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崴以西
-
2 # 數碼朋克
1945年8月9日發起的“遠東戰役”,是在美國兩顆原子彈投放之間打響的,蘇軍大本營認為關東軍大概有120W戰鬥力,而其實遠東戰役全部作戰範圍日本陸軍部隊其實只有26個師團、10個獨立混成旅團、2個獨立戰車旅團和1個機動旅團。日本陸軍第2、5航空軍分駐中國東北與北韓,但可用於作戰的飛機極少。再加上從西線拉動的蘇軍主力方面軍,作戰經驗豐富,戰鬥力彪悍,再加上空地協同、步坦協同爐火純青,再加上空降兵的應用,雙向對進,中心開花,這仗打不贏都難
-
3 # 平安讀歷史
蘇軍6天打敗75萬關東軍,是因為蘇軍太強,而那時的關東軍又實在太弱了。
日本關東軍曾經是精銳部隊的聚集地,號稱皇軍之花。但是1945年蘇聯打過來的時候,關東軍早已不是當年號稱皇軍之花的關東軍了,裡面絕大多數都是新編部隊,並非日本陸軍精銳兵團。由於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節節敗退,為了方位本土和支援太平洋戰場,關東軍的大部分精銳從1943年開始都陸續調往國內放手或者是調往太平洋戰場迎戰美軍。
關東軍最強盛的時候編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共約120萬人。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大本營陸續調走大部分精銳部隊,關東軍完全成了一個空殼子。後來德國投降,為了應付蘇聯,又擴充了關東軍。此時關東軍雖然達到約75萬人,看起來人數似乎很多,但很大一部分都是新兵,戰鬥力不行。更加缺乏的是武器,關東軍後期居然不能保證給軍隊提供足夠的步槍,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
而蘇聯的軍隊當時大部分都參加過蘇德戰爭,經過戰爭的洗禮。再就是與關東軍的窘況不同的是,蘇聯軍隊都是機械化部隊,武器供應充足,而且有很多坦克集團軍,作戰飛機還有其他武器裝備與日軍相比都呈壓倒性優勢。所以,當蘇聯軍隊打過來的時候,關東軍只能是土崩瓦解,6天被打敗那是一點也不稀奇的。
-
4 # 歷來現實
誰都可以嘲笑日本軍隊弱,唯獨咱們不能。咱們華人如果嘲笑日本軍隊弱,豈不是無視幾百萬抗戰先烈的英勇犧牲,與抗日神俠劇的立場又有何異?
整個二戰期間,日本軍隊死在中國戰場上的人數只有四十多萬人,蘇軍出兵東北,擊斃的日軍人數為4萬多人,俘虜了60萬。
至於蘇軍為什麼“那麼強”,日軍為什麼“那麼弱”,這些都是淺顯易懂的道理,蘇軍出兵剛剛一天,日本政府就已經把準備接受波茨坦公告傳給盟軍了,關東軍不可能不知道。既然投降已經是一個必然選項,有多少人還會奮戰在最後一刻?更何況所謂的關東軍早已經填在了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蘇軍面對的關東軍不管是人員還是武器,早已面目全非,大多是七拼八湊。
經歷過德式洗禮的蘇聯軍隊當然更強,但即便如此,如果戰爭不是發展到那個階段,如果沒有天皇投降指令,低配版的關東軍,一樣可以狠狠地撕下150萬蘇聯軍隊的很大一塊肉來。
面對氣勢洶洶的蘇軍機械化軍隊,當時的關東軍還算比較冷靜的制定了放棄邊境開闊地帶、固守大城市和要塞的明智策略,不要小看關東軍這一手,美華人在塞班島在硫磺島,中國軍隊在緬甸在騰衝,都吃過天大的虧!
一個小小的虎頭要塞,整整拖住蘇軍17天,日軍以1300人幾乎全軍覆滅的代價,擊斃蘇軍600人。
東寧要塞,日軍陣亡300人,蘇軍陣亡1500人,要不是最後奉天皇之命投降,殘存的900名日軍肯定還會造成更大的蘇軍傷亡。
如果打到大城市巷戰的地步,蘇軍的傷亡只能會更大,每一座工廠裡,如果都能上演這種攻堅戰,會把機器裝置打爛到日後蘇聯人拉回國也沒用的地步。
日本人最後一定會輸,但蘇軍付出的數十萬傷亡代價,對已承受過2600萬死亡人數的衛國戰爭的蘇聯來說,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還是開頭想表達的意思,1940年日本華北軍隊死亡人數一共才五千多人,這還是在我們發動了百團破襲作戰的基礎上,並且系一年之中國共雙方作戰共同達成的戰果,在這種前提下,我們去嘲笑日本關東軍“太弱”,何嘗不是一種精神勝利?
-
5 # 密探零零發
二戰,說“蘇軍6天打敗70萬關東軍”這種說法,是嚴重與歷史不符的,在這幾天中蘇軍雖然重創關東軍,但關東軍還有50餘萬人,最後是因為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後,日本關東軍才放棄抵抗。在這6天的戰鬥中,蘇軍重創關東軍,客觀來說,不是關東軍太弱了,而是蘇軍太強了。
二戰中,不得不承認日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事實勝於雄辯。在中國戰場,日軍憑藉著武器優勢,將中國軍隊打得好苦,客觀來講,即使拋開武器優勢,日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在與美軍的登陸作戰中,日軍以人數和武器劣勢,依然重創美軍,令美軍不得不承認日軍的戰鬥力強悍,因此美軍都不想與日軍進行本土登陸作戰,所以說我們不得不承認當時日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那為什麼面對蘇軍就不堪一擊呢?
蘇軍強大的人數和武器裝備優勢,給了關東軍致命一擊,但最終是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關東軍放棄了抵抗,造成了關東軍很弱的假象。1945年8月8日,蘇軍以150萬軍隊,突然進攻只有70餘萬人的關東軍,當時蘇軍以波波莎衝鋒槍為士兵標配,而日軍還是三八大蓋步槍為主;當時日本關東軍擁有戰機700多架,而蘇軍空軍則擁有3000多架戰機;蘇軍的火炮數量是日本關東軍的4倍多;蘇軍最拿手的就是坦克叢集突擊,日本軍隊一共只有4個戰車師團,蘇軍的坦克是中型坦克,而日軍的是輕型坦克,連蘇軍坦克的裝甲都打不穿;面對這樣的巨大差距,蘇軍勢如破竹,重創日本關東軍。1945年8月2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日本關東軍在接到命令後,陸續向蘇軍投降。此次戰役中,關東軍損失約67.7萬人,其中8.3萬人被擊斃,59.4萬人投降,而蘇軍僅傷亡3.2萬人。
綜上所述,蘇軍進攻關東軍勢如破竹,是蘇軍太強了,但日軍在巨大的劣勢下的戰鬥力不容小覷。各位,你們說呢?
-
6 # 小股東
蘇聯打過來的時候,關東軍早就不復存在了,大部分已經調往太平洋戰爭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了。到現在還沒弄清,用前蘇聯的牛皮講歷史。
-
7 # 深空電報
在1945年8月的時候關東軍本身已遠非“關特演”時的巔峰狀態,相比於當時大批訓練有素的常備師團,此時的關東軍充斥著國境守備隊、在鄉軍人組成的分隊,不少特設師團成了關東軍的基幹,雖然不能說是烏合之眾但是相比於之前戰鬥力顯然要下降了。相比之下,相對於1938年和1939年,蘇軍從輕武器、炮兵、坦克到航空兵火力投送水平直線上升,軍隊的組織和作戰水平也有了巨大的進步,不少從西線調來的部隊經歷過東線地獄般的考驗,高階指揮員的指揮能力也獲得了鍛鍊,戰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而日軍的戰備仍然是以諾門坎和張鼓峰時的經驗作為蘇軍戰鬥力的參考。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蘇軍的穿插和快速攻堅能力完全出乎日軍的預料,日軍在東北邊境地區的築壘地域既沒能阻擋蘇軍的進攻被繞了過去,也沒能封鎖蘇軍的後勤通道,幾乎沒能發揮太大的作用。面對蘇軍的精確轟炸和152毫米自行火炮直瞄射擊被迅速摧毀,遠東第一方面軍的地段上在開始進攻時由於戰鬥偵查過於順利甚至沒有進行強攻就突破了日軍防禦地帶,近衛坦克第六集團軍直接穿過了大興安嶺,完全出乎日軍的估計。
而且在戰役期間日軍幾乎沒能掌握制空權,對於行進的蘇軍佇列完全沒能造成干擾,也未能對己方的防禦地帶進行掩護,在偵查方面更沒能掌握近坦六集和普利耶夫騎兵機械化叢集的動向,整體處於捱打的境地。
-
8 # 海事先鋒
當然是因為蘇軍太強了。
一個1945年的蘇聯的坦克集團軍裡,裝備圖中IS2重型坦克的部隊起碼在一個旅以上。
蘇軍進攻關東軍的時候,動用了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最強大的陸軍單位:坦克集團軍。蘇聯的坦克集團軍下設2-3個坦克軍,1個機械化或摩托化軍作為主力,1個坦克團,1個機械化團作為預備隊,1個炮兵旅,1個防空旅和1個工兵旅作為輔助力量,而且還都下設了保障部隊,比如汽車團或旅。
一個蘇聯坦克集團軍,有T34-85和IS2這樣的坦克700輛。
根據蘇聯崔可夫元帥的回憶錄和蘇聯將領所著的坦克突擊一書記載,在1945的蘇聯坦克集團軍作戰的時候,可以得到4500輛汽車提供的後勤和1000多門火炮提供的火力加強。在蘇聯坦克集團軍中,全集團軍共有坦克700輛,裝甲車輛1000多輛,集團軍屬飛機數百架,火炮上千門。這樣的一個集團軍有7萬人左右的兵力,進攻正面為十幾到20公里。
蘇聯坦克集團軍在作戰中,可以得到一個殲擊航空兵軍的空中支援。在作戰開始前,蘇聯坦克集團軍屬炮兵部隊可以在前線做到每公里集中80門各類火炮轟擊的密集度,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在1000米長的戰線,就有80門火炮反覆轟擊,當年德國精銳的坦克師就是在這樣的火力下崩潰的,關東軍這種步兵為主的部隊,怎麼可能抗的住。
日本關東軍是步兵為主的部隊,抵擋不住蘇聯的坦克突擊。
隨後坦克集團軍會發起衝擊,坦克集團軍可以在脫離後方20-30公里的地方,依靠坦克攜行物資,實現每天50-60公里的突進速度,而且可以自給突進5-6天,一般最大可以突進300公里縱深。當時,蘇聯為了打擊日本關東軍,集中了這樣的坦克集團軍兩個,這對於當時的日本軍隊而言,顯然是強大到難以想象了,日本在中國作戰這幾年,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對手,顯然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於是一潰千里,瞬間就被擊敗了。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
9 # 優己
蘇軍在當時肯定是強盛的,但蘇聯軍隊真正的巔峰其實是在六十年代。在二戰結束那會,還不是不可阻擋的那隻蘇軍。只能說在蘇聯進攻那一會,關東的日軍確實比較戰鬥力渣了一點,因為當時駐紮在東北的只是日軍,而不是曾經的關東軍。
蘇聯軍隊在當時還沒有開發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戰鬥體系,比如,德軍閃電戰這種。他能夠打敗德國其實是有德國自己的原因,德國物資枯竭了,德軍沒有武器彈藥和燃油,德軍將士也都剩下民兵。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蘇德雙方的戰損率也依然是蘇軍高。所以,蘇聯軍隊之所以無敵靠的還是人多。
蘇聯軍隊在二戰以後則開發出了一套新的作戰理念,那就是三師進攻戰略,也可以視為梯雲縱。既,進攻的時候三個師輪流打,打起來就不會休息,白天黑夜都在進攻,直到滅國為枝,這時候的蘇軍才是真正致命的精銳之師。
至於當時駐東北日軍,其實很多隻是在戰場上受傷了的日軍,被輪換到東北駐防,還有部分是新招的將士。真正的關東軍早在全面侵華的時候隨軍南下,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又抽調到太平洋上去了。否則,蘇聯雖然鐵定打敗日軍,卻不是那麼斷時間可以做到的。
-
10 # 戰略論
應該是兩者兼有之,蘇軍經過4年殘酷的血戰戰鬥力大大增加,堪稱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而1945年的日本關東軍則早已不是當年的關東特演的常備師團了,全部是新組建的部隊,無論是人員訓練和武器裝備都很差,其中最早組建的師團也是1944年組建的,戰鬥力根本不能和初期的常備師團可比。
蘇軍不僅佔據質量上的優勢,而且也佔據著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投入進攻的蘇軍達11個合成集團軍、兩個戰役叢集、1個坦克集團軍、3個航空軍集團和3個防空軍集團、4個獨立航空兵軍,總兵力為1,577,700人,有26137門火炮,5556輛坦克,3446架飛機。其中一半以上的部隊是從西線調過來的,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
反過來看日本的關東軍,總計有24個師團和9個獨立混成旅團,其中絕大部分是臨時組建的部隊,儘管日本努力為這支龐大的軍隊湊足武器與裝備,但直到蘇軍發起進攻前,仍舊沒能配齊,尤其是缺乏重武器。由於缺乏訓練,這些部隊一直在進行緊張的訓練,直到開戰都沒能完成。最重要的是關東軍嚴重缺乏坦克和飛機,在反坦克火力方面也嚴重不足,所以被蘇軍短期所打敗也是不足為奇了。
不過即使蘇軍擁有如此巨大的優勢,在6天內就打敗日本75萬也是不可能的,而之所以做到是關東軍已經接到了日本大本營關於投降蘇軍的命令,基本都放棄了抵抗,這才得以讓蘇軍在一週內即結束遠東的戰事,如果沒有投降的命令,就憑這些日軍的武士道精神,怎麼也能頂個至少1個月的時間。
回覆列表
關東軍實際上是美軍和中國軍隊打敗的,蘇軍進入東北時!關東軍主力幾乎都調走了,去太平洋戰場,緬甸戰場,孫立人將軍就在緬甸與關東軍對過陣。大部分關東軍主力被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消滅。蘇軍主要打掉了關東軍的留守部隊老弱病殘,以及農民開拓團。蘇軍進攻東北,關東軍還在,但主力早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