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那一抹鄉愁的痛
-
2 # 記憶中的照片
對於人物對話,大多數的人都在中學語文課上學習過,可一運用到網文的小說中,就會比較迷茫,似乎很難找到各自的方向,甚至有點偏離了方向,那我們一起來開啟那扇迷茫之門,秒變探險家。
大家比較熟知的人物對話的描寫方式是哪種,是不是以下這幾種,比如他顫悠悠站起來,說:“你好嗎?”。很顯然,說話內容在動作之後。還有一種是“我胃疼,不想去了!”沒有任何的提示,你直接看到是人物在想什麼,直接被勾勒在裡面了!
-
3 # 你爹詩織
怎麼說呢,我也不是專業的網路小說家,業餘的,以我自己寫小說這麼久的時間經歷來看,人物對話首先要搞清楚當時所處的環境,人物的性格,對話的話題,和當時人物的情緒,來判斷他(她)在哪種情況下說那種話比較合適,不能太無厘頭。
我看過好多,對話和情況不相符合的,剛開始還好,到後面完全沉溺於對話,對周圍的描寫,人物的情緒,狀態的變化就全沒了,完全就寫成了話劇,又不像話劇,偏離了原先的主題,你一句我一句,就不知道在寫什麼。
還有就是,有時候某某說話可以用轉述的形式,來更好的表達人物的情緒和狀態。
人物說話的時候最好再分一下段,就拿我的某篇文裡來舉例子,如下:
這是分段的效果;
兩個人同時起身,同時走到洗手間,同時將手伸到洗手檯時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這個尷尬的局面……
“你也洗手啊……”
“你也洗手啊……”
“我想洗臉……”
“我想洗臉……”
“……”
“……”
不得不說,他們的默契還是不錯的。
這是不分段的效果;
兩個人同時起身,同時走到洗手間,同時將手伸到洗手檯時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這個尷尬的局面……
“你也洗手啊……”“你也洗手啊……”“我想洗臉……”“我想洗臉……”“……”“……”不得不說他們的默契還是不錯的。
這一看效果就出來了,所以排版也很重要,總結起來就是,分辨人物所處的環境,分析塑造的人物性格,和當時情況人物的情緒來確定人物該如何說話,說好話,不廢話,要有適當的描寫,,排版要乾淨,整潔,不能太過混亂,不要怕太佔空間,費字數。
-
4 # 常路明作家唐詩三百
寫作首先要忘掉自己是誰,最高的境界,你就是劇情中的任何人,可以幻想你是空氣,是羽毛,或者是一隻可愛的小動物,或者某人。只有這樣,才會寫出其中激動人心的內容來!
佳句偶得之!靈感是創作成功的源泉!生活中,多觀察,多學習,多揣摩,相信自己一定會更好!
-
5 # 潮水山河
化抽象為具體是一個文人墨客的高深文筆表現。而真正想做到是非常困難的。我們要有更多的知識積累跟大量的生活閱歷,並在寫作中讓自己融入到作品當中,讓文中生成的任何對話甚至一個物品都能具體話。
-
6 # 胡聰明的人
多觀察生活,在生活中有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時候很多話題突然間聽到的,還有網路世界聊天,一個人的想法是有限的,所以當自己有一定的閱歷時,會自己創作作文,作品。很多創作者都是從生活,身邊的人和事,感情,友情。從而得到了啟發,創作出讓人感動落淚的故事情歌。
-
7 # 啊LU
這個問題之前我也超級迷,因為我之前寫的對話都超級爛,枯燥無聊,跟打流水賬似的,後來我就上知乎,翻了許多大神的建議。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句話:讓人說人話。
這句話看起來真的很白痴,但是很話糙理不糙。人物的對話不是作者很死板的向讀者敘述發生了什麼。你要思考人物雙方基於現在所處的背景條件下,究竟應該說些什麼?也就是你要合理,你要很自然的表達出來,打個比方,這個環境讓人是感到悲傷的,那你總不可能表達的貌似很開心的樣子吧?而且,還有一點,你的話不能太長,講真,我很少看到什麼文章裡面那些人物一大串羅裡吧嗦的沒什麼營養的。(也可能是我看的書不夠多)
第二個我覺得就是,這個人講的話肯定是符合這個人的性格特點的。千萬錯不能張冠李戴,那這樣你人物刻畫就很失敗了。
還有一個,人物對話有時候也會起著揭露某些事實的作用的。我之前是看馬克吐溫還是莫泊桑哪篇文章來的有感而發的。我忘記了emmmm
-
8 # 伏桀
對話可以說是小說的核心功底之一了,我只能說原則,自己也在繼續打磨中,但由於寫作風格偏劇本,所以更小說化的方式無法解釋。
我們要寫的是對白,而不是對話,這裡面其實還是有比較大區別,而怎麼寫對白,以下幾個要點一定要把握住。
-
一,說人話。小說不是戲劇,所以很多人喜歡用一些文縐縐的詞語,這是極其錯誤的。除非你寫的是嚴肅的歷史文,或者極其特殊的角色,需要重現氛圍,否則任何時候都記住,你說不出來的話,也別讓角色說。
-
二,對白必須有目的性的。也就是每一句話,都必須有它的目的性,比如什麼“今天你吃了嗎?”,“吃了。”這種毫無意義的句子,全部刪掉,沒有任何意義。
對白的目的有很多,帶出劇情,鋪墊細節,刻畫人物等等,總之,對白存在的價值是必須提供某種東西。
-
三,說話要符合角色的行為,而且能用動作完成的,能不說就不說。最好的對白就是沒有一個字。
比如一句“我要殺了你!”,遠不如一段憤怒的肢體神態描寫,對讀者的體驗更深刻。
-
9 # 不勞而獲勞小姐
大澤在昌是誰?雖然他的作品我沒有讀過,但我卻知道他是前日本推理協會會長,有著30多年的小說寫作經驗。
《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與其說是一本寫作書,不如說是一個寫作講壇。裡面不僅有文字版的寫作教程,還有對12位作者的作品點評。
大澤在昌在書中,透過寫作教程和點評,穿插講述了職業作家在小說創作中所遇到的關於故事結構、角色塑造、首尾佈局、文字描寫、對話技巧、敘述風格等具體問題,並在理論及實踐上給予指導。
不過個人認為這本書,估計只有那些親自動筆寫過小說的人才能真正懂得它的好!
因為如果你沒有寫過,你壓根不會煩惱到底A應該怎樣登場、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他有什麼口頭禪、有什麼標誌性動作,你能借他的眼睛和嘴巴透露多少資訊。一個故事的起點在哪裡、關鍵點在哪裡、轉折點在哪裡,終點又應該在哪裡。敘事視角應該怎樣切換,情節的輕急緩重應該如何設計和把控。
這些問題,只有當你動筆寫小說了,你才懂其中的難處。再等你看完這書,才會豁然開朗,也才能懂得它的好。
整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所以我只選取對我最有啟發的點——如何寫好人物對話,來與大家做一個分享。
一、現實中的對話VS小說中的對話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樣的對話才能寫進小說裡面呢?
我們都知道,如果現實中的對話直接寫成文字,那麼許多部分會顯得毫無意義。現實中的對話有以下特徵:省略主語,有很多重複的內容。如果直接寫進小說,就會顯得很瑣碎。
那麼,是不是讓所有登場人物的對話只涉及必要的資訊就可以呢?如果這樣做,讀者會說:“這是在寫說明文嗎?”資訊不斷湧現的“說明式對話”,固然效果立竿見影,但不符合實際。
所以大澤在昌建議,小說的對話應該足夠普通,讓讀者覺得不虛假,也就是要按照“在某種程度上貼近實際對話,同時省去實際對話中的多餘部分”的標準適當安排,這一點至關重要。
二、對話的作用是什麼?大澤在昌明確地指出,對話主要有三個作用,第一個是塑造角色性格,第二個是展示人物關係,第三個是傳達故事資訊。
而好的對話應該滿足以上一個或多個條件。
1、透過對話介紹人物,塑造角色性格
當我們要向讀者介紹一個角色的時候,我們可以怎樣寫?
寫法一:“某某某,男,55歲,上班族”。依賴數字和固有名詞的介紹雖然很直觀,但文字乾癟,導致角色過於生硬,不夠豐滿,而且讀者也搞不清楚這個角色是重要人物還是跑龍套的。
那我們可以怎樣寫呢?比方說,當你描寫視角人物A時,讓B說“讀他寫的東西還以為他是個歲數很大的人呢,沒想到這麼年輕”,就能讓讀者知道A是個年輕人。
我舉張恨水《啼笑因緣》中的第一回為例,讓大家來體會一下技巧的具體用法。
那老人笑道:“先生,你也愛這個嗎?”家樹笑道:“愛是愛,可沒有這種力氣。這個千斤擔,虧你舉得起。貴庚過了五十嗎?”那老人微笑道:“五十幾?——望來生了!”家樹道:“這樣說過六十了。六十歲的人,有這樣大力氣,真是少見!貴姓是……”那人說是姓關。家樹便斟了一杯茶,和他坐下來談話,才知道他名關壽峰,是山東人,在京以做外科大夫為生。便問家樹姓名,怎樣會到這種茶館裡來?——張恨水《啼笑因緣》第一回張恨水並沒有直接寫“某某老人,男,六十,外科大夫”,而是透過另一個人物視角(家樹),來緩緩地帶出這位老人,我們從“家樹”的眼裡看出,這老人雖然六十多了,但力氣大,而且看上去顯年輕。
2、展示人物關係或關係的微妙變化
對話的另一個作用,是用來展示人物關係。
還是舉張恨水的《啼笑因緣》為例。
家樹告訴了他姓名,又道:“家住在杭州。因為要到北京來考大學,現在補習功課。住在東四三條衚衕表兄家裡。”壽峰道:“樊先生,這很巧,我們還是街坊啦!我也住在那衚衕裡,你是多少號門牌?”家樹道:“我表兄姓陶。”壽峰道:“是那紅門陶宅嗎?那是大宅門啦,聽說他們老爺太太都在外洋。”家樹道:“是,那是我舅舅。他是一個總領事,帶我舅母去了。我的表兄陶伯和,現在也在外交部有差事。不過家裡還可過,也不算什麼大宅門。你府上在哪裡?”透過家樹和上文的老人(壽峰)的一問一答,我們知道了家樹一些簡單的個人情況和個別親戚的關係。
而透過對話口吻的變化,能夠表現二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變化。
假設登場人物A和B正在交談,A是B的下屬,那麼A自然會對上司B使用敬語。可是經過某件事以後,A跟B講話時卻變得很隨意了。透過對話口吻的變化,能夠表現二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變化。
例如,如果A和B是一男一女,可以寫二人共度一夜後,講話就變得隨便了,或者還可以寫二人共度一夜後,卻仍然使用敬語,這樣就能刻畫人物的個性。
“不過是上了一次床而已,別裝得像是我丈夫一樣”“明明關係都變得這麼深了,為什麼還是像以前那樣疏遠?”
像這樣,就能使各個人物的感情、背景、妨礙人際關係的因素等,作為伏筆浮出水面。這就是對話能達到的效果。
另外,大澤在昌認為,男女間的對話,是更有重要的意義的。
例如,你所心儀的女性對你說“抱我”和“我要”,哪個讓你反應更大?
那在這種場合,什麼樣的女人會說“我要”呢?男人也一樣,說“我想抱你”還是“我想要你”,會給讀者留下截然不同的印象。
所以,大家應該盡力思考,找到“這個人物在這種場合絕對會這樣說”的決定性臺詞。男女間的場景,會涉及人類的本能慾望,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要足夠紮實,否則角色間的對話會缺乏真實性。
3、傳達故事資訊
此外,對話還是傳達資訊的重要手段。
壽峰哈哈大笑道:“我們這種人家,哪裡去談‘府上’啦。我住的地方,就是個大雜院。你是南方人,大概不明白什麼叫大雜院。這就是說一家院子裡,住上十幾家人家,做什麼的都有。你想,這樣的地方,哪裡安得上‘府上’兩個字?”家樹道:“那也不要緊,人品高低,並不分在住的房子上。我也很喜歡談武術的,既然同住在一個衚衕,過一天一定過去奉看大叔。”——張恨水《啼笑因緣》第一回張恨水在處埋下了伏筆“——家樹與壽峰住同一個衚衕,而且兩人相聊甚歡。這樣以後家樹才會去壽峰家拜訪,才會讓後來家樹出錢幫助關壽峰治病,秀姑對家樹感情加深等劇情更為合理化。
三、如何寫好一段對話?好的對話一定要符合角色的身份、處境和他對整個故事的認知。這就意味著,每個角色在對話的時候都應該有“自己不知道的事”,因為只有作者知道整個故事,角色永遠只知道屬於自己的故事,別的不會一開始就知。
假設A和B正在交談,A身上有秘密,但既然是小說,就不能直接寫出來,所以作者必須將其巧妙地隱藏起來。方法就是“隱藏對話”。是否讓讀者知道A身上有秘密,可以透過控制A和B之間的對話來把握。
如果視角人物B向A提出關鍵性的問題,A卻露出不願回答的表情,或氣氛變得很怪,B就會察覺出A在刻意隱瞞。在這一刻,讀者就能知道A身上有秘密。
大澤在昌認為,如果寫的是推理小說,應該在故事發展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時,透過對話讓讀者知道秘密的真相,而在故事的前半段,如果作者想在揭曉謎底前再留些懸念的話,就應該使用隱藏對話。
1、使用隱藏對話
隱藏對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沉默”,另一種叫“岔開話題”。
首先是“沉默”。
很多人誤以為,對話過程中的雙引號裡一定要有臺詞,其實不然。
並不是只有藏著秘密的人會沉默,有的人一時想不出合適的措辭,所以會沉默;有的人不善言談,也會選擇沉默。小說的登場人物容易太過健談,作者想讓他們多說話,但如果沒有人問,就不要讓角色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
其次是岔開話題。
當角色被問到決定性的問題時,就轉而談論天氣,閃爍其辭。為什麼要特意這樣做呢?這是因為,當讀者對故事有疑問時,視角人物自然也應該有同樣的疑問,但總不能直接問“你是兇手嗎”,然後對方回答“是的”。
正因如此,才要搪塞、隱瞞、撒謊。視角人物被矇騙時,讀者也被矇騙了。在這種時候,作者也必須做出被矇騙的樣子。
儘管只是裝模作樣,但這樣一來,讀者就不會意識到自己受騙了。記住這種“沉默”或“岔開話題”的方法,就能不斷推動故事發展。而且,這也關係到小說是否真誠的問題。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隱藏對話”的使用方法。
偵探正在追趕罪犯,罪犯突然竄入小巷,不見了蹤影。偵探問小巷口的算卦先生:“剛才有沒有一個男人跑過來?”算卦先生回答:“沒見過男人跑過來”。
或許這個例子並不太恰當,但算卦先生的意思其實是“沒見過男人跑過來”(但見到女人了)。這就是透過“隱藏對話”佈置的詭計。
不僅限於推理小說,日常生活中也常出現語言圈套。
例如誤解了約會的地點或時間等等,過後想想或許是很普通的事,但當時出於對資訊的把握不足,就會導致雙方的交談出現“隱藏對話”。說“沒見過男人跑過去”,但沒說“沒見過女人跑過去”。
這只是個簡單的例子,但這種“隱藏對話”若是用得好,就能給故事帶來懸念,當謎底揭開時,讀者會由衷地讚歎:“啊,原來是這麼回事。”
(2)使用角色扮演
使用隱藏對話時,還需要考慮,應該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由誰進行“隱藏對話”,其關鍵在於,並非所有登場人物都肯配合主人公。要是一本小說裡的所有人物在回答問題時全都毫不隱瞞,那就太假了。
愛玩角色扮演遊戲的人應該明白,假設主人公為了達到目的,正在尋找必要的道具X。主人公知道X在A手上,就去找A,可是A並沒有立刻把X交給主人公,而是說:“你得用道具Y來換。”也就是說,主人公要想得到X,就必須先得到Y。主人公只有打敗妖魔拿到Y,並把Y交給A換到X,才能邁入下一關。
這種遊戲的結構有時也適用於小說。主人公找A打聽情報X, A卻沒有輕易透露。主人公就想,可能必須先得到情報Y,將其交給A,才能從A口中得到必要的情報X。
像這樣精心構思,讓對話不會一次性結束,故事就會逐漸變得錯綜複雜,從而推動情節向前發展。而且,主人公認定一個詢問物件,換用不同的措辭無數次反覆質問,隨著時間的推移,主人公就能積累經驗,從而使故事更具深度和廣度。
2、插入風趣的對話
於完美的主人公有時反而會招讀者的反感,所以風趣的對話得用對地方才能見效。對講故事很有幫助,但如果使用過多,讀者可能反應不過來,導致冷場,所以需要注意。
3、找到決定性的臺詞
塑造人物最關鍵的一步,是要考慮人物在對話時會使用怎樣的措辭。
假設有A和B兩個主要人物。A說話總是十分正式,屬於冷靜沉穩的型別;B則相反,雖然講話粗魯,詞不達意,但充滿激情。
所以說,根據每個人物的角色,逐漸寫出該人物該說的臺詞,這樣用不了多久,一定能找到“這個人在這種場合只會這樣說”的決定性臺詞。透過考慮對話和臺詞,能塑造出更具體、更有個性的角色。
4、使用不同的口吻來對話
可以嘗試讓男女角色互換,或者把四十多歲的中年男性變成十五歲的美少年,應該都很有趣。
因為即使是同樣的對比,如果口吻鄭重而冷靜的一方是男人,使用粗暴措辭的一方是女人的話,氛圍也會截然不同。
這樣的設定會帶動讀者思考:“這女人以前遇到過什麼事吧。”由此,角色的形象就會一下子變得鮮明起來。又或者,口吻鄭重而冷靜的人是男同性戀怎麼樣?冷靜的男同性戀和熱血而粗暴的女人,這樣的設定,也能推動故事不斷髮展。
5、試寫假想中的對話
大家應該假定各種各樣的場景,想象角色會使用什麼樣的措辭,有沒有口頭禪或決定性的臺詞,並把每個角色所能想到的對話逐漸寫出來,想一想“這個角色會怎麼說”“他是不是一定會這麼說”。
試想一下,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以“閉嘴,扁你”為口頭禪的活潑女主人公與妖怪般的反派對峙時,反派說“有二百年沒人這麼接近過我了”,女主人公則說“閉嘴,扁你”,會是怎樣的感覺?
所以說,大家根據不同的角色,逐漸寫出相應的臺詞。隨著臺詞的增多,角色的形象在作者筆下會被塑造得越來越鮮明而具體。作者塑造的角色如果連自己都看不見,是絕不會給讀者留下印象的。
四、不要過度依賴透過對話進行說明透過思考角色在對話中會使用怎樣的措辭,能夠更好地塑造角色的形象。描寫人物時,也可以透過對話來凸顯角色。對話是小說的重要因素,因為描寫真實的人物,可以為故事增加深度。
此外,雖然“對話”很好用,但如果過度依賴於此,就會寫成流水賬。用對話來塑造角色性格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所有對話都應該符合角色的設定。
大澤在昌還建議,我們在創作對話時,應當讓自己完全融入角色,選擇合適的措辭。不光是視角人物,涉及其餘各登場人物的對話時,都應該站在該人物的立場來考慮臺詞。
判斷對話寫得好不好,只要把自己融入相應的角色,試著大聲讀出來就知道了。需要作者同時配合角色塑造,並仔細考慮符合該人物的說話方式和口吻。
-
10 # 橙瓜網文
人物對話並不是敘事,而是推進故事進度。
敘事指的是整體故事結構,以及講故事的方法。
所以對話只是敘事中很重要的一環,但他並不是完整的敘事,具體創作過程中需要有其他方面描寫的配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敘事’。
不知道這麼說是否能夠理解,敘事是故事之外的人的界定,而人物是故事之內的人的界定。
人物是構成整體敘事的一部分,所以因是敘事包含了人物以及他們的對話。
理清楚他們間的關係,那麼就能夠知道如何運用人物去表達故事,推進故事了。
概因為故事內的人‘演’故事,故事外的人‘講’故事,這是你的問題中至關重要的一個轉變。
覺得自己廢話連篇,囉裡吧嗦總是講不好故事,關鍵點在於你是用故事內的人物在‘講’故事,而非‘演’故事。
我說的可能會有些繞,最好自己琢磨琢磨區別,找到關鍵所在,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精於換個視角看問題,創作會大不一樣。
————————————————————————————————————————
對話其實沒有什麼具體的手法,因為完全根據劇情需要。
關鍵是不要去想‘作者要說什麼’,而是去想‘角色會怎麼說’。
根據外在環境,人物性格,人物關係,人物目的,故事走向,這些條件去‘模擬’對話。
需要注意的問題無非是以下幾點。
一、抓住對話的關鍵點。
每一句對話都有一個核心,其他的不管是修辭,句式,語氣,一切都是在為這個核心服務。
描寫人物之間的對話是,要抓只對白的核心,這樣自然不會跑偏。
二、根據故事走向去引導人物的活動。
先前提到人物對話是敘事中的一環,其目的是推進故事進度。
那麼故事自然是有始有終,確定方向的。
牢牢抓緊這個方向,讓人物圍繞這個方向運動,以此推進故事不斷前行。
三、不要直接說故事,讓人物把故事演出來。
根據上一條所得出的引申,不要讓角色直接說我要做什麼,我要去哪裡,而是讓角色說出我要怎麼做,我要怎麼去那。
人物的運動過程中‘不要讓角色代入作者,而應該使作者代入角色。’
這方面,應該時刻注意‘半知’與‘全知’兩個視角的區別,要時刻注意角色永遠是‘半知’狀態。
每一個角色都是一個演員,他透過自己的行為告訴讀者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而不是直接對著讀者說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四、精簡語言,堅決不做重複性贅述。
如果你覺得廢話連篇,囉裡吧嗦,那麼去結合第一點看看你寫的那些對話,其中是否有關鍵點重複的對白。
目的,意義,表述,如果你不是刻意安排了‘排比句式’以構成強烈衝擊,那麼在對話的過程中堅決不要做重複性的贅述。
不要捨不得刪,要學會做出取捨。
五、清晰定位每個人物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每一個人物的行動都有其目的所在,當前目的,短期目的,長期目的,這是刻畫人物真實感的關鍵。
圍繞其目的去組織語言,組織對白,讓角色的行動切實可行,有因有果。
讓人物的對話擲地有聲,有的放矢。
六、作者代入角色,思角色所思,想角色所想,說角色所言。
先前有提到因是‘作者代入角色,而非角色代入作者’。
有些同學在這方面理解有所偏差,就會導致文章中的角色突然變成了作者本人的語氣,這是角色本身的撕裂。
作者代入角色的正確方法既是思角色所思,想角色所想,說角色所言。
字面意思,通俗易懂。
七、控制語句,注意分段,避免堆積。
學會劃分段落這是小學語文課本上的內容,但如果你當過語文老師,會發現每一個小朋友交上來的作業對於段落的理解都各不相同。
他們有的很長,有的很短,有的斷在中間……好吧,我也不知道有的小朋友出於怎樣的邏輯。
但網文中關於這點是有標準的,儘量不去做大段落的文字堆積,因為你還要契合手機螢幕的閱讀習慣。
具體如何判斷段落劃分,其實可以拿我這篇文章做一個參考。(我的逗號用的不好,這點請不要學我,我只是已經習慣了這麼用,自己也在努力修正。)
大致上每一個自然段落不超過三行字,過多會顯得文字擁擠,辭藻堆砌,閱讀疲勞。
精煉簡潔的段落有助於讀者的閱讀感受提升,長時間的閱讀也不會造成疲憊感。
具體的創作過程中,同樣也方便你抓住每一個斷的核心所在,梳理節奏。
這看上去只是一個小問題,但放在百萬字的超長篇小說中,就是一個大問題,所以一定要注意控制你的語句,不要讓他們給讀者造成困擾。
八、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對話的取材要貼近生活的語言,但需要作者進行二次創作,剔除其中無意義的生活用語,使其契合故事背景。
簡單的說一下,小說中的對話大多采用的是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句式,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為了‘接地氣。’營造真實感。
這裡的取材不一定是要人親口說出來的口語表達,也可以是網路社交軟體上的文字交流。
但有一個關鍵點在於,我們不要去做拿來主義,生搬硬套。
現實中很多人髒話連篇,你別好的壞的一起生搬硬套的塞進小說裡,啊、喔、哦、恩、這樣的語氣詞是最長使用到的,你要區分是否真的需要這樣描寫加入到對話中。
關鍵點還是提了很多遍的老話,你創作這段對白的目的是什麼!
表現人物性格,推動劇情走向,刻畫語境,表達情緒,描寫人物感受。
不管是對白也好,還是別的什麼也好,有目的創作才是最合適的創作。
如果契合就用,不契合就刪,介於兩者之間就進行二次創作,有取捨的進行加工。
這樣做可以大量減少廢話,也可以更加賦予人物真實感。
九、對話需要其他描寫配合,注意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於對白之間的聯動。
文章開頭提到,人物對話是敘事的一環,但不是全部。
因此,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外貌描寫,這些經常要用到的描寫手法也同樣是敘事中的關鍵環節。
要將對話與之形成一個整體,這樣才有助於你表現整個故事。
要注意各描寫之間的聯動,以及統一,共同去賦予角色以靈魂,讓人物在作品中‘活’起來。
十、對話要有趣味性,幽默,深沉,癲狂,冷靜,歡樂,憤怒,表現出對話本身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小說的核心,不管是傳統小說,還是網路小說,哪怕是世界名著。
目的不都是為了表達一個有趣的故事麼?
趣味性貫穿小說的始終,一切,所有!對話自然也不會例外。
所以在你創作一些關鍵對話時也要為趣味性服務,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反思一下,你所寫下的這段話有沒有趣。
讀者看了是會心一笑,還是滿臉糾結,甚至立即點叉。
不是讓你去設計段子,而是讓你注意表達效果。
十一、如果以上這些都做到的話,我不相信還有誰能寫不好對話!
【更多寫作技巧、火書拆解、神級攻略、開篇點評、開篇精修、教新人快速入門等網路文學知識,請到橙瓜碼字的網文學堂閱讀】
回覆列表
1、人物對話首先要符合人物身份,這是最主要的。每個人都是個體,他的行事,他的語言都是不同的。不能老年人說出來的話,成了年輕人的口吻,豈不是鬧出笑話。
2、不同的環境下,語言也不同。舒緩的浪漫的急迫的……每個環境下,語言都有所不同。
3、語言要為主人公服務,為作品服務,廢話不說,拖泥帶水的語言不說。
4、方言、大眾認可的語言要用的恰到好處最好。比如甲乙倆人對話——
甲:你最近忙嗎?
乙:你說可忙?忙得跟蛋子搖鈴鐺的樣。
雖是平平常的大眾話,卻很俏皮,很入人心。
你也可以參閱相關文學理論書籍,我提倡脫離理論的寫作,因為,很多理論會束縛我們思維,按照套路出牌就不能有驚人之作。
愚之短見,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