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20939099950

      第一,要弄清腦梗塞得部位,通常好發於基底節,按你所說的,那位主管的醫生,可能考慮病灶不在重要部位,可能就是一個腔梗而已。如是這樣結合有口齒不清、血壓高的症狀,是否考慮住院治療,應參考血凝的情況,因為早期溶栓治療對預後有很大價值。一定要在神經內科專業的醫生就診,這一點很重要。   第二,治療過程中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採取注意控制血壓、防治腦水腫、神經保護劑和抗拴聯合治療等措施。不過,這是我們專業醫生考慮的範圍。在沒有檢查的結果和既往的病史和合並症等資料時,很抱歉我不能草率地給你推薦某某藥物,那樣太不負責任了,不同藥是有不同禁忌症和適應症的。建議針對具體情況聽主管大夫的。   第三,作為家屬或病人,注意關注一下血脂、血壓的情況,近幾天飲食上注意別吃油膩的東西,辣的東西,海鮮魚蝦,羊肉。適度活動,別做劇烈或過於勞累的工作。在後期可以考慮針灸配合藥物治療。   另附一些資料,不過資料歸資料,還是建議聽從主管大夫的意見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腦血栓形成(CT)的診斷與治療常規   一:腦血栓形成(CT)的診斷與治療常規   診斷   (1)常於安靜狀態下發病;   (2)大多數發病的無明顯頭痛和嘔吐。   (3)發病較緩慢,多逐漸進展或呈階段性進行,多與腦動脈粥樣硬化有關,也可見於動脈炎、血液病等。   (4)一般發病後1—2天內意識清楚或輕度障礙。   (5)有頸內動脈系統和(或)椎—基底動脈系統症狀和體徵。   應作CT或MRI檢查發現梗死灶,或排除腦出血、瘤卒中和炎症性疾病等,診斷即可確定;   (7)在腦梗死診斷中認真尋找病因(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炎、血液病、煙霧病、Binswanger病等)和卒中的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脂血症、TIA、吸菸、肥胖、血液流變學異常、無症狀性頸動脈雜音等),對合並出血性梗死及再卒中進行監測也是必要的。   二:須注意與下列疾病進行鑑別:   (1)腦出血:   臨床上腦梗死主要應與腦出血進行鑑別,有時腦梗死與小量腦出血臨床表現頗為相似,極易混淆;在所有的鑑別要點中,起病狀態和起病速度最具有臨床意義。但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症狀可與腦出血類似,但起病狀態及速度等病史資料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要高度重視,當然CT/MRI檢查均可提供確定的診斷。   (2)腦栓塞:   起病急驟,常有心臟病史,有栓子的來源如風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特別是合併心房纖顫。   (3)顱內佔位病變:   某些硬膜下血腫、顱內腫瘤、腦膿腫等也可呈卒中樣發病,出現偏癱等侷限性神經功能缺失症狀,有時顱內高壓徵象,特別是視乳頭水腫並不明顯,可與腦梗死混淆,CT/MRI檢查不難鑑別。   三:治療   (一):急性期的治療原則:   1:超早期治療:首先要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識,認識到腦卒中同樣是一種急症,為獲得最佳療效應力爭超早期溶栓治療。   2:針對腦梗死後的缺血瀑布及再灌注損傷進行綜合保護治療。   3:要採取個體化治療原則。   4:整體化觀念:腦部病變是整體的一部分,要考慮腦與心臟及其他器官功能的相互影響,如腦心綜合徵、多臟器衰竭等,重症病例要積極防治併發症,採取對症支援療法,並進行早期康復治療。   5:對卒中的危險因素及時給予預防性干預措施。最終達到挽救生命、降低病殘及預防復發的目的。   (二):治療方法   1.超早期溶栓治療 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復梗死區血流灌注,減輕神經元損傷。溶栓應在起病6小時內的治療時間窗內進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帶。   (1)尿激酶:常用量25—100萬u,加入5%葡萄糖或0.85%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30分鐘~2小時滴完,劑量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也可採用DSA監視下超選擇性介入動脈溶拴。   (2)適應證:   ①年齡<75歲;   ②無意識障礙,但椎—基底動脈系統血栓形成因預後極差,故即使昏迷較深也可考慮;   ③發病在6小時內,進展性卒中可延長至12小時;   ④治療前收縮壓<200mmHg或舒張壓<120mmHg;   ⑤CT排除顱內出血,且本次病損的低密度梗死灶尚未出現,證明確為超早期;   ⑥排除TIA(其症狀和體徵絕大多數持續不足1小時);   ⑦無出血性疾病及出血素質;   ⑧患者或家屬同意。   (3)併發症:   ①腦梗死病灶繼發出血:UK是非選擇性纖維蛋白溶解劑,使血栓及血漿內纖溶酶原均被啟用,故有誘發出血的潛在危險,用藥後應監測凝血時及凝血酶原時間;   ②致命的再灌注損傷及腦組織水腫也是溶栓治療的潛在危險;再閉塞:再閉塞率可達10%—20%,機制不清。   2.抗凝治療 目的在於防止血栓擴充套件和新血栓形成。常用藥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及華法林等(用法見TIA)。   3.可用於進展性卒中、溶栓治療後短期應用防止再閉塞。治療期間應監測凝血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還須備有維生素K、硫酸魚精蛋白等拮抗劑,以便處理可能的出血併發症。   4.腦保護治療 是在缺血瀑布啟動前超早期針對自由基損傷、細胞內鈣離子超載、興奮性氨基酸毒性作用、代謝性細胞酸中毒和磷脂代謝障礙等進行聯合治療。可採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鎂離子、抗興奮性氨基酸遞質、自由基清除劑(過氧化物歧化酶、維生素E和C、甘露醇、激素如21-氨基類固醇、巴比妥類等)和亞低溫治療。   5.降纖治療 透過降解血中纖維蛋白原,增強纖溶系統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可供選擇的藥物有降纖酶、巴曲酶、安克洛酶和蚓激酶等;發病後3小時內給予安克洛酶可改善病人預後。   6.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發病後48h內對無選擇的急性腦梗死病人給予阿司匹林100~300mg/d,可降低死亡率和複發率,但在進行溶栓及抗凝治療時不要同時應用,以免增加出血的風險。   7.其他 腦梗死急性期缺血區血管呈麻痺狀態及過度灌流,血管擴張劑可導致腦內盜血及加重腦水腫,宜慎用或不用。中醫藥治療很有應用前景,正在評價之中。   8.外科治療 如頸動脈內膜切除術、顱內外動脈吻合術、開顱減壓術等對急性腦梗死病人有一定療效。大面積腦梗死和小腦梗死而有腦疝徵象者,宜行開顱減壓治療。   9.一般治療 包括維持生命功能、處理併發症等基礎治療。   (1)維持呼吸道通暢及控制感染   (2)進行心電監護(>3d)以預防致死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發病後24~48小時Bp>200/120mmHg者宜給予降壓藥治療,如卡託普利、倍它樂克等。血糖水平宜控制在6.9mmol/L,過高或過低均會加重缺血性腦損傷,如>10mmol/L宜給予胰島素治療。並注意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   (3)腦水腫高峰期為發病後48h—5d,可根據臨床觀察或顱內壓監測,給予20%甘露醇250ml,6~8h一次,靜脈滴注;亦可用速尿40mg或10%白蛋白50ml,靜脈注射。   10.在有條件的醫院組建由多科醫師參與的腦卒中病房(stroke unit)   11.康復治療 其原則是在一般和特殊療法的基礎上,對病人進行體能和技能訓練,以降低致殘率,增進神經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應儘早進行。   12.預防性治療 對已確定的腦卒中危險因素應儘早給予干預治療。抗血小板聚集劑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用於防治缺血性腦血管病已受到全球普遍關注,並在臨床廣泛應用,有肯定的預防作用(見TIA)。國內臨床試驗證實,阿司匹林的適宜劑量為50mg/d,噻氯匹定為250mg/d。要注意適應證的選擇,不要長期不間斷的用藥,有胃病及出血傾向者慎用。   急性腦卒中急診治療現狀及進展   1. 院前搶救   2. 急診搶救   3.院內搶救及監護   4. 藥物治療   4.1溶栓治療 缺血性腦卒中溶栓療法是治療的關鍵也是目前研究的熱點,目的是溶解血栓,快速恢復梗死區微迴圈,從而獲得腦血流的早期重灌注,減輕缺血的程度,限制神經細胞及功能的損害。但溶栓治療風險大,對某些缺血時間較長的區域,缺血中心區和易損區較易產生再灌注損傷、梗死後出血和嚴重的腦水腫,因此,一定要掌握嚴格的適應證和用藥時間,最好在三小時內進行。常用的溶栓藥有第一代溶栓劑鏈激酶、尿激酶等,第二代溶栓劑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基因重組鏈激酶等。其他常用的藥物有蛇毒製劑、巴曲酶等。   4.2抗凝治療 對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多數患者難以在超早期時間內進行溶栓治療,因此抗凝治療就具有特別的意義。對急性或進展性腦梗死患者,在發病72小時內抗凝治療是當前普遍接受的觀點。目前多采用低分子肝素,現已被廣泛應用於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服用後能顯著的減少複發率和病死率。   4.3神經保護劑治療 神經保護劑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阻止急性腦梗死造成的半暗區內神經細胞毒性物質對神經元的進一步損傷。目前認為神經保護劑作用的主要途徑有:阻止鈣通道的內流,清除自由基導致神經元損害,調節興奮性氨基酸的興奮性,調節微血管炎症反應等。   4.3.1鈣拮抗劑 鈣拮抗劑可有效地增加腦血流量,減輕腦水腫,修復受損的神經細胞。常用的藥物有尼莫地平、肉桂嗪、氟桂嗪等。應在發病後6~12小時內給藥,這類藥物副作用小,較安全,已廣泛應用於臨床,使用時應注意觀察血壓的變化。   4.3.2自由基清除劑 急性腦梗死時,腦內自由基大量產生,使膜結構遭到破壞,導致神經元損害。自由基還可以使缺血半暗區的血管收縮及血管內凝血,使梗死範圍擴大而加重腦組織損傷。維生素E、維生素C、SOD、激素、脫水劑(甘露醇)等是自由基清除劑,對缺血的腦細胞可提供保護作用。其治療時間可以在24小時以內或幾天內使用,並可延續兩週左右,以防遲發性神經元損害。早期運用脫水劑還可以減輕腦梗死所致的區域性腦水腫。   2002年27屆(Stroke)會議 (新增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1.身高:身高者比低者死亡率低:Tanne等研究指出10059名40歲以上,23年後隨訪結果;   身高≥172cm比身高≤162cm者死亡率低   2.腹部肥胖: 腹部與腰臀比(WHR),Suk等研究指出,WHR高者比低者發生腦缺血性卒中的優勢為; 男性: 4.1,女性: 2.5 是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   2002年27屆(Stroke)會議 (新增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3.家庭生活滿意度和經濟狀況: Tanne等研究指出; 隨著家庭生活滿意度和經濟狀況越好,死亡率越低   4.教育水平:Tanne等利用22392名參與者隨訪15年發現接受教育少於年者與接受大學教育者相比; 發生致死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相對危險性為1.5   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一)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卒中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呈指數增加。年齡每增加5歲,死亡率增加1倍。   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二)、性別:   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 病理過程   症狀性粥樣硬化的分佈   急 性 期 治 療   治療原則:   防止血栓進展   減少梗死範圍   調整血壓   防治併發症   臨床應用研究較多且取得較大進展   溶栓治療: rt-PA .UK   降纖治療: 東菱迪夫、降纖酶   抗凝治療: 速避凝、華法令   抗血小板治療: 阿斯匹林、抵克立特/波立維   神經保護劑治療:腦活素、爰維治、鈉絡酮、神經生長因子、中藥製劑等   一般綜合治療:控制血壓、降顱內壓及腦水腫、餵養、併發症、早期康復等治療   治療時間窗(TTW)的差異   腦組織和腦細胞的缺血耐受性差異   腦迴圈代謝的調節機制差異   腦迴圈儲備力差異   半暗帶   溶 栓 藥 物   第一代:鏈激酶(SK)、尿激酶(UK)   第二代: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物;tPA、rtPA、單鏈尿激酶纖溶酶原啟用物(sCUPA)   第三代:抗體靶向溶栓藥;   ①抗血小板膜受體靶向溶栓藥物   ②阿太普酶與尿激酶的突變體   ③從動物(如吸血蝠)或細菌(如金葡菌)中提取物;葡激酶   溶 栓 治 療   禁忌症和藥物相互作用   禁忌症:過敏、活動性內出血、1個月內有卒中史、近期顱內或脊髓內手術和外傷、治療前評估有顱內出血、疑為SAH、顱內腫瘤、動靜脈畸形或動脈瘤、出血體質、無法控制的高血壓   藥物相互作用:如抗血小板活化藥物等阿斯匹林、抵克立特、波立維都可增大出血危險性,但也有避免再栓塞的好處。   並 發 顱 內 出 血   蛇毒去纖維酶(ancrod)的作用將纖維蛋白原轉換成可溶性的纖維蛋白,從而降低了纖維蛋白的血漿濃度,使血栓形成的底物減少。 研究表明,蛇毒去纖維酶在缺血性中風發生3h內應用可以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風的預後。卒中專家委員會認為可以在發病3小時內考慮使用蛇毒去纖維酶。   纖維蛋白在血栓形成初始過程中的作用   巴曲酶、東菱迪夫   TIAs(包括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腦血栓形成(包括進行性腦缺血性卒中);   椎-基底動脈血栓形成;   特發性耳聾;   深靜脈栓塞(含陳舊性深靜脈栓塞);   抗血小板治療的藥物   氯吡格雷與阿斯匹林合用 對支架內血栓形成的協同作用   世界首創低分子肝素   抗 凝 治 療   適應徵:   1、TIA;   2、進行性腦缺血性卒中;   3、椎-基底動脈血栓形成;   4、反覆發作的腦栓塞;   5、房顫的卒中預防。   血小板抑制劑   兩個較大的、隨機的、非盲的干預研究提示,在中風24h內給予阿司匹林似乎可以降低死亡率及中風的再發率,作用雖小,但具有統計學意義。   抗血小板活化劑的使用   所有病人都可以使用阿斯匹林100-300mg,不管是否有 CT檢查(抵克立特0.25g、波立維75mg,也可使用)   血壓的監控及治療   顱內壓升高及腦水腫   缺血性中風發生後的24—48h,可以發生缺血性腦水腫。完全性 MCA梗塞的年輕病人,腦水腫及升高的ICP 可能是主要的併發症,而導致腦疝和死亡。   一級預防腦血管病的各種危險因子重點是: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臟病。   二級預防物件:TIA、RIND、AF   口服:阿斯匹林、抵克利特、華法令   @@@@@@@@@@@@@@   腦梗塞   第一節 一般概念   病因   腦梗塞主要有血栓形成及栓塞兩類。   (一)非栓塞性腦梗塞的病因有:   1.動脈硬化症 在動脈血管壁內,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基礎上形成血栓。   2.動脈炎 腦動脈炎症性改變多可使血管壁發生改變,管腔狹窄而形成血栓。   3.高血壓 可引起動脈壁的透明變性,動脈內膜破裂,使血小板易於附著和集聚而形成血栓。   4.血液病 紅細胞增多症等易發生血栓。   5.機械壓迫 腦血管的外面受附近腫瘤等因素的壓迫,可以出現血管閉塞的改變。   (二)栓塞性的腦梗塞的病因常是血流帶進顱內的固體、液體、或氣體栓子將某一支腦血管堵塞。其病因很多,主要為心源性與非心源性兩類:   1.心源性 急性或亞急性心內膜炎,一般發生在心臟病的基礎上。病變的內膜上由於炎症結成贅生物,脫落後隨血循入顱發生腦栓塞。諸如風心病、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臟病、心臟腫瘤、心臟手術等都易造成栓子脫落。尤其這些心臟病,出現房顫時更易將栓子脫落,均可造成腦栓塞。   2.非心源性 氣栓塞、長骨骨折時的脂肪栓塞、肺靜脈栓塞、腦靜脈栓塞都是非心源性腦栓塞的原因。有的查不到栓子的來源稱為來源不明的腦梗塞。   第二節 預防措施   一 治療各種心臟病   二 戒菸   三 把腦梗塞病防止在發病前階段   (一)意識和精神狀態改變 如嗜睡,即整天昏昏沉沉的睡覺。性格反常態,變得孤僻寡言,表情淡漠和煩躁不安,有的可出現短暫性的意識喪失或智慧減退。這些表現與腦缺血有關。   (二)運動障礙表現為突然嘴歪,說話困難,吐字不清,失語或語不達意。吞嚥困難,偏身無力或活動失靈,持物失落,走路不穩,突然摔倒,有的可出現肢體抽動。   (三)感覺障礙表現為舌、面、唇及四肢麻木。耳聽力減退,視物有旋轉感。   (四)頭痛、頭暈頭痛形式與往日不同,頭痛程度重持續時間長。   (五)植物神經及其他障礙 全身乏力,出虛汗、低熱、胸悶、心悸、突然打呃、嘔吐等植物神經症狀。少數病人有臉結合膜,視網膜出血及鼻出血。如果出現上述徵兆,應及時就醫,予以詳細檢查,作出診斷,及時處理,這樣可以避免或推遲腦梗塞的發作。   第三節 治療和療養康復方法   一 急性期的治療   (一)一般治療應臥床休息、頭部放平,必要時給吸氧。除血壓特高外一般不降壓。勤翻身,注意呼吸道通暢,預防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預防褥瘡。   (二)低分子右旋糖酐 每日500毫升靜滴,連用兩週。   (三)血管擴張劑 間斷吸入混合氣體(6—7%的二氧化碳,50—95%氧),5%碳酸氫鈉250毫升靜點,每日1—2次,罌粟鹼100毫克加入250毫升葡萄糖液內緩慢靜點,每日一次共兩週。血管擴張劑僅用於發病初1—2天或病後3周以後,否則可出現腦內盜血綜合徵,反而會加重腦組織缺氧損害。   (四)抗凝治療 治療方法如下:肝素12500單位加入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10%的葡萄糖液1000毫升中緩慢靜脈點滴(以每分鐘20滴的速度維持24—48小時。第一天可同時口服抗凝藥物,如新雙香豆素300毫克、雙香豆素100—200毫克、新抗凝4—8毫克)。   (五)活血化瘀的中藥如丹參、川芎、葛根、當歸、紅花等。可酌選用 。   (六)手術治療 頸動脈阻塞者可作血栓摘除術。對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顱內動脈系統阻塞者,可於病側進行顳淺動脈和大腦中動脈的吻合術。   (七)新針、頭針、鐳射或超聲波等治療均可選用。   二 腦梗塞恢復期的治療   (一)中醫中藥治療腦梗塞的中藥治療,基本原則是活血化淤。   1.單方   (1)芎嗪注射液 一次40—80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天一次,一療程7—10次。 無明顯副作用,目前能人工合成。臨床應用為:四甲基吡嗪鹽酸鹽二水化合物。 對恢復期或後遺症可作穴位注射,每穴位注射10—20毫克,每日或隔日一次。   (2)丹參注射液 用法:丹參注射液2毫升,加於 5%葡萄糖40毫升中,作靜脈注射,每日兩次,5天一療程。   (3)複方丹參注射液 用法:2—4毫升肌注,每天一次,或用4—16毫升加於5%的葡萄糖或低分子右旋醣酯酐250毫升,靜脈滴注,每天一次,一療程1—2周。   (4)夏天無 又名無柄紫堇,有活血止痛作用。製劑:注射劑每支2毫升,片劑每片0.6克。用法:先行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天一次,顯效後改口服。每次4—6片,每日2—3次。   2.複方   (1)補陽還五湯 組成:黃芹16—30克、當歸9克、 赤芍9克、川芎9克、桃仁9克、紅花9克、地龍9克。功效: 補氣血、通經絡。用法:每日1劑、2次煎服。   (2)四藤湯桃紅湯 組成:絡石藤、雞血藤、海風 藤、紅藤各15克。桃仁、紅花、赤芍、丹參、川芎各9克。 功效:祛風、通絡、活血、化瘀,用法:每日1劑、2次煎服。   (3)通脈丸 配方:丹參30克、桂枝9克、雞血藤30 克、地龍9克、紅花15克、紫參30克、紫草9克、當歸30 克、川芍9克,共研細末,煉密為丸、每丸重9克。功效: 活血化瘀,溫陽通絡。用法:每次1丸,每日二次。   (二)礦泉療法   中國的礦泉資源豐富。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用單純性溫泉、食鹽泉、重碳酸鈉泉、硫酸鹽泉、氡泉作泉浴療法,泉水溫度控制在38—40度,一次浴10—20 分鐘,每日一次。雲南省幹部療養院溫泉取用舉世聞名的“天下第一湯”,無論水質、水溫對中風後遺症均有顯著、確切的療效。   (三)外敷療法   1.中風昏迷 用苧麻蔸、大蒜各適量,一同搗爛,敷 於後頸,約20分鐘後可漸醒來,本方只適應於中風閉症。   2.半身不遂 穿山甲、大川烏頭、紅海哈各60克,同 研為細末,每次15克,用蔥汁和成半寸大小的藥餅貼雙足 心,以紗布固定,再將雙足浸熱水中,待身麻汗出,馬上去除藥餅,治療時避風。每半月敷一次。   (四)熱熨療法   1.中風口眼歪斜 用生木瓜汁與大麥面調和成餅,哄熱後熨貼胃脘部,餅冷卻更換。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鐘,此乃治本之法   2.中風半身不遂 用晚蠶砂1000克、分數份裝入布袋,蒸20分鐘,趁熱熨治患側肢體,每日一次,每次1小時。   (五)腦血管意外的物理療法物理療法   可使患者腦組織血管擴張,血流加速,緩解血管痙攣,側枝迴圈形成,改善腦組織缺氧狀態和新陳代謝,加速腦細胞再生過程和功能恢復,並促進癱瘓肢體功能恢復。低頻電流刺激痙攣肌肌腱中的神經腱梭引起反射性抑制和刺激對抗肌的肌膚引起的互動抑制來達到使痙攣肌鬆弛的目的,恢復其肢體功能。常用的物理療法如下:   1.超聲波療法 採用1:2脈衝超聲,劑量由0.6—1.25瓦/釐米:患區頭部剃毛,塗接觸劑後,聲頭於患區上下或左右緩慢移動,每日一次,每次10分鐘,20次一個療程。   2.痙攣肌電刺激療法1路2×50平方釐米電極放於患肢的前臂肌腱處(屈側),1路2×50平方釐米電極放於患肢的前臂肌膚(伸側)波寬0.3毫秒,延遲時間100毫秒,電流強度:運動閾或運動域上,時間10分鐘,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20次為一個療程。   3.脈衝中頻電療法 2×5平方釐米電極放於患肢前臂外側,並置mQ:1000%,WT:全波一斷調,f1:50赫茲,t1:2秒;t2:2秒,t:10分鐘,I:腕部背屈指伸展為宜。每日一次,20次為一個療程。   4.低頻脈衝電療法 2×2平方釐米電極放於患肢前臂外側、並置,f1:4、f2:4,Wt:起伏波或斷續波,t:4分鐘,I:腕部背屈,指伸展為宜。每日一次,20次為一個療程。   5.離子匯入法 採用眼—枕法,雙圓極加10%碘化鉀溶液,陰極匯入,匯入前先以1—2%碘化鉀溶液點眼,I:1—2毫安、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鐘,20次為一療程。   6.水療法 水溫37—38度,每日一次,每次10—20分 鍾,20次為一療程。   7.磁療法 一般按針刺治療原則取穴,在癱瘓肢體的 穴位上敷貼磁片,磁片的直徑一般1釐米左右,磁片的場強一 般為500—1500高斯。上肢癱瘓,可於肩井、曲池、外關和 合谷等穴敷貼磁片,下肢癱瘓,可以於環跳、風市、陽陵 泉、足三里和解溪等,穴位敷貼磁片,療程可適當延長,定 期交換敷磁穴位;以免時間過長,膠布刺激面板。   ================   腦梗死   一、診斷   (一)一般性診斷   1、臨床特點   2、輔助檢查   (1)血液檢查   (2)影像學檢查:① CT;②MRI;③TCD;④ 血管影像;⑤ 其他   (二)臨床分型(OCSP分型)   OCSP臨床分型標準:1、完全前迴圈梗死(TACI);2、部分前迴圈梗死(PACI);3、後迴圈梗死(POCI);4、腔隙性梗死(LACI)   二、治療   (一)內科綜合支援治療:應特別注意血壓的調控(參見第九章)   (二)抗腦水腫、降顱高壓(參見第九章)   (三)改善腦血迴圈   1、溶栓治療   建 議:   (1)對經過嚴格選擇的發病3h內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應積極採用靜脈溶栓治療。首選rtPA,無條件採用rtPA時,可用尿激酶替代。   (2)發病3~6h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可應用靜脈尿激酶溶栓治療,但選擇患者應該更嚴格。   (3)對發病3~6h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有經驗和有條件的單位,可以考慮進行動脈內溶栓治療研究。   (4)基底動脈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療時間窗和適應證可以適當放寬。   (5)超過時間窗溶栓多不會增加治療效果,且會增加再灌注損傷和出血併發症,不宜溶栓,恢復期患者應禁用溶栓治療。   2、降纖治療   (1)巴曲酶;(2)降纖酶;(3)其他降纖製劑:如蚓激酶、蘄蛇酶等。   建 議:   (1)腦梗死早期(特別是12小時以內)可選用降纖治療;高纖維蛋白原血癥患者更應積極降纖治療。   (2)應嚴格掌握適應證、禁忌證。   3、抗凝治療   建 議:   (1)一般急性腦梗死患者不推薦常規立即使用抗凝劑。   (2)使用溶栓治療的患者,不推薦在24小時內使用抗凝劑。   (3)下列情況無禁忌證(如出血傾向、有嚴重肝腎疾病、血壓>180/100mmHg)時,可考慮選擇性使用抗凝劑:   ① 心源性梗死(如人工瓣膜、心房纖顫,心肌梗死伴附壁血栓、左心房血栓形成等)患者,容易復發卒中。   ② 缺血性卒中伴有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活性蛋白C抵抗等易栓症患者;症狀性顱外夾層動脈瘤患者;顱內外動脈狹窄患者。   ③ 臥床的腦梗死患者可使用低劑量肝素或相應劑量的LMW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4、抗血小板製劑   建 議:   (1)多數無禁忌證的不溶栓患者應在卒中後儘早(最好48小時內)開始使用阿司匹林。   (2)溶栓的患者應在溶栓24小時後使用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與潘生丁緩釋劑的複合製劑(3)推薦劑量阿司匹林150~300mg/d,分2次服用,4周後改為預防劑量。   5、擴容   6、中藥治療:如丹參、川芎嗪、三七、葛根素、銀杏葉製劑等。   (四)神經保護劑   目前常用的有胞二磷膽鹼、都可喜、腦復康、鈣通道阻滯劑等,尚缺乏有說服力的大樣本臨床觀察資料,確切療效有待研究。   亞低溫和高壓氧可能是有前途的治療方法,有關研究正在進行。   (五)外科治療   (六)血管內介入治療   (七)康復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本創業,怎樣才能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