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章邯如何讓一支囚徒變一支精銳的部隊,換而言之,就是章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將這支部隊管理好的?如何讓它發揮出最大效力的?
5
回覆列表
  • 1 # 貓員外

    那是你們誤會章邯了。

    大秦朝有三大軍團。分別是南征百越的南方軍團,跟著蒙大將軍懟匈奴人的北方軍團,以及拱衛中央的漢中軍團。章邯所帶領的軍隊本質上是以漢中軍團為核心。所謂的囚徒,只是協從軍罷了。

    在古代軍隊,我們不能簡單的把人數和作戰人數等同起來。拋去後勤部隊,在作戰軍隊,也不是人人都是士兵的,這一點和現代非常非常不同。在古代,是以戰兵為核心,帶著一大群輔兵的作戰模式。戰兵,裝備好,待遇好,是作戰的主力,輔兵就是打雜的,行軍的時候給戰兵背裝備背行李,休息的時候給戰兵大爺做飯,打仗的時候幫助戰兵大爺穿裝備,等戰兵大爺殺死敵人,就跟著把腦袋割下來換軍功。

    一般來說,在古代,一場實際動員人數30萬的軍隊,在前線作戰的不會超過10萬。而這10萬軍隊裡,真正在第一線砍人的不會超過3萬。

    章邯就是神,也不可能把一群沒有受過軍事訓練還整天吃不飽的囚徒整成戰鬥力極強的軍隊。

  • 2 # 軍事瞭望臺

    大家都知道,章邯組織了一支亡命徒組成的部隊。

    當時驪山邊上囚徒人數多達70餘萬,但大都是其它六國的民眾,其中肯定有打過仗的,但整體戰鬥力,特別是對秦朝的忠誠度肯定是有問題的。所以,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調自己關中子弟兵過來。

    然而,當時軍務危急,陳勝手下大將周文率軍突襲至函谷關,再召集秦人已經來不及了。因此,章邯才提出揀選囚徒精銳臨時組成一支軍隊以解燃眉之急。這招雖然冒險,但也不是無的放矢,因為這些人長年在驪山乾重活服苦役,自知已無活路,如今突然下旨赦免其罪並恢復人身自由,還可透過立戰功獲得高官厚祿,這對於被圈禁而訊息閉塞的囚徒來說,無疑有很大吸引力。這些囚徒原本就是部隊在管理,紀律性較強,而且又是專門挑選的精壯漢子,對他們而言,在驪山修秦始皇陵墓活不了,跟反秦武裝拼殺一場倒可能有條活路。

    章邯煽動這幫人的求生欲和立功欲,率領他們一鼓作氣直奔周文所部。周文所部儘管人馬數十萬,但實際上戰鬥力相當弱,之前連連獲勝主要是利用了秦暴政所積累的六國舊恨與基層矛盾,使得初期反秦聲勢十分浩大。

    驕兵必敗,周文所部之前打得太順了,根本想不到會在最後關頭遭遇強有力的反擊,結果被章邯帶領的“囚徒軍團“迎頭痛擊。結果,周文所部從連戰連勝迅速變成了連戰連敗,最後周文也自殺了。

    總結一下章邯的“囚徒軍團“野戰能力較強,側重於機動作戰,且士氣普遍比較旺盛,最終章邯打不過霸王項羽,也投降了項羽,後者將這些囚徒軍隊全部坑殺,徹底消滅了這支秦軍勁旅。

  • 3 # 王老先僧

    眾所周知,章邯是因為跟周文那一仗而一戰成名的。話說周文奉陳勝之命率領三千士兵進軍咸陽,等快到函谷關的時候,因為暴秦的壓迫,老百姓紛紛棄暗投明跑到了周文的隊伍中。本來3000人的隊伍,一晃眼的功夫便像滾雪球似的滾成了幾十萬。眼看敵人大軍壓境,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章邯高舉雙手提出接受出戰禦敵的任務,並且要求秦二世把關在驪山的囚犯大赦,當作他反擊周文的軍隊。後來,一介書生章邯大破猛士周文,一度成為秦末的風雲人物,再後來鉅鹿之戰中章邯的神話便被霸王項羽終結了。

    章邯是用什麼方法讓這支囚犯部隊發揮出最大作用的呢?

    答案一:刺激,秦朝酷刑的刺激。

    章邯請命前,要求胡亥大赦驪山囚犯。大赦是幹嘛的?古時候每一位皇帝登基都會舉行大赦,但那時候的大赦是表現皇上愛民如子,大赦後,囚犯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而胡亥的大赦是因為,國家危機(重點是自己危機),他能讓囚犯回家各找各媽嗎?即便他同意,章邯也不會同意。那些囚犯不過是頂著一個皇上大赦的美好噱頭,去出生入死了。那麼問題來了?當兵好還是坐牢好?咱們看看中國以酷刑出名的秦朝是怎麼懲罰犯人的。

    一,死刑類:戮刑(斬首後示眾和示眾後斬首)絞刑、腰斬、定殺(把犯人扔到水裡活活淹死)、車裂(俗語叫五馬分屍)、生埋(埋土裡活活憋死)、鑿顛(用鑿子鑿腦袋)、抽脅(抽筋)、鑊亨(鑊就是鍋蓋,亨就是烹煮,整體意思是犯人把放鍋裡犯人煮了)。

    二、肉刑類:黥(臉上刺字,林沖受的就是這個)、劓(割鼻子)、刖(砍雙腳)、宮(司馬遷受得就是宮刑)。

    三、徒刑類:徒刑是限制人身自由,強制犯人服勞役。成旦舂(成旦:蓋房子修城牆,主要針對男性,比方蓋長城。舂:製造米粟,種地。主要針對女性)、鬼薪白粲(鬼薪:男犯人上山砍祭祀鬼神用的柴火。白粲:女犯人做祭祀鬼神用的飯食)、隸妻妾(當奴隸)、司寇(流放到邊遠地區服勞役同時抵禦外寇)、侯(瞭望、防禦的勞役)。

    四:恥辱刑類:髡刑(頭髮剃光)耐刑(剃光鬍鬚)。在古代身體髮膚授之父母。

    五:連坐(一人犯罪,全家連帶鄰居都要倒黴)。

    六:族刑(一人犯罪,整個宗族滅門)。

    這還不是秦朝酷刑的全部。以上種種駭人聽聞的刑法告訴那些驪山囚犯,當兵的快樂你想象不到。所以動員、培訓士兵這種事兒,章邯根本就不用考慮。沒等他說話,這幫囚犯便會打著120倍的精神奔赴沙場。用戰功換自由,太划算了。

    答案二:時間打磨好了一切。

    如開頭所說,周文受命出兵時,陳勝只給了他3000人馬,他後來的幾十萬大軍全都是由貧民百姓組成。周文的農民部隊跟章邯的囚犯部隊,其實是半斤對八兩。而且,戰爭沒開始,周文便脫離了大部隊,孤軍跑到了戲水。孤軍長線深入作戰區,這放在哪裡都是必敗的趨勢。而且周文可不是三國演義的關羽能過五關斬六將,沒等他把後方大部隊等來,章邯的囚犯部隊就衝了上去。氣血膨脹的囚犯VS飢腸轆轆的貧民,看了點兵書的秀才章邯VS五大三粗不懂兵法的周文。結果可想而知。周文戰敗後,章邯收繳了他一大批降兵,併入自己的囚犯部隊中,有了戰場經驗,囚犯和貧民便有了一個統一的稱呼士兵,後來,隨著章邯的作戰次數增加,這些臨時湊數計程車兵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老兵油子。

    章邯是個奇人,他所用的帶兵策略也是奇策。但後來他也不行了,因為遇上了更會使用刺激療法的項羽,一頓破釜沉舟,成功解了鉅鹿之圍,收降章邯,坑殺王離的二十萬秦軍。

  • 4 # 千機營

    先說答案,題中所說的囚徒並沒有成為一支精銳的大軍,後期章邯率領的20多萬秦國大軍一個月內擊敗陳勝、吳廣、周文三支起義軍,以及將趁亂起兵欲恢復舊國的六國餘孽壓的喘不過氣來的兵士,主要為關中老秦人!

    當時的情況是面對來勢洶洶的起義軍,沒有準備的秦朝在章邯建議下,放出了驪山修建皇陵的囚徒,並在許諾自由的情況下將這些人臨時編成了一支大軍,作為抵抗逼近函谷關的周文部。

    最後章邯不負眾望,阻擋下了周文的進攻。至於為何會說軍隊主要構成為老秦人呢?

    主要是史書上有一些記載顯示,在囚徒組成的軍隊擋下週文起義軍後,關中各地的秦人都在被髮動起來送往章邯軍中。

    其次,我們可以看到,初期章邯憑藉囚徒軍隊只能擋下起義軍進攻,到後面卻能在一個月裡相繼打垮三支起義軍,剿滅陳勝吳廣起義。而這明顯不是山東六國囚徒組成的軍隊所能辦到的;畢竟他們都未經訓練,且心懷對秦國的不滿,即使被一時的自由所誘惑,但也不可能為秦國甘心腦袋別褲腰帶上的去和自己人拼命。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自章邯被項羽破釜沉舟的一舉擊敗後,順勢就投降了。而之後發生的事情大家很清楚,20萬秦軍被坑殺。這裡如果他們是山東六華人,那麼項羽也不會有理由見他們作為不穩定因素全部坑殺!

  • 5 # 靜說歷史

    章邯是秦朝著名將領,是個軍事奇才,他是秦朝最後一員大將。

    陳勝手下的大將率領幾十萬軍進攻戲水,胡亥大為驚訝,問章邯:“怎麼辦?”章邯說:“盜賊已經來這裡,兵重勢強,調發縣城的軍隊為時已晚,不如釋放驪山刑徒,赦免他們,發給他們兵器,讓他們抗擊敵人。”

    於是數萬“驪山囚徒”臨時組建的“囚徒軍團”展露出可怕的“向死而生”的戰鬥力,他們打垮周文的軍隊,破曹陽、破澠池,逼得周文自刎,又向滎陽進軍。

    章邯又連續破鄧說、敗伍徐、斬蔡賜、降宋留,逼著陳勝遁走,在章邯圍城的攻勢下,陳勝先是守城不出,後在慌亂中被自己的車伕殺死,剩下的軍隊乾脆降秦。

    章邯的屢戰屢勝延續了秦朝的性命,秦朝得以苟延殘喘,這是他個人的功勞,也是這支軍隊的厲害。

    那麼他為何能在短時間內操練這麼一支精銳之師呢?

    在章邯被項羽打得快斷氣的時候,他的軍隊煥發的戰鬥力依然令趕來援助項羽的軍隊嚇尿,主將不敢前進逗留四十多天,最終被項羽殺死。

    可見這支軍隊依然是很有威懾力的,如果單單是驪山囚徒,恐怕難以讓正規軍都心生恐懼,事情只有一個可能,這支軍隊的主力並非“驪山囚徒”。

    章邯軍隊組成結構一直是在變化的,不是一直以“驪山刑徒”為主力,一開始驪山刑徒用來應急,這些人本是死囚,突然被告知可以戴罪立功,肯定拼命表現不畏生死(已經死過一次了,當然不畏生死),秦國的封爵制度告訴他們,如果跟反秦武裝廝殺成功,不但可以赦免罪過,還能分給田產,封侯封爵,改變社會階層。在這種制度的感召下,別說一群刑徒,就是一般良民都會奮力廝殺。

    秦軍從商鞅變法後一直是不要命的打拼狀態,誰見了都哆嗦,所以“驪山刑徒”的戰鬥力即使不如正規軍,光那種“狠勁”就讓二把刀的反秦武裝渾身戰慄了。

    當然驪山刑徒只是應急用的,章邯在中後期指揮的都是成熟的、由衛卒組成的秦國軍隊。

    一開始也不完全是由驪山刑徒組成,還有秦國的正規軍隊中尉軍。

    驪山刑徒只是應急用的,後期的衛卒兵源源源不斷地補充進來,這些都是關中弟子,有可靠的軍事素養,一直在持續不斷的操練,戰鬥力是可以保障的。

    在章邯擊退周章後不斷從後方補充兵力,驪山刑徒的比重就越來越少。

    不過提起章邯的個人指揮才能,也確實是厲害,他的厲害不在於多麼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而在於當機立斷。“斷”是一個將領最重要的素質,很多人都猶豫不決,當斷不斷,而一個優秀將領一定是有決斷力的。

    函谷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越過函谷關,關中平原就一馬平川了,在函谷關上誰能強佔先機,誰就是贏家。如果周文不是在“戲水”而是在驪山駐紮,將驪山刑徒據為已用,章邯憑一己之力也難以阻擋。

    周文為何沒佔據驪山這個有利位置呢?

    在《秦帝國的崩潰》一書中指出,“周文遭到嚴正以待的秦中尉軍的阻擊”。

    “駐在首都咸陽近郊、能夠隨時調遣出動的野戰部隊,唯有中尉軍。”

    這就解釋了章邯率領的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是一支由高階軍官組成的,訓練有素的,駐紮在宮廷內外的中尉軍,他們一方面看守驪山囚徒,一方面守著“戲水”這道防線。

    說起章邯的卓越戰績,還不得不說一點,秦國的軍功制度。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根據《軍爵律》建立二十等軍功爵制度,執行極其嚴格的戶籍制度,舉國為兵,按頭顱數目統計戰功,按斬殺敵人頭顱數目給予田宅、封侯封爵,士兵莫不賣命,僅靠打仗就可以改變階層。

    嚴格的戶籍制度讓人們一直在服兵役,兵役與勞役不分,即使兵役服滿轉為預備役,仍然每個月服一次勞役。

    高度中央集權又讓秦國有強大的戰爭動員能力,所以章邯能短時間內“訓練”一支精銳之師是很容易的。

  • 6 # 歷史簡單說

    我覺得這個驪山徒能夠變成一個支精銳的部隊,是有以下幾個原因的。

    而且這些人都是從全國各地過來的,是經過千辛萬苦才趕到咸陽的,而那些身體比較弱的,就已經提前淘汰了,還有能在修驪山陵墓這種高強度的勞作中,活下的,也是身體素質比較好。總而原之,這些人的身體素質相當的好。

    原因二,被赦免,還能透過打仗殺敵獲得功勞

    我們知道,按秦制,士兵是透過打仗殺敵獲得功勞的,而這些驪山徒這樣被釋放了,他們之前所犯的罪也被赦免了,還能去殺敵立功,獲得田業,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激勵。

    原因三,他們手上有武器

    我們知道,秦滅六國之後,就將天下的兵器收擾起來造成十二個大銅人,那麼在民間是沒有武器的,既然像一些耕具,家庭鐵用具也是嚴格控制的,所以陳勝吳廣他們揭竿而起,手上的武器主要是一些竹製品和木製品,很少有鐵銅製品。

    所以他們在武器護具上面肯定要佔很大的優勢。

    原因四,章邯是一個名將

    章邯是一個名將,雖然他敗給了項羽,敗給了韓信,但其實他主要的是敗給了胡亥與趙高,秦軍之所以會輸,主要是敗在了內亂上面,我認為章邯的軍事實力不比蒙恬差,而且項羽和韓信是相當於白起那樣級別的兵神,戰神。

    章邯沒有被真正被打敗,他是在內外無望的時候,才投降了項羽,而長城軍王離卻是被俘了。

  • 7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如果說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秦的獎勵制度—軍功爵制。商鞅變法後的秦華人,沒有奴隸,沒有貴族,人皆華人。華人慾得爵位者,需為國建功。建功途徑有二,一為戰場殺敵,普通士兵斬一首者得一等爵位,累計增加。二是獎勵農業多交稅者。

    其實我覺得這些“囚徒”不是囚徒,而是服徭役的華人。在秦國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擁有比六國甚至全球先進的經濟,政治,文化,律法等國家制度,其中就包括徭役制度。當時秦的徭役制度並沒有現在想象的那麼可怕,據記載秦的每家2個以上的成年男子每年至少有一個要去服徭役2-3個月,但是並不是隨便徵發徭役,春耕,夏忙,秋收時期一般不徵發徭役,而是到了冬天窩冬閒暇時期才出徭役。而且是有工錢給的,雖然不是很多,相比後世已經算很大的進步,而且不用擔心被剋扣工錢,因為那時有嚴格的法律保障,但是衣服被褥自帶。但有時也有特殊情況,那就是戰時和秦二世時期。

    秦二世時期秦的制度大部分被破壞,所以這段時間基本上是亂徵發徭役。所以這些“囚徒”就這樣在被徵發徭役的過程中歸途被一直延遲。他們在這裡過的是準軍事化生活。而且每天干的活也相當重,體能完全能達到秦招募士兵的標準。一但他們拿上武器,他們就相當於戰鬥力不俗的軍事力量,當然要和秦正規軍打的差遠了,但其性質相當於今天的預備役部隊。

    在看看他們的對手,以陳勝吳廣率領的農民軍,那其實就相當於拿這武器的一群農民,其戰鬥力就是一群戰五渣。其性質就相當於一群受過軍訓的學生。那為什麼這群“戰五渣”能夠“勢如破竹”的打到帝國首都門前?在孫老《大秦帝國》裡的解釋是當時各郡縣的大部分男人都外出了,那些地方基本上是空城,那些地方只是簡單的入駐佔領,並不是攻佔。南下打南越的50萬,北上防守匈奴約30萬,而在關中約為30萬。所以他們一直都沒有碰上軍隊的抵抗。所以當章邯率領的“預備役部隊”和這群“軍訓過的學生兵”一正式交手,那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並不是章邯有多厲害能將這支“囚徒軍團”變得強大,而且秦人聞戰必喜的傳統。這兩者孰強孰弱可想而知。最後至於為什麼章邯的這支軍隊為什麼失敗就不在本題的討論範圍內了。如果想了解的可以看一下孫皓輝《大秦帝國》最後一部《帝國烽煙》,裡面有著別樣的想法。

  • 8 # 狐狸晨曦

    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建立張楚政權,各地民眾一呼百應,關東六國紛紛復國,張楚軍大將周文,嘯聚數十萬人馬,長驅直入直逼咸陽。

    秦朝從二世皇帝胡亥,丞相李斯到權臣趙高,以及滿朝文武百臣,無不束手無策。主管內務的少府官員章邯,於國難之際脫穎而出。

    秦國少府、上將軍:章邯

    他建議將約70萬驪山囚徒武裝起來,然後配給精良的武器裝備,充足的後勤保障,以關中秦軍將卒分散到戍卒各營,為其指揮骨幹,迅速聚合成一隻強大軍隊。

    【二世大驚,與群臣謀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盜已至,眾彊,今發近縣不及矣。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

    那些原本未來暗無天日的苦役囚徒和罪犯,陡然間有了赦為良民生存下去,更可能立功封爵的機會,當然無不奮勇死戰。這些精壯漢子長期從事修築宮殿和墳墓的重體力勞動,體力和耐力也完全足以適應戰場需求。

    當時秦朝採用的仍然是古典軍事國家的普遍兵役制,每個成丁男子(15歲-60歲)都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並按國家徵發命令,定期去服兵役。每個男子都是“預備役軍人”,隨時可以變為正規軍戰士,當然也包括這幾十萬驪山戍卒。

    數十年前,秦趙長平之戰的關鍵時刻,秦昭襄王嬴稷就是在河內郡就地徵發了當地十五歲以上男子,迅速組成一隻生力軍,斷絕了趙軍的援軍和糧道。

    【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陳勝吳廣一夫作難,而天下星火燎原,各地迅速組成上百萬反秦大軍,令秦朝在關東地區的統治迅速土崩瓦解,也正是因為普通百姓只要開啟武庫,拿起武器,披上戰甲,便可以就地轉化為職業軍人的緣故。

    而周文所部的數十萬義軍因為成軍太過倉促,未及整編,依舊是竹木為槍、就地取食,就妄想一鼓作氣拿下關中,自然不是已經組織成型的秦國戍卒軍敵手,在戲下之戰被章邯打得大敗,敗退出關。臨危受命的章邯,就此挽救秦朝中樞於危難。

    之後,章邯一邊令司馬欣、董翳從關隴、巴蜀等地,徵發當地駐守軍隊,一邊沙汰老弱病殘,花了兩個多月時間,將其所部整編成一隻二十餘萬人的強大軍隊,而後揮軍東進,欲將反秦義軍一舉蕩平,挽救大秦王朝的國運。

    章邯軍團出關後,先於曹陽之戰和澠池之戰接連獲勝,迫使此前手下敗將周文自殺,殲滅了這支張楚政權的頭號主力軍團。接著,章邯又在敖倉之戰斬殺田臧,滎陽之戰斬殺李歸,解了持續多月的滎陽之圍。

    此時司馬欣、董翳的援軍已至,得到軍力補充的章邯遂兵分兩路,次第擊破陳勝所部各路義軍,先後擊殺鄧說、伍徐、蔡賜、張賀等張楚將領,最終令陳勝敗亡於城父,覆滅了首義反秦的張楚政權。

    接著,章邯軍乘勝追擊馳騁於中原戰場,一路破軍殺將,所向披靡。先後在南陽之戰迫降宋留,在陳縣之戰擊破呂臣,基本殲滅了張楚軍餘部,接著便猛攻陳勝部將周市宣佈復國的魏國。

    臨濟之戰,章邯一邊圍困魏軍,一邊趁著齊、楚援軍遠道而來,兵疲無備,以馬口銜枚暗夜突襲,大破齊、楚、魏三國聯軍,斬殺齊王田儋、魏王魏疚,魏相周市,圍城打援,完成了一次經典的圍城打援戰例,暫時平定魏地。

    接著,章邯把主攻方向放在齊國,田儋之弟田榮據東阿死守,楚將項梁大軍來援,令章邯生平第一次遭到迎頭痛擊。接著,項梁及其侄子項羽、部將劉邦等分進合擊,在城陽、雍丘、濮陽東等地接連獲勝,魏疚之弟魏豹也再克魏地二十餘城,一度對章邯形成戰略包圍之勢。

    然而,此時掌控齊國的田榮卻剛打贏一場田氏宗親爭位的內戰,又因為項梁和趙國分別收留了和他為敵的田假、田間、田角等人,因此拒絕合作攻秦。

    章邯又得秦二世更以傾國之力援助,軍勢復振,擊敗項梁部將朱雞石、餘樊君等,據守濮陽。當項梁孤軍圍困定陶,而項羽、劉邦等部仍在攻略陳留、外黃地區時,章邯發動定陶之戰,再次實施馬口銜枚、暗夜突襲戰術,和定陶守軍內外夾攻,將項梁這個楚國復國軍主帥一舉擊殺,楚軍兵力損失慘重,由十餘萬人銳減到五萬餘人。秦軍也重新掌握中原戰場的主動權。

    此時,章邯多次得到了秦朝中樞補充兵力,又經過連續作戰的戰損,其主力已經從驪山囚徒完全變更為關中秦人子弟,戰鬥力更與剛成軍時不可同日而語。

    【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將,擊破周章軍而走,遂殺章曹陽。二世益遣長史司馬欣、董翳佐章邯擊盜,殺陳勝城父,破項梁定陶,滅魏咎臨濟。楚地盜名將已死,章邯乃北渡河,擊趙王歇等於鉅鹿。】

    在魏國基本覆亡、齊國、楚國皆遭重創後,章邯判斷“楚地盜名將已死”,楚人已不足為懼。於是他揮軍渡黃河北上,會同王離率領的長城邊軍精銳,合計四十萬大軍,合攻趙國,並一度攻陷趙都邯鄲,將趙軍主力困於鉅鹿。

    也就在那裡,這位以一軍之力掃蕩關東,斬殺多名義軍將領,打得各路反秦義軍震怖心驚的末世英雄,遇到了自己的生平最大剋星項羽。剛剛因濟陰之戰和定陶之戰被世人公認為天下頂級名將,就不幸做了成就“西楚霸王”史上赫赫威名的踏腳石,這又是【強中自有強中手】了。

    章邯在鉅鹿之戰慘敗給項羽後,其所部士氣低落,後勤斷絕,更因為手握重兵卻連戰連敗,被後方的權臣趙高猜忌嫉恨,必欲致其於死地,陷入了“勝亦死、敗亦死”的窘境。

    在進退維谷下,項羽又做出了不記私人舊恨,讓章邯在關中為王的允諾。這位大秦帝國最後的擎天支柱終於選擇了投降,被項羽封為雍王。其麾下20萬降卒則被項羽坑殺於新安,也徹底摧毀了秦王朝的核心軍力,導致了有數百年曆史的秦國就此滅亡。

  • 9 # 張生全精彩歷史

    秦二世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發動農民起義,立志推翻秦王朝的暴政統治,起義軍勢如破竹,來勢洶洶。其中,由周文率領的一支起義軍,攻破了連六國聯軍都無可奈何的天險函谷關,打到了距離咸陽不過百餘里的“戲”地,大秦王朝勢如累卵、風雨飄搖。

    (章邯)

    關鍵時刻,秦朝一代名將章邯站了出來。他把在驪山給秦始皇修陵的幾十萬囚徒組織了起來,發給他們兵器,帶領著他們向農民起義軍反撲。結果周文被打敗,起義軍潰不成軍。章邯乘機一路反攻,農民起義軍節節敗退,陳勝、吳廣相繼犧牲,大秦王朝一時間起死回生。章邯能將一支囚徒組成的部隊變成一支精銳之師,究其原因,應有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關注這批囚徒的組成。一是以服役抵罪的刑徒;二是貧苦農民和有少量軍功的地主;三是少量的奴婢;四是其它不同身份的人,如工匠等;由此可以看出,囚徒的絕大部分是犯法之後送到驪山做苦力的。所謂犯法之徒,當然包括少數那些淳樸卻陷入嚴酷法網的百姓,也包括那些真正的江洋大盜以及逃兵。苦力的活不是好乾的,那些身體贏弱的人,恐怕在勞役中途,已經不堪疲憊而死。能夠生存下來的,應當是那些體格強壯、孔武有力的人物。所以,無意之中,章邯所接納的這些人,其實是自然淘汰下的產物,其效果,類似於優中選優的特種兵選拔。加之剛剛被釋放,士氣很高。因此,章邯這隻囚徒隊伍的人員,就體格、意志之強硬而言,已然超過了周文的農民軍。

    (驪山刑徒軍隊)

    其次,在秦軍爵法。秦軍爵法規定:“欲歸爵二級以免親父母為隸臣妾者一人,及隸臣斬首為公士,謁歸公士而免故妻隸妾一人者,許之,免以為庶人。工隸臣斬首及人為斬首以免者,皆令為工。其不完者,以為隱官工。”大意是說 二個爵位可以贖免父母一人的奴隸身份為庶人;奴隸殺敵數量達到公士爵位時,可以贖為庶人;公士爵位可以贖免一個妻子的奴隸身份為庶人。技工性質的奴隸斬首殺敵,或者有人為他贖免奴隸身份的,升級作為工匠。如此軍爵法,不但讓這些囚徒獲得了一線生機,更讓他們有機會透過上陣殺敵贖罪、拜爵,用獲取的爵位為親人贖罪。所以,章邯這支囚徒部隊作戰的積極性,更遠勝農民軍。

    第三,章邯是秦朝著名將領,上將軍。秦二世時任少府,為秦朝的軍事支柱,可以說是秦朝最後的守護神。能夠憑藉一己之力讓風雨飄零的秦朝得以苟延殘喘,必有其高超的帶軍之道和治軍之法。這也是他能戰勝周文的重要因素之一。

    (項羽)

    當然,章邯最後還是敗了,他還是未能力挽秦朝於不倒。但他不是敗給了項羽,也不是敗給了自己,他是敗給了昏庸無能的秦統治階層,敗給了氣數已盡的秦朝。

  • 10 # 遙望燕園

    隨著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燒出的革命之火愈演愈烈,秦始皇剛剛統一了二十餘年的大秦帝國岌岌可危,面對陳勝的軍隊,秦二世君臣束手無策。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身為少府的章邯站出來,獻了一策。

    章邯認為,遠水解不了近渴,陳勝大將周文所率的大軍已叩關攻秦,旦暮必至,為今之計只有一個,那便是釋放驪山刑徒,併發給刑徒武器,把刑徒武裝起來,用刑徒組成的軍隊應付周文的軍隊。

    秦二世無可奈何之際,同意了章邯的策略,任命章邯為將軍,命章邯釋放驪山的刑徒,組成軍隊,抗擊周文的軍隊。章邯率這支由刑徒組成的軍隊出關,迅速擊敗周文的幾十萬大軍,並殺陳勝、破項梁、滅魏咎,圍鉅鹿。

    章邯是如何把一支有刑徒組成的軍隊打造成常勝軍的呢?

    其實,幫助章邯締造神話的,不僅僅是章邯本人的軍事才能,更是大秦帝國常年堅持的國策和高效的組織動員能力。

    秦自商鞅變法後,便與民爭利,透過苛刻的刑法不斷地把自由人變成刑徒。

    換言之,秦的刑徒和咱們今天理解的囚徒、犯罪分子是不同的,他們絕大多數是良民,絲毫沒有反社會傾向,也沒有犯罪人格。他們只所以變為刑徒,並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什麼,只是因為他們投錯了胎,投到了秦王室的管轄範圍內。

    這些常年在驪山服勞役的刑徒,原本也多是正常人,他們跟每一個正常人一樣,都希望透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自己不佳的境遇,正是出於這一正常訴求,當秦二世把他們放出來後,他們才會拿起武器,透過渴望建立功勳的方式投入戰鬥。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秦的另一項國策,那便是軍功制度。

    自商鞅變法後,秦政府為秦人所創立的最佳的階層上升通道便是軍功,任何人,只要立下軍功,都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秦二世時,這一制度仍在。

    正因為秦的軍功制度,驪山刑徒才會越戰越勇,才會所向披靡。

    當然,對於軍隊來說,除了上升通道和武器外,充足的後勤保障和高效的動員能力也很重要。

    比起陳勝,章邯最大的優勢便是背靠秦政府,雖然秦二世昏庸,但百十年來一直運轉無誤的文書系統仍舊存在,仍舊一直在發揮著它應有的作用,得益於文書系統的高效運轉,章邯能夠得到充足的武器和糧草,還能高效的組織動員這支由刑徒軍組成的隊伍。

    而陳勝原本只是一個屯長,並沒有治國的經驗,雖在稱王時吸收了大批賢人,但閒人們磨合需要時間,構建一個高效的政府更需要時間,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有著作戰經驗的周文卻打不過章邯的原因——在周文還需為糧草發愁的時候,章邯和章邯所率領的刑徒軍毫無後顧之憂,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戰鬥。

    秦政府的高效的文書系統不止成就了章邯,還成就了蕭何劉邦,原本只是秦末第二大軍閥的劉邦,受封漢王后僅僅一年時間,便成為天底下唯一一個能和項羽掰手腕的諸侯,劉邦靠的,便是蕭何對秦制全方位無死角的複製。

    參考資料:《史記·秦始皇本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裡皮重回國足獲超高規格接待,簽約四年日薪38萬,大力改革推行多項舉措,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