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urfy31163

    手錶是佩戴的,因此抵抗外界干擾能力很重要,其中就包括防震;手錶的防震效能不單純是指磕碰,也包括加速度的過載和衝擊,這種情況往往在體育運動和生產活動中會出現。 從鐘錶到手錶的演變過程,不僅僅是體積變小了,主要還是在走時精度和抗干擾性的提高上,它都用上了擺輪,因此可以攜帶了;但古董的鐘表或懷錶就非 常嬌氣,它們都“傷不起”,外界的振動和衝擊極容易使它的擒縱機構與擺輪的配合上出問題;為此,又大約經歷了200年的改進,人們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擒縱形式,現代的手錶基本上都是在用槓桿式擒縱機構了。以錨式的槓桿式擒縱機構為代表,它只所以工作可靠在於它有二點:(1)機構有牽引,擒縱輪齒對擒縱叉的叉瓦切入有一個角度,會使擒縱叉的叉身靠緊限位釘 處,而不會亂動;(2)有保險設計,即便有外力作用能讓擒縱叉發生移動,擒縱叉叉頭的保險釘與擺輪的下圓盤(保險盤)之間有保險措施,會阻擋擒縱叉的繼續 移動,並讓它在牽引力矩作用下重新復位;另外一點是擺輪元盤釘與擒縱叉叉口之間也有保險,一旦超出它們之間的間隙,就會產生阻擋,總之,就是不能讓擒縱叉 逃離它正確的位置。但所有的這些保險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有些手錶在劇烈振動衝擊下,還是要出問題,最主要和常見的問題,就是發生“反擺”。所謂“反擺”也叫“背擺”,這些 都是俗稱,真正的意思是擒縱叉脫離了正確位置,跳到另一側去了;原來它還和擺輪好的跟親兄弟似的,可在外界干涉下,一瞬間它就翻臉“背叛”的擺輪。能使擺輪遠離擒縱叉的振動力最厲害(多數是沿錶盤6~12字元方向的作用力),手錶機芯裡 的上下防震器會產生徑向移動,導致合理的保險間隙一下就沒有了,舉例:擒縱叉原本應該老老實實的呆在左端,可它在外力作用下,沒有受到保險機構的約束,它 卻跳到右端去了,擺輪的震盪回來也就沒了接應,迴旋過來時,本應該打在擒縱叉叉口內側上,來帶動擒縱叉的移動,而這回卻打到擒縱叉叉口外側上,不能再進入叉口,擒縱和振動系統沒了配合,這屬於經典的“梗死”,手錶一下子就停擺不走了。手錶在做防震實驗時,也是用3KG重的衝擊錘敲擊手錶(衝擊錘臂長50CM),瞬間衝擊速度可達4.43m/s,這個實驗是很厲害,但是生活中遇到的很多衝擊可能都比它更大。手錶發生“背擺”有一個特點,無論你怎麼搖晃手錶,連秒針都是“紋絲不動”的,屬於“死停”,這個和一般情況下手錶停走有所不同,如果是傍的原因造成的 停表,秒針在晃動下起碼還能走兩步或前後有擺動。如果是“背透”後蓋的手錶,那麼你不停的旋轉搖晃手錶,看手錶的擺輪,它也基本上是不動的,或只能向一個 方向小幅度擺動一下的停。修理手錶“背擺”的故障非常容易,拆下襬夾板重新搭擺就解決了,屬於立等可取馬上見效的那種,修表師傅最愛幹這活。但是經常性的出現“背擺”現象的手 表,可就要引起注意了,那一定是擒縱機構的保險間隙出問題了,應該換個擒縱叉或檢查及縮小擒縱機構各點(主要是叉頭釘與保險盤之間)的保險間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平天國有多少天王,他們是怎麼排位的,他們又是依照什麼來指揮戰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