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淺袖

    推薦兩款,第一個是Surface第二個是馳為 SurBook Mini

    不知道你的預算大概是多少。

    資金充足就直接上高配i7 16G 256Gssd的surface pro

    surfacepro擁有不錯的功能和效能。

    Surface Pro 配備強大的智慧英特爾@ 酷睿TM 處理器,速度和效能都得到了進一步 提升,電池續航能力相比Surface Pro 4 有較大提高。

    (i7) 配備的Intel ris Plus 顯示卡640 可以輕鬆應對LOL等熱門網遊

    馳為的價格就相對親民一些了

    4G+64G的組合只需要不到1800銀子。

  • 2 # 太平洋電腦網

    我對工具的顏值要求比較高,所以選的二合一筆記本的顏值要求也很高。所以,推薦的二合一筆記本除了高效能還必須輕薄和高顏值。例如戴爾XPS15

    戴爾XPS15搭載了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效能比上一代提升了40%,最高可選i7-8705G平臺,效能非常強勁。這一顆處理器平臺內建了Vega顯示卡,效能超越GTX1050Ti獨顯,面對大型的圖形處理任務毫無問題。配合最高16G記憶體、512G的固態硬碟,外出寫生或者日常辦公都遊刃有餘。

    當然,XPS15的的螢幕和便攜性也相當出色。15.6英寸的螢幕最高支援4K解析度和1500:1的對比度,螢幕色彩是支援100%的Adobe RGB色域,滿足設計師相當挑剔的色彩要求。縱使配置如此高,但是重量也只有 2KG左右,便攜性非常高。

    除了戴爾XPS15,微軟 Surface Book 2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說到二合一筆記本和商務風,怎麼能夠不提及到surface呢?全新的微軟 Surface Book的配置更加強大了。

    搭載了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i7-8650U處理器,效能比上一代提升了40%。同時配合GTX1050獨立顯示卡、16G記憶體、512G的固態硬碟使用,效能強勁,簡直是製圖、手繪、設計者的神器。

    PPI高達267的可觸控螢幕也是一大亮點,而且電腦的續航小時高達17小時嗎,完全能夠滿足苛刻的續航要求。

    微軟 Surface Book 2本身設計的時候就融入了商務的基因,濃厚的商務風從裡散發到外。在接見客戶的時候微軟 Surface Book 2無意中就給客戶一種穩重的感覺。

    當然,這兩臺這是相當昂貴的。

  • 3 # IT數碼大排檔

    二合一平板電腦我只推薦微軟的Surface Pro,雖然其他品牌也有,但選擇Surface Pro就是選擇專業,選擇信仰。

    Surface Pro輕便,靈活。是平板,也是移動工作室,同時也是筆記本,靈活變幻模式,滿足更多需求。

  • 4 # 中關村線上

    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他們對於移動辦公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筆者也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人拿著iPad平板電腦在飛機或者火車上移動辦公,他們的需求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價格便宜同時便於攜帶。不過受制於蘋果作業系統的限制,iPad還是無法承擔一些複雜的工作,另外其外接的保護套鍵盤使用體驗也不是很好。

    那麼除了iPad之外還有沒有合適的同價位產品可以選擇呢?為了應對消費者這方面的需求,聯想平板電腦ideapad D330二合一筆記本橫空出世。以可拆分二合一電腦的形態,讓消費者可以在辦公和娛樂之間快速轉換。

    ●傳統膝上型電腦形態,辦公無壓力

    如今市面上的二合一電腦,大多數都採用了以Surface為典型代表的保護殼軟質鍵盤形式組成膝上型電腦形態。這樣的形態雖然在傳統的桌面上打字沒有任何問題,但如果想要像傳統膝上型電腦那樣放在腿上工作就十分不穩了。筆者的同事曾經把Surface放在腿上打字,然後發生了摔碎螢幕的慘劇。

    膝上型電腦的準確英文名字應該叫做“Laptop”,譯為“膝上電腦”,能夠在腿上工作的形態才能稱為是真正的膝上型電腦。聯想ideapad D330則採用了硬質鍵盤底座的形式,讓ideapad D330在膝上型電腦模式下完全可以穩固的放在腿上打字,完全不用擔心會摔下來。而其長鍵程的鍵盤與寬大的觸控板,也為使用者帶來了與膝上型電腦完全一致的使用體驗。

    聯想ideapad D330在介面方面也是非常全面,機身配有一個3.5mm耳機介面、一個MircoSDXC插口和一個type-C USB 3.1介面,值得注意的是type-C介面支援資料+影片訊號的傳輸,在機身輕薄的前提下,方便了使用者外接螢幕或者投影的多方面需求。在插入鍵盤底座後,在鍵盤左右兩側多出了兩個USB介面,充分滿足外接USB裝置的需求。

    在辦公應用方面,聯想ideapad D330搭載的是完整版Win10 64位家庭中文版作業系統,並內建了UWP版輕量化微軟Office套件,配合賽揚N4000雙核處理器或者銀牌奔騰N5000四核處理器,記憶體可選4G/8G,硬碟64G或者128G快閃記憶體,完全能夠適應各種的移動辦公需求。

    ●多種使用模式,辦公娛樂快速切換

    得益於無開關的磁吸設計,聯想ideapad D330的鍵盤和觸控式螢幕兩部分可以快速的進行拆分,便於在平板和筆記本之間相互轉換。同時,磁鐵的吸力也十分強,無需擔心在吸合後有意外脫落的可能。

    在反裝螢幕之後,還可以解鎖更多的使用模式。比如實用的帳篷模式可以輕鬆的在桌上進行觸控操作、會議演示,或者看電影等等場景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ideapad D330合適的轉軸阻尼也讓其帳篷模式下更加的穩固。

    前置揚聲器的設計,也可以讓聯想ideapad D330在各種使用模式下的發聲都不會受到阻擋,震撼的杜比音效也能讓消費者體驗到完美的音質效果。10.1英寸的178°廣視角IPS顯示屏也能夠在任何角度清晰的觀看畫面。

    在單平板電腦模式下,由於機身側邊做了圓潤的楔形削薄設計,獲得了十分舒適的握持感。平板主機的最大厚度不足1釐米,最薄處不足5毫米,十分便於攜帶。機身還採用了複合材質,並噴塗了類金屬塗層,在觀感和手感上都有不錯的表現,也避免了指紋收集器這些問題。

    最後,續航時間無疑是移動辦公人士最為關心的問題。聯想ideapad D330配備了39Whr大容量電池,配合整機低功耗的配置,可以連續12小時進行本地1080P影片播放。在無固定電源的情況下外出,也能滿足全天工作、娛樂的電量需求。

    總的來說,這款聯想平板電腦ideapad D330二合一筆記本,十分適合那些初入職場,同時對於移動辦公還有極高需求的人們使用。出色的移動辦公+娛樂能力,再加上聯想十分令人放心的售後服務,僅2799元的起售價格的確十分具有價效比。

  • 5 # 黑鴨子設計塢

    品牌只是一個信譽跟服務的較量,選那個都可以,都是大品牌。

    如果要談好用,只有選擇配置高的,體驗操作感好嘛。

  • 6 # 時間客

    有一點需要首先說明的是:你如果使用PS,就不是輕量化辦公了。PS能用,對筆電的效能要求還是蠻高的。

    目前看圖中的幾款其實都不適合,surface pro系列,雖然效能不錯,但執行ps這樣的軟體還是不夠,而且發熱會很嚴重,且鍵盤操作非常不舒服,如果你對二合一有執念,推薦:surface book系列。

    關於華為的更不推薦的,高通的晶片執行ps,我保證你做幾張圖就想把電腦扔了,當然除非你對時間無所謂,出一張圖等待20分鐘無所謂,那你可以考慮下。

    我們看下surface pro 最新版的配置圖:

    一個差不多是中高配,價格大約九千多(不算滑鼠),另一個是你圖中的型號,大約五千多,處理器是酷睿m3的,這種配置不要說ps了,就是ppt,你用起來都吃力。

    其實,之前的推薦中,只要設計到ps這樣的軟體,我一般都推薦Mac系列,原因就是能夠快速執行ps這樣的軟體的電腦,只有Mac系列具有價效比(為什麼那麼多從事設計、攝影等行業的專業人士都在使用Mac系列,是有原因的。很多人也在詬病Mac系列價格太高,但你需要想一想:使用年限,效率這兩個緯度對比下,Mac系列價效比要高)。

  • 7 # 靚仔學IT

    對我來說我選擇了華為,因為對我我需要絕對的續航和便攜,能夠滿足一整天在外的中高強度使用;還需要一塊高質量的螢幕,現實指標各方面OK,並且最好是長寬比3:2的“生產力螢幕”。至於效能方面,倒不是說我不需要效能怪獸,主要是忍受不了效能怪獸們的笨拙和高功耗,偶有的這種需求,家裡和單位的桌上型電腦都已能夠滿足。此外,“開蓋即用,合蓋就走”正是我對筆電的理想使用方式。

    最後進入我選擇空間的是ARM+Win筆電,相比傳統的輕薄本或者二合一本,這類“新物種筆電”在我重點需求的幾個方面顯得更加極致。

    我也早就在觀察微軟Surface Go,它是10寸螢幕,對我來說總覺得小了點,看螢幕上的內容太過於吃力。而MateBook E是12寸屏,大部分配置也要高一些,還標配鍵盤,價格也便宜不少(8+256的MateBook E售價3999元,帶鍵盤的8+128 LTE版Surface Go售價5626元)。

    最終選擇了MateBook E,魅海藍的8+256版本,產品已經使用了四五天了,特意詳細記錄了整個過程中的使用感受,不僅僅是為了和大家分享MateBook E的評測,更是想詳細介紹一下ARM+Win的這個新PC物種。

    產品展示

    本部分主要記錄和評價華為MateBook E 的“顏值相關”,以及對輕薄機身、窄邊框&屏佔比、皮質手感、配色的美觀性和鍵盤手感進行展開。

    ▼ 減去一般開箱的繁文縟節,直接了當現真身。產品主要包括平板式機身+鍵盤,鍵盤同時也是支撐架,這也是“二合一筆電”的經典模式。

    ▼ 先說說鍵盤。鍵盤除去按鍵和觸控板部分是塑膠的,其他各個面都是皮質的,很柔軟。同時上蓋中間有個鉸鏈,是可以翻折的,折起來當機身支架使用。

    ▼ 作為二合一本的主機,其實也是個平板。裝上鍵盤會自動切換到PC使用的視窗模式(更適合滑鼠和觸控板的操作),拿下鍵盤就切換到“平板模式”(更適合手指觸控操作)。攝像頭方面,正面和背面都有攝像頭,正面主要可以用作影片聊天,背面則主要當作平板使用的時候用到。機身背面也不同於一般二合一本或者平板電腦的金屬材質,而是皮質的。

    其實大家可以看到,MateBook E的邊框還是蠻窄的,屏佔比資料是82.4%,這個數值在手機界肯定不算高,但在二合一筆電界絕對算高了。而且小E的四周邊框是等寬的,相比不等寬邊框的筆電,視覺感受要好太多了!

    ▼ 鍵盤和機身之間是透過磁吸固定,有三個金屬觸點連線通電。特別要指出的是,鍵盤連線處和機身下半部分都有磁吸,磁吸很牢固。

    ▼ 筆電的A面,中間是鉸鏈,把鉸鏈折過來,再反過來,就成下方第二張圖那樣展開了。

    ▼ 上蓋翻折程度不同,可以調整筆電開啟的角度。

    ▼ B面則是PC的顯示頁面,正面視覺上和傳統筆電並無兩樣。(PS:順便再感受一下等寬邊框的視覺感受。)

    ▼ C面是鍵盤,MateBook E雖然是小尺寸二合一筆電,但配備的是全尺寸鍵盤,打字習慣不會被打破。這裡要說的是,鍵盤的鍵程是1.3mm,也沒有因為要做超薄而做短鍵程,手感是可以得到保證的。當然,鍵盤是沒有背光的,這基本上是二合一筆電的通病了。鍵盤右邊的“耳朵”,是放手寫筆用的,但MateBook E並沒有標配華為M-Pen手寫筆,由於我對繪圖的需求不高,也就沒有購置手寫筆。(此處注意右下角的藍白色貼紙,寫著:Huawei Share,下文重點說。)

    ▼ D面也是皮質,很柔軟,對桌面的貼合性不錯。看完整機,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較好的做工,和中高階手機差不多的做工。

    現在重點說說MateBook E鍵盤套和主機背面的材質——皮質,為什麼主機背面不使用和邊框一樣的金屬材質?為什麼鍵盤套使用的不是更為常見的硬塑膠?其實幾天的使用下來,感覺皮質對手感的提升非常大。

    皮質材質,除了柔軟之外,更是可以做到“冬暖夏涼”。冬天的金屬和硬塑膠讓人感覺很冷;而夏天因為機身的發熱,皮質阻礙了熱量傳匯出來,也就不會燙手了。

    ▼ 機身左側金屬邊框的頂端是3.5mm耳機孔,下邊一點是SIM卡和TF卡二合一卡槽,中間部位是揚聲器孔。

    ▼ 頂端一側是開關鍵,除了麥克風孔之外,就沒有介面開孔了。

    ▼ 邊框右側上方是指紋模組+上下音量調整鍵,中間同樣是揚聲器孔(小E配備了左右雙揚聲器),下部是Type-C資料和電源二合一孔。指紋模組設定在了邊框上,位置不錯,正常使用中右手伸手就能摸到。這裡也需要注意的是,機身全身只有一個Type-C資料介面,如果要考慮和外界硬體的資料互動的話,確實少了點。

    ▼ 不含鍵盤的機身厚度是8.5mm、重量是698g,可以說是非常輕薄了。安裝上鍵盤,自然是比豎起來的一元硬幣更薄的,也要明顯比豎起來的5角硬幣更薄!輕薄,是商務便攜的重要指標之一。

    最後,來說說MateBook E的配色。其實小E有兩種配色:鈦金灰和魅海藍,這是官方的說法,我們簡化成灰色和藍色。其實這裡的灰色和藍色,都是飽和度非常低的灰色和藍色,和目前手機配色的灰色或者藍色簡直就是兩回事。就我的藍色而言,其實是非常淡雅的藍色,飽和度低到更像是淡色的藍灰色,大家也能看到上文的展示照片中,有時候更顯藍色,有時候有點像灰色,這都是因為不同的的光照條件所致。

    筆記本不比手機,其實配色上更需要低調和百搭。藍色相比灰色更加活潑和年輕一些,而這種低飽和度的藍色也不顯妖豔,個人感覺是比較好看的,這也是我更喜歡藍色的原因。

    產品重要特點的詳解和體驗

    上文說到,MateBook E是ARM+Win本,是二合一本,我想這也是膝上型電腦向極致輕薄發展的產物。ARM+Win的PC,其實高通也一直在重點推。MateBook E 所搭載的作業系統,是基於Win10原生系統,且為ARM架構做了適配了的Win10。

    硬體方面,小E所搭載的高通驍龍850移動計算平臺,它並不是和安卓手機共用的(手機上搭載的要麼驍龍845,要麼855,是沒有850的),而是專門為Windows作業系統設計的SoC。我們通常把PC的處理器叫做CPU,把手機的叫做SoC(System on Chip),即便現在PC的CPU也不僅僅只有CPU部分,但顯然SoC上整合度更高。驍龍850,相比其他PC的CPU,是整合基帶的,可以插SIM卡後連線4G LTE,它具有天然的連線屬性,加上華為自己的射頻相關領域的成就,使得這款小E在訊號連線上就非常有特點了。

    驍龍850的TDP功耗相比上一代儘管有所提升,但也是極致低功耗的存在。本身不管是ARM PC也好,二合一本也好,其實都有共同的特點:低功耗、高續航。當然,和續航相關的不能漏了充電方面,下文也將拿出來詳細闡述。

    此外,我挑選筆電的時候是非常看重螢幕的,解析度不能太低,2K解析度是必須的,畢竟現在的手機螢幕解析度也普遍達到1080P+了,比較接受不了筆電螢幕的解析度比手機還要低。長寬比例是不能接受16:9的,最好是3:2的,因為這方面直接和生產力相關。

    MateBook E的連線相關

    在選擇小E之前,我看過不少小E的評測,說的最多的是:全時連線(Always Connected,或者簡稱AC)。全時連線是指,相比一般筆電產品息屏的時候,網路其實相當於斷網的,軟體並不能在息屏的時候聯網工作。但我們知道,智慧手機是可以在息屏的時候聯網工作的,微信、郵件等資訊也會在息屏的時候傳送到你手機上。驍龍850其實其實就是源自手機SoC,內建基帶,可以使得使用它的筆電同樣在息屏的時候聯網工作。

    因為考慮到移動性,要保證“全時連線”,小E也是標配了Nano-SIM卡槽,都可以插卡連結4G LTE的。全時連線的電腦也就有了ACPC。

    關於筆電用4G連線,我想主要得益於現在無限流量卡的降價和普及,每月資費已經降低到三四十元,我也有兩張無限流量卡。

    小E可以WiFi和4G網路同時連線,可以設定多種觸發條件來確定何時使用4G網路。當然,僅僅4G網路連線的時候,也可以作為熱點,供其他筆電或者手機連線。

    或許有人要說:用手機做個熱點不就行了嗎?

    其實手機熱點自然也是一種解決方案,但考慮到我經常出差或者參加一些外面的會議,很多時候現場的WiFi質量非常差,經常性的是沒法使用的;或者旅行在外的話,可能根本沒有公共WiFi可用。此時如果使用手機熱點的話,手機耗電量非常大,經常用一下就掉了一半電;如果手機來電話,可能也會中斷網路連線;甚至忘了關熱點導致手機電量完全耗盡,這時候恐怕要去救手機的急了。

    接下來,我重點說說同時作為華為手機使用者的一碰傳功能。

    上文開箱展示中說到了C面右下角的Huawei Share貼紙,其實這並不是一張簡單的貼紙,裡面是有NFC電路的,看到貼吧上有不少網友以為這是廣告貼紙,買到後直接撕了。這裡大家切記:千萬不要撕了。

    一碰傳的意思是,華為手機碰一下這個貼紙,可以實現手機和電腦之間的資料互通,目前可以雙向傳送照片、影片等檔案,未來肯定會增加更多的檔案類別。實現一碰傳對於手機來說也是有條件的,首先得是華為品牌的手機,EMUI版本要在9.0或者以上,手機得有NFC功能(一般近兩年的華為和榮耀系列旗艦手機都具備),手機也得開啟藍芽、WiFi和NFC。

    ▼ 舉個典型的操作例子:把手機上的照片傳到電腦端。直接相簿裡選定若干張照片,用手機頂部(手機的NFC線圈區域)碰一下“貼紙”,手機會震動一下,提示連線電腦,電腦端提示連線手機,都點確定之後,瞬間這12張照片傳到了電腦上。一碰傳檔案的速度是急速的。

    此外,小E的驍龍850具備4*4 MIMO天線,並且WiFi和藍芽的天線是獨立的,且WiFi是雙天線,加上1路藍芽天線,也就是說小E擁有7根天線。而一般普通電腦的WiFi和藍芽的天線是合一的,很多情況兩者之間會相互干擾,藍芽訊號干擾WiFi,WiFi訊號干擾藍芽,用藍芽滑鼠會影響WiFi,下載中會影響藍芽耳機音質。

    關於連線方面,我深究了下,發現還有更多的小特點:WiFi上可以2.4G和5G併發、真千兆網路、可低延時投屏等。這些方面就不展開了。

    3:2的生產力螢幕

    螢幕對於筆電來說太重要了。我選擇筆電,螢幕是最重要的考量方面之一。

    小E螢幕的第一觀感就讓人覺得不錯,解析度很高,PPI也高,全貼合,色彩也不錯,長寬比還是3:2的。解析度具體是2160*1440,也就是常說的2K解析度。其實這些方面很討好於我,市面上也少有4K元檔的筆電是配備這等螢幕的。

    3:2比例的螢幕,其實就是生產力螢幕。我會非常多的編輯文字、文件、圖片。如果是16:9的螢幕,那麼豎向的顯示內容實在太少了!這一點真的讓人無法容忍!哪怕是16:10也要好不少啊!當然3:2是更好的。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筆電螢幕都是16:9,其實這個比例更適合追劇,畢竟電視劇片源就是這個長寬比,但真不適合做生產力相關,不管是碼字還是程式設計。

    其實同樣是12寸,3:2的和16:9的螢幕面積是不一樣的,因為螢幕多少寸是以對角線計算的,簡單算了下,3:2的螢幕面積要多8%。

    續航和充電

    官方說本地影片播放,續航是10個小時。為此,我也特意做了個實驗,把愛奇藝的電視劇下載到本地,開50%的亮度和50%的音量,關在書房裡,等睡了一覺起來還在播放,剛到公司就徹底把電耗光,一共差不多是9個半小時,和標稱相近。

    驍龍850是本身就是一款低功耗的處理器,因為發熱低,機子當然也是沒有風扇的,MateBook E 標配36.3Wh電池(和12.9寸的iPad Pro相當),電池容量不大,但追劇的續航已經證明了是足夠的。

    日常移動辦公的續航表現,我的經驗是用下來都能達到7小時以上,基本足夠在外一天的使用。我尋思著,這次華為並沒有標配一塊超大容量的電池,原因在於更想做好超薄和便攜,畢竟8.5mm的厚度和當下主流手機相當,電池方面做到夠用就行。(此處劇透:下文還有“絕招”。)

    其實我還比較關心合蓋息屏之後的耗電錶現(待機續航表現),“開蓋即用,合蓋就走”,不用開關機,我個人覺得這是筆電都該有的效能。為此,我特意測試了一下:連上WiFi、登入社交軟體情況下息屏12小時的耗電測試:

    12個小時耗電11%。如果不連線WiFi、不登入社交軟體,耗電肯定會更低。這樣的待機耗電率,不太需要關注息屏之後的耗電情況,其實基本可以做到“開蓋即用,合蓋就走”了。

    此外,續航應該是節流和開源兩個方面,上文都是在說節流,下面重點說說開源。

    MateBook E原裝的充電頭最大充電功率是40W,支援PD協議。其實如果大家熟悉華為手機的話,40W和PD協議,正是Mate20Pro和P30Pro標配充電頭的兩個顯著特徵,事實上它們也是和MateBook E通用的。

    由於充電口是Type-C,我就有疑問了:普通手機的充電寶或者充電頭,能否給它充電嗎?我做了以下實驗:

    都可以!並不支援PD協議的手機充電頭、充電寶都可以給MateBook E充電!而且現在餐廳隨處可見的USB插座也能為其充電!而且我特意看了,用這些方式邊充電邊使用,電池百分比在不斷緩慢的上升,也就是說用這些不支援PD的“慢充”給小E充電,充電功率是超過用電功率的,也是實實在在的在給電池充電的!

    說了這麼多,MateBook E的充電有極佳的可得性,普通手機充電頭、充電寶都能給其充電,基本到哪裡都不怕沒電可充了。出差旅行甚至只需要帶一套手機充電裝置就行了。如果還有人惦記著沒有標配超大電池,那麼如此方便的充電體系,應該能給你安慰。

    軟體的相容性

    為什麼還需要說這個呢?因為這不是傳統的X86 PC,這是ARM PC,底層所用的指令集是不同的,軟體的相容性也就必須考慮了。

    其實我使用的較多的就是辦公軟體(主要是Word、Excel和PowerPoint)、網頁瀏覽、修圖和影片娛樂,現在基本不玩PC遊戲。

    Office軟體方面,小E是自帶正版的,可以自助啟用。因為作業系統是Win10 on ARM,微軟已經在底層給做了適配,且Office也是微軟的,相容性是非常好。這幾天使用下來都是非常流暢,沒有發生過任何異常。

    瀏覽器方面,我使用的是自帶的Edge和谷歌的Chrome,兩者也是非常流暢和沒有異常。本文的編輯,大部分就是在Matebook E上的這兩個瀏覽器上完成的。

    其實在此之前,我是比較擔心Adobe公司的兩個修圖軟體的流暢性和相容性,我經常使用Photoshop CC和Lightroom 5,這是我高頻使用的兩個修圖軟體。實測使用下來,不僅僅流暢且無異常,而且令人驚訝的是,Adobe還為這版作業系統的2K螢幕做了適配,文字顯示細膩,視窗的顯示效果非常好。

    工作之餘,追劇也是必須的,影片內容主要來自bt下載和幾個影片客戶端軟體,其實也都能完美適配。

    拿下鍵盤,作為普通平板電腦那樣追劇。這裡要特別說一下外放的杜比聲效,比普通的平板電腦或者手機相比,升級很大,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在軟體相容性方面還是令我驚訝的,這也是我文章加入這部分的原因。ARM+Win這種模式的PC正在走來,軟體生態也在不斷的完善,使用下來的感受是:一般常見的、常用的軟體基本都已經做到了很好的適配,能夠滿足絕大部分辦公+娛樂的需求。如果要說那些非常小眾的軟體、專用的軟體,適配起來可能還沒完全做好,畢竟Win10的適配還不如Win7,Win7還不如XP呢。

    總結

    用這麼大的篇幅,來記錄我對Matebook E 2019款的使用感受,自然不僅僅是為了開箱,而是想和大家一起討論ARM+Win這類新生筆電。它特點明顯:省電且超長續航、輕便,長得更像平板,也往往都有一塊相對傳統筆電更好的螢幕,但絕對效能不突出。我想,目前的ARM+Win電腦並不適合充當手上唯一的電腦,但作為出差機、旅行機、娛樂機,是非常適合的,這方面MateBook E做的都不錯。

    就MateBook E而言,優點方面有標配正版Office軟體、3:2的生產力螢幕、超強的連線效能、比較不錯的顏值和做工、杜比聲效、超強的充電可得性,還有3999元比較不錯的價效比。缺點方面:主要有標配電池不是很大、鍵盤沒有背光、資料介面偏少等。

  • 8 # 摩薩德簡單心理

    首先針對你所提的PS和預算不高情況。

    個人不推薦您用截圖的那3款筆記本二合一的。實際上在一定專業角度可能連正常使用都不一定能夠實現,如果一定要需求移動辦公,可以適當考慮蘋果MAC系列。

    而如果只是移動化,部分大屏平板勉強能夠達到您的這個需求。

    個人建議,沒有針對性的意見,主要在於您的需求和羅列選項真的不是很匹配。望諒解!

    來自沙漠的摩薩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日本油輪被襲,美國立即對伊朗屈打成招,奇怪的是日本迅速對伊朗襲擊一事作出否認,這又是為什麼?難道日本不怕美國生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