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切割地球

    答 | 江隱龍

    蜀漢被列為漢朝中的“季漢”,其實是劉備本人一手締造、後繼眾多朝代的君主反覆加強的一個政治謊言。

    “季漢”之稱呼,首見於蜀漢丞相府主簿楊戲所著的《季漢輔臣贊》。之所以稱為“季”,是因為蜀漢在“歷任”漢朝中排行第四。為什麼是第四呢?因為西漢與東漢之間還有一個由漢室宗親劉玄所建、存續了不到三年的玄漢。東漢承認玄漢的正朔,所以蜀漢按照“伯仲叔季”排列為第四個漢朝,名“季漢”。

    西漢、玄漢、東漢、蜀漢有兩個共同點:第一,國號均為漢;第二,君主均姓劉,皆均為漢室宗親。這兩個共同點結合到一起,就形成了漢朝正朔的合法繼承關係。但是,無論是玄漢的劉玄、東漢的劉秀還是蜀漢的劉備,都不是由前朝末代君主禪讓而來的。劉玄以綠林發家先一步稱帝,劉秀宛城起兵,打起“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反劉玄而成;劉備則輾轉半生,終於在益州成就霸業。這幾個人雖然都是漢室宗親,但除了姓劉之外,與其它軍閥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這說明……出身好就是不一樣,嗯。

    但是,劉備與他的前輩還不同。劉玄、劉秀畢竟是統一天下了,尤其是劉秀,建立的東漢享國達兩百年;而劉備第一沒能掃清寰宇,甚至連中原都沒有佔據,只是偏安於益州,為了扭轉輿論上的不利形勢,他不得不時常喊一喊蜀漢核心價值觀:“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第二,東漢末代皇帝劉協可是把皇帝禪讓給了曹丕,你劉備憑什麼稱帝,繼承漢朝正朔?

    於是劉備詐稱劉協已死,加其“漢愍帝”的諡號,然後稱帝了。這一套說辭,別說曹丕不搭理,連孫權都不搭理,過幾年也自立為帝。不過這兩個人不搭理,可有人搭理:幾十年之後的十六國時期,另一個姓劉名淵的軍閥成立了漢趙,便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自立為漢王了。劉淵雖然姓劉,但與漢室並沒有關係,是一個匈奴人。但他跟劉備有兩個共同點:姓劉,而且想當皇帝——於是就繼承了蜀漢的衣缽,自立為漢王了。

    除了這些姓劉的野心家,劉備的地位在南宋時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為什麼呢?因為劉備的蜀漢是偏安王朝,南宋也是;劉備有漢室血統,南宋皇族有北宋皇室血統。承認劉備為正朔,便可以加強自己“天下共主”的合理性,畢竟一個王朝連中原都沒佔據,怎麼好意思稱天子呢,所以只好加強理論建設了。

    歷史是由後人書寫的,蜀漢由此成了漢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上。

  • 2 # 史海爛柯人

    我個人的看法是,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政權並不能算是漢朝。這個問題其實並不複雜,因為史學中的漢朝,不外乎劉邦所建立的西漢和劉秀所建立的東漢,兩者之間發生過短暫的“王莽篡漢”。史學研究和通常所說的漢朝,即為西漢和東漢的合稱,雖然劉邦在蜀稱帝后,自稱“季漢”,但也不被視為漢朝的一部分,而是被劃入三國時期。

    (劉備畫像)

    東漢末年,由於靈帝寵幸十常侍,因而導致了朝局的混亂。靈帝死後,少帝劉辨繼位,但被董卓廢黜,改立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漢獻帝一生都是傀儡皇帝,並無實權,最終被曹氏父子先後控制,後被迫將皇位“禪讓”給了曹丕。

    (漢獻帝劉協畫像)

    漢獻帝的退位和曹丕的稱帝,標誌著東漢政權徹底結束。在曹丕稱帝不久,劉備也在蜀建立政權,表示要匡扶漢室,自稱季漢,即歷史上的蜀漢。同時,孫權隨後在江東稱王,標誌著三國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

    很多人覺得,劉備是漢室宗親,其建立的季漢(蜀漢)政權,應當視為漢朝的延續。但實際上這僅是從所謂的“血統”來看待問題,並非史學研究的視角。自董卓作亂開始,東漢便已名存實亡,漢獻帝也不過是個幌子。到曹丕掌權時,又徹底丟了政權,所以東漢已亡。

    (曹丕畫像)

    自東漢末年開始,歷史的發展進入了轉折期,是一個以割據和動盪為特徵的時代。這一階段的歷史發展和文化特徵,與隨後的魏晉南北朝聯絡更為緊密。而劉備的蜀漢,不過是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之一,並不能視為漢朝的延續。

    簡單地來講,漢獻帝的退位和曹丕的稱帝,就是漢朝的終結,並不能因為有漢室宗親又建立了帶有“漢”字國號的政權,便視為漢朝的延續。這樣的視角,太過單純了。

  • 3 # 愛吃魚的胖醫生

    正統,出自儒教聖經《春秋》一書,又稱法統、道統、禮儀之統,意思是以宗周為正,尊先王法五帝,為天下一統。《漢書》曰:“《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而已”。其中包括血統上的嫡長子繼承製以及文化上的華夷之辨。周禮和春秋大義是衡量正統的標準,中原王朝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統,還往往標榜本朝皇帝先祖是五帝感生,以獲得政治上的統治合法性。從定義上講,劉備既不是嫡長子,也沒統一中國,談不上正統

  • 4 # 古風93814281

    謝邀,這還用問嗎?當然不是,中國古代王朝的正統性何來?一是帝位相傳,即前任皇帝傳位。這是基本形式。二是重臣力推,如前任皇帝駕崩又無子嗣也沒有留下遺詔,那就由重臣公推,如漢文帝。三是禪讓,權臣代前朝都是這一招。四是自己打下江山,但這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佔據傳統中原地帶,二是佔有傳統天下大半土地。從這幾條來看,劉備建立的蜀漢一條也不符合,唯一牽強的就是他勉強可以算所謂的皇族,其實就是姓劉——不過如果這樣也算的話,後來匈奴劉淵建立的漢也可以算是大漢正統了。劉備建蜀漢時,正逢權臣曹丕逼漢獻帝禪讓,如果從正統的角度來說,劉備算漢獻帝的臣子,獻帝禪讓後劉備要麼歸降曹魏,要麼以漢中王身份繼續用獻帝年號,而劉備卻以曹丕害死獻帝為名自行稱帝,其行為其實與曹丕並無二致。

  • 5 # 尹禾

    很明顯,這三點劉備都不符合。

    三國(220-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和東吳三個政權。

    看到沒有,用詞很嚴謹,是三個政權,沒有說是朝代。

    繼承

    廣義的三國還有一種從黃巾起義、諸侯並起時開始計算的。無論如何算,三國時期都不是統一的政權。而從時間節點算,220年漢獻帝就已經禪位給曹丕,標誌著東漢徹底滅亡,之後221年劉備稱帝,蜀漢正式建立。可能出於各種原因,蜀漢和東漢並沒有任何傳承關係,禪位是給了曹丕,漢王朝也全部在曹魏改制。所以劉備肯定是沒有合法的繼承關係。

    血緣

    有人說劉備一直以漢室宗親自居,一直以匡扶漢室為己任。我就問一句,如果蜀漢統一,劉備會還位於漢獻帝嘛?而所謂中山靖王之後,我想不用我贅述,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因此第二點也不符合。

    認可

    最後就是認可程度。天下三分,百姓擁護誰真是沒有太重要。百姓的要求一向很低,只要能吃飽肚子,誰當老大都可以。主要看氏族是否認可,然而這些氏族聰明的很,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絕對不會公然支援勢力意外的人。第三點,也不完全符合。

    我們說劉備稱帝的藉口確實是“延續漢朝、興復漢室”。這就是個由頭,陳勝吳廣還要打著扶蘇的旗號,不過就是為了出師有名而已。

    所以正不正統真的不重要,大家都幹著一樣的事業,憑什麼你就是正統?

    一個說是正經的禪讓,一個號稱是延續漢朝,孫權微微一笑,我就蹭蹭,不進去。

  • 6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得分時代來看,大多數時期蜀漢都不是正統,但是在五胡亂華初期以及南宋的時候,劉備的蜀漢卻被尊奉為了正統。

    首先需要肯定一點,就是無論是從血統還是法統,劉備的蜀漢都不具有正統性。血統來看,劉備充其量也就是個“中山靖王之後”,跟西漢皇室差得都遠,跟東漢就差的更沒邊兒了?法統來說,劉備的漢中王都沒有獲得朝廷的批准,而220年的時候,劉協就已經禪位給了曹丕,曹魏才是正統王朝。蜀漢,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割據政權罷了。

    但是在五胡亂華的時候,劉備的蜀漢卻升格了。因為匈奴人劉淵,為了論證自己的合法性,就必須將漢朝抬高,將曹魏和司馬晉貶低。在這個時候,劉備的蜀漢也就成為了“季漢”,劉備本人也被尊奉為了大漢烈祖。

    而在南宋建立以後,中國再次出現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在這個時候,出於對自身合法性的解釋需要,將同為宗室南遷建國的蜀漢奉為正朔就成了南宋統治者的需要。

  • 7 # 樂樂愛收藏

    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是大漢正統嗎?對於這個問題,歷史上就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並不是大漢正統,原因主要是東漢朝廷滅亡後,大漢正統就已經消完了。而劉備只是自作多情,掛羊頭賣狗肉,藉助復興漢室來成就自己的霸業野心。因為劉備與漢獻帝根本不是三代嫡親,所以談不上延續。況且血統也並不一致,血緣關係太遠了,只不過也姓劉罷了。因為後來失敗了,後世的史學家只把它認為是地方割據勢力。

    而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不管怎麼說,劉備都是姓劉的,也應該是屬於大漢正統的延續。況且他與東漢的建立者劉秀的經歷也很相似。也都姓劉,也都打著復興漢室的名號,只不過是一個成功了,而另外一個失敗了,你劉秀就可以說是大漢正統,而我劉備怎麼就不能說是大漢正統的延續呢?而且在當時,由於曹丕篡位,廢掉了漢朝皇帝,因此劉備打著復興漢室的名號也被認為是漢室的延續。但由於曹魏政權的存在,而且後來晉朝統一了三國,因此更加不可能承認蜀漢的漢室正統,只能把他說成是一個地方割據勢力。

    因此,有關這兩種觀點的爭議都在繼續,看起來都有一些道理,大家怎麼看呢?

  • 8 #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古代任何封建皇朝,非當朝皇帝嫡傳的皇位,都不是當朝正統的皇位,其標誌起碼具備兩點:一是傳位詔書,或當朝皇帝遺囑,或顧命大臣擁立的當朝已逝的皇帝嫡親血脈並詔告天下;二是必須是當朝皇帝的嫡親血脈;而劉備,雖然於東漢末當朝氣數已盡的當口自創了蜀漢政權,但並不具備這兩個決定性的條件。劉備只是漢高祖劉邦的一個宗族分支中山靖王之後,既無當朝皇帝的傳位詔書,也非當朝皇帝的嫡親血脈,只算皇室旁系宗親(遠親)。所以說,劉備所創立的蜀漢政權與魏吳兩國一樣,都只是自立門戶的分裂國家的政權而非東漢政權的繼承與延續。

  • 9 # 老熊173806239

    劉備在東漢末年的戰亂中,始終打的是“匡扶漢室”的旗號,他在取得漢中以後稱的是漢中王。建安二十年,漢獻帝禪讓退位,魏文帝曹丕稱帝。有傳聞說漢獻帝被害死了,劉備為他穿喪服發公告,追加諡號,然後宣佈繼承漢室大統,登上皇帝寶座。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所建立的政權是正統的。史書上之所以將其政權稱之為“蜀漢”,是為了區別於“西漢”和“東漢”。

  • 10 # 而知而行的歷史

    《三國演義》有強烈的貶曹崇劉的傾向,這種政治觀點,與《三國演義》成書時的環境有關。

    南宋偏安江南,與蜀漢居於西南一隅有相似之處,統治者借宣傳蜀漢雖是偏安仍是正統的意識自我麻醉,這種思潮也在北伐無力的社會現實下成為社會輿論主流。

    同時,南宋、元朝時,民族矛盾異常尖銳,“途窮節乃現”,經由北宋的靖康之恥、南宋的崖山之變,民族文化心理開始格外推崇在嚴峻的外部威脅下對“忠孝節義”的傳統價值觀來匡扶世道大亂下的人心澆漓。

    曹操是強臣凌弱主,不忠,自然成了反面人物;劉備桃園三結義,義薄雲天,成了正面人物。劉備姓劉,漢獻帝親稱“劉皇叔”,是漢道天下一貫性統續,在血緣上自然要比曹操這個外姓要正宗的多。

    正統是統治權的統續傳承,從黃帝以來,三代之後,春秋戰國,秦漢一統,統治者以“以德配天”的理論,可以獲得統治合法性,再加上“皇權神授”的造神運動,合法性就更穩當。

    正統講究“以德配天”,看重帝王世系傳承的流程、儀式、規範性。在西周時以是否符合“禮樂制度”為標準,比如小宗不能無故取代大宗等,如果出現僭越,就說明其王位得來不合法,天下諸侯都可以群起而攻之。

    怎麼才能獲得正統的身份呢?

    其一,繼承。這是最顯而易見的,不管是父傳子還是兄傳弟,都是直接繼承,以遺詔的名義釋出,形成公論。這是周王朝開創的宗法制度深入人心的體現,既然皇權神授,那麼繼承來的皇權依然具有合法性。

    其二,禪讓。周禮崇三王聖賢,堯舜禹都是禪讓天下,是為了周王朝建立“以德配天”的政統論觀點,來說明商王無德,因此周王率兵伐之。禪讓是儒家思想道統理論裡認可的獲取正統的方式之一。

    其三,推舉。這種方式是原始社會民主選舉的遺留,是貴族民主制。在沒有共主的情況下,為統一號令而設定的大首領職位,由貴族們按照議事流程推選出來,形成公論,如此代表了多數人的利益的權利,“以德配天”,也是正統。

    除此之外的方式,基本都不會被承認有正統的身份,都屬於僭越的行為,得不到公眾承認,沒有統治合法性,只能依靠暴力手段維持統治,必然不能長久。

    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是群臣勸進的結果,只符合第三種“推舉”產生的共同領袖。但是勸進劉備的群臣,只有劉備集團內部的人,不能代表魏國、吳國的利益,因此蜀漢的正統性只能存在於蜀漢國土上。

    反觀魏國,他的傳承譜系很正宗,是漢獻帝三次禪讓,曹丕還要推辭三次,才勉為其難地登上受禪臺,從代表漢朝正統的漢獻帝手中接過了政統。因此,魏國才是正宗的政統傳承者。後來晉朝代魏,政統在晉,再入南朝,至於隋唐,譜系清晰可查。

    《三國志》是正史,寫到曹操時用的是本紀,劉備也是傳記,誰是正統史家也有公論了。

    乾隆年間,曾釋出過諭令:

    夫正統者,繼前統受新命也。東晉以後,宋、齊、梁、陳雖江左偏安,而所承者晉之正統,其時若拓跋魏氏地大勢強,北齊、北周繼之,亦較南朝為甚,而中華正統不得不屬之。宋、齊、梁、陳者,其所承之統正也。至隋則平陳以後,混一區宇,始得為大一統。至於宋南渡後偏處臨安,其時遼、金、元相繼起於北邊,奄有河北,宋雖稱侄於金,而其所承者究仍北宋之正統,遼、金不得攘而有之也。

  • 11 # 傲視蒼穹39

    從法統來講,劉備的政權當然屬於漢朝的延續;

    一是,劉備並非即位於獻帝朝,獻帝時他只有爵位“漢中王”,儘管是自封的,但也正式申報了朝廷,申報朝廷就等於遵守漢家的一切法度,尊崇漢獻帝的領導。獻帝並沒有否決,並非完全不合法。

    二是,劉備繼承大統,是因為曹氏強迫漢帝“禪讓”江山。這等於曹氏挖了劉備的祖墳!並且傳入川中的訊息是,獻帝已經被害。作為高帝、世祖一脈,在家族名譽、利益被毀滅之際,只要有血性的後人,均應振臂而起,重建社稷壇。而當時只有他有能力把大漢的旗幟接過來重新展開,重建大漢社稷。但是,這時的“漢中王”頭銜,分量上是不足以建設祖先所創家族架構的。整個國家祭祀先祖、變成了僅一個諸侯王的祭祀,而且社稷壇被毀。劉備沒有選擇,要想延續大漢,只能先把旗幟接過來。所以,從中國法統習慣來講,劉備的稱帝是必然的。也是十分正確的!它不同於朱元璋,因為朱元璋是和別人搶天下。所以可以“緩稱王”。劉備的責任是恢復漢室,必須“先稱王”以求得延續漢家法統、求得名正言順!這也是為何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竟一夜間有三個郡響應諸葛亮。證明了漢室的餘恩尚在。

    三是,無論曹操、孫權,的確並不名正言順,也不光彩。因為曹操一直以大漢丞相的名義,撈取自己的好處。完全不同於劉邦、朱元璋的自去爐灶,以正伐邪來名正言順的奪取江山。儘管很多地方是曹操自己打下來的,但他利用的是漢室的權威。這就是挾天子以命不臣。為什麼?因為用你曹操的名義沒有人會叼你,你才會利用漢室的名義。所以,曹操是逆賊、奸臣半點也不冤枉他!孫權就更不用講了,以臣稱帝。用的是漢室給你父兄的餘恩,整個一反賊無疑!所以,司馬懿奪取曹氏江山只能說是“現世報,來得快!”

    所以,劉備的漢室法統,是不容置疑的!

  • 12 # 小約翰

    從血統上講,毫無疑問,劉備的蜀漢依然是漢朝。

    雖然劉備這個“中山靖王之後”已經變成了平頭百姓,靠織蓆販履為生,但他身上畢竟留著高祖劉邦的血。話說這位中山靖王也是個人才,他是漢朝有名的一個色鬼,光兒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個!在中國歷史上也可以算是生育冠軍了。由於他生出了一個加強連,所以最後後人待遇不行也是理所應當的嘍。

    即使劉備出身底層,但他也很會利用自己“漢室宗親”的身份,走到哪都是開頭閉口“中山靖王之後,景帝玄孫”,所以他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漢室皇族的成員,後來在四川稱帝也理所當然的立國號為漢。一個漢朝的皇室,立了一個國號為漢的政權,這當然算是漢朝。

    但劉備的蜀漢有一個最重大的問題——法統問題。

    所謂“曹丕篡漢”,其實是不正確的,至少不能說是“篡”。甭管漢獻帝願意不願意(實際上很多史料記載,漢獻帝還真就是識時務主動禪位的),漢朝的玉璽確實是漢獻帝親手交給曹丕的,屬於典型的和平過渡。而漢獻帝也並不像《三國演義》中說的被曹丕害死,漢獻帝禪位後成為了曹魏政權裡地位最高的公爵,在自己的封國裡又和平的度過了十幾年,最後安然去世,被曹魏以天子的禮儀下葬。

    總之,曹魏代替東漢,是完全符合程式的禪讓制度,從法統上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按照當時的觀念,正統應該屬於曹魏。

    而劉備在生前也一直尊奉漢獻帝,等於是奉許昌朝廷為正統。漢獻帝活著的時候,他也只能自封為王。但是曹魏代漢後,劉備的地位就尷尬了。他不可能接受曹魏代漢的事實,但漢獻帝確實是親自禪位的,所以劉備只能相信(他自己願意相信的)和宣佈——漢獻帝被曹丕害死了,然後他正式登基。

    一般來講,華人認為中原王朝為天下正統,執傳國玉璽(秦始皇那塊)者為正統,這二者蜀漢皆無,所以蜀漢並不是正統。蜀漢為正統的說法來自南宋,因為南宋沒有中原,又不想被稱為偏安王朝,所以以蜀漢代指自己,為自己爭一個法統。

    不過劉備的政權屬不屬於漢朝,劉備透過一生的努力讓漢朝的大旗多扛了半個世紀,無論他是不是漢朝宗親,以他的功業,是可以稱個帝的,劉備真英雄也。

  • 13 # 軒轅十四Rex

    來,來,來,說說怎樣才算是漢朝。

    國號叫漢?叫漢的不要太多!西、東、南、北,玄漢、蜀漢、成漢、後漢,匈奴漢,陳友諒漢……都算是漢麼?

    哦,皇帝得姓劉?那至少還有西、東、南、北、玄漢、蜀漢、後漢,匈奴漢,算漢朝麼?

    哦,得是漢高祖後代立國?這些都聲稱是呢!那也還剩下西漢、東漢、玄漢、蜀漢,都算是漢朝麼?

    國都就別規定了吧?這幾個差不多都不在一處。

    還有啥指標麼?政治體制要一致?西漢和東漢都不一樣啊?

    法統、道統?這些東西,怎麼說怎麼是啊!曹丕篡漢,還說繼承了漢朝的法統了呢!

    從血緣關係上來說,劉備登基之時,漢獻帝尚在。即使漢獻帝不在了,要繼承漢朝皇位,也輪不到劉備。他早就跟皇帝出了五服,論血統,還要從西漢早期的景帝開始算起,跟東漢皇室其實沒什麼直接的關係。不過說起來,東漢皇室也也要上溯到西漢早期才接得上,並不是西漢皇室的直接法定繼承人。

    所以,從物理上來說,劉備的蜀漢,是一個新朝代,它強調自己的正統性,是它立國的一個策略,把自己放在天下道義的制高點上,在強大的魏、吳之間,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空間。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東漢也是一個新的朝代。我曾經在之前的回答中分析過這樣一件事情。

    但是它自我標榜為漢朝的延續,某種意義上,也並非全無道理。

    東漢皇族也不過是西漢皇室很偏遠的庶支,在西漢末、新莽年間爭天下的諸多勢力當中,劉秀也不是唯一的漢室宗親。劉備也是漢室宗親,如果可以認可東漢是西漢的延續的話,那麼蜀漢為什麼不能呢?

    曹操的政策已經偏離了東漢的政治傳統,曹丕乾脆篡位自立。這時候劉備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承接漢朝的道統,有何不可呢?某種程度上,是不是也算接續了漢朝的傳統呢?

    蜀漢,是三國最弱的勢力。如果以成敗論英雄,看結果的話,它最終失敗了。如果反過來呢?如果劉備最終利用蜀地作為根據地,終於統一了全國呢?那這樣一個朝代,又算不算是漢朝的延續呢?

    漢朝,不過是一個幽靈,就像西方的羅馬帝國一樣,總有人想要打著復興它的旗號,做著建立帝國的舊夢。但是,一個個帝國興亡,漢朝,也不過是殭屍,一次次被人喚醒,又一次次重新被埋進墳墓。歷史不能假設,劉備、諸葛亮,君臣終於沒能成功地為漢朝續命,只在中國傳統觀念中,留下了明君賢相、志在天下的楷模。千古之下,蜀漢早已雨打風吹去,而這樣的楷模,反而比那一時的政權,更有生命力。

    所以,糾結這個問題幹嘛呢?

  • 14 # 雨亦飄零666

    個人感覺不是正統,漢獻帝禪讓給曹丕後貶為山陽公,東漢二十餘年國祚自此結束,你說不是正統吧,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後代劉備在西南建立偏安一隅的蜀漢。但是劉備建立延續漢朝的時候漢獻帝還沒死,在做魏國的山陽公。前朝皇帝禪讓後做了魏國臣子,正規從漢獻帝禪讓那一刻來說東漢已滅亡,劉備建立的蜀漢,只是打著前朝的前朝的皇帝后裔延續他們姓劉的江山。

  • 15 # 豬八戒i

    中山靖王一百多個兒子,他說是就是啊?那時候有沒有DNA的,我姓劉我也可以說我是漢室的啊!漢獻帝只是想有個人能牽制住曹操而已,住樓桑村,說不定是他隔壁呢?小時候經常去串門啥的聽到一些,然後招兵買馬時候就說自己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一百多個兒子,去那裡證明?就是有人證明應為戰火什麼的都有可能遷移了。或者被人殺了呢!

  • 16 # 真誠地看著你

    獻帝才是大漢正統,獻帝退位之後大漢就已經滅亡了。從魏國建立伊始,就開始進入三國時期。蜀國只能說有漢室血統,而不是正統。不然劉備為什麼稱蜀帝而不是漢帝?名不正言不順啊。

  • 17 # 東方大狂俠

    不追究劉備究竟是不是劉勝的後代呢,至少比孫、曹的身份更靠譜些。起碼人家劉備是漢室皇家後人。在那麼多劉姓皇室血脈凋零的時候,劉備敢於出來力挽狂瀾,延續劉氏漢室,應當是劉氏漢室的驕傲,雖然說不很正,也沒把中原統,但總比孫曹正統些吧?人劉備至少姓劉啊?

  • 18 # 恬然滋味

    中國的歷史是完整的連續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勝利者才是正統。曹魏承繼於東漢獻帝,魏當然認為自己是正統,劉備是逆臣。晉承繼於魏,進而滅蜀漢滅吳,完成了事實上天下一統。晉會去接受蜀漢正統嗎?不可能。如果認同蜀漢正統,那麼滅蜀漢之前的自己特別是說的話就是個屁了。

    晉的承繼才是關鍵。

    比如陳壽寫史,他是不敢那樣寫的。

    後世愛劉備愛諸葛亮的人們,愛西東兩漢的人們,可能認為蜀漢正統,終究還是拗不過西晉。

    好比後世的大明朝,亡於崇禎帝。那些抵抗於一隅的明王是不會被大清認可的。

  • 19 # 沒有四季的冬天

    個人覺得不算。

    首先,劉備的蜀漢王朝建立並稱高天下,那是他一廂情願,並沒有得到漢帝的承認,雖然那是大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

    其次,劉備自稱漢室後人,大家都知道,親不過三代,他都多少代了?劉備只是需要一個名分而已。

  • 20 # 睿智山丘Z

    劉備建立蜀漢可以算東漢的延續,但不能算正統的漢朝了,因為當時是三個漢族國家,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北宋時期雖然也不是大一統的,有遼,金,西夏等國,但是真正延續和代表華夏正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主要是北宋,因此北宋甚至南宋都可以稱朝代,代表中華正統。而三國時期不同,魏,吳同樣代表華夏正統文化的傳承,因此蜀漢只能稱國而不能稱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光輝”國產艦載戰鬥機在“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上首次成功阻攔著艦,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