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很多時候,使用者不一定和我們的想法一致,所以使用者也不一定按照我們設計的方案去理解和使用產品。因此,我們必須要真正接觸使用者、瞭解使用者,才能知道使用者想要的是什麼。
使用者研究的概念
及可解決的實際問題
首先,我想介紹一下使用者研究的概念、它能解決的問題以及常用的一些方法。
首先,什麼是使用者研究?使用者研究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美軍請了很多心理學家對飛機的駕駛艙進行設計。大家可以從下圖中看到,這是一個飛機的駕駛艙,看起來非常複雜,需要做一些人機互動的可用性測試,透過心理學的實驗去找出什麼樣的設計是最優的,要怎麼樣才能減少操作的失誤。
舉一個例子,比如飛機的儀表盤也做過這種實驗。實驗發現,黑底白字更方便人的瞬間識別,因此這樣的設計一直沿用到現在。
使用者研究是使用者設計流程的第一步,它是理解使用者、將使用者的目標需求和企業的商業宗旨相匹配的一種比較理想的方法,包括在維基百科的定義中,在產品開發的每個步驟,都要把使用者列到考慮的範圍。
使用者研究能做什麼?首先,它能夠確定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的目標人群是誰,使用者對產品和服務的接受度是怎麼樣的。其次,能瞭解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的感受如何,包括他滿意或不滿意的點,同時,可以瞭解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有哪些。
使用者研究能解決以下幾類問題:一是確定使用者的基本屬性、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二是瞭解使用者的目標和訴求是什麼;三是瞭解使用者的場景,探究使用者實際使用產品的場景是什麼樣的;四是瞭解使用者文化;五是瞭解使用者的心智模型,心智模型指使用者對物體和人的認知;最後是瞭解使用者的情感,以及使用者的其它的訴求。
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在做兒童類產品的時候,應該怎麼樣設計?
透過研究,我們發現,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對事物的認知有明顯差異。在5~7歲的時候,兒童更多對圖片類、影片類的內容認知會更強烈一些。
8~10歲又是一個年齡階段,兒童開始認字了。從資訊呈現的角度來看,圖文結合對他們而言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形式。
到10歲以後,兒童對於文字的認識更深刻,他們的網頁訪問習慣和成人的差異已經不是特別大了。
所以,我們可以瞭解我們的目標使用者,對他們進行分群。
另外,我們可以瞭解使用者的目標是什麼。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有關一個價值3億美元的按鈕。美國一個大型電商在做後臺資料分析的時候,發現它在支付環節流失了大量使用者,所以請使用者做了一個可用性測試,發現了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在支付環節,使用者必須先註冊才能購買。使用者表示,我是來買東西的,而不是來註冊會員的,因此,註冊環節阻攔了絕大多數人的購買。
根據使用者研究的結論,網站迅速改變了購買流程,讓不想註冊的使用者可以跳過註冊環節,銷售量因此瞬間提升了45%,銷售額上漲了3億美金。
使用者研究還可以解決心智模型的問題。如下圖所示,這一類微波爐剛上市的時候,遭到了大量使用者的投訴。
使用者為什麼投訴?因為使用者不知道怎麼用,它的操作太複雜了。微波爐的使用者主要是家庭主婦,對於這種非常繁瑣和複雜的操作介面,她們認為非常難用。
使用者的心智模型是什麼?使用者只想要一個簡單的操作介面,可以知道我火力如何,要熱多少時間就可以了。所以,我們看現在的電商網站,賣得最好的還是非常經典的、符合使用者心智模型的微波爐。
然後是使用者文化。如果某家電企業想進軍美國市場,那麼就需要做一些研究。把模型拿到美國市場去做研究時發現,如果按照國內的設計,一個披薩再加兩升的大蘇打水會讓冰箱的門很難關上,而國內人們很少有儲存食物的習慣,這就是文化的差異。
接著是情感化的設計。下圖是在iPad上看資訊的兩個頁面,左邊會更好一些,因為它有一個關於天氣的設計。雖然不會起到導流作用,但可以結合使用者的使用場景。
使用者使用iPad看資訊主要有兩個場景,一個是晚間,一個是早間,對於早間的使用者來說,這個功能非常實用。他可以在每天看新聞的時候瞭解當天的天氣情況,這一設計對使用者而言很人性化,另一個只有新聞的介面就會讓使用者感到比較冷漠。
常用的使用者研究方法
使用者研究的流程和一般方法是什麼樣的?
首先,使用者研究貫穿在產品整個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在產品概念階段,我們可以做一些行業的產品分析,目標使用者的定位研究,以及競品的評估。如果產品有demo,可以做一些可用性測試,也可以做使用者需求和動機的分析。
在產品測試階段,我們可以做產品的概念測試、創意研究、接受度測試,以及確定品牌名稱——如果產品上市之前沒有定名稱的話,我們也可以讓使用者參與進來,還包括定價的研究。
在成長和成熟期,大家最常接觸的就是滿意度調查、品牌價格研究、營銷效果研究以及使用者行為的變化。
在產品衰退期,我們常做流失使用者的研究,探究使用者流失的原因。同時,我們還會挖掘新機會點——我們的產品在迭代轉型期應該做什麼,這些都是使用者研究可以參與進來的部分。
一般流程包括提出問題,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執行,再到結果的輸出和分析,最後到報告的輸出。
比較關鍵的首先是提出問題。這裡有一個經典的福特的案例:當你問人們想要什麼的時候,他們說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馬,但是福特公司發明了汽車,這體現了我們要怎樣正確地提出我們的問題。
正確地提出問題主要分幾個方面。在需求分析的階段,我們需要怎麼樣去提出問題?在產品的評估階段,我們又要怎麼提出我們的問題?在行為分析的階段,我們該怎麼提出問題?我們要做的不是直接去問使用者想要什麼,而是要合理和科學地分解我們的問題。
使用者研究主要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兩類。定量研究主要透過大資料的方式收集使用者的意見和反饋,定性研究更多是透過深入的調查和訪談去了解使用者對某些問題或現象的解釋。
問卷調查是非常常用的使用者研究的方法,尤其是在現在的網際網路時代,大家做使用者調查是非常方便的,可以非常快速地收集大量的使用者資料。
問卷調查也有自己的適用範圍。大家現在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調查,讓人填個問卷什麼的,但它是有適用範圍的。如果你需要了解使用者的動機和習慣,需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需要了解使用者的滿意度和態度,需要了解使用者的價值觀以及其它的背景屬性,問卷調查都可以幫助你解決。
以下這些問題,大家可以看一看哪些是問卷調查可以解決的。
首先是使用者分群,這個一定是問卷調查可以解決的。
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包括他們的線上需求、觀看習慣和內容偏好,這些也是可以透過問卷調查解決的。
使用者獲知APP的主要的途徑,這也可以透過問卷調查解決。
還有使用者對現有頁面的看法,比如滿意度如何,是否喜歡,原因是什麼,這些也是可以的。
問卷調查主要包括5個部分。問卷調查有它的適用範圍,所以,我們首先要想一想研究想解決的是什麼樣的問題,如果問卷調查可以解決,我們就可以確定我們的研究目標。
在確定目標的時候就要想到怎麼去投放,例如透過郵件的方式,或透過第三方調研平臺去投放,這些都是要提前要去思考的。
再次,要思考招募什麼樣的使用者。例如我要去做一個95後的使用者研究,一定要去想需要怎樣的使用者配比。所以,首先在調查目標的階段,就要把這些問題確定好了。
第二,我們要去做問卷調查的方案。這裡面有很多邏輯性的內容,包括問卷的結構、設計原則、邏輯、措辭、評估以及預調查,在做完之後才能確定我們的研究方案,再去做推廣和回收。
接著是做資料分析,最後是報告撰寫,這個我就不仔細說了。
在問卷調查中,大家通常會問的一個問題是多少樣本是合適的。大家經常會覺得樣本量越多越好,其實樣本量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我們看一下美國大選。美國大選之前,美國的很多公司都會做一些民調,下圖是2004年美國大選的民調情況。左側是美國一些公司和媒體做的支援人數調研資料。它的樣本量是多少?我們可以看左邊的圖顯示在1000左右,而它的結果還是比較客觀的。所以,樣本量不一定越多越好。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工具。我們可以看一下樣本量誤差的圖,在曲線到400左右的時候,基本就處於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了。也就是說,在總樣本達到這個數之後,無論最後是2000也好,20000也好,誤差都不會特別多了。樣本量多的確是好,但回收時間和費用等因素都要考慮在內。
尤其是在現在的網際網路上,我們要做敏捷的研究,因此,一味追求樣本量可能會導致其它方面的缺陷。
這裡也有一個計算器,大家可以線上體驗感受一下。我給大家展示一下。(樣本量計算器 :http://www.surveysystem.com/sscalc.htm)
這是一個樣本的計算器,比如我們的置信水平是95%,置信區間是5,假如產品規模是100萬的話,所需的樣本量只有384。
如果我們的樣本量是1000萬,所需的樣本量還是384。這解釋了樣本量多少是科學的,是不是越大越好的問題。
這是樣本量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問卷設計。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問卷調查到底是不是科學的?他們的研究結論是不是客觀的、有價值的?對此,你自己也可以有一個評估,這些都是真實的案例。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問卷有沒有問題。“您觀看比賽直播或者錄播的時間有多久?”這種有歧義的問題在問卷裡很常見,到底是看直播的時間還是錄播的時間?
另一個是“最後能不能八卦地問一下你的性別及年齡段?呵呵,放心!我不會告訴其他人的。”首先,它的選項是雜糅的。其次,做問卷調查屬於科學研究的領域,所以我們應該站在一箇中立的態度裡去提問,後面這些完全沒有必要。
還有一個,“您平時主要關注哪些人的服飾資訊?明星、達人、時裝編輯、使用者UGC內容”,這就是專業術語的問題了。使用者UGC內容是我們網際網路從業者的術語,不適合讓使用者去做選擇。
再看一下這些問題的設計是否合理。您的姓名,您的身份,您的年齡……這裡也是有問題的。
首先,我們在做問卷調查的時候不會問到姓名的問題,這屬於個人隱私,除非有特別需要,我們會盡量避免比較隱私和敏感的話題。
其次,“身份”的說法不是很合適,這裡是指你的職業。當然,它的選項也少,但首先在題幹裡面,我們是不會使用身份這個詞的。
年齡這一題也有問題,15歲以下的使用者就沒法填了。
第四,提問者設計了一個產品,他在做調研時問整體風格給你感覺如何。選項有眼前一亮、還不錯、一般、不好看。這其中有傾向性的問題,因為好的答案比不好的多。
我們一般會說5點量表、7點量表,這是均衡的量表選擇,不能一上來全是好的,最後給一個不好,那就有一點強迫的意思。因此,你在做研究時不能有傾向性,否則結果就不夠客觀。
舉個例子,下圖是一個音訊新聞產品。大家用喜馬拉雅或一些音訊APP的時候會用到設定時長的功能,比如你在睡前或一段時間裡不方便操作手機,想聽音訊的時候,可能會給它設計一個時間。大家覺得哪個時間設定更合理呢?
我們不能單純地說哪個更合理。透過問卷調查發現,使用者單次收聽音訊新聞的時長在20分鐘到一小時的佔比也非常高。所以在左邊的設計中,直接到20分鐘就停止了的話,顯然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問卷調查可以幫我們解決設計上一些功能不合理的問題。
另外,我們還可以做一些廣告效果的評估。在電視劇和綜藝節目裡會有一些植入廣告,廣告會在不同的場景裡植入。有道具植入,比如化妝品會直接作為道具置入劇中;有角色繫結,比如演員會使用這個產品;有劇情繫結,產品會跟著劇情走,在劇情的某個地方會出現廣告。如果需要評估哪種植入效果是最好的,也可以透過問卷調查解決。針對這個案例,我們發現,角色繫結的效果比較好。
另外,我們還可以探究品牌植入廣告的形式對使用者品牌認知和品牌形象的影響,使用者比較滿意的方面在於覺得劇情和品牌的契合度高,品牌融合比較自然,這些都是我們透過調查可以獲取的資訊。
第二,網際網路公司非常常用的方式是可用性測試。和問卷調查不一樣的是,可用性調查不需要大的樣本,剛才說的400相對來說也比較大,但可用性測試非常敏捷,只需要5~10個使用者就可以快速地觀察使用者如何使用產品,並發現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問題,最後找出解決方案。所以,這是非常方便大家操作的。
首先,這是一個著名的設計過程理論:設計的過程非常曲折和複雜,而使用者研究正處於設計最前面的階段。透過整理,它可以從雜亂的、無序的、模糊的資訊中得到指導設計的方向,其中,可用性測試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可用性測試怎麼做呢?主要有5個步驟。
第二,我們要招募可用性測試的使用者,透過一對一的形式使用者招到實驗室去做測試。因此,我們需要確定這次測試需要招募什麼樣背景的使用者,以及使用者的配比如何。
確定使用者招募方案之後,我們要出一個測試大綱,根據測試目標模擬使用者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場景。等使用者來了之後,讓使用者按照我們的任務進行操作。
在測試的過程中,主持人更多是觀察的角色。他要鼓勵使用者出聲思考,讓使用者自己體驗我們的產品,而不是在旁邊一個勁兒去問使用者。這是比較需要注意的一點。
最後,我們透過5~8個人的一個測試,就可以輸出一個很好的研究結論報告出來。
問卷調查有它的適用範圍,可用性測試也有它的適用範圍。它更多的是解決使用者使用和操作行為的問題,比如使用者能不能找到我們想要使用者看到的內容,我們的導航佈局是否合理,我們的頁面排版是否合理,我們的互動流程是否合理。剛才舉的3億美元按鈕的例子就是透過可用性測試來完成的。它的成本非常低,也非常的高效,能帶來一個大範圍的提升。
但是,可用性測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比如到底有多少使用者喜歡這個,使用者的滿意度如何,使用者的偏好如何,這一類問題是可用性測試無法解決的,需要問卷調查的方法來解決。
我們招募了10個使用者去做可用性測試。如果你真的在客廳的場景中,你會離電視很遠,旁邊有一堆文字,而你又要去掃碼的話,難度會非常大,基本所有的使用者都要從沙發上走到電視前面蹲下掃碼,這個體驗比較不好的。所以第一個的體驗更好,內容更大一些,精細一些,簡潔一些。
以下兩張圖展示了新聞類小程式焦點圖的設計情況,大家覺得哪個會好一些?
第一張會好一些。焦點圖是小程式重點想推的內容,在做可用性測試的時候,幾乎所有使用者都沒有留意第二張圖的這一板塊,直接下滑。透過訪談發現,使用者不看這一塊內容的原因在於把這塊內容當作廣告忽略了。雖然它設計得很精美,但是使用者不關注,所以最真實的圖片會更好一些。
第三,我們也會使用眼動測試做產品效果的評估。對於個體而言,百分之七八十的外界的資訊是透過眼睛去獲取的,而眼動有一定的規律,所以我們透過眼動儀記錄眼球活動的軌跡,以及眼球對不同內容的關注情況,從而評估頁面和產品的設計是否符合人眼球關注的習慣。
眼動測試主要應用的領域有網頁設計、手持裝置、軟體、產品包裝陳列等等,這些都可以透過眼動儀去做評估。
簡單介紹一下,它主要有兩個指標,一是熱力圖,即左圖,主要說明使用者視線停留最長的是哪個區域,左側圖中最紅的地方就是使用者看的最多的地方,白的地方就是沒有人看的區域。
另一個比較有用的圖是瀏覽軌跡圖,它能展示使用者是怎麼看這個頁面的,他先看了哪個區域,再看哪個區域。這是兩個比較有價值的產出。
這裡簡單舉個例子,這是兩個頁面的熱力圖。當然,我們通常不會只做眼動評估,還會結合前面介紹的研究方法統一去看,眼動評估也會給我們提供參考。
從眼動熱力圖來看,以下兩個頁面中哪一個的效果更好?
B的效果更好。為什麼呢?A的瀏覽的路徑相對來說比較曲折,而且使用者的關注點比較散,沒有一個很流暢的體驗。在 Google的眼動研究裡有一個主要的結論,人在文字偏多的的網頁裡面,視線的瀏覽軌跡是呈F型或矩陣型的,而A是比較散的。
大家可以看到B的眼動的分佈比較均衡。B是 A的改版頁面, A是我們在改版之前做的眼動測試,B是上線之後的測試,不管是資料指標,使用者滿意度,還是商業價值——因為這個頁面還有廣告,都有一個很大幅度的提升。
前面是首頁,下圖是底層頁A和B,大家覺得這兩篇文章的頁面設計哪個效果更好?
這是軌跡圖,即先看什麼再看什麼。答案也是B。為什麼也是B?因為B的使用者瀏覽更規律。圖A中,每一個使用者的注視沒有形成明顯的規律,非常分散和跳躍。但B的文章有小標題,所有使用者會先看標題導語,接著非常聚焦地看到第一個小標題,再去看詳細內容,接著到第二個小標題,瀏覽是非常有規律的,這樣更容易幫助使用者抓住這篇文章的有效資訊。但是A的資訊呈現得非常分散,所以使用者在瀏覽時視線比較跳躍。
所以,從眼動的角度,我們可以評估內容該怎麼體現會更好。
另外,我們經常會做使用者畫像,這個可能大家也聽說過,就是根據使用者的目標行為和觀點把使用者分成不同的型別,從每一類使用者中抽出一些典型的特點,形成一個比較豐滿的使用者畫像。
舉個例子,這是我們媒體研究院針對世界盃做過的使用者畫像。大家可能覺得看球的使用者都是球迷,其實不是的。我們做了一個使用者畫像,發現有資深球迷、普通球迷、女粉絲,還有吃瓜群眾。專業足球賽事的受眾可能更聚焦在前兩類上,但是世界盃這種大型的體育賽事會圈更多的邊緣使用者進來。
在知道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在做產品也好,做活動也好,針對性就會更強一些。
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點是,第一,使用者畫像不等於簡單的使用者細分,使用者細分可能只是把人根據人口屬性細分,但使用者畫像會更立體一些。
第二,使用者畫像不是真實的使用者,它代表了一類使用者,描述某一類使用者的特點。
第三,使用者畫像不是集中使用者,不是集中到一個虛擬的角色上,它一定要抓住典型,使用者畫像的典型性是非常重要的。使用者的典型需求是什麼?典型流程和痛點是什麼?這是使用者畫像需要去做的。
所以,使用者畫像的應用場景也比較廣泛。比如我們做推廣的時候,我們做運營方案的時候,我們做產品設計的時候,我們要去做專案的優先順序排序的時候,使用者畫像都非常有用。如果不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垂直產品,我們要怎麼做使用者目標定位呢?由此可見,使用者畫像的應用非常重要,它可以解答我們要重點和優先去做什麼的問題。
我們接著簡單介紹一下使用者日誌的方法,即透過寫日誌的方式讓使用者去記錄他的生活或產品的使用活動,包括場景習慣和一些問題等等。使用者日誌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優勢。透過訪談,你能相對了解你想了解的部分,但透過使用者日誌,我們更能身臨其境地體驗使用者真實的使用場景,挖掘到更深度的資訊。
當然也有一些問題。首先,日誌的週期比較長,至少需要連續一週的時間進行。其次,需要投入較多的精力,因為你要頻繁地和你的受訪者或寫日誌的使用者交流。如果他寫的是不是你想要的,或者他沒有認真地寫,你都需要和他反覆地溝通。
另外,使用者日誌對研究人員的專業度和經驗要求也比較高,你還要結合使用者的內容再做分析和解答。
但使用者日誌有它的優勢,它非常適用於一些比較特殊的,難以讓人感同身受的,或實驗室無法還原的場景。比如我們可以瞭解使用者真實的驅動,價值觀和情感感受,在這些方面,使用者日誌都是比較好的方式。
所以方法的選擇由我們的需要決定。如果我們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前面的幾種方法就比較好;但是使用者日誌有它獨特的可能,可以更真實地還原本身的場景。
我們在做95後用戶研究時用過使用者日誌的方法,我們讓95後的同學寫日誌,寫了這樣一個日誌(下圖中的左圖),這就是一個相對失敗的例子。
要避免把日誌寫成流水賬,如果寫成了流水賬,對於研究來說意義沒有那麼大。於是我們和使用者進行溝通,又修不斷地修正。
右邊的日誌非常生動地呈現了使用者形象和產品的使用場景。比如場景之一是對學英語的訴求,一個95後同學不僅要學英語口語,還要日常搭訕,表明了95後是幸福的一代,也是孤獨的一代,他們對社交的訴求非常高,無論什麼產品都要有社交的訴求。無論是在各個產品的使用中還是在日常中,他都非常渴望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所以,在產品設計,尤其是針對年輕使用者做產品設計時,社交性的強調非常重要。對於具體的分享,他還會有自己的想法,比如現在的產品有什麼問題,他覺得應該怎麼樣等等,透過反覆的溝通,日誌可以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但如果你去做訪談,或者讓他填一個問卷的話,我們無法得到這些資訊。所以使用者日誌可以給我們一些更好的、更生動的視角。
除了上下翻頁之外,點選量最高的是中間的彈出的小窗的關閉按鈕,這個資訊量就很大了。為什麼使用者要點選關閉呢?因為他意猶未盡,不想跳走。從產品的角度,我們肯定希望使用者可以有更多消費,但在現在的設計中,使用者在頁面中間推薦區域的消費最少,反而旁邊的關閉按鈕點選最多。這就能很好地能說明我們產品設計的問題。
之後我們做了一期改版,在新樣式中,我們把中間的推薦區域擴大,由三張圖增加到了16張。可以看一下資料,有2.2倍的提升效果,更多使用者會在我們的產品裡進行二次消費。因此,透過資料分析,對於產品設計也好,對於內容閱讀也好,會有更多升級的體驗。
使用者研究的幾個關鍵點
最後再介紹一下做使用者研究的幾個關鍵點。首先,要保持中立和客觀,包括剛才說的一個小事,在做問卷設計的時候,研究人員一定把中立性作為必須堅持的原則,只有在這一原則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研究,否則整個研究是偏的,結論的意義就不大了。
其次,要保持好奇心。經常有人會說我都知道了,我朋友都在用,我看沒有人用,或者我都不用等等,把自己的經驗和認知灌輸到使用者心裡,認為我覺得沒有人用就沒有人用,或者我周圍沒有人用就沒人用,這是作為研究人員非常忌諱的一點。因此,要始終保持好奇心,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灌輸到研究的主題裡面去,否則你的先入為主難以對結果產生很好的指導。
最後,思維大於方法。前面也介紹了5種方法,但使用者研究的方法非常多,因為時間有限,我只介紹了幾種比較常用的、可以很快上手的方法,但思維是非常關鍵的。
前面介紹的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適用範圍,但對於同樣一個問題,不同的研究人員可能會選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結論可能會不完全一樣,所以思維是更重要的。
作為一個研究人員,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你是怎麼解題的?你首先要有思維,再去想用什麼樣的方法觸達研究目標,怎麼樣真實地反映實際情況,因此,思維是更重要的,它更多在於你研究經驗的積累,以及自身的不斷進步。
我們回顧一下使用者研究的價值。首先,它能幫我們瞭解我們的使用者畫像;其次,它能幫助我們瞭解使用者的使用反饋和問題,比如剛才介紹的可用性測試;第三,可以洞察使用者需求,我們能知道使用者到底想要什麼,比如我們聽新聞的時間多長比較合理;第四,可以瞭解品牌營銷的效果,比如不同植入廣告的效果到底哪個最優;第五,可以追蹤熱點事件,比如在世界盃這一重大事件期間,我們的使用者的畫像是什麼,關注點是什麼。
最後,如果大家對用研感興趣,我這裡推薦了一些書,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我今天介紹的方法都比較粗略,其實每一種方法都是一門課,比如眼動或使用者畫像都有專門的課程和書,如果大家感興趣,都可以去看一下。
其實在很多時候,使用者不一定和我們的想法一致,所以使用者也不一定按照我們設計的方案去理解和使用產品。因此,我們必須要真正接觸使用者、瞭解使用者,才能知道使用者想要的是什麼。
01使用者研究的概念
及可解決的實際問題
首先,我想介紹一下使用者研究的概念、它能解決的問題以及常用的一些方法。
首先,什麼是使用者研究?使用者研究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美軍請了很多心理學家對飛機的駕駛艙進行設計。大家可以從下圖中看到,這是一個飛機的駕駛艙,看起來非常複雜,需要做一些人機互動的可用性測試,透過心理學的實驗去找出什麼樣的設計是最優的,要怎麼樣才能減少操作的失誤。
舉一個例子,比如飛機的儀表盤也做過這種實驗。實驗發現,黑底白字更方便人的瞬間識別,因此這樣的設計一直沿用到現在。
使用者研究是使用者設計流程的第一步,它是理解使用者、將使用者的目標需求和企業的商業宗旨相匹配的一種比較理想的方法,包括在維基百科的定義中,在產品開發的每個步驟,都要把使用者列到考慮的範圍。
使用者研究能做什麼?首先,它能夠確定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的目標人群是誰,使用者對產品和服務的接受度是怎麼樣的。其次,能瞭解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的感受如何,包括他滿意或不滿意的點,同時,可以瞭解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有哪些。
使用者研究能解決以下幾類問題:一是確定使用者的基本屬性、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二是瞭解使用者的目標和訴求是什麼;三是瞭解使用者的場景,探究使用者實際使用產品的場景是什麼樣的;四是瞭解使用者文化;五是瞭解使用者的心智模型,心智模型指使用者對物體和人的認知;最後是瞭解使用者的情感,以及使用者的其它的訴求。
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在做兒童類產品的時候,應該怎麼樣設計?
透過研究,我們發現,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對事物的認知有明顯差異。在5~7歲的時候,兒童更多對圖片類、影片類的內容認知會更強烈一些。
8~10歲又是一個年齡階段,兒童開始認字了。從資訊呈現的角度來看,圖文結合對他們而言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形式。
到10歲以後,兒童對於文字的認識更深刻,他們的網頁訪問習慣和成人的差異已經不是特別大了。
所以,我們可以瞭解我們的目標使用者,對他們進行分群。
另外,我們可以瞭解使用者的目標是什麼。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有關一個價值3億美元的按鈕。美國一個大型電商在做後臺資料分析的時候,發現它在支付環節流失了大量使用者,所以請使用者做了一個可用性測試,發現了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在支付環節,使用者必須先註冊才能購買。使用者表示,我是來買東西的,而不是來註冊會員的,因此,註冊環節阻攔了絕大多數人的購買。
根據使用者研究的結論,網站迅速改變了購買流程,讓不想註冊的使用者可以跳過註冊環節,銷售量因此瞬間提升了45%,銷售額上漲了3億美金。
使用者研究還可以解決心智模型的問題。如下圖所示,這一類微波爐剛上市的時候,遭到了大量使用者的投訴。
使用者為什麼投訴?因為使用者不知道怎麼用,它的操作太複雜了。微波爐的使用者主要是家庭主婦,對於這種非常繁瑣和複雜的操作介面,她們認為非常難用。
使用者的心智模型是什麼?使用者只想要一個簡單的操作介面,可以知道我火力如何,要熱多少時間就可以了。所以,我們看現在的電商網站,賣得最好的還是非常經典的、符合使用者心智模型的微波爐。
然後是使用者文化。如果某家電企業想進軍美國市場,那麼就需要做一些研究。把模型拿到美國市場去做研究時發現,如果按照國內的設計,一個披薩再加兩升的大蘇打水會讓冰箱的門很難關上,而國內人們很少有儲存食物的習慣,這就是文化的差異。
接著是情感化的設計。下圖是在iPad上看資訊的兩個頁面,左邊會更好一些,因為它有一個關於天氣的設計。雖然不會起到導流作用,但可以結合使用者的使用場景。
使用者使用iPad看資訊主要有兩個場景,一個是晚間,一個是早間,對於早間的使用者來說,這個功能非常實用。他可以在每天看新聞的時候瞭解當天的天氣情況,這一設計對使用者而言很人性化,另一個只有新聞的介面就會讓使用者感到比較冷漠。
02常用的使用者研究方法
使用者研究的流程和一般方法是什麼樣的?
首先,使用者研究貫穿在產品整個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在產品概念階段,我們可以做一些行業的產品分析,目標使用者的定位研究,以及競品的評估。如果產品有demo,可以做一些可用性測試,也可以做使用者需求和動機的分析。
在產品測試階段,我們可以做產品的概念測試、創意研究、接受度測試,以及確定品牌名稱——如果產品上市之前沒有定名稱的話,我們也可以讓使用者參與進來,還包括定價的研究。
在成長和成熟期,大家最常接觸的就是滿意度調查、品牌價格研究、營銷效果研究以及使用者行為的變化。
在產品衰退期,我們常做流失使用者的研究,探究使用者流失的原因。同時,我們還會挖掘新機會點——我們的產品在迭代轉型期應該做什麼,這些都是使用者研究可以參與進來的部分。
一般流程包括提出問題,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執行,再到結果的輸出和分析,最後到報告的輸出。
比較關鍵的首先是提出問題。這裡有一個經典的福特的案例:當你問人們想要什麼的時候,他們說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馬,但是福特公司發明了汽車,這體現了我們要怎樣正確地提出我們的問題。
正確地提出問題主要分幾個方面。在需求分析的階段,我們需要怎麼樣去提出問題?在產品的評估階段,我們又要怎麼提出我們的問題?在行為分析的階段,我們該怎麼提出問題?我們要做的不是直接去問使用者想要什麼,而是要合理和科學地分解我們的問題。
使用者研究主要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兩類。定量研究主要透過大資料的方式收集使用者的意見和反饋,定性研究更多是透過深入的調查和訪談去了解使用者對某些問題或現象的解釋。
問卷調查法使用流程問卷調查是非常常用的使用者研究的方法,尤其是在現在的網際網路時代,大家做使用者調查是非常方便的,可以非常快速地收集大量的使用者資料。
問卷調查也有自己的適用範圍。大家現在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調查,讓人填個問卷什麼的,但它是有適用範圍的。如果你需要了解使用者的動機和習慣,需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需要了解使用者的滿意度和態度,需要了解使用者的價值觀以及其它的背景屬性,問卷調查都可以幫助你解決。
以下這些問題,大家可以看一看哪些是問卷調查可以解決的。
首先是使用者分群,這個一定是問卷調查可以解決的。
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包括他們的線上需求、觀看習慣和內容偏好,這些也是可以透過問卷調查解決的。
使用者獲知APP的主要的途徑,這也可以透過問卷調查解決。
還有使用者對現有頁面的看法,比如滿意度如何,是否喜歡,原因是什麼,這些也是可以的。
問卷調查主要包括5個部分。問卷調查有它的適用範圍,所以,我們首先要想一想研究想解決的是什麼樣的問題,如果問卷調查可以解決,我們就可以確定我們的研究目標。
在確定目標的時候就要想到怎麼去投放,例如透過郵件的方式,或透過第三方調研平臺去投放,這些都是要提前要去思考的。
再次,要思考招募什麼樣的使用者。例如我要去做一個95後的使用者研究,一定要去想需要怎樣的使用者配比。所以,首先在調查目標的階段,就要把這些問題確定好了。
第二,我們要去做問卷調查的方案。這裡面有很多邏輯性的內容,包括問卷的結構、設計原則、邏輯、措辭、評估以及預調查,在做完之後才能確定我們的研究方案,再去做推廣和回收。
接著是做資料分析,最後是報告撰寫,這個我就不仔細說了。
在問卷調查中,大家通常會問的一個問題是多少樣本是合適的。大家經常會覺得樣本量越多越好,其實樣本量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我們看一下美國大選。美國大選之前,美國的很多公司都會做一些民調,下圖是2004年美國大選的民調情況。左側是美國一些公司和媒體做的支援人數調研資料。它的樣本量是多少?我們可以看左邊的圖顯示在1000左右,而它的結果還是比較客觀的。所以,樣本量不一定越多越好。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工具。我們可以看一下樣本量誤差的圖,在曲線到400左右的時候,基本就處於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了。也就是說,在總樣本達到這個數之後,無論最後是2000也好,20000也好,誤差都不會特別多了。樣本量多的確是好,但回收時間和費用等因素都要考慮在內。
尤其是在現在的網際網路上,我們要做敏捷的研究,因此,一味追求樣本量可能會導致其它方面的缺陷。
這裡也有一個計算器,大家可以線上體驗感受一下。我給大家展示一下。(樣本量計算器 :http://www.surveysystem.com/sscalc.htm)
這是一個樣本的計算器,比如我們的置信水平是95%,置信區間是5,假如產品規模是100萬的話,所需的樣本量只有384。
如果我們的樣本量是1000萬,所需的樣本量還是384。這解釋了樣本量多少是科學的,是不是越大越好的問題。
這是樣本量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問卷設計。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問卷調查到底是不是科學的?他們的研究結論是不是客觀的、有價值的?對此,你自己也可以有一個評估,這些都是真實的案例。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問卷有沒有問題。“您觀看比賽直播或者錄播的時間有多久?”這種有歧義的問題在問卷裡很常見,到底是看直播的時間還是錄播的時間?
另一個是“最後能不能八卦地問一下你的性別及年齡段?呵呵,放心!我不會告訴其他人的。”首先,它的選項是雜糅的。其次,做問卷調查屬於科學研究的領域,所以我們應該站在一箇中立的態度裡去提問,後面這些完全沒有必要。
還有一個,“您平時主要關注哪些人的服飾資訊?明星、達人、時裝編輯、使用者UGC內容”,這就是專業術語的問題了。使用者UGC內容是我們網際網路從業者的術語,不適合讓使用者去做選擇。
再看一下這些問題的設計是否合理。您的姓名,您的身份,您的年齡……這裡也是有問題的。
首先,我們在做問卷調查的時候不會問到姓名的問題,這屬於個人隱私,除非有特別需要,我們會盡量避免比較隱私和敏感的話題。
其次,“身份”的說法不是很合適,這裡是指你的職業。當然,它的選項也少,但首先在題幹裡面,我們是不會使用身份這個詞的。
年齡這一題也有問題,15歲以下的使用者就沒法填了。
第四,提問者設計了一個產品,他在做調研時問整體風格給你感覺如何。選項有眼前一亮、還不錯、一般、不好看。這其中有傾向性的問題,因為好的答案比不好的多。
我們一般會說5點量表、7點量表,這是均衡的量表選擇,不能一上來全是好的,最後給一個不好,那就有一點強迫的意思。因此,你在做研究時不能有傾向性,否則結果就不夠客觀。
舉個例子,下圖是一個音訊新聞產品。大家用喜馬拉雅或一些音訊APP的時候會用到設定時長的功能,比如你在睡前或一段時間裡不方便操作手機,想聽音訊的時候,可能會給它設計一個時間。大家覺得哪個時間設定更合理呢?
我們不能單純地說哪個更合理。透過問卷調查發現,使用者單次收聽音訊新聞的時長在20分鐘到一小時的佔比也非常高。所以在左邊的設計中,直接到20分鐘就停止了的話,顯然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問卷調查可以幫我們解決設計上一些功能不合理的問題。
另外,我們還可以做一些廣告效果的評估。在電視劇和綜藝節目裡會有一些植入廣告,廣告會在不同的場景裡植入。有道具植入,比如化妝品會直接作為道具置入劇中;有角色繫結,比如演員會使用這個產品;有劇情繫結,產品會跟著劇情走,在劇情的某個地方會出現廣告。如果需要評估哪種植入效果是最好的,也可以透過問卷調查解決。針對這個案例,我們發現,角色繫結的效果比較好。
另外,我們還可以探究品牌植入廣告的形式對使用者品牌認知和品牌形象的影響,使用者比較滿意的方面在於覺得劇情和品牌的契合度高,品牌融合比較自然,這些都是我們透過調查可以獲取的資訊。
可用性測試使用流程第二,網際網路公司非常常用的方式是可用性測試。和問卷調查不一樣的是,可用性調查不需要大的樣本,剛才說的400相對來說也比較大,但可用性測試非常敏捷,只需要5~10個使用者就可以快速地觀察使用者如何使用產品,並發現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問題,最後找出解決方案。所以,這是非常方便大家操作的。
首先,這是一個著名的設計過程理論:設計的過程非常曲折和複雜,而使用者研究正處於設計最前面的階段。透過整理,它可以從雜亂的、無序的、模糊的資訊中得到指導設計的方向,其中,可用性測試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可用性測試怎麼做呢?主要有5個步驟。
第二,我們要招募可用性測試的使用者,透過一對一的形式使用者招到實驗室去做測試。因此,我們需要確定這次測試需要招募什麼樣背景的使用者,以及使用者的配比如何。
確定使用者招募方案之後,我們要出一個測試大綱,根據測試目標模擬使用者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場景。等使用者來了之後,讓使用者按照我們的任務進行操作。
在測試的過程中,主持人更多是觀察的角色。他要鼓勵使用者出聲思考,讓使用者自己體驗我們的產品,而不是在旁邊一個勁兒去問使用者。這是比較需要注意的一點。
最後,我們透過5~8個人的一個測試,就可以輸出一個很好的研究結論報告出來。
問卷調查有它的適用範圍,可用性測試也有它的適用範圍。它更多的是解決使用者使用和操作行為的問題,比如使用者能不能找到我們想要使用者看到的內容,我們的導航佈局是否合理,我們的頁面排版是否合理,我們的互動流程是否合理。剛才舉的3億美元按鈕的例子就是透過可用性測試來完成的。它的成本非常低,也非常的高效,能帶來一個大範圍的提升。
但是,可用性測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比如到底有多少使用者喜歡這個,使用者的滿意度如何,使用者的偏好如何,這一類問題是可用性測試無法解決的,需要問卷調查的方法來解決。
我們招募了10個使用者去做可用性測試。如果你真的在客廳的場景中,你會離電視很遠,旁邊有一堆文字,而你又要去掃碼的話,難度會非常大,基本所有的使用者都要從沙發上走到電視前面蹲下掃碼,這個體驗比較不好的。所以第一個的體驗更好,內容更大一些,精細一些,簡潔一些。
以下兩張圖展示了新聞類小程式焦點圖的設計情況,大家覺得哪個會好一些?
第一張會好一些。焦點圖是小程式重點想推的內容,在做可用性測試的時候,幾乎所有使用者都沒有留意第二張圖的這一板塊,直接下滑。透過訪談發現,使用者不看這一塊內容的原因在於把這塊內容當作廣告忽略了。雖然它設計得很精美,但是使用者不關注,所以最真實的圖片會更好一些。
眼動測試使用流程第三,我們也會使用眼動測試做產品效果的評估。對於個體而言,百分之七八十的外界的資訊是透過眼睛去獲取的,而眼動有一定的規律,所以我們透過眼動儀記錄眼球活動的軌跡,以及眼球對不同內容的關注情況,從而評估頁面和產品的設計是否符合人眼球關注的習慣。
眼動測試主要應用的領域有網頁設計、手持裝置、軟體、產品包裝陳列等等,這些都可以透過眼動儀去做評估。
簡單介紹一下,它主要有兩個指標,一是熱力圖,即左圖,主要說明使用者視線停留最長的是哪個區域,左側圖中最紅的地方就是使用者看的最多的地方,白的地方就是沒有人看的區域。
另一個比較有用的圖是瀏覽軌跡圖,它能展示使用者是怎麼看這個頁面的,他先看了哪個區域,再看哪個區域。這是兩個比較有價值的產出。
這裡簡單舉個例子,這是兩個頁面的熱力圖。當然,我們通常不會只做眼動評估,還會結合前面介紹的研究方法統一去看,眼動評估也會給我們提供參考。
從眼動熱力圖來看,以下兩個頁面中哪一個的效果更好?
B的效果更好。為什麼呢?A的瀏覽的路徑相對來說比較曲折,而且使用者的關注點比較散,沒有一個很流暢的體驗。在 Google的眼動研究裡有一個主要的結論,人在文字偏多的的網頁裡面,視線的瀏覽軌跡是呈F型或矩陣型的,而A是比較散的。
大家可以看到B的眼動的分佈比較均衡。B是 A的改版頁面, A是我們在改版之前做的眼動測試,B是上線之後的測試,不管是資料指標,使用者滿意度,還是商業價值——因為這個頁面還有廣告,都有一個很大幅度的提升。
前面是首頁,下圖是底層頁A和B,大家覺得這兩篇文章的頁面設計哪個效果更好?
這是軌跡圖,即先看什麼再看什麼。答案也是B。為什麼也是B?因為B的使用者瀏覽更規律。圖A中,每一個使用者的注視沒有形成明顯的規律,非常分散和跳躍。但B的文章有小標題,所有使用者會先看標題導語,接著非常聚焦地看到第一個小標題,再去看詳細內容,接著到第二個小標題,瀏覽是非常有規律的,這樣更容易幫助使用者抓住這篇文章的有效資訊。但是A的資訊呈現得非常分散,所以使用者在瀏覽時視線比較跳躍。
所以,從眼動的角度,我們可以評估內容該怎麼體現會更好。
如何開始使用者畫像?另外,我們經常會做使用者畫像,這個可能大家也聽說過,就是根據使用者的目標行為和觀點把使用者分成不同的型別,從每一類使用者中抽出一些典型的特點,形成一個比較豐滿的使用者畫像。
舉個例子,這是我們媒體研究院針對世界盃做過的使用者畫像。大家可能覺得看球的使用者都是球迷,其實不是的。我們做了一個使用者畫像,發現有資深球迷、普通球迷、女粉絲,還有吃瓜群眾。專業足球賽事的受眾可能更聚焦在前兩類上,但是世界盃這種大型的體育賽事會圈更多的邊緣使用者進來。
在知道了這一點之後,我們在做產品也好,做活動也好,針對性就會更強一些。
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點是,第一,使用者畫像不等於簡單的使用者細分,使用者細分可能只是把人根據人口屬性細分,但使用者畫像會更立體一些。
第二,使用者畫像不是真實的使用者,它代表了一類使用者,描述某一類使用者的特點。
第三,使用者畫像不是集中使用者,不是集中到一個虛擬的角色上,它一定要抓住典型,使用者畫像的典型性是非常重要的。使用者的典型需求是什麼?典型流程和痛點是什麼?這是使用者畫像需要去做的。
所以,使用者畫像的應用場景也比較廣泛。比如我們做推廣的時候,我們做運營方案的時候,我們做產品設計的時候,我們要去做專案的優先順序排序的時候,使用者畫像都非常有用。如果不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垂直產品,我們要怎麼做使用者目標定位呢?由此可見,使用者畫像的應用非常重要,它可以解答我們要重點和優先去做什麼的問題。
什麼是使用者日誌?我們接著簡單介紹一下使用者日誌的方法,即透過寫日誌的方式讓使用者去記錄他的生活或產品的使用活動,包括場景習慣和一些問題等等。使用者日誌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優勢。透過訪談,你能相對了解你想了解的部分,但透過使用者日誌,我們更能身臨其境地體驗使用者真實的使用場景,挖掘到更深度的資訊。
當然也有一些問題。首先,日誌的週期比較長,至少需要連續一週的時間進行。其次,需要投入較多的精力,因為你要頻繁地和你的受訪者或寫日誌的使用者交流。如果他寫的是不是你想要的,或者他沒有認真地寫,你都需要和他反覆地溝通。
另外,使用者日誌對研究人員的專業度和經驗要求也比較高,你還要結合使用者的內容再做分析和解答。
但使用者日誌有它的優勢,它非常適用於一些比較特殊的,難以讓人感同身受的,或實驗室無法還原的場景。比如我們可以瞭解使用者真實的驅動,價值觀和情感感受,在這些方面,使用者日誌都是比較好的方式。
所以方法的選擇由我們的需要決定。如果我們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前面的幾種方法就比較好;但是使用者日誌有它獨特的可能,可以更真實地還原本身的場景。
我們在做95後用戶研究時用過使用者日誌的方法,我們讓95後的同學寫日誌,寫了這樣一個日誌(下圖中的左圖),這就是一個相對失敗的例子。
要避免把日誌寫成流水賬,如果寫成了流水賬,對於研究來說意義沒有那麼大。於是我們和使用者進行溝通,又修不斷地修正。
右邊的日誌非常生動地呈現了使用者形象和產品的使用場景。比如場景之一是對學英語的訴求,一個95後同學不僅要學英語口語,還要日常搭訕,表明了95後是幸福的一代,也是孤獨的一代,他們對社交的訴求非常高,無論什麼產品都要有社交的訴求。無論是在各個產品的使用中還是在日常中,他都非常渴望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所以,在產品設計,尤其是針對年輕使用者做產品設計時,社交性的強調非常重要。對於具體的分享,他還會有自己的想法,比如現在的產品有什麼問題,他覺得應該怎麼樣等等,透過反覆的溝通,日誌可以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但如果你去做訪談,或者讓他填一個問卷的話,我們無法得到這些資訊。所以使用者日誌可以給我們一些更好的、更生動的視角。
除了上下翻頁之外,點選量最高的是中間的彈出的小窗的關閉按鈕,這個資訊量就很大了。為什麼使用者要點選關閉呢?因為他意猶未盡,不想跳走。從產品的角度,我們肯定希望使用者可以有更多消費,但在現在的設計中,使用者在頁面中間推薦區域的消費最少,反而旁邊的關閉按鈕點選最多。這就能很好地能說明我們產品設計的問題。
之後我們做了一期改版,在新樣式中,我們把中間的推薦區域擴大,由三張圖增加到了16張。可以看一下資料,有2.2倍的提升效果,更多使用者會在我們的產品裡進行二次消費。因此,透過資料分析,對於產品設計也好,對於內容閱讀也好,會有更多升級的體驗。
03使用者研究的幾個關鍵點
最後再介紹一下做使用者研究的幾個關鍵點。首先,要保持中立和客觀,包括剛才說的一個小事,在做問卷設計的時候,研究人員一定把中立性作為必須堅持的原則,只有在這一原則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研究,否則整個研究是偏的,結論的意義就不大了。
其次,要保持好奇心。經常有人會說我都知道了,我朋友都在用,我看沒有人用,或者我都不用等等,把自己的經驗和認知灌輸到使用者心裡,認為我覺得沒有人用就沒有人用,或者我周圍沒有人用就沒人用,這是作為研究人員非常忌諱的一點。因此,要始終保持好奇心,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灌輸到研究的主題裡面去,否則你的先入為主難以對結果產生很好的指導。
最後,思維大於方法。前面也介紹了5種方法,但使用者研究的方法非常多,因為時間有限,我只介紹了幾種比較常用的、可以很快上手的方法,但思維是非常關鍵的。
前面介紹的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適用範圍,但對於同樣一個問題,不同的研究人員可能會選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結論可能會不完全一樣,所以思維是更重要的。
作為一個研究人員,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你是怎麼解題的?你首先要有思維,再去想用什麼樣的方法觸達研究目標,怎麼樣真實地反映實際情況,因此,思維是更重要的,它更多在於你研究經驗的積累,以及自身的不斷進步。
我們回顧一下使用者研究的價值。首先,它能幫我們瞭解我們的使用者畫像;其次,它能幫助我們瞭解使用者的使用反饋和問題,比如剛才介紹的可用性測試;第三,可以洞察使用者需求,我們能知道使用者到底想要什麼,比如我們聽新聞的時間多長比較合理;第四,可以瞭解品牌營銷的效果,比如不同植入廣告的效果到底哪個最優;第五,可以追蹤熱點事件,比如在世界盃這一重大事件期間,我們的使用者的畫像是什麼,關注點是什麼。
最後,如果大家對用研感興趣,我這裡推薦了一些書,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我今天介紹的方法都比較粗略,其實每一種方法都是一門課,比如眼動或使用者畫像都有專門的課程和書,如果大家感興趣,都可以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