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史春秋

    不請自來。

    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評價馮太后,那就是——傑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通俗點說就是女強人。

    馮太后兩度臨朝聽政,是當時北魏的事蹟掌權者,她的改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是歷史上罕有的推動整個時代潮流的女強人。

    我們不妨先看看馮太后的生平,她的一生可比任何宮斗大戲的女主角都豐富精彩。

    馮太后出身於北燕皇族馮氏, 北燕滅亡後,沒入太武帝拓跋燾後宮,充為奴婢;

    正平二年(452年),選為文成帝拓跋濬的貴人;四年後被冊封為皇后;

    和平六年 (465年),其子北魏獻文帝拓跋弘即位,被尊為皇太后。當時政局動盪,馮太后臨朝聽政,定策誅殺了權臣乙渾,後依據北魏祖制歸政獻文帝;

    延興六年(476年),獻文帝暴崩,孝文帝拓跋宏繼位,馮太后再度臨朝聽政,被尊為太皇太后。

    她兩度臨朝聽政,比大名鼎鼎的武則天早多了,而且政治上的口碑風評也比武則天好太多。

    馮太后擁有高明的政治才幹,善用人才,任賢革新,她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她的改革,在孫子孝文帝年幼之際,她臨朝聽政,大膽進行改革,主持了孝文帝改革的第一階段。

    馮太后主持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幾點:

    政治方面,馮太后實行官吏俸祿制。她效仿兩漢時期的“班祿俸”,對朝中官員的俸祿來歷記錄清楚,大大地減少了官員貪汙現象,最大可能地平衡了社會財富的差距。

    社會經濟方面,馮太后頒佈了“均田令”,讓百姓能夠按人頭領到相應的土地,極大地發展了北魏的經濟。

    民族交往,促進鮮卑族和漢族以及周邊一些少數民族大融合,鼓勵相互學習,倡導民族團結。

    馮太后在個人生活方面有極有個性,因為丈夫文成帝拓跋濬早逝,她養了多名男寵,風流韻事很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詢資料閱讀。

    公元490年,49歲的馮太后離世,諡號文明太皇太后。

  • 2 # 七色彩虹

    馮太后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她是北魏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后,對北魏政治有很深的影響。在文成帝去世以後她兩度臨朝聽政主持政事,學習漢人之法在朝廷大刀闊斧地改革,積極推行一系列漢制。逐漸把北魏建立成比較文明的國度,她是有魅力和政治才能的女人,歷史上稱她是文明太后。

    馮太后本是北燕皇室之後,因北燕被北魏打敗父親投降北魏,後來受父親死罪連累在宮廷當奴婢做苦役,所幸宮裡有一位姑母關照她,悉心栽培她加上又聰明伶俐和勤奮好學,被太子看上宏遠的公元452年太子即位,封為貴人。馮氏和文成帝感情很好。四年後冊封為皇后。文成帝很有作為知人善用在位期間大量漢人得到重用。馮氏對丈夫既欽佩又崇拜。

    公元465年文成帝去世,養子即位尊馮氏為太后。獻文帝即位時還小朝廷政局不穩,是聰明果決的馮太后把北魏政權穩定下來。在獻文帝死後,培養孫子孝文帝,著力培養他的政治和領導才能。她對孝文帝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先後兩次臨朝稱制,掌握政制實權,開始了在政治上展現自己的才能和作為。推行太和新制使得朝廷命官有了一些俸祿,為了改變貪汙現象效仿漢人做法,實行俸祿制,這樣大大減少貪汙腐敗。

    可以說在北魏朝代馮太后是個有魄力和政治才能的女人,也是個有野心有政治算計的女人。

    的女人。歷史上稱她文明太后。

  • 3 # 中外古今說說

    歷史上的馮太后其實是個育兒專家。

    在《鳳囚凰》裡扮演馮太后的吳謹言也是一個大美人,論起顏值絕對不輸給女一號。

    吳謹言還在無問西東里飾演林徽因,這清新脫俗的氣質還真是很像。

    歷史上的馮太后曾經為了教育年幼的孝文帝,自己創作了長達三百多首的勸戒歌及18 篇皇誥,這要放在今天絕對是個青少年教育專家。為了孩子自己動手編寫教材,這一點估計會讓很多現在的家長們都感到汗顏。

    有人說馮太后寵幸男寵最後還諡號文明太后簡直就是諷刺,其實有一點要嚴肅宣告,馮太后的男寵要麼都很有才,可以輔助治國,要麼都很忠心愛她,為了她可以命都不要,沒有禍國殃民那種的。

  • 4 # 一個人的歷史

    文成文明馮太后,名不詳,漢族,長樂信都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獻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的嫡祖母,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的實際主持者,並對孝文帝改革產生重要影響。

    帝王之家,飛來之禍

    馮氏是長樂信都人,出身於北燕皇族,祖父馮弘是十六國時期北燕國君,馮氏的母親王氏,樂浪郡人士,是馮朗在北燕時所娶。因多年動盪不安,直到隨夫任官長安之後,生活才暫時都安定下來。王夫人給馮朗的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馮熙,即馮太后的同胞兄長。到了441年,王夫人又生下一個女兒,就是後來的馮氏。馮氏出生之時,距祖上建立的北燕滅亡,已有六、七年的光景。魏太武帝拓跋燾已經完成了中國北方的統一,並與南朝宋沿黃河形成對峙之勢。 馮氏出生後不久,哥哥馮熙就因叔叔馮邈戰敗,沒入柔然,逃到氐、羌等少數民族中生活,多年以後才找回來。不久之後,馮家又遭遇飛來橫禍,馮氏的父親馮朗被下令誅殺。按照慣例,馮氏因為年幼,又是女孩,就被沒入宮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馮氏在宮中得到姑母馮昭儀的多方照應。十三歲的文成帝登基不久,就選中馮氏做了貴人,這一年馮氏只有十二歲。

    夫妻和睦,國運縱橫

    馮氏離開的撫養自己長大成人的姑母,來到了文成帝的寢宮。婚後的生活是和美的,她也有條件熟悉和了解國家最高層的政治運作。由於用人得當,特別是由於重用漢族大臣高允,文成帝統治時期的北魏基本處於較為穩定發展的狀態,社會矛盾相對緩和。馮後對文成帝不拘民族成分,寵重漢族出生的高允,感到十分欽佩。朝廷之上對漢人的看法也明顯改觀,這對於日後馮氏當政期間,吸收漢法、重用漢人、推行漢化的措施,無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文成帝的施政風格給馮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人的感情也與日俱增。 太安二年正月二十九日乙卯,十五歲的馮氏被文成帝立為中宮皇后。馮後被立為中宮之主,除了她的聰慧才貌外,也與她在宮中生活多年,深通宮內諸多關節有關。因為宮中嬪妃要得正位中宮,必須先要手鑄金人,如能鑄造成功則視為吉祥如意,若是鑄造不成,則嬪妃不能立為皇后,這在北魏歷史上屬於“故事”,也就是定製。 太安四年,文成帝率兵巡視陰山,車駕深入大漠,使柔然絕跡遠逃,不少部落酋長率眾求降。馮後為文成帝的大揚聲威而歡呼雀躍,並陪他一起觀看了慶典活動。馮後不僅為國家的興盛而感奮,而且也為國家的未來而操勞。

    養育之責,亡夫之痛

    拓跋弘是文成帝與梁國蒙縣人李氏所生之子。太安二年二月,也就是馮氏被立為皇后的第二個月,不足兩歲的拓跋宏被立為皇太子。按照道武帝拓跋珪當年所定的規矩,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為儲君,生母要賜死,以防母以子貴,專攝朝政。李氏被賜死後,馮後便擔當起了養育之責,將拓跋弘視若己出,竭盡慈愛,使文成帝也深感快慰。 貴為皇后的馮氏,深深的理解文成帝為國操勞的艱辛,盡力為他排解各種煩悶與不快,特別在生活上給予他關心和體貼。每次文成帝歸來,馮後都用她的百般柔情,化解皇帝的一路風塵。在馮後身邊的文成帝,彷彿忘卻了朝廷上大臣的爭鬥,忘記了柔然、劉宋於南北的危險。

    然而天不作美,馮氏做皇后不到十年,這種神仙般的生活就畫上了休止符。和平六年五月十一日,文成帝英年早逝,崩於平城皇宮的太華殿,年僅二十五歲。 喪夫之哀令馮後後痛不欲生,她一連幾日以淚洗面,嗚咽不止,既為丈夫離她而去而悲傷,更為自己命運多舛而悲痛。

    三日後,按照北魏的舊俗制度,焚燒文成帝生前的御用器物等。當火光燃起,馮後身不由己的撲向熊熊燃燒的大火,當週圍人把她救出來的時候,她早已不省人事,過了很久才慢慢甦醒過來,突然之間好像對生死有所頓悟。既然上天給我這麼多磨難,這或許就是冥冥之中神靈的安排,我應該咬牙挺過去。想到此馮後像換了一個人,她下定決心,要把丈夫的事業繼續下去。

    剷除權臣,臨朝聽政

    和平六年五月,文成帝死後第二天,年僅十二歲的皇太子拓跋宏繼位,是為獻文帝,馮後被尊為皇太后。獻文帝繼位後,由於貪權狂傲的太原王、車騎大將軍乙渾欺凌這孤兒寡婦,陰謀篡位,北魏政治中樞又面臨嚴重的危機。 天安元年二月間,乙渾多次對安遠將軍吏部尚書賈秀說:“你應該要求朝廷給你妻子加封公主的名號。”賈秀卻說:“像我這樣的人哪配稱公主?我賈某寧願死在今朝,也不會自不量力,貽笑後世。”乙渾大怒,惡狠狠的罵道:“你這個老奴才,真是不識相的東西!” 侍中拓跋丕聽到這一訊息,知道乙渾謀反已是迫不及待,便密告朝廷。

    早已胸有成竹的馮太后立即進行秘密佈置,定下大計,下令拓跋丕、隴西王源賀和牛益等人率兵收捕乙渾鎮壓叛亂,很快令朝野上下怨聲一片的乙渾便被捕殺,夷滅三族。平定乙渾之亂,穩定政治局勢,馮太后表現出多謀善斷的政治才能。接著馮太后再露鋒芒,宣佈由自己臨朝稱制,掌控朝政大權。馮太后這次臨朝聽政,前後僅有十八個月的時間,她憑藉多年宮中生活的閱歷和非凡的膽識,穩定了北魏動盪的政權。

    退位讓賢,母子不睦

    皇興元年八月戊申,京城平城的紫宮,傳來了嬰兒的啼哭,原來是獻文帝之妃李夫人生了一個兒子拓跋宏。馮太后喜得長孫,自然十分愜意。這一天,天氣清爽,馮太后見拓跋宏長得又白又胖,心情格外舒暢。時隔不久,她就決定停止臨朝,不問政事,由已經十四歲,初為人父的獻文帝親政,從而擔當起撫養皇孫拓跋宏的責任。 獻文帝親政以後,頗有作為。他貶斥了不少馮太后寵臣男侍,並試圖重用提拔雖有才能,而馮太后不喜歡人,以結成自己的心腹。一開始馮太后對獻文帝的所作所為,雖然感到心中不快,但也沒有立即發作。到了皇興四年,馮太后再也忍無可忍了,事情是從李弈身上引起的。

    自文成帝死後,年輕的馮太后不耐守寡的孤寂冷清,再加上北魏是少數民族政權,馮太后就很注意那些美貌男子,以便選來做伴。李弈是官宦子弟,長得儀表堂堂、風流倜儻、又多才多藝,善解人意。兼之有朝政之望,因而深得馮太后寵愛,經常入侍宮中。獻文帝甚是不喜,以為後宮淫亂,世人也常有異言。黃興四年秋天,李弈的兄長、尚書李敷的好友,相州刺史李欣因最被告發,李欣為了自保,自陳李敷隱罪二三十條。 獻文帝下令將李敷兄弟打入死牢,這年冬天,李弈與哥哥李敷、堂兄弟李顯德等人同時被殺。李弈死後,馮太后失去了一位甚是相得的情人,心中急難平靜。後來獻文帝又把李欣升為尚書,參決國政,馮太后更加無法容忍。

    獻文歸天,太后主政

    於是馮太后利用他自己的聲望與勢力,逼迫獻文帝交出皇位。獻文帝本人雖然聰慧有為,剛毅有斷,但生性喜好黃老浮屠之學,經常與朝中士大夫和沙門一起高談玄理,也給人一種雅薄富貴,厭倦國政的印象。在馮太后的強大壓力下,獻文帝曾想傳位給素有名望的叔父拓跋子推,但遭到宗室大臣和宦官的聯合反對,他只好在皇興五年八月,禪位給不滿五歲的太子拓跋宏。太子拓跋宏繼位,即歷史上著名的孝文帝。獻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這一年他只有十八歲。孝文帝繼位之初,已移居崇光宮的太上皇並沒有放棄手中的權力,實際上獻文帝此時還很牢固的掌握北魏朝政。不僅朝廷上大小國務他親自處理,他也屢屢頒佈詔書行使大權,甚至多次親自率兵北征南討,取得大勝,頗有世祖太武皇帝之風。延興五年冬十月,已為太上皇的獻文帝在平城北郊舉行了盛大儀式,天下震動。這一切使馮太后越來越覺得,自己需要再次出面執掌朝政,以防獻文帝對自己不利。就這樣一場巨大的宮廷政變正悄悄引發,承明元年六月的一天,朝廷突然宣佈戒嚴,京師氣氛緊張,宮禁之中更是戒備森嚴。不久,太上皇應召前來拜見馮太后,被伏兵一擁而上擒拿住,強行軟禁起來。隨後獻文帝死於平城永安殿,時人多言獻文帝為馮太后殺害。 馮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再度臨朝聽政,成為北魏的政治核心,此時的馮太后已年過而立之年,無論才識氣度還是政治經驗,都更加成熟,但是她再度執掌朝政之後,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因為謝文帝死後,政局動盪起來,貪汙腐敗死灰復燃,而北魏統治面臨著潛在的威脅,為了鞏固統治,馮太后恩威兼施,充分展示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才幹。

    整肅吏治,恩威並用

    首先,馮太后對當初誣陷李弈的李欣下了殺手,即給心上人報仇,又樹立朝廷整頓吏治的良好形象。其他不法者也一一懲處,一些為官清正廉潔,則得到不同程度的表彰。為了大權獨攬,馮太后以謀反罪誅殺了孝文帝的外祖父李惠,李慧的弟弟、兒子、妻子也同時被殺,為了清除隱患。馮太后不惜大開殺戒,以致被殺者十餘家,死者數百人。 不過馮太后對那些明顯沒有政治野心的人,往往能加以安撫和籠絡。如獻文帝的親信任內三郎婁提,曾因獻文帝被害憤然拔刀自刎,幸而未果。馮太后不僅不怪罪他,反而下詔嘉獎他。那些心懷不滿的大臣,被馮太后的舉動所感動,這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潛在的不安定因素。

    卓越領導,集體智慧

    馮太后為了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還特別注意培養扶植一些賢能之士作為親信,組成一個效忠他的領導核心。在這個領導集團中有拓跋氏的貴族,也有漢族名士,有朝廷大臣,有內廷宦官,而其中漢族名士不少又是他的寵幸之臣。 李弈被殺後,馮太后的私生活依舊毫無顧忌,不少健美強壯的男子成為其新寵。馮太后對其中的才幹之士委以重任引為心腹,這些人多成為他政治上的得力助手和肱骨之臣。此外,馮太后還對宦官大加委任,對其中有才幹者,也引為親信。 由於培植起一個忠心耿耿的政治集團,馮太后的臨朝專政取得了成功。

    馮太后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鋼鐵般的手腕,排除干擾,對北魏的政治經濟和風俗習慣,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祖孫和睦,盛世初成

    馮太后在進行全面改革的實踐中,並沒有把孝文帝排斥在外,相反,她都儘可能的讓孝文帝參與,以便使孝文帝得到鍛鍊。正是由於馮太后的悉心培養,孝文帝才真正成熟起來,而且能夠繼承馮太后的改革事業,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這恰恰是馮太后作為一位傑出政治家的成功之處。 馮太后感覺孝文帝過於聰慧,擔心日後對自己不利,便想廢掉他。馮太后甚至曾經在寒冬臘月、北風呼號之時,把只穿單衣的孝文帝關到一間小屋裡,三天沒給飯吃。多虧了拓跋丕、穆泰和李衝等朝廷重臣的勸阻,她才改變了主意。後來有宦官對馮太后搬弄是非,說孝文帝的壞話,馮太后又盛怒之下把孝文帝痛打一頓。孝文帝默默接受,並不替自己申辯,他對祖母太皇太后沒有絲毫的怨言與不滿。 也許是馮太后被孝文帝的態度感化,也許是從未生養的馮太后,對自己親自撫養長大的孝文帝動了惻隱之心,此後馮太后孝文帝就再也沒動過火氣,而是以一個慈祥的祖母的身份培養訓導這個聰慧有禮的皇孫。同時孝文帝逐漸感到祖母皇太后是那樣的和諧可親,同時也為她臨朝時那鋼鐵般的性格和無所畏懼的氣度所震懾,對他產生了深深的敬佩與依賴。正因為如此,孝文帝逐漸成為馮太后得意的事業繼承人。

    手不釋卷,言傳身教

    經過馮太后的親自教育監督,孝文帝手不釋卷,刻苦讀書,日復一日,孜孜以求,不僅對儒家經典深熟於心,而且史傳百家也無不涉獵,成為一位頗有才學的皇帝。據說他的文章即興而作,立筆而就,即使因事情緊急騎在馬上,也能一蹴而就,不改一筆。 太和十年,孝文帝開始逐漸參與朝廷事務,馮太后培養他的政治才能,很多詔書都由孝文帝起草,但是孝文帝的行動並沒有超越馮太后允許的界限。馮太后看著孝文帝一天天長大,親自做了《勸戒歌》三百餘章和《皇誥》十八篇,作為他學習的指南和行為準則,從思想上向他灌輸治理天下的原則,以使他更加符合自己的要求。

    同時馮太后注意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現身說法對孝文帝進行教育和示範。馮太后在生活上十分注意厲行節約,臨朝之初他就下令禁止捕殺珍貴鳥類,自己只穿簡單的飾品,沒有華麗的服飾。對於膳食,她臨朝以後也改變了原來宮廷之中食不厭精、花樣繁多的舊制,避免鋪張浪費。 孝文帝深受祖母的影響,也養成了節儉樸素的風格,對此馮太后十分欣賞。每次馮太后外出時,都將孝文帝帶在身邊,以便時時提點、教誨。

    整肅吏治,均田強國

    北魏政權建立之初,由於其遊牧民族的特點,每級官員並沒有固定的俸祿,因此官員們都靠貪汙腐化,剝削百姓和得到皇族的賞賜來維繫生活。馮太后當政之後,對此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是整肅吏治,嚴格懲處貪汙腐化的官員,併為每一級官員設定固定的俸祿,讓他們有薪水可拿,有事可做。 馮太后在大臣李安世的建議下,頒佈“均田令”,由政府出面,把荒地分配給百姓耕種。讓大量百姓擺脫了無地可種,依附豪強的局面,他們對朝廷都心懷感恩之心。國家透過這一舉措,增加了國家的勞動力和稅收,並讓每個百姓提高了勞動的積極性。

    馮太后這一做法,不僅極大的促進了北魏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在土地改革方面,為後世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和借鑑意義。隋唐時期採取的土地改革,大都借鑑於馮太后的“均田令”。

    三長分治,漢化興學

    太和十年,馮太后又組織對地方的基層組織—宗主督護制進行改革,實行“三長制度”。北魏建立之初,為了加強地方統治,任命地方豪強為宗主,負責地方的管理。這種模式中央對地方的管控能力很弱,地方自給自足,隱瞞人口的情況十分普遍。國弱民強現象十分突出,這裡的民強裡面指的民就是地方豪強。

    “三長制”重建了北魏地方基層組織,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五里為一黨,鄰、裡、黨各設一長,合稱“三長”,負責地方事務的管理。對於這項改革措施,北魏朝臣各執一詞,意見難以得到統一。 馮太后見眾人的意見,難以得到統一,便揮手製止了群臣的爭論。她用眼角掃視了一下群臣,然後說道:“立三長,則工作有了負責的人,賦稅有了固定的出處,包庇隱藏的戶口和僥倖投機的人都會顯現出來,對國家大有好處,為什麼不實行呢?”群臣見馮太后胸有成竹,便不再說話,連那些本來持反對意見的人也只有俯首聽命,改革因此得以實施。 馮太后大興教育,推崇儒學,實行漢化政策,這為後來孝文帝實行改革,推行漢化政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掃清了障礙。

    不慕虛名,治世典範

    太和十四年九月,四十九歲的馮太后死於平城皇宮太和殿,諡號文明太皇太后。馮太后臨終前,頒下遺詔安排自己後事,並書寫在金冊之上,要求葬禮要厲行節儉,不要鋪張浪費。 孝文帝按照國君的標準將馮太后安葬在馮太后生前為自己選定的永固陵,並沒有和文成帝合葬。孝文帝還在馮太后的陵寢旁為自己選好了陵寢之地,準備死後將自己也葬在祖母的身邊。

    亂世妖后,治世能人

    世人都說馮太后心黑手狠,殊不知沒有鐵血手腕,就不能懾服天下之人;說馮太后眷養男寵縱慾無度,卻不知籠絡人心,唯才是用;說馮太后嗜殺成性、無情無義,但不見她深情內藏,令從己出,不負天下百姓之望。

  • 5 # 讀史坊

    馮太后是北魏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從皇族之女到奴婢,再到貴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馮太后的一生可謂大起大落。

    馮太后出身於北燕皇族,北燕滅亡後,馮太后入了北魏後宮做奴婢。因為突出,後來被選為文成帝的貴人、皇后。

    公元465年,文成帝去世,獻文帝即位,尊馮太后為皇太后。馮太后先是平定了丞相乙渾的謀逆,穩定了朝局,又臨朝聽政,輔佐十二歲的獻文帝拓跋弘,繼續丈夫的漢化改制。

    不過,年輕的皇帝與馮太后政見不合,最終,獻文帝被迫退位,五歲的孝文帝拓跋宏繼位。她再一次臨朝聽政,並狠心地將獻文帝毒死,以免他繼續與自己作對。歷史上對獻文帝的死存在爭議,有的說是暴病而亡,有的說是被馮太后毒殺。持後一種說法的人比較多。要想成大事,必須有狠心。武則天就是最好的例證。馮太后是歷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其手腕和手段比武則天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次臨朝聽政的馮太后成了太皇太后,她先是殺貪官整吏治,化解不安定因素,然後恩威並施籠絡人才,又扶植賢能,按照丈夫文成帝的心願進行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的改革。

    這一時期史稱“太和新政”,即歷史上有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其實,這場改革的主持人是馮太后,改革的結果是穩定了北魏的社會秩序,加速了北魏的漢化與強大。

  • 6 # 南方鵬

    慕容垂建立後燕,與拓跋鮮卑大打出手,兒子慕容寶繼位後,後燕屢敗,被分割成一南一北,部將馮跋取代慕容建北燕,439年,北燕被北魏滅國,君主馮弘逃往高麗被殺,馮弘就是馮太后的祖父,馮太后父親王子馮朗歸降北魏,被拓跋燾殺死,子女入宮為奴婢。

    北魏皇位繼承製度沿用漢武帝的立子殺母,子貴母當死,馮後無子,撫養母親被殺死的太子拓跋弘,465年,12歲的拓跋弘繼位,是為獻文帝。馮太后臨朝聽政,孤兒寡母,朝臣有人不服,太原王、車騎大將軍乙渾認為機不可失,欲奪帝位,被馮太后密召外兵勤王,逮住殺死乙渾,穩住政局。

    467年,拓跋弘兒子拓跋宏出生,馮太后喜不自勝,把朝政歸還養子,自己專心撫養孫兒去了,臨朝不足二年。山盟海誓已成灰,莫問!夢啼妝淚紅闌干,誰知?形單影隻,深宮寂寞的馮太后找到了藍顏知己,其中最相得的名叫李弈,二人過從甚密,朝野議論紛紛。

    14歲的拓跋弘親政後,大力清除馮後提拔任用的人,得知馮後與李弈的私情後,怒不可遏,恰好李弈的兄長、尚書李敷被牽扯入謀反案,獻文帝借題發揮,把李敷李弈兄弟全部殺掉,還重用告密者。馮太后得知悲不自勝,決定出手。471年,拓跋弘被馮後逼迫退位,禪位給兒子拓跋宏,自居太上皇,“上迫於太后,傳位太子”。拓跋宏就是把鮮卑漢化的孝文帝。

    退居太上皇的獻文帝交名不交權,屢次干涉朝政,並帶兵攻打鄰國,還舉行大閱兵儀式,引起全國震動。476年,馮太后再次出手,調兵圍皇宮,軟禁拓跋弘,隨後將他殺死,再次臨朝聽政,輔助孫子拓跋宏。

    馮後臨朝後,大刀闊斧整頓吏治,查處贓官,提拔清正廉潔之士,朝野風氣為之一新,同時,適度任用宦官,使內官外朝勢力形成平衡,馮後生活上厲行節約,處事殺伐果斷,內外凜然,北魏國力也邁上新臺階。

    當權後的馮後,私生活開始放縱,找到新寵鎮北將軍李寶的小兒子李衝,卻是一位才貌兼備,忠義俱全的人,馮太后死後,李衝全力幫助孝文帝,謀劃縝密,孝文帝對他也“深相仗信,親敬彌甚”,史書說他們“君臣之間,情義莫二”。

  • 7 # 文藏

    在政權更迭頻仍、南北分裂、民族矛盾充斥的南北朝時期,馮太后創造了一個女權神話。

    網路配圖

    先後亡國失家喪夫,還能再慘點嗎

    馮太后出身於北燕皇族,她的爺爺還曾當過北燕國君,但在她出生之前,北燕國就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給滅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馮氏也算“亡國公主”了。後來她的父親受一樁大案牽連被殺,馮氏因為年幼又是女孩,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被充入掖庭宮做婢女。

    網路配圖

    幸運的是,她的姑姑恰好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嬪妃,在姑姑的教導和照拂下,她很快就脫去奴婢身份。正平二年(公元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被殺,皇長孫拓跋濬登基為帝,十四歲的馮氏被封為貴人,後來又被立為皇后。

    可惜,帝后和鳴的幸福生活沒持續多久,馮皇后再度經受打擊,拓跋濬二十六歲英年駕崩。二十三歲的馮皇后悲痛欲絕,在妃嬪百官為拓跋濬焚燒生前御用衣物時,她突然呼喊著撲向熊熊大火,幸被人及時救出。

    網路配圖

    二十三歲成霸權皇太后

    隨後,年僅12歲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馮皇后被尊為皇太后。其實,拓跋弘並非馮太后親子,按照北魏宮規,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為儲君,生母皆要賜死,以防母憑子貴,專擅朝政。當年,皇太子拓跋弘的生母被賜死,馮太后便以嫡母身份擔起養育之責。

    而今幼帝初登大寶,北魏權臣乙渾陰謀篡權奪位,新皇登基當月,乙渾就與宦官尚書平涼公林金閭在合謀矯詔,殺了尚書楊保年、平陽公賈愛仁、南陽公張天度等大批官員,朝廷動盪不安。

    馮太后秘密派心腹太監去請在代州養病的重臣陸麗回朝,結果訊息走露,乙渾又派人刺殺了陸麗。馮太后與拓跋弘孤兒寡母,受制於乙渾,不得已暫且妥協,任命乙渾為太尉、錄尚書事,掌握軍權。隨後,馮太后又任命乙渾被任為丞相,位在諸王之上。乙渾肆無忌憚,野心愈加膨脹,甚至想讓掌管官吏事務的賈秀為自己妻子加封公主稱號,被賈秀言辭拒絕。乙渾便把太醫楊惠富叫來,在他手臂上寫“老奴官慳”,讓他去給賈秀看。

    乙渾專權擅殺,洋洋得意,卻不知馮太后不過表面妥協,私下已經秘密布控,尋機派人率兵誅殺乙渾,並夷其三族,一舉奪回大權,宣佈由自己臨朝稱制。

    網路配圖

    逼皇帝退位,三十六歲升級太皇太后

    這位年輕太后老辣果決的政治手腕,讓朝中大臣刮目相看,北魏動盪政局迅速得以平穩。但馮太后並非貪戀權位之人,十八個月她便還政給皇帝拓跋弘,而自己又重新擔負起另一段撫養幼兒的生活。雖然拓跋弘才十四歲,但古人結婚生育年齡都特別早,此時他的長子拓跋宏(父子名字同音不同字)已經出生,按照宮規,其母也被處死,所以照顧皇長子的義務,又落到馮太后身上。馮太后雖然一生未育,倒也樂得從庶子和孫子身上找到母性快樂。

    但不久,含飴弄孫的小生活又被打破。馮太后年生守寡,後宮自然不乏年輕男子出入。拓跋弘本就不滿太后長期攝政,對此更加惱恨,所以他下令處死太后的男.宏李弈及其家人,徹底惹惱馮太后。

    馮太后便運用手中勢力,對拓跋弘施壓,迫使他退位。皇興五年(公元471年)年僅十八歲的拓跋弘無力與太后抗衡,不得不禪位給五歲的兒子拓跋宏,自稱太上皇帝,而三十六歲的馮太后也升級為太皇太后。

    網路配圖

    殺帝奪權,領導北魏改革

    由於皇帝太小,太上皇帝拓跋弘(事實上,他自己也剛成年)並未放手朝政,朝廷上大小的國務仍由他親自處理,他還屢屢頒佈詔書行使大權,甚至御駕親征取得大勝。

    眼看拓跋弘的勢頭越來越好,馮太皇太后又悄悄醞釀起一場宮廷鉅變。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六月的一天,朝廷突然宣佈戒嚴,京城氣氛緊張,宮禁之中更是戒備森嚴。不久,太上皇應召前來拜見馮太皇太后,卻被伏兵擒拿,不久就幽禁而死,當時很多人都說拓跋弘是被太皇太后殺死的。

    網路配圖

    很快,蟄伏多年的馮太皇太后再次宣佈臨朝稱制,成為北魏政治核心。此時的馮太后,已年過而立,無論才識、氣度還是政治經驗,都更加成熟。她以雷霆手段迅速清除拓跋弘的舊勢力,然後培植效忠自己的賢能之士,其中既有拓跋氏的貴族,也有漢族名士,甚至有不少是她寵幸之人。此外,她還大力任用宦官太監。馮太后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形成唯她馬首是瞻的政治集團,從而施展她的政治抱負。

    而聰明的拓跋宏(就是北魏孝文帝)吸取父親被逼退位又被殺的教訓,對馮太后十分恭謹孝順,朝廷軍政事無鉅細,全部交由馮太后拿主意,跟著她學習治國之策。在馮太后的帶領和影響下,拓跋宏在北魏進行了一場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等全面而卓有成效的漢化改革(史稱北魏孝文帝改革),終成一代明君。

    奴為婢共他們使喚。後來,這夫妻二人終因惡貫滿盈,被漢桓帝所忌恨,兩人相約自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種顏色的玫瑰所含的寓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