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親子陪伴蘭怡C
-
2 # 念蒵
治小孩受驚,說什麼安撫、講道理都是鬼扯,我都不知道有誰按這些個辦法做成功了的。但是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很糾結要不要把我平時治小孩受驚的辦法說出來,因為這個辦法是孩子奶奶教的,無法用任何科學理論來解釋。而我之所以會推翻自己幾十年的科學認知選擇相信孩子奶奶,是因為我和天底下所有的媽媽一樣,愛孩子勝過一切。試想當你的孩子受驚、發燒、囈語,你求醫問藥,試遍一切土偏方都無濟於事時,我想每個媽媽的內心都是崩潰的。這個時候,任你學歷再高,育兒經驗再豐富,你都會病急亂投醫,什麼辦法都會去試一試。而我婆婆,一個具有豐富農村生活經驗的老太太,只用了一件小孩內衣就輕鬆解決了這個問題。以下方法來自親身實踐,無神論者請繞道。
晚上先想辦法哄孩子睡著,然後奶奶拿一件孩子平常穿的貼身內衣站在視窗舉起來,輕輕對外面喊孩子的名字:“XXX,回來哦!”媽媽答:“回來啦!”連喊三遍,然後轉身走到床邊將內衣蓋在孩子胸口,把被子蓋好,第二天準保孩子什麼事也沒有了。說得這麼神乎其神,肯定很多人不信,我一開始也不信啊,這樣做不是搞封建迷信是什麼?但是當你想盡了辦法也無濟於事的時候,為什麼不試一試呢?沒有副作用也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但是有一點特別要注意,不然會沒有效果。我有一次是一個人帶孩子在家,孩子白天沒事,晚上發燒,我給他喝了藥,為了保險起見,等他剛剛睡著,就學我婆婆如法炮製,結果我才喊第一句:“李小寶(此處隱去真實姓名)!”我兒子就迷迷糊糊地坐起來問:“媽媽,叫我什麼事?”
哈哈,這就是特別要注意的:一定要等孩子睡熟!
-
3 # J媽學堂
直接回答問題,寶寶受驚後,家長要做的就是安撫安撫再安撫。
具體安撫方法,1、家長髮現寶寶收到驚嚇後,要拍拍寶寶,摸摸寶寶。要把寶寶抱在懷裡,有最大面積的肢體接觸,給寶寶增加安全感。也可以用手順著寶寶的頭髮輕撫。
2、同時,要使用安撫性語言跟寶寶對話,比如,不怕不怕,媽媽在。沒事,有媽媽呢。媽媽輕柔的聲音會緩解寶寶的緊張情緒。
3、也可以給寶寶做撫觸。肌膚之親可能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4、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找一些有趣的物品或者玩具,逗寶寶開心,讓他忘掉剛才的恐懼和驚嚇。
5、缺鈣也會導致容易受驚,如果寶寶經常受到驚嚇,需要進行微量元素測試,科學合理地補鈣。
下面是寶寶受驚的常見原因,家長可以據此避免寶寶受到驚嚇1、無防備的情況下,身心遭受突然的驚嚇。比如:從高處掉落;突然聽到巨響。
2、睡眠環境嘈雜。噪音大,空氣不清新,周圍人流走動。
3、做違反自己意願的事情。 比如被強迫放在陌生人的懷抱。
4、受到新事物的驚嚇,比如第一次看到瀑布,第一次看到看到老虎。
5、缺乏某些營養元素(如鈣),影響神經系統,就較易受驚。
6、有的寶寶先天心理承受能力弱,對這種寶寶更早用心呵護。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
4 # 俏嬰童BabyCute
寶寶入睡一段時間後,突然驚醒,躁動不安,哭鬧,面露驚恐。但意識仍呈朦朧狀態,同時表現出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瞳孔放大、出汗等症狀,這種情況屬於夜驚。
為什麼寶寶會夜驚呢?主要是因為緊張、受驚等心理因素導致,例如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外傷或意外事件導致寶寶焦慮和恐怖不安,聽了恐怖緊張的故事或看類似電影、電視節目等,都可以導致寶寶夜驚的發生。
寶寶發生夜驚該怎麼辦?1.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
寶寶睡覺時不要趴著,仰臥時雙手不要放在胸前,防止壓迫心臟影響血液迴圈。
2.睡前不要讓寶寶劇烈運動
在寶寶入睡前,不要讓寶寶做劇烈運動,也不要和寶寶嬉笑打鬧,以免使寶寶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晚上容易做噩夢驚醒。
3.不要打罵恐嚇寶寶
大人們平時注意不要打罵和恐嚇寶寶,否則會使寶寶精神高度緊張,從而產生夜驚現象。
4.與寶寶保持情感交流
爸爸媽媽要經常和寶寶溝通,進行情感交流,瞭解寶寶的心理狀態,發現問題時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5.避免寶寶接觸恐怖故事和影視劇
父母要注意培養寶寶的勇敢精神,平時避免寶寶聽到恐怖緊張的故事、看恐怖的電影電視,尤其是晚上。
6.發生夜驚時不要叫醒寶寶
如果發現寶寶夜驚,可以輕輕拍拍他、細聲細語地哄他,讓他安定下來繼續睡覺。不要叫醒寶寶。
-
5 # 蒙齊全
容易受驚的寶寶,也容易發燒,有一個因素就是積食。可以用簡單的手法:
1,肚臍滾雞蛋,煮熟一個雞蛋,剝殼,趁熱在小孩子肚臍以及肚臍周邊滾來滾去,注意別燙傷小孩。
2,推天河水,見圖。
-
6 # 德龍管家
這是幼兒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幼兒普遍都是膽小的。對聲音尤為敏感,尤其是突然的大聲響。我家女兒是在年尾出生的,過年的時候沒少受罪,各種鞭炮、煙花。幾乎沒法放手,一直抱著。
其次是陌生的事物,包括人、動物、環境。碰到這樣的,父母應該提前規避,抱好孩子,給足孩子安全感。
另外當幼兒受驚哭泣的時候,有一個方法可以快速哄孩子:就是把孩子臉向下臥著抱,類似趴著睡的樣子。這個方法對8個月一下的孩子有效。因為這樣是模仿孩子在母親子宮裡的姿勢,可以讓孩子感覺舒服,有安全感。
-
7 # 糖果媽媽
容易受到驚嚇原因
1.寶寶外出次數比較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裡玩,這樣和外界接觸的機會就大大的減少了。當寶寶見到不認識的人時,自然就會感到害怕,不敢靠近。平時家長要多帶寶寶出去玩,接觸外面的世界,不要老是悶在家裡。最好是多和同齡小朋友玩耍,久而久之,寶寶自然就膽子變大了。
2.平時父母對寶寶教育嚴格,要求也比較高。當寶寶出現哭鬧不聽話情況時,父母經常用嚇唬或者大聲呵斥來制止住。時間長了,寶寶就會變得膽小,一點點事情或聲音稍稍變大就會特別害怕,容易收到驚嚇。寶寶不聽話,父母行正面慢慢引導,不能大聲訓斥。
3.寶寶自信心不足或者安全感低,有的寶寶對自己沒把握、缺乏信心,也會形成他膽小的性格。家長應該慢慢鼓勵,而不是責罰。
4.寶寶缺鈣:缺鈣寶寶入睡困難,夜間也容易驚醒,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鈣含量,如果缺及時補充鈣和維生素D。
受驚嚇處理辦法1.及時安撫:當寶寶受到驚嚇後,媽媽首先做的就是及時安撫寶寶。可以拍拍寶寶的後背、摸摸寶寶的腦袋,讓寶寶感到安全舒服。多做肢體接觸動作,寶寶會覺得媽媽是在安慰他。
2.轉移寶寶注意力:如果寶寶因為聲音大、陌生人多這種情況,可以給寶寶換一個環境,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寶寶的情況可能會很快得到改變,然後媽媽再找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零食或者兒歌故事等,讓寶寶放鬆,相信寶寶很快就會開心的。
3.睡覺容易驚醒:有些寶寶入睡後很容易驚醒,睡覺之前可以放一些輕音樂,舒緩情緒。如果寶寶有要驚醒狀況時,可以輕輕的拍拍後背,哼些兒歌等。隨著月齡增大,驚醒症狀會逐漸減輕。
-
8 # 甲乙冰晶
寶寶長到6個月左右,開始會感到害怕。在此之前,寶寶只是透過單純生理性的滿足,如進食、睡眠、排洩等來感受世界。從6個月起,他將體驗到之前從未經歷過的感覺——恐懼。
出現這種現象,爸爸媽媽不僅不應該擔憂:“我家寶寶膽子怎麼這麼小?”反而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正說明寶寶的感知能力和識記能力在發展,是心理發展的正常過程。
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害怕不同的東西,其中很多物件是共同的:
0-6個月:害怕高分貝的噪音、突然而來的聲響、身體陡然失去支撐;
6-12個月:害怕一般意義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環境,害怕浴盆和浴缸排水;
1-2歲:害怕一般意義上的睡眠,害怕受傷,害怕排便;
2-5歲:害怕黑暗、孤獨,害怕想象中的怪獸、強盜、醫生等。
和寶寶一起面對恐懼
當寶寶感到害怕時,首先要把他摟到懷裡好好安慰,並且體會寶寶的情感。還要告訴他:“爸爸媽媽就在身邊。”以此來幫助寶寶克服不安情緒。只有在健康的依戀關係中發展出充分的安全感,寶寶才不會產生太過劇烈的害怕心理,哪怕對一些事物感到害怕,在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裡,也能一點一點地消除自己內心的恐懼。
當寶寶碰到一些他認為的可怕情景,如汽車鳴笛、有人大聲說話、有影子等等,沒有人及時給他解釋,打消他的“怕意”,害怕慢慢地就積累下來了。對於這種情況,爸爸媽媽首先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肯定寶寶的確是感到害怕了,而不能隨隨便便地說:“這有什麼好怕的!”那會讓寶寶覺得自己很差勁,或者“爸爸媽媽根本不理解我”,從而變得更加膽小。
巧用“漸陷法”
除了用言語給以安慰之外,在實際行動中讓寶寶真正消除害怕情緒,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比如寶寶害怕吸塵器,跟他反覆說明“吸塵器不會把人吸進去”也沒有用,就不如當著他的面開啟吸塵器的開關,爸爸媽媽把手放在吸塵器邊上示範給他看:“我並沒有被吸進去喔。”這樣反覆幾次,然後再試著拉寶寶的手放到離吸塵器較近的地方,開始時一定要緊緊拉住,給他以安全感:“萬一要是有危險的話,爸爸媽媽也會拉住你,不讓你被吸進去。”漸漸地, 寶寶就能認識到,吸塵器對自己而言並不會造成危險。
這種做法,在心理學上有個專門的名稱,叫做“漸陷法”,對於解除寶寶對許多事物的害怕情緒,都十分有效。比如寶寶害怕周圍有人大聲說話,可以抱著他先在較遠的地方聽,然後慢慢靠近,讓他了解這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傷害;又比如寶寶怕小動物,也可以抱著他先遠遠地看看,然後靠近一點兒,再慢慢地引他摸摸看。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一定要有耐心,以寶寶能接受的程度,一步步來,不能操之過急。
-
9 # 甜蜜的小包子
容易害怕也和肺弱有關,魄不穩就容易受驚。
多喝點杏仁露,加強肺功能。
這樣就不容易受驚了
-
10 # 雪無痕23
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內心感到安全感!多參加體育專案,身體強壯了就敢於嘗試新事物,膽子慢慢也就大起來了!
回覆列表
孩子受驚了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你家孩子會出現這種,任何一個孩子白天如果發生了一些受刺激性的事情晚上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晚上睡覺不踏實,有的還會在晚上哭醒,這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但就觀察來說孩子的情緒是痛苦的,內心也是多少受到了一些傷害,但是這種現象隔一天就會好起來,有的嚴重的有可能會嚇出病來,這不是迷信而是事實有這些事情的發生,有的孩子為什麼終是發燒不退有的就是因為受到的驚嚇當孩子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家長儘量這樣和孩子溝通:
當發現孩子受到驚嚇的時候,家長應該和孩子溝通。、“把當天發生的事情和孩子好好溝通一下比如說叔叔不是在罵你而是在罵大哥哥,寶寶不要害怕那是叔叔在批評哥哥,寶寶不要害怕,把孩子抱在懷裡,用手摸孩子的頭輕輕的靠近你的肩膀,讓孩子把那些害怕的心理慢慢的去除掉,這樣孩子焦慮的情緒會得到釋放,不會感到那麼的害怕了。”
儘量讓孩子從不良的情緒中跳出來、“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散散心,轉移孩子的視線,帶孩子去吃一些好吃的東西,多看一些有意義的動畫片,比如說可以逗孩子開心的動畫片,也可能帶孩子出去散散步,去一些風景好的地方,藍天白動,蝴蝶而忙,蜜峰而忙讓孩子從這些不良的情緒中跳出來,想一些開心的事情,這樣孩子透過一系列的疏導,孩子就不會總是沉靜在不良的情緒中。 ”
總而言之孩子的心理成長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就像剛剛出生的寶寶會對外界的東西就是害怕,慢慢的孩子適應了就不會那麼的害怕了,心理也會適應外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