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山流水116820061

    日本籍油輪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被襲,美國第一時間指認伊朗參與了襲擊行動,並拿出了一段影像模糊的影片,證明事發後伊朗蛙人駕駛小船,靠近出事油輪並上去拆下未爆炸的危險裝置。

    針對美國的指認和罪證影片,國際輿論大都認為疑點太多,不予認可。特別是日本和德國,也站出來置疑美國的說辭和影片,缺乏可信性。由於日本是受害方,而遭襲油輪上的日本船員又親眼看到兩個類似炮彈的飛行物落到船上後,引發爆炸,根本不是美國所說的水雷造成的。所以,日本方面置疑美國更令人信服!

    美國對於日本的這種不配合說法極為惱怒,白宮有關人士警告日本認清自己到底站在哪一方,如果執迷不悟不配合美國演戲,就形同背叛。看來,美國是真的生氣了,還給日本上綱上線,將日本視作叛徒。那麼,對於美國的嚴厲斥責,日本是否感到膽怯,從而改變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呢?

    從日本第一時間選擇和美國發出不同的聲音來看,顯然並不特別擔心美華人發脾氣。眾所周知,日本是能源需求大國,在中東存在重大利益關切。日本為了配合美國製裁伊朗,停止進口伊朗原油,這已經讓日本蒙受了經濟損失。如果在油輪被襲問題上,再配合美國,栽贓陷害伊朗,引起地區動亂,顯然不符合日本利益,也將失信於本地區國家,更有損日本的國家形象。所以,日本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再跟著美國一條道跑到黑了。

    在剛結束的世界海洋環境大會上,由於美國公然與世界為敵,反對大會透過的有關保護海洋環境的決議,美國代表被包括其盟友在內的所有成員國一起趕出了大會現場,可謂顏面掃地,丟盡了人。日本當然也會從這一事件上收穫一定信心,所以敢於在油輪被襲事件上駁斥美國捏造的不實之詞。

    其實,針對美國越來越毫無底線的霸凌做法,以及善於撒謊、捏造、栽贓、汙陷、訛詐的行事作風,只要各國都不再順著它依著它,敢於揭露其醜惡行徑,它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反而會在全世界的聲討下,自亂陣腳,它自己先害怕起來。畢竟美國也深知,一旦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對於美國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 2 # 英武

    擔心美國生氣?日本現在要的是: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確實是伊朗所謂,否則僅憑藉一段畫素極差的錄影,就讓我們也站隊你美國,一起指責伊朗,我們不答應!

    1.對於美國的指責,伊朗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反駁,而俄羅斯也警告大家在為調查之前不要直接加以定論!到目前為止,不僅僅是日本,法國和德國也對於美國指出是伊朗進行的郵輪破壞採取了保留意見的態度。

    3.按照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的表態:“不想帶著預判發言”,日本政府將繼續抓緊確認事實關係。

    而法國前駐聯合國首席軍事代表特里剛在接受法國24電視臺採訪時表示,“這證據讓我想起了16年前的伊拉克戰爭,那時候他們也是這樣展示給所有人看,但最後都是假的。”

    德國外交部長馬斯14日表示,美方提供的影片不足以證明伊朗是油輪襲擊的幕後黑手。

    4.現在的美國,想要在國際社會上營造一個譴責伊朗的陣營,而對於美國自己釋出的證據是否說得過去,根本不再顧及!

    現在沙特和英國第一時間站隊美國,而法國、日本、德國還在保留意見,就看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如何在國際社會進行遊說,讓更多的國家站在伊朗對立面,然後繼續施壓伊朗了!

    還有一個訊號值得關注:美國營造伊朗製造油輪襲擊事件,然後“應周邊國家請求”和本著維護國際能源運輸通道的安全,然後將美國的軍艦進入霍爾姆茲海峽進行“護航”?這樣下去,伊朗與美國的軍事對峙必然會有擦槍走火的可能!

    細思極恐!

  • 3 # 天太2

    這個事沒什麼怪的,被打的是日本油輪,日本船員親眼看到是飛行物擊中了油輪,並非美國所說的水雷,魚雷。何況,現在看畫面,二個囗子高出水面許多。除了腦殘,才會認為是魚雷,水雷襲擊造成的。再說,日本雖是美國的馬前卒。美國這麼不給日本的面子,在安倍正訪問期間,公然給日本“上眼藥”,日本船員九死一生逃了條命。難道還值得為美國顛倒黑白,隱滿事實,誣陷救自己性命的伊朗嗎?

    現在的情況是:英國和沙特緊跟在美國的後面,把襲擊油輪這頂帽子硬給伊朗扣上了。德法俄表示現有的證據無法表明就是伊朗乾的。美國提供了一個模胡的影片畫面說:伊朗的特種兵爬上船壁,把安放在上面的爆炸物取走了。還說:這樣訓練有素的做法,除了伊朗,中東其它國家的軍隊還不行。美國有點謙虛的過了頭。我們知道美國的盟友以色列的摩薩德可不是吃素的。至於是不是摩薩德不在我們討論範圍,不過,欲蓋而彰是不是反而不好?

    話題再回到襲擊一事,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國務卿,防長眾口一詞咬定是伊朗乾的的同時,沙特也不失時機地暗示是胡塞武裝乾的。總之,沙特也象美國一樣,希望把自己的對手牽扯進來。一但把它們牽扯進來,無論是伊朗還是胡塞武裝,就成了美國領導下的國際組織的公敵。美國還準備再派6000名士兵前往中東,看來中東大戰的危險性急劇上升。這是美國和沙特希望的,不過,事情的發展不一定完全按自己的意圖來,還是冷靜點好。日本這次表現,沒對伊朗“落井下石”還算是可以的。這也是有原因的:除了對襲擊自己的油輪不滿意,日本對美國近年來的做法也是有看法的。特朗普的“美國第一”,已不再顧盟友們的利益。日本憑什麼和美國沆瀣一氣,陷害一個和自己有點友好的國家?至於日本的表現,美國肯定是不滿的。美國或許對日本的不配合還會有懲罰。不過,以日本人的精明,是可以看出美國正在走下坡路。日本不能跟的太緊,有點距離,給自己留條後路更好。至於美國的不滿由它去吧!今後這種事反正少不了。以日本的真實想法,說不定對搖搖欲墜的美國,還想趁機踹一腳呢。

  • 4 # 國際視角淺說

    6月13日晚間,兩艘超級油輪在阿曼海和霍爾木茲海峽附近遭遇襲擊發生爆炸,船上燃起大火。伊朗和波斯灣內的美軍都第一時間派員前往參與救援工作,因為事故出在家門口,所以伊朗的救援人員率先趕到並救下了兩艘遇襲油輪上的全部人員。

    在襲擊事件發生之後,沒有任何人或任何組織團體出來對此次襲擊事件負責,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兩艘油輪都是受到惡意襲擊,並不是發生意外。兩艘油輪被什麼打的,什麼人打的,有什麼目的,都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油輪爆炸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在訪問伊朗,並且與哈梅內伊和魯哈尼進行了會晤。在這個時候,裝有日本貨物的輪船突然遇襲,打破了海灣地區的平靜。日本這次是作為美伊兩國“調停人”的身份出訪伊朗,結果剛開始訪問,日本的油輪就在伊朗家門口被炸,這顯然不是巧合。

    日本經濟產業省(Trade Ministry)已經表示,兩艘被襲擊油輪都載有“與日本有關貨物”。日本海運公司“國華產業”向NHK確認,名下化學品船“國華勇氣”號(Kokukai Courageous)遭受攻擊,該船掛巴拿馬旗,2010年竣工,總噸位1.9萬噸。另一艘遇襲油輪是由臺灣中油公司承租的挪威籍油輪“前線牽牛星”號(Front Altair),掛馬紹爾群島旗。

    就在各方剛對該案件開展調查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突然召開發佈會,在大螢幕上播放油輪爆炸的相關照片,並一口咬定此事是伊朗所為。由於遇襲船隻上均載有日本貨物,蓬佩奧還表示“伊朗侮辱日本”。而且英國和沙特隨後出來也對此次襲擊表態,認為是伊朗策劃實施了這次的襲擊事件。

    日本為何會出來替伊朗澄清?

    從美伊博弈的角度看,伊朗沒有可能在安倍來訪時去做襲擊日本油輪的事。這次安倍晉三訪問伊朗有一項內容就是為了幫美國帶話。如果美國真的願意跟伊朗談判,第一項條件就是解除對伊朗的石油制裁。伊朗是很想繼續出口石油的,在這個關鍵時刻襲擊油輪,不是斷了自己的後路嗎?伊朗現在急需國際社會的支援,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的支援,日本的調停,對伊朗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現在伊朗搞事情,那麼就等於讓自己徹底被國際社會孤立,所以伊朗沒有發動襲擊的動機。

    日本不怕美國生氣嗎?

    美國現在希望的不是伊朗失去日本的信任,而是希望伊朗因為該襲擊事件向日本作出讓步,更快的答應日本的一些條件,畢竟日本油輪在伊朗家門口出事,伊朗怎麼也該表示一下,當然,這些條件中肯定有美國提出的部分條件。日本不但沒有責怪伊朗,還出面否認伊朗發動了襲擊,這就更容易拉進與伊朗的距離,也就能為美伊矛盾起到更好的調停效果。

    安倍在訪問伊朗之後,已經表示日本會繼續進口伊朗石油,伊朗高興還來不及,完全沒有必要策劃襲擊日本油輪的行動,反而有可能是美國的栽贓陷害。

  • 5 # 雲中史記

    日本政府對此事的態度是“模稜兩可”,日本官員要求美國“提供確鑿證據”。

    在日本外務省看來,僅僅依據具備發動襲擊的複雜技術就指認伊朗並不合適,畢竟這一推斷同樣適用於“美國和以色列”。

    而一名熟悉安倍的訊息人士放出來的話更能代表安倍和日本政府對此事的心態:首相正試圖為伊朗和美國緩和關係,這些襲擊嚴重損害他的聲譽……(日方)不允許在查詢真相過程中妄下結論。”

    確實,日本人也覺得很鬱悶,帶著特朗普的口信,踏上了40多年沒有踏上的伊朗土地,安倍此次出訪意義重大,安倍也做了精心準備,無論是為日本和伊朗的關係,還是伊朗和美國的關係,他都要努力一把。

    正當他和伊朗領導人們多方協商之際,得,油輪又炸了,關鍵是,還連帶著自家的油輪也被“算計”了。

    出了這檔子事,安倍臉上掛不住啊,雖然日本是美國的附庸,但是小弟也是有尊嚴的好不好?!說實在的,此事,必然讓安倍和日本政府“真生氣”了。

    在海灣,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幾乎把紅海、波斯灣掌控地結結實實,連帶著中東地區、中東周圍許多國家的幾十個美國的海空軍基地,中東局勢幾乎就在美國的絕對控制之下,在這個節骨眼上,誰會那麼缺心眼,主動給美國送“開戰理由”?

    這種事情看國際表態就知道了,除了英國“迅速立即”地表態支援美國的結論之外,還“補充說明”這是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衛隊襲擊的油輪。

    但是美國的其他歐美小夥伴,大概實在是覺得說不出口,也紛紛選擇“隱”了,德華人直接對美國說:抱歉,你的證據不足。

    證據足不足這個對於美國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經展示給大家看了,伊拉克的“洗衣粉”在安理會展示了一次之後,也就再也沒展示出來過,不過也不影響美國的行動啊,戰爭照打。

    也是因為這個“洗衣粉”事件,讓大家真心沒法輕信美國:既然美國做事都能無恥到這個地步,你還能相信他做多正確的事?

    而鑑於“蝴蝶效應”,這一頓襲擊下來,國際原油價格當天就漲了4.5%,只要途徑海灣或路過海灣的油輪,運費迅速從每天1.1萬美元漲到了1.3萬美元,而保險費用也從每週10萬美元飆升到了20萬美元。

    如今的海灣,美國自然是氣場最足、優勢最強,幾乎是箭在弦上、殺氣騰騰。

    伊朗則背靠亞洲大陸、依託伊朗高原,宛如陸地上的巨人,面對美華人的包圍,可以假設,伊朗人站在山頂,而山下都被美華人包圍了。

    伊朗人手裡只有石頭,美華人有刀槍,但是美華人的火力不足以把伊朗人趕下山,向上衝,也會遭到伊朗人的滾木擂石。

    伊朗人也難以衝出美華人的包圍圈,只要他們下山,就必死無疑。

    他們就這麼對峙著,互相叫囂:你上來啊;或者,你下來啊!

    如今,導火索已經爆了幾個了,這倆活寶還是沒有真要動手的跡象。

    其實就是放嘴炮,真打?誰都沒想真打!

  • 6 # 毛開雲

    日本油輪被襲擊,到底是誰幹的?美國說是伊朗乾的,英國、沙特等國家隨聲附和,俄羅斯、德國、法國等國家說不可能,就連日本也不認為是伊朗乾的,會是誰幹的呢?很顯然,美國可能是賊喊捉賊、此地無銀,或者是美國在中東的鐵桿盟友以色列乾的。據說有關組織已經介入調查,但能否有調查結論很難說;即使有了調查結論是美國乾的,但美國不承認,誰又能拿美國奈何?美國耍賴不是一天兩天、一次兩次了!

    美國宣稱伊朗襲擊日本油輪,奇怪的是日本也給予否認。一者,日本首相安倍訪問伊朗,雖然伊朗沒有接受安倍關於特朗普希望與伊朗領導人談判的調停,但日本願意與伊朗進行經貿合作,願意繼續購買伊朗的石油,這是冒著美國製裁風險的,伊朗怎麼可能對日本下手?二者,美國之所以指責伊朗襲擊日本郵輪,主要出於兩個考慮:1、栽贓伊朗,挑撥日本和伊朗的關係;2、警告日本,不要進口伊朗石油。美國認為是一箭雙鵰。

    日本否認伊朗襲擊日本油輪,當然不怕美國生氣。黑的就是黑的,美國豈能把黑的說成白的?說的白的日本也不信。日本雖然是美國的盟友,但兩者並不平等,日本受美之苦太久了;特別是特朗普上臺以來,在美日貿易、駐日美軍費用等問題上對日本進行極限施壓,日本已經開始對美說“不”。所以,對於美國栽贓伊朗、做賊心虛的行為,日本當然不會配合美國胡來。

  • 7 # 江淮聖手

    6月13日,就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伊朗之際,無巧不成書的是該國的一艘油輪在阿曼灣遭到了襲擊,而在襲擊事件發生頭一天,伊朗總統魯哈尼剛宣佈日本準備進口伊朗石油。

    美國早就取消了相關國家豁免權,其中包括日本。而今日本在美國的默許下前往伊朗訪問,以期促成伊朗舉行國際會談,誰知日本竟然揹著美國商談購買伊朗石油事宜,這讓美國始料不及。

    可想而知,日本油輪遇襲的始作俑者是誰了。然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生怕被人搶了頭彩,及時宣佈是伊朗所為,為了更具說服力,美軍還提供了畫素很差的影片和圖片以佐證,稱畫面顯示,當時伊朗一隻小船上的船員正從受損的油輪船體上拆下一枚未爆炸的水雷。

    面對美國的指控,作為美國的鐵桿盟友,日本並不認可,日本交通部長石井慶一在事發次日表示,“我們還沒有得知是誰進行了這次襲擊,以及襲擊是如何進行的。”

    顯然,只有腦殘的人才會相信美國的不實之詞,向來精明的日本自然明白真正的兇手是誰,這明擺著美國在坑害日本的同時,又來陷害伊朗,好讓兩國互相殘殺,如此一來,伊朗就成了眾矢之的,以後日本將選擇美國頁岩油,再不購買伊朗石油,可謂一箭雙鵰。

    然而,日本否認了美國的指控,不僅事實真相非常清楚,無需追查,而且如果與美國持相同主張,就等於中了美國的圈套,日後只能進口美國的高價頁岩油了,更要緊的是美國之所以無事生非,橫行霸道,正說明美國氣數已盡,正在垂死掙扎,這是以往任何走向沒落的帝國所表現出來的共同特徵,日本早已受夠了美國的欺辱,而上次“紅毯門”事件尤為刻骨銘心,這樣一個沒有前途的國家,日本還要死心塌地地投靠嗎?

    那麼,日本不怕美國秋後算賬嗎?日本能屈能伸,屆時繼續與往日一樣儘量保持忍耐和剋制,等到美國衰朽的那一天,新仇舊恨一起報。

  • 8 # 優己

    首先日本採購伊朗石油是被迫的!作為世界資源最貧瘠國家,他對石油的需求渴望不是美國這種飽漢不知餓漢飢的可以理解的,日本曾一度暫停進口伊朗石油,但是隨即又宣佈恢復了對伊朗石油進口,這都是缺油逼的,他丟不起伊朗這個供應國,這也是安倍敢頂著壓力去進口伊朗石油的原因。所以呢,日本是真心想跟伊朗恢復石油貿易關係的!他在這件事上面肯定是力爭實事求是,既然不是伊朗乾的那就沒必要把鍋扣在伊朗頭上。

    其次,同樣是因為缺油問題,俄羅斯也是日本石油的主要供應國,尤其是伊朗原油被切斷以後,俄羅斯更是大增對日本的石油出口。現在俄羅斯是跟伊朗穿一條褲子,如果日本加入美國陣營對伊朗栽贓的話會得罪俄羅斯,到時日本將同時得罪兩大產油國。

    第三,作為油輪被炸沉的一方,日本有權調查事實的真相,總不成自己的油輪被炸了,然後隨便個人出來說是伊朗炸的那就是伊朗炸的。萬一是美國炸的呢?美國今天公然炸日本油輪,明天會不會炸東京呢?這個誰也說不準。日本有錢,不在乎丟一兩艘油輪,但既然對方是有預謀的襲擊,那接下來對方想幹什麼日本得摸清楚線路。

    所以呢,日本現在儘量在實事求是還原事實真相,這個真相對日本很重要。當然對全球其他國家也重要,畢竟搞不好真的會爆發戰爭。

  • 9 # 使用者2027153443520939

    為什麼沒有人懷疑是日本自己炸的??自導自演!日本本土的軍事發展一直受制於美國,說半個美國殖民地都不為過。美國的黃毛上位後處處招惹敵人,自己的盟友都幹,這次好不容易找到機會~~安倍我看就像忍辱負重,其實有大志向,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喜歡舔狗

  • 10 # 白虎堂

    安倍晉三訪問伊朗,是打著為特朗普當說客的旗號去的。但是伊朗沒有給安倍晉三面子,伊朗只是同意繼續履行伊核協議,卻拒絕和美國對話。

    那麼,是否代表安倍晉三此行就沒有意義了呢?其實也沒有,因為這是日本試圖在國際社會上彰顯其外交影響力的重要一步。眾所周知,日本自從二戰結束以來,雖然已經成為一個經濟大國,但是在政治方面的影響力並不大。安倍政府現在就是努力想要讓日本發揮國際影響力。即使此次出訪伊朗達不到為特朗普傳話的目的,其實也無所謂,因為日本自己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日本確實是害怕美國,因為日本被打服了。但是日本現在也在試圖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特別是在外交事務方面,畢竟日本也企圖擺脫戰敗國的身份,因此不想什麼事都對美國唯唯諾諾。這一次油輪遇襲事件,其實剛好給了安倍晉三一個展現自主立場的機會,在美國的所謂“證據”得不到支援的情況下,日本跟著表態,拒絕斷定伊朗是幕後策劃者,這是對美國的一種宣示。安倍政府試圖告訴美國,並不是所有事情日本都會跟著美國走。

    日本當然也會忌憚美國的報復,但是現在被孤立的可是美國,大家都對美國的所謂“證據”保留意見,日本也選擇保留意見,那麼美國就不能單獨拿日本說話。何況,日本還是事件的當事國,美國如果在這件事情上反責日本,吃相也不好看。

    另外,利益也是很重要的。日本有意在中東等地區擴張影響力,安倍晉三和伊朗本身就是有互動的。既然日本有意和伊朗搞好關係,那麼日本肯定不會輕易就去責備伊朗。何況,現在確實還沒查出是誰策劃了油輪遇襲事件。在這個時候,日本也沒有理由上美國的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哪個版本的鹿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