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嘗歷史百態

    題主這個問題很不清楚,是不是想問:“鏡子是銅的,怎麼能破?”

    這個假設其實是不成立的,古代的銅的冶煉技術跟現代銅冶金不是一個概念,古代技術並沒有達到如今數字話的技術,煉出來的銅是不是雜質少,完全不可控,運氣成分居多,所以古代的銅並沒有你想象中的結實。

    而古代的銅鏡如同現代的鏡子一樣,更多的是對鏡貼花寰,而不是用來做武器,所以強度並不是它的第一要素。

    恰恰相反,因為要拿銅磨成鏡面,只要材質具有一定的易磨性跟一定的脆性就可以了。

    所以古代時候的銅鏡跟現在的手機掉在地上一個道理,還是會碎的。

    假如古代是玻璃鏡面,掉在地上不是成渣滓了,還怎麼重圓?

    說下這句話的典故

    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樂昌 公主恐國破後兩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銅鏡,各執其半,約於他年正月望日賣破鏡于都市,冀得相見。後陳亡,公主沒入越國公楊素家。德言依期至京,見有蒼頭賣半鏡,出其半相合。德言題詩云:“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得詩,悲泣不食。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還之,偕歸江南終老

    後來一般用來比喻失散的夫妻重逢,或者感情出現裂痕的夫妻重新和好。

  • 2 # 山野論史

    破鏡重圓,分釵合鈿。不是把打破的鏡子從新復原,而是作為信物把鏡子人為打破,在不得已必須離開時各持一半,等有機會再次重逢,兩塊鏡子可以和在一起。 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聚與和好。

    這個典故還連著一個悽美的故事。故事發生在隋朝初期,隋朝南下滅陳,陳朝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和丈夫太子舍人徐德言怕因為戰爭離散,就把一面鏡子打破。約定等來年正月十五在街上賣破鏡子,或許可以重逢。後來陳國滅亡,樂昌公主被俘,被迫嫁給了隋朝越國公楊素,但是樂昌公主心裡想著自己的丈夫德言。正月十五,樂昌公主暗中讓一個老者拿著鏡子在市場高價叫賣。

    徐德言經過戰亂,很不容易保全了性命,正月十五按照約定到集市去找銅鏡,果然看到一個老頭在那裡賣破鏡子,徐德言上前核對,正視自己妻子和自己分手時留下的另一半。於是他寫了一首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託老人帶給了樂昌公主。

    樂昌公主看到鏡子和詩,愴然淚下,不吃不喝。這個楊素也不是壞人,問明情況後對兩人很同情,於是找來徐德言,把公主又還給了徐德言,兩個人在江南終老一生。後因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或決裂後重又團聚或和好。

    宋代李志遠有《碧牡丹·破鏡重圓》

    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說與從前,不是我情薄。都緣利役名牽,飄蓬無經,翻成輕負。別後情懷,有萬千牢落。經時最苦分攜,都為伊、甘心寂寞。縱滿眼、閒花媚柳,終是強歡不樂。待憑鱗羽,說與相思,水遠天長又難託。而今幸已再逢,把輕離斷卻。

    類似的故事古代不少,破鏡重圓是指夫妻再次團聚,另外還有【破鍋袁】相傳袁氏家族五兄弟因戰亂分散,分散前打破一口鐵鍋,分成五塊,每人收藏一塊,以備將來家族認親,即便幾世以後,仍能相認。

  • 3 # 使用者51037178080

    我想應該是古代有類似焊接的技術吧 正適用金屬上。而焊接後會有一點痕跡 類似疤痕樣的東西 。破鏡重圓大多數是指兩口子感情不和 大吵大鬧後又在一起的情況 破鏡重圓的意思真是恰如其分的完美解釋了這情況 因為吵架無好話 甚至還動手 使原來恩恩愛愛的倆人 因為這會變得越來越生疏 越來越記恨 即使後來和好了也不會忘記之前說過的傷心話和捱過的打 這些記憶就是疤痕一樣的東西 。

  • 4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我寫過一篇《破鏡重圓的愛情,現代社會不會再有了》,僅作參考而已,全文如下:

    破鏡重圓的故事,出於唐人孟棨的《本事詩》。

    《本事詩》是唐代的筆記小說。撰者孟棨,字初中,生卒年﹑籍貫均不詳,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進士,鳳翔節度使令狐綯闢為推官,後為司勳郎中。

    《本事詩》一卷,所記皆為詩歌本事,分為情感﹑事感﹑高逸﹑怨憤﹑徵異﹑徵咎﹑嘲戲七類。其中只有宋武帝﹑樂昌公主二條為六朝的事,其餘都是唐人的事。該書以詩系事,是一種創體。

    作者自序說:

    “詩者,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其間觸事興詠,尤所鍾情,不有發揮,孰明厥義?因採為《本事詩》。”

    《本事詩》中的《情感》篇,為紀徐德言一詩,隨記了破鏡重圓一事。

    下面,詳細說說破鏡重圓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由華陰人、隋越國公楊素的一段成人之美的佳話而來的。

    楊素(公元544年~606年),字處道,弘農華陰(今屬陝西華陰)人,北周、隋朝的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他在輔佐隋文帝楊堅結束割據,統一天下,建立隋朝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楊素不僅足智多謀,才華橫溢,他文武雙全,風流倜儻,在朝野上下聲勢顯赫,頗著聲名。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楊素與隋文帝楊堅的兩個兒子南下滅陳,俘虜了陳後主及其嬪妃、親戚。

    陳後主名叫陳叔寶(公元553年~604年),字元秀,小字黃奴。他陳宣帝陳頊長子,母親為皇后柳敬言。他南北朝時期陳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在位時間為582年~589年。

    隋朝滅陳之後,所俘虜的陳朝皇親國戚中,就有陳朝的樂昌公主。她是陳叔寶的妹妹,也是陳太子舍人徐德言的妻子。

    由於楊素破陳有功,隋文帝為了犒賞他,就把才色絕代的樂昌公主賜給了楊素,做楊素的小妾。

    楊素得到了樂昌公主之後,他既欣賞樂昌公主的才華,又喜歡樂昌公主的美色,因此,他對樂昌公主十分寵愛。楊素還為樂昌公主專門建造了宅院。

    雖然楊素對樂昌公主寵愛有加,但是,樂昌公主卻終日鬱鬱寡歡,默無一語。

    據瞭解,原來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兩心相知,兩情相悅,夫妻間情義非常深厚。

    在陳國即將滅亡之際,徐德言早有預感,他曾流著淚對妻子樂昌公主說:

    “夫人,你看如今國家已經危如累卵,我們的小家豈能保全?按照我對形勢的推斷,國家朝不保夕,你我分離已成必然。”

    “夫人,以你的容貌與才華,猜想國亡之後,你必然會被掠入豪強之家。如此一來,你我夫妻肯定長久離散,名居一方,唯有日夜相思,夢中神會了。我們只能期盼老天有眼,憐念你我,不會割斷我們今世的夫妻情緣。但願你我即便是有分離,也能夠後會有期,他日能夠相見。

    “無論這假設是對是錯,也無論這期望是實是虛,我都想在這亂世之中,為我們留個信物,以期日後萬一有事時重逢相認。”

    徐德言說完此話,他就把家中的一枚珍貴的銅鏡一劈兩半,夫妻二人各藏半邊。

    分完銅鏡後,徐德言又對妻子說道:

    “夫人啊,國勢窘迫,看來破滅就在眼前,萬一不幸,今年你真的被掠進豪富之家,那麼,我們約個時間,明年正月十五日,你就將自己的那半片銅鏡拿到街市去賣。假若那時我也僥倖存活人世,那一天,我一定會趕到街市,透過尋找那半片銅鏡來打聽你的訊息,以便我們夫妻相會。”

    徐德言對形勢的判斷很準確,他與妻子談話之後不久,陳朝就被隋朝攻陷。樂昌公主做了隋朝的俘虜,徐德言在離亂之中逃亡。

    一對恩愛夫妻,在國家山河破碎之時,雖然劫後餘生,卻受盡了離散之苦。

    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據推斷,應在公元590年)正月十五,徐德言顛沛流離,經過千辛萬苦,終於趕到隋朝的街市。也是他夫妻情緣未盡,徐德言在街市之上,果然找到了一位老人家在叫賣半片銅鏡。老人家叫價奇高,無人問津。

    徐德言一見那半片銅鏡,心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淚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人家的叫價付了錢,他又立即把老人家領到自己的住處,好吃好喝招待著。老人家吃喝已畢,徐德言向老人家講述一年與妻子的約定,並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他顫抖著把兩半銅鏡放在一起,兩半銅鏡還未完全吻合,徐德言早已泣不成聲……

    賣鏡的老人家被徐德言夫妻的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答應徐德言,一定會在他們二人之間傳遞訊息,好讓他們夫妻早日團圓。

    徐德言留住老人,當晚,他對著月光,做詩一首,並委託託老人家將這首詩帶給給樂昌公主。

    詩文如下:

    鏡與人俱去, 鏡歸人不歸。

    無復嫦娥影, 空留明月輝。

    賣鏡的老人家將徐德言的半片破鏡帶給樂昌公主時,也把徐德言的詩交給了樂昌公主。

    樂昌公主看到丈夫詩作,想到自己與丈夫當日情深意重,今朝卻咫尺天涯,難以相見。於是,她大放悲聲。此後,樂昌公主終日容顏悽苦,水米不進。

    楊素見樂昌公主容顏憔悴、愁雲罩頂,十分心疼。經過楊素再三盤問,才知道了其中的情由。

    楊素也不由得被徐德言夫妻二人的真情所打動。他立即派人找到徐德言,把他召入府中,並讓他夫妻二人相見。

    樂昌公主看到當年風流倜儻的徐德言,經過一年的離散悽苦,竟然兩鬢斑白;徐德言看到以前恩愛的妻子現今卻成了別人小妾。兩人感慨萬千,不勝唏噓。

    楊素見此情此景,也深有觸動。於是,楊素讓樂昌公主對眼前的情景賦詩一首。

    樂昌公主隨口立即吟詠道: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

    楊素聽後,感慨萬千,他隨即決定成人之美。於是,楊素把樂昌公主送還徐德言,並贈送財物讓他們夫妻迴歸故里,相攜相伴。

    楊素府中的上下都為徐陳二人破鏡重圓和越國公楊素的寬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嘆不已。

    這段佳話被四處傳揚,所以就有了破鏡重圓的典故。

    破鏡重圓的典故一直流傳至今。

    在感嘆這段夫妻情深的同時,想想現在的社會,這樣的愛情,大概不會再有了!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律的人到底有多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