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姿觀察
-
2 # 顏二哥有言23
特朗普此次來歐洲看似主要參加北約峰會,訪問英國更像是路過。雖然他為了表達善意,眾目睽睽之下,
無不彆扭的牽著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手走紅地毯。然而,此後瞬間,口無遮攔的大嘴特朗普又對英國【太陽報】記者說特蕾莎無視他給她對於英國脫歐的建議,並且強調自己會有與特蕾莎完全不同的做法。這還不夠!他竟然盛讚反對特蕾莎脫歐軟弱,日前剛辭職的脫歐大臣大衛·戴維斯和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兩位英國重臣。還特別強調他本人喜歡後者,稱其有做英國首相的天賦!或許他自己感覺話說的太過分了。第二天破天荒的用“遺憾”的字眼在記者招待會表示達道歉之意。特朗普還“補充”對特蕾莎的性格表示了肯定。他聲稱“我從來沒有說過任何關於她的不好的事情,這是一個假新聞。我認為她是一個很好的人”。
在我看來,特朗普是個性情中人,時時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緒,有什麼不高興就馬上脫口而出,爽了再說!此次,他當然也不例外,把對英國政府的不滿,對英國首相梅姨的不滿言行於表。一是不滿英國這個傳統鐵桿盟友與歐洲其他盟國一道與美國在貿易上,伊核協議問題上分庭抗禮,二是不滿英國首相又試圖藉口英國“第二次諾維喬克神經毒素中毒至死案”拖他下水,破壞他和普京即將召開的俄美兩國領導人峰會。特朗普目前哪裡有心思搭理他眼裡那"婆婆媽媽"的特蕾莎.梅?北約峰會過後,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與普京會面,儘快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伊朗問題。它包括伊核問題和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問題。伊核問題就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來的問題,美國希望俄羅斯在促使伊朗答應美國國務卿向伊朗提出的“十二項”新要求。其中也包括伊朗從敘利亞撤出軍事力量的要求。然而,我在此不妨大膽的預測,
特朗普的莫斯科之行還有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敘利亞和平程序的問題。在敘利亞政府馬上收復德拉之後,整個敘利亞將進入一個“三國鼎立”的局勢。也就是土耳其及其支援的敘自由軍,美國及其支援的敘民主軍,敘利亞政府軍。敘利亞政府軍無論如何也吃不掉另外兩方。普京也應該心知肚明。可以想象,特朗普和普京會在這個問題上一啪即合,有心共同協商如何促使敘利亞上述三方坐下來談判,儘可能爭取和平解決整個敘利亞問題。這應該是“雙普會”所關注的重中之重的議題!
由此可見,短暫的英國之行,特朗普確實無心顧及太多英華人的感受。說不定他早已心猿意馬,心裡一直在盤算如何在普京處“討便宜”呢!生意人嘛!
-
3 # 一號風手
英國是世界最反俄的國家,收留了大約三十萬的俄羅斯“出逃”人士,不是在反俄中就是在反俄的路上。
反俄現在已經成為了英國政治的需要,一天不反俄,英國就覺的自己不正常,不舒服。
美國和俄羅斯雖然作為對手,按理說也應該和英國一樣對俄羅斯充滿仇恨,可是美國反俄只是態度上的需要,實質上美國和俄羅斯並沒有多大的仇恨,兩個國家之間除了有競爭關係之外,沒有其他太多的爭端。
美國反俄羅斯是為了盟友的需要,當初是為了拉攏歐洲,領導歐洲的需要。如果美國不是北約的老大,從反俄陣線上來看,美國屬於二線反俄國家,一線是英國、德國、法國這些國家。
俄羅斯把自己定位成歐洲國家,俄羅斯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人口、軍事力量都集中在歐洲地區。從地理上看,歐洲國家站在美國前面,在面對俄羅斯的壓力上要大於美國。
但冷戰後,世界趨向於和平,衝突降級,讓歐洲和俄羅斯有合作的機會。但是在這裡就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德國可以和俄羅斯合作,法國可以和俄羅斯合作,但事英國不能個俄羅斯合作,因為英國有三十萬俄羅斯“逃離”人士,如果英國要和俄羅斯合作,雙方在談判中肯定會涉及到這三十萬從俄羅斯出來的人,英國總不可能把這些人都送回俄羅斯吧,裡面有很多土豪,他們的資產對英國的金融項業影響是很大的,而且拿這三十萬人作為談判會引發英國的政治動盪。
作為歐洲國家,英國為什麼要追隨美國,而不是後德國、法國更親密,這裡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對待俄羅斯的關係上有明顯的區別。
美國作為世界老大,和俄羅斯有競爭關係,而英國是世界上的反俄前線,他們之間就有了共同的點,這也是英國為什麼一直跟隨美國,而遠離德法兩國的原因,德國和法國可以選擇不反俄羅斯,後俄羅斯合作,而英國不能。
現在特朗普在訪問英國的時候對俄羅斯釋放出善意,這是在打壓英國,想透過打壓英國的方式分化歐洲,原因還不是現在英國在很多問題上都不再跟隨美國,無論是貿易問題,還是伊朗核問題,英國都和歐洲站在一起。讓特朗普很惱火,特朗普現在給英國來一招釜底抽薪,報復英國,逼英國在任何問題上都要跟美國站在一起。
試想一下,歐盟跟俄羅斯友好了,美國也跟俄羅斯友好,那英國怎麼辦?如果不做出選擇繼續在美國和歐盟之間做牆頭草,特朗普就會選擇跟俄羅斯友好,讓英國徹底的孤立。
特朗普在英國對俄羅斯釋放出的善意,對英國來說是個災難。英國必須要在歐盟和美國之間做出選擇。特朗普這是給英國下最後通碟,怎麼會顧及英國的感受呢!
-
4 # 鏡花水月254338211
特朗普一向不是理性的人,是僅憑個人喜好意願行事,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照理這樣的人不適合從政,但特定的社會氛圍把他推上了政治舞臺,給予了他盡情展現自我的機遇。所謂理性就是一種自我剋制自我約束,負責任有擔當。而特朗普恰恰相反,他是那種我行我素,任性妄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性格,特朗普很欣賞普京的硬漢風格,因此極力主張安撫俄羅斯拉攏普京,以全力對付中國!儘管國內和盟友一致反對,他還是固執己見,難怕在鐵桿盟友英國那裡也毫不掩飾對普京的偏愛,毫不顧忌英國的感受!這才是特朗普,只為自己而活!從不會迎合他人!也算性情中人吧!這種人敢說敢幹敢冒險,同時也不好預測他下一步想幹什麼?這種人很危險!
-
5 # 楊建曦
謝邀請,英國在美華人眼中的地位正在下降,昔日兩國夫妻般的關係友誼正在拉開距離,從小布什,奧巴馬時期兩國如影隨形的親密,在特朗普時期慢慢的看不到了,特朗普上任18個月竟然對英國梅姨視而不見,特蕾莎梅為了重溫英美關係牢不可催的舊夢,今年三月份精心演譯的毒氣案和外交官撒離使館案,本來想討得特朗普的一片歡心來重溫舊好,結成對子共同來對付俄羅斯,那嘵得特朗普對俄羅斯發自內心的喜歡超過了英國,這次特朗普的赴歐之行重點只能是俄羅斯,赫爾金斯和英國之旅只是過客,在英國特朗普無情的批評特蕾莎梅的脫歐政策拖泥帶水,威脅伊特莎梅,如果老梅和歐盟設立英歐自貿區,美國就要對英國加收30關稅,當特蕾莎梅試圖拉攏特朗普對俄羅斯發威,讓特朗普支援英國和歐盟反俄立場,形成統一陣線一起對俄,那曉得特朗普的立場巳經鬆動,競爭對手不是敵人,對手有時侯也是朋友,特朗普的迴應讓梅姨有點反應不過來,當特朗普的手牽著特蕾莎梅的手走向紅地毯時還在問他,是不是真的!美國巳經不是過去的美國了,英國也不是過去的英國了,
-
6 # 見腫消世界
特朗普在英國訪問,明明知道英國和俄羅斯矛盾重重,關係已降到冰點之下,還是不作任何掩飾向俄羅斯釋出善意,說和普京打交道更輕鬆,承認與莫斯科相處是一件好事。全然不顧英國的內心感受。同時,他又說“對待俄羅斯的態度比任何人都強硬”。特朗普的話看似自相矛盾,但這才更顯得這些話就是特朗普的屬性,也只有特朗普才會如此。
特朗普不怕說話,不怕說錯話,也不怕所謂的失言。因為他的話僅僅是說說而已,當不得真,對於外界的你來說,你搞不清他的話哪句是真的?那句才是假的?更搞不清他什麼時候反悔自己的“話”,立即一撕了之!
特朗普上臺快兩年了,在外交層面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脈絡——那就是以“錢”為中心,其他靠邊站。英國在特朗普的心裡面已淪落到什麼都不是的地步,包括歐盟及其北約成員。他們在外交上需要美國的保護,在經濟上需要美國的市場,在政治上需要美國的支援,在技術上需要美國的轉讓,這幫國家不知好歹,不但不念美國的好處,反而在“伊核協議”上死硬作對,在貿易上還對著幹搞反制,在防務費用上耍賴皮不願增加。與美國事事作對,處處作梗,這讓特朗普怎麼喜歡的起來?讓特朗普怎麼看得起他們呢?故此,特朗普隨性說話,聽不聽是你們的事兒,高不高興管特朗普什麼事?
普京則不同。特朗普上臺就有想和普京正式見面的機會,並在關鍵節點上特朗普總是先人一步為普京點贊,但是美國國內的“通俄門”遲滯了特朗普的計劃,特朗普的點贊引起了美國國內的廣泛批評,讓其會晤變得更加困難。雙普會欲速則不達,更讓特朗普念念不忘,本月16日終於成行,而且是光明正大,純粹的雙人會面,特朗普能不驚喜之語溢餘言表嗎?
特朗普的不同種感受是因為目的不同。對歐洲、對英國是務實——必須有結果,而和普京的會晤則是務虛——有結果更好,沒有也正常。
-
7 # 獨釣寒江
英國這叫自作孽不可活。
對於英國這個準盟友,在特朗普上臺之前,美國都是對其相當滿意的。英國為了迎合美國的全球戰略,可謂鞍前馬後鞠躬盡瘁。2001年和2003年跟在美國後面攻打了阿富汗塔利班和伊拉克薩達姆,2011年又積極配合搞掉了卡扎菲,之後相當賣力的和美國一起支援敘利亞發對派,名噪一時的白頭盔組織就是英國特情部門一手培植起來的,為美國發動對大馬士革空襲準備好了藉口。英國對美國,那叫一個妹有情郎也有情。就是在幾個月之前,美國為了表達對英國的支援,藉口斯克裡帕爾中毒事件,一下子就驅逐了六十個俄羅斯外交官。
英國的所作所為 ,其實秉承於半個多世紀之前由丘吉爾提出的“大陸均衡”政策。雖然丘吉爾已經作古,但是就如同戴高樂死了之後法國依然保持了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一樣,英華人還是迷戀於自作聰明的“遠交近攻”,往遠處結交美國,於近處制衡法德。具體表現就是和美國積極發動對外戰爭,在歐盟內部卻執行的是保留了英鎊的金融政策。這種腳踩兩隻船的行為當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現在這些惡果正在到來。
其一。英國正在為自己的幫兇作為承受苦果。因為有英國這樣的跟從者極力幫襯美國,美國才更加有恃無恐的在全世界放火。結果是美國國力必然衰退,衰退的結果就是拋棄盟友責任。特朗普不是偶然出現的美國總統,他是美國當前面臨處境的必然結果。特朗普就是為了拋棄國際責任而來的,英國不會因為之前對美國的親近而得到倖免,關稅大棒照樣會敲在英國頭上,戰爭難民問題照樣會累及英國財政,美國為了解決伊核協議問題照樣不會顧及英國的利益。特朗普照樣會要求英國在內的北約國家將北約防務費用提高到百分之四,而且要立即生效,不是他們所說的“到2024年將有8個國家用GDP的2%用於防務開支”。美國根本就毫不客氣。心寒了吧!
其二。英國的脫歐問題,讓英國處境空前的尷尬。英國脫歐對歐盟是個損失。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法德其實內心裡相當討厭英國這個攪屎棍。他們需要努力和美國之間實現平等對話,但是英國曆來都是從中作梗的。如今這個作梗的走了,力量雖然減弱了,但是內部的不和諧也減少了。脫歐之後的英國將難以面對法德等國。英國只能寄希望於美國,畢竟英國為了美國幹了很多髒活,美國就算是看在英國離間歐盟的分子上也應該安撫一下英國才對。但是特朗普沒有。該徵稅還是徵稅,該撕毀協議還是毫不留情,該開口跟英國要4%的北約防務開支還是毫不客氣。這對英國真不是個好訊息。妹妹的情意被哥哥無情的踐踏了,妹妹能不傷心嗎?其實英國被美國“傷情”早就露出端倪,就是在斯克裡帕爾中毒事件上,英國至少是希望美國在敘利亞和俄軍來一場硬仗,英國好趁機得到敘利亞分紅。而特朗普只是放了一通不痛不癢的導彈就偃旗息鼓了,英國不失望是假的。驅逐點外交官算什麼呀。總之,英國脫歐程序騎虎難下,美國那邊也不準備給他臺階,英國很尷尬!
特朗普為了美國優先,哪裡會顧得上英國寒不寒心尷不尷尬?既然顧不上,當然就不介意對俄羅斯釋放善意。釋放對俄羅斯的善意,就是讓包括英國在內的北約成員國們覺得,你們不滿足特朗普的要求,那麼特朗普就可以聯合俄羅斯把你們給賣了。怎麼賣法?——今後俄羅斯在東歐的一切軍事行動,你們自己應對。今後中東那邊的動盪問題,我美國也不管了,由伊朗怎麼折騰。油價怎麼暴漲,我也聽之任之。俄羅斯肯定高興,我美國也沒那麼多錢去管。你們看著辦吧。就這樣。
-
8 # 63350106375
謝邀!特朗普的善言非善,特朗普對誰都不可能一片真心,對俄羅斯有試探的心理測量,對英國也不可能無可傷及,因為美國是老大,有顯示其老大之大的威風。特朗普不會按常規出牌,令人難以捉摸,只要時間火候一到,特朗普誰都傷得起,就連他的無數情人也無心顧及,最後將他自己也賭進去。
-
9 # Butterfly94671581
特爛普訪英的言行都是普京的構思,設計和行動。特爛普是完全拜在普京腳下,在世界公眾面前作秀給普京看他有多麼的忠實普京。近幾天,美國政界人事和兩黨的政府官員都憤怒表態說,特爛普做的太過分來公開討好普京。把普京一直以來瓦解英國NATO的言行都再現了。
-
10 # 光芒萬丈34957
特朗普不是政治家,而是商人,知道怎麼為美華人謀福利,知道英國恨透俄羅斯,所以就反著來,讓英華人緊張,害怕被美國拋棄,也就會不斷加碼保護費,買更多美國軍火。
英華人也會因特朗普偏向普京,而要梅姨向特朗普更多讓步,以挽回特朗普的心,也就不會阻止政府向美國買更多的軍火,交更多的保護費。
如果特朗普吹噓梅姨好,說普京壞,英國民眾就會認為美國有求於英國,反而會要求英國向美國開高價,以獲得英國支援,變成美求英。
所以特朗普說普京好,不說梅姨好,英國民眾就會緊張,要求政府向美國讓步,特朗普也就可名正言順地敲榨英國,而不會讓英國民眾反感。
回覆列表
特朗普終於到達了英國,頂著民眾的抗議,還有部分英國政客和媒體的冷嘲熱諷。不過特朗普在布魯塞爾臨行前新聞釋出會上鬧出的“烏龍”著實是讓英國民眾暗爽了一把,讓隔壁愛爾蘭的民眾很鬱悶。特朗普竟然竟然把愛爾蘭說成了英國的一部分。這倒也無傷大雅,畢竟他經常言語混亂說錯話得罪人。
(英國民眾憤怒的娃娃氣球)
現在英國政府可能最關心的問題除了脫歐之外就是前不久發生在埃姆斯伯裡的中毒案。如果發生在3月4日索爾茲伯裡的斯特里帕爾父女兩人是幸運的,那麼很顯然埃姆斯伯裡的斯特里奇是不幸的。這次死了人之後,幾乎沒有人會懷疑這個毒藥的厲害程度。英國政府方面依然堅持認為俄羅斯與此事件有關,要求其給出解釋。有媒體猜測英國很很顯然需要美國方面的支援,並借特朗普之手向俄羅斯方面施壓。特朗普卻表現卻非常平靜,似乎根本沒有太過關心這一問題。
(特朗普與特蕾莎·梅)
特朗普之所以表現平淡的原因可能有一下三點:首先,英國本身沒有刻刻意去強調這件事對於英國社會的影響,有意做了淡化處理。現在是英國確實要求與特朗普,因為英國即將面臨後“脫歐”時代的英美特殊關係延續問題,其不想給特朗普施加太多壓力。美國在第一輪毒藥風波當中給予了英國足夠的支援,一下就驅逐了60名俄羅斯外交官並關閉了一座領事館。
(特朗普與普京關於斯克裡帕爾案)
其次,英國在對待“多邊貿易”方面的態度與特朗普相背離。特朗普曾經在G7峰會前夕抱怨特蕾莎·梅就“鋼鋁關稅”問題跟其通話過程中“嘮嘮叨叨”就像是個“女教師”,峰會期間也未與其舉行雙邊會談。特朗普對於英國“軟脫歐”留在歐盟單一市場的做法也頗有微詞,其還順便誇了一下與特蕾莎·梅剛鬧掰的鮑里斯·約翰遜,稱其具有一位優秀首相的資質。(言外之意就是特蕾莎·梅不行)
(特朗剖·、梅、約翰遜)
最後,英國就伊朗核問題與德法保持一致的做法讓特朗普很不滿意。這顯然不是一個具有“特殊關係”朋友應該的表現,其應該給予美國足夠支援。某種意義上講英國的做法都沒有俄羅斯的態度更能讓特朗普滿意,俄羅斯就伊朗和協議的態度很是曖昧,高油價讓俄羅斯大體處於一種沉默狀態。這恰恰是美國最想要的結果,反觀盟友英國真是讓特朗普無語。
(特朗普為結束伊核協議造勢)
結語總體而言,特朗普的這次訪英之旅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要是以往其他美國總統,英國不知道都已經來過多少遍了。然而已經上臺一年半的特朗普不但是任內的第一次到訪,而且還不是國事訪問,只是工作訪問。美英特殊關係似乎成了一種負擔,而不是像以往那麼靠得住。這次美俄首腦會談的重要性對於特朗普而言顯然要大於訪英,因為其解決的實質上是世界和平的問題,而不是美俄雙邊關係問題。
(特朗普與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