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月亮媽媽Linda老師
-
2 # 寶爸循循尚幼
幼兒是一個需要特殊保護和照料的群體,在上幼兒園之前始終是全家人照顧的重點、須臾不敢讓他們脫離視線之外。現在冷不丁說要把他送到幼兒園去一整天都見不著,家長心裡難免空落落的。何況現在新聞經常爆出幼兒園老師虐待小孩、食物質量差,前幾天還爆出有老師在孩子們的食物裡下毒,簡直是喪心病狂,這也就難怪我們做父母的不放心了。之前還有個爸爸在居民樓裡拿著望遠鏡向對面張望,被居民懷疑是小偷,民警到場一查,原來是孩子剛上幼兒園他不放心,所以拿著望遠鏡看。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然而,有調查顯示,大多數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家長對於幼兒園的服務表示滿意。2018年3月至4月,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開展的“幼兒園現狀廣州市民評價”專項民調顯示,在讀家長人群對自己小孩正在讀的幼兒園的服務水平給予肯定評價,滿意度達61%,其中明確表示“滿意”的人為40%,“一般”為24%,不滿意度為10%。
我們家寶寶現在不滿三週歲,正常是要到今年九月份上小班,但出於幾點考慮我們還是決定送他去上了小小班:1.孩子從小生活的地方相對封閉,跟同齡人相處的機會特別少,導致偶爾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很難融入;2.入學前都是孩子他媽在帶,現在她要重新開始上班,讓家裡的老人帶的話還不如去幼兒園;3.九月份計劃去的幼兒園教學質量還不錯,本身也有開設小小班,據瞭解從小小班開始都是由相同的老師帶到幼兒園畢業,相對而言有利於孩子成長。
孩子剛去上小小班的前兩週對上幼兒園是比較抗拒的,但現在也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模式,而且我們在他身上還發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
1.孩子跟同齡人相處的能力顯著提升,現在在小區玩的時候都能主動跟小朋友聊天,輕易加入玩樂的小朋友群體;
2.生活更有規律,什麼時間點幹什麼安排得井井有條;
3.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在家有時候難免會慣著他一點,到了幼兒園跟著同齡小朋友一起大家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說以前在家吃飯全靠喂,在幼兒園吃午飯的時候可以嘗試自己吃了,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4.詞彙量變多,以前在家裡主要都是跟我們倆對話,來來回回跟他說的都是那些,現在從幼兒園回來明顯感覺表達能力變強不少。
題主的孩子現在三歲,還沒到非上幼兒園不可的年齡,但早晚總有一天要把孩子送進幼兒園,所以針對性地為孩子做好入院前準備工作才是正道。
1.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獨立吃飯、獨立穿衣、獨立入廁。獨立能力有了以後孩子就自信了,他到集體生活的時候不掉隊,上幼兒園就不會那麼困難了。
2.培養自我表達和對外交往能力。交往能力不要說孩子大了就好了,這是絕對錯誤的觀點。有的孩子不敢說話,不舒服不知道跟老師表達,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3.積極傳送正面情緒。平常要跟孩子多分享快樂的事情,讓孩子很愉悅,對幼兒園很憧憬、很嚮往,而且一定要多陪伴,多鼓勵他們,多支援他們,孩子慢慢慢慢地就會上幼兒園,就喜歡上幼兒園了。
4.選擇最佳幼兒園。多借鑑他人經驗,多聽聽已入園幼兒家長的反映,從他們那裡可以得到第一手資料。多實地走訪幾家幼兒園,看看幼兒園的環境、教室、課程、老師等,具體要看場地設定是否符合幼兒人性化需求,看戶外是否有開闊的活動場地,看操場上是否佈置有發展孩子大運動的器械等等。
-
3 # 儂儂麻麻
我很理解你的感受,送孩子上幼兒園不僅孩子會有分離焦慮,父母也會有。哪怕給孩子選了最好的幼兒園,入園前做了最充分的準備,也還是捨不得。
總是莫名擔心孩子會照顧不好自己,老師不像自己照顧的那麼周到,別的小朋友會不會欺負自己的孩子,孩子會不會適應不了幼兒園的生活等等。總是以為孩子小會依賴大人,大人對孩子的人不捨又何嘗不是一種依戀。
換一個角度想,父母的這種不捨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嗎?讓孩子永遠活在你的照顧保護之下,就不會受任何傷害了嗎?這種不捨只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在父母過度的保護下孩子不能學會真正的獨立。獨立是大自然所有生物生存的必備技能之一。人也不例外。雛鳥沒有躲在母親豐滿的羽翼之下,而是選擇不斷的試飛才成翱翔天空的雄鷹;小獅子離開自己的家的港灣,不斷的迎接挑戰才成為森林之王。
父母都想給予子女最好的,而父母之愛子當為之計深遠。而送去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在幼兒園孩子要學會照顧自己,學會跟小朋友相處,學會自己去應對挫折。相信小朋友在上了幼兒園之後會變得越來越強大。這也是每一位做父母想要看到的不是嗎。
有一種愛叫放手。試著調整自己的心態,勇敢一點,你可以的
-
4 # 育心福生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捨不得孩子去讀幼兒園,又怎能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因為下一關,孩子面臨的是要考試成績高分,與同學的競爭十分激烈,如果在幼兒園鍛鍊了孩子的適應能力,又何懼往後的狂風暴雨?所以,放下慈母那顆忐忑不安的心,讓孩子融入幼兒園健康快樂的樂園中,給孩子根深葉茂的先決條件。
在幼兒園,孩子能快樂成長。
孩子出生以後,父母隨時都在給他們快樂,一看到氣球,為他買,讓他拿著繩子看氣球飛呀飛的開心;看到小鈴鐺,為他買,讓他拿著小鈴鐺擺動著小手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孩子笑容滿面,父母也樂得不可開交。度過了與父母朝夕相處的日子,就應該讓他換個環境尋找開心了,就像小魚大了終歸要放入水庫一樣,幼兒園才是他們樂不思蜀的地方。那裡有滑滑梯,孩子有秩序地走上去,再從頭一二地滑下來,不停地滑,孩子的笑聲不斷,而在這快樂的氛圍中,孩子無形中受到了教育:邊上臺階邊數一、二、三,對數的認識已開始;排著隊伍玩滑滑梯,教育著孩子在公共場所守秩序。你看,融入集體的孩子在開心中學到的這些知識,是家庭給不了的,送孩子去幼兒園吧!
在幼兒園,能健康成長。
時下,人們的觀念普遍轉為健康第一,有了健康這個龍頭,其餘的工作、生活才不期而來。孩子在父母的關心愛護下,他們都很健康。可那健康是你們親手置辦的,孩子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掌上明珠。再溺愛下去,那壞習慣根深蒂固,最終愁壞的還是父母。可在幼兒園,就不同了,有老師帶著他們去吃飯,領到飯後,孩子只能自己去吃了,看到同學狼吞虎嚥,他的胃口大開,不挑食才能身體健康啊!上茅廁是父母最擔心的,可到了幼兒園,老師帶了幾次,自己向同學學習,他們的聰明就有了用武之地,父母應為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提高感到高興,這種身心的健康是父母苦口婆心也難以給到的,還是送孩子上幼兒園吧!
幼兒園,一個充滿快樂、有益健康的樂園,安心地讓孩子在其中進行鍛鍊吧!
-
5 #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第一、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家裡,父母或其他長輩會把孩子照顧得比較妥帖,即便是一些肯放手的父母,也會因為看不過孩子太磨蹭而只得上手幫忙。在幼兒園,因為老師經驗比較豐富,會引導孩子獨立穿衣、吃飯,另外,孩子在外人(尤其是老師)面前也不會隨便撒嬌,這樣就能把孩子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
第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家裡,孩子一般只與家中長輩交流,不僅說話物件少,說話方式和內容也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導致一些孩子只能自顧自玩,語言能力得不到有效地發展。在幼兒園,因為都是同齡的小朋友,有共同語言,老師也是經過專業培訓的,能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所以,孩子去了幼兒園,通常會在語言能力方面有大幅提升。
第三、養成好的作息習慣,在家裡,大人通常會依著孩子的性子,晚睡晚起,吃飯也沒規律,對孩子的成長沒任何好處。在幼兒園,孩子早上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到校,也就導致孩子必須準時起床;下午必須在規定時間午睡,也就導致孩子晚上能到點睡覺,而且吃飯、玩耍、午睡的時間也很符合科學規律,對於孩子形成好的作息習慣非常有利。
第四、培養好的規則意識,在家裡,父母要麼對孩子不加管教,任由其發展,要麼對孩子管教太細,限制其探索,無論哪一種,對於孩子思想意識的發展都沒有好處。在幼兒園,老師會有的放矢地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又會用紀律來約束他的行為,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幼兒園是形成規則意識的最佳場所。
至於你提到的“不放心”,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第一、怕老師照顧孩子不到位
一些家長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來不及大小便等等,其實幼兒園是這樣安排的:
1、雖然幼兒園的孩子多,但是一個班通常會配兩個老師和一個阿姨,基本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2、老師會在固定時間讓孩子上廁所、喝水、吃飯、洗手,而且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會讓孩子自己動手。
3、老師和阿姨會觀察孩子的獨立完成情況,不行的話會出手幫忙。
所以,剛進入幼兒園,孩子可能會因為不適應而出現尿褲子、吃不飽等問題,家長不用焦慮。經過一段時間,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就能鍛煉出來,從而適應這裡的學習生活。
第二、怕其他孩子欺負自家孩子
老師會讓小朋友在一起做遊戲,或分組玩,在玩的過程中,老師會密切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如果有孩子欺負別人,老師會在第一時間制止,並進行教育,必要時會跟家長溝通,共同教育;即便老師沒看到,如果家長向老師反映相關情況,老師也會在調查清楚後,給家長回覆。
所以,去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利大於弊的,而且這也是人生的必經階段,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父母需要擺正心態,並鼓舞孩子勇敢地跨出第一步,才能讓孩子走向更廣闊的人生。
-
6 # 帥媽育兒心理課堂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家長學會放手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孩子終究一天要長大,要離開父母尋找屬於自己的天空,我們做父母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著孩子漸行漸遠,雖然說這個過程很痛苦,也很不捨得,但是隻要想到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應該是感到特別欣慰和自豪的一件事。
每個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有他必須完成的成長任務,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無條件地支援孩子,儘自己一切努力給孩子創造成長的空間。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他上幼兒園是一件好事,說明他開啟了一個新的成長征程,家長不必過於糾結和不捨,幫助孩子做好入園準備,跟他一起度過這個難關,才是父母當下最應該做的事情。
-
7 # 宋小芳386
謝謝邀請,我家孩子3歲入園時我也是那種心情,感覺特難受、捨不得,記得第一天入園時把孩子送到學校,孩子哭著不讓走,我狠狠心扭頭走了,下樓了還能聽到孩子的哭聲,當時心裡就特難受,回到家整個人六神無主的,不知道該怎麼打發時間了,就在那傻傻的熬時間,等著孩子放學,好不容易熬到放學了第一個衝進去看見孩子哭的跟個淚人兒一樣,瞬間我的眼淚就出來了,一把抱著孩子就回家了,那種心情就像是失而復得一樣,晚上睡覺孩子說夢話就是:我不想上學、我不要去學校,然後開始哭醒。 第二天送學校又是一陣痛苦撕扯著不讓我走,心想著不忍心也沒辦法,孩子長大了總歸要去學校,這就算是踏入社會的第一步,我能保護他多久,又能陪他多久,等到有一天他長大了,我變老了,後面的路還要他自己走。所以即使再捨不得也要勸自己學會放手,這是孩子成長路上必須要經歷的,要學會怎麼和同學相處、怎麼融入班集體,提前學好踏入社會的本領,那樣我們做父母的也可以放心了,不要對幼兒園不放心,有問題及時和老師溝通,要彼此之間充滿信任,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讓孩子“斷奶”的過程,也是我們蛻變成為一名合格父母的必經階段,加油吧寶媽、寶爸。
-
8 # 萌智
媽媽也有分離焦慮,擔心是沒有太多必要的,孩子的成長階段必然經歷親子分離,讓孩子養成獨立的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在幼兒園有更大的成長空間,媽媽的分離焦慮也會影響孩子的入園情緒,所以媽媽需要做好情緒調整。
孩子上幼兒園是自然發展需求,也是家長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捨得不得寶寶,寶寶也一時捨不得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做情感溝通,爸爸媽媽是愛你的,但是寶寶需要上學,上學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新老師,幼兒園遊戲很開心之類的。
三歲孩子正常來說是孩子正常上幼兒園的時期,把孩子送進幼兒園,體驗集體生活和秩序感。拖延學齡前孩子的上學時間等於是在耽誤孩子的發展。孩子的進步是孩子自己的收穫,也是家長開心的地方。努力讓孩子愛上學習,愛上幼兒園。
-
9 # 懶媽育兒路
這絕對是所有媽媽爸爸的擔心,不管是普通人還是明星或者偉人,只要他真心愛孩子,就一定會有這樣的擔憂。
首先,我建議一定要正視這種擔憂,它很正常的,不是隻有你一個人才有。很多媽媽,包括我,都有。這種擔心正是愛孩子的表現呢!
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正視的就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麼一個過程,離開家去幼兒園。孩子的成長就是一次又一次離開媽媽的過程,第一次自然更加難一點。
其次,雖然擔心,但做決定還是要以孩子的成長為根本原則:凡是有利於孩子成長的事情,就算讓自己有太多委屈和驚慌恐懼,都應該做!凡是不利於孩子的事情,就算自己非常想做,也不能做!
第三,與其擔心孩子在幼兒園不適應,不如極盡全力給孩子找一個靠譜的幼兒園和老師。我們不能耽擱孩子去幼兒園的經歷,但是我們可以盡力讓孩子更開心得度過這個時間段。
所以,你還是把擔心轉變為如何為了孩子挑選幼兒園和老師吧,這樣更有利於孩子成長呢!
-
10 # 使用者水大魚大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要進幼兒園?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滿了三週歲,進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完美無缺的,讓孩子受教育的最好方式。孩子從出生到三週歲之間都是在父母與家長的呵護和培育下長大的。
我們曾經說過,家庭式的呵護和培養是獨立的教育方式,而幼兒園是集體的是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集體娛樂和學習的空間。孩子到了三週歲以後,由獨立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到幼兒園集體和開放式的教育方式,這能使孩子過多的瞭解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和快樂的成長中,孩子不僅能學到基本的生活常識(比如集體的用餐,解決自己的大小便等)。同時也能使孩子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學到許多新的知識。將自身融入到其他孩子的集體娛樂和活動中,是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而家庭是獨立的培養和教育方式,這時已不適用。所以我們說,孩子滿了三週歲以後進入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件有意義的事情。對家長來說,也能騰出許多空餘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的家長由於過分的溺愛孩子,總認為自己的孩子小,進了幼兒園以後就失去了父母和家長的照顧、呵護和培養,不能在幼兒園這一集體的生活中照顧好自己。比如說,與其他小朋友共進午餐、排著隊集體的去大小便、孩子不能適應對集體生活。同時又擔心別的小朋友是不是會欺負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在受別的小朋友欺下會不會哭?會不會跟別人發生爭執?等等這些擔心都是做父母和家長的過分擔心。因為每個幼兒園,無論是私立還是公立的幼兒園都有一套規範的規章制度和完善的管理系統。幼兒園的幼教老師對孩子的衣食住行都能做到無微不至的關懷、細緻入微的呵護。家長的這些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凡是規範的幼兒園都是經過政府部門嚴格的驗收和檢查的,對幼兒園的每一細節,政府相關部門都做了嚴格的檢查,而這一嚴格的檢查是持續不斷的。為了給幼小的孩子提供一個快樂和健康的生活和受教育的環境。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都做了最大的努力,使每一個環節都達到了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目的。
所以我們說,做家長的不用擔心你的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之後會發生這樣和那樣的不合適,即使是有那麼一點不合適也是孩子的小性格和小脾氣造成的。在幼兒園並且又在幼兒園幼教老師的精心呵護和培養下,孩子的這些小性格和小脾氣,都會漸漸的隨著集體生活的豐富而改變。當經過一學期或兩學期的幼兒園教育之後,你會發現你的孩子不僅語言豐富了,而且也懂禮貌了。同時在家裡吃飯時,多少有那麼一點規矩了。他(她)的語言也豐富了他(她)的性格,變得更開朗了,他(她)的小身板也健壯了。
所以我們告知那些有這樣那樣擔心的父母和家長,把你的孩子放心的送到幼兒園中,讓你的孩子融入到幼兒園這個健康快樂的生活中去吧。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感謝閱讀。
回覆列表
孩子3歲左右去幼兒園會經歷分離焦慮期,父母也是。有時孩子適應能力比父母強,如果孩子獨立能力已經達到,並且自己願意去上幼兒園,那麼3歲去幼兒園沒任何問題。但如果平時父母陪伴很少,建議父母應該抓住三歲左右的時間多陪伴孩子,晚點入園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