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論史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一直以來,人們都有一種說法。中國南宋時期重慶合州的釣魚城,是“上帝折鞭處”。就是說,因為蒙古蒙哥大汗在釣魚城被打死,蒙古人停止了對歐洲征伐的步伐,保住了整個歐洲。
(釣魚城之戰遺址)
其實,這個說法是一種誤解。為什麼呢?因為蒙哥在當大汗的時候,從來沒有發動過對歐洲的進攻。他進攻的重心是南宋和西亞。在進攻南宋之前,發動過對越南及周邊南亞地區的進攻,目的是為了合圍南宋。當他拿下西南的雲南,以及南邊的越南以後,便開始了對南宋的包圍戰爭。
除了這一條戰線以外,蒙哥也派他的兄弟旭烈兀西征。蒙哥發動西征的原因,有蒙古人想掠奪更多的財富和土地,征服世界的一貫想法。但是選擇的地點在西亞,並不在歐洲。
之所以是西亞,一是西亞那一塊並沒有征服過,二是當時有一個實際的原因。西亞有個國家叫木剌夷國,這個國家經常透過培養刺客,暗殺別的國家的首腦,而蒙哥就遭到了這樣的危險,蒙哥有個異母兄弟甚至被刺客殺死。所以蒙哥派旭烈兀去征討木剌夷國。征討的同時,也就把兵鋒對準了整個伊斯蘭的中心。
(旭烈兀西征壁畫)
但是旭烈兀在蒙哥戰死前,他都一直在西亞打,並沒有超過西亞的地盤。最後當他把西亞征服完以後(不包括阿拉伯半島),他試圖進攻非洲,也就在這時候,蒙哥被打死,而旭烈兀率軍回撤,留下來的繼續征伐非洲的軍隊打了敗仗,也就停止了征伐非洲的步伐。
那麼,如果蒙哥不死,蒙古人會不會征伐歐洲呢?不會。為什麼呢?
這事兒要從蒙哥當大汗時說起。
蒙哥的大汗之位,是從窩闊臺系的手上接過來的。他能夠接過來,是因為他獲得了金帳汗國可汗拔都的強力支援。當他登上汗位以後,對拔都非常優待,從某種意義上說,拔都的金帳汗國基本上成了一個獨立王國。拔都的金帳汗國,就是蒙古人第二次西征的時候,打下的俄羅斯白俄羅斯匈牙利那一大片地盤。這一部分地盤直接和西歐接壤。蒙哥既然允許拔都成為獨立王國,自然不會再去征討西歐的土地。也就是說,西歐應該是拔都菜園子裡的菜,蒙哥絕對不會去割。
而且,不僅蒙哥不死,不會去征討西歐,蒙哥死後,蒙古人也不會再去征討西歐。因為當時金帳汗國的首領拔都已經去世,繼任者是拔都的兄弟別兒哥。別兒哥因為信奉伊斯蘭教,對旭烈兀在西亞的殘殺非常不滿,已經整軍開始了和旭烈兀的征戰。雙方誰也打不過誰,互有勝負。也就是說,旭烈兀想要去征伐西歐,肯定是不可能的。
忽必烈也不可能去征伐西歐。忽必烈在和阿里不過爭奪汗位的時候,別兒哥先是支援阿里不哥的,還派人參加了推舉阿里不哥為大汗的忽裡臺大會。不過後來,當忽必烈在和阿里不哥的四年大戰中。逐漸戰勝了阿里不哥以後,別兒哥轉變態度,支援忽必烈。忽必烈出於感激,更不會去動金帳汗國的乳酪。
(蒙古騎兵徵歐洲)
別兒哥也不會再進攻西亞,因為這種大型戰爭必須要中央的支援,當時蒙古已經分成了元朝和四大汗國,這種支援是已經不可能的了。同時別兒哥還要時時防備旭烈兀對他的夾擊,所以他不會輕易發動戰爭。
不管怎麼說,西歐就這樣保下來了。直到後來,俄羅斯帝國強勢崛起,把金帳汗國的地盤又給奪了過去,蒙古在歐洲的勢力就此消亡。
-
3 # 桃花石雜談
不知道在悟空問答上怎麼總看見這樣的問題?為什麼總有好多人認為是蒙哥的死使蒙軍對歐洲的入侵中斷?石頭君之前其實回答過好幾次這樣的問題了,蒙軍入侵歐洲時突然死了的是窩闊臺,而蒙哥死時蒙軍在歐洲沒有什麼動作,反而是正在大規模入侵中東,可以說蒙哥之死,對伊斯蘭教的生死存亡是一個關鍵事件,但對歐洲卻幾乎沒有什麼實質性影響。窩闊臺不死,蒙軍能征服歐洲嗎?
從當時的歷史程序來看,很有可能。因為在蒙軍從歐洲撤軍之前,蒙古第二次西征已經先後摧毀了基輔羅斯、匈牙利和波蘭三個在歐洲算是非常大的國家,而且用時極短。
而當時蒙軍卻並沒有止步的跡象,公元1240年,中歐蒙軍已經向奧地利維也納和義大利威尼斯分別派出偵察分隊,顯然已經在為奪取這兩座堪稱當時歐洲最重要的城市進行準備。而從公元1241年開始,蒙軍已經開始在北部的維也納老城和南部的維也納新城外圍清理零散居民點,這是蒙軍的慣用戰術,透過打掃外圍,一方面清理障礙,防止主攻時遭遇騷擾,另一方面則透過對小型居民點進行攻擊,使其向維也納城中散佈恐慌情緒,為之後的主攻進行心理戰準備。
(蒙古第二次西征入侵歐洲形勢)
而維也納大公腓特烈當然也不甘束手待斃,他將自己手下的騎士和一些西歐援軍組織起來,針鋒相對地和在城外騷擾的蒙軍展開對戰。歐洲史料記載在這些小規模的衝突中,歐洲騎士還略佔了一點上網。但誰都知道這和蒙軍真正大規模的攻擊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維也納守軍其實始終在惴惴不安的心情中等待蒙軍真正攻城戰役的到來,某種意義上也是在等待末日的降臨。
(歐洲古畫描繪的蒙古人佔領羅斯場景)
而在維也納後方,在法王統領下的法軍則已經在盤算維也納和德意志地區的日耳曼大公們失敗之後,巴黎是否還能守住了。但窩闊臺的死終結了這一切,公元1241年12月11日,窩闊臺突然死亡,而他的死訊通過當時加急騎兵在10幾天內就傳遞到了中歐前線,蒙軍隨即停止進攻。而儘管在歐洲人眼裡已經快成為死神代名詞的老將速不臺強烈反對,但不久之後蒙軍還是撤回了俄羅斯地區,之後再也沒有針對歐洲發動大規模西征。
(蒙軍在波蘭萊格尼察戰役中向歐洲軍隊展示被其斬首的西里西亞大公亨利二世的首級)
蒙軍撤軍原因分析蒙軍從歐洲撤軍的直接原因確實是因為窩闊臺之死,但從蒙古軍隊在此之後卻再也沒有嘗試對歐洲發動大規模入侵的後續歷史來看,似乎蒙軍撤軍的原因不會那麼簡單。因此後世乃至現代歐洲都始終有人在研究蒙古帝國究竟為什麼在此之後不再嘗試征服歐洲。
許多人認為在蒙軍前進到中歐之後,開始漸漸離開平原地區,進入山脈地區,而蒙古人的騎兵戰術對平原地形的依賴性非常大,越是廣闊的平原越有利於蒙古騎兵的作戰,而在山地作戰時,蒙古騎兵的優勢就小的多了,甚至優勢會變成劣勢。所以繼續向西跨越阿爾卑斯山脈和喀爾巴阡山脈對蒙古軍隊來說雖然不是絕對不可能,但必定會付出極大代價,所以蒙古人權衡利弊之後,正好決定借大汗去世放棄繼續西征這個得不償失的買賣。
(克羅埃西亞克利斯要塞,蒙軍曾在此遭遇失敗;越向西打,蒙軍遭遇的這類山地要塞就越多,戰爭的難度就越大)
另外一個原因是進入中歐之後,蒙古人離草原越來越遠,其後勤越來越難以得到保障。蒙古騎兵在草原作戰時,只要攜帶足夠的乾糧即可,而且每個騎兵會配備很多匹馬,餓了吃乾糧,渴了喝馬奶,而馬只要有草吃就不會有問題。這樣他們一方面不用擔心後勤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隨時換馬,能以高速突進的方式對很多地區進行奇襲。
但離開草原之後,這種方式就不靈了。蒙古人進軍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後勤問題,這也同樣增加了他們繼續進軍歐洲的難度,所以這也是一個蒙軍借勢回師,後來也不再嘗試大規模西征的原因了。
所以綜合來看,如果窩闊臺不死,蒙軍確實有可能攻克維也納、威尼斯甚至巴黎等地,歐洲文明會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但蒙軍攻佔這些地區也會付出比較沉重的代價,比之前的軍事行動會困難得多。因為從後來的亞洲戰場看,蒙軍在離開草原之後,無論是滅金的戰爭還是滅宋的戰爭,都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取得勝利。特別是滅宋戰爭,南宋憑藉秦嶺和淮河一線進行的防禦,曾經在相當長時間阻止了蒙軍的南侵,這也充分顯示了蒙軍不善山地作戰的弱點。所以徹底滅亡歐洲文明對蒙軍來說恐怕不太可能,即使窩闊臺不死也辦不到,但能顯著削弱歐洲文明則是無疑的。 -
4 # 龍文說史
蒙古西征歐洲時,蒙哥沒有死會佔領歐洲嗎?後來怎樣。 蒙古西征歐洲的事與窩闊臺有關,這場給歐洲帶來浩劫的是太宗窩闊臺主導的,正當第二次西征打得正熱時,歐洲中部淪陷,只剩下法國,德國,義大利,和拜占庭等等。那時當朝的窩闊臺大汗不幸去世,深陷歐洲泥潭的十五萬西征軍準備打返程票回蒙古弔唁,這是原則。
而所謂的蒙哥呢,那時不過是個王子,他和貴由算同輩,也是要好的兄弟和戰友,相對忽必烈來說,在那些哥哥面前,他只是晚輩而已,早年那段事根本就找不到。對蒙哥而言年輕時就有戰功,他受窩闊臺器重,收為他妃子的養子,示自己兒子看待,每每有大的活動都讓他參加。而六妃子家貴由呢,窩闊臺並沒有看在心上,原因是他從小身體不好,而且盲目跟風,一氣用事,早年那段事,歷歷在目。蒙哥那時很出眾,不論討伐金國,西征都有他,欽察部那時還是他消滅的,和貴由一道在高加索地區盤旋,一路顛轉到裡海,後來不知什麼原因被窩闊臺半路召回蒙古。等他們走在半路上時,窩闊臺因飲酒過度而死在行宮,蒙哥那時還畢竟算是皇侄,扛起拖雷家的擔子,因為父親拖雷走得早,他就成了一家之長。
窩闊臺在位時不論怎樣也把他的家拆不掉,包括收兵權,合親,打壓,都不起作用,蒙哥兄弟因此那時也磨練出了堅強的意志,在母親唆魯禾帖尼的呵護教育下,使他們四兄弟從艱難的歲月走出來。而身處權利和富貴,享受安逸襁褓中的窩闊臺家子們卻一個個墮落起來,他們安安分分的守著自己的領地,卻萬萬沒有想到,自從貴由駕崩後,領地越來越小,被拖雷系分割打壓,回收。拖雷系是守灶的,掌握汗國大部分軍隊,守候著老營,也和中央比較靠攏,所以最有可能失權就是窩闊臺系,這就讓我們想到為什麼窩闊臺用巫水要害拖雷了。該到的日子,遲早要到來,蒙哥當上大蒙古國皇帝后,新舊仇一起報,他不會忘記父親是怎麼死的,首先就是對身旁窩闊臺家動手,削弱他們,讓他們永遠離開權利寶座。等蒙哥沒有動手時,窩闊臺家幾個愛好權利的人,首先下手了,欲想趁蒙哥登基時發動叛亂,貴由的皇后海迷失和她的兒子還有失烈門,本應該汗位屬於他們的自然心有不甘,落入他手,可惜走露風聲被蒙哥提前發覺,就地投河處死。為此蒙哥還將窩闊臺家子孫押送到和林附近拘禁,令在新疆一帶窩闊臺家族聚集處施行分割,壓縮,為了不使他們反叛,另派十萬大軍駐紮在別失八里與和林之間。
拖雷家權利控固之後,蒙哥該騰出手整肅朝政了,遵循舊制,不蹈他國之法,沿著成吉思汗路走下去,完善大扎撒法令,廢止修建和林城,養民安息,這樣使蒙古帝國從此煥然一新,恢復窩闊臺的盛世。為了使拖雷家牢牢把握住帝國權柄,蒙哥頭腦很清醒,唯一手段就是壓縮其他家族勢力,擴大拖雷家領地,他提拔了同母兄弟忽必烈和旭烈兀,令忽必烈代他經略中原,令旭烈兀則沿著祖輩老路繼續向西擴充套件疆土。而自己呢,和忽必烈籌謀消滅南宋事宜,這是我們討論重點。
蒙哥雖然生活在至高權利與榮譽的光圈中,但自己的榮耀會被身旁新亮點忽必烈搶了風頭,這讓他很擔憂,忽必烈進軍大理已是功高蓋主,而且大行漢法,陝西河南一帶漢民都呼忽必烈為萬歲,在他們心中忽必烈是中國帝王,而在漠北的蒙哥知道後卻很理屈,他一聽到此事心裡癢癢的,難道天上要升起兩個太陽。為了對忽必烈實行勢力打壓,用鉤考手段嚴厲懲罰,收其軍權,讓他到漠北帶家人謝罪。現在他仍是最閃耀的明星,該開始實現自己的夢想了,那就是南征大宋,統一中原,如果事成,他就稱為千古一帝了,可現實沒給他機會,性格決定成敗,固執和傲慢終使他走向末路,進入四川后,他再也沒有走出來。他的另一個弟弟旭烈兀則統兵十五萬攻打伊斯蘭世界,浩浩蕩蕩開啟征服阿拉伯世界全境之旅。
話題說蒙哥征服歐洲有誤,他其實如前者所說,目的就是搗毀木刺夷國,進而消滅阿拉伯帝國末代哈里發,征服完波斯後,打到埃及邊緣,這也是他完成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目標。而所謂歐洲早已沒有開拓的必要,先汗窩闊臺已經辦的差不多了,歐洲和蒙古關係已經緩解,相反蒙古那時還試圖聯絡歐洲對付西亞等國。在漫長的西征路上,一部分軍隊進入歐洲海域和土耳其邊境,但都是為征服西亞和非洲做鋪墊,如果蒙哥不死,旭烈兀帶領主力就不會擅自離開敘利亞,埃及蘇丹王在艾因扎魯特就不會勝,他只打敗了兩萬蒙古軍。如果蒙哥汗稍稍遲緩三四年去世,也許旭烈兀勢如破竹,十五萬大軍蹂躪埃及直到北非,可惜歷史沒有假設,他和窩闊臺一樣,終止了西征,蒙古帝國從此再也注不起征服西方的慾望,旭烈兀停在波斯。忽必烈成了大汗,建年號中統,蒙古就此分裂。
-
5 # 而知而行的歷史
蒙哥汗在位的時候,蒙古西征歐洲已經結束了。在蒙哥時的西征,是蒙古第三次西征,以旭烈兀為主帥,主攻目標是花剌子模國西邊的伊斯蘭系諸國,核心目標是剿滅阿薩辛派,然後作為蒙古人的機動兵團,相機攻略西亞。
(蒙古三次西征)
在貴由汗時,蒙古曾大行檢兵,規定十中取三,組成大軍,繼續征服歐洲。在蒙古諸王眼中,征服殘破的歐洲,不可能需要這麼多軍隊,因為他們清楚四年前長子西征給歐洲造成的毀滅性的傷害。
拔都西征時,帶著12萬大軍,掃蕩了歐洲60萬聯軍。當時歐洲堪戰的騎士團、波蘭人、匈牙利人損失慘重,整個歐洲只有德意志殘部和法國還能組織抵抗。南歐的保加爾人,塞爾維亞人也在這次西征中滅國,在民族勃興階段被蒙古人直接掐滅,隨後恢復起來的一點元氣,已經抵擋不了興起的土耳其人的攻勢了。
(拔都西征斡羅斯)
至於義大利,邦國林立,蒙古人的斥候已經打到了威尼斯城外12公里的地方。在歐洲另一座大城維也納城外60裡,蒙古人已經完成了戰役偵查。儘管歐洲各國君主開始走向聯合,然而歐洲的抵抗意志早已在格里尼茨和布達佩斯兩場戰役中消磨殆盡了。歐洲人躲在維也納城門後瑟瑟發抖,此時的蒙古人只要再往上踢一腳,歐洲就會像一座破房子一樣,嘩啦啦地倒下來。
蒙古人的毀滅是徹底的,為了防止身後出現成規模的勢力,他們毀壞莊園、城市、道路,使得所過之處都成為了廢墟,野草叢生,難以為敵對勢力提供支援。他們的遊騎從波羅的海沿岸,一直延伸到亞得里亞海,天知道他們怎麼能用12萬人的軍隊就能完成如此寬正面的戰役的。
這種毀滅使得東歐和東南歐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和財富,在與今後的西歐對峙起來始終落於下風。
本來長子西征的起因,是欽察人的叛亂。蒙古人攻滅花剌子模後,派兵四處搜略,要徹底剿滅抵抗勢力。在1231年,速不臺將花剌子模最後的抵抗勢力扎蘭丁擊敗了。此後,速不臺鎮守在高加索一帶。蒙古人在作戰中,侵擾的地域非常廣,從高加索山南麓一直到裡海周邊,與欽察人的勢力接觸了。
1235年,窩闊臺召集忽裡勒臺,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斯等未服諸國。居住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之間的欽察部首領忽魯速蠻懼怕蒙古軍,已先遣使納款,蒙古軍至,準備投降。惟居住在伏爾加河下游的欽察部首領八赤蠻堅決抗戰。他反對投降蒙古,不斷派兵從叢林裡襲擊蒙古小股作戰部隊。
(蒙古人習慣在春天開會)
蒙古人有個特點,在大的軍事行動之前,都要舉行擴大會議,特別是遠征時更是如此。 這與蒙古人的生活習性有關。夏天時,天氣炎熱,不利於遊牧騎兵出戰。秋天草多馬肥,是蒙古人發動征戰的時間。冬天是遊牧的閒暇時間,遊牧民族不象農耕民族需要利用冬天來準備來年的農具或者利用枯水期來修繕開挖河道堤防。入春之後,遊牧騎兵就要分散各地去避暑。因此,通常在三四月間,蒙古的各個前線千戶萬戶就會集聚起來開軍事會議,商量秋天開始的搶劫行動,而後散開回部落或封地去避暑。同時,徵召軍隊,為秋天的作戰做準備。這樣的聚會,普通分公司的年會一樣,增進了團隊和諧之外,還有大把的時間制定作戰計劃。這使得蒙古人的作戰行動往往都是灑出去幾千上萬裡,卻始終能做到彼此呼應,是大迂迴作戰的開創者。
這次開會,也把鎮守南俄羅斯大草原的速不臺召來了。
(速不臺據說是這樣的)
速不臺在草原上狂奔7天7夜,吃住都在馬上,居然跑完了4000公里的路程。可見,蒙古人還是戀家的,所謂歸心似箭。 這次會議制訂了西征的計劃。成吉思汗長子朮赤長子拔都、次子察合臺長子拜答兒、三子窩闊臺長子貴由、四子拖雷長子蒙哥各統本王室軍,萬戶以下各級那顏亦分遣長子從徵,其他著名蒙古王子還包括:朮赤兒子別兒哥、窩闊臺兒子合丹、孫子海都,察合臺孫子不裡,拖雷兒子旭烈兀;全軍以拔都為統帥,速不臺副之,共15萬大軍,自各地出發,秋季抵伏爾加河東岸約期會合。諸王商定後,各率本部兵前進。
(蒙古人作戰寬正面)
1236年,大軍陸續出發,制訂了先打北俄羅斯,然後沿著伏爾加河南下,攻打南俄羅斯的計劃。在俄羅斯境內發生的戰鬥規模不算很大,梁贊、基輔、莫斯科紛紛陷落,剛剛打贏楚德湖戰役的諾夫哥羅德派人請降,俄羅斯順利平定。
大軍在1241年秋天來到俄羅斯西南部的加利西亞草原,八赤蠻聞速不臺到了,大懼,逃入海中,最後也被蒙古人捉來殺死了。
此時,蒙古人西征的目標已經達成,拔都寬厚待人,就想差不多就得了,班師回哈拉和林。 速不臺這年已經60多歲了,他在此時的建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歐洲歷史的發展。他建議現在兵強馬壯,諜報工作已經做到了極致。大量的蒙古間諜,還有歸降蒙古的俄羅斯人都在邊境與歐洲國家發生了交戰。蒙古人的諜報系統是最為高效的,他們已經知道了歐洲國家深陷十字軍東征,兵疲民困,還知道了歐洲國家大小封建領主互相攻擊,看似強大,實則不然。速不臺建議拔都繼續西征,建立自己的功業。 拔都對已是垂垂老者的速不臺肅然起敬,難道正當壯年的拔都還比不過一個老將嗎?因此拔都決議攻打歐洲。
(蒙古軍渡河攻擊布達城)
他留下了3萬人鎮守俄羅斯和剿滅各地的叛亂,還剩下12萬人用於征戰。速不臺作為副手,把12萬人分成了4路。中路6萬人分成2軍,平行推進,直取匈牙利,北路3萬人掃滅波蘭,南路3萬人掃滅東南歐。當時歐洲最能打的就是中路軍正面的匈牙利軍隊,北路和南路的作戰目標就是避免從北邊或者南邊來的援軍威脅到蒙古人的側翼。
在戰術上,歐洲人可能並不差,他們看到陣營散亂的蒙古人,可能一開始真的不覺得這幫野蠻人有什麼可怕的。可是歐洲人的戰略意識太差了,他們之間絕少配合,逐個被蒙古人擊敗。
於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時描述的那一幕。多瑙河已經不能再為歐洲的安全提供天險了,速不臺這個戰爭狂人已經在匈牙利草原安營紮寨,向西方派遣大批的間諜,還和東羅馬帝國取得了聯絡。
(西征軍勢力範圍)
不出意外,1242年的秋天,蒙古人會進攻義大利、奧地利、德意志、法國,鑑於歐洲聯軍主力早已被殲滅,蒙古人的西征不會遇到太大的困難。 這時,窩闊臺汗去世的訊息終於傳到了歐洲前線。
蒙古人要開會了,而諸王長子都在歐洲前線,遵照成吉思汗定下的法令,他們要回去開會。6年的長子西征結束了,作為此次西征的尾巴,速不臺回師路上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饒了一圈,把這兩個國家打廢了,成就了以後的土耳其。
因為和窩闊臺的長子貴由有矛盾,拔都本來不想回去開會,速不臺勸說他要回去。結果拔都走到伏爾加河下游就不願意再走了,他讓他弟弟代表他參加了會議,以此作為對貴由稱汗的不滿。
(拔都據說是這樣的)
貴由的汗位其實當的也挺憋屈的,他的母后乃馬真後臨朝時間久了並不願意放棄權利,所以貴由一直沒有掌握實權。同輩的人裡面,貴由的人緣也不好,他是堂堂的窩闊臺汗的大兒子,竟然要用籠絡的辦法來取得其他諸王的支援,尤其是取得蒙哥的支援。蒙哥的人緣可是要比貴由好的多了,因為蒙古幼子守灶的風俗,託雷繼承了90%的成吉思汗的軍隊,託雷系的將領在蒙古軍隊裡是最多的。這也是蒙古國汗位最終又轉回到託雷系的最重要的原因。老將速不臺就是託雷系的將領。
所以,當貴由掌握實權後,對一直不對付的拔都恨之入骨,於是就十中取三,組成一支大軍,名為攻擊歐洲,實則準備與拔都開戰。 拔都當然也知道貴由來者不善,因此把大量的本部軍馬都集中在東部的欽察草原,準備與東方來的討伐軍大戰一場。
結果,貴由的西征大軍走到西域,貴由就去世了。這次西征因此不了了之,蒙古諸王又要開會了。這次開會,拔都沒有來參加,但是他大軍壓境,給蒙哥站臺,使得蒙古汗位終於落入了託雷系的手中。
(蒙哥是這樣的)
蒙哥當了大汗後,對鼎力支援自己的拔都投桃報李,承認了拔都西方諸王之長的位置。此後,蒙哥派遣弟弟旭烈兀西征伊斯蘭世界,而拔都的金帳汗國逐漸接受了伊斯蘭教,因此對蒙古軍在西亞的軍事行動不置可否。但到了伊利汗國時,兩個兄弟汗國之間,已經經常爆發戰爭了。金帳汗汗的注意力始終被吸引到東方,原本說好的西征歐洲再也沒有被提起。
-
6 # 沉140769451
蒙古人的西征,除了成吉思汗生前徵太陽汗,都不是國家行為,主要是那些在蒙古高原權力鬥爭的失敗者向西尋求生存空間,爭取未來競爭的實力而發動的,而蒙古人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們,對於向西發展並沒有多大興趣,那不是擴充自己的地盤,而是在幫助自己後代未來的競爭對手。他們之所以沒有反對西征,只是希望競爭對手們把注意力和實力消耗在西征的路上,不來干擾自己地盤上的世襲繼承權,不來搶中國,並不希望它們能佔領多大地盤,擴充它們的實力。而派出軍隊配合它們,主要是監視和刺探,不讓它們太強大,萬一有較大利益,也可分一杯羹,不讓它們吃獨食。所以,窩闊臺、拖雷家族的軍隊在西征路上並不積極,它們總是在後面佔據一些地方,坐看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家族後人在前面衝殺,當鐵木真的舊將還在世時,有時也會派他們率領一支軍隊與競爭對手的軍隊一齊打頭陣,利用他們的忠誠看住競爭對手,同時也消耗他們自己的實力。
所以,蒙古大汗們不論生與死,對於西征的影響都不大,他們死了,固然西征軍的領導者會趕回蒙古高原爭權奪利,他們不死,也不會讓競爭對手如願。佔領俄羅斯、中亞、甚至西亞,都沒什麼關係,佔領全歐洲卻不可以。西征時,大汗的軍隊遠遠拖在後面,對打前鋒的競爭對手們,也是一種牽制。當然,對蒙古高原權力的眷念,也使得競爭者們不願走的太遠,它們也沒有足夠的實力控制太廣闊的疆域。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很有想象力。可是在題幹上出了點偏差,蒙古三次西征,第一次西征其主要是消滅花剌子模國,也進攻過欽察和斡羅斯等地。第二次西征重點以拔都帶隊15萬人進攻欽察和斡羅斯。而由蒙哥策動的第三次西征重點是在西亞的木剌夷國、報達國和敘利亞,他並沒有遠征歐洲的打算。所以我覺得題主應該把題目改為“如果窩闊臺不死,蒙古軍隊能不能征服歐洲?”更為合適。
首先,我來說出我的觀點,即便是蒙哥沒有死,也是無法征服歐洲的。
我認為有如下原因:
一、蒙哥時代遠征西亞的必要性比征伐歐洲來的更加迫切。
歐洲在蒙古第二次西征的時候,已經看清楚了蒙古人強悍的實力,曾多次派出使節致信蒙哥,請求建立友好的關係,雖然蒙哥對此提案不置可否。但是整個會議氣氛還是很友好的,不管是哪個種族的人,做事都需要動機(就比如說拔都第二次征伐歐洲,就是因為欽察部和斡羅斯部降而復叛)在這個時候蒙哥實在是缺乏征討歐洲的動力。
而在此時遠在西亞的木剌夷(今伊朗)、報達國(伊拉克)卻對蒙古在西亞的霸權構成了很大的挑戰,尤其是木剌夷讓蒙哥非常的扎心,不僅各種不服,劫殺蒙古商旅,威脅蒙古屬地,甚至蒙哥本人都受到了生命的威脅。所以,討伐西亞才是當務之急。
憲宗二年,以木剌夷兇悍無道,命旭烈兀率諸將討之。第二、即便是蒙哥活著,蒙古軍隊也沒有這個動機和實力把整個歐洲給吞了。
首先,我來說說第二次長子西征的事,此次西征的重點是斡羅斯和欽察,這兩個國家不斷的襲擾蒙古人的統治區,所以才引發了這次征討。拔都之所以後來進軍匈牙利和波蘭,都是出於鞏固統治區的需要,而非出於擴張。
在拔都率軍征伐斡羅斯時,欽察首領庫灘汗兵敗率其部眾四萬戶西走馬札兒(匈牙利),被當時的國王貝拉四世收留。
欽察王庫灘來奔,從者四萬家並且斡羅斯的王公們也逃到了匈牙利,這些都是朮赤系諸王封地的潛在威脅,必須拔除,這就是拔都攻打匈牙利的主要原因,而之所以派貝達爾遠征波蘭,是拔都想切斷來自波蘭可能的援軍,採取先發制人的進攻。所以,征服歐洲這麼龐大的計劃就壓根沒有進入蒙古人的視線。
即便是有,也是無法做到征服歐洲的,第二次西征中的蒙古人是非常團結的,內部齊心協力,並沒有分裂傾向。但是,在征伐過程中並不是全都一帆風順。在進攻羅木納城時,宗王闊列堅戰死。攻打克澤兒思克,蒙古軍隊戰死3名宗王,4000餘士兵。進攻波蘭時,蒙古軍攻打斡羅木資城,傷亡慘重,只得退走,在其後的戰爭中,宗王貝達兒又戰死。由這些戰例可知,蒙古人的軍力是在不斷消耗的,而他們也無法全部攻克防守堅固的堡壘。在東歐一地就如此損失,更不要說征服全歐洲了。而蒙哥時代,蒙古帝國已經開始出現分裂的苗頭,很顯然征服歐洲更不可能。
事實上,對這個情況拔都也很清楚,蒙古人進攻維也納的時候是1241年的8月,當時歐洲諸位王公前來救援,蒙古人匆匆撤退,這很像是以攻為守的軍事威懾,而非執行佔領任務。窩闊臺於1241年11月逝世。而死訊傳到拔都軍中是1242年4月,在這整整8個月蒙古軍並沒有繼續西征的意思。除了要追擊殘敵,鞏固統治區外,大概西征的高層也認識到,蒙古軍此時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吧!
在後來欽察汗國也試圖向歐洲方向擴張過,繼續攻打波蘭和匈牙利,但是有勝有負,始終並未達成突破,以後欽察汗國更是投入了激烈的內鬥,更沒有精力向西擴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