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京城散客
-
2 # 雅韻清香伴知音
首先說騎行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如果在自己的心底萌發了用騎行的方式做一次長途旅行的話,那就開始準備吧。
需要準備的大致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內容。
目標,每一次的出發,總是要有目標的吧。就是說你的這次騎行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騎行的目的應該是達到預期結果的快樂才算是有意義的一次長途騎行。
你是想挑戰五星級難度的川藏線,還是感受一下環繞青海湖的國際騎手們的壯舉。亦或是以一種休閒的方式散漫的騎走,信馬由韁,走到哪算哪的休閒騎行,還或是騎行出國門,用一種很特別的方式遊走在異域的土地上,感受一下不同民族的風情文化等。
總之,長途騎行,有很多種方式,多條經典路線。再就是時間的安排,定多長時間。
長途騎行最為需要注意的應該是安全方面。
隨時檢查腳踏車的制動效能,頭盔等保護自己的裝備要佩戴齊全。
長途騎行,什麼樣的天氣都會遇到,防止紫外線曬傷的頭巾手套和騎行眼鏡要配備齊全,陰天下雨的雨衣有必要帶好,騎行用雨衣建議分體式的。
另外一些洗漱用品和防曬霜護膚品也要配備好。
簡單的修車補胎工具配備齊全,最好是帶上一天備用內胎。騎行用車把安裝手電筒,防備夜騎或是透過無燈隧道。
騎行過程中,不搶行,精神集中,遵守交通規則。
(騎行到珠峰大本營)
會使用攜程美團途牛百度導航等手機APP。喜歡攝影的話要攜帶攝影器材,如果是邊走邊玩,建議帶上單反相機,如果是挑戰川藏線的那種騎行,不建議帶單反,手機或是卡片相機就可以了。
長途騎行,腳踏車應該安裝後貨架,用來安裝騎行用的駝包。駝包最好是買那種防雨的,再就是要買一個駝包防雨罩。換洗的內衣內褲和騎行服自己必要的保暖物品放在駝包內。(珠峰大本營)
手機,充電器,資料線,移動電源以及身份證銀行卡等。
不建議一個人單獨騎行,最好是結伴同行,好有個照應。
去一個目的地之前,應瞭解這段行程的路線長度和難度以及天氣情況,瞭解一下當地的旅遊景點和風景名勝。
隨想隨寫,暫時就這些吧。
祝你旅途愉快!
-
3 # 搖滾騎士
長途騎行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人生中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但是,長途騎行並非全程充滿愜意——安全、順利地完成一次長途騎行,你需要進行很多的準備:
線路規劃:無論你想進行的是兩天左右,200-200公里的騎行,還是長達半個月、一個月以上,數千公里的騎行之旅,在出發之前,必須要對線路進行完整的規劃,測算出每天的大概行程並大概規劃出留宿地點。系統的規劃會讓你的長途騎旅非常有規律,不至於因為今天多走了幾十公里,或明天少走了幾十公里而使得行程被打亂。路遇突發情況時,則需要對後面的行程進行大致的重新規劃。
訓練準備:即使你並不想趕時間,慢悠悠地享受騎行的快樂,也請務必在開始長途騎行前進行幾次單日100公里左右的訓練,使身體和心理狀體都能夠適應這樣的強度,不至於在途中出現過於嚴重的體力不支等狀況。
帶齊裝備:頭盔、手套、騎行褲、換洗和保暖的衣物、防雨措施、維修工具、便攜氣筒、備用內胎、通訊工具、必要的戶外裝備、藥品、照明用具、個人證件以及一定數量的現金必不可少,總之,你認為能用得上,且不會佔用空間過大的物品,應當儘可能準備齊全。很多時候,一個小東西,在路上就能幫你大忙!
學會維修、除錯技能:長途騎行路上發生突發的機械故障時,絕大多數時候沒有人會幫你修車,補胎、換胎這樣的基本工作和一些小的故障只能靠自己或團隊中的幾個人,所以,這些技能必須要掌握!
出發前檢查腳踏車:在出發前,請務必確認你的愛車效能良好——整體無大傷、傳動系統順暢、變速系統精準、輪胎氣壓合適,車座、車把均應調整至合適的高度和角度,給自己舒適的騎行長途體驗。
瞭解每個地方的習俗:出門在外,必須入鄉隨俗。長途騎行沿路會經過太多的城鎮,要與人友善溝通,尊重每一個地方的習俗與習慣,並善於與當地人交流,你會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和知識,這會使你的旅程變得更加安全、更加有趣。
成員間相互體諒、幫助:如果你的長途騎行是團隊之旅,那麼成員間一定要懂得互幫互助,千萬不能因為某一個人慢了點,或是有一些不同的意見而產生矛盾——有問題共同商議解決,一切要顧全大局,你們是來享受騎行的,不是來生氣吵架的。
量力而行:騎行路上,千萬不可因逞能而透支體力,要嚴格按照前期計劃執行,身體不適時必須停下來休息,哪怕耽誤一兩天,都比因為太過拼命而導致整個行程報銷要強得多!
-
4 # 騎行公園
最主要的是安全,人身裝備要齊全;
最好有同伴一起,突發事件可以互相幫助。
然後就是自我保護意識要強,尤其是山高坡陡彎多路段,千萬控制好速度,不可一時興奮把自己帶向失控邊緣!
很多長途騎行事故都是出現在長下坡接急拐彎處!因為速度放太快,到彎前已經收不住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安全之外其他一切都是無傷大局的。
祝旅途愉快~
-
5 # 酷睿賊老爹
我只有長途騎摩托車的經驗。那就是杜絕疲勞駕駛,做好防護工作,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堅決不超速,任何時候不僥倖心理支配行為,遵守交規,因為雖然遠方有詩和夢想,但是家裡有我的責任和我愛的人們!
-
6 # 常綠的樹
特別佩服能去騎行的人,他們的意志力夠堅強,也能夠克服一路上所遇到的各種困難險阻,心理素質必須要好。騎行愛好者一般的裝備應該很結實,長途跋涉裝備特別重要,首先你要有一輛腳踏車或者山地車(質量好的),路上遇到車子問題你還得會修,所以修車工具應該也是必不可少的。還有騎行服,長途跋涉更要注意安全,所以,防曬服,眼鏡,手套,頭盔,運動水壺,護膝等等都是要準備的。總之,騎行也要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很重要。最後祝騎行者們一路順風!
-
7 # 鄉村之田園風光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都注重鍛鍊,騎行長途去旅行也是其中的一種,也是種意志的鍛鍊,也是種快樂的體驗,如果是長途的騎行,就要注意以下幾種:
第一:帶足工具,例如騎服,帽,眼鏡,飲用水等等。
第二:打氣筒,補胎用具,簡單的維修工具。
第三:帳篷,手電筒,通訊工具,途中所要費用盡量做到簡單,但又要精細。
-
8 # 那—風景
很高興來回答這問題,因為7月9號準備和騎友從大理走丙察察經過八一-山南到珠峰大本營,本人o8年也曾騎過318,說真的除了累,還具備有體力堅強的信念和耐力,這樣才能體會到長途騎行的樂趣,想著每天用車輪丈量翻越一坐坐大坡和高山,即使時刻大汗淋漓,都值得你一生回味。。。做好長途騎行主要準備這幾個方面:
1 首先有個健康的身體,出發前一個月每天做3o公里的騎行運動,特別是要練習爬坡能力
2 一輛適合自己的車,大小輪都可以,騎行包,頭盔,騎行眼鏡,手套,打氣筒等補胎接鏈工具,具用內胎,手電筒等
3 看你騎哪裡,長短騎行衣褲,分體衝鋒保暖衣服,快乾短袖若干和騎行頭巾,防雨鞋套等
4 適當的藥品,常用的霍香正氣液,蒙脫石散,防蚊水,膠布,雲南白藥嘖劑等
5喜歡攝影的可以帶合適的攝影器材等物品
-
9 # 多多爺爺
一,裝備
1,車型應選山地車,公路車雖然快但沒有減震,沒有碟剎,不牢固。山地車解決了以上問題牢固可靠不容易出故障,但一定得配個書包架,好放馱包。
除了山地車,還有一款更適合長途旅行用的公路旅行車,這款的前把手可以變換握把姿勢更適合長途騎行,只要不準備到惡劣山路上衝坡,這款車更好了。
針對老年騎行愛好者,更適用騎帶電助力的智慧腳踏車,在爬山,大頂風,惡劣路況,能讓你節省部分體力,平均速度加快,又能幫你強身健體,達到老年人延長騎行壽命的目的。
2,頭盔,騎行服,騎行手套,魔術圍巾,檔風偏光眼鏡,護膝,護肘,頭燈,一樣也不能少。
3,如果到邊遠地區騎行,最好帶上帳篷,睡袋,照明裝置,防寒衣服。
二,住宿
如果不是窮遊,晚間還是住旅店,事先做好路書,每天計劃騎行一百多公里前後有無鄉鎮,城市,就在路邊找旅店,價位便宜又能節省進出城的路程時間。住店後及時把手機和充電器充滿電,以防第二天找不到合適旅店住帳篷。
如果天已晚找不到合適旅店,夜騎不安全,應就地找居民點,機關單位院內等相對安全的地方搭帳篷,但不能天天住帳篷,最好第二天提早住店,充電,洗澡洗衣服休整一下。
三,帶足藥物等應急物品
除了你的常用口服藥,還得帶上,防感冒,拉肚子,防高原反應等藥品。
必須帶上消毒,消炎,止血,包紮用品的簡單急救藥包,以防路上意外,長途騎行在沒走過的路上摔跤是隨時可能發生的,除了騎行中思想高度集中注意複雜路況外,做好應急準備是必須的。
四,關於體力不支如何應對
騎行中帶足飲水,食物,一至二小時必須補充能量,水更要勤補,體力不支時吃點東西,補水補能量仍然不行,就得及早找地方休息,如果第二天早上起床後仍很疲勞,可就地休整一天。
如果你經常發生騎行中體力不支補充能量後仍然不行,建議你買輛以上介紹的智慧腳踏車,正常你騎行可不用電助力,車速同普通名牌山地車一樣快,你體力不支時,可隨意加電助力,1至5檔很方便,能徹底解決你的體力不支問題,在你遇到大頂風,爬坡時加個3/4檔電就爽呆了。
五,導航現在一般都很好用,但腳踏車導航還是高德地圖可靠,它不會把你往爛路,小路上帶,凱立德導航的離線功能較好,不用流量很可靠。
六,手機沒電怎辦
帶上充電器,一個不行帶兩個,買那種太陽能充電的。
向你介紹我在用的一種,充電,強光電筒,藍芽音響三合一,網上有售不到一百元,最適用的是可以透過藍芽配對連線手機,把手機導航的語音播報在喇叭上放大,開導航不用帶耳機。
-
10 # 誰叫你這麼浪
帶多點錢
帶修車工具
帶安全意識
帶毅力帶耐力
帶頭盔帶眼鏡
帶裝備帶帳篷
帶電筒帶急救藥
不帶不必要的東西
……大概就這些。。我也算是一個小白,帶的東西太重了。剛開始那會穿普通的衣服
回覆列表
騎行前必須調車
騎行前必須自查車況:車胎、車閘、變速、車座下的螺絲、腳踏,等等。
有個誤區:“我的車是根據我的身高買的。”每個人的身材不一樣,同是170CM的人,腳踏、車座、車把三點之間的角度、距離和高度也不一樣。這便是“三點調整法”。三點中腳踏的位置是調整好的,另兩點調整的步驟是:調整車座—調整車把。
1、調車座:車座的調整注意兩點:一是高低,二是前後。
車座高低:坐在車座上,腳跟(注意:是腳跟)踩在腳踏上腿是伸直的(注意:是很舒服地伸直,而不是拉伸後勉強夠到腳踏)。
車座前後:坐在車座上,曲柄和地面平行,注意是用腳掌的拇趾球部位踩在腳踏上,膝蓋內側和芝麻球是一條直線。
2.調整車把:調整車把注意兩點:一是前後,二是高低。
車把前後:調整好車座後,調整車把。方法是:手肘靠在車座前端,手指頭可以觸控到車把。
騎行中注意補水1、少量多次地補水。每15~20分鐘,補水一次。爬比較陡的坡、氣喘噓噓時,不要立刻大口補水,可以含一口水緩緩嚥下。
2、最方便又安全的方法是使用水袋。
3、騎行中喝水時,水壺側舉,下面舉水壺會擋住視線。
騎行者的自我約束○騎行中不要要求“敬老愛幼”:雖然會有男女老幼的差異,但要記住:出去騎行,沒有男女老幼之別,大家都是獨立的人。沒有誰應該幫你,沒有誰應該等你,沒有誰應該照顧你。不要以“紳士”、“尊老”、“愛幼”這些好品質來要求同伴。但是,如果這個人在騎行中,幫你了,等你了,照顧你了,他,便是你終身的朋友——因為他不離不棄的友誼。
選擇志同道和的同行者1、有相似的騎速。同行的人騎速相當,在長途中非常重要。
2、有相似的道德觀念。
3、有相似的消費理念。這一點在選擇食宿點時尤其明顯。
女士(女孩子)騎行,要注意什麼1、騎行裝備(車、騎行褲等等)儘量選用女性專用的。
2、生理期儘量不進行強度比較大的騎行。
3、自立自愛。每一年騎車旅行的女士(女孩子)大把大把的,不稀奇,更談不上有什麼了不起的。騎行在路上了,就是一個獨立的人了,不要有依賴別人的想法。
不要“傻”騎提前做好騎行攻略;參加別人組織的活動時,認真閱讀活動介紹。
注意線路危險性提示留意騎行沿線的提醒,有的線路常有碎石從山體滑下——肯定不適合雨後騎行;有的線路沒有路燈——肯定不適合夜騎;有的線路有積水——肯定不適合雨雪後騎行……諸如此類的提示,騎車人必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