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63jk5
-
2 # 舊人何時歸
公孫瓚(?—199年),字伯珪,遼西令支(治今河北遷安市)人,東漢末年割據一方的軍閥。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不是主要人物,出現的次數不多,但又因為曾與劉備和 劉德然共同師事於盧植。與劉備來往密切,就像是劉備的恩人一般,褒劉貶曹的作者對公孫瓚的描述還算是比較清晰,不過對於公孫瓚主要功績寫得也不算是很清楚,《三國演義》畢竟是一部小說,不是主人公作者也不會花費太大的篇幅。那我們就來聊聊正史中的公孫瓚。
他出身貴族,但是因母地位卑賤,他只是一個庶子,結合當時的入職方式,官職也比較小,只當了郡中小吏。不過憑藉他自己的才能,逐漸受到涿郡劉太守很賞識。他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滿足,久經沙場的磨礪,功勳卓著,靠自己的才能,殺死了劉虞(不過多介紹),並挾持朝廷使者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分派刺史,成為北方一個強大的諸侯。威震塞外,鎮壓北方少數民族五六年,使其不得入侵中原,雖和袁紹的爭奪戰中,落得個兵敗自焚的下場,卻也不失得為一個人物。
公孫瓚一生的軍事戰績還是比較多的,大破黃巾軍,諸侯聚義討董卓,與袁紹爭奪冀州等等,但是由於靠近北方與少數民族接連,我認為他最主要的功績還是鎮壓外族,連連獲勝,公元188年(漢靈帝中平五年)與張純等一戰,讓 烏桓都害怕公孫瓚的勇猛,不敢再來進犯。著名的典故,白馬義從也是出自於與北方少數民族作戰的方式而來。
-
3 # 優己
這個得引用曹操跟趙雲的話來說!曹操曾評價袁紹做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其實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公孫瓚!在當時,袁紹向公孫瓚提議,一起進攻韓覆,然後一起平分冀州!公孫瓚答應了,然後馬上出兵攻伐!而袁紹卻使計謀讓韓覆因此求助於己,於是便以援軍身份入駐鄴城!而後雀巢鳩佔再也不還!公孫瓚聽說了袁紹已經佔領了冀州後,要求袁紹兌現諾言平分冀州,袁紹不給,於是兩人爆發了戰爭!這次戰爭直接導致了趙雲出走,趙雲評價公孫瓚,原以為是英雄實乃小人也!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公孫瓚這人貪婪,無智,無謀!
-
4 # 新奇角度看歷史
我對公孫瓚的評價:可為將,不可為帥。能征慣戰
公孫瓚少有美名,因德行被舉孝廉。曾因率數十騎擊退數百鮮卑騎兵,受到了朝廷的重視,給予其兵權,公孫瓚得以成為一個小軍閥,負責守衛邊境,並在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的作戰不斷立下戰功。
後來,公孫瓚在東光之戰中大破青州黃巾軍,立下大功,因而變得越來越自恃,和自己上司幽州牧劉虞的關係也越來越差。同時,他的野心也不再僅限於偏安幽州一隅,便找了個藉口打算拿下袁紹的地盤冀州。
此時的公孫瓚,是他一生的巔峰時刻,有地盤有兵糧,北征鮮卑立下軍功,南破黃巾受到嘉賞,和同時期的袁紹曹操等人相比不知有多風光,可是公孫瓚的性格卻註定他永遠無法成為統治一方的諸侯。
驕兵必敗
認為自己天下無敵的公孫瓚在界橋遇上了一生的剋星麴義,精通步兵戰法的麴義用堪稱軍事教材的打法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公孫騎兵,逼得公孫瓚退回老巢,轉為守勢。
本來公孫瓚就算打不過袁紹,守住幽州屯兵也是不好惹的,偏偏一點政治頭腦都沒有的他硬是要和上司劉虞作對,不聽勸,私自募兵,剝削百姓,惹得劉虞下了想要除掉自己地盤上這條蛀蟲的心思。結果反倒是公孫瓚先行一步,殺了劉虞,還上報朝廷說是劉虞有謀反之心,這不是掩耳盜鈴嗎?
和劉虞的矛盾,正是我認為公孫瓚永遠上不了檯面,無法成為帥才的原因。比起打仗,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博弈。要說三國前期誰最短視,公孫瓚首當其衝,對於自己的未來,他從來是走一步算一步,沒有做出自己的戰略規劃,也不善待自己身邊計程車人,而是認為自己的才能足以擔起大任,平時最喜歡結交的都是些商人、巫師。你說,他能成大事嗎?
故步自封
朝廷自顧不暇,也就任著公孫瓚去了。拿下幽州的公孫瓚還沾沾自喜,也因此變本加厲起來,不顧整個幽州百姓,天天窩在家裡當自己的土皇帝,過著糜爛的生活。
後來,劉虞舊部兵馬聯合被招撫的鮮卑、烏丸兵馬,再加上公孫瓚的剋星麴義,開始攻打公孫瓚。結果,早就看不慣公孫瓚的幽州各地長官順勢而起,殺了公孫瓚設定的將領,全部舉起了討伐公孫逆賊的大旗。
而被節節逼退的公孫瓚是怎麼做的呢?他在自己的根據地周圍挖了十餘重戰壕,又在戰壕內堆築高達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築有營壘。然後仗著自己城牆高,別人打不進來,依舊在堡壘裡酣歌醉舞,還講出了那句驚為天人的名言:
“昔謂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視之,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樓不攻。今吾樓櫓千重,食盡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簡單翻譯過來就是:我是隻井底之蛙。
最終被袁紹用計勾引出城,再加上挖地道,逼得公孫瓚在城堡內自焚,結束了一生。
-
5 # 淡墨淺白
如何評價白馬將軍公孫瓚?野禪給你講幾個關他的故事。
故事一 公孫瓚貴族出身,因為母親地位卑賤,幼時只能做書佐。不過公孫瓚人帥,聲音好,聰明善辯,被太守看中,招為女婿。此後在岳父的資助下去得以去拜盧值和劉寬學習。然而後來岳父被判發配交州就是今天的越南,公孫瓚化妝一路護送,直到岳父被朝廷赦免。可以看出年輕的公孫瓚知恩圖報有情有義。
故事二 有一次公孫瓚帶領數十人巡視邊關,看到數百鮮卑騎兵,帶頭衝鋒殺死鮮卑幾十人,當然自己隊伍也損失過半。可以看出公孫瓚英勇。
故事三 公孫瓚治理部下的時候,往往要將富貴子弟放到窮困的地方,而他卻和商人,小販等結拜為兄弟。因為小時候的困苦,對富貴人家多有仇視,重用平民,可見當時環境下缺少政治頭腦。
故事四 後期戰事失敗,公孫瓚聽信童謠,築城自保在城內醉生夢死。士兵被圍求救,他卻已如果去救了一個地方,其他士兵就不會努力殺敵,導致士兵怨恨。公孫瓚具有阿Q精神,不敢面對失敗,失敗後選擇逃避。
-
6 # 白sir讀書
我對公孫瓚的評價很高——他義氣,他知恩圖報,加上他外形還那麼帥呆,讓小女子垂涎欲滴有沒有?
好了,不談花痴,咱們來正經說一下公孫瓚。
公孫瓚和劉備是同學,他們曾經投在同一個老師門下。劉備是個忠義之人,他對公孫瓚的評價很高,可見公孫瓚的人品是極好的。
公孫瓚因為是庶出,出身就不佔優勢,致使他境況一般,進入職場後,勉強當了一個小職員。
因為公孫瓚外形帥氣,嗓門洪亮,做事也相當磊落,當地的太守很賞識他,就把他招為了上門女婿。太守這棵大樹讓公孫瓚有了出頭的可能,後來他拜在盧植門下做學業問,也是在那裡,和劉備有了交集。
盧植是個有才之人,他是有勇有謀之人,不久被朝廷召去領軍攻打黃巾軍。他的一幫學生也就各自散去了——劉備回去賣他的草鞋,公孫瓚回去當他的太守女婿。
可是不久,公孫瓚的岳父,也就是那位太守遭人誣陷,要被押到京城受審。當時不少鞍前馬後的官員,都急於和太守劃清界限,擔心受連累。只有公孫瓚悄悄扮成馬伕,一路上悉心照顧岳父,對他噓寒問暖,尊敬有加,這樣一路長途跋涉到了京都。
京城受審之後,老太守被流放到了日南郡,看看這名字日南,就知道在太陽之南,定是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蠻荒之地。公孫瓚決意跟隨岳父同去,他大約覺得自己將會一去不復還,就對著自己的家鄉磕頭叩拜,鄭重和鄉鄰祖宗告別。
老丈人風光不在,被貶為階下囚時,公孫瓚尚能如此不離不棄,可見他是個知恩圖報之人,骨子裡充溢著義氣和善良。
上天對公孫瓚很公平,後來朝廷查出其老岳父為清白,赴日南的半途中,他們又被召回平反。從此以後,公孫瓚不僅得到老岳父的鼎力扶持,當地的人們對他無不交口稱讚。
當然,公孫瓚本人也很爭氣,他帶兵打仗越戰越勇,終於成為名震一時的白馬將軍!
-
7 # 饕餮5177v
白馬將軍的由來:
公孫瓚當職幽州守將期間,遊牧民族(如烏桓)騎兵時常來犯,公孫瓚英勇非常,敢打敢拼,常常使敵人大敗而歸。公孫瓚好騎白馬,後來建立了有三千精兵的白馬騎兵,號"白馬義從",每次率白馬義從衝鋒在前,烏桓騎兵望風而逃。一時之間,白馬將軍公孫瓚名揚天下。&白馬義從是與西涼鐵騎,幷州狼騎,虎豹騎齊名的四大騎兵之一。
出身:雖出生於豪強人家,但不是嫡子,不受家族重視,因此結交的大多是寒門子弟,自身也經過磨鍊,並沒有豪門子弟養尊處優、吃喝玩樂的品性,這與他後來的成就是密切相關的。
轉折:雖說不受家族重視,但當個小官,混口飯吃還是很簡單的。但老天爺眷顧,給了他一個迅速翻身的資本——相貌。因為長得俊俏,嗓門大(這理由 呃)被本地太守招為上門女婿,後拜在盧植門下,並結識了同門劉備。不過,他並沒有跟著劉備混,劉備也沒跟著他,畢竟誰還不是小人物呢。因為太守犯法被流放,他卻忠心跟隨,甘願受苦,後來太守沉冤,公孫瓚在太守和官員百姓地位很高,由於帶兵英勇善戰,官運亨通。
巔峰:劉虞為幽州牧,公孫瓚掌幽州兵權,後因兩人不和,公孫瓚也越來越不把劉虞放在眼裡,最終生擒了劉虞,後假借朝廷之手除掉了劉虞。此時公孫瓚為前將軍,改封為易侯,統轄幽、並、青、冀四州。
落幕:佔據幽州之後,安插自己人掌管各個郡縣,還把大本營遷到易縣,大興土木,築起的高樓多達數十座。治民亂搞,導致各地政府響應劉虞故吏鮮于輔,背叛公孫瓚;任用寒門子弟,結恨於各地鄉紳;旱災蝗災來臨 ,為保軍糧,不肯放糧。導致人心盡失,各地揭竿而起。公元198年,袁紹大軍來攻,聽從關靖之言,不敢領軍出城作戰,指望張燕的黑山軍救援,卻中了袁紹的計,大敗而歸,下令將自己的姐妹妻兒全部絞殺,然後引火自焚。
縱觀其一生,統兵打仗有餘,治理民心不足,註定是孤膽英雄,離梟雄還差之甚遠。
-
8 # 葦說歷史
公孫瓚打的勝仗頗多,歷史評價也是很高,魏攸對他讚不絕口:“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王勃也是對他讚賞有加寫下了“區區公路,欲據列郡之尊;瑣瑣伯珪,謂保易京之業”。
范曄卻不太認同公孫瓚這個人,認為其兇殘無比:“瓚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可見公孫瓚的曲折人生。
東漢末年皇室衰微,軍閥割據。出身卑賤的公孫瓚憑藉軍功一路高升,官至前將軍。他驅逐烏桓、大敗黃巾、雄踞幽州、青州及冀州部分地區,鋒芒遠勝四世五公之後、名士盡附的袁紹,曹操就更不在話下。
那麼,公孫瓚為何最終又會敗給袁紹呢?
界橋之戰,袁紹軍以弱勝強,充分發揮了兵種協同配合的優勢,更有令敵方措手不及的戰術突然性。反觀公孫瓚軍,集團衝鋒戰術被抑制,未能及早運用騎兵機動優勢,而且運氣不佳。如果一開戰公孫瓚就以兩翼騎兵繞過正面、突襲敵前鋒的側後,白馬義從再趁敵混亂時發起正面衝鋒,袁紹軍必敗無疑。
是役,白馬義從損失慘重,但公孫瓚主力猶存,次年還與袁紹軍進行了龍湊之戰和巨馬水之戰。此後兩軍互有勝負,相持不下。公孫瓚敗亡的根本原因是袁紹與公孫瓚的幽州內外之敵聯合起來後,雙方實力由旗鼓相當逐漸轉變為強弱分明。
在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中有一位在後世比他名氣更大的將領,他就是趙雲。為何趙雲在公孫瓚手下不被重用,無法擔當一個方面軍的指揮?
其一,趙雲沒有名氣,初出茅廬,成績平平,後來雖然神勇,但當時並沒有名氣。
其二,趙雲是一個人行動,也沒有名人的推薦信。公孫瓚時代,門閥制度非常厲害,趙雲沒有太高的地位,自然公孫瓚拿他當成一般人。這樣,趙雲自然“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其三,趙雲比較正直,經常愛跟公孫瓚提意見。
趙雲是個正派人,公孫瓚在歷史上其實做事很齷齪,比如和劉虞的作戰。
193年冬,劉虞集合十萬大軍討伐公孫瓚,從事程緒勸諫,劉虞不聽,斬程緒。並下令說:“不要傷害其他人,只殺了公孫瓚就行。”這個愚蠢的命令,終究會讓劉虞自食其果。
劉虞計程車兵不善作戰,劉虞又下令要愛惜百姓的房屋,不許焚燒城池,士兵打仗礙手礙腳,一時之間,沒能攻克。公孫瓚於是挑選幾百精銳,順風縱火,趁勢突襲,見人就殺,見人就砍,大破劉虞十萬大軍!
劉虞在治理地方,安撫百姓方面確實優秀,但在軍事方面明顯不足。兩軍交戰,小則關乎個人生死,大則關係三軍存滅,如此緊要關頭還下令說什麼愛惜房屋、城池,只殺主帥一人,如此命令,只怕想不敗也難。
-
9 # 歷史總探長
三國有多少的名將,多少的謀臣,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這也是歷史最為殘酷的地方,默默記錄著社會的點點滴滴,也總在慢慢地讓一些人湮沒在歲月的長河裡。
公孫瓚,這個曾經被袁紹的將領打趴下的人,這個在三國曾經作為軍閥的存在,到底有著那些故事上演在三國的歷史中呢?
公孫瓚出生於一個龐大的家族裡面,但是因為他的母親身份的原因,很多的機會都不會發生在他的身上,可是公孫瓚似乎又是幸運的,在他年幼求學的道路上,他遇到了以後稱霸三國之一的雄主-劉備。
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劉備的形象在現在看來好像有些怪胎的感覺,總結起來就是手長,耳朵大,但是人品好。對於年幼的公孫瓚來說,同樣的身份卑微,也許只有和劉備這樣的人能夠談一談自己的夢想,滿腔的抱負。
公孫瓚長得十分帥氣,一表人才,能言善辯,是一個很出類撥萃的人。也正因為如此當時的一個太守看上了他,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自此公孫瓚開始的漫長的奮鬥之路。
出生於大漢北部的遼西郡,那裡一直是胡人和漢人雜居的地方,整體上管理困難,胡人經常叛變搞突襲,可是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年紀輕輕的公孫瓚練就了一身過硬的騎射功夫,而騎兵憑藉其超強的機動性,也被年紀輕輕的公孫瓚發揮的淋漓盡致,而正因為如此經常和胡人交戰的公孫瓚也因為和邊境的這些人有了更深的矛盾。
公元191年,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公孫瓚也正是在這個時間點掌握了絕佳的逆襲機會。
那個時候,青州、徐州的黃巾軍有大約30多萬渡過黃河北犯,想要和黑山軍會合,這等天賜良機公孫瓚怎會錯失,公孫瓚率領自己不可一世的騎兵部隊奮勇殺敵,斬敵數萬,收編了有七萬多的黃巾軍。
可能有人會問,這公孫瓚的軍隊戰鬥力為何這麼強大?
騎兵,在東漢末年馬是難能可貴的物種,比較稀少,而且大多產自帝國的北部,而騎兵部隊憑藉其強大的的機動性、能動性很快的成為戰場中的佼佼者。而且配合騎兵在馬上作戰,其戰鬥力大的可怕,憑藉其強大的戰鬥力,公孫瓚一度讓中原大地為之膽寒。
在三國這種軍閥混戰的年代裡,有兩支騎兵部隊最為出名。
1、西北的西涼騎兵
2、東北的遼東騎兵
可以說是騎兵部隊這種先天性的作戰優勢一度成為三國之中最強的存在。
隨著公孫瓚的勢力越來越大,慢慢地中原這塊大地上難免會有衝突,公孫瓚的堂弟公孫越成為了整場戰爭的導火索,公孫瓚和袁術聯合開始打袁紹所管轄的冀州的主意,而當時的在袁術手下的孫堅率軍攻打洛陽,袁紹卻趁機佔領了孫堅的領地陽城,孫堅回城防守,公孫越也一起幫助其防守,當時在這場陽城之戰中,公孫越被射殺了,於是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公孫瓚將全部的怒火都記在了袁紹的身上,戰爭初期的公孫瓚勢如破竹,嚇得袁紹將自己渤海太守的印綬都交給了公孫瓚的另一個堂弟公孫範,企圖分裂他們兩個,可是沒想到他們兄弟兩聯起手來對付袁紹,一時間公孫瓚的似乎已經要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可是事與願違,他遇到了他一生的勁敵--麴義。
麴義長期生活在西涼之地,對於公孫瓚的這種戰鬥套路太瞭解,公孫瓚在一生中的戰爭部署幾乎都是中軍為步兵,兩翼為騎兵部隊,初期憑藉其超強的機動性橫掃戰場,但是這種戰略部署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一旦中軍的部隊潰散,整個部署將全盤崩潰。
麴義帶領的八百先鋒部隊個個都拿著超大的盾牌,但是此時的公孫瓚卻想要憑藉騎兵的天然優勢想要衝垮麴義的先鋒部隊,可是快要逼近的時候,麴義的先鋒部隊突然大叫,騎兵部隊一時間受到驚嚇,瞬間潰散,這個時候麴義的弓箭手萬箭齊,公孫瓚的騎兵部隊一瞬間成為了他人的活靶子,大敗而逃。
無奈之下,公孫瓚回到了幽州,開始和劉虞的戰鬥,幾個回合就把劉虞打趴下了,但是沒想打的是劉虞的人品好到爆,這個時候,劉虞的兒子、麴義和胡人都來攻擊他,無奈之下,曾經不可一世的公孫瓚做了此生最為窩囊的一件事。
在易京修建了浩大的城堡數以千計的塔樓,三百萬斛的糧食,過起了自由自在的日子,袁紹對於他的這種行為也無可奈何,但是隨著袁紹的不斷攻城,公孫瓚開始和黑山軍的大BOSS張燕求救,卻上了袁紹的當,自此公孫瓚的全部力量幾乎被殲滅。
城堡的堅固依舊沒能抵擋住袁紹的進攻,袁紹將整個地下挖空,天空一聲巨響,整個城堡轟然崩塌。
公孫瓚殺了自己的妻子和姐妹,自焚而死。燃燒的火焰下,不知道還有沒有他曾經的夢想?
一代騎兵霸主,沒有戰死在戰場,卻龜縮在城堡裡,真是讓人唏噓!
-
10 # 百花爭豔只為你
公孫瓚號稱“白馬將軍”,手下精銳白馬義從是學習遊牧民族作戰風格的輕騎兵,以高速的機動,和弓箭的消耗而為主。
公孫瓚滅掉劉虞,掌握了幽州,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由於公孫瓚在袁氏兄弟的戰爭中支援袁術,派其弟公孫越支援袁術,公孫越被殺,公孫瓚遷怒袁紹。導致了雙方的矛盾,戰爭一觸即發。
192年,在界橋爆發了袁紹與公孫瓚的決戰(公孫瓚為了奪取幽州南下的出路,進入河北),公孫瓚三萬餘人,其中主力為白馬義從約一萬人。袁紹部隊約兩萬人,其中以鞠義的八百先登死士為先鋒。
公孫瓚看見鞠義的部隊這麼少,覺得他們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率先發動進攻。誰知鞠義的先登死士都是配備強弓硬弩的重灌部隊,而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都是輕騎兵,結果可想而知,白馬義從全軍覆滅,袁紹率軍左右包抄公孫瓚,公孫瓚大敗。
後來公孫瓚對袁紹的幾次戰爭都以失敗告終,從此公孫瓚對袁紹採取了防禦的策略。
196年,公孫瓚又臨易河挖十餘重戰壕,又在戰壕內堆築高達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築有營壘。塹壕中央的土丘最高,達十餘丈,公孫瓚自居其中,以鐵為門,斥去左右,令男人七歲以上不得進入,只與妻妾住在裡面,又囤積糧谷三百萬斛。公孫瓚又讓婦人習為大聲,使聲音能傳出數百步,用來傳達命令。公孫瓚又疏遠賓客,致使身邊沒有一個親信,謀臣猛將都漸漸疏遠了。從此以後,很少出來打仗。
199年三月,黑山帥張燕與公孫續率兵十萬,分三路相救公孫瓚。援兵還沒到,公孫瓚秘密派人送信給公孫續,讓他率五千騎兵於北隰之中,舉火把為應,公孫瓚就從城內出戰。袁紹劫得了這封信,將計就計,舉起火把。公孫瓚以為救兵到了,率兵出擊。袁紹設伏兵襲擊公孫瓚,公孫瓚大敗,又回到城內堅守。袁紹於是掘地道到城樓下,毀壞其望樓,漸漸到達中央的土丘。公孫瓚自料必敗無疑,引火自焚。
一個字: 公孫瓚就是太作了,最終自討苦吃。
-
11 # 163jk5
公孫瓚的孩子式思維
多年之後,公孫瓚面對高樓之下排山倒海的袁紹大軍,準會想起翩翩年少時的那次突圍。 彼時,他與數十騎出行塞下,突然遭遇鮮卑數百騎。敵眾我寡,他卻鮮衣怒馬,手持刃矛,馳出衝賊,一副英雄少年模樣。
而這一次,少年不在,英雄遲暮。其敗落,肇始於殺劉虞,失盡了幽燕民心。其根源,則在於他的孩子式思維。
瓚為庶出,從小受盡白眼,內心排斥士族門第。故“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窮苦之地。”他選擇親信販夫走卒,相信江湖才有兄弟。 這樣做,錯了嗎? 我們可以橫向比較下,同期的曹操也不大看的上士族,且行為更激烈。殺邊讓、誅孔融,一批又一批名士被逼俯首。
再縱向比較下,高祖劉邦多喜歡販夫走卒,樊噲是屠夫、夏侯嬰養馬、灌嬰賣布,卻皆為開國棟樑。 這樣看,貌似是沒錯。 然而。事分兩說。 曹操殺名士,卻能夠用荀彧(潁川大族),以為謀主。 劉邦愛江湖,但捨得用張良(南韓公子),言之必從。 公孫瓚呢,一竿子掃落一船人,決絕地推開了其他的可能性。終於,拜把的江湖兄弟們皆為庸才,民怨望之。 眼見逐鹿中原而不得(屢為袁紹所敗),公孫瓚又開始築高樓、屯萬谷,並振振有詞:“至於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 這樣做,錯了嗎?
接著往橫向看,肥頭大耳的董卓不也在郿塢築堡,作富家翁,而關東諸侯無可奈何嗎(其敗在呂布禍生肘腋)。 縱向呢?後幾代的朱元璋同志,口號就是“廣積糧、緩稱王”,以江南為根基,終成大業。 這樣看,貌似是沒錯。 可等等。事還得兩說。 董卓攜有天子,手掌雄兵,背靠隴右,扼守崤函,無後顧之憂,有進取之勢,故可作壁上觀。 朱元璋扮豬吃虎,廣納賢才,坐擁富庶之地,一鼓作氣而得天下。 公孫瓚呢,近乎顧影自憐式的保守,像一隻鴕鳥埋起了頭。幽燕重地、袁紹臥榻之旁,怎能鼾睡如常。
他就像個孩子,容易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不喜歡的人一概不喜歡,做一件事就非得做絕到老死不相往來。 這種方式,可以一夫當關,肆意妄為:白馬義從一時風頭無兩; 卻缺乏縱深和圓潤,鋒芒過後便顯荒涼:袁紹興兵、諸將求救之時,他淡然的說,“救一人,使後將恃救,不肯力戰。”話沒錯、邏輯也自洽。但背後不就是孩子式的自私嗎? 這樣的思維像繭,礙著別人難受,更縛得自己難堪。 於是,諸將或降或潰,終成敗亡之勢。
-
12 # 舊人何時歸
公孫瓚(?—199年),字伯珪,遼西令支(治今河北遷安市)人,東漢末年割據一方的軍閥。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不是主要人物,出現的次數不多,但又因為曾與劉備和 劉德然共同師事於盧植。與劉備來往密切,就像是劉備的恩人一般,褒劉貶曹的作者對公孫瓚的描述還算是比較清晰,不過對於公孫瓚主要功績寫得也不算是很清楚,《三國演義》畢竟是一部小說,不是主人公作者也不會花費太大的篇幅。那我們就來聊聊正史中的公孫瓚。
他出身貴族,但是因母地位卑賤,他只是一個庶子,結合當時的入職方式,官職也比較小,只當了郡中小吏。不過憑藉他自己的才能,逐漸受到涿郡劉太守很賞識。他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滿足,久經沙場的磨礪,功勳卓著,靠自己的才能,殺死了劉虞(不過多介紹),並挾持朝廷使者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分派刺史,成為北方一個強大的諸侯。威震塞外,鎮壓北方少數民族五六年,使其不得入侵中原,雖和袁紹的爭奪戰中,落得個兵敗自焚的下場,卻也不失得為一個人物。
公孫瓚一生的軍事戰績還是比較多的,大破黃巾軍,諸侯聚義討董卓,與袁紹爭奪冀州等等,但是由於靠近北方與少數民族接連,我認為他最主要的功績還是鎮壓外族,連連獲勝,公元188年(漢靈帝中平五年)與張純等一戰,讓 烏桓都害怕公孫瓚的勇猛,不敢再來進犯。著名的典故,白馬義從也是出自於與北方少數民族作戰的方式而來。
-
13 # 優己
這個得引用曹操跟趙雲的話來說!曹操曾評價袁紹做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其實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公孫瓚!在當時,袁紹向公孫瓚提議,一起進攻韓覆,然後一起平分冀州!公孫瓚答應了,然後馬上出兵攻伐!而袁紹卻使計謀讓韓覆因此求助於己,於是便以援軍身份入駐鄴城!而後雀巢鳩佔再也不還!公孫瓚聽說了袁紹已經佔領了冀州後,要求袁紹兌現諾言平分冀州,袁紹不給,於是兩人爆發了戰爭!這次戰爭直接導致了趙雲出走,趙雲評價公孫瓚,原以為是英雄實乃小人也!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公孫瓚這人貪婪,無智,無謀!
-
14 # 穎潁影娛
在《三國演義》裡,公孫瓚只是個不起眼的配角,十八路諸侯裡的第十四路,與劉備同為漢末大儒文武全才的盧植的學生。
因為羅貫中三國演義的主角不是他,所以他在三國演義裡表現不突出,歷史上真實的公孫瓚可以說是勇猛英武,曾經也可以稱得上是英雄人物,只是不愛惜老百姓,在歷史上評價不怎麼好。
公孫瓚好戰,對待經常騷擾北方邊境的遊牧民族比較強硬,他作戰勇猛,威震邊疆,外族人很怕他!但是當時的他的上司劉虞卻喜歡用懷柔得政策對待北方遊牧民族,二人之間便產生了矛盾。
公孫瓚不光對北方外族政策強硬,他對待他的上司劉虞也一樣,以至於二人矛盾不可調和到相互動兵動武的境地,公孫瓚較狡詐,愛民的劉虞是打不過他的,最終為他所殺。
像這樣的一個英雄人物按說應該能做出一番大事業,成為像曹操、劉備之類的據有一方霸權,和劉備、曹操、孫權爭雄的,可為什麼最後卻銷聲匿跡了呢?
原來,公孫瓚性格上自私和野蠻導致他以失敗結局。公孫瓚勇猛強勢但不知體恤百姓,甚至慫恿部下搶掠百姓,所以他得不到百姓的擁護,就是說他缺少政治謀略。
另外,他在與袁紹龍湊之戰後,不再銳意進取,特別怕死,採取自保自守的戰略,且老怕被部下謀害,部下一概不準近距離接觸他,身邊沒有了商量軍事的人,只把自己和老婆孩子關在堡壘裡死守,這樣就漸漸地失去了部下的信任。
當袁紹把地道挖到他的住處以下,周圍又都是包圍的袁兵時,他絕望了,便引火自焚,其餘部被袁紹吞併。如此,他只能退出歷史舞臺了。
回覆列表
公孫瓚的孩子式思維
多年之後,公孫瓚面對高樓之下排山倒海的袁紹大軍,準會想起翩翩年少時的那次突圍。 彼時,他與數十騎出行塞下,突然遭遇鮮卑數百騎。敵眾我寡,他卻鮮衣怒馬,手持刃矛,馳出衝賊,一副英雄少年模樣。
而這一次,少年不在,英雄遲暮。其敗落,肇始於殺劉虞,失盡了幽燕民心。其根源,則在於他的孩子式思維。
瓚為庶出,從小受盡白眼,內心排斥士族門第。故“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窮苦之地。”他選擇親信販夫走卒,相信江湖才有兄弟。 這樣做,錯了嗎? 我們可以橫向比較下,同期的曹操也不大看的上士族,且行為更激烈。殺邊讓、誅孔融,一批又一批名士被逼俯首。
再縱向比較下,高祖劉邦多喜歡販夫走卒,樊噲是屠夫、夏侯嬰養馬、灌嬰賣布,卻皆為開國棟樑。 這樣看,貌似是沒錯。 然而。事分兩說。 曹操殺名士,卻能夠用荀彧(潁川大族),以為謀主。 劉邦愛江湖,但捨得用張良(南韓公子),言之必從。 公孫瓚呢,一竿子掃落一船人,決絕地推開了其他的可能性。終於,拜把的江湖兄弟們皆為庸才,民怨望之。 眼見逐鹿中原而不得(屢為袁紹所敗),公孫瓚又開始築高樓、屯萬谷,並振振有詞:“至於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 這樣做,錯了嗎?
接著往橫向看,肥頭大耳的董卓不也在郿塢築堡,作富家翁,而關東諸侯無可奈何嗎(其敗在呂布禍生肘腋)。 縱向呢?後幾代的朱元璋同志,口號就是“廣積糧、緩稱王”,以江南為根基,終成大業。 這樣看,貌似是沒錯。 可等等。事還得兩說。 董卓攜有天子,手掌雄兵,背靠隴右,扼守崤函,無後顧之憂,有進取之勢,故可作壁上觀。 朱元璋扮豬吃虎,廣納賢才,坐擁富庶之地,一鼓作氣而得天下。 公孫瓚呢,近乎顧影自憐式的保守,像一隻鴕鳥埋起了頭。幽燕重地、袁紹臥榻之旁,怎能鼾睡如常。
他就像個孩子,容易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不喜歡的人一概不喜歡,做一件事就非得做絕到老死不相往來。 這種方式,可以一夫當關,肆意妄為:白馬義從一時風頭無兩; 卻缺乏縱深和圓潤,鋒芒過後便顯荒涼:袁紹興兵、諸將求救之時,他淡然的說,“救一人,使後將恃救,不肯力戰。”話沒錯、邏輯也自洽。但背後不就是孩子式的自私嗎? 這樣的思維像繭,礙著別人難受,更縛得自己難堪。 於是,諸將或降或潰,終成敗亡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