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琅琊混剪手
-
2 # 叄石157
年羹堯的死肯定是必然的!
首先,年羹堯囂張跋扈不僅得罪了雍正,還得罪了眾多的官員。在西北平叛時,隨意罷免和擅殺朝廷命官,這得罪了眾多的正直官員。平叛凱旋時,自恃功高無人臣之禮,手下兵將又不聽皇帝號令,這得罪了雍正。
然後,年羹堯被貶後,仍然我行我素不知悔改。出入仍用大將軍儀仗,學皇帝翻牌子,生活奢侈浪費。雍正也是一忍再忍,最後天下官員的悠悠眾口畢竟堵不住,雍正於是命李衛去賜年羹堯自盡。
-
3 # 江東汪郎
挑戰皇權的人,就是找死!
年羹堯並沒有造反,只是還幼稚的以為胤禛不敢動他,沒有他年羹堯,胤禛就玩不轉了。
只是他忘了,四爺已經不是以前的四爺,而他年羹堯還是以前的年羹堯!
作為川陝總督,提軍西北的大將軍,不是你的身份成為胤禛奪取帝位的助力,而是因為胤禛的存在才有了年大將軍!為什麼?因為時代不同了,四爺已經是皇帝了,皇權時代誰還敢說自己對皇帝有恩?
但年羹堯顯然沒有明白這個道理,他太得意忘形了。
仗著自己曾經為胤禛爭奪皇位的恩情,仗著自己大將軍的身份,仗著自己的妹妹是貴妃,控制川陝人事大權,公然頂撞雍正的同時拒絕降低西北軍餉,加大了擁兵自重的嫌疑,結果把自己給玩死了。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年羹堯也沒有造反的心思,只是權力的慾望強了些,囂張跋扈了些,對雍正的皇權產生了威脅。
死,也就成了必然!
-
4 # 精彩影視片段放映機
這個沒什麼必然不必然的!
年羹堯自打年輕的時候就跟隨著雍正,作為雍正的奴才,是雍正一點一點的培養他,提攜他,才有了雍正登基之後,他掌控兵權的時代!然而就像雍正殺高福的時候道理是一樣的,不聽話的奴才必然是要受到懲罰,那麼罪責嚴重也就必然是要殺頭的!那麼年羹堯做了什麼事讓雍正必須非殺不可呢!電視劇裡都說的十分清楚,我就再來造次一下啦!
1,年羹堯任大將軍王,手握重兵,一直駐守邊境,抵抗外族的入侵!誰都知道,在外面打仗必然是受苦的差事!久而久之,年羹堯心裡難免會有一些牢騷,早些年雍正能夠一直在身邊時不時的敲打他!然而雍親王當了皇帝之後,他也是處在了一個位高權重的位置上!人嘛,學好非常難,學壞卻很容易!他到了任上,依靠自己的功勞加上皇上賦予的權力,開始了他撈金的時期,對於陝甘一代,誰也不懼,都得聽他的,不管是誰一旦不買他的帳必然是死的十分慘!起初或許還有些顧忌雍正的管束,時間久了,雍正那麼忙,也無暇顧及他,所以壞毛病就是這麼養成的!當他意識到已經無可挽回的地步了,也沒有後悔,官再大,功勞再高,嚴重影響了雍正的名聲,影響到了雍正的統治地位,那肯定誰都不好使,必須得死!
2,年羹堯跟雍正也算是親戚,雍正為了年羹堯不變心,把年羹堯的妹妹娶了!這樣年羹堯從奴才變成親戚,就可以全心全意為雍正辦事了!這一點年羹堯應該看得十分清楚!年羹堯也不是個傻子。但是到了蠻荒之地,面對榮華富貴,美女誘惑,還是敗在貪慾之上!關鍵這跟雍正也有莫大的關係,雍正未能很好的約束他!有人說他也可以舉兵造反啊!手握重兵為什麼不造反呢?那我就要說了,他作為大將軍王,雖然有重兵,但是兵將忠心於大清朝!家人幾乎都在內地!讓他們造反,那不是很容易的!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糧草問題,他當年能夠轄制十四爺就是憑藉他能夠把握住糧草這塊!而他那麼多軍隊沒有足夠的糧草,他也會兵敗如山倒的!一切一切可以說都是他自己搞出來的吧!為了錢,什麼事都要插一腿,包括陝甘兩省的官員任命,都要參合!最終事情鬧大了,所有人都參他,雍正即使有心想保也保不住啊!
所以,年羹堯必須的死,雍正於公於私都要殺了他,命該如此,誰都無濟於事!聽天由命,一切冥冥之中都是天數!
-
5 # 象眼觀天下
當然不是必死的,但是前提是徹底放棄兵權。
比如曾國藩,也有大功,但是攻佔天京之後,就自解兵權,逐漸解散幾十萬湘軍,保留下來的精銳力量,也任由朝廷往裡面摻沙子,這是幹嘛,這就是自保。
年羹堯的功勞再大,比得上清朝初年的多爾袞、濟爾哈朗、鰲拜等人麼,比得上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麼?這些挑戰皇權的人,可有幾個有好下場。年羹堯仗打完了,他還不放棄兵權,他想幹什麼?
-
6 # 歷史雜貨鋪
歷史上有年羹堯這樣戰功的人非常多,在這些人中有人得到了善終,有人卻不得善終。手握重兵不代表必死,只是以年羹堯來說的話,他的死就是必然,因為自己沒看清自己的位置,如果妥善處理和皇帝的關係,說不定就不用死了,可他這個人性格就是這樣,所以也可以說是年羹堯的死是必然的。
用功高震主來形容年羹堯一點也不誇張,歷朝歷代只要有戰亂,很容易有人功高蓋主,這樣的人在戰爭結束之後,聰明的會立馬交出兵權,並且表忠心,不求榮華富貴,只求留條退路。年羹堯恰恰相反,仗著自己有大功勞,而且雍正也非常的寵愛他,囂張跋扈。甚至有一次雍正往他身旁派了個人,年羹堯直接給殺了,試問這樣的情況皇帝怎麼可能不除他?
除此之外在講一個小故事,雍正有一次視察軍隊,恰逢那天的天氣非常炎熱,雍正為了顯示自己關心士兵,他命人搬來了很多西瓜,給眾將士吃,可是當雍正讓他們吃的時候,底下計程車兵一動也不動,這個時候年羹堯笑了一下,命令全軍將士開始吃西瓜,這個時候這些士兵才開始吃,不得不說年羹堯治軍嚴謹,但這個讓皇帝怎麼想?軍隊是你個人的還是人家皇帝的?
除此之外年羹堯這個人位極人臣,做起事情來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不僅藐視皇權,更是把其他的大臣全部都給得罪光了,這樣的人是不得人心的。目前歷史上還有一種說法是,年羹堯參與了雍正奪位,因此雍正帝登基之後對其猜忌較多。
總之以目前的史料來看,年羹堯的死的確是歷史的必然,各種原因都導致了他是必死的,如果換了其他聰明人,做官做成他這樣,都知道如果再不退那就是殺身之禍,可他卻看不清情況,被殺也正常。
-
7 # 考古班二愣子
用李衛的話說,就是十條命都不夠死。年羹堯必死無疑,能讓他活到那個時候,雍正已經算是寬宏大量了。
《雍正王朝》中,四爺能成功登基並且坐穩帝位,有三個神一樣的隊友,一個是鄔思道,一個是十三爺,一個就是年羹堯。
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暴雨,國庫無錢可調,無糧可撥,於是四爺和十三爺南下揚州籌款賑災。辦公事之餘,四爺也見了年羹堯以及鄔思道,《雍正王朝》第一集年羹堯便如此出場。四爺早就讓年羹堯照顧好鄔先生,而年羹堯看準了鄔先生之才,將來必定能輔助四爺登基,於是搞了一次政治投機,下血本安排自己的親妹妹年秋月照顧鄔先生。後來大家都知道鄔思道簡直就是《雍正王朝》裡的大bug,這是年羹堯給雍正立下的第一功。
廢太子胤礽復位之後,任伯安為救其弟願用《百官行述》來換,太子希望得到《百官行述》以要挾滿朝文武,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八爺亦盯上《百官行述》,四爺就算自己不利用《百官行述》揪住大臣們的小辮子,也不能讓太子和八爺得逞。年羹堯時任四川提督,在四爺和十三爺的授意下,回京述職帶兵路過江夏鎮。雖然將江夏鎮全鎮屠盡,心狠手辣,但畢竟替四爺拿到《百官行述》的當票,也算一大功。且四爺、十三爺揚州籌款賑災結束,回京路過江夏鎮受盡屈辱,雍正後來是否放在心上另說,年羹堯此舉疑似為主子出氣。
康熙五十六年,西北戰事失利,康熙欲擇一皇子赴西北帶兵。鄔思道建議四爺放棄大將軍王的競爭,轉而爭取陝甘總督的位置。四爺因此假意拉攏十四爺,保證推舉十四爺擔任大將軍王,並表示讓自己的親信年羹堯任陝甘總督保證大軍的軍需補給,十四爺信以為真,欣然赴西北領兵,年羹堯利用陝甘總督這一要職,控制西北大軍的供給。如此一來西北戰事的進展全是四爺說了算,這是年羹堯為雍正立的又一大功。
四爺登基之後,青海戰事吃緊,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這是新皇上登基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對外用兵,本來雍正當皇帝,八爺九爺十爺十四爺都不服,如果再吃一個敗仗,新皇帝面子上掛不住不說,皇位穩不穩才是大問題。年羹堯沒有辜負雍正,在青海大破羅布藏丹增,此戰鞏固了雍正的帝位,對雍正而言乃不世之功。
但是,年羹堯為雍正做再多事,立再多功,也招架不住他那個敗法。
當年年羹堯血洗江夏鎮,雖然替雍正拿到了《百官行述》的當票,也算是替雍正出了一口氣,但是卻私吞了江夏鎮的鉅額財產。雍正心裡是不爽的,讓你辦差,差事辦得還算可以,殺這麼多人過於狠毒,中飽私囊就更不能忍受,只是雍正還得用年羹堯,因此忍了下來。這是年羹堯第一過。
年羹堯很有政治頭腦。十四爺擔任大將軍王之前,年羹堯回京,進京之後不先去找主子四爺,反而先去找十四爺,而後同十四爺一起去見八爺。十四爺在西北用兵全靠後勤補給,因此拉攏年羹堯。十四爺原先是幫八爺,現在也有了奪嫡之心,因而先穩住八爺,爭到大將軍王的位置再說。八爺曾經在朝堂上提議褒獎年羹堯,康熙任年羹堯為四川提督。八賢王最會收買人心,見十四爺帶年羹堯來見,自然是少不了一番拉攏,於是四爺、八爺、十四爺三方奪嫡勢利都在爭取年羹堯,年羹堯可謂風光無限。四爺尚不知情,辛虧早先安插在年羹堯身邊的李衛告密,四爺大怒:你是我府裡奴才,現在官做大力,竟敢揹著我找新主子?將來誰登基就靠上誰?這種不忠的行為是任何主子都不能忍的,此為年羹堯第二過。
年羹堯在西北擔任撫遠大將軍,殺了很多雍正派去的運糧官,雍正很不爽,只是戰事吃緊,就先忍了。雍正很欣賞孫嘉誠,派他去青海推行火耗歸公的新政。赴任前雍正還專門請年羹堯和孫嘉誠一起吃飯,希望化解二人的矛盾,不料在青海年羹堯還是將孫嘉誠殺了。年羹堯得勝歸來,保舉了一大批立功將士,雍正忍了,都安排了官職,朝野間有了“年選”的說法。但是雍正以及對年羹堯極度不滿:年羹堯原先不過是雍正潛邸的一個包衣奴才,因為我雍正才有你的今天,現在也敢殺朝廷命官,用自己的親信?這是年羹堯第三過。
雍正接見班師回朝的年羹堯以及立功的將士,天氣熱,雍正關心數位將軍,讓其卸甲涼快,不料將軍們不為所動,而年羹堯讓他們卸甲,他們齊刷刷地脫衣,還對雍正說這些只知道軍令,不知道皇上。雍正這個時候還能忍真的是大度。年羹堯班師,雍正親自迎接,迎接大典上,年羹堯見到雍正還不下馬。年羹堯如此囂張,雍正沒面子是小事,挑戰皇權才是要命的大事,此為年羹堯第四過。
年羹堯雖然在西北立了戰功,但那是在雍正咬著牙舉全國之力將糧草、軍餉源源不斷地送到前線的條件下完成的,可以說功勞至少有一半是雍正的。而年羹堯生活極度奢侈,不知收斂。豬肉只吃活豬現殺的帶血裡脊肉,白菜只吃菜心,晚上還要翻牌子,被貶了也是如此。年羹堯處處越制,給了百官參他的口實,雍正撈都撈不起來,此為第五過。
能作死到如此地步,年羹堯非死不可。
-
8 # 歷史這樣說
清朝一等公、太保、撫遠大將軍、川陝總督年羹堯,在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即位時,接替撫遠大將軍、貝子愛新覺羅·允禵主政西北,平定青海更是立下汗馬功勞。
然而,到了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年羹堯就被雍正帝要求在獄中自裁,落得身敗名裂。
年羹堯的仕途大起大落,但在悅史君看來卻正常,現在根據大臣們開具的“九十二款大罪”,給大家列舉一下他必死的原因。
第一,大逆之罪五,欺罔之罪九,僭越之罪十六,狂悖之罪十三
無論是“大逆”、“欺罔”,還是“僭越”、“狂悖”,侵犯的物件都是雍正帝,條條都是可以致命的。
悅史君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感受一下:
年羹堯進京面見雍正帝,“御前箕坐,無人臣禮”,這顯然是皇帝無法接受的。
年羹堯贈送給下屬物品,“令北向叩頭謝恩”;發給其他總督、將軍的文書,擅稱“令諭”。
這些做法讓王公貴族和同僚都無法接受,自然也都是年羹堯的罪狀了。
第二,專擅之罪六,忌刻之罪六,殘忍之罪四
“專擅”、“忌刻”和“殘忍”,指的都是年羹堯在官場上的不良做派,悅史君再說幾個例子。
雍正帝剛開始很信任年羹堯,年羹堯保舉的人吏、兵二部優先錄用,號稱“年選”,年羹堯竟然用此來安插親信,“異己者屏斥,趨赴者薦拔”。
直隸巡撫趙之垣被年羹堯以“庸劣紈絝”、“斷不可令為巡撫”彈劾,後來趙之垣送給年羹堯鉅額錢財,年羹堯就帶他進京“再四懇求引見”。
年羹堯還虛冒軍功,讓自己的家奴桑成鼎當上直隸布政使,魏之耀當上署理副將。
應該說,這樣做不僅敗壞官場風氣,還嚴重干擾了朝廷運作,威脅到了雍正帝的地位。
第三,貪黷之罪十八,侵蝕之罪十五
“貪黷”和“侵蝕”,都是指向錢財的,年羹堯這方面不檢點,有數百萬兩贓款。
可雍正帝卻是一個非常注重吏治的皇帝,這樣做也是非常要命的行為,自然不能容忍。
如此看下來,大家覺得年羹堯還有活下來的機會嗎?在悅史君看來,他的下場其實應該是“大辟,親屬緣坐”,能有個“自裁”,已經算是法外開恩了。
說到底,位高權重之時,更要高要求啊!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
9 # 以禮觀書
向敬之
年羹堯之死,只能說是偶然的。
雍正即位,所處在的政治環境是不穩定的。當年羹堯平定青海後,為雍正下決心嚴厲打擊允禩、允禟集團成員及其支持者、同情者。雍正對於宗室王公的無情,需要年羹堯在軍事上的支援。
雍正對年羹堯的籠絡,始於康熙末年。他們之間,只是主僕,又是君臣,更是戚屬和戰友。即便年羹堯的妹妹年妃,三次給雍正生育兒子,都不幸幼殤,但雍正卻仍然將年氏封為貴妃,僅次於皇后,這是向年羹堯表達誠心。
當年羹堯順利接掌允禵留下的西北大軍,平定青海有功,雍正封其為太保、撫遠大將軍和一等公,賞賜四團龍補服、黃帶等非常之物,雍正對年羹堯還是想繼續倚重,稱要與其成就千古君臣榜樣,還是實心期待。
然而,年羹堯恃寵而驕,忘乎所以,甚至當一些督撫王公對其卑躬屈膝、預設他對封建登記制度的踐踏,雍正都是一再寬容。只是君臣見面,年羹堯出現無人臣禮,讓雍正感到了不尊重。
雍正認為,可以給年羹堯頂級榮耀和獎賞,但你必須記住君臣有別。否則,就是自尋死路。
雍正為年羹堯定罪九十二款,所謂大逆罪,就是指年羹堯不守臣子本分,對於主子不尊重,被認為侵越了雍正皇帝的皇權。如此一來,當雍正決意捨棄年羹堯時,為他羅列罪狀的大臣,自然有著各種各樣的辦法和證據。
如果年羹堯稍微謹慎,雍正是不會提前處死他的。畢竟,雍正最大的對手,是允禩和允禟,他們積怨太深,而且是涉及皇權之爭。
-
10 # 達摩說
西北大捷,年羹堯掏空了國庫,也將自己捧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度,幾乎就快要功高蓋主了。
就算如此,年大將軍依舊任性,竟然沒事找事就去作死。
他騎著高頭大馬,迎接百官跪拜;
他不顧張廷玉的顧慮,開列立功將士名單;
他不去看雍正鐵青的臉,欣然命令麾下將士卸甲;
雍正請他吃火鍋,問他能不能裁減軍費,他竟然毫不留情地懟回去;
雍正把孫嘉誠派過去幫他,他竟然殺掉了孫嘉誠;
雍正忍無可忍,將其貶為杭州將軍,他依舊大搖大擺,小炒肉,翻牌子,卻連謝恩折都懶得寫;
百官聲討,雍正無奈,貶他看城門,他卻穿上黃馬褂,毫無懺悔之意。
就像李衛說的,換別人早就死十次了。還多虧了雍正一門心思不想讓他死,他還想方設法地去作死,最後賜他個自盡,真心感覺像是個天大的恩典。
回覆列表
年羹堯的死是必然的。
第一,功高震主。在古代手握重兵又有大功勞的武將很少能得善終,這是歷史規律。也就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第二,年羹堯的囂張跋扈害了自己。本來雍正是十分寵信年羹堯的,畢竟是自己潛邸出來的奴才,雍正對年羹堯感情還是很深的。但是,年羹堯領兵在外肆意惘殺朝廷重臣,尤其是殺了雍正派去推行新政的孫嘉誠,這直接觸碰了雍正的底線。此外,年羹堯治軍嚴謹,但是把軍隊治的連皇帝的話也不聽了,那就讓雍正記恨加警惕了。
第三,年羹堯得罪了全國的官員。自上到下所有不跟年羹堯混的官員都想讓他死。年羹堯是犯了眾怒了。尤其是張廷玉這樣的重臣也勸雍正“年羹堯不得不殺,他的罪以他的功相抵仍然死有餘辜”,雍正就是一百個不想殺年羹堯,全國官員的口水雍正是頂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