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史坊

    歷史上很多朝代的公主都愁嫁,唐代尤其嚴重。其原因有二。

    一是公主養尊處優,憑皇帝老爹的身份擺架子。這種情況歷來都有。南北朝時期的劉宋王朝的江斆寫過一封拒絕娶公主的公開信,信中歷數兩晉時期娶公主的男人的悲哀經歷:王敦受盡了窩囊氣,桓溫頭都抬不起來,王獻之寧可把腳燒掉也不敢高攀,王偃被赤條條綁到大樹上,何瑞被扔進深井裡。而王敦和桓溫都是手握重兵的人,還有這樣的遭遇,那普通駙馬更是可想而知了。唐代也是如此,公主憑著孃家的皇族身份,對丈夫擺架子,想怎樣就怎樣。

    唐代後期還出過一個稀罕事,唐宣宗時期,已經訂了婚馬上要出嫁的永福公主,因為脾氣太臭,當著老爹的面發脾氣,又是摔碗又是折筷子的,結果唐宣宗臨時改變主意,把永福公主換掉,為駙馬重現選了一個賢惠的廣德公主。而永福公主,後來沒有了記載,大概是老死宮中了。

    第二個原因,看看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就知道了。唐代社會風氣太開放,公主的丈夫根本就不被當回事。唐代的很多公主喜歡玩出家當道士。因為在唐代,道觀是另一種交際場所,這個場所裡的人很雜很亂,有人想透過這個場所結交顯貴,從而達到走進官場晉升仕途的目的,也有人想透過這個場所尋求刺激,找到所謂的夢中情人。唐代的公主們出家當道姑的,大多數屬於後者。太平公主就是她們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很多人透過她謀求出路,而她自己,則在這些人中求得心理和生理上的刺激。

  • 2 # 鄧海春

    娶公主為妻,又稱“尚主”,雖是極大榮耀,然而在唐代卻沒有多少人家願意領受這份殊榮,“縉紳子弟皆怯於尚公主,蓋以帝戚強盛”,避之惟恐不及,甚至還有因此而結怨的。

    上圖晉劇《打金枝》

    太平公主許嫁薛紹後,薛家愁苦萬分,薛紹兄長為此去請教族祖,族祖只能勸以“恭慎行之”,又慨嘆“不得不為之懼也”。宣宗選駙馬,“衣冠多避之”,有人推薦了進士王徽,王“聞之憂形於色”,向宰相哀求,才得以免婚。而出身山東士族的鄭顥本已準備與士族盧氏女成婚,結果被宰相白敏中推薦,娶了萬壽公主,因此而與白結怨,不斷上表毀謗白敏中。上圖《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

    人們將娶公主視為畏途,首先是懼怕政治鬥爭的牽連和帝王家的權勢,惟恐無端招來禍事。唐朝民諺說:“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道出了人們對尚主的顧忌。

    其次由於公主的特殊尊貴身份,進入夫家之後,姑媳、夫婦之間尊卑顛倒,很難相處,更難求其盡孝道、婦道。甚至婚禮中,公婆都要反過來拜見兒媳:“舊例,皇姬下嫁,舅姑反拜而婦不答。”貞觀中,南平公主出降宰相王珪之子,王珪為“成國家之美”,特與夫人就位而坐,令公主行拜見舅姑之禮,受到人們稱許。高宗顯慶二年才下令禁斷舅姑答拜之禮儀,詔稱:“公主出降、王妃作嬪,舅姑父母降禮答拜,此乃子道之替、婦道不循,何以式序家邦,儀刑閨閫。”但是,這種表面文章難以真正改變公主在夫家的地位。 上圖《唐宮燕》安樂公主劇照

    唐朝公主們的驕橫無禮更是人們害怕尚主的重要緣由。公主雖然間有“雅有禮度”者,如太宗女襄城公主“性孝睦”,太宗常令諸公主以其為楷模;憲宗女岐陽公主“卑委怡順”,稱為賢婦;宣宗女廣德公主“閨門有禮”等等;但潑悍、驕縱、不守禮法者可能為數更多。

    她們自幼養尊處優,李唐皇族禮教訓誡約束又素來不嚴,所以極易養成驕悍、放縱的性情。宣宗本欲讓永福公主下嫁校書郎於琮,但一次與之一起吃飯,公主一時使性,竟當場將筷子折斷了,宣宗慨嘆道:“性情如是,豈可為士大夫妻!”遂改將廣德公主嫁給於琮。

  • 3 # 中孚鑑

    在古代,公主是就是皇室之人,能娶到公主,也會變成了皇親國戚,也是光耀門楣的事情,但為什麼娶唐朝的公主卻並不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呢?

    首先,主要是因為大唐公主和大唐皇帝的感情生活都一樣很混亂,都有面首、情人,因此唐朝又有髒唐的說法,公主是皇帝的親人,因此地位非常高,也很受皇帝的寵愛。

    當公主出嫁後,雖然她是男家中的兒媳,但她說到底還是公主,就讓她夫家人有所畏懼。在這種情況下,他的丈夫雖然變成了皇親國戚,但過的並不開心。

    其次,大唐的公主有一些都是政治婚姻,就沒有什麼感情,因此他們生活的並不快樂,所以一些公主就會生活不檢點。大唐公主生活不節制,而她的丈夫因為她是皇帝的親人,又對公主無可奈何。

    所以娶了公主並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麼的榮耀。

    最後,大唐公主,從高陽公主、到太平公主、再到安樂公主。他們感情生活非常混亂,都有面首、情人。

    因為這些,所以大唐公主的名聲並不是以往的那麼好,所以娶了大唐公主並不是一定會光耀門楣。

  • 4 # 悅讀會

    俗話說的好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公主金枝玉葉自然是眾星捧月,歷史上最有名的駙馬陳世美,他為了當駙馬,不惜要謀害妻子與自己兒子,可見這駙馬爺這個稱謂有多麼誘人。

    但是到了唐朝,公主卻不那麼吃香了,宣宗皇帝當初想在新科進士中挑選一名乘龍快婿,有人向宣宗皇帝推薦了王徽。這個王徽當時已四十歲了,按說能娶個公主那是再美不過的事情了,可是他聽了這訊息後,立馬請人在皇帝面前開脫,說自己年紀大了實在與公主不匹配,千萬別選自己當駙馬爺呀。

    在唐朝,像王徽這樣拒娶公主的不是個案,只要是世家大族,他們多數不願娶公主的,以至於唐太宗曾十分疑惑地說:“我貴為天子,可是人們寧願與門閥世族聯姻,卻不願跟我們皇家結為親家,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這原因其實很簡單。在古代以男性為尊,女性對自家男人那應是服服貼貼的,可是唐朝的公主個個都很彪悍,她們憑藉著自己是皇家出身高人一等,在夫家常常是眼高於頂,把夫家壓壓得死死的。相信很多人看過《醉打金枝》這部電視劇,講得就是昇平公主嫁到郭家後,不但不克守婦道,反而動不動就發公主脾氣,搞得郭家是雞犬不寧的故事。大家想一想,郭子儀可是唐朝的大功臣,可因為兒媳婦是公主,他同樣要受氣,那換成一般的人家,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唐朝的公主性格彪悍也就算了,她們多數都比較豪放,品德不行。像高祖的女兒永嘉公主婚後跟有婦之夫楊豫就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高陽公主婚後跟和尚好上了,還有太平公主,那更是男寵一堆。雖說唐朝時期風氣非常開放,可是哪個男人願意娶個給自己戴綠帽子的公主回家呢?

  • 5 # 看遍山川

    唐代中前期皇帝要動腦筋嫁女兒,當然看中的是名門望族子弟或前途看好的才子清流,但只是剃頭挑子一頭熱,誰都不願意上皇帝的候選名單,唯恐避之不及。不稀罕當皇帝的“駙馬爺”,能不去蹚那渾水就不蹚,唐朝皇家的公主就真的是“燙手的山芋”,聞著香難入手,這也是她們自己“作”出來的。

    唐朝皇室有鮮卑血統,本來對男女大防授受不親等觀念就不大講究,唐代社會風氣又是極度的開放,皇家公主都一個個似女權主義者,持寵而驕地強勢。更要命的是她們婚後的濫情荒淫朝野皆知,正史野史都有記載,成為獵奇者茶餘飯後的談資。

    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唐高祖的女兒永嘉公主和唐太宗女兒高陽公主,都是有樣學樣一個比一個不安分守己,肆意妄為包養男寵或與大臣暗通款曲。並且這些事她們都不避諱,是堂而皇之的公開行徑,娶一個公主成為身邊的桃色“定時炸彈”是高機率事件,有哪個青年才俊願意呢。

    唐朝公主們讓人頭疼的還不止這點,從武則天開始,唐皇室的女人都變得更跋扈起來,公主們都似乎認為自己能效法武則天,都熱衷於投入政治陰謀和宮廷政變。上面說到的幾位公主都參與或打算髮動政變,最後都以失敗身死收場並累及家人。

    本來當了皇帝的駙馬爺後官職看上去挺高,其實都是賦閒虛職,歷代皇帝有親太監的,有親外戚的,就是沒有親自己女婿的,所以一旦作駙馬,那仕途基本就到頭了。如果娶的公主不安分就算了,還和政治攪和在一起,有實權的官沒有做還得時刻有家破人亡的危險,和皇帝聯姻風險實在嚇人。

    如果駙馬爺運氣好,娶的公主沒有上面講到的毛病,那也先別高興太早。駙馬是皇帝的“倒插門”,唐代公主都異常得寵,駙馬就一個憋屈的命。公主有公主的派頭,有公主的封邑和下屬,即使嫁給了某個“走運”的駙馬,她還是對她所有的財產有支配權,駙馬是絲毫動不得。經濟基礎決定社會地位,在家裡也一樣,駙馬低眉垂眼,甚至公公婆婆還得向公主行禮,不然怎麼會有《打金枝》這齣戲呢。唐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不願意向公公郭子儀祝壽行禮,駙馬郭暖是忍無可忍才扇了她一耳光。

    另外唐代許多望族都認為李唐出身夷狄,皇家再有權勢在他們看來還有“暴發戶”的味道,出於家族的文化傳統和世襲門風,名門望族都不大願意和李氏結親,這個觀念一直要到唐中晚期才有緩解。

  • 6 # 讀史聞天下

    對大多數男人而言,娶了公主可以名利雙收,可以與皇家沾上關係,成為皇親國戚,在仕途上也會一帆風順,直步青雲,但是在唐朝,卻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大多數望族子弟都不願娶公主。《舊唐書》對這個現象有過記載:“(憲宗為長女岐陽公主選駙馬)令宰臣於卿士家選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初於文學後進中選擇,皆辭疾不應。”娶了公主就是當朝駙馬,榮華富貴享之不盡,但為何士族“皆辭疾不應”,不願做駙馬?

    唐朝公主都很有個性,大膽追求愛情,出身高貴,能娶公主的肯定也有門戶好的,平民百姓是不可能的,商賈富戶也不行,痴心妄想。士族子弟是第一人選,特別是登科的才子,但是這些人聽到公主二字,馬上避之不及,不想娶。所以駙馬可選擇的人群就屈指可數了。唐朝開放的風氣也是出了名,大多數的唐朝公主,是不太守婦道的,太平公主二婚出嫁後,曾與三名臣子不清不楚,還把男寵獻給武則天和其它公主,安樂公主和丈夫的堂弟在自己府內就不避嫌,她們駙馬過得十分窩囊,受盡世人的恥笑。

    封建社會五服之禮嚴苛,眾士族之人唯恐避之不及。五服是五種喪服的意思,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以斬衰之禮居首。傳統的斬衰之禮是女子為丈夫服喪,但在唐朝,女子地位空前提高,按照唐朝的律例,倘若妻子是一位公主,丈夫就要為妻子服斬衰之禮三年。按照唐朝這嚴苛的律例,哪一個男子願意冒險娶一位公主呢?唐朝公主雖有顏值,但品性大多不佳,驕縱奢侈,不修婦禮。武則天當政時期,太平公主仗著母親這一後臺囂張跋扈,就差張狂“我媽是武則天”了。太平公主風流成性,她相中了薛紹,武則天便命薛紹迎娶公主。誰知,太平公主竟然嫌棄薛家的兄嫂和弟妹出身卑微,要將她們掃地出門!娶一個公主,要毀了兩家人!

    李氏皇族出了太平、高陽這樣的公主,造成的惡劣影響深遠。再加上娶公主當駙馬這看似升官發財的榮光,實則會毀掉一個家庭,有的公主口無遮攔,最終釀成殺身大禍。為此,有娶妻條件的家庭,均迴避娶唐朝公主。有諺語云:娶婦得公主,無事得官府。官府是打官司的地方,如果連家庭也變成官府,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嘛,這日子沒法過,實在令人畏懼。所以當時誰都不喜歡娶一個刁蠻公主做兒媳,唐朝的公主自然就愁嫁了!

    想知道唐朝什麼樣,只能讀一些古代經典了,比如《穿越時空之錯愛唐朝》什麼的。

    不知道穿越回去的人,都是怎麼進行人生規劃的。或許在不少人的設計裡,有一種是:結交達官貴人,迎娶皇家公主,走向人生巔峰。

    公主,出身高貴,萬千寵愛,哪怕長相有些對不起血統,但看在前面兩點的優勢上,誰還能不願意破格錄取啊?

    倘若這麼想,我只能說,一看就是沒娶過公主的,經驗太少,想得天真。來,我來告訴你怎麼回事兒。

    公主,大多有點公主病。有人覺得,這沒什麼,我能忍,現在村頭翠花都是驕傲的小公舉,沒有什麼公主病是一個包治不好的,如果有,就十個,包治百病嘛。

    那你要想清楚了,唐朝公主發起脾氣來,豈止是雞犬不寧,簡直是雞犬不留。

    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她第一次結婚當天,就把父老鄉親們給坑了:車隊太豪華,道路有點窄,拆遷隊Duang地一下路兩邊的院子拆了;為了保證節目效果,沿途樹上點著火把,嗖地一下把兩邊綠化帶的樹全給燒了(唐朝是在晚上嫁女的)。

    《大明宮詞》中,周迅飾演的太平公主

    坑完外人坑家裡人,太平公主第一次嫁薛紹,嫌他家親戚low,要把他家親戚掃地出門,家裡人跪地上苦苦哀求,鼻涕眼淚齊流;第二次要嫁武攸暨,但人家已經有妻子了,公主哪能作小三啊,就一刀把他妻子給殺了……

    總之,公主還沒進家,就已經要家破人亡了。

    表情可以說是很小公舉了

    有的人說,這我也能忍,古之要娶公主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滅其前任,這道理我懂,沒事的。

    然而,娶了公主,你還必須心態非常Sunny,全身灌滿雞湯,哪怕頭頂一片綠,也要以看破紅塵的心態笑對人生。

    雖然穿越到古代,但千萬別去跟公主講女德,這玩意兒是我們當代心靈導師的發明創造,在唐朝和公主提這個,小心一巴掌給你拍到牆上。

    比如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一開始嫁的是武崇訓,但是呢,“素與武延秀亂”,什麼意思你懂的。結果武崇訓一死,她就直接嫁過去了,一點也不在乎社會影響。

    而且,這劇情好耳熟啊,難道武崇訓是武大郎的……

    《大明宮詞》中李冰冰飾演的安樂公主

    還能怎麼辦,當然是原諒她啊……

    娶了一個公主,類似事蹟在所難免,一定要想開。比如有一對著名的面首兄弟張昌宗、張易之,這倆人發跡,是因為太平公主推薦。

    《舊唐書》裡是這麼說的:

    “白皙美姿容,善音律歌詞……太平公主薦易之弟昌宗入侍禁中,即令召見,甚悅。由是兄弟俱侍宮中……俱承闢陽之寵。”

    資訊量好大,太平公主覺得這兩人“不錯”,於是推薦給武則天,於是倆人“俱承闢陽之寵”,這啥意思可自行體會,不懂就問老師,我不明白的。

    有人抹一把眼淚,沒事,這我還能忍。

    “女人嘛,都是想嚐嚐鮮的,只要心還在我這就好了。再說了,這也不能全怪女人,還是我自己不夠溫柔啊,放鬆了對自己的保養。而且,孩子都這麼大呢,還能怎樣,生活還不是得照過,她在外面玩夠了,還是會回來的。”

    人,一定要學會自我安慰。

    然而,還有公主更厲害,比如讓人滿門皆斬。

    比如唐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下嫁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公主脾氣大愛摔摔瓶瓶罐罐,小事兒;她還和和尚辨機私通,這前面我們說過了,男人嘛胸懷廣博,微微一笑,這都不是事兒。

    沈傲君飾演的高陽公主

    她和辨機私通的事被太宗知道,太宗上演了一出中國處理家庭矛盾的經典戲碼——打小三,把辨機殺掉。高陽公主氣炸了,據說太宗去世的時候,她完全不悲傷,眼淚都懶得滴兩滴。

    然而,接下來,小公舉的憤怒越來越大,直至爆表,要逼人造反了。她找了幾個江湖算命的,聯合內廷侍衛,對著宮廷搞起巫蠱之術,和丈夫房遺愛一起策劃謀反之事。

    在唐高宗永徽年間,反狀終於被揭發,公主被賜死,而唐初名臣房玄齡一族,由此幾乎被殺盡。

    所以說,結婚這件事,家裡人為什麼要提意見?這都是流傳千古的人生經驗,物件一定要找好,不然全家都要跟著一起萬劫不復。

    (此處請腦補一篇迴應文)

    現在看,娶公主這件事,你是不是還得再想想?

    唐朝人看得明白,公主誰都不敢娶。於是跟現在無數催婚的大爺大媽一樣,把女兒嫁出去,皇宮內不留剩女,成了唐朝皇家的不懈追求。

    比如到唐文宗時,唐朝都建立二百年了,還是沒人願意娶公主。唐文宗嫁女不成,氣得大罵:

    “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兩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大家找物件,都找那些染色體高貴的,然而我李家兩百年天子,還不如那些名門望族嗎!滿腔的憤怒,噴薄而出。

    再比如唐宣宗,他有一個女兒叫永福公主。有一天,他們一起吃飯,不知道為啥小公舉生氣了,一把把筷子折斷。唐宣宗氣得大怒:

    “此可為士人妻乎!”

    你這樣怎麼當人媳婦啊,物件難找你不知道啊!

    所以,本來給永福公主把物件都找好了,但考慮到嫁出去會讓“公主難嫁”的社會共識雪上加霜,決定直接換公主。

    永福公主你就老老實實地在宮裡扔筷子吧。

    唐宣宗:快來娶公主吧,七天無理由退換貨喲

    唐宣宗另有一女兒萬壽公主要下嫁鄭顥。鄭顥本有婚約,所以壓根就不樂意——本來都走在迎娶媳婦的路上了,結果宰相白敏中把他追回,逼他和公主完婚。

    鄭顥恨透了這個白敏中,由此奠定了他的終身事業——罵白敏中。有一天皇上把白敏中叫過去,拿出一個盒子,滿滿的都是檔案,跟白敏中說,這全是鄭顥罵你的奏章啊……

    唐宣宗還心心念念地告誡萬壽公主:“萬壽公主奉舅姑,宜從士人法”。你對待公公婆婆,一定要規規矩矩的啊。

    每次進宮,宣宗都要跟她說“無鄙夫家,無干時事”,你不要看不上你老公啊,你老公娶你也是老大不樂意啊;不要摻和政事啊,把你嫁出去我可費了老大的勁啊。

    而對於當時有點顏值、有點才華計程車人來說,聽說娶公主這件事,簡直就如同老師說了一句“下面我找一位同學來回答下”,滿腦袋只剩一句咒語,“不要點到我不要點到我不要點到我……”

    有的時候回想唐朝,我第一反應經常不是李杜詩篇萬口傳,或是東征西討各種雖遠必誅,而是這些彪悍的女人。

    公主只是彪悍女人的縮影和極端體現。女人的光芒萬丈,貫穿了唐朝的方方面面。

    比如女人的骨氣。比如唐太宗要為房玄齡納妾,房玄齡妻子不樂意。太宗說,你要是不樂意,我就賜你一碗毒酒。房妻大怒,喝就喝,誰怕誰啊。一飲而盡,結果發現是醋,唐太宗嚇得花容失色:你厲害,你贏了,我宣佈,房玄齡從此只有一個老婆……

    比如女人的才氣。比如中宗時期的女官上官婉兒,文采斐然,是當時的文壇領袖。朝廷舉辦徵文活動,婉兒坐在高臺上批改來稿,看到一個,覺得不行,嘴裡嘟囔一句“垃圾”,刷地一下扔下去,刷刷刷地垃圾齊飛,文人們趴在地上找自己的退稿,最後只留下一個看得上的。

    比如女人的霸氣。這不用多說了吧,武則天一個女皇帝解釋一切。

    霸氣

    經常愛說盛唐盛唐,其實有時候我也不明白盛在何處。那時候也有找不到工作的李白,沒房子住的杜甫,無數被強徵去打仗的貧苦百姓。

    但有一個,卻是真真正正的強大,那就是強大的女人。唐朝人說:“大曆以前,士大夫妻多悍妒”,這一個個醋罈子,背後是私定終身的自由,協議離婚的方便,獨立成戶的可能,大膽著裝的審美,四處出遊的風尚。

    任性的公舉,也不過是一時代的風氣凝聚之後,女人的尊崇地位在皇宮內的彰顯。

    據說,胡適說他觀察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準有三個:第一,這個社會是怎麼對待孩子的,第二,這個社會是怎麼對待婦女的,第三,這個社會閒暇的時候,人們都在幹什麼。

    有時候觀察一個朝代,盛世不盛世什麼的,也不妨看看女人怎麼樣。這些公主們可能大家不敢娶,不過說實話,歷史告訴我們,當一個時代女人強大起來了,這個時代也就強大起來了。

    為了讓他娶公主為妻,皇帝直接殺了他的前妻

    史書沒有記載太平公主的名字 ,現在有人根據《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中的記載,認為太平公主的本名應該就是李令月,但她是否真是這個名字還有待於繼續考證。其實,她小時候之所以會去當道士,並不是一心向道,而是為了給她的外祖母盡孝,這只是名義上道士?但其實並不是。

    不過,大概也是天意如此,過了一段時間吐蕃來求親,看來看去唯一能夠擔任和親大任的只有太平公主這麼一人,但是,她的母親武則天怎麼可能會捨得女兒嫁到那麼遠的地方去呢?所以,她就想了個辦法讓太平真的去做了道士,甚至,還給女兒修了個道觀,叫做“太平觀”,這麼一來,她就真的出家了。

    後來,太平公主長大了,到了待嫁的年齡,可是,她左等右等,也沒有等來父母准許她結婚的事兒。這該怎麼辦呢?於是乎,她就想出一條妙計:“在一次宮廷聚會上她穿著男裝,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武官的樣子出席。”這時候他的父母感覺很奇怪,就問他:“你為什麼要把自己打扮成這樣?”然後太平就回答說:“既然你們覺得這副打扮不適合我,那麼,把這副打扮賜給我的駙馬怎麼樣?”

    這時候她的父母就明白該給太平選駙馬了,然後,也就開始留意適合她的男青年了。經過一番細細挑選,唐高宗夫妻選擇了薛紹。他世家出生,父親曾經是一位大將,母親又是李治的姐姐,並且,他自己也長得非常英俊瀟灑。能跟太平公主能夠扯上親戚關係,還父母雙亡,對於駙馬的人選而言是多麼合適啊。然後,他們就決定選他了,選完之後接下來就要舉辦婚禮。

    太平公主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公主,她是皇帝夫妻兩人的心肝寶貝,一般的婚禮怎麼可能行?所以,太平跟薛紹兩個人的婚禮可謂是唐代史上第一奢華的婚禮。舉個例子,太平公主的婚車因為太大,最終,導致連衙門都進不去,因為進不了門,所以,乾脆把縣衙給拆了。晚上婚車走過,大街上太過黑暗怎麼辦?那就點火把啊,因此,一路上烤死了不少的花草樹木。

    太平公主得到了自己心儀的駙馬,婚後生活也是相當和諧,並且,他們共同養育了四個孩子。這麼說來,既然公主夫妻二人生活美滿,而且,這個駙馬是由唐高宗夫妻兩個親自挑選出來的,那麼,後來武則天為什麼要殺了他?薛紹“杖一百,餓死於獄”,最終,一手摧毀了公主的幸福。

    看來看去最主要的原因還在薛紹身上,因為,薛紹當時參與了謀反。不過,他為什麼要參與謀反?這可不是一件鬧著玩的事。

    當時,武承嗣送了武則天一塊石頭,上面刻有“聖母降臨,永昌帝業”的字樣,這就隨得了武則天的心意,因為,當時的她正想當皇帝。接下來,武則天就給這塊石頭取了個名字,叫“天授寶圖”。皇室其他人一聽就驚呆了,武則天做這麼多不就是想要當皇帝,那麼,如此以來自己的地位還能保得住嗎?他們越想越害怕,最後,決定與其坐著等死,不如主動出手找尋機會。

    然後,他們就開始準備造反了。可以說,他們的力量跟當時的武則天勢力比起來簡直是蚍蜉撼大樹。這些小小的反抗力量幾乎一下子就被武則天給消滅了,不僅如此,其他附帶力量也被武則天順手給滅了,最終也達成了血洗李唐宗室的目標。

    這次的殺戮將薛紹跟他的哥哥全部殺死了,誰也不管他們兩個到底有沒有參與,只要被牽扯進來那麼就只有死路一條。可是,不管再怎麼說這個人也是武則天的女婿呀,怎麼能說殺就殺呢?更何況,公主也親自過來求情了,但最終還是沒能奏效。武則天殺薛紹的時候,太平公主正懷著她和薛紹的第四個孩子。女兒懷著孫子,卻把女婿殺掉,這對女兒心理上是多大的打擊啊。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根據傳言,因為,武則天想給她女兒換駙馬了。可是,這個駙馬不是他親手選的嗎,為什麼要換呢?說來說去,是因為武則天覺得薛紹的出身太過於低賤,其實,在太平嫁過去之後不久,她曾經要求要薛家把太平公主給休了,但是沒能成功。

    但這也僅僅只是其中的一點原因罷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薛紹之所以能夠成為太平的駙馬完全是因為他有著李唐皇室的背景,現在武則天稱帝了,駙馬怎麼能夠是原先皇室的人呢?也正因為如此,太平公主的第二位駙馬姓“武”了——武攸暨(武則天伯父武士讓的孫子)。並且,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並且,武攸暨在娶太平公主之前已經有了自己的妻子,但是,武則天為了讓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而直接狠心處死了武攸暨的妻子。《新唐書》中有一段記載:“紹死,更嫁武承嗣,會承嗣小疾,罷昏。後殺武攸暨妻,以配主。”史料記載,“武攸暨性格謹慎謙退”,最終,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間性情大變,婚後她也與駙馬非常疏遠,大肆包養男寵,簡直就到了發狂的狀態。與朝臣通姦,並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即蓮花六郎張昌宗。

    武則天雖然很愛太平公主,但是她為了權力,是絕對不會考慮親情的。想當年,為了扳倒自己的政敵王皇后,武則天不惜親手捂死自己還在襁褓中的女兒。由此可見,她心裡哪裡還有什麼親情呢?當初嫁太平公主的時候,搞出那麼大的排場,不過也是為了強化自己的政治地位而已。

    可惜了太平公主。本來嫁給薛紹,夫妻恩愛,性情溫順。武則天卻把女婿殺掉,而太平公主此後的人生,也就變得越來越像武則天,最後走上了人生悲劇。不能不說,這是武則天害的。

    唐朝公主成剩女,沒人願意娶,原因難啟齒

    常言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在唐朝中後期,情況則恰恰相反,“皇帝的女兒也愁嫁”,甚至有不少公主因為嫁不出去,而成為皇家“剩女”。儘管唐朝中後期,國力衰弱,但皇帝畢竟還是最高統治者,不少皇帝動員大臣幫助物色,甚至下詔“選駙馬”,但為啥他們的女兒還嫁不出去呢?

    有人可能不相信,皇帝的女兒怎麼會嫁不出去?咱們看幾條史料就明白啦。比如在唐憲宗時期,唐憲宗得知翰林學士獨孤鬱成為宰相權德輿的女婿後,他非常羨慕,因為自己的寶貝閨女岐陽公主尚待字閨中。於是唐憲宗讓宰相們幫忙,在“卿士家選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

    結果沒想到那些有名望才學的人“皆辭疾不應”。唐宣宗在位期間,他為女兒廣德公主擇婿時也遇到了困難,唐宣宗甚至下詔在士族中進行“海選”,但結果“衣冠多避之”。最後實在沒有辦法,唐宣宗只好把女兒下嫁給了一名小吏。廣德公主還算幸運的,因為至少她至少嫁出去了,唐朝中後期許多公主都沒有嫁人。

    透過檢視史料,我們發現唐朝前期公主的婚嫁問題,記載的非常清楚,而到了唐朝中後期,關於公主的婚姻情況,有記載的很少。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在唐朝中後期,許多公主出家入道,做了道姑。比如在唐文宗年間,居然有四位未婚公主出家入道,他們分別是潯陽公主、平恩公主、邵陽公主、永安公主。

    根據分析,上面四位出家入道的公主,她們年齡大概都在23-30歲左右。而在中國古代,人們普遍早婚,比如唐太宗的女兒清河公主,在10歲時就嫁給了程咬金之子程懷亮。在唐朝時期,結婚的年齡一般為男15歲,女13歲左右。換言之,女子到23-30歲時還沒出嫁,已經是大齡剩女了。

    在唐朝中後期,先後有九位公主出家入道,還有一些公主終生未嫁,鬱鬱而終,公主們的婚事顯然已經成為皇帝最煩心的家事啦!那麼為什麼會產生“皇帝女兒也愁嫁”這樣的事情呢?對於唐朝皇帝而言,原因有點難以啟齒。公主是皇帝的女兒(或者姐妹),身份特殊,自然要講究門當戶對,要與那些士家大族聯姻。

    但士家大族卻不願意與皇家聯姻!在中國古代,女性地位底下,但公主不一樣,特別是唐朝的公主,她們大多驕橫專制,蠻不講理,甚至在生活作風方面有嚴重問題。這種情況在唐朝初年就已經很普遍了,比如唐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私通,搞得滿城風雨,駙馬房遺愛卻不敢過問。

    這種“閨門失禮”行為,是士家大族無法接受的。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具體原因,比如說比如說公主死後,駙馬要服“斬衰”三年。所謂“斬衰”是“五服”中最重的喪服,一般只有子女為父母復“斬衰”三年。在士家大族們看來,這是違反禮制的行為,顯然不能接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防凍液哪家好?我們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