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黑曜石、金、銀、水晶、銅、青銅,經過研磨拋光來製成鏡子;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有用於化妝的古銅鏡;公元 1世紀,開始有能照出人全身的大型鏡;中世紀盛行與梳子同放在象牙或貴金屬小盒中的便攜小鏡;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出現以銀片或鐵片為背面的玻璃鏡;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為制鏡中心,所產鏡子因質量高而負有盛名。
16世紀發明了圓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時發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貼附錫箔的錫汞齊法,金屬鏡逐漸減少。17世紀下半葉,法國發明用澆注法制平板玻璃,製出了高質量的大玻璃鏡。鏡子及其邊框日益成為室內裝飾。18世紀末製出大穿衣鏡並且用於傢俱上。錫汞齊法雖然對人體有害,但一直延續應用到19世紀。1835年,德國化學家J.von萊比格發明化學鍍銀法,使玻璃鏡的應用更加普及。
中國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銅鏡。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稱盛水的銅器為鑑。漢代始改稱鑑為鏡。漢魏時期銅鏡逐漸流行,並有全身鏡。最初銅鏡較薄,圓形帶凸緣,背面有飾紋或銘文,背中央有半圓形鈕,用以安放鏡子,無柄,形成中國鏡獨特的風格。明代傳入玻璃鏡。清代乾隆(1736~1795)以後玻璃鏡逐漸普及。日本及北韓最初由中國傳入銅鏡。日本在明治維新時玻璃鏡開始普及。
中國奴隸制社會初期正處青銅器時代,人們在長期的青銅冶鑄實踐中,認識了合金成分、效能和用途之間的關 系,並能人工的控制銅、錫、鉛配比。古書《考工記》中記載“金有六齊”,即合金的六種配比。其中最後一齊:“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就是製作銅鏡用的配比。“鑑”即是鏡,含錫較高,是因為銅鏡磨出光亮的表面和銀白色澤,還需要有鑄造效能以保證花紋細緻。
華人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製出了精美的“透光鏡”,它能反射出銅鏡背後的美麗圖案,因此引起世人的極大興趣。為了解開“透光鏡”之謎,國內外學者花了幾百年時間進行研究探索,直到近代才發現,這是由於鏡面在製造加工以後,有相對於背面圖案的輕微不等的曲率,透過反射映出背面的圖案。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古代高超的制鏡技術和對光反射特性深刻認識。
在歐洲古希臘、羅馬時代;也是用一種稍凸出的磨光金屬盤作鏡,其不反光的一面刻有花紋,最早的鏡子是帶柄的手鏡,到公元1世紀出現了可以照全身的大鏡,中世紀時,手鏡在歐洲普遍流行,通常為銀製或磨光的青銅鏡,中世紀時,裝在精美的象牙盒內或珍貴的金屬盒內的小鏡子,成為婦女隨身攜帶物品。
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一般使用的還原劑是食糖或四水合酒石酸鉀鈉。1929年英國的皮爾頓兄弟以連續鍍銀、鍍銅、上漆、乾燥等工藝改進了此法。
今天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的鍍銀玻璃鏡子最早開始於近200年前的德國。1835年,德國化學家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研發出一種把一層很薄的金屬銀塗到一塊透明玻璃的其中一面的方法。這項技術不久就被改進,為批次生產鏡子提供了條件。
公元前4000到公元前3000年間,用拋光銅製造的鏡子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今天的伊拉克)和埃及。約1000年後,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人開始用拋光石材製造鏡子。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人用青銅製造鏡子。在公元一世紀,羅馬作家老普林尼在他的百科全書《自然歷史》中提到使用玻璃鏡子的最早記錄,但當時這些鏡子顯然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縱觀歷史,不同文明在各個時期出現各類反光鏡,但自然或許應被冠以鏡子真正的發明家。伊諾克寫道:“平靜的水池和盛水的岩石或泥土容器或許才是最早的鏡子。”當然,這些天然鏡子和今天手工製造的鏡子相比效果相差甚遠。
————————
說到現在鏡子,本身沒有什麼技術侷限性,所有鏡子製造商生產的鏡子基本一樣。差別體現在鏡子的裝飾和材料上。什麼黃金白銀鑽石鑲,珍貴木頭用來雕……
古代用黑曜石、金、銀、水晶、銅、青銅,經過研磨拋光來製成鏡子;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有用於化妝的古銅鏡;公元 1世紀,開始有能照出人全身的大型鏡;中世紀盛行與梳子同放在象牙或貴金屬小盒中的便攜小鏡;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出現以銀片或鐵片為背面的玻璃鏡;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為制鏡中心,所產鏡子因質量高而負有盛名。
16世紀發明了圓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時發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貼附錫箔的錫汞齊法,金屬鏡逐漸減少。17世紀下半葉,法國發明用澆注法制平板玻璃,製出了高質量的大玻璃鏡。鏡子及其邊框日益成為室內裝飾。18世紀末製出大穿衣鏡並且用於傢俱上。錫汞齊法雖然對人體有害,但一直延續應用到19世紀。1835年,德國化學家J.von萊比格發明化學鍍銀法,使玻璃鏡的應用更加普及。
中國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銅鏡。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稱盛水的銅器為鑑。漢代始改稱鑑為鏡。漢魏時期銅鏡逐漸流行,並有全身鏡。最初銅鏡較薄,圓形帶凸緣,背面有飾紋或銘文,背中央有半圓形鈕,用以安放鏡子,無柄,形成中國鏡獨特的風格。明代傳入玻璃鏡。清代乾隆(1736~1795)以後玻璃鏡逐漸普及。日本及北韓最初由中國傳入銅鏡。日本在明治維新時玻璃鏡開始普及。
中國奴隸制社會初期正處青銅器時代,人們在長期的青銅冶鑄實踐中,認識了合金成分、效能和用途之間的關 系,並能人工的控制銅、錫、鉛配比。古書《考工記》中記載“金有六齊”,即合金的六種配比。其中最後一齊:“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就是製作銅鏡用的配比。“鑑”即是鏡,含錫較高,是因為銅鏡磨出光亮的表面和銀白色澤,還需要有鑄造效能以保證花紋細緻。
華人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製出了精美的“透光鏡”,它能反射出銅鏡背後的美麗圖案,因此引起世人的極大興趣。為了解開“透光鏡”之謎,國內外學者花了幾百年時間進行研究探索,直到近代才發現,這是由於鏡面在製造加工以後,有相對於背面圖案的輕微不等的曲率,透過反射映出背面的圖案。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古代高超的制鏡技術和對光反射特性深刻認識。
在歐洲古希臘、羅馬時代;也是用一種稍凸出的磨光金屬盤作鏡,其不反光的一面刻有花紋,最早的鏡子是帶柄的手鏡,到公元1世紀出現了可以照全身的大鏡,中世紀時,手鏡在歐洲普遍流行,通常為銀製或磨光的青銅鏡,中世紀時,裝在精美的象牙盒內或珍貴的金屬盒內的小鏡子,成為婦女隨身攜帶物品。
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一般使用的還原劑是食糖或四水合酒石酸鉀鈉。1929年英國的皮爾頓兄弟以連續鍍銀、鍍銅、上漆、乾燥等工藝改進了此法。
今天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的鍍銀玻璃鏡子最早開始於近200年前的德國。1835年,德國化學家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研發出一種把一層很薄的金屬銀塗到一塊透明玻璃的其中一面的方法。這項技術不久就被改進,為批次生產鏡子提供了條件。
公元前4000到公元前3000年間,用拋光銅製造的鏡子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今天的伊拉克)和埃及。約1000年後,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人開始用拋光石材製造鏡子。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人用青銅製造鏡子。在公元一世紀,羅馬作家老普林尼在他的百科全書《自然歷史》中提到使用玻璃鏡子的最早記錄,但當時這些鏡子顯然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縱觀歷史,不同文明在各個時期出現各類反光鏡,但自然或許應被冠以鏡子真正的發明家。伊諾克寫道:“平靜的水池和盛水的岩石或泥土容器或許才是最早的鏡子。”當然,這些天然鏡子和今天手工製造的鏡子相比效果相差甚遠。
————————
說到現在鏡子,本身沒有什麼技術侷限性,所有鏡子製造商生產的鏡子基本一樣。差別體現在鏡子的裝飾和材料上。什麼黃金白銀鑽石鑲,珍貴木頭用來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