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妃存在嗎
-
2 # 蘇小妮
這個問題可以從幾個層面來說。
一、高中不屬於義務教育,尚未全面普及。在目前階段,高中不屬於義務教育,尚未全面普及,既然尚未全面普及,就意味著要選拔,而選拔,就會有一些人上一些人下。儘管這些年也陸陸續續看到一些省市開始推進十二年義務教育制度,但就我們所看到的報道,推行的範圍還是有限的。而且我看了一些資料,反倒是那些相對偏遠經濟較落後的地方率先開始推行了,或許他們更加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吧。
這些年,推行十二年義務教育的呼聲也一直不斷,但是,究竟是先從幼兒園開始執行全面義務教育還是在高中全面執行義務教育,似乎也沒有定論,專家學者各有各的理。隨著中國經濟不斷髮展,也許十二年義務教育甚至十五年義務教育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全面推行吧。到時候就可以人人讀高中了。
二、社會需要各種層次的人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架構是金字塔型的,下面的塔座相對較大,上面的塔頂則越來越小。職業教育是我們這個社會教育重要的一環,社會分工的不同,需要不同結構的人才。人人都去讀普高最後一起讀大學,即使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沒有做到這樣。
一些高等職業學校與國外的技能發達的國家合作,聯合培養人才,以適應新型化工業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據我所知,本地就有職業學校與德國等國家進行合作培養技能人才的例子。
三、確實有一些學生並不能適應讀書。平時課後,有學生會與我交流,說我不想讀書哎,是我媽(爸)逼我來的,你讓我上課怎麼聽得進去?這些孩子或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是功課基礎太差,上課完全聽不懂,還有的是根本靜不下心來讀書,心被外面的世界誘惑著,讀書於他們,彷彿是一種苦難。那種“我見到了書,像飢餓的人撲到麵包上”的感覺,對他們來說完全不可能。他們沒有飢餓過,不知道麵包的好,也不會沉到讀書中,感受讀書的好。對於一部分學生來說,他們覺得讀書是受罪,要不是爸媽逼著……
但是,這並不表明這些學生不可以有別的愛好,他們或許有很高的動手能力,或許滿腦子裡都是創意,那麼,不妨順著他們的個性讓他去學點別的,而不是按部就班繼續在這兒讀文化書。
-
3 # 家庭教育感悟
究竟都是什麼原因造成那麼多孩子在中考的時候沒有考上高中呢?很多人認為因為目前的中考只錄取一半學生,所以必然有一半學生考不上高中,這個觀點需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分析,從理論上來說這個觀點沒有任何錯誤,但是結合到實際情況,初中三年不懂得好好學習的學生大有人在,這才是他們沒有考上高中的主要原因!這些不學習的初中生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學生:初中三年貪圖玩耍,惦記遊戲不知不覺的放棄了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心思已經徹底遠離學習的學生,這些學生肯定考不上高中,如下圖中這位玩遊戲的初中生第三類學生:在學習中偷懶,吃不了學習的苦,意志力薄弱沒有頑強的拼搏精神,貪圖享受的學生,比如下圖中的這位初中生由此可見作為一名初中生大可不必為中考只錄取一半學生而感到擔心,因為從古至今總有很多學生不開竅、迷失方向不肯下手進入學習狀態好好學習!所以他們已經徹底的失去了競爭力,放棄了中考,所以作為一個初中生如果你想上高中考大學,那麼只需要在初中三年做到主動學習,那麼就會把那些不學習放棄中考的同學遠遠的甩在身後,你就一定能夠捷足先登考上高中最後寄語閱讀這篇文章的每一位初中生: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因為堅持下去的人並不多!只要你初一、初二、初三堅持不懈主動學習,必定考上高中!
-
4 # 中考政治劉老師
孩子考不上高中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客觀原因,也包括主觀原因。
首先,國家在高中生錄取方面要求更加嚴格。前些年,初中升高中的考試中,重點高中或者普通高中在錄取時,除了按成績錄取之外,還有很大比例的自費,最近幾年,這些自費生都被取消了。也就是說,在前幾年,孩子學習成績好,可以自然考上重點高中或者普通高中,如果成績不太理想,也可以考上重點高中或普通高中的自費生,自費生對成績要求不高。而現在,學生如果想上高中,必須考取高中,如果成績很差,那麼就考不上高中,也就意味著高中無書可讀。
國家之所以這麼嚴格要求高中的錄取分數,主要原因是國家想改變中國勞動力的結構。因為中國多年來形成的勞動力結構是不合理的。一個國家勞動力結構應該是由普通工人、技術工人以及專業技術人才構成的,而我們國家現在缺乏的就是技術工人這個結構。因為很多學生在原來那種考試模式,無論分高分低,都可以上高中,接著又都可以上大學,這樣就造成了大學生畢業失業,顯示了勞動力有剩餘,另一方面,中國又極其缺乏技術工人的現象。因此國家鼓勵開設職業教育,鼓勵按照學生的層次可以選擇讀高中、讀大學,或者在初中畢業後讀職業技術學校。
其次,很多學生考不上高中的另一個原因是分數越來越高。在現在家庭裡,家長都特別重視對孩子的教育,特別是重視對孩子學習成績,一旦孩子成績下降,家長就會給孩子報各種補課班,甚至孩子還沒有入學就已經開始參加各種補課班,因為家長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就導致了一部分學生超前學習,所以成績好的孩子的很多,這樣就給其他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很多天賦平平的學生,如果沒有提前學或者沒有增加學習的時間,就可能在競爭中敗下來。
最後,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所以導致分數太低而考不上。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特別重視孩子的成績,這樣導致孩子學習壓力過大;同時現在的教育不注重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孩子,孩子除了學習沒有其他樂趣,感受不到快樂。因此,學生厭學情緒嚴重,因此即使看上去坐在那裡學習,事實上,很多學生大腦一篇空白,什麼都不想,更不想學習了,這樣的請況,無論多麼努力,都不會取得好成績。
我有幾個學生,每天早上五點起來,坐在桌前啥都不想就能坐半個小時。看上去是不是很努力,事實上心理是厭倦學習又無奈!所以,不要看孩子學習多長時間,要看孩子是否真正投入了,不走心的學習是無意義的,更不用說好成績了。
-
5 # 匯智坊
中考 是在分流學生
題主這樣的問題,我想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因為中考不是在淘汰學生,讓一部分學生中考結束以後沒學上,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也是偏激的。中考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最後一個考試。它具有兩項功能,一個是對孩子初中近三年來的學業水平進行全面的測試。另一項功能在於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優秀的學生。初中畢業的孩子們根據自身學習的狀況進行適當的分流,而不是把學生淘汰掉。
孩子可能在初中三年學習興趣不大,缺乏動力,知識點掌握不是很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一技之長去上職高或者技校。三年以後也可以參加高考,或者直接選擇五年一貫制的大專。一部分孩子因為學習興趣濃,掌握知識能力比較強,可以透過中考進入高中學習,將來可以參加高考考,透過努力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等院校。
中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所以中考它具有一定的選拔性。如果中國在2020年左右將逐步普及12年義務教育,不存在中考分流學生,而是大家成績好壞與否,全部去上高中。目前這樣的政策還沒有真正在全國各地落地實施。所以中考的選拔性功能暫時還是存在的,只是他的宣傳可能不到位,造成部分家長的誤解,認為中考讓孩子沒學上。
面對中考,積極應對中考面臨著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如何去選擇未來學習和成長的路,讓很多家長和孩子感到迷茫,我覺得不必過度緊張,不必太多的迷茫。人生面對的選擇很多,面對的考試也不少。不必為這樣的考試結果而糾結迷茫。離中考不到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面對現實,做好積極的應考。
首先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的去複習。雖然可能自己在初中三年因為種種原因,遺漏了很多知識點。離中考幾十天可能要補起來確實很困難,這時候我們要做出適當的選擇對於有些學科實在差的太遠,該放棄的就放棄,選擇自己擅長的學科,能提高成績的地方,去努力爭取考高分。
這時候幾乎是大局已定,改變可能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家長要跟孩子放好心態,積極應對。不必為將來所擔憂,這些可能或多或少會影響孩子們的正常發揮。
結束語:面對今後人生更多的十字路口,更多的選擇,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調整心態,積極應對。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的方式多種多樣,我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我覺得才是最好的! -
6 # 指尖教育帝國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將來臨,在各地高考錄取率已經高達88%以上,即使是本科錄取率也可以高達40%以上的情況下,而中考的錄取率大多僅在50%,造成那麼多的孩子在中考的時候沒能考上高中的原因有哪些呢?
小徐老師常年帶畢業班,下面就來分析一下中考那麼多的學生被高中淘汰的原因:
一、學生成績不達標永遠是學習被分流的主要原因每年小徐老師所在地的中考錄取率高達50%左右,其中重點高中錄取25%,非重點高中錄取25%。這就意味著中考時,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校排名靠前50%以內,才有希望考上高中。
在這一中考錄取率的限制下,中考註定是一場優勝劣汰的選拔性競賽,學習成績排名靠後就只能被淘汰。
二、造成學生成績排名靠後的原因除了智力問題,最重要的是學習態度問題。致使中學生學習成績不達標,考不上高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基礎薄弱型學習從來就是一場持久戰,有的學生從一年級就就學習當回事,知道學習是自己必須要做好的事情,此類學生即使智力一般也能靠勤奮和知識的不斷積累和熟練,一直保持學習成績不至於太落後,最後也能考上高中。
但相反有些學生,從小學就貪玩,不認真完成作業,上課走神,老師又沒有懲戒權,勸導又不起作用,而老師反映給家長,家長又不重視或者根本管不了孩子,那麼這類學生也會因基礎太差而失去競爭的機會。
即使這類學生,到了初中突然醒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了,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學習倦怠懶散的習慣也不好改,再加上基礎差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耐性才能後來居上的實際情況,很多孩子根本沒有毅力去奮起直追。
2、目光短淺型有一類學生,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感到厭倦,到了初中學習興趣更加低下,根本不想上高中,考取更好的大學。他們巴不得初中畢業早點就業掙錢,實現自己所謂的“自由”,這類學生屬於典型的“目光短淺型”,而最終思想決定行動,失去學習動力的孩子最終只能錯失中考。
3、情緒動盪型大多數學生從12歲開始就進入青春期,面對情緒的動盪,一些孩子很難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三天兩頭因為外界一些事情影響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女孩子,為感情、為外貌、為他人不經意間的評價等而心煩氣燥,最終影響學習成績,錯失高中的機會。
三、造成中考錄取率偏低,許多學生無法考取高中的原因還在於國家政策的限制。目前,國家除了需要大批的高學歷,高科學理論型人才外,更需要具有專業技能技術的實用型人才,而這部分人才的培養並不需要掌握太高的理論知識,而需要儘早培養其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中考考不上高中的學生還是未成年人,要想進入社會工作,還需要三年的時間,那麼這三年時間其實是讓學生去學專業技術技能的時間,而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就是為了走中學生走另一條人生髮展之路。
另外,如果讓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或者根本不想再學理論知識的學生上高中,一方面會因高中知識的高深而學不懂,另一方面也會因學習的厭情緒而不想學習,這樣的話,即使讓他們上高中,也是浪費時間,學業無成。
四、要想讓孩子在中考中脫穎而出,不被淘汰,那麼就要事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保證小學學習期間學習成績別掉隊,培養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的學習態度,保證在班級前15名左右為好。小徐老師在對各年級段的學情情況調查研究過程中,發現學生的智力因素差距並不大,造成學生學習成績差距的在於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以及專注力、情緒管理能力等方面,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不斷規範孩子的學習行為。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能靜下心來搞好學習。
2、提高學習的思想認識,樹立孩子的遠大理想。一個人的思想認識是決定一個人行為的基礎,當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開始膨脹時,他的思想認識還停留在低階享受階段,面對長期枯燥乏味的學習就會失去動力,因此,家長在孩子青春期到來之際一定讓孩子多接觸一下社會不同階層的人的生活狀態,引導孩子提前規劃自己的人生,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樹立遠大理想,為孩子努力注入長足的力量。
3、引導學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正確對待成長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男孩子和女孩子的青春期面臨的問題截然不同,男孩子在疏導的是生理問題帶來的思想波動,而女孩子要疏導的是情感和情緒問題。家長除了以自身經歷來同理孩子,理解孩子,像朋友一樣分享自己青春期的幼稚想法和走過的彎路,讓孩子從你的人生經驗中得到借鑑外,還要提供給孩子一些專業疏導青春期問題的一些書籍,指導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切記,家長不可以居高臨下的一味說教和強制,簡單粗暴的方式只能讓孩子關閉心門,獨自徘徊在自我的小天地中無法自拔,最終影響人生的選擇。
總之,中考是孩子們第一次大的分流,現行的職業教育還不夠完善,即使孩子最終要上高職院院校,家長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完高中以後再去,因此從小就要從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思想認識上不斷引導孩子,保證孩子不偏離正常的學習軌道,當小學的學習態度已經端正下來,習慣也已經養成,而思想認識又能達到一定的高度的時間,到了初中孩子才會更有把握在家長的引導下平衡的度過青春期,才能最終不被中考所淘汰。甚至只要孩子的思想行為端正,就算考不上高中,不得不進中職學校學習,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走歪路,這就是要成才先成人的道理。
-
7 # 陳天哲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解答!中考指向三個方面!
一,高中。這個方向沒有任何問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本身就是學習的年齡,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可朔性非常強,高中是文化知識高強度的三年!高考完畢大部分的學生可以上大學!
二,三校生。三校生包括:中專、職高、技校,好的技校有職業、技師學院等等!中考生大約40%左右要流向這一方向!畢竟,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技術工人,都需要大量的基礎工作人才!目前,有些家長過於急躁,總是認為職業院校一畢業,孩子就得工作,這是不對,需要糾正!就拿我們陝西而言,你的孩子,在我們陝西的職業學院學習,可以考公務員,可以透過單招低分上大學!職業院校四年,更多地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與落地實踐能力、自力更生能力等,如果孩子認真學習,考上公務員或者大學,他的未來發展潛力會超過大學生!因為,他們多了動手能力與落地實踐能力、自力更生能力等!
曾經有一位大學教授講得非常好:你要感謝你的孩子學習不好,考不上大學,讀不了研,是他們經常開車帶你們去旅遊,去吃農家樂……是他們陪在你們身邊……
大意就是這個意思,我也記不全、記不準了!從我的觀察能力來看,進入這一階段的學生,未來正在成為社會的主力陣容!他們在職業院校階段,遠離了高考的巨大壓力,把小學、初中這一階段本應全面發展的德、智、體、美、勞逐漸補充完成!
中考階段的這一分水嶺,或者說是政策分流,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更是上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考不上高中的原因!
三,走上社會!這個方向選擇的人比較少……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少!江浙一帶,很多地方有經濟發展特色,他們的孩子往往上不了高中,便進入實體做生意,等等!
以上三個中考生的分流方向,一是國家戰略層面的分流(第二個方向);二是社會發展的自然調整(第三個方向);三是確實是學生不喜歡學習,不適合學習,社會也並不是唯有讀書學習才能成為人才的,這也是合理化分流,不是需要理由來解釋的!
說實話,過度的教育,對有些人恰恰是對其創造力的扼殺……不見得是好事……
前些天,天哲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一些廣東人不愛上學,還那麼有錢?我就談到了李嘉誠!他從學徒時就瘋狂學習英文,訂閱西方英文雜誌,傳言他沒有錢買書,就買垃圾收購站的書籍來學習。他的學習專注度非常高,導致他慢慢明白學習的關鍵要素!一,不看對發展事業無用的書,即使內容再有趣味性!二,有用的書,即使沒有趣味,也要看,而且要看出趣味與學問來!
這就可怕了!我們不妨與學校的上學來比較!一,絕大部分時間花在學習對未來發展無用的書本學習上!二,有用的書,可能學校不學!原因找到了吧?初中都沒上完,大多數個個當老闆!繼續往下完成學業的還在苦逼的打工還房貸車貸!
這就是中國中學教育、大學教育的最大缺點!
-
8 # 綠衣黃裳99
對於一年一度的中考,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那麼多孩子沒能考上高中?
孩子沒能考上高中的原因是多樣的。最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孩子文化基礎太差!這是最致命的一點。也是家長孩子對於考高中都不抱希望的原因。
其次,本地的高中錄取率太低!江蘇高考參考人數逐年下降,從2009年的54萬,下降到2018年的33萬,甚至招生人數超過參考人數。源頭在於普高錄取率非常低。導致了一批仍有學習能力的孩子過早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機會。
我們市到2017年,高中錄取率只有43%左右。從去年開始,江蘇省委婁書記提出,中考普高進行擴招。預計到2021年達到85%左右。我們市2018年的高中錄取率達到了50%左右。這個很多中等生帶來了福音,也增加了他們學習的動力。
最後,家長不重視!現在,孩子在學習上的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家長的兩級分化也越來越嚴重。具體表現為,一部分認真照書養娃。一部分家長漫不經心照豬養娃。
成龍說有一次他去小學校門口等兒子放學。等了好久都沒等到。後來才發現,兒子早就小學畢業了。
很多人當笑話聽。實際上,學校每年第一次家長會,走錯班級的不在少數。
我就親眼見到一位初三家長找到初一教室的。自己壓根不知道孩子幾年級了。問我某某某在幾班?我問他是初幾的?他愣住了。大聲打電話,旁若無人地問家裡人,才搞清楚兒子上幾年級。我站在旁邊聽他打電話,也覺得很尷尬。
中考馬上到了。不管自己有沒有希望,在最後十幾天,都要搏一搏。祝各位中考生,都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
-
9 # 使用者81360210832
重點中學招生定人數後就是分數線。不是看分數。
如一中招生3000名學生,第三千名學生的分數就是錄取分數了。
-
10 # 行止將將
中考作為篩選人才的一種機制而存在著,勢必會將一部分人擋在通道之外,僅分流出那些優秀的人,讓他們繼續深造。
那麼那些被擋在門外的人,怎麼就沒能進入他們自己所理想的高中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基礎薄弱,導致後勁不足
有的學生進入初中以後,開始過上了住宿的生活,逃脫了父母的管束,獲得了從未有過的自由。於是這些學生在初一的時候,便不會把心思再完全的放到了學習上面了,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由於知識儲備的不足,以及知識的匱乏,而在初三時無法彌補上來,最終失去上高中的機會。
第二:學習不好,沒有上高中的打算
有的孩子上學時的表現一直都很差,他們就早早的在心底裡否定了自己,認為自己根本就不是上學的材料,參加中考對於他們來說,只是完成自己學習生涯裡的最後一次考試而已,因此他們只是想早早的混完自己的初三生活而已。
第三,學習很好,心態很差
還有一類人就是無論平時的學習多麼的好,遇到考試的時候,成績出來就往往很難堪,這類學生在重要考試之前,會因為壓力過大的原因,導致心情很差,也很緊張,於是就在高考中無意外的發揮失常了。
回覆列表
這也要問嗎?高中都考不上,說明平時不認真學習,腦袋都玩掉了。高中都考不上就不要浪費錢東想西想了!老老實實做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