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獅子座的貓兒

     其實就是最強調的,要守住為人子的規矩來侍奉自己的父母。你說,那“生,事之以禮”是什麼意思?怎麼做?其實我們學過《弟子規》之後,再來看這些《論語》的句子就很容易理解了。怎麼“事之以禮”?“父母呼,應勿緩”,這才是禮敬;“父母教,須敬聽”,這都是“生,事之以禮”。“父母教”,講我們一句,我們頂九句,“一言九頂”,這個就有違了,違逆父母,不是“無違”。“父母責,須順承”,而且是“冬則溫,夏則凊”,這個都是事之以禮。這麼去做了,父母一定會非常的欣慰、歡喜。“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都能照禮行事,那父母生的時候,非常的欣喜有這樣孝順的孩子;而他往後的大事,生死大事,他知道孩子一定會盡心盡力去操辦,以至於都能夠“事死者,如事生”,“祭之以禮”。   而這個祭祀,其實不只是展現了兒女、子孫的一種孝思,更難得的是把這個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心境傳承給了後代了。所以我們這個民族為什麼可以綿延五千年不衰?跟孝道、跟重視祭祀,緬懷祖先,飲水思源,有很大的關係。連祖先都不忘,怎麼可能會忘了自己的父母?這個是《論語》裡面“為政篇”教導的孝道,“無違”。所以我們要做到無違,也是時時依照《弟子規》的教誨,依照禮的教誨。這個禮其實就是天地之序,人與人當中很自然的道理,自然的一個倫常,都包含在這裡面了。

  • 2 # 中孚鑑

    通俗一點,講的就是人的責任,人倫的所在。就是兒子對父母的行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仁孝的意思。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就是一個兒子,在父母在世的時候,要及時行孝,對父母行以孝之禮。

    而如果父母不在家,人有生有死,他們不在的時候,就要入土為安,要有一個可以葬禮。

    而葬禮以後,逢節之日,要有祭奠的禮儀。就是農村通俗的上墳。

    這就是生的時候,死的時候,古時和現代的傳統。

  • 3 # TiandirenisAmituofo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是中國儒家思想的奠基人,是儒家的祖師,一生倡導仁義禮智信五大基本道德思想觀念,為了實現以儒術治天下的理念顛沛流離,周遊列國十四年,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人多次被困遇險。同時講學不輟,培養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晚年回到家鄉魯國,編訂詩、書、禮、易、樂、春秋五經,享年73歲。被後世尊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所向往的國家秩序是周代的周公旦所制定的周禮制度。周朝伊始,為配合政治上維護宗周統治的分封制,周公旦建立了一整套具體可操作的禮樂制度,包括飲食、起居、祭祀、喪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納入"禮"的範疇,周禮文明從此盛行幾百年,成為系統化的社會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也成為孔子所仰慕的"鬱郁乎文哉"的禮樂文化。這種禮儀文化強調上下尊卑,等級禮儀,在過去人們思想較為淳樸的時代,成為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的重要文化思想基礎和生活方式。但到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戰國時代,禮崩樂壞,整個社會秩序基本被顛覆,各個諸侯國互相征伐,社會道德風氣滑坡,普通老百姓生活受到極大影響。許多思想家都想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一籃子計劃和藍圖,希冀為某個諸侯所採用。崇尚周禮文明的孔子也不例外。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段論語中記載的故事,就是說孔子如何給學生們講他關於孝敬父母的認識觀念。孔子認為,孝敬父母就是不要違背各種孝敬父母的禮儀,嚴格按照周禮的規定來做。在父母生前,要按照社會的禮儀孝敬侍奉父母;在父母去世後辦葬禮也要按照葬禮的禮儀,祭祀父母和祖先的時候也要按照各項禮儀步驟進行。行為上合乎周禮的有關規定,自己就算盡孝了。由此可見,孝敬父母,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禮儀,另一方面要順從父母的心願。當與父母的意見相左的時候,也發乎於情,止乎於禮。按禮儀制度和方式做人處事,孝敬父母,父母沒有不高興的。

  • 4 # 顏麗明844

    這句話我是這樣理解的,什麼是孝順?不要輕易違背父母的意願。我們要以禮待人,父母在時,要以孝順為禮,按父母所希望的那樣照顧贍養他們。父母逝世了,要侍死如侍生,按父母所希望的禮儀好好安葬,葬禮過後,也要按時節之禮,好好按父母的願望祭奠。

    孔子說禮,禮是什麼,禮就是在中國古代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孔子所謂的“禮”,已經不僅僅是所謂各階級應該秉承的禮儀規範,而是上升到“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一種心智和處理事物的態度白話說就是人的“禮”已經和“仁”分不開。道德規範和行為品質高度一致。不知道說得對不對,歡迎批評指正。

  • 5 # 好玩的國學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論語是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可以說是華人的聖經。論語中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學說,是如何提升個人道德修養境界的學說。而人與人之間關係,最關鍵的是處理好兩對關係,一是處理好自己與祖先的關係,二是處理好自己與父母的關係。自己與祖先的關係,儒家思想叫慎終追遠,處理好自己與父母和兄弟之間的關係,叫孝悌之道。

    在中國這個宗法制站主流地位的社會中,孝悌之道是核心。而如何完美的盡孝道,儒家認為,不僅僅要贍養好自己的父母,還要讓他們在去世的時候,死的好!所謂死的好,就是葬禮要合乎儒家的要求,而儒家是主張厚葬的。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這句話的意思是: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不要違背。樊遲問: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世時,要依禮來侍奉他們;當他們去世之後,又要依禮來安葬及祭祀他們。

    “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事生事死”是“孝”的核心。這是華人的精神基石。“事生”是在父母活著的時候好好侍養他們;“事死”是在父母去世後辦一場程式複雜的喪禮。在儒家的觀念中,“事死”甚至要比“事生”還要重要。所以中國自古就有“禮莫重於喪”之說。悲哀的是,現在華人的喪禮,有的已經變了味道,古代那些莊重的禮儀,演變成令人啼笑皆非的“娛樂活動”。有請美女跳歡快的“小蘋果”的;甚至還有唱“今個真高興”的,這要是讓孔子知道了,說不定又要是可忍孰不可忍了!因為,孔子是“周禮”的大師,熟悉各種文化禮儀,年輕時還是一名優秀的禮儀主持人。他認為,孩子在生下三年以後,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一旦父母去世,孩子則為之服三年之喪,正是還報父母之愛的表現。儒家經典《中庸》上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現存者,這是孝的最高表現。這種思想被孔子的弟子曾子總結為“慎終追遠”,這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精神。

  • 6 # 雨後天空228077583

    這句話出自《論語》,實際上是回答了什麼是“孝”的問題。原文是,孟懿(yi)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這裡的“無違”可以說就是孝之綱領,孝之原則,孝之標準。那麼到底“無違”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是指子女不違背父母就是孝嗎?孔子特意透過與樊遲的對話對這個“無違”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孔子說得很清楚:“無違”的意思是父母健在時以禮相待,死後以禮安葬,以禮祭奠,一切是以“禮”為先。因此這裡的“無違”決不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不違抗父母的命令,對父母百依百順。以禮相待就不是無條件的順從父母去作越禮之事。如果遇到父母提出違背於禮的要求或遺囑,做出違背於禮的事情,我們就不該去遵循。所以,“無違”是指無違於禮,而不是無違於長輩。

    曾皙(xi)(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和曾參(就是曾子,編《論語》、著《大學》、寫《孝經》,後世尊奉為“宗聖”,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父子倆都是孔子的學生。曾皙脾氣暴躁,性格狂放,有詩人氣質,而曾子與父親迥然不同,為人處世謹慎恭敬,有孝子美名。一天父子倆到瓜田裡去鋤草。曾子不小心鋤斷一條瓜根。曾皙看見勃然大怒,不能自持,從地上抄起一個大木棒氣勢洶洶的就朝曾子走過來。曾子看到父親兩眼冒火,怒氣衝衝,而曾子並沒有驚慌,非常平靜,既沒有辯解,也沒有逃跑。曾皙掄起木棒朝曾子的後背打去,(大家不要認為曾父小題大做,經歷過農村貧苦生活的朋友就知道,在那個年代一隻大南瓜或一隻大冬瓜在當年差不多是一家人半月的蔬菜)。曾子沒有躲閃,應聲倒下,人事不省。好一會兒才甦醒過來,醒來後他慢慢地從地上爬起來,雖然他仍感覺到非常的痛,但他臉上仍然表現出高興地樣子,走到父親面前說:“剛才我弄斷了瓜秧,惹的您老生氣,您卻用力教導我,您不會累壞吧?”曾皙沉默不語。曾子回家後仍嚮往常一樣彈琴唱歌,他想用琴聲告訴父親,自己雖然被打的很重,但自己身體很好,沒有被傷著。而且心裡也很平靜,對父親沒有什麼怨尤。魯華人知道了這件事情,都誇曾子是大孝子。但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後非常生氣,就對其他的學生講,曾參來時,不要讓他進我的門,讓他自己在外面反省。大家一定記得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名言吧。但曾子這次“省”來“省”去,就是“省”不出到底自己哪裡做得不對;很不解老師的態度,就透過其他同學去說情。孔子的教育手段通常很高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這種啟發式教育與掌握時機很重要,只有當你有問題的時候才解決問題,或者是當你想解決問題時才解決問題;否則說了也是白說。孔子這時確認曾子已經被逼入死角,無法解脫,感覺應該是點醒他的時候了,這才叫曾子進來。曾子進來後恭敬地問到:“先生,弟子做錯了嗎?”。孔子不滿地瞥了他一眼,對他說:“你沒聽說過舜的故事嗎?父親是個眼瞎而有愚昧的人,舜侍奉他的父親,如果要找他使喚他,舜好象時刻就在他身邊一樣,但父親聽信繼母的讒言想要謀害他時,卻總是找不到。小鞭子打幾下就當沒事了,大棍子打過來就趕緊跑開,沒有因父親衝動而傷害自己。舜的這種做法,沒有使父親犯下大的過錯。而你主動站在那裡讓父親用大棍暴打而不逃跑,你是寧願犧牲自己也要陷父親於不義,難道還有比這個更不孝的事情嗎?”。曾子是《大學》、《孝經》的作者,又是孔子的嫡傳弟子之一,以他的人文修養,他應該知道如何行孝,但是他的舉動卻沒有被孔子認可,可見在孔子眼中的孝並不是指對父母百依百順,一味 “愚孝”的結果不光是不孝,還可不能陷父母於不義,害了父母,最終是大不孝。這個故事可以說明孔子所說的孝不是無原則的不違背父母,而是一定要符合禮的要求。

    那麼什麼叫“禮”呢?“禮”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基本概念,是一種大家都應該遵守的社會規範。弄清楚“禮”的意思後,我們再來看什麼是“生,事之以禮”,看到這個禮字,絕不能作狹義的“禮貌”來解釋,不是說見到父母行個禮、問個好這麼簡單,而應當按照社會規範的道德,包括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應、患病時的及時求醫、病床前的盡心護理等種種行為,這才能叫“生事之以禮”。這還遠遠不能稱作是孝。還得做到“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裡的兩個“禮”字就是父母死後要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進行安葬,按照當地的傳統習慣進行祭祀。比如我們這裡現在要做到的這兩個“禮”就是父母死後安葬時要先在家裡放五天或七天,孝子們要披麻戴孝、燒香點紙等,這就叫“葬之以禮”;在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清明節,給父母上墳、掃墓等,這就是“祭之以禮”。這個“禮”可以算得上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它不僅飽含著人們對已逝親人們的無盡的思念和濃濃的親情,更是表現了後人永不忘先人們教養之恩的孝道。可見孔子對人們要求的孝道,不僅是父母在世的時候,而且父母去世後也都應當如此。要求更高的是盡孝時不應違背禮的規定,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見,孝不是空泛的、隨意的,必須受禮的規定,依禮而行就是孝。可以說孔子對孝解釋的既具體又實在。

  • 7 # 南山劉向雄

    孔子這句話是對孟懿子說的,孟懿子在父親的囑託下,也曾拜孔子為師。但在孔子進行‘‘墮三都’’的大業時,正是孟懿子抵制而未能完成,後世也就將他‘‘逐出’’了孔門。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意思是,在父母在之時,以禮來侍奉雙親;父母離世,葬禮要符合禮制,祭祀也要符合禮制。

    但孔子並沒有直接對孟懿子說這句話,孟懿子問‘‘怎樣做才是盡孝’’,孔子只是說了兩個字:‘‘無違’’,然後就沒有了。估計這次會面很不愉快,‘‘無違’’這兩個字不知是戳中了孟懿子的痛點還是他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竟沒有像樊遲那樣多問一句‘‘何謂也?’’所以孔子也匆匆離開了。

    上了車,孔子憋了一肚子話,和樊遲說了這件事,還好樊遲多問了一句‘‘何謂也’’,要不,又要被孔子看小了。於是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向來是因材施教,為什麼想對孟懿子說這句話呢?猜想這時他的父親孟僖子剛去世,面臨的就是葬禮和祭祀,而魯國這‘‘三公’’是出了名的‘‘僭禮’’,在自家廟堂上,堂而皇之地用天子才能用的禮樂和舞蹈,所以孔子想對孟懿子說要遵循周禮來舉行葬禮和祭祀。但,顯然,孟懿子不吃這一套。

    這也是孟懿子唯一一次出現在《論語》中,後來,估計兩人再也沒有會談過了。

  • 8 # 閒看秋風999

    (《為政篇第二·第五章》)

    在這一章裡面,孔子講述了“孝”的重要性。

    在孔子看來,孝悌為仁之本。古人也常以“仁孝”並稱。孔子很重視的這個孝,是以禮為其主要內容的。

    孝子對父母生前的起居和死後的葬祭,都必須合乎禮,才算得上孝;沒有禮,也就沒有孝了,沒有仁了。

    ①孟懿子:姓仲孫,名何忌,懿是諡號。魯國大夫,和季孫、叔孫並稱魯國著名的三大家。

    ②無違:有的本子“無”作“毋”。古書裡多用 “無”字為“毋”字,意即不要。王充《論衡·問孔》篇:“毋違者,(毋違)禮也。”黃式三《論語後案》:“古人凡背禮者謂之違。”朱熹《論語集註》:“無違,謂不背於理。”這是宋代理學家把禮解作理。故無違,即無違於禮。

    ④孟孫:指孟懿子。

  • 9 # 無知先生

    此句在《論語》的“為政第二”章。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懿子為何許人也?他的全名為仲孫何忌,是魯國大夫,孟孫為他的號。懿為諡號。

    因為孟懿子是魯國大夫,所以他提出的問題一定和當時魯國的政治有關。

    這段對話應該是發生在著名的“墮三都”後期。

    什麼是“墮三都”?

    周朝為了防範諸侯造反,特別制定了一條法規:諸侯的城牆不能超過18尺。

    但是,魯國的三位國相“三桓”(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掌握了魯國的國家大權,不理這條規矩,把自己所在封地的城牆加高。

    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擔任魯國的大司寇,當時的魯國國君魯定公為了加強君權,派仲由去推掉三桓封地城牆超出18尺的部分,(分別為季孫氏的費邑、孟孫氏的郕邑、叔孫氏的郈邑)史稱“墮三都”。

    剛開始,季孫氏和叔孫州仇、仲孫何忌想要抑制家臣的勢力,也支援“墮三都”。 叔孫氏首先把郈邑的城牆拆掉了。然而在季孫氏的費邑,邑宰公山不狃起兵反魯,率軍攻向魯國的國都曲阜。孔子派兵擊敗了公山不狃,公山不狃逃到了齊國。費邑的城牆也被拆了。

    之後,在叔孫氏的郕邑,其邑宰公斂處父唆使三桓反對“墮三都”,並且這時齊國陳兵齊魯邊境。於是“墮三都”最終失敗了。

    因為 “墮三都”的命令是國君魯定公發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

    “墮三都”後期,由於公斂處父的唆使,加上當時齊國陳兵齊魯邊境,如果城牆拆了,齊國攻打過來怎麼辦?所以孟懿子心裡面應該是反對的。

    可是孟懿子不好明說,於是拐了個彎,問孝。啥意思?

    孩子本來應該聽父母的話,可是如果父母的話有問題,那還應不應該聽呢?

    換句話說:我們作為臣子的本來應該聽國君的話,如果國君的命令有問題,那我們還要不要聽呢?

    所以這裡孔子給出了他的態度:無違。也就是說,還是要聽國君的命令。

    孔子自然知道孟懿子的想法,已經明知事不可為,但還是選擇了盡人事,也就是儘自己的本分。但是果然,後來孟懿子最終還是選擇了反對。

    所以後來孔子藉著樊遲的嘴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

    孔子說:(生還是死其實並不重要,關鍵是看你怎麼生、怎麼死。)如果活著的時候是認真遵循道德禮法活著,死是因為維護道德禮法而死,那麼,人們就會隆重地安葬他,深刻地懷念他,並世代敬仰。

  • 10 # 逆襲的諸行無常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篇》,原文為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懿子:魯國的大夫,三家之一,孟孫氏第九代宗主,姓仲孫,也稱孟孫,名何忌,“懿”是諡號,是孟子的六世祖。其父臨終前要他向孔子學禮。

    在這兒解釋一下魯國“三家”是什麼意思。“三家”也稱之為“三桓”,即指魯國卿大夫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三家。魯國的三桓起於魯莊公時代(前693年─前662年)。魯莊公父親魯桓公有四子,嫡長子魯莊公繼承魯國國君;庶長子慶父(諡共,又稱共仲,其後代稱仲孫氏。庶子之長又稱“孟”,故又稱孟氏、孟孫氏)、庶次子叔牙(諡僖,其後代稱叔孫氏)、嫡次子季友(諡成,其後代稱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魯莊公封官為卿,後代皆形成了大家族,由於三家皆出自魯桓公之後,所以被人們稱為“三桓”。到孔子的時代,魯國的國君已經大權旁落,政權全部由“三恆”把持,與孔子同時代的魯定公和魯衰公都是被三恆逼到國外流亡死去的。

    樊遲,姓樊名須,字子遲。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歲。他曾和冉求一起幫助季康子進行革新。

    “無違”,解釋為不違背。朱熹的註釋是“無違,謂不背於理”。

    本章的譯文很平淡,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本章中孔子對於孟懿子和樊遲的回答詳細程度不一樣,一方面可能是由於樊遲的理解能力有限。也有人認為這裡正體現了孔子的因材施教。

    孟懿子是魯國大夫,並不是孔子的學生,而且還是三恆之一,之所以孔子回答他“無違”兩個字,是因為對於從政的大臣,不單是對父母要孝,還要擴而充之大孝於天下,古時提倡以孝子之心來為政,才有了“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的說法。孔子對他的回答一方面是理論上的解答,也許更多的是內在的勸諫之意。

    孔子在教導樊遲時就不一樣了,所講的“無違”主要就是針對個人的孝道,並且仔細解釋了怎樣做才符合禮對孝的要求,當父母還在世,要按禮的要求侍奉他們,自然也就是遵循禮的規範,不違背禮制。關鍵是父母去世後,依然要按禮的要求安葬他們、祭祀他們,這時所體現出的不僅是對禮制的態度,更是自身仁孝的體現。這才是對自己學生的教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手後男生可以做到說不聯絡就不聯絡,這樣的男生是一種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