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巴巴耶夫Mirage

    養兵百萬是養了,靠的是軍屯制度,導致士兵農民化,軍官地主化。戰鬥力直線下降。明朝中後期這些種地的軍隊基本已經喪失了戰鬥力,這些武裝農民生活水平還不如普通農民,飯都吃不飽,還指望人家賣命?

  • 2 # 船伕

    對軍事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軍隊每一次調動,都是需要朝廷發糧草軍餉的,畢竟皇帝不遣餓兵。但到明末時期,外有後金韃虜,內有闖王起義軍,可謂是多事之秋,而此時的明朝軍隊也早就不是明太祖時期的百戰精銳了。

    土地兼併

    中國作為擁有幾千年歷史的農耕民族,財富的最大承載物就是土地。家有良田萬頃幾乎成為士紳階級的【標配】,而隨著王朝存在的時間越來越長,士紳數量越來越多,受封的皇親國戚越來越多,無主的土地就有點不夠用了。這時候“地主們”往往把目光盯向老百姓手裡的土地,其中也包括軍戶手中的土地!

    強勢者想從弱勢者手中拿到土地,辦法千變萬化,總之難度不大,積少成多後,天下大半軍戶都從有地變成失地。而問題是,雖然地沒了,但世代要服的兵役可不能沒,這種情況下,生活都成問題了,誰還有心思去當兵,去打仗?

    吃空餉盛行

    當兵的生活堪憂,當軍官的同樣也好不到哪去,很多軍戶生活不下去了,只能跑掉了,而軍官看到這種情況往往都不會上報,因為士兵越少,需要發的餉銀就越少,而朝廷發餉銀是根據軍官上報計程車兵數量來定的。在明朝末年,吃空餉已成為普遍現象,一個號稱一萬人的部隊,實際上只有幾千老弱病殘,你能指望這種軍隊殘留多少戰鬥力?

    【所以說崇禎皇帝面臨的局面可以說是糟的不能再糟了,想要逆襲真的很難】

  • 3 # 皇帝不稱朕

    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都應知道,屯田——也就是士兵且耕且戰,平時做農伕力田,打仗了,馬上拋下鋤頭變身為戰士——是解決軍隊糧食緊缺和供應問題的重要辦法。這一手,作為歷史經驗,延續上千年,從兩漢、三國,到唐代的北府兵,直至明朝的衛所,都是如此。

    它充分表明,中國古代的軍隊,雖然數量龐大,還不能完全算上一支專業化的軍事武裝;軍人,往往兼為農夫(耕種屯田)和農民工(為政府調發,從事水利及土木建築等勞役),甚至後者成為他們的主要義務。

    古代中國疆域遼闊,帝國政府為了維持地方的穩定,需要在內地的要害地方及邊疆重地駐紮大量軍隊,但供養這支軍隊,將成為國家財政的巨大負擔。朱元璋採取的辦法是,實行“都司衛所”制度。

    大體來說,一省地方設一“都指揮使司”(或“行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行都司,相當於省級軍區;都司下為衛,衛下為所,有千、百戶等官。衛所官兵實際上是一種世代的職業,被稱作“軍戶”,不準隨便離開衛所,也沒有“轉業”一說。取消軍籍,是很不容易的,我記得有一位大臣,官做到兵部尚書,才奉皇帝特恩,將他家的軍籍改為民籍。在軍戶制度下,軍人相當於政府的“半奴隸”。

    衛所在轄區左近各有大片土地國家撥給的土地,以為屯田。就像前面說的,衛所官兵平時的主要任務,除了戍守、訓練,就是耕種屯田,所收籽粒供本衛官兵食用。

    在明初時,屯田大致能滿足軍人的吃糧需求。但到了明代中期,不到一百年時間,情況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是屯田大量流失(由土地兼併、私自買賣等原因),一方面是世兵大批逃散流移。儘管朝廷派了很多大員和監察官員進行整頓(巡撫制度的形成,最初就是由派遣文臣到邊方清理屯田),並且在御史中還形成了一種名為“清軍”(清理軍伍,主要是追捕逃軍)的專差,但大勢所趨,衛所及屯田制度敗壞的趨勢已無法扭轉。

    到正德年間,素稱“精銳”的十幾萬京兵(京師三大營官兵,駐紮在北京)已完全喪失戰鬥力,而依賴邊軍(邊方軍鎮的官兵),內地衛所及作為其經濟基礎的屯田幾乎完全敗壞;嘉靖以後,軍政的破壞擴及廣闊的邊疆,邊軍由過去從世代為兵的軍戶中抽選,改為以募兵制為主。

    正(德)嘉(靖)之際的這種變化,是明代軍事制度的根本轉變。

    世兵制下,朝廷養兵,主要靠屯田,士兵且耕且戰,基本能做到自給自足,不勞朝廷額外開支;而隨著邊政、屯政的敗壞,募兵制大興,士兵由招募而來,不種田,按月拿餉(銀兩)吃糧。

    在世兵制未破壞時,邊地糧食尚可自給,此後朝廷不僅要撥付大量白銀作為軍餉,還得輸送大批的糧食到邊地,這是雙重的負擔。

    這種狀況到正德初年就已經非常嚴重了,此後明朝的有用之兵,基本上靠招募,而募兵必先籌餉,動輒數百萬兩,軍事開支越來越大。到萬曆晚期到崇禎年間,為了解決燃眉的軍餉問題,不得不開徵“三大餉”,試圖將朝廷承擔不起的巨大負擔透過田畝轉嫁到有田百姓頭上,從而導致更多的百姓破產,被迫走上反抗之路。

  • 4 # 歷史的小學生

    進入明朝中葉以來,隨著政治腐敗的加劇,朱元璋建國之初創立的軍屯制度遭到嚴重破壞。按照朱元璋的設想,為了解決軍糧和軍餉的問題,減輕百姓負擔,他效法漢武帝和曹操,採取“寓兵於民”的辦法,實行軍屯,屯田的將士“且耕且戰”,既能行軍作戰,還可以自己生產需要的糧餉,這樣一來,就達到了軍隊給養上自給自足的目的。軍屯計程車兵按照土地肥瘠的情況獲得數量不等的田地,士兵的身份是世襲的,田地也是世襲的,一直幹到喪失勞動能力方可退休。但需要軍屯士兵從戶內再找一個身體健壯的成年男子繼續耕種。軍屯不僅自己供應需要的糧餉,還要向國家交納賦稅,叫做“屯田籽粒”。

    朱元璋創立軍屯制的時侯,全國正處於戰爭狀態,在當時經濟殘破、人民流徒的情況下,軍屯制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全國局勢轉向安定,社會生活趨於安寧的時侯,明朝政府仍在拼命擴充軍屯,這就弊多利少了。田地還是應該交給農民去耕種,而不是交給人身依附關係非常強的軍隊。

    軍屯制的破壞在明成祖朱棣時就開始了,朱棣規定“屯田籽粒”的要求是這樣的:“每軍田一份,正糧十二石,收貯屯倉,聽本軍支用,餘糧十二石,給本衛官軍俸糧。”按照朱棣的這個要求,每份軍田,最低產量不能低於二十四石。但實際上,能夠達到這個要求的非常少。即使蘇杭地區那麼肥沃的土地,完成都比較困難,更不用說西北那些自然條件惡劣,土地貧瘠的地方了。這是朱棣不瞭解實際情況的體現。屯軍除了向國家交納“屯田籽粒”的賦稅,還要承擔相應的差役。朱元璋規定,軍屯士兵全部免除差役。但到了朱棣的時侯情況就變了,軍屯士兵成了軍官的家奴,任憑軍官驅使,從事各種各樣的差役和雜役。軍屯計程車兵不僅要耕種,而且要向國家交納賦稅,還要從事各種各樣的差役,所受的剝削是越來越重。到了宣德年間,除了要完成上述這些要求,還要交納屯草和修渠等費用。軍屯士兵的處境還不如地主家的佃農。殘酷的剝削和沉重的壓迫,致使越來越多的軍屯士兵不斷逃亡,到了明英宗三年,“逃故軍士一百二十萬有奇”,約佔當時全國軍隊總數的一半。到了明英宗後期,軍屯士兵的田地又遭到鎮守太監、當地軍官、藩地王府的霸佔和兼併。很多軍屯士兵無地可種,卻要一分不少的上交賦稅,還要強制從事各種各樣的差役。為了活命,越來越多的軍屯士兵選擇逃亡。

    軍屯制的名存實亡,使朱元璋曾自誇道:“吾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粒粟”的設想完全落空。大量財富被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到了萬曆年間,國家不得不從國庫中拔給糧餉供應軍隊,但這些糧餉又很快被當地的軍官和鎮守太監剋扣或獨吞。隨著國家財政的日益緊張,拖欠糧餉成為常態,士兵逃亡和兵變亦成為常態。軍隊的戰鬥力更加不堪一擊。到了崇禎年間,經過萬曆、泰昌、天啟近六十年的腐朽統治,軍屯制名存實亡、土地兼併嚴重、財富被少數人攫取,但內有農民軍大起義,外有後金軍的不斷進攻,國家財政系統完全破壞,已難以支撐日益龐大的軍隊開支。明朝的滅亡也就斷然不可避免了!

  • 5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1、募兵制取代衛所制是歷史必然

    元朝留給明朝最大的政治遺產之一就是“諸色戶制度”,這一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將民眾分為不同的職業,世襲罔替,這直接促成了衛所制度的誕生。

    作為封建王朝,以小農經濟為基礎,歷朝統治者對於農業人口和軍隊數量的平衡都很頭疼,於是有了多種兵農合一的制度,比如府兵制、猛安謀剋制、八旗制等,衛所制度就是朱元璋為明朝設計的兵農合一的制度。

    朱元璋在全國各地設定了數百個衛所,由軍戶駐守,軍戶平時種地,戰時出征,非常經濟。

    由於武器也是士兵自備,所以省下一大筆錢的朱元璋自豪地宣稱:“朕不費一粒米,而養百萬兵”。

    但是,這個制度註定是不持久的!如同府兵制的崩潰一樣。隨著戰事的減少,軍戶成了真正的農民,戰鬥力一落千丈,開始受到軍事地主和地方官僚的壓迫,被迫亡命天涯,簡稱“逃戶”。

    這就很尷尬了,因為大量逃戶的出現,明朝在長城以北的衛所難以經營,不得不內遷,北京成為國門!

    為了保衛國家,明朝皇帝不得不進行軍事改革。嘉靖年間,募兵制終於出現。

    相對於兼職當兵,職業當兵計程車兵戰鬥力相對更強!畢竟不打仗就沒工資!但是募兵制是國家供養,需要國庫出錢,這就和朱元璋的初衷背道而馳。因為朱元璋之所以推行衛所制度,就是因為沒錢!

    2、戰事頻繁導致國庫入不敷出

    衛所制度的腐敗,從朱元璋駕崩後就開始了。

    到朱棣靖難之役時,明朝已經淪落到不得不依靠朵顏三衛這樣的僱傭軍作戰的地步,從此以後蒙古僱傭軍成為明朝軍隊的重要組織部分。

    在衛所制度崩壞的情況下,用蒙古僱傭軍作戰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特別是朱元璋駕崩,而明朝國力上升,社會趨於平穩,戰事逐漸減少的情況下!

    但是從明朝中期以後,蒙古開始不安分起來,戰事越來越頻繁,再用蒙古僱傭軍就不好使了。

    一來,大家都是蒙古人,老鄉見老鄉,倒戈向皇上!

    二來,北方戰事緊,戰火半邊天,大明哪有那麼多錢發工資?

    加上東南沿海倭寇肆虐,明朝徹底陷入無兵可用的地步!

    在這樣的情況下,恢復衛所制度不可能,增加蒙古僱傭軍又不好使,明朝只能進行大規模的募兵。

    應該說,明朝的募兵制對於明朝中期的戰鬥力提振確實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比如戚家軍、俞家軍等,逐漸成為抵抗東南倭寇的中流砥柱,正是在他們的奮勇抵抗下,為患中國東南十多年的倭寇之患徹底被終結!

    此時雖然募兵制出現,但並未完全取代衛所制度,從明朝中期到明朝末期,衛所制度和募兵制並存,募兵制的規模隨著戰事的頻繁而逐漸加大!

    到明朝末期,因為農民起義和蒙古女真的輪番打擊,不堪重負的明朝不得不繼續加大募兵的規模,而募兵的擴大需要更多的國庫支出,也意味著明朝需要不斷增加稅收來源。而因為官僚制度的腐敗,以及江南士紳的抵制,這個來源只能是農民,這直接導致李自成揭竿而起,終於成為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同樣是沒錢,朱元璋可以玩出花,崇禎卻只能玩成渣!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6 # 古今通史

    明朝初期的衛所制度,無論是立意還是執行結果都是令人滿意的,朱元璋本人更是以此為傲---“吾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粒粟。”,養天下兵卻並不給百姓帶來負擔,說白了就是自己養自己,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馬背上的皇帝,以武功奪取天下,剛剛建立大明皇朝的時候出於內部、外部的穩定需要,不敢直接馬放南山,兵士解甲歸田。如果可以自己養活自己,這又是安定天下的一份力量,以應不時之需,何樂不為呢。

    明朝的衛所制度並非首創,衛所、軍戶這條主線的前段的金-元兩朝。

    而衛所可按性質分為三種類型:

    1、漢軍衛所

    2、羈縻衛所

    3、土流參治衛所

    漢軍衛所是純“軍統”,不參與“中統”的地方行政,涇渭分明。主要作用是威懾地方,當然這種威懾沒到明朝中期就開始慢慢失去其威懾作用了,原因眾所周知,出了名的不能打,而且過了開國初期,以文制武的態勢慢慢形成,武將出了名的不值錢,地位低下。

    羈縻衛所用不太恰當但更容易理解的詞來描述就是“自治區”,顧名思義,屬於高度自治區域,屬於率土歸順,相應的權利也非常大,軍政一把抓,而且還是世襲!至於權利大的原因,是因為皇朝對這類地區控制力有限,比如明朝時期的西北和東北地區,出了名的民風彪悍,少服王教,所以只要他們能聽話,也沒必要打殺,並且......他們也不是那麼容易打殺的,否則建國初期的強勢程度,不會允許土皇帝的存在,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你們不愛聽話沒關係,你們的土司,你們的酋長,你們的領導聽我話就成!

    土流參治衛所,這個容易理解:

    土流是相對的,土官就是本地自治官員,流官就是有一定任期的中央特派官員,流官為主,土官為從,不搞暗箱操作,要有朝廷的人監督。土流參制的原因看看地域就明白了-----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少數民族集居地區。

    這種情況到了明末,尤其崇禎年間就完全變了樣子,我們援引盧象生的話就可以比較清楚的瞭解當時情況的嚴重程度:

    “今逋餉愈多,飢寒逼體”

    “有無袴者,有少鞋襪者,臣見之不覺潸然淚下”

    與其說是兵士還不如說是乞丐一般的人物,所以盧總督潸然淚下不難理解。悲痛的不只是這些兵士,還有這套體制的腐爛敗壞。

    其實從天啟年間開始各地就陸續發生兵變,到了崇禎這朝,就呵呵了,譁變那是家常便飯,不足為奇,一個字-窮。

    為了有飯吃,連士兵都參加了農民軍,所以此消彼長之下(士兵越來越少,都跑到農民軍,那自然農民軍就越來越多)內部態勢日趨紊亂,這是惡性迴圈的怪圈。

    從朱元璋引以為傲,到後來的糜爛敗壞,究其原因-----

    地沒了,地沒了,地沒了。

    失去土地的原因簡單地說無外一下幾點:

    侵佔。侵佔人群-----軍官、太監、有背景計程車紳,地方上的地霸就更不用說了。

    太監和士紳、地霸手段基本相似,靠的就是勢力,當然他們也不能把所有黑鍋都背了,在任官員甚至卸任官員兼併的土地也非常多,這就是塊大蛋糕,誰都想動刀切一角下來。

    自萬曆到明末內徵外戰,呼叫人員非常多,因為兵源有限,而且前面也講過,很多士兵為了活命投奔了農民軍,諸多原因造成,即便有地,也沒人去種。

    羈縻衛所機構瓦解,變成了本地領袖一支獨大,既然明朝的控制力降低了,這些本來就不服“壓迫”,不愛被人管的部族就趁機搶回了真正的自主權,軍屯土地那就不用說了,統統的沒有了。

    還有就是謊報“軍情”的現象比較嚴重,類似現在的虛報GDP,皇上看了笑哈哈,其實底下人都明白咋回事,讓老朱和朱棣引以為傲的東西,誰敢說軍屯種出的糧食還不夠半年吃呢-----

    《太祖實錄》“一人所耕不足半歲之食”。

  • 7 # 坐古談今

    朱元璋時期軍隊數量最高達191萬(洪武二十六年),百萬大兵一直屬於底線。同時,因為政權周邊威脅較多、統一等問題,洪武時期,發生了九次(八次北征一次收雲南)大規模會戰,其中八勝一負。戰爭較為貧乏。到了洪武二十一年(1387年)其全華人口1065萬、5990萬人。

    (1)朱元璋時期養兵主要靠軍屯和大規模超量印發紙幣

    每60人就供應1名士兵,其負擔是比較重的。但朱元璋卻說出過:不費民間一粒粟的話。雖然有些誇張,但確實有一定道理。

    其一:軍屯非常發達。軍屯最高產量就是永樂元年的2300萬石,雖然是永樂元年,但實際上其主要貢獻是洪武時期的成果。

    其二:大規模超發紙幣。因為沒有金銀作為依託,紙幣純粹靠政府信用。如果不是當時朱元璋屠戮功臣嚴厲抑制土地兼併、清明吏治、全國上下推行儒家思想治國、敢打敢殺的嚴刑峻法等,使得政府信用(更多的是威懾力)相當高,大規模超發紙幣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為,後來政府信用越來越低,大規模的紙幣到了孝宗時期基本就是廁紙了。乘車的紙幣任其腐爛。

    (2)崇禎時紙幣是廁紙,白銀有權有錢人不交、其他人交不起

    朱元璋是建國初,崇禎是滅亡時期,兩位皇帝所面臨的問題非常類似:軍人多且戰亂較多,但國內情形已經完全不同。關鍵原因就是明廷政府信用太低。

    其一:崇禎時期政府信用非常低。皇帝沒有威信只有權力,內部不統一,各色人等已經沒有過去對皇權、秩序等級的尊重,人們的思想比較亂且組成不同的利益集團。

    其二:信用低到收不上稅。

    收不上稅的原因不是所謂的“東林黨”阻止,而是皇帝、閹人、外戚、大官僚、官商、海盜商等眾多有權有錢的人,明政府不敢收且收不上來。

    只能向中小商人、老百姓收稅。從萬曆時期就有“萬稅”,連續幾十年的收稅,中小商人沒錢交了。

    這類問題已經說過多次,詳見我回答的這兩個問題:為什麼會有“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的說法;“亡國之君”崇禎,為何比其他亡國君罵名少等。

    其三:紙幣已經失去任何價值。崇禎也曾想學朱元璋憑政府信用超發,但結果根本沒人同意、認同,政府信用太低。

  • 8 # 天涯看點歷史號

    朱元璋建立了地域遼闊的明朝,但是明朝也面臨著周邊其他勢力的不斷侵擾,所以需要在邊界,尤其是北方駐紮大批的軍隊,而要供養這麼大批的軍隊,對於農耕時代的國家是一個極大的負擔。朱元璋採用了一個他自認為非常高明的政策——衛所制。

    朱元璋

    衛所制,在元朝時期由戶部尚書張昶首先提出,朱元璋實行軍民分籍制度,一部分人被編為軍戶,而一旦成為軍戶,將世世代代當兵。政府將這些軍戶分配到全國各地的衛所,並從事屯田工作。屯田這個詞語大家並不陌生,類似於建設兵團,戰時作戰,平時則從事農業生產。在明朝初年,每名軍士分配給五十畝農田和耕牛工具等。收穫以後,軍士留十二石糧食供自己家庭使用,其餘的則上交衛所,作為軍官俸祿,並儲存起來供戰時作戰使用。

    在衛所制度的初期,明朝的百萬大軍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為此,朱元璋十分得意,高興地說:“吾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粒粟。”但是,任何好的政策,只要監督不力,也都會荒廢,最終失去它的效用。經過兩百多年的時間,原本可以自給自足的衛所,到了明朝末年已經無法給士兵發軍餉了,軍餉都需要靠朝廷進行支援,即便如此,也出現了很多拖欠軍餉、士兵譁變的現象。

    衛所城

    崇禎年間,宣大總督盧象升視察軍隊後,給崇禎皇帝上了一封奏疏,描述了山西邊防軍隊的一些情況,“今逋餉愈多,飢寒逼體”(逋,拖欠),士兵則“有無袴者,有少鞋襪者,臣見之不覺潸然淚下”,“所轄之軍,其餉銀自去年十一二月至今,分毫未領也。”而軍餉不能及時發放,這些士兵就有隨時譁變的風險,從萬曆年間就有這種現象的發生,到了天啟年間,福寧、杭州等地先後發生兵變,到了崇禎年間,譁變幾乎成了日常之事,“飢軍譁逃,報無虛日”。而且這些士兵有一部分加入了農民軍,這就形成了雙重的打擊,一方面起義的農民軍人數變多了,另一方面,鎮壓農民軍的軍隊變少了。

    明朝軍隊

    那為何短短兩百年間,衛所制度就從能“養兵百萬”到連軍餉都發不起了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原本屬於軍隊的屯田多被軍官、豪紳和太監所佔。屯田制度,軍官在衛所裡佔據主導地位,慢慢地他們會逐漸侵佔軍戶的屯田,而依附於軍官的豪紳和太監也會相應地佔據一部分土地,所以最終這些土地收入落入私人口袋,而並沒有成為衛所的公共財產,導致衛所沒有能力發放軍餉。

    耕地

    第二,還有很多土地被少數民族佔領,衛所多處在邊境地區,尤其是北方邊境,在整個明朝時期,明朝都在與少數民族作戰,而隨著明軍戰鬥力的下降,有些原本屬於衛所的土地被少數民族侵佔,導致衛所耕地減少,在加上第一點中被軍官和太監所佔領的土地,衛所的土地越來越少。

    第三,明朝後期,明朝的戰事更加頻繁,如萬曆三大徵、天啟時期的對清(後金)作戰、崇禎時期同時對清和農民軍作戰,戰事頻繁導致軍戶沒有時間進行農業生產,自然糧食產量會降低,也就無力供應軍餉,這也導致了衛所制度的瓦解。

    所以,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以後,朱元璋引以為豪的這套制度也走到了歷史的盡頭,而明朝也再也無力承受同時進行兩場戰爭,最終走到了末路。

    參考文獻:《明末農民戰爭史》

  • 9 # 歷史總探長

    朱元璋時代和崇禎時代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時代。

    在洪武年間,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之後,整個全國範圍內的土地都進行了重新的劃分。為了能夠快速的恢復戰後經濟,朱元璋將土地分給了那些沒有田地可耕種的貧苦農民,“耕者有其田”的景象幾乎遍佈整個華夏大地。

    朱元璋如此之做,無疑將全國的生產積極性調動起來,對於戰後生產力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可是,既然土地作為一個利益鏈被重新分配,那麼自然要有新的地主階級重新掌握有大量的土地。

    這些新興的地主階級大多官僚出身,權勢越大,對於土地的侵佔就越嚴重。

    以至於到了明朝中後期,其實真正的土地已經不再明王朝的掌控之中,相反,土地已經變成了官僚地主階級的私人物品。百姓的土地漸漸減少,甚至直接被搶奪,只能依賴於這些地主階級的土地來維持日常的生活。

    他們也相應的變為了地方上大地主的勞工,而非王朝的子民。這樣一來,生產積極性不僅僅沒有了,民眾的生活水平卻慢慢的降低了,隨著這些地主階級的不斷壓迫,朝廷的徵收稅賦,這些民眾迫於壓力,只能放棄土地外出求生。

    官僚地主的土地越多,也就意味著他們所掌握的資源就越多,收穫的錢財也就越多。但是,朝廷所徵收的稅賦卻相應的越少,甚至需要開始苦苦巴結地方上的這些官僚地主,這些地方上的大財團來維持朝堂正常的生活開銷。

    朱元璋養兵採用的是軍屯的方式,這些人可以用來打仗,也可以用來種田,幾乎是一種自給自足的養兵方式。但是這種方式也僅僅是限於王朝初年,一旦王朝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這種養兵方式的弊端就會越來越明顯。

    因為,你會發現仍舊是土地的問題。

    利用軍人屯田,一旦時間較長,這些士兵就會成為將領的私人屯田士兵,土地也會漸漸成為專屬於某一個將領的土地,而非專屬於某一個士兵的土地。

    士兵沒有土地可以耕種,又沒有仗可打,他們能夠選擇的只能是逃跑。這樣一來,幾乎就形成了一個鼻塞的死迴圈,朝廷無地、百姓無地、士兵無地,更多的土地集中在了當地的官僚地主、將領們的手中,無形之中這些人就掌握了王朝的經濟命脈。

    到了崇禎王朝後期,這種弊端就愈加的明顯。

    土地的流失,致使王朝無法得到應有的賦稅,相反整個王朝的財政都被地方上的官僚和軍戶所掌控,所以在崇禎年代,我們能夠經常看到崇禎皇帝解決軍餉的方式經常是問朝堂大臣索要,可是這些朝堂大臣自然知道自己掌控著王朝的經濟命脈,他們自然明白崇禎皇帝不能拿他們怎麼辦。

    所以,他們也不願意出錢。

    地方上的百姓因為無地可耕而拼命反抗,遼東地區又常年交戰,需要錢的地方越來越多,能夠維持王朝運轉的稅收卻越來越多。古代王朝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一旦失去了土地的掌控權,也同時意味著失去了對於財政的掌控權,亡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 10 # 有得觀史

    朱元璋是明朝初期,崇禎是明朝末期,兩個時期不同,社會發生了本質變化。兩個時期都有哪些不同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個,軍糧供應渠道不同。朱元璋採用朱升九字真言,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廣積糧的方法就是實施軍屯。軍隊自己種糧食,收的糧食自己用,這樣基本上保證了軍糧供給,也就可以不用民間一粒粟了。崇禎時期,軍隊吃糧主要靠收稅,從老百姓那裡徵來糧食,供給部隊做軍糧。

    第二個,土地兼併程度不同。朱元璋時期打土豪分田地,大地主的土地,分給了農民,老百姓手裡都有土地。到了明朝末年,土地兼併嚴重,很多老百姓沒地了。由於明朝收的是人頭稅,沒地的百姓稅收不上來,大地主地很多隻交很少一點點稅。因此朱元璋時期稅源充足,到了崇禎時期稅源就枯竭了。

    第三個,財政負擔不同。朱元璋時期,他的子孫加一起也不過幾百人。到了崇禎時期,朱元璋子孫達到100萬之眾。子孫多都能自食其力也沒問題,問題是朱元璋規定了,凡他朱家後代都由國家養著,而且待遇優厚。養這些人成了大明朝巨大的財政負擔。

    第四個,所養軍隊數量不同。朱元璋北伐時軍隊也不過三十萬人。崇禎朝部隊數量達百萬之多。養三十萬軍隊和養百萬軍隊,費用肯定差很多。

    第五個,後方穩定性不同。朱元璋的後方基本上是穩定的,而崇禎朝後方動盪不定。河南、陝西、山西李自成在流竄搶劫,湖北、四川張獻忠在流竄搶劫,河北、山東清兵流竄搶劫。這些地方基本無法收稅。

    第六個,自然狀況不同。朱元璋遇到的是正常年份,而崇禎朝遇到的是小冰河期,自然災害頻繁,有些地方顆粒無收,有些地方收的糧食不夠吃的,連活命都成問題,也就不可能有稅交。

    一張白紙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朱元璋時期就相當於一張白紙。崇禎時期的大明就像一個老人,身體各個器官都老化了,一個器官有病,去醫治,卻誘發了別的疾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素的人身體好,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