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曉山海
-
2 # 醜石
澧縣因澧水穿境而過,故古稱澧州,先隸屬湖南常德,曾有氏族部落遠古先民活動足跡,但隨歷史變遷至今未發現有建國的記載。
-
3 # 文利wenli
澧縣自古暫未發現有建國曆史,澧縣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始見於《尚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
春秋、戰國屬楚,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零陽縣,三國、西晉、東晉、南朝屬天門郡,梁敬帝紹泰元年(555)始置澧州。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罷天門郡,置澧州,新置澧陽縣。煬帝大業三年(607)廢澧州置澧陽郡。澧陽郡治澧陽(今石門),轄澧陽、石門、孱陵、安鄉、崇義、慈利6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澧陽郡為澧州,隸屬江南西道。玄宗天寶元年(742)復改澧陽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又改為澧州,受武貞軍節度。澧州治澧陽,唐初轄6縣,同隋。高宗麟德後轄4縣:澧陽、安鄉(廢孱陵縣併入,今安鄉、南縣地)、石門、慈利(崇義縣併入,今慈利、永定區、桑植、臨澧縣地)。
宋代澧州治澧陽,隸屬荊湖北路。轄澧陽、安鄉、石門、慈利4縣。
元代在澧水流域置澧州路,隸屬湖廣行省江南北道,澧州路治澧陽。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澧州安撫司,十四年改為澧州路總管府。轄澧陽縣、石門縣、安鄉縣、慈利州(宋慈利縣升,今慈利縣、永定區、臨澧縣地)、柿溪州(析宋慈利縣置,今桑植縣地)。
1364年,朱元璋改澧州路為澧州府。太祖洪武九年(1376),澧州府降為澧州,並裁澧陽縣入州治,屬常德府。太祖洪武三十年,澧州改屬嶽州府。轄安鄉、石門、慈利。常德府、嶽州府隸屬湖廣佈政使司上荊南道(駐澧州)。
清康熙九年(1670年),澧州隸嶽常道(上荊南道改為嶽常道,駐澧州)。雍正七年(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與常德府同級,隸屬嶽常澧道(嶽常道更名為嶽常澧道,駐澧州)。轄安鄉、石門、慈利、安福4縣。雍正十三年(1735年)增轄永定縣(今張家界永定區)。
民國元年(1912年),改直隸澧州為澧州行政廳。民國二年9月,廢州為縣,始稱澧縣,隸嶽常澧道。民國3年(1914),嶽常澧道改稱武陵道,治常德(武陵縣),原常德府、直隸澧州各縣由武陵道直轄。民國5年,湖南省將武陵道裁撤,澧縣劃歸湘江道管轄;民國11年,湖南省撤銷“道”制,僅存省與縣兩級。民國24年,隸屬湘西行政督察區。民國26年12月,隸屬第二行政督察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11縣,專員公署設常德縣城)。民國29年4月,原第二區劃出沅江、漢壽縣改稱第四區。民國37年11月,第四專署由常德遷往澧縣(此時亦稱常澧區專員公署)。1949年7月27日澧縣解放。1949年8月4日隸屬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8月28日,隸屬常德區行政專員公署。1952年,隸屬常德區專員公署。1955年2月,隸屬常德專員公署。1988年6月,常德地改市,澧縣仍隸屬常德市。
-
4 # 嘟嘟6569
澧縣。屬於湖南常德市,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
春秋、戰國時期屬於楚國,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三國、西晉、東晉、南朝屬天門郡,梁朝時屬澧州。隋朝開皇九年時屬澧州澧陽縣,隋煬帝屬澧陽郡,唐高祖武德四年屬澧州,玄宗天寶元年屬溧陽郡,肅宗乾元元年屬澧州,宋代屬澧陽,元代屬澧州路,元至十四年屬澧州府,明代屬澧州府、澧州、常德府、嶽州府,清屬嶽常道、直隸州,民國屬澧州行政廳、澧縣。
-
5 # 29簡單
可能題主問的是屬於什麼國家。
澧縣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南北朝時設澧州,隋,明清時是州府所在地。民國時廢州改縣,新中國成立後,屬常德市。
-
6 # 讀史惜今
澧縣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始見於《尚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
春秋、戰國屬楚,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零陽縣,三國、西晉、東晉、南朝屬天門郡,梁敬帝紹泰元年(555)始置澧州。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罷天門郡,置澧州,新置澧陽縣。煬帝大業三年(607)廢澧州置澧陽郡。澧陽郡治澧陽(今石門),轄澧陽、石門、孱陵、安鄉、崇義、慈利6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澧陽郡為澧州,隸屬江南西道。玄宗天寶元年(742)復改澧陽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又改為澧州,受武貞軍節度。澧州治澧陽,唐初轄6縣,同隋。高宗麟德後轄4縣:澧陽、安鄉(廢孱陵縣併入,今安鄉、南縣地)、石門、慈利(崇義縣併入,今慈利、永定區、桑植、臨澧縣地)。
宋代澧州治澧陽,隸屬荊湖北路。轄澧陽、安鄉、石門、慈利4縣。
元代在澧水流域置澧州路,隸屬湖廣行省江南北道,澧州路治澧陽。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澧州安撫司,十四年改為澧州路總管府。轄澧陽縣、石門縣、安鄉縣、慈利州(宋慈利縣升,今慈利縣、永定區、臨澧縣地)、柿溪州(析宋慈利縣置,今桑植縣地)。
1364年,朱元璋改澧州路為澧州府。太祖洪武九年(1376),澧州府降為澧州,並裁澧陽縣入州治,屬常德府。三十年,澧州改屬嶽州府。轄安鄉、石門、慈利。常德府、嶽州府隸屬湖廣佈政使司上荊南道(駐澧州)。
清康熙九年(1670年),澧州隸嶽常道(上荊南道改為嶽常道,駐澧州)。雍正七年(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與常德府同級,隸屬嶽常澧道(嶽常道更名為嶽常澧道,駐澧州)。轄安鄉、石門、慈利、安福4縣。雍正十三年(1735年)增轄永定縣(今張家界永定區)。
民國元年(1912年),改直隸澧州為澧州行政廳。民國二年9月,廢州為縣,始稱澧縣,隸嶽常澧道。民國3年(1914),嶽常澧道改稱武陵道,治常德(武陵縣),原常德府、直隸澧州各縣由武陵道直轄。民國5年,湖南省將武陵道裁撤,澧縣劃歸湘江道管轄;民國11年,湖南省撤銷“道”制,僅存省與縣兩級。民國24年,隸屬湘西行政督察區。民國26年12月,隸屬第二行政督察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11縣,專員公署設常德縣城)。民國29年4月,原第二區劃出沅江、漢壽縣改稱第四區。民國37年11月,第四專署由常德遷往澧縣(此時亦稱常澧區專員公署)。
1949年7月27日澧縣解放。1949年8月4日隸屬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8月28日,隸屬常德區行政專員公署。1952年,隸屬常德區專員公署。1955年2月,隸屬常德專員公署。1988年4月隸屬省轄常德市。
-
7 # 冷眸m
澧縣現在書序湖南省常德市管轄,因為澧水而得名,而其中的“城頭山古文化遺址”是中國發現最早的古城址。
澧縣最早的記錄是出現在《尚書·禹貢》之中,春秋戰國時期湖南屬於荊楚文化,澧縣自然是屬於楚國的管轄範圍之內了。後來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不在分封,這裡就屬於黔中郡了,漢承秦制但是對一些地名也做了改動,澧縣漢代屬於武陵郡零陽縣,而後三國一直到南北朝屬於天門郡。
南朝梁敬帝時期才有了澧州這個稱呼,後來各個朝代都有改動,但是地址是沒有變的,而且因為南方多雨水,澧縣的治所一直是變幻無常的,直到明朝朱元璋時期設立的治所一直沒有變。而且在民國前期,澧縣不是叫澧縣,而是叫澧州,澧縣是民國二年材廢州為縣,這個時候才是澧縣第一次的出現,新中國建立之後沒有改變,還是這個名字。
所以說古代澧縣不是什麼國家,春秋戰國屬於楚國,秦國統一之後就是屬於中華不是國家。
-
8 # 飄零列車T
澧縣在地域上,有彭頭山遺址,是長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距今約8200-7800年。彭頭山遺址的文化面貌與以往所發掘過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被命名為彭頭山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沒有地名,屬於楚國,到秦朝屬於黔中郡,漢朝屬武陵郡零陽縣,三國、西晉、東晉、南朝屬天門郡,直到南朝梁末代皇帝梁敬帝紹泰元年(555)開始設為澧州。
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設為澧陽縣,大業三年(607)改為澧陽郡。
唐、宋、元、明、清澧陽郡名字改來改去,直到民國二年,開始稱為澧縣。
-
9 # 小院之觀
澧縣現在隸屬於湖南常德市,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
灃縣本身並沒有單獨立國的記載,從春秋時期一直屬於楚國,直到楚國被秦國征服。
從秦國到清朝,它的行政區劃一直在郡、縣、州之間變換。
到了現代,灃縣所轄面積2107.3平方千米,這個面積並不小,不過人口不多,2012年時的資料是93萬多人。
灃縣歷史上有個澧陽書院比較有名,是由宋朝范仲淹讀書的興國觀遷建而來,建於南宋寶慶2年,即1226年。經過元代、明代幾次修建,到了清代乾隆年間,改名澧陽書院,規模相當大,共有房36間,後來又逐漸擴充到50多間,並擁有水田400多畝,年收的租谷和租金用於書院的日常運營,培養出了無數學子,聲譽直追著名的嶽麓書院。
澧陽書院堅持聘用名師,張九鉞(著名詩人)、左宗植(左宗棠兄長)、張啟鵬、黃士對等都曾在書院主講。尤其是在1805年,清代名臣陶澍回鄉守制三年期間,澧陽書院在競爭中戰勝了嶽麓書院,邀請到了陶澍在澧陽書院主講三年,這是澧陽書院歷史上最具影響的時候。
到了近代,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澧陽書院改為中學堂,次年改辦小學堂。民國時改為澧縣縣立中學,現在成為了三湘名校澧縣一中,繼續為國家培養人才。
既然說到了灃縣,不妨再說一說灃縣一座古墓的故事。
宋玉,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貌若潘安,美似宋玉”,就是形容的他。
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戰國末期著名的辭賦家。
我們稱“好色之徒”為“登徒子”,登徒子的典故就是從宋玉的作品《登徒子好色賦》中而來。
在宋玉身上,還流傳下了“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東牆”等成語典故。宋玉,可以說是個渾身都是故事的古代文藝青年。
宋玉墓在當地一座小山之下,楚國被滅後,逐漸淹沒於荒煙榛莽中,僅留殘碑,由於碑文被侵蝕,“玉”字被後人誤認為“王”字,逐漸訛傳為“宋王墓”,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當地落第舉子李群玉經過考證,確認了宋玉墓,隨後發動捐資修墓,到了清朝咸豐四年又重新休整,現在留有高8米,長50米、寬40米的宋玉墓冢。
-
10 # 睜眼扒瞎你男弟
澧縣屬於湖南省常德市因澧水貫穿而得名。至於是什麼國家一個縣而已不可能是什麼國家,頂多是個大點繁華點的村莊?
回覆列表
澧縣並不能算是國家,應該說是一個地區。澧縣古稱澧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現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地級市常德市轄縣。澧縣因澧水而得名,其地處湘鄂兩省交界處,是兩湖間重要的通道,自古有“九澧門戶”之稱。澧縣地處洞庭湖西畔,境內分山地、丘陵、平原、湖區四種地貌,水網密佈、土地資源豐富,是湖南農業大縣。澧縣歷史悠久,古屬楚國;自秦朝時先後隸屬於黔中郡、武陵郡、天門郡等;南朝梁時就已設澧州,隋朝時置澧州、澧陽縣,從唐朝開始一直為兩湖間重要的中心;其在唐宋時為澧州,元時為澧州路,明初時為澧州府後屬嶽州府;清朝雍正年間,澧州升為直隸州,直屬於湖南省。民國元年,改直隸澧州為澧州行政廳;民國二年9月,廢州為縣,始稱澧縣。所以澧縣算是一個歷史上比較重要的一個地方,並不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