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正經的軍棍

    歷史不容假設。我們來看看當時吳三桂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局面。

    當時,明朝幾乎已經滅亡了,崇禎皇帝上吊自盡,明朝已經完了。而吳三桂的處境更為險峻,他的家人被李自成逮捕,一家被滅門,此深仇大恨。此時,吳三桂的選擇只有兩個:

    1 自立為王,對清軍和闖王都宣戰,這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2 倒向清軍,做以報滅門之仇。

    李自成對吳三桂來說,是有著國仇家恨,自然不可能站在李自成一方。當時關內李自成的大軍對吳三桂磨刀霍霍,而關外八旗鐵騎更是摩拳擦掌。而吳三桂雖說是山海關總兵,傭兵十萬,卻也已經到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兩方只能得罪一個,兩個都得罪,顯然是找死。權衡再三,只能倒向清軍。

    我們再看這個問題,如果吳三桂不開關,那麼,在多爾袞的猛攻之下,山海關終究還是會被攻克。而八旗軍是否會南下,則是一個時間問題,雖說八旗軍攻下了山海關必定會損傷慘重,但是八旗軍可以修整,等時機一到,還是會繼續南下。李自成的農民武裝本身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他不光要面對八旗軍的攻擊,還要應對明朝舊部的襲擊。這點從吳三桂開啟山海關就可以看出,在李自成面對關寧騎兵與八旗鐵騎的時候,不堪一擊。李自成一路向南逃竄,還要受到明朝地方武裝的攻擊,最後李自成被消滅在湖北。李自成本人,也死在了湖北的地方武裝手中。

    我們再看這個假設,歷史沒有給吳三桂選擇的餘地,吳三桂也只能選擇倒向清朝,如果吳三桂這時死了,國仇家恨都沒辦法報,只能權宜之計。

  • 2 # 如魚得水8

    如果李自成不抄吳三桂的家,他的手下不霸佔陳圓圓的話,吳三桂不可能投降後金,放清兵入關,而是會投降於李自成。這樣李自成可以統一北方。

    而南明一樣會建立臨時政府,與李自成進行對抗。雙方會形成對峙局面,但對峙時間一長,李自成這邊行政能力的不足就會展現出來,之前靠的是不納糧的口號籠絡人心,而真正管理國家,靠這種口號肯定不行,而打仗又需要大量的軍需。所以李自成這邊之前建立的形象會崩塌。老百姓會認識到起義軍的本質,而不再跟他們一條心,失去民心的起義軍會最後敗給南明軍隊。

    到那時,吳三桂這些投降的將領也會重新支援明朝,明朝很有可能重新一統,然後積蓄力量,最後與清朝決戰,沒有內患的明朝擊敗清軍也不是難事。然後延續大明的國運直至近代。

    這就是我的一些看法,不喜勿噴!

  • 3 # 鳶飛九天2018

    如果吳三桂不放,清兵入關,那麼當時面臨的形勢是什麼呢?

    第一,李自成勢力。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登基稱帝,建立政權大順。但李自成對部隊的約束力,遠遠差於其他開國皇帝,他的部隊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墮落。士兵在北京大肆搶掠,而軍官則對投降的明朝官員進行拷掠。而面對如此墮落的部隊,李自成又沒有足夠的掌控力。

    第二,北方地方勢力。與此同時,李自成區區幾年時間,裹挾了幾十萬災民大部隊不過是烏合之眾。而從沒有進行地方建設的李自成,沒有一個可靠的根據地,無論是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各地不是軍閥割據,就是土匪遍地,或者就是大地主武裝據地自守。而這些地方勢力,目光短淺。守成尚且不足,更無任何進取之志心。不可能成為爭霸天下的勢力。

    第三,關寧集團。明朝最強大的軍隊關寧鐵騎,掌握在吳三桂手裡。但關寧鐵騎駐紮在戰略要地,也就是清軍入關必經之路山海關。而山海關地勢狹小,龐大的關寧集團如果想繼續存在下去,沒有中央政府的錢糧是不可能的。

    因此吳三桂面臨的局面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投靠滿清,一個是投降李自成。如果吳三桂不放滿清入關,那麼他只有投靠李自成。

    第四,江南大商人大地主階級。此時江南地區商業空前繁榮,經濟極為發達,但享受著種種特權的大地主,大商人階級,與官僚勾結,不願意為國家做出任何貢獻。貪婪成性的他們,為了錢財,甚至可以賣掉絞死自己的絞索。因此這個集團必然是牆頭草,哪方勢力打了過來,就會以出賣國家利益為前提去投靠。

    第五,各地朱氏藩王。大明200年間始終把藩王當豬養。各地藩王不是徹底墮落就是被憋成神經病。因此,朱氏藩王已無任何如光武帝劉秀般崛起的可能。南明的歷史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第六,滿清集團。地處東北的滿清集團,此時,已經先後征服了蒙古草原和北韓半島。因此他們的下一個發展方向和戰略目標,有且僅有中原地區。因此,滿清南下成為必然。

    而吳三桂集團從始至終面對八旗,敗多勝少。抵擋住清軍的可能性很小。而如果吳三桂投靠李自成,以李自成集團的短視,對吳三桂集團進行全力支援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最大的可能是,吳三桂面對清軍戰敗後逃竄,李自成直面滿清兵鋒。而已經墮落的李自成集團,打敗尚未墮落依然戰鬥力強勁的八旗集團,可能性較低。

    如果吳三桂不放清軍入關。最終的可能,依然是滿清入關,但是滿清會遭遇更多的戰鬥。但因滿清善於利用漢奸和漢奸部隊的高超手段。以當時的情景,滿清入主中原的可能性依然是最大的。

  • 4 # 香茗史館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我們不妨從吳三桂、後金、大順、南明四個勢力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歷史將會走向何方。

    吳三桂

    如果吳三桂不放清軍入關,那麼就是說他不會投靠後金,而在面對後金和大順兩面夾擊的情況下,他又根本無法長期立足,所以自立為王基本不可能。那麼他就只剩下了兩條路,追隨南明或者投靠大順。

    1、追隨南明。這個難度不小,他要帶領大軍一路經過北方大順的地盤,且不說這樣能不能成功,一旦吳三桂的軍隊離開山海關,而大順軍隊肯定無法立即入駐,山海關必然會有一段時間的真空期,那麼後金仍然會破關而入。更何況南方的左良玉等人,朝廷上的馬士英等人真的能容下他嗎?

    2、投靠大順。這個看似比較靠譜,但是大順方面顯然對吳三桂不夠友好,或者說對曾經是明朝將領(官員)的吳三桂不太友好,而且吳三桂得知了闖軍在北京城的胡作非為,對大順政權是否認可也很是問題。而且就算吳三桂成功投降大順,李自成會不會讓他繼續駐守山海關孤懸在外還是個問題,如果將山海關換成闖軍,能否繼續守住,很難講。

    後金

    既然吳三桂不會主動棄關,那麼就是說至少短時間內後金是無法破關了。那麼後金同樣有兩條路可走,繞道入關或者先定蒙古。

    1、繞道入關。從後期的戰爭形勢來看,後金是完全存在繞道入關的可能性的,那麼歷史似乎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在清軍征服中原的時候將會失去吳三桂這方勢力而已。

    2、先定蒙古。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趁著中原混戰的機會,對蒙古進行征服,而且此時已經有不少蒙古部落投靠了後金。那麼後金能否成功征服蒙古不好說,但是實力的壯大是毋庸置疑的,而實力壯大之後的後金同樣有機會從其他地方破關。

    大順

    此時的大順雖然已經成立了政權,但從其攻入北京城後的所作所為來看,目前還處在破壞層面,還保留著流寇的行事作風,並未進入政權的建立層面。而李自成自起兵時起,原本是為了百姓而戰,但從後期作為來看,顯然沒能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如果大順如果繼續這麼作下去,很可能會迅速失去民心的支援,甚至極有可能再導致冒出一個其他農民領袖出來造他的反,這個政權還能持續多久很難講。

    所以,大順的命運只能取決於他們自己,如果能夠迅速進入穩固統治、建立政權的階段,那麼大順或許會穩定下來,反之同樣無法長存。

    南明

    南明此時的優勢仍然很大,江南極為富庶,糧草、軍餉都不愁,難點是南明朝廷依然極度腐敗,而且內爭不休,想要短時間內反攻北方難度不小。那麼南明需要多久才能徹底穩固下來,很難講,歷史上清軍並沒有給他們多少時間,如果能儘快穩定住局勢,那麼至少劃江而治是可能的,能不能反攻北方就要看後期事態發展了。

    綜上所述,如果吳三桂不放清軍入關,幾方勢力之中南明的優勢還是較大,而吳三桂的處境將最危險。中原王朝最終是劃江而治成為兩個政權,還是最終統一也很難講。而且後金實力的擴張是肯定的,中原王朝想要收復東北將更為困難,極有可能導致對東北統治的完全喪失,那麼如今中國的國土面積必然縮水。而且中原王朝是否會大力發展科技,形成對西方的趕超也很難講,那麼清朝所經歷的恥辱是否會再次出現,依然無法判斷。

  • 5 # 好人吉姆

    這不正常嗎?清朝說它是死粉明 是明朝最忠誠的追隨者 視明朝為君父你問問清朝自己他信不?大辮子不傻,這麼簡單的秀他不知道他自己麼做天下人都能看明白怎麼回事嗎?人家高就高在這!雖然剃髮易服,頭充圈地 但是人家降落稅負稅負 養生息 廢圈地 重漢道 尊孔孟 前明官員復其職 兵將只要歸降位升一級"加銀一兩……你敢說清朝不會抓漢人的癢癢肉嗎?所以說供奉明皇說白就是堵漢人的嘴,明擺這作秀還讓你們跳不出毛病!崇禎能學會一樣也不至於落個那樣結果

  • 6 # 琴劍書香

    如果吳三桂沒有放清兵入關那麼

    第一,以吳三桂對崇禎的忠心必定會與李自成拼個你死我活,從北京被困只有吳三桂勤王救駕就能看出吳三桂對大明忠心耿耿。但吳三桂兵少將微,後勤補給缺失,軍隊士氣低落。戰敗的機率很大。

    第二,李自成目光短淺,不思進取,失道寡助加上南明殘餘勢力龐大,滿清八旗虎視眈眈。李自成很有可能在兩面夾擊中落敗。最終死無葬身之地,遺臭萬年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滿清入關是必然的,在范文程,洪承疇,孔有德等人的策劃下,加上多爾袞的野心和中原混亂的情況,即使不走山海關,逐鹿中原的路也很多。再說大明一滅亡無論是前明孤軍或大順烏合之眾都無法守住山海關。滿清問鼎華夏是勢在必然。

  • 7 # 弘奇紀錄片精選

    如若吳三桂不放清兵入關,我想可能會有以下兩種種後果:

    第一、從大勢來看

    自“松錦大戰”後,明朝在遼東僅剩山海關一城,西北邊的蒙古和隔海相望的北韓也早已投降清朝,再加上北面的清軍,山海關已經成了被三面包圍的孤城,而當時的李自成雖然佔據北方,但南方的南明政權實力也不容小覷,而且四川還有張獻忠,關內的混亂局面絕不會再短期內結束。因此,綜合考慮即使吳三桂不投降,也是無法阻擋滿清入關的。

    第二、從吳三桂個人來看

    吳三桂出身遼東知名的望族,也就是地主階級,而李自成則是打著“均田免糧”旗號的農民階級代言人。據記載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殺掉的地主官員多達一萬六千餘人。李自成的失敗也正是因為把農民和地主的矛盾徹底對立不可調和而導致的,吳三桂也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以他的出身,如果不放清兵入關,投靠李自成,不會有好下場。而以他的能力和實力降清則必受重用。

  • 8 # 葉飄刀

    假設吳三桂不放清兵入關,而是忠誠於李自成,那麼很可能會形成一個幾乎和三國演義完全相同的局面,甚至連各自控制區域都幾乎相同,形成一個明末版三國。

    這個圖清兵已經入關,並非入關前的局勢。

    魏國:李自成

    當時的李自成實力最強,橫掃中原,並且拿下北京風頭正盛,可以說是地盤與氣勢都是一時無兩。但由於明末連年災荒,加上北方黃河流域被他們起義軍和明軍反覆禍害也是元氣大傷,真正有漢末曹操在中原,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情況。而且即便是吳三桂誠心投降,但清兵在背後也是巨大的威脅,所以李自成很難在短期內橫掃天下,將會有一段時間的相持階段。

    吳國:南明

    南明佔據江南,這裡的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眾多,並且佔據明朝的正統,有者法理上的優勢。很像繼承了父兄基業的孫權。

    然而南明一來內部矛盾重重,互相掣肘,二來戰鬥力確實不敢恭維,在李自成等人騰不出手來對付他的時候,自保可能還有餘,要想靠他一統天下,卻是沒有太大的可能。

    蜀國:張獻忠

    張獻忠在巴蜀,其就類似於當初的劉備,但作為這三者來說,一來其控制面積最小,二來其實力和底蘊也最薄弱,所以張獻忠要想一統天下也很難,很可能會出現明末明玉珍的局面,偏安一方,等著大局將定之後,被擊敗或者投降。

    三國形式形成。

    那麼吳三桂不開關,清兵是否能大規模入關,答案是不能。首先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那是明末明朝最後的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其戰鬥力如何,可以參照後來三藩之亂,在清朝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吳三桂憑藉這些力量一下攪動半壁江山就可見一斑。

    而且哪怕是李自成已經要進北京這樣明朝最為危險的時刻,清兵也沒有能突破山海關,如果吳三桂不開關,而是忠於李自成,李自成的戰鬥力至少強於關內明軍(否則他也進不了北京),這樣的情況下,有了李自成的支援,吳三桂的戰鬥力和後援是得到了加強,清兵要想大規模入關就只能更困難。

    但清兵的威脅還是時刻存在,所以李自成在沒有能解決這個威脅前也無法放手對付張獻忠和南明,所以必然形成三國演義的局面。

  • 9 # 以史為鏡正視歷史同學

    如果吳三桂不放清軍入關,他不會有好下場!

    1號稱闖王的李自成是農民起義,一路打著均田免糧的旗號攻入北京,這自然就傷害到了吳三桂的自身利益。

    2李自成靠著一股子義氣起家的農民,沒有什麼政治色彩,沒有長遠的戰略思想,跟土匪下山沒有兩樣。而且中途有明軍打到一半投靠農民軍的也被農民軍打死了,而李自成也沒有處於軍法,這種部隊吳三桂是看不起的。

    3李自成有給吳三桂寫過勸降書,吳三桂一直守著山海關抵禦清軍,同時也在觀望到底農民軍能不能是不是個明主。按照農民軍那種不講道理,一身痞氣的暴發戶吳三桂也是擔心以後處處被針對。

    4農民軍攻入北京城以後已經狂妄得不得了了,一副天下唯我獨尊的樣子,這個時候根本就不考慮再接受吳三桂投降,甚至開始把吳三桂當做明軍的餘孽消滅。這時候吳三桂就面臨兩面作戰,一面要面對長期抵禦的清軍,一面要對付人多勢眾的農民軍!

    所以跟清軍講好條件,放清入關是吳三桂唯一的選擇,也是最好的選擇!

  • 10 # 可可潘琴

    誠邀回答這個問題。班門弄斧。

    如果吳三貴沒有讓清軍入關,歷史又會怎樣呢?歷史他不可能是在如果之下產生的。如果沒有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山海關),吳三桂在歷史上也會是英雄。同樣會裁入史冊。好像狼牙山五壯士。等吳三桂沒了後路,剩下與清軍死抗。不光他一個人會死。山海關附近的居民也會死。他手下的弟兄也會死。崇禎會給他些什麼?當時李自成已經攻破了北京城,(?)崇禎上吊自殺,他坐鎮山海關,他不投降清軍。這些人都會死掉。這個軍閥,為自己生命,為了兄弟的生命,為了周邊人的性命反弋投了清軍。為他日後當上雲南王奠定了基礎。這吳三桂軍事才能的體現。儲存自己,儲存軍隊的實力,減少人員的傷亡。如果歷史上吳三貴不這樣子做。也許會有其他的吳三桂這樣做。耿精忠。。。。這些人在歷史上揹負罵名。因為大明即將亡國的那個時刻,他們已經看到了大明王朝即將崩塌的那一瞬的無奈。無論為自己打算,還是為了反清復明打算。吳三桂還是投降了清朝。這是歷史無法改變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硬體除錯過程中,該如何定位,準確找到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