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品的白描手法
一、白描藝術手法在文學和影象中的貫通
“線是中國畫特定的語言符號。”無論是繪畫還是文學作品,如果運用了白描,其共同特點是以意傳神、輪廓寫意、形則簡省。趙憲法教授指出,白描必須具有如卜三方面的特徵:第一,白描注重輪廓,沒有凹凸感;第二,以線條勾圖,不重墨;第三,是簡化。將這三方面的特點與魯迅小說中的語象加以勾連,就會發現二者有許多方面的一致表現。
二、魯迅小說語象中的白描藝術手段
1人物畫
(1)人物的眼睛
魯迅在《南腔北調集·作文秘訣》中曾特別強調畫人眼睛的重要性。以其《狂人日記》為例,寫趙貴翁的眼色似乎想“害我”,而所食用的魚的眼睛則“白而且硬……同那一夥想吃人的人一樣”。
這些富有深刻象徵意味的超現實主義文字,無疑用具象眼睛的不同白描,入木三分地刻畫出那個“吃人”的社會,眼光或眼色的“兇狠”,折射出人吃人的本質。而人的眼睛和死魚的眼睛的類比,則鮮明突出地顯現了“我”對於這個黑暗時代的噁心與排斥。
(2)辮子的語象
辮子的語象,在魯迅的作品中多處出現,也成為刻畫人物性格、內心以及時代背景的點睛之筆,例如,《風波》的篇名實則圍繞著七斤進城後被截去了辮子的 “風波”而起,“辮子”作為民國時期敏感詞之一,作為作品的主線,串起了全文。從字面上,它僅僅是人們的一種髮型,但是聯絡到滿清統治者“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鐵血政策,以及民國時期的剪髮之爭,無疑,“辮子,,已經被賦予了太多的沉重意蘊。趙七爺作為沒落腐朽階層的代表則見風使舵:沒有辮子,該當何罪?
跟剛才的白描“眼睛”的手法不同之處在於,辮子具有可改變性,雖然都是人體的組成部分,但是寫辮子在歷史長河中的角色,無疑映射了更多時代和社會、政治的背景。而對辮子的深刻嘲諷,在《阿Q正傳》中有極其傳神的描寫,阿Q作為魯迅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光滑頭皮的舊中國底層男人形象。阿Q路遇流氓無產者小 D,辮子便淪落為二人打架的軟肋。作者對其的褒貶態度不點自明。
2風景畫
(1)鄉土風景白描
魯迅的作品與鄉土文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對故鄉民俗的描寫,則清新雋永,其中的關鍵詞,如“烏篷船”、“羅漢豆”則帶來濃濃的鄉土氣息,而《風波》中的開篇,描寫太陽用“通黃的光線”,其鋪敘用語直接化用勞動人民的言語,最為難得的是,底層民眾的各種形象,在他的筆下寥寥數語而栩栩如生,如九斤老太的守舊、七斤嫂的潑辣、七斤的麻木。
作者不動聲色地用人物淳樸的言語來表達其水晶一樣透徹的心靈,如《社戲》一文中“阿發”說“偷我們的罷”。白描手法不做評述和褒貶,然而文中意味在文字中自然顯現,用語簡省,傳神貼切。
(2)民俗風景白描
魯迅曾被譽為中國鄉土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對民俗的描寫筆墨簡省,然而卻能抓住其中的文化底蘊,《故鄉》中的文字單用語調平緩的陳述句,鋪墊出一種沉重、拖沓而百無聊賴的感覺,整個畫面的基調是灰暗色,與本應該歡天喜地的新年氣象形成鮮明反襯。而後文中“送灶的爆竹”的.“鈍響”在死氣沉沉的世界,只是平添了繚亂。魯迅在鋪墊這個悲劇故事時,先用大手筆塗上一層濃重的暮色,使得祥林嫂的悲劇在眾生狂歡中獨自泣血倉皇。祥林嫂的再三努力也未曾取得舊禮教的認可與寬容,實為“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犧牲品。可以看出,魯迅對於帶有吃人本質的舊風俗有著根深蒂固的厭惡和痛斥。
3靜物畫
魯迅是諷刺藝術的大師,而在文字中對於特定靜物的寫生,則會別具意味,例如,小說《幸福的家庭》中描寫一位有許多理想然而處境窘迫的作者,竭力想在紛繁複雜的家務和孩子的吵鬧中寫出具有小資情調的小說,然而“一座白菜堆,卜層三株,中層兩株,頂上一株,向他迭成一個很大的A字。”
此處最有意思的是“他”眼中的現實之境和心中構擬的理想之境形成了鮮明的對照,“A”字型的白菜堆把他逼入對於美好未來的幻想,又生生地把他從虛無縹緲中拉回,比喻新奇獨特。文末,作者再次凸顯了白菜堆的“A”字形象。上文對於白菜堆的描寫還屬於近景,而在文末,則被誇張為對於靜物本身的特寫畫面。而這特寫畫面,則附著上了“他”的無可逃離和重重壓力。
4動態場景的白描語象
魯迅的文字被翻拍成動態影像的可操作性極強,作為動態的影像作品,人物所處的時問、地點、身份、動作、神態、語言都得有所交代,從而才能從靜態的語詞符號,被轉化為影像畫面。
而魯迅的文字中,符合上述條件的作品俯拾皆是,甚至一些短篇,都形神兼備,例如,《示眾》中動詞的運用值得注意:“圍滿”、“增加”、“補滿”、“佔了”、“屈”、“伸進”。國民在圍觀中的猥瑣、無聊以及看客心態,在不遺餘力地擠進看客圈中的過程中被毫不留情地刻畫與揭露。而這一具有劣根性的畫面,直至今天,仍然時時上演。這也是魯迅作品的典型意義之一。
三、浪漫與現實結合的“人神合一”白描語象
魯迅的《故事新編》,跟他的其他小說相比,有了更多的浪漫主義色彩,同時也少了幾分令人憂傷的沉重。但是在文字中,最早的神話或故事傳說中那種純粹的浪漫和傳奇,被他消解為在現實基礎上的穿越和再闡釋,後者則具有了“人神合一”的奇特風格。
1民間化的女神們
魯迅對於自己在故事新編中的文風,自謙為根據古書故事的速寫,但這速寫卻寄託了他對腳踏實地的實幹家們的讚美和毫不誇飾。《補天》中女蝸的人面蛇身形象已完全被一個偉岸的女漢子形象代替,她不言不語,做事而已,在艱苦的補天過程中,無視嘲笑、阻攔,最後為子民耗盡心力,英勇獻身。白描手段中,極簡省的筆墨卻能傳達出文字之外的意味,即憂國憂民,而絕不停留在空想和嘆息之問。魯迅筆卜的女蝸形象樸實健壯,為子民耗盡心血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是人化的女神。
2寫意式的點染
根據魯迅小說創作的畫作,比較著名的有《魯迅小說插圖》和《魯迅小說插圖集》。畫家在以魯迅的小說為藍本進行創作的同時,會自覺地將人物放在典型環境中加以塑造,畫面的構思既有白描技巧的形式方面,也有傳情達意的提煉內容。文學和影象的關係,在魯迅作品與畫家們的闡釋中,在白描領域的勾連,獲得了完美的統一,而其中的語象,虛實相生。
結語
魯迅對於國民劣根性的批判容易被大家關注,而他在《理水》《鑄劍》篇中,這種白描式的正面潛在禮讚卻不太為人注意。原因可能在於白描重在寫意,意味如何,要讓讀者自行領會,魯迅諷刺類、批判類的文風使得讀者對於他刻畫的灰色形象印象深刻,而正面人物描寫則突破了傳統的歌功頌德式描述,僅以白描手法自行凸顯,需要特別引起我們的重視。
對於魯迅小說文字的閱讀,其中的語象需要讀者在自己的大腦中重新構擬,語言文字是語象的具體載體,而影象則具有不確定性,或者僅僅是每個人大腦中虛構的圖式。
魯迅作品的白描手法
一、白描藝術手法在文學和影象中的貫通
“線是中國畫特定的語言符號。”無論是繪畫還是文學作品,如果運用了白描,其共同特點是以意傳神、輪廓寫意、形則簡省。趙憲法教授指出,白描必須具有如卜三方面的特徵:第一,白描注重輪廓,沒有凹凸感;第二,以線條勾圖,不重墨;第三,是簡化。將這三方面的特點與魯迅小說中的語象加以勾連,就會發現二者有許多方面的一致表現。
二、魯迅小說語象中的白描藝術手段
1人物畫
(1)人物的眼睛
魯迅在《南腔北調集·作文秘訣》中曾特別強調畫人眼睛的重要性。以其《狂人日記》為例,寫趙貴翁的眼色似乎想“害我”,而所食用的魚的眼睛則“白而且硬……同那一夥想吃人的人一樣”。
這些富有深刻象徵意味的超現實主義文字,無疑用具象眼睛的不同白描,入木三分地刻畫出那個“吃人”的社會,眼光或眼色的“兇狠”,折射出人吃人的本質。而人的眼睛和死魚的眼睛的類比,則鮮明突出地顯現了“我”對於這個黑暗時代的噁心與排斥。
(2)辮子的語象
辮子的語象,在魯迅的作品中多處出現,也成為刻畫人物性格、內心以及時代背景的點睛之筆,例如,《風波》的篇名實則圍繞著七斤進城後被截去了辮子的 “風波”而起,“辮子”作為民國時期敏感詞之一,作為作品的主線,串起了全文。從字面上,它僅僅是人們的一種髮型,但是聯絡到滿清統治者“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鐵血政策,以及民國時期的剪髮之爭,無疑,“辮子,,已經被賦予了太多的沉重意蘊。趙七爺作為沒落腐朽階層的代表則見風使舵:沒有辮子,該當何罪?
跟剛才的白描“眼睛”的手法不同之處在於,辮子具有可改變性,雖然都是人體的組成部分,但是寫辮子在歷史長河中的角色,無疑映射了更多時代和社會、政治的背景。而對辮子的深刻嘲諷,在《阿Q正傳》中有極其傳神的描寫,阿Q作為魯迅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光滑頭皮的舊中國底層男人形象。阿Q路遇流氓無產者小 D,辮子便淪落為二人打架的軟肋。作者對其的褒貶態度不點自明。
2風景畫
(1)鄉土風景白描
魯迅的作品與鄉土文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對故鄉民俗的描寫,則清新雋永,其中的關鍵詞,如“烏篷船”、“羅漢豆”則帶來濃濃的鄉土氣息,而《風波》中的開篇,描寫太陽用“通黃的光線”,其鋪敘用語直接化用勞動人民的言語,最為難得的是,底層民眾的各種形象,在他的筆下寥寥數語而栩栩如生,如九斤老太的守舊、七斤嫂的潑辣、七斤的麻木。
作者不動聲色地用人物淳樸的言語來表達其水晶一樣透徹的心靈,如《社戲》一文中“阿發”說“偷我們的罷”。白描手法不做評述和褒貶,然而文中意味在文字中自然顯現,用語簡省,傳神貼切。
(2)民俗風景白描
魯迅曾被譽為中國鄉土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對民俗的描寫筆墨簡省,然而卻能抓住其中的文化底蘊,《故鄉》中的文字單用語調平緩的陳述句,鋪墊出一種沉重、拖沓而百無聊賴的感覺,整個畫面的基調是灰暗色,與本應該歡天喜地的新年氣象形成鮮明反襯。而後文中“送灶的爆竹”的.“鈍響”在死氣沉沉的世界,只是平添了繚亂。魯迅在鋪墊這個悲劇故事時,先用大手筆塗上一層濃重的暮色,使得祥林嫂的悲劇在眾生狂歡中獨自泣血倉皇。祥林嫂的再三努力也未曾取得舊禮教的認可與寬容,實為“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犧牲品。可以看出,魯迅對於帶有吃人本質的舊風俗有著根深蒂固的厭惡和痛斥。
3靜物畫
魯迅是諷刺藝術的大師,而在文字中對於特定靜物的寫生,則會別具意味,例如,小說《幸福的家庭》中描寫一位有許多理想然而處境窘迫的作者,竭力想在紛繁複雜的家務和孩子的吵鬧中寫出具有小資情調的小說,然而“一座白菜堆,卜層三株,中層兩株,頂上一株,向他迭成一個很大的A字。”
此處最有意思的是“他”眼中的現實之境和心中構擬的理想之境形成了鮮明的對照,“A”字型的白菜堆把他逼入對於美好未來的幻想,又生生地把他從虛無縹緲中拉回,比喻新奇獨特。文末,作者再次凸顯了白菜堆的“A”字形象。上文對於白菜堆的描寫還屬於近景,而在文末,則被誇張為對於靜物本身的特寫畫面。而這特寫畫面,則附著上了“他”的無可逃離和重重壓力。
4動態場景的白描語象
魯迅的文字被翻拍成動態影像的可操作性極強,作為動態的影像作品,人物所處的時問、地點、身份、動作、神態、語言都得有所交代,從而才能從靜態的語詞符號,被轉化為影像畫面。
而魯迅的文字中,符合上述條件的作品俯拾皆是,甚至一些短篇,都形神兼備,例如,《示眾》中動詞的運用值得注意:“圍滿”、“增加”、“補滿”、“佔了”、“屈”、“伸進”。國民在圍觀中的猥瑣、無聊以及看客心態,在不遺餘力地擠進看客圈中的過程中被毫不留情地刻畫與揭露。而這一具有劣根性的畫面,直至今天,仍然時時上演。這也是魯迅作品的典型意義之一。
三、浪漫與現實結合的“人神合一”白描語象
魯迅的《故事新編》,跟他的其他小說相比,有了更多的浪漫主義色彩,同時也少了幾分令人憂傷的沉重。但是在文字中,最早的神話或故事傳說中那種純粹的浪漫和傳奇,被他消解為在現實基礎上的穿越和再闡釋,後者則具有了“人神合一”的奇特風格。
1民間化的女神們
魯迅對於自己在故事新編中的文風,自謙為根據古書故事的速寫,但這速寫卻寄託了他對腳踏實地的實幹家們的讚美和毫不誇飾。《補天》中女蝸的人面蛇身形象已完全被一個偉岸的女漢子形象代替,她不言不語,做事而已,在艱苦的補天過程中,無視嘲笑、阻攔,最後為子民耗盡心力,英勇獻身。白描手段中,極簡省的筆墨卻能傳達出文字之外的意味,即憂國憂民,而絕不停留在空想和嘆息之問。魯迅筆卜的女蝸形象樸實健壯,為子民耗盡心血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是人化的女神。
2寫意式的點染
根據魯迅小說創作的畫作,比較著名的有《魯迅小說插圖》和《魯迅小說插圖集》。畫家在以魯迅的小說為藍本進行創作的同時,會自覺地將人物放在典型環境中加以塑造,畫面的構思既有白描技巧的形式方面,也有傳情達意的提煉內容。文學和影象的關係,在魯迅作品與畫家們的闡釋中,在白描領域的勾連,獲得了完美的統一,而其中的語象,虛實相生。
結語
魯迅對於國民劣根性的批判容易被大家關注,而他在《理水》《鑄劍》篇中,這種白描式的正面潛在禮讚卻不太為人注意。原因可能在於白描重在寫意,意味如何,要讓讀者自行領會,魯迅諷刺類、批判類的文風使得讀者對於他刻畫的灰色形象印象深刻,而正面人物描寫則突破了傳統的歌功頌德式描述,僅以白描手法自行凸顯,需要特別引起我們的重視。
對於魯迅小說文字的閱讀,其中的語象需要讀者在自己的大腦中重新構擬,語言文字是語象的具體載體,而影象則具有不確定性,或者僅僅是每個人大腦中虛構的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