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看秋風999
-
2 # 鑼鍋10
土耳其就是北約不被待見的成員國之一,土耳其穆斯林民族國家與北約沒有多少共同語言。冷戰時期,北約極其需要土耳其這個前沿陣地,對抗前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吸收了土耳其為北約成員國。如今冷戰終結28年了,北約這個軍事組織本來沒必要繼續存在。美國為首的北約追求絕對安全優勢,變本加厲擴大防務投入,戰略部署不斷向東延伸。目標就是,恢復了元氣的俄羅斯普京政府。土耳其埃爾多安政府身為北約成員,這幾年沒少做有損北約利益的事。土耳其違背美國意志攻打敘利亞庫爾德武裝,與美國對峙追求自身國家安全需求。深得俄羅斯的讚賞,土耳其貌似俄羅斯的戰略伙伴,實為牆頭草,風吹兩邊倒。有奶便是孃的奇牆派!北約說穿了就是美俄鬥爭的工具,專為遏制俄羅斯而存在。土耳其自然成為俄羅斯破解北約壓力的切入點,俄羅斯盡最大的努力拉攏埃爾多安政府,吃點虧都可以忍受,可見俄羅斯多麼希望土耳其為戰略伙伴。
-
3 # 英武
讓土耳其加入北約?土耳其本來就是北約成員國,還談什麼加入?只是因為2016年的政變未遂,直接讓埃爾多安倒向了俄羅斯普京,與是形成了現在的奇葩現象: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成員,
1.土耳其現在成為美俄博弈拉攏的焦點,這也是土耳其從年初以來越境發動“橄欖枝”行動能夠“刮地皮”成功的重要原因。
3.同時,不論是美國主導的中東能源通道,還是俄羅斯主導的國際能源通道,都需要經過敘利亞,而敘利亞北部地區+幼發拉底河,是美俄都要爭取的戰略通道。而這些通道的安全保障,都需要土耳其支援。4.如果土耳其像在發生政變那樣,站在美國領導下的北約一邊兒,對於俄羅斯來說,就是一個災難。畢竟,俄羅斯需要發展經濟,尤其是在美西方制裁下,更需要能源輸出來獲得經濟發展!而俄羅斯為了保住自己的出海口和軍事基地,出兵敘利亞才有了機會將土耳其拉入自己的陣營!這些都是局勢發展和普京和某國謀略的勝利,自然需要更好的維護!
所以,現在談論土耳其的北約身份,就跟提問什麼時候土耳其能夠加入歐盟一樣,是一個偽命題。
-
4 # 極度駭客
一、北約得以實現對俄羅斯卡脖子之勢。前蘇聯時期,乃至前推幾個世紀前的沙皇時代,就對黑海海峽展開激烈爭奪,特別是1946年土耳其危機,是最近一次的蘇土黑海海峽爭端,由於美英的介入被擱淺。這也說明前蘇聯對土耳其地緣位置的看重和迫切需要,但是土耳其在美國的運作下,於1952年加入了北約,使蘇聯喪失了黑海艦隊的優勢。如今的俄羅斯同樣在被土耳其、北約卡脖子,克里米亞只能保證俄羅斯艦隊離開本土,而土耳其則決定俄羅斯艦隊能否離開黑海,進入地中海!
二、土耳其的地緣政治,成為北約封鎖俄羅斯的重要條件。蘇聯時期,海外駐軍的投送與補給,還可以依靠強大的經濟支撐力和軍事威懾力得以實現,但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崩潰,無力維持和運營海外駐軍勢力,不得已俄羅斯撤回了99%的海外力量,只在敘利亞和幾個獨聯體國家保留了一點火種。有經濟無力支撐的原因,也有土耳其的原因,成本低價的海運通道被關閉,高昂的空運代價只會使俄羅斯癱瘓狀態的經濟雪上加霜。可以說,在美歐和北約封鎖制裁俄羅斯的戰略當中,土耳其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三、特朗普的率性而為,給俄羅斯衝破封鎖提供了機會。美國對北約組織的絕對掌控慾望和世界霸主心態,對土耳其政權的顛覆企圖,對歐盟國家的利益損害,使的北約組織歐洲成員國,對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極度美國主義,產生較大的反感和抵制。特別是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支援庫爾德武裝的做法,使得本來就對美國耿耿於懷的埃爾多安,放下忌諱悍然出兵敘利亞,名義上打擊暴恐勢力,實際上是為了打擊庫爾德武裝,並與俄羅斯走在了一起,雖然土耳其不會與俄羅斯成為夥伴關係,但是埃爾多安明顯反感美國,而交好俄羅斯的做派,無疑會讓俄羅斯取得機會,突破北約的封鎖,而俄羅斯的援建土耳其核電站、預售S—400導彈,無不是俄羅斯拉攏土耳其的投資。
總之,俄羅斯及其前身與土耳其的恩怨是非,沙皇血統的擴張侵略特性顯然是主導,但現在國際局勢的特點也在表明,敵人與朋友的定位,將由利益和代價來做最終的裁決。
-
5 # 華眼觀世界
土耳其是伊斯蘭國家,加入北約實際上就是不倫不類,是一個戰略錯誤,也因此一直因政治觀點不合多與美國及北約發生衝突,,甚至因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槍殺了大批巴勒斯坦老百姓而果斷從美國,以色列撒回大使以示抗議,並且在敘利亞行動中險與美軍發生衝突。而美國對土耳奇也是貌和神離,埃爾多安要求美國引渡反對派首領居倫也沒能如願。現在美國實在是分不出身來,如能分出身來,埃爾多安就象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樣不受美國歡迎,所以儘管土耳奇身在北約但其心並不在北約,但倘若與北約翻臉投入俄敘陣營則是對美國及北約的一個沉重打擊,所以俄羅斯盡最大力量在拉住土方耳奇不要同北約抱的過緊。
-
6 # 詩人的眼睛看世界
有句成語:一夫當關。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國,一下子就卡住俄羅斯黑海的出口脖子,你說對俄羅斯的影響大不大?
還記得今年4月份,美國和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劍拔弩張的時候嗎,美軍海陸空全做好準備,土耳其適時關閉了土耳其海峽,對俄羅斯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俄羅斯只能盡力討好土耳其,甚至自己貸款“賣給”土耳其“S 一400”。
其實土耳其在北約內,並不受待見,甚至是美國顏色革命的物件國,2016年就差點搞成軍事政變。在那時,俄羅斯並沒有固執著冤冤相報,而是提前提醒那個敢下令擊落俄羅斯戰機的老冤家對頭,救了埃爾多安一命,從而換來西出地中海的有限便利。
說真的,要是北約對土耳其一視同仁,敘利亞今天的局勢就要改寫,土耳其作為中東大國,北約第二軍事大國,必定讓俄羅斯付不起代價。
天無絕人之路,美國北約死磕俄羅斯的同時,又給土耳其動手動腳,迫使土耳其不得不放棄歷史冤仇,選擇和俄羅斯眉來眼去。讓美國北約在敘利亞偷雞不成蝕把米。
至於北約,要的是土耳其地理位置,並不需要一個伊斯蘭教國,而土耳其既擁有優良的地理位置,又秉承了奧斯曼的狂野,不要說俄羅斯,就是世界上其他大國也要禮讓三分:對於美國敘利亞的盟友庫爾德,土耳其說揍就揍,美國都裝聾作啞,任由土耳其作為。
俄羅斯一怒之下,合併了克里米亞,只要給俄羅斯機遇,俄羅斯必然首先佔領土耳其海峽,當然北約之所以任由土耳其騎牆搖擺,也是以控制土耳其海峽的大局為重。
無論土耳其今天怎樣和俄羅斯眉來眼去,但仇恨沒有忘記,所以北約但凡有點人情味,土耳其留在北約裡,依然是北約敲打俄羅斯最好的工具。
-
7 # 海之波濤3
影響那是相當大了!土耳其可以說是北約的“元老”級的成員,這是因為在二戰結束後,前蘇聯對土耳其提出了領土和控制土耳其海霞的要求(你說這毛子咋對土地這麼有癮呢?),由於土耳其與蘇聯的實力相差太過懸殊,在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後,土耳其“被迫”尋求北約的支援,而北約也正缺一個幫手對付蘇聯,於是北約就把土耳其攬入“懷中”。在安全得到保障後,由於土耳其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土耳其在對付蘇聯(俄羅斯)方面可謂“鞍前馬後”,“鞠躬盡瘁”,儼然成了北約的急先鋒,特別是土耳其控制住了蘇聯(俄羅斯)黑海艦隊通往地中海的出口,使得蘇聯(俄羅斯)黑海艦隊常常是欲出無門,即使土耳其放行,蘇聯(俄羅斯)也要和土耳其通報,這對黑海艦隊的出海速度和戰鬥力形成了嚴重的制約。在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實力與前蘇聯相比大打折扣,而土耳其的國力和軍事實力則大幅提升,除俄羅斯的先進武器外,土耳其從美國等軍工大國都引進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而且數量龐大,特別是在目前,假如在常規武器裝備上,土耳其並不輸俄羅斯多少,難怪土耳其在2016年擊落一架俄羅斯的蘇—24戰機,脾氣火爆的俄羅斯並沒有報復,這除了有北約盟友的支援,也和土耳其本身的實力令俄羅斯忌憚三分有關。然而,雖然土耳其是北約的盟友,但北約一直把土耳其當做一杆槍使,這使得土耳其總有被戲耍的感覺,於是土耳其腳踏兩隻船,與俄羅斯“重歸於好”,特別是在敘利亞戰爭中,土耳其還與俄羅斯和伊朗組成了臨時的“統一戰線”,這讓北約對土耳其更加戒備,而俄羅斯對土耳其從來就沒有好感,和土耳其交好,只不過是權宜之計,假如有一天美國衰落,北約解體,俄羅斯第一個收拾的國家就是土耳其。
-
8 # 超然視野
土耳其加入北約那是很遙遠的事情了,那個時候還沒有獨立的俄羅斯國家,而是以加盟共和國形式存在於蘇聯之內的俄羅斯共和國,而當時北約主要還是看上了土耳其對蘇聯扼制的重要的地理位置!
土耳其橫貫歐亞大陸,控制著黑海聯通地中海的重要海上通道,而且土耳其東北部地區還和蘇聯的重要的能源產地高加索地區毗鄰,與土耳其東部的伊朗形成一道天然的阻止蘇聯勢力南下的屏障,加上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蘇聯的前身沙俄,本來就是有著極深的世仇的國家,可以說沙俄的擴張崛起史就是奧斯曼土耳其的衰落收縮史,因此美國極力的拉攏土耳其成為北約成員,雙方有著彼此都需要的重要戰略利益交換!
那麼對於俄羅斯而言,身在北約的土耳其有什麼威脅呢?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領土及遺產,同樣的也繼承了蘇聯的龐大勢力範圍,不過陷入經濟困難的俄羅斯國力下降嚴重,根本沒有能力維持如此龐大的勢力範圍,唯獨必須的保護的是南方出海口的安全,這一點也是土耳其心知肚明的,因此土耳其雖然身在北約之內,但仍然在對待俄羅斯問題上顯得不夠盡力,不但蘇聯/俄羅斯從土耳其控制的戰略通道出行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而且在處理一些事情上也表現的相當明智,例如著名的米格29叛逃事件,飛機原封不動歸還,人卻送給了美國!也就是說土耳其其實一直極力的避免與蘇聯/俄羅斯徹底決裂!
土耳其在加入北約初期,經濟發展一直嚴重滯後於歐洲大部分國家,直到近三十年左右,土耳其才獲得了經濟發展,如今綜合國力已經更上一個臺階,而且因為土耳其一直比較注重主要裝備自給自足(空軍裝備除外),也具備了一定的工業能力,如今已經是一個實力不容小覷的地區性大國,這也是土耳其不在以北約的利益為主要體現,而在處理一些國際和地區事務上也以本國國家利益為主,這也是在敘利亞問題上土耳其頻頻與俄羅斯和伊朗眉來眼去的主要原因!即使有些時候會損害北約利益也在所不惜!
-
9 # 錦繡中華一捧土
土耳其加入北約後,土耳其一心一意跟著北約,所以作為土耳其的波斯布魯斯海峽,使得地處克里米亞俄羅斯黑海艦隊封閉在黑海中,根本無法到達地中海。俄羅斯為了確保自己南部戰略出海口,必須出兵敘利亞打造軍港,才是出路。
之所以俄羅斯力保敘利亞局勢,力挺敘利亞政府軍,主要的海軍地中海的港口在敘利亞。
土耳其信奉伊斯蘭教,對於北約來講有點不倫不類。中東國家認為土耳其加入北約成為西方的一員,所以許多國家不認可土耳其;北約國家之所以吸收土耳其加入北約,主要是想利用土耳其海峽,控制俄羅斯。土耳其本身有奧斯曼帝國夢想,也希望利用北約平臺,發揚壯大自己。
目標很美妙,但是現實很殘酷。正當唉爾多安躊躇滿志時,美國支援流亡再美國的土耳其人庫倫,發動軍事政變。從此土耳其與美國交惡,土耳其也緩解了與俄羅斯的關係,投入俄羅斯的懷抱。
目前騎牆派的土耳其,橫跨歐亞大陸,扼守土耳其海峽,又是中東大國,所以顯得另類。至於以後怎麼發現,就看各方博弈的情況。
-
10 # 老狼48440790
土耳其,橫在俄進入歐洲、非洲的一道屏障。
中國有句成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土耳其就是擋在俄羅斯面前的北約“一夫"。
翻閱世界戰爭史,你會看到土耳其的老祖宗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帝國戰鬥了數百年。
前幾年被俄羅斯“收回"的克里米亞,原來就是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透過三百餘年拉鋸的戰爭爭奪,最後被俄羅斯佔領成為俄國領土。再看二戰後的國際衝突史,發生在北韓半島的“北韓戰爭",就有“土耳其旅“參戰的身影,那是上世紀50年代初。你再看每次由美國牽頭髮動的區域性戰爭,土耳其基本不缺席。土耳其自加入北約66年來,充當的是“擋箭"的盾牌角色,是擋住俄羅斯外擴的一道屏障。
土耳其與俄羅斯從古到今勢不兩立,二戰後俄羅斯(蘇聯)的崛起讓土耳其噤若寒蟬,蘇聯的勢力大有包圍瓜分土耳其之危。土耳其為了尋找靠山,於1952年毫不猶豫加入了“共同防禦組織”一一“北約",成了受集團保護的域外國家。當時美蘇基本形成對立的陣營,德國(東、西德)由蘇美駐軍各自保護,世界範圍基本形成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土耳其加入北約正合美國集團阻止蘇聯集團擴張之意。
蘇聯解散,俄羅斯繼承主體遺產。土耳其仍然是北約阻止俄羅斯擴張的盾牌。
無論從陸路到水路,由於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是連線歐、亞、非三洲難予撇開的必經通道。對俄羅斯影響猶為巨大。土耳其的總統埃爾多安深知土耳其在北約的重要性,因此才敢屢屢冒犯世界霸王北約領袖美國,逼迫北約一次又一次作出讓步。
土耳其深知自身在北約的價值,北約不想失去一張手中尚好的牌,才成就了北約和俄羅斯相互拉攏的香餑餑,也成就瞭如今土耳其的橫行地位。
回覆列表
土耳其成為北約成員國的時候是1952年,那一年,說個笑話吧,世界上還沒有俄羅斯,只有蘇聯。
土耳其在北約的權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獨特的地理位置,也就是它所擁有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也是當時蘇聯黑海艦隊出入地中海的必經之路。
換句話說,如果土耳其封鎖該海峽,俄羅斯的艦隻無法進入地中海;所有的水面艦只和潛艇都成了聾子的擺設。
根據北約2011年的估計,土耳其擁有北約第二大常備軍事力量,僅次於美國軍隊,估計有49.5萬人服現役。
土耳其是北約核共享政策的成員國;土耳其境內Incirlik空軍基地總共部署了90枚B61核彈,其中40枚可以供土耳其空軍在核衝突時使用。
二戰結束後,土耳其一直在聯合國和北約(NATO)的國際特派團活動中派出維和部隊;包括在索馬利亞、非洲之角的維和行動。
不過在美國第一的政策下,尤其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政策調整後,土耳其不失時機利用了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土耳其因此要成了俄羅斯人的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