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鑫鼎賽亞
-
2 # 上官聽海之
要去,也是去真正農村的廟會,鄉風淳樸、傳統正宗、山清水秀、天寶物華的偏遠山區,才會有真正的廟會,而絕不是城市裡商業氣息太濃,現代商品太多。
逛廟會,其實買什麼還真不重要。逛的是那個氛圍,那個喜慶。非得說買,就兩種:一是農民自產自銷的農產品,二是當地特色小吃。
-
3 # 生活多笑笑才過得好
過年廟會以前會有拜神,燒高香,放鞭炮,放電影。
當然,拜神是永恆的主題。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變過,一家大小全部去。我們這裡不分男女,女的也去。
燒高香,放鞭炮,硝煙中瀰漫著節日的氣氛。可惜現在不能放鞭炮了。
以前到晚上還放露天電影,全村的人都去看,超級熱鬧,來晚一點點都沒有位置,但是越來越少人去看了,然後後面就沒有放了。
現在雖然長大了,但是也陪老媽去拜神燒香,偶爾還買一些小吃回味一下。
-
4 # 龍11202
小時候逛廟會喜歡玩“套圈”雖然套的東西不值錢但也是很開心的,一些射擊遊戲都是可以贏得獎品的,在去廟裡燒香拜佛那才是過年,現在過年連家都回不了了,還要上班,無奈,生活所迫啊~
-
5 # 龍嘯九天令
我們河南春節前後有三種大廟會。
一種是春節前的大廟會。
這種大廟會我們稱為“趕會”,基本上是方圓五里群眾,在這規定的日子,在一個曾經是當地廟最大(基本如此,但不絕對)的地方趕集。其實是個購物會。
另一種是方圓百里聞名的文化之鄉舉辦的春節大廟會。
這種大廟會是初一至十五之間每天不斷,有戲曲,雜技等等各種表演。各鄉都有喜歡錶演的群眾自願無償參與,其中舞獅、舞龍、高蹺等表演還會組織比賽。是一年中最盛大的歡慶活動。
第三種是春會。
去廟會玩其實就圖個熱鬧,喜歡的是那種氣氛,農家自有農家樂麼!
-
6 # 玉玲瓏格格
廟會本是中國民間宗教和歲時風俗。一般在新年二月二或者其他的特殊節日,它是中國集市貿易的形式之一,形成與當地的地廟宗教活動有關,多設在廟內及附近進行祭神娛樂購物的活動。
平常時節,各個鄉逢單數或雙數,都有小型集市,但是每年會有一次大型的廟會。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鄉的石窩凼逢會。
凼,本意是有水的坑。石窩凼,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大片兒盆地,周邊石頭比較多。因為地形、地貌比較獨特,所以集會被命名石窩凼逢會。石窩凼逢會在每年農曆的三月十七。除了像其他的廟會一樣有各式各樣的購物,娛樂,民俗活動以外,最重要的是祭奠張魯二班,即張班、魯班。魯班是春秋時期魯華人。2400多年以來,人們把古代勞動人民積極創造發明都集中在他身上。因此,有關他的發明和創造的故事,實際上是中國古代人民發明創造的故事。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張班傳說是魯班的師兄。他們同為普安老祖的徒弟。普安老祖是瓦匠和木工的祖師爺。竹木泥瓦匠,都尊張魯二班為祖師爺。
《事物紀原》和《物原·室原》都說魯班創制鋪首,即安裝門環的底座。古時民間還傳說他主持造橋;他的妻子云氏為了使工匠不受日曬雨淋而發明了傘。
木工生活中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的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覆研究實驗出來的。
石窩凼逢會里面的一項重要的賣點就是各類工具。因為是祭奠張魯二班,所以木工用具和瓦工用具的展銷是廟會的一大特色。這是我最喜歡的廟會趣事了。
除了木工用的,還有各類農具、生產生活使用的物資、產品,石窩凼逢會的當天,人山人海,很多遠鄉的、近村的親朋好友,鄉里鄉親,鄰居,都來此集會。這是一個親友故交,溝通聯絡的好時機。
很多外鄉的外縣的人也帶著他們的特產,不放過這次做生意的好機會。其實也不為賺錢,只為一睹熱鬧景象,共襄盛會。
近年來,廟會也抓住商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
受經濟條件的限制,以及宣傳力度較小,這個廟會還顯得比較山寨,有點兒濃濃的鄉土氣息,規模不是很大。大多是鄉里鄉親的自娛自樂的活動。希望我們地區的有關部門能夠發掘傳統文化,包括張魯二班文化和農耕文化,加以保護和開發。使這個廟會不斷的發展,狀大。
大家的家鄉都有哪些廟會呢,都有什麼樣的廟會趣事呢?
-
7 # 踏遍青山RWL
說起來春節期間的廟會,我們老家是正月十二那天,是深澤縣城的廟會,在小時候每年的廟會我都是一定要去的。
縣城的廟會也正好與大集是同一天,所以說那一天真的是熱鬧非凡,搞廟會活動的,趕集做生意的,趕閒集逛廟會的,真可以說是人山人海,尤其是在大街上遇到那些撐旱船、踩高蹺、扭秧歌隊等這些過來之時,那真就是路兩邊擠的是水洩不通,那時因為個子小,擠的難受時說,明年再也不來了。可是到了第二年,還是想去。
要是說在廟會上最喜歡什麼?那就是唱大戲的現場了。那時候這種戲叫做“高臺兒”。小孩子都喜歡把臺角,實際上指的就是戲臺的最前邊,擠來擠去的,喜歡的就是那種氛圍。那種“高臺兒”實際上就是免費看的那種,我記得有時唱的是河南梆子,有時是河南墜子。由於從小就接觸而且經常看這種河南戲,所以一直至今也是對河南豫劇情有獨鍾,象河南衛視臺舉辦的《梨園春》節目,基本上每期的節目都喜歡看。
-
8 # 十一少年遊
提到廟會,首先來感受一下什麼叫“人擠人”?
然後各種小吃,不知道大家家鄉是什麼樣?
我們這裡就是各種炸串,臭豆腐,糖葫蘆,棉花糖之類的,炸串永遠是“新疆大炸串”,臭豆腐永遠是“湖南長沙臭豆腐”,糖葫蘆永遠是“老北京糖葫蘆”…………………呵呵,就不能是自家出品嗎?
還有各種套圈,基本上套不到東西,就圖個玩!
還有,各種刮刮樂、彩票,基本上一個廟會趕下來還出去不少錢!
記得小時候的廟會還有唱戲的,還有搭著棚子,棚子裡邊有“馬戲團”,需要買票進場的,沒錢只能在外面聽著叫的!
現在回老家的次數越來越少,真正的廟會也是見的越來越少了!
-
9 # 愛觀影
廟會是中國特有的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由於起源於寺廟周圍,所以叫"廟";又由於小商小販們看到燒香拜佛者多,就在廟外擺起了各式小攤賺他們的錢,漸漸地又成為定期的活動。
人們趕廟會,一般都是為了祈福,希望來年風調雨順,家人身體健康,廟會也有越來越多的文藝節目,是非常有年味的一個地方,適合一家人一起去逛,正月期間。各地的廟會那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對於趕廟會,我最喜歡的就是一邊欣賞各地的文化,一邊品嚐他們的美食。
說到文化,有各式各樣的剪紙,傳統過年人們都會自己剪點窗花,福字,這個傳統藝術隨著老一輩藝術家年齡越來越大,年輕人又不喜歡這門藝術,會的人越來越少了,所以很多年輕人在廟會上看見還是很稀奇的,還有捏糖人,畫糖畫,真的很敬佩這些藝術家他們是真正的民間藝術,應當給予扶持,把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廟會大多還有舞獅舞龍,秧歌,還有猜燈謎,娛樂節目也是豐富多彩。至於美食,每年各地廟會的美食,可謂是一站式供應俱全,能吃到長沙臭豆腐,新疆羊肉串,烤魷魚,天津大麻花,等等。美味勢不可擋,價錢也是很美麗。
祝大家新年快樂。
-
10 # 大王二兩
春節的廟會,也是一種傳統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祭祀活動,小時候是最愛看的,當然吃好吃的是最重要的。
現在很少去廟會了,記憶裡還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各式各樣的的裝扮。
小時候去廟會,還拍了很多照片,換上了一身古人的衣服,騎在假馬上,雖然留著照片,但記憶都已經模糊了。印象最深的,就是吃,很多好吃的,一些傳統的糖人,還有感覺風格不符的羊肉串,當然還有各種玩具。
回覆列表
我就不喜歡逛廟會,怎麼辦?不過我倒挺贊成這樣的傳統文化的。小的時候逛廟會就是喜歡看個稀奇,瞧個玩意兒,比如馬戲團裡的稀奇事物,這個小吃那個小吃。現在總是覺得累,不過領著孩子老人去逛逛,看著他們高興快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