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芽島

    「欺凌」其實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

    一開始可能是小孩之間開玩笑的推搡

    也可能是一句童言無忌

    因為家長的不在意

    而錯過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

    除了毆打等有形的霸凌

    還有那些無形的:言語辱罵、冷暴力等

    這些都讓孩子遭受欺凌的情況

    變得更難發現了

    從而也導致了孩子在外受到欺凌時

    除了害怕、妥協、不知道如何去應對

    這時,你想孩子怎麼去做呢?

    欺凌,應該是個雙向課題,一方面要讓孩子學會應對欺凌;另一方面,更要讓孩子知道不能去欺負別人。

    其次,有幾種處理方法,是需要我們提早告訴孩子的,當有人欺負他時,他可以這樣做:

    1、大聲說出來

    我不同意你這樣說!或者,我不同意你這樣做!

    2、尋求幫助

    如果說不管用,就立刻尋找他人尤其是身邊的成年人來幫助自己,比如找到老師、家長,清楚地告訴他人:有人欺負我!

    3、用行動保護自己

    如果說出來沒用,周圍又沒有人幫忙,那就趕緊跑開,避免傷害;如果跑不掉,就用力推開對方,想盡一切辦法反抗。

    或許你發現語言略顯蒼白,孩子聽完也就忘記了。我會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來讀這本繪本,孩子會把自己帶入到大頭魚的角色中,有共鳴,感到自己被理解,也會自然而然地學習到大頭魚處理這件事的方式。

    讀完繪本(繪本閱讀技巧請在影片中檢視),我們還可以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遊戲,讓孩子從練習中獲得力量和表達的技巧。

    推薦繪本

    《大頭魚》

    心理解讀

    在我和兒子小番茄做關於這個繪本的角色扮演遊戲時,小番茄每次都選擇扮演欺負其他小魚的大鯊魚,而不是被欺負的大頭魚。

    並且每次他都玩得很開心,很享受扮演大鯊魚的過程。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孩子的遊戲是一種很好的療愈方式,也是情緒的出口。

    這讓我想起了有一次小番茄眼睛發炎了,那段時間每次要給他上眼藥水,都跟殺豬一樣——哭鬧喊叫拼命掙扎。

    後來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拿出眼藥水,要給爸爸上眼藥水,爸爸也很配合地出演哭鬧害怕的狀態,整個過程小番茄的語言和行為,都和之前我們給他上藥時對待他的方式一模一樣。

    這個過程,孩子其實是在透過選擇成為那個更有權力的那一方,來療愈自己的那份無力感,在角色中拿回自己的力量。

    孩子會選擇扮演大鯊魚,也有個原因是,大鯊魚就是更有力量的那一方,尤其是對於那些在現實生活中有過被欺負經歷的孩子來說,透過在遊戲中反轉角色,孩子會有一種拿回了控制權的感受,這會療愈他們在現實中被欺負時所感受到的挫敗與憤怒。

    #另一方面,孩子想要展示力量和獲得特權的那份需求也會在遊戲中得到滿足。

    在這本繪本的角色扮演遊戲中,扮演大鯊魚的孩子最終收到了別人的反饋,感受到他人的界限,這樣他們也就不需要到現實生活中去欺負人了。

    我們致力於改善0-6歲兒童的家庭教育環境

    解決你的育兒問題

  • 2 # 自律的書生

    依照慣例,先說結論。

    如果孩子遭受過欺凌。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千萬不要自己解決。這樣既會害了孩子,又會給學校惹麻煩。

    我自己是個學校的老師,我處理過很多起學校欺凌的事件。

    好幾次,家長不信任學校,一聽到孩子被欺負了,直接就找那家孩子的麻煩去。甚至兩家大人大打出手。

    其實,這是很愚蠢的做法。

    家長愛孩子,這個無可厚非,但是孩子們是在學校的這個平臺發生了事故,能夠最大限度的獲得利益,也肯定是透過學校這個平臺。

    家長如果自己來處理,就會讓學校處於很被動的狀態,一旦學校掌控不了局面,你的孩子以後繼續在學校裡學習生活,難道就會一帆風順嗎。

    其實每次,出現欺凌事件,我們做老師的,心裡都有點明白,我們也不是不作為,但是孩子本性就愛鬧,我們可以用一種正確的引導來慢慢糾正孩子的頑皮和錯誤。

    我們需要給於孩子機會。

    不是隻有你家孩子是寶貝,所有孩子在老師看來都是一樣。

    如果別的小孩欺負了你家孩子,老師一定要懲罰他,要告訴他這個明確是錯的。

    孩子的家長知道了,也會特別有誠意的道歉。

    如果非要自己解決,那麼對方家長非但不會道歉,還會覺得你這個家庭也是特別無理取鬧。

    所以,一定要相信老師,相信學校。畢竟你家孩子以後還要繼續在這個學校學習下去。和學校鬧僵了,肯定是沒有好處的。

    除非你轉學。

  • 3 # 姚言菌

    校園欺凌真的是現在和諧社會的一個汙點!尤其是發生在學校這種本應該純潔的地方。

    我現在是大學學生,所以沒有孩子,但是我記得初中是碰到過不少校園欺凌的事情。

    案例一

    記得那是我初二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同學一直到別班到處亂跑,聽幾個同學說他是在跟著“校霸”“混”。有一次放學出校門,就看到這位同學站在門口和一群社會青年站在一起。然後,看他們跟在一個似乎之前見過的初三學生後面,好像是應為這位同學收初三那個保護費沒給,說要“校門口”見。沒多久,幾人追著那位初三的同學拳打腳踢。還打到了人家的小攤那把車都弄倒了,但是邊上的大人沒人制止。後來,涉事人員被罰回家一個月!

    案例二

    這是我初中老師說的,是同班同學,有一位班霸仗著自己的爸爸混黑社會,在班裡一直欺負農村的一位同學。老師說,一天把農村學生的爸爸叫來,讓那位爸爸拿了一把鋤頭等在辦公室,然後叫來另一位黑社會爸爸來說兩位學生打架的事。當兩位爸爸見面之後,那位農村爸爸就不停那鋤頭敲地,之後班霸沒找過農村同學的麻煩!

    校園欺凌一直都有,雖然都是未成年人,但是也應該有相應的法律保障!

  • 4 # 小田影視音漫片段剪輯

    首先要解釋一下什麼叫校園欺凌,主要是指學生之間,學生與其他人員,師生之間發生在校園內及其周邊的具有欺凌,體罰,傷害等性質的欺凌行為。由於打人者和受害者多數是在校的學生,所以我們習慣稱為校園欺凌。

    1.預防為主

    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同學口舌之爭或是肢體衝突,二是為了滿足自身的私慾!

    與同學遇到矛盾是,一些人不願吃虧,認為丟了面子而使矛盾升級,這時我們應該寬宏豁達,不應該為了一點小事斤斤計較。還有儘量不要帶大量的現金和手機等貴重的物品,早知道財不外露。

    2臨危不亂

    遇到危險時一定不要慌,冷靜,清醒的頭腦是制勝的關鍵,這時我們可以找機會逃跑,大聲呼救,或是藉助一些小動物給自己尋找逃跑的機會,再不行就求饒。

    3及時報告,以法維權!

  • 5 # Mm李老師

    作為一名老師相對有些許經驗,說說我的觀點。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已經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別人對孩子的評價會影響孩子很久甚至一生,而且小朋友通常會以外貌去取外號,看介紹對方小朋友起的外號很顯然有點惡意,所以孩子肯定接受不了就會排斥甚至逃避幼兒園這個學習環境。所以我建議:首先要給孩子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就說別的小朋友起外號是喜歡你才取的,但是他們不知道你不喜歡這個外號,那回頭我給其他小朋友說一說,給你換一個怎麼樣?這個時候就看孩子願不願意換一個,或者不希望別人起外號,那如果換換什麼,讓孩子自己來,比如好多小孩子特別喜歡“小毛毛”這個稱呼,所以尊重孩子的意見;其次給老師反應一下這個情況,希望老師在班會上利用一些時間去和小朋友溝通一下這個事,因為其實小孩子不太懂,給他們講明白給別人隨便起外號是不禮貌的行為,並且對傷害到其他小朋友自尊的一些行為道歉,比如專門上講臺,一方道歉另一方接受道歉,最後握手言和,相信以後絕對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這樣相當於教育了全班人。一定不能小看這些形式化的做法,小孩子和我們大人的想法觀點完全不同,我們可以一眼看穿的事他們得好好琢磨,作為大人我們更應該多說一些積極的語言去鼓勵孩子,加油!

  • 6 # 晨熙6805

    感謝邀請,看到這個標題就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就是關於校園欺凌的,孩子還在讀小學,但是班裡那幾個有錢人家的小孩就是喜歡到處欺負弱小,特別霸道,老師也不敢太過管束,後來有一次,那個小惡霸把班裡女孩子的長辮子剪了,女孩子哭哭啼啼的就去找老師去了,老師也不問青紅皂白,就說:你為什麼要去招惹他們呢,你不去招惹他們,他們怎麼會剪你頭髮,肯定是你有錯在先。第二天,女孩子的家長來了,要求老師給一個合理的解釋,為什麼他女兒的頭髮被人剪了,你不去找壞學生,反而找他女兒的錯,老師又說,小孩子吵吵鬧鬧是很正常的事,那個孩子我已經批評過他了(其實根本沒有)女孩家長不同意,非要找那個小惡霸過來,讓他過來跟女孩道歉,小惡霸過來就一副很無謂的表情,讓他跟女孩道歉,他卻說,我是在跟女孩子理頭髮,都沒收理髮錢呢,小女孩都委屈的要哭了,老師讓小惡霸道歉,小惡霸也不道歉,直嚷嚷著我家有錢,到時候給她點錢就是了,哭什麼哭啊!女孩家長不樂意了,揚起手就給了小惡霸一巴掌,老師開始說什麼:你怎麼打人吶,他那麼小你幹嘛打他呀啥的,接著又說到女孩子是怎麼怎麼滴,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可能女孩家長也是急了,反手又給了老師一巴掌,老師都給打蒙了,最後,女孩家長撂下話來,大不了我們不在你們學校讀了,我帶我女兒轉校,我還要投訴你,然後帶著女兒走了!

  • 7 # 小松不低頭GO

    其實校園欺凌現象在中國一直存在,只不過現在時代好,網路發達,所以有些事情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事情才得到了重視。

    講個有意思的事情吧,我沒有經歷過校園欺凌,但是我爸經歷過,他是上世紀80年代的學生,給大家講講他的故事吧。

    我爸是農村的,住在北方山西的一個小山村裡,那個時候爺爺外出當工人,家裡奶奶一個人照顧我爸和我姑姑們總共6人,我爸從小就很聰明,小學成績很好,他說那個時候冬天早上老師都是要求7點到校的,他每次都睡到8點到,但是老師也不說他,因為成績每次都是班級第一。後來上了初中,好幾個學校舉行聯考,結果在1000多人中他考到了前10學校獎勵了20塊錢,他買了一塊懷錶現在家裡還放著。再後來家裡人看他成績好就把他送到縣城裡讀書,本來是想讓他更上一層樓的,結果就在這個時候,問題出現了。我爸是農村來的,而班級裡大多是縣城裡的,班上有好幾個人看不起我爸,每天晚上就把我爸的書包什麼的都扔掉了,後來我爸去商店裡買了一把螺絲刀,那天晚上在教室等了那些人一晚上,結果都沒人來。之後我爸也開始厭學了,又趕上我爺爺退休要找人接班,於是我爸從初中沒畢業就直接去電廠接班了。

    事情就是這樣,我爸一個尖子生本來考高中甚至大學都很有希望,可是因為環境的改變,因為校園欺凌的存在,他產生了厭學情緒,最後輟學,很可惜的一件事,甚至差點鑄成大錯。我爸現在每每談論至此,卻沒有一點後悔,他說他雖然沒有上大學,但是卻培養了一個大學生,也知足了,而且他還特別教育我,那天他真是太愚蠢了,幸虧那天晚上那幾個人沒去,要是去了,他說他肯定會動手,結果無非是他把牢底坐穿,人生也將毫無意義,又怎麼會有現在美好的家庭。

    可見,校園欺凌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很大,而且這個現象多多少少在學校肯定會存在,因為林子大了,啥鳥沒有?所以家長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

    尤其是孩子出現了厭學情緒,死活不去上課,或者身上有什麼傷痕,家長一定要及時的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然後及時找老師協商解決。

    另外防患於未然也十分重要,我認為家長應該教育孩子做人要有原則,有底線,我們不欺負別人,但是別人欺負我們的話該怎麼辦呢?原則就一個,安全第一,無論如何一定要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具體分兩種情況,如果覺的可以跟對方向抗衡,那麼可以採取如下策略,首先,那些欺負人的孩子大多不知道後果,他只是認為你不會反抗,你好欺負,所以就欺負你了,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學會說“不”,在遭遇欺凌時先不要立刻動手反擊,而是要十分嚴肅的說出“我生氣了,你再欺負我我就要打你了”這樣的話,足夠震懾就夠了,而且我們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打架,如果對方仍不停止那就打回去。

    如果對方人多勢眾,那麼這個時候顯然不能激怒對方,能跑最好就跑,往人多的地方跑,跑回家跟家人解決,或者尋求路人幫助;跑不掉的話就得動用智慧了,第一,警告對方他們的行為是犯法的,如果報警他們將有牢獄之災;第二,這種行為被學校所禁止,如果報告學校,他們將會被開除;第三,如果對方仍不停止,直接說自己家人絕不會放過他們,讓他們自己掂量掂量後果。

  • 8 # 靜水音畫

    校園欺凌確實讓家長揪心,我曾經順利的解決了一個事件。

    我家姑娘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天天快快樂樂,忽然有一天說是不想去學校了。在我不厭其煩的引導下終於說出了原因。在學校裡有個高年級的大哥哥,在課間,只要看見我家姑娘在操場蹲在地上玩(小時候,對螞蟻呀,小草小花的都充滿好奇),這個大哥哥就從她頭上跳過來跳過去,有時候也會不小心碰到她,也有些疼。她很害怕這位大哥哥。聽到這個訊息我有些不淡定了,萬一這個高年級的男生跳的不夠高,傷到了我姑娘的頭怎麼辦?萬一這個高年級男生自己腳一滑倒下,砸在我姑娘身上怎麼辦?萬一......而且在頭上跳來跳去也會對傷害我家姑娘幼小的心靈。

    但是我表面上裝作很鎮定,(害怕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擔心的樣子,會讓她更加害怕)說是給她一起商量一個對策。比如課間不要單獨去操場玩,和她同學一起玩;比如最好不要蹲在地上看螞蟻(回家媽媽陪她一起看);比如看見這個男孩就走開。

    過了幾天,孩子還是悶悶不樂。剛上一年級,沒有太多好朋友叫著一起玩,有時候玩的專案她不喜歡。現在都不敢蹲在地上看螞蟻了,可是隻要看見那位大哥哥,那位大哥哥就會跑來踢他幾腳(我估計踢的不重,我檢查孩子的身體,沒有傷痕)。

    我決定找老師溝通,可是不知道這個大男孩上幾年級,叫什麼名字,一切資訊都沒有。一年級的孩子小,事情多,老師也忙。我決定讓我女兒自己查詢這個大男孩的資訊。課間在教室門口觀察(一年級的教室在一樓,正對操場),看這個大哥哥在上課鈴響了之後上幾樓,去哪個教室。(如果孩子遲到了,我去給老師解釋)孩子膽子小,不敢。她暫時課間不出教室了。

    正在我焦頭爛額的時候,出現了轉機。

    這天放學,我在門口接孩子。孩子出來後著急的拽著我的胳膊小聲說,那個大哥哥也在,然後指給我看。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見一個比我女兒高出許多的大胖男孩。心裡倒吸一口涼氣,這麼壯實,難怪我姑娘會害怕。我心裡一陣陣發緊。嚥下一口唾沫,平復一下心情。這時候這個大男孩也看見我女兒正在指認她,嚇的女兒趕緊躲在我背後,那個大男孩也想躲起來。我一手牽著我的女兒快步朝那個大男孩走去,那個男孩趕緊跑開。只見一箇中年男人揹著書包在叫他,我判斷這個男人肯定是他父親。

    “你好,你兒子上幾年級啦?”“三年級”“長得真結實”“是啊”“你兒子叫什麼名字”“XXX”“你兒子很喜歡小孩子吧?是不是不知道怎麼跟小孩子玩呀?課間總是喜歡用腳踢我女兒,還從她頭上跨過去,現在我女兒都不敢上學了”一直以為我在給他拉家常的這個中年男人明白,我並不是拉家常這麼簡單。她看了看我女兒。我女兒怯怯的叫了一聲叔叔好。他把他兒子叫過來說,妹妹這麼小,讓他以後不許再欺負小妹妹。我順勢讓他倆握了握手,說是做個好朋友。那大男孩的父親還說,以後就由他兒子來保護我家姑娘。我給他們一人買了一個冰激凌。

    此後,再也沒聽到我女兒說這個大哥哥欺負她了。終於可以在課間出去玩了。

  • 9 # 一葉知我秋

    我有兩孩子,大女兒從幼兒園到現在的高二,都沒有回家哭訴過或者老師投訴之類的事情,很省心。

    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吧!他就有在學校受欺負的經歷(欺凌就算不上)。我兒子屬牛的,發育偏慢,他讀幼兒園時還不會說話,還站著便便。所以,讀學前班前我就讓他只玩玩具,不怎麼學知識文化的。

    一年級第一天,我帶兒子注完冊,給他找到座位後就去上班了。不多時,一電話進來,問,xxx,有讀學前班嗎?我以為是找生源的,就說,讀過了,現在上一年級了。電話那頭語氣大變:這麼的笨,站在黑板半天啦,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我心立馬疼起來,吼道:老師,我兒子是不聰明,我也是愚蠢媽媽,但請你不要傷我兒子自尊心。

    老師:"。。。。。‘’我:"你知道,老師的話既可救人亦可毀人,你要注意你的措詞。不要讓他不敢去上學。你也不要看扁我兒子,說不定二十年後,他會變得很優秀"

    我的氣憤忘記了尊重那位老師了,最後我兒子就被那老師丟到第四組最後一臺,和一野蠻女生一桌,那女生常常鼓搗他,還逼過他給錢買東西吃。兒子每天都會向我講述他在學校的情況。

    我肯定是不會卑弓屈膝的去找老師的。我決定早讀課到教室找那女孩,一見到她,我就摟著她肩膀,她驚鄂,我問成績好嗎?她有點不好意思,但表示比我兒子好一點點。我說,我兒子以前都不怎麼學習過,你幫助他,你們一起進步好嗎?她點頭,嗯。我最後才說你是不是經常欺負他,還問他要過錢?她很誠實的說,是要過兩次,但以後不會了,要和他成好朋友!我們握手,在老師來之前,我匆忙離開!

    現在,我兒子讀二年級了,進步了很多。最主要是心態很好,很Sunny,很帥氣。我很開心很開心,不管將來他書讀得怎樣,我認為成人重要過成材!只要我的孩子安全健康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 10 # 匯誠汽車服務520

    學校應該是最充滿Sunny活力的地方,但是近年學校和家長多注重成績和升學率,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有所忽略。造成學校欺凌近年來屢次發生,存在惡言相向、敲詐勒索、欺負弱小、收取保護費和幫結派等不良行為,對不聽話的同學採取毆打、拍裸照等方式逼其聽話。欺凌事件對受害者造成嚴重的心裡影響和身體傷害。

    其中,我家孩子就是一個受害者,雖然三歲半了,可長得比一半孩子還要弱小很多,性格方面說得好聽點是善良,難聽的就是膽子小,任何小朋友都可以欺負她,而且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被小朋友欺負了只會哭。對她這樣的性格我也很無語,只有被欺負的份,現在儘可能地想要幫她改變。可是,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欺負者的家長也都不會教育孩子說這樣是不對的,任其發展,這真的好嗎?

    每次我女兒遇到這樣的事情,我都會想你家孩子無緣無故打人,做家長的都不管管??很多人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將來長大就好了。所謂“三歲定終生”,將來還能管得了嗎?別讓自己將來後悔不已。

    我呼籲大家要對校園欺凌事件說“不”,孩子從小就要傳輸給好的積極的思想品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拳皇97裡哪個角色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