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T人劉俊明

    作為一名IT行業的從業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不少程式設計師在35歲時會面臨一定的職場發展瓶頸,這在IT行業內是相對比較普遍的事情,一部分程式設計師會選擇轉換崗位,從而開啟新的發展空間,而另一部分程式設計師會繼續向技術專家方向發展。不論選擇哪個發展方向,程式設計師都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對於目前已經處在35歲左右的程式設計師來說,接下來的職場發展規劃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如果自身的研發能力比較強,而且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研發方法,可以考慮走技術專家路線,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技術專家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大的,而且職業生命週期也相對比較長。

    如果選擇走技術專家路線,需要做好三件事,其一是把握住當前的技術發展趨勢,找到適合自己的切入點並深入下去;其二是立足行業做創新,行業創新將是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重點;其三是注重技術交流。當前產業網際網路尚處在發展的初期,行業內有大量技術專家的崗位空缺,相關崗位的薪資待遇也比較高。對於當前的初級程式設計師來說,如果未來要走技術專家路線,可以考慮讀一下研究生。

    如果自身長期從事應用級開發,技術積累大部分處在應用層(增刪改查),那麼可以考慮向三個方向發展,其一是走業務專家路線;其二是走專案經理路線;其三是走產品經理路線。未來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業務專家路線也有比較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這要求程式設計師具備大量的行業經驗。

  • 2 # 程式設計師瓦力

    近期關於某知名軟體司35歲以上程式設計師被炒,35歲以上程式設計師裸辭後後投遞500份簡歷後,只收到3個面試機會的新聞不絕於耳。確實是讓身處IT行業的眾多高齡程式設計師們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和焦慮。我作為高齡程式設計師中的一員,每每聽到上面的新聞也會有一種隱隱的憂慮。

    程式設計師35歲危機如何救贖?這是一個值得很多程式設計師去思考的問題,今天我就聊一聊自己針對這個問題的一個思考:

    (1)35歲程式設計師被炒、35歲程式設計師裸辭後遭遇的求職困境。。。,所有的這些35歲危機的背後的根源是什麼呢?冷靜的思考之後你會發現這背後有著複雜的原因,首先有外在的原因,行業和市場的不景氣,公司管理制度和理念等。其次是市場對高齡程式設計師或者是高素質程式設計師的需求本來就是有限的,一個開發團隊或一家軟體公司並不需要很多有豐富經驗的程式設計師,通常一個開發團隊有一到兩位有經驗的程式設計師就可以滿足專案的要求了。再就是高齡程式設計師的技術能力、業務能力、身體精力與薪資待遇的不對等,與公司的要求不對等。所以上述的3個原因共同造就了現在的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

    (2)原因已經思考清楚了,那我們應該如何救贖呢?首先對於外在的原因,像行業和市場的不景氣,軟體公司的管理規則,市場對高齡有經驗程式設計師的需求有限等。這些都是我們無法去改變的外在環境,我們只能提前去認識它們並且讓自己早做準備,提前找到抵禦這些外界環境摧殘的方法。

    (3)我們到底應該採用什麼方法來抵禦這些外界環境摧殘呢?我覺得上述的3個原因中的(高齡程式設計師的技術能力、業務能力、身體精力與薪資待遇的不對等,與公司的要求不對等),是我們程式設計師們能夠主動去化解的問題。35歲左右程式設計師普遍具有如下的3個優勢中的一個或多個:

    a.開發經驗很豐富,技術水平高;

    b.業務知識積累豐富,業務水平高;

    c.專案管理經驗豐富,專案管理水平高;

    要想抵禦外界環境的摧殘,化解自己的35歲危機,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要讓自己在眾多的老程式設計師中脫穎而出。那麼如何讓自己在眾多的老程式設計師中脫穎而出呢?這就需要你把上述的3個老程式設計師的優勢中的一個或多個做到讓你的優勢別人望塵莫及,讓你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以為熟悉的銀行IT業來說,金融IT人的職業發展方向有多個,可以轉專案管理,業務專家,技術專家等,結合自己的興趣及能力可以選擇一個發展方向努力。一個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學會取捨,做到深挖一口井,不要盲目的貪多,貪廣,需要學會做減法。

  • 3 # 一頂帽子

    你能跳的好,你就跳,但不會帶來本質改變。你能做管理你就做,但也不會帶來本質改變。很多人覺得從技術到“管理”是個大事兒,未必,你做了就知道,不要假設“管理”就是喝茶看報紙使喚人的閒差,這樣看的人都特別SIMPLE NAIVE。

    能帶來本質改變的,是“創業”。

    不是那種忽悠風投幾千萬做大做強敲鐘的“創業”,是那種勤勤懇懇有個自己小事業,帶來一些回報的創業,30歲開始做自己的事情,是個好時候,有技術,未必直接用技術,但要用的時候不用求人,不會因為技術事情做不下去,這時候完成技術從“飯碗”的到“資本”的轉變。有經驗,世界的執行規律,大概也知道一點了,不再是愣頭青。有定力,隨便不會做傻逼浪費時間精力感情了。有點積蓄,不至於事情不成,這個不行不好做,試試別的,不至於褲子都沒得穿,日子平穩照樣過,而只有嘗試你才會看到機會,想是想不出來的。有點人脈,一兩個熟人至少有了,至少想到個問題找過來問問,互通個有無是可以的。

    做點副業,多線收入

    接個單,把這條線做下去,積累三五個老客戶,也很可能抵上你正職收入的一半了,並不誇張。何況搞副業的渠道並不少,有些渠道並不辛苦,關鍵是你想不想掙這個錢,敢不敢行動,你會發現掙錢沒那麼難,只是開始難一點而已。

    多線收入是管理財務恐懼最有效的手段,如果你到30歲還只有工資這一線收入,你不迷茫恐懼,我都替你。

    不要看不起小錢,一個月掙200塊的收入線,如果能找到5條,一個月也1000塊,1000塊給家人買蔥油餅能買很多了,沒解決大問題,但解決了蔥油餅的問題,這樣考慮問題比較好,務實點。如果你真有掙大錢的能力和機遇,也不至於來看這個答案,對吧,人得接受自己先。

    副業可以成為主業,策略就是主業外先自己做起來,慢慢發展,到一定時候,副業當不當主業,是不是繼續搞技術,你就有了選擇,這是你自由的開始,你該愛技術還是愛,你不愛了也有選擇。

    投資高回報的能力

    程式設計師工資高,高到哪裡去。自己做事情,技術是相當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市場,營銷這些以前你看不起的能力,這些都是掙錢的大本事,學到位了有釜底抽薪的作用,這些能力中的高手,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本事,普通技術能力,再資深,也未必有這個能力,要學會把技術和市場充分結合起來,把機會創造出來,要關心人,別人在幹什麼,找什麼,有什麼問題,痛點在哪裡。而不是一切都從“我”出發,從“技術”出發,不要從技術出發去創業,做技術“能”做的事,而要去做“人”想要的東西。

    要開始鍛鍊“商業頭腦”。

    嚴格控制支出

    我在知乎上看到過幾位副業掙到錢的,但一曬照片都是自己過得如何如何富有滋潤,我心裡想:這個人只想到了問題的一半,他會掙錢,但不會花錢,估計長期堪憂。如果你之前沒有什麼財務管理的意識,現在必須有,從最最最被人看不起的存錢開始,把資金活動起來,做一點小投資,5%的年收也行啊,不丟臉,零成本5%的額外收入,有什麼丟臉的。

    你的年齡應該已經告訴你,你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不要再為別人活著,不要因為別人的眼光去花錢,大房子,好車,如果你的財務能力下你得貸款去做這些事,說明你根本不應該去做這些事,把錢剩下來,給自己一個可靠的財務安全保障,不要天天想財務自由,人身自由,但忽略安全保障,自由要從安全開始,不要追求別人擁有的那種物質帶來的“快樂”,不會長久的,再新的車都會舊,你都會厭倦。大多數人的機會主義,不知道自己已經把未來交給了運氣,有些運氣好,有些運氣差,運氣好的都在知乎上曬,讓你以為是常態,運氣差的不會上來說的,但這些“不幸”的人怪不得別人,得怪自己當初的選擇,到這個年齡,不要相信運氣了吧,得自己考慮問題,懂得控制開支,是個實實在在的本事,我看過太多沒這個本事,也沒這個意識的糊塗人。

    錢不是用來“花”的,錢的意義是給你“安全感”,快樂幸福的基礎是“安全感”,那種短促的消費帶來的“幸福感”是不真實的,消失得很快,安全感卻不一樣,你有了,她時時刻刻都在,想想就開心,多好啊。

    健康

    有個能改善健康的好習慣,少點壞習慣。不需要你天天健身房,散個步,遊個泳,打個羽毛球就行了,沒有這些,能按時睡覺,睡個好覺就是人生莫大的財富。健康是做好簡單的事,投資點時間,投資個注意力,健康是錢買不來的。

    早做準備,重新出發吧。

  • 4 # 坐格子間觀天

    碩士畢業9年碼農告訴你,35以後危機遠比想象的嚴重,絕非空穴來風,基本成了行業不成文規定。

    如果35歲找工作絕對沒人願意接收,大神除外,大神有幾成?35還找工作的又有幾個?程式設計師35歲以後職業基本快走到頭了,35歲連個主管都不是,能力又平平淡淡的就面臨公司每遇到不景氣或者業務收縮時,這些大齡碼農就是被HR先下手的物件,每年年底網際網路軟體公司都要搞一波大齡碼農被最佳化掉的指標。

    能力很強的就另一回事,但能力那麼強還給人家打工在基層寫程式碼的有幾個?我覺得太小的比例不能用作參考標杆,也有人提到過自己身邊有認識的35+的碼農,確實有,而且並不是很少,但在軟體公司裡佔比還是不大,因為這個行業本身從業人口基數就非常大,問問你身邊的那些大齡碼農,看他們內心慌不慌,他們陸續會成為被最佳化掉的物件,只是時間問題,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長,3年就足夠了,5年後絕對全最佳化掉,我從事軟體開發9年,極少看到40歲以上從事這個行業的。

    那麼這些人都去哪兒了,我個人而言提前做了我2年準備去年36歲剛轉向敏捷管理,至於大齡碼農去哪兒了,難道坐以待斃嗎?該怎麼迎接那個時刻的到來,我回答過多次35歲碼農的現狀和轉型,去向,這次就不再敲了,請關注我的號“雞毛飛上天”,檢視《誰說碼農35歲以後就該失業》和《那些大齡碼農都去哪兒了?》,以及《軟體行業從業人員調查》圖文。

  • 5 # 火山兄弟

    做正確的事情

    一些發自內心的建議,在每階段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收穫什麼樣的能力。

    23-27 歲:技術積累階段 假設本科 23 歲畢業,那麼工作的前 5 年對你來說就是打基礎的階段。在這 5 年時間裡面,你要積累足夠的技術底子,打磨自己的技術實力,成為某一個技術細分領域的牛人。

    我自己依然記得當年這樣的場景:蹲在出租房裡面每晚每晚的啃技術文件,在公司連續打地鋪幹通宵的場景。

    只有真正經歷過貧窮,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會越早就懂得努力才自己這一生唯一的出路和唯一的機會。忘了誰說的了,大概就是這個理。

    27-30 歲:形成思維方法論和知識體系的階段 當你積累足夠的技術實力,例如超過 10 萬行程式碼以後,你應該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方法論和自己獨立的學習技巧,任何新的技術在你眼中都能迅速的看到技術的本質,快速吸收成為你的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你只要前一個階段打的基礎足夠牢固,這個階段你一定會開始蠶食別的領域,這是一定的。逐漸的不再滿足於純技術領域的探索,而是開始探索技術背後的事情:什麼技術在什麼樣的場合能夠發揮最大的價值;技術團隊應該怎樣構建;技術在公司未來的價值?創業公司對技術的需求?支撐技術的產品,怎樣學習做產品?支撐產品背後的運營體系是怎樣建立的?商業社會對技術、產品、運營等的是怎樣的認知,商業社會有什麼的特定規律? 也許還有更多……

    在這個階段,積累技術對你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你更需要磨練的是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思維方法和知識體系,這將是你幫助你一生的武器。

    35 歲危機度過之道!

    30-33 歲這個階段,最關鍵的是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擅長什麼,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怎樣才能夠最大化自己的價值,同時也知道自己有什麼重大缺陷。未來是揚長避短還是不斷避免自己的缺陷,這些需要提前想清楚。一旦想清楚,想透了,就剩下行動。你可以選擇避開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不勉強自己,不讓自己處於對自己不利的環境。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斷補短,把自己的不擅長點變成自己最擅長的。這個需要結合自己的情況來慎重選擇,最終看你要走什麼樣的一條路,是打算做技術專家、管理者、還是技術結合產品,還是創業者。

    走自己的路

    程式設計師也好,設計師也好,架構師也好,產品經理也好,這都是一份職業。職業一定有他的職業基礎操守,這個是需要遵守的。千萬別程式設計師做不到就開始換做產品,換做運營,這樣的思維不管你做什麼工作,也許你什麼都做不好。

    所以,沒有做好本職工作之前,別輕易談轉行。

    也可以好好琢磨琢磨,很多程式設計師出身的,哪個是程式設計師都做不好,就敢說自己產品很牛逼,我就是一個運營天才。

  • 6 # 章小二兒

    35歲危機不知從何時開始成為了一個網際網路從業者無限糾結的問題,繞不開也躲不掉。我也是程式設計師大軍中的成員,剛剛邁入三十歲,2020年已經到來,然而剛剛過去的19年網際網路的整體環境卻並不是那麼樂觀,今天這個裁員,明天那個裁員下圖是一張簡版2019年網際網路裁員名單

    當然這只是一其中部分,而且還是一些相對知名的公司,那些不知名的小公司以及沒有曝光的大公司有多少裁員比例就只能自己想象了。

    就算是這樣一個不完整的名單,同樣可以看出網際網路行業已經從幾年前的蓬勃發展開始走向另一個方向,記得前年還是什麼時候,網際網路的下半場 這個概念開始被提及,如果當時還只是當做笑談,那麼現在下半場它可能真的已經向我們走來了,很多市場在經過激烈的競爭後,最終留下來的無疑成為真正的強者,那些失敗或者勉強留下的,只能轉移戰場或者靠裁員維持生計,又或者宣佈破產,這樣的後果就導致了大批的網際網路從業者去競爭有限的崗位,劇烈的競爭讓從業的門檻更加高,學習的成本也慢慢變高,從前會點基礎,瞭解一點行業發展就可以出師的時代已經不在了。

    35歲時,我們除了工作還會有很多額外的事情困擾我們,閒暇之餘也許不會有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和提高自己,這也讓此時的我們面臨著一個瓶頸期。雖然經驗豐富是一個優勢,但是更加年輕化,更富有衝擊力和激情的團隊才是網際網路追逐和嚮往的。

    所以,時刻保持自己的學習能力,保持自己的拼勁兒和動力並把這種能量 表現出來 就顯得更加重要,表現出來這幾個字要圈起來呀,程式設計師往往會陷入一個怪圈,鑽進技術的牛角尖裡出不來,技術固然重要,但是表達和溝通不亞於你的技術能力,在職場中更是如此,技術如何如何厲害,卻無法把自己的優點展現出來,也許在你自己的圈子裡你很厲害,但是在領導眼中,你很普通,你的可替代性很強,所以如何把自己的與眾不同體現的明明白白又不那麼露骨也是我們不被淘汰的一門必修課。 公司裡那麼多螺絲釘,如何成為一顆不一樣的螺絲釘,不僅僅靠技術水平更考驗情商和交流能力。

    有學習能力,有承擔崗位職責的實力作為前提,更有超強表現欲,把自己的能力體現的淋漓盡致,將這種狀態當做後盾,這樣才能讓我們不至於在35歲的時候變得那麼焦慮並且坦然處之,我們才能平安的幹到退休年齡呀,國家讓我們65退休,我們對國家還有用怎麼可以提前退休不幹了呢QaQ

  • 7 # 非著名程式設計師

    關於程式設計師 35 歲的危機,應該是每個人遇到的情況不同,各種各樣才對。對於題主上來就直接說:程式設計師 35 歲的危機如何救贖?描述的太不清楚了。而且下面還有很多回答的,根本就不知道題主遇到的具體危機是什麼?我感覺有點不負責任啊!希望題主以後問問題,應該多描述一下具體情況,而不是上來就問如何救贖?醫生看病都講究對症下藥,回答問題亦是如此。

    我回答這個問題,也只能拆解和猜測一下,題主遇到的是什麼危機,才能給出回答。

    大部分程式設計師在 35 歲遇到的危機,無非就是如下幾個情況。

    年齡大,學習能力差,效率低

    很多程式設計師都會糾結隨著年齡的增大,學習能力差了,效率低了,其實這個跟30多歲的年齡是掛不上鉤的,除非你 50 往上了,對於 30 多歲來講,是一個人的黃金年齡時期,各個階段都是成長型的,而不是下降型的。

    之所以抱怨這種情況,是平時沒有保持持續學習的習慣,如果你一直都有保持這種學習習慣,對於 30 多歲的人來講,沒有什麼問題,不僅學習能力強,而且經驗豐富,是一個最佳時間。都說有很多人在 35 歲要淘汰了,你想想,公司要淘汰會淘汰什麼樣的人呢?肯定是效率低,幹活慢,能力差的人啊,30 多歲對於想學習的人來講,不是地獄,而是黃金時期。

    所以,這種情況,應該讓自己保持一種持續學習的習慣,提高自己的技能,再者有經驗加身,這樣,一般你不會淘汰的。

    35 歲了,上有老,下有小

    對於 35 歲真正的情況是,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程式設計師在網際網路行業中經常加班,996 ,讓一個 35 歲左右的人無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關係,這才是導致問題所在的原因。

    這種情況,說實話,確實很難調和,作為 35 歲的男人來講,可能是家裡的頂樑柱,如果想渡過危機,還是應該多往工作傾斜一下,這樣才不會避免被淘汰,畢竟,工作是養活生活的來源之一。其實,我感覺,如果無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關係的話,你可以多想一想自己多元化的發展,是否開展個副業,避免主業被淘汰了,最起碼還有額外的收入來源來支撐自己的家庭生活。

    35歲與 20 多歲的年輕人最大的差距就在於家庭生活,因為剛畢業幾年的年輕人,沒結婚,沒有太多家庭壓力和負擔,所以敢打敢拼,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講,不能夠冒險的原因是因為每一次冒險的背後都可能影響整個家庭的生活,妻子,孩子,父母等。

    所以,對於 30 多歲的人來講,開展多元化的發展,讓自己的收入多維度,多結構化,可能會給你減少不少壓力。

  • 8 # 有山有水968748

    說實話,我不瞭解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是什麼概念,但是年齡大了,不意味著工作經驗相當豐富的嗎,為什麼會有這種危機呢,我想不明白,一般企業不都是需要經驗豐富的嗎,說到這個一般去醫院的話,都是找老醫生的不是嗎,年輕的不是經驗不足的嗎?謝謝邀請!

  • 9 # 職場猿話

    程式設計師35歲危機如何救贖?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起了前不久看過的一則新聞。

    有一名37歲的程式設計師,暫且叫他小劉吧。

    小劉本科畢業後,就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做軟體開發,從一個小白做到了資深工程師職位。

    但是,多年持續的付出並沒有帶來相應的回報。

    今年公司效益變差時,想到了裁員。

    小劉作為資深工程師,月入5萬,在公司技術優勢很明顯,但在公司危機時刻,高工資反而成了劣勢。

    老闆認為他的工資太高,卻沒有體現出相匹配的價值,所以主張將他裁掉。

    小劉一直以來都處於舒適期中,除了寫程式碼,什麼都不會,被裁後只能在網上投簡歷找工作。

    本以為憑著多年的經驗,會有大把的OFFER等著自己挑。然而,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

    失業4個月,投了500多封簡歷,才收到3個面試,更別掉OFFER了。

    有些好心的獵頭告訴他,很多崗位限定在35歲,只有部分管理崗可以放寬到40歲,但是卻不適合小劉。

    小劉也考慮過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但也還是同樣限定在35歲。

    35歲,似乎成為了程式設計師跨不過去的一道坎。

    該如何救贖呢?

    要探索自我救贖之路,我們需要先了解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是怎麼來的。

    一、什麼是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

    在網際網路行業有一種現象,35歲之後找工作會越來越困難,而對於本公司的35歲員工,因為太“貴”,激情和創新力不足,所以很多公司選擇進行“最佳化”,也就是裁員。

    而且,很多技術驅動型公司,會把程式設計師崗位的招聘年齡也限制在35歲。

    如果他們想在35歲的年紀轉崗,也很尷尬:除了寫程式碼,其它的什麼都不會。

    可以看出,程式設計師在年滿35歲時,會有幾種不得不面對的情況:

    得不到信任,會被公司以信價比不高為由裁掉;重新找工作,也鮮有面試機會和OFFER;除了寫程式碼,大部分程式設計師幾乎沒掌握其它職業技能。

    行業內把這種現象稱為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

    二、為什麼會有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

    很多職業有35歲危機現象。

    比如空姐、運動員。

    程式設計師,從表面上看,越複雜的技術工作,對人的技能和經驗要求就越高。35歲的年紀,應該處於年富力強、經驗豐富、越老越妖才對,怎麼就有危機了呢?

    原來,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對腦力要求很高,而根據大腦發展規律,35歲之後,腦力開始出現衰退的趨勢,很多人無法勝任一線程式設計的工作,而其它崗位程式設計師又做不來,或者不願意嘗試,所以就容易成為公司裁員的物件。

    當這種裁員現象普遍之後,就容易被總結成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了。

    李開復曾說,程式設計序是藝術而不是工程,程式設計師應該得到大家的尊重,過了30歲仍然可以幹這行。

    作為程式設計師,肯定不希望自己的職業生涯到了30多歲就戛然而止,為了得到延續,程式設計師又該如何做自我救贖呢?

    三、程式設計師該如何自我救贖?

    1.主動減少可替代性強的事務,大力發展能忽略年齡而重視經驗值所需的能力

    程式設計師到了35歲之後,很多人為什麼會被替代?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所做的工作可替代性強,替代他們的成本低廉。

    一個應屆生,工作兩三年,完全有可能在同等工作條件下,無縫對接老程式設計師的工作。

    而老程式設計師薪資普遍很高,普遍在3萬或以上。而應屆生剛開始的薪資很低,一般不超過1萬,而掌握的技能卻沒有低太多,精力又比老程式設計師旺盛,還不在乎996。

    在這種情況下,老程式設計師就容易就替代。

    馬雲曾說,在職場中,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你經歷過什麼。

    你擁有985、211的學歷,那只是你的起點,如果你的職場經歷不豐富,一樣會被打回原形。

    如果能把自己的經歷轉換成相應的能力,吃一塹長一智,那麼老程式設計師將變得不可或缺,在職場上,就不容易被替代。

    這就要求程式設計師在工作的時候,主動減少一些可替代性強,重複性和熟練程度都相對高的工作,轉而發展需要依靠經驗值才能掌握的能力。

    比如說,程式設計師做得最多的編碼除錯工作,在自己年齡偏大後,可以把它讓出來,自己轉而做一些搭架構之類的複雜工作,久而久之,自己也會變得不可或缺。

    放手讓其它缺乏經驗的同事做一些相對具體的工作,自己才能騰出時間來做一些更復雜的事情。自己的工作能力才會隨著工作複雜度的提升而提升。

    2.轉管理崗

    前華為 OpenStack 社群開發部技術經理孔令賢曾說,普通的研發工程師“太傻太天真”,缺乏大局觀,缺乏溝通技巧,缺乏技術高度,缺乏鬥爭經驗,剛開始只會老老實實做技術,修改問題,實現需求。有的人就這樣默默幹了一輩子,而有的人,慢慢開竅了,於是逐漸成長為“技術專家”,甚至走上管理崗位。

    走向管理崗,這是一個多數程式設計師會考慮去實施的方法。

    因為多數程式設計師35歲並不會退休,而是想方設法延長自己的職業生涯。

    但是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轉管理崗是一件有挑戰且不易做到的事。

    原因就在於,管理崗對人的要求比較全面,特別是技術管理崗,除了要求技術能力過硬外,還需要一定的跨部門溝通能力。

    這就要求程式設計師在平時工作中,需要主動去做一些和人打交道的事情,比如跨部門主動聯調等。

    而且,在平時的工作彙報中,也需要體現自己的組織和溝通能力,儘量用簡練的語言來描述專案中發生的問題,這也是一種溝通能力的體現。

    3.發展副業

    程式設計師之所以到了35歲就有危機感,是因為他們除了程式設計外,平時很少關心外界的事務。當危機來臨時,才發現連根救命稻草都沒有。

    所以,在平常工作之餘,應該主動的有意識的去發展自己的副業。

    又比如我,除了本職工作外,偶爾也會接點私活來做。這些私活,只佔用下班後的時間,而且和公司業務沒有利益衝突。

    如何接到私活呢?

    朋友或前同事介紹;我的大部分私活,就是朋友或前同事的介紹來的。

    技術扣扣群;只要你足夠用心,就可以從一些技術交流群獲得一些兼職專案的相關資訊,只要自己做得來,完全可以承接下來。

    除此之外,還可以做一些和本職工作不相關的副業。

    有很多人,後期甚至把寫作當成了自己的主業。

    發展副業,並不是為了把主業拋棄,而是為了在主業危機降臨時,還能有個“備胎”先頂上,不至於“斷糧”。它可以是個過渡的解決方案,也可以是未雨綢繆的一個設想。有了它,才能讓自己的退路變得有選擇。

    總結來說,程式設計師確實有35歲危機,不光是程式設計師,很多職位都有危機感。但是危機也意味著機遇,只要自己過了35歲依靠的是不可或缺的經驗來做事,適當轉管理崗,以及注重發展副業,相信當35歲來臨之時,自己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與成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類似妖嬈召喚師這種女主是強大腹黑的玄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