

    很多地攤文說是希特勒想和英國媾和,說希特勒要以這個為籌碼,去和英華人談判。這個簡直是荒謬,希特勒想和英華人談判不假,但是縱虎歸山,是希特勒的性格麼?顯然不是。希特勒是個英勇果斷的人,婦人之仁從來不是元首的性格,他那兩枚鐵十字勳章就是最好的證明。

    講道理而言,擊潰敦刻爾克守軍是不是可以增加談判籌碼?把這幾十萬人幹掉,不僅讓英國法國喪失一部分武裝力量,還能瓦解英國的抵抗意志。而你放走了,這反倒團結英華人了,而且跑回去的英華人法華人會遇人便說“希特勒一代明君,給我們放了,真是大仁大義”麼?顯然不會,他們會說“希特勒窮追猛打,在希特勒的圍追堵截下,我們成功撤退,德華人不過如此,我們能贏”。

    追擊敦刻爾克守軍風險太大

    我們看啊,敦刻爾克守軍被圍困,這是事實,而追擊的是德國裝甲部隊,大批次的步兵都被扔在後面了。古德里安的A集團軍群的裝甲部隊離英軍沒多遠,可以說是觸手可得,但是,這樣做,一大堆風險。從法國戰役開始,到曼施坦因的鐮刀計劃成功實施,德軍統帥部曾經多次下令,要求古德里安停止前進,收攏部隊,而古德里安堅決反對,甚至用辭職相威脅。德軍統帥部擔心的是,古德里安孤軍冒進,風險太大。而古德里安親臨戰場,瞭解的就是戰機,稍縱即逝,他是非常希望擊敗英法的。而這一次,古德里安聽從了命令,要是放以前,一準拒絕了,為啥?他清楚現在的戰場形勢。

    這個時候,古德里安的部隊其實已經成一個貨真價實的孤軍了,英法潰兵就在那,但他有40萬,前面還一大片沼澤地,你怎麼打?你如何能保證快速吃掉這40萬守軍?很難,這個環境,這個形勢,古德里安不敢保證,他停止前進,不是沒有道理的。

    另外,古德里安追到了那裡,但是這並不代表周圍就沒有法軍了,周圍到處都是法軍,一旦古德里安進攻受挫,這些法軍看到了希望,就會開始反撲德軍,而與此同時,英華人從海上運送一個大批次部隊過來,英華人是有這個能力的,抄截德軍裝甲部隊,這樣的話,德軍裝甲部隊就沒戲了。失去裝甲部隊的德軍,就是一個沒了牙的老虎,可能二戰這個時候歐洲戰事就結束了。

    德軍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停止前進,收攏部隊,等後續部隊跟上來了,再一口氣吃掉敦刻爾克的守軍。這個時候就是和時間賽跑,但是英華人跑贏了,不到十天,三十多萬人就這麼被英華人帶走了,這是底蘊,海上的底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有哪些搞笑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