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古韻小才女

    現在的教育方式,由於家庭條件,時代的不同,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對孩子是百依百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想買啥就買啥!有的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隔代溺愛!甚至過度的寵愛孩子!

    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給我買東西就是應該的,長大以後會影響他的價值觀!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過度的溺愛是一種“傷害”!

    比如:孩子的吃飯穿衣洗臉刷牙等等生活細節,父母能夠操辦的事,基本上都幫孩子做完了!

    這樣孩子就喪失了本來能夠自身鍛鍊的積極性,慢慢的有了依靠,增加了他的“惰性”!就會滋生不勞而獲的心態!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甚至吃飯都總哄著,喂孩子!這屬於過度的寵愛了!

    當然,愛孩子固然沒有錯!但再愛孩子的同時,不要忘了“磨練才能成長”所謂“窮人孩子早當家”就是這個道理!

    我覺得留給孩子最大的財富應該是這幾點

    1、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

    2、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培養孩子剛毅的性格!樂觀的態度!

    4、品格的修養,和宏偉的格局!

    ……等等

    千萬不要過度的寵愛孩子,讓他們做點力所能及的活,也不要太讓孩子“省心”,覺得他能理解的家務事,也要讓他參與一下!這樣,孩子就能夠從中懂得了很多東西!

    過度的溺愛,是一種“傷害”!

  • 2 # 清涼室教育雜談

    孩子是父母教壞的,這種說法可能稍有點偏激,但是也的確有一些道理。

    比如說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剛出生一兩歲兩三歲,我們大人總覺得這孩子非常的聰明,活潑可愛,而且非常的懂事,非常的聽話,總覺得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變得非常非常的優秀。可是等到孩子到了七八歲八九歲的時候,我們慢慢的覺得孩子變了,變得沒有以前可愛,沒有以前優秀。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大概十幾歲,我們真正的醒悟過來,這個孩子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

    這裡面有幾個原因,第一是所有的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最優秀的,包括我們做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人,也覺得自己的孫子外孫子,孫女,外孫女總比別人家的孩子要優秀。第二個因素是所有的小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確實顯得比較可愛,慢慢的長大了,他的很多的缺點也表現出來了,所以我們開始越來越發現這孩子沒有那麼優秀了。第三個原因就是孩子的發展跟我們的期望有了偏差,有了距離,所以我們不再像孩子小時候那樣喜歡他。第四個因素其實是人的本能,就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啊,最小的時候我們做老人的也好,做父母的也好,都比較喜歡。總是想把孩子當一個寶貝一樣,捧在手心裡面。但我們很少見到對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還依然能夠像對待剛出生的孩子那樣。

    那麼從問題的根源上來分析,是不是父母把孩子培養得越來越不優秀了呢?這句話說的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們觀察一下身邊很多的家庭,家庭教育是不合格的,我們很多父母生了孩子,但並沒有好好的教育他,我們都在忙自己的工作,我們沒有時間去耐心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即便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也是批評指責,埋怨,做得最好的可能就是能夠用較多的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

    還有一些,尤其是現在的中國農村很多留守兒童父母把孩子生下來交給了老人來管理,然後夫妻兩人外出打工,孩子的教育就成了一個突出的問題,現在這也成了一個非常普遍而嚴重的社會現象。

    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育,這是我們目前的對孩子的教育比較突出的幾個問題。

    我們很多父母可能會找出一大堆理由為自己開脫,說自己沒有時間啊,沒有精力呀,還得要掙錢,還得養家餬口啊,等等等等很多的理由。但是養育孩子,可能夫妻兩個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機會。所以希望作為父母者,還是要慎重對待。

  • 3 # 沐珊先生

    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3~6歲的階段,出現某些不恰當行為,很可能就與所處的環境或者接觸人有關。這時間段的孩子是人格塑造和行為養的重要階段,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我們一定要做到語言文明,舉止文雅,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7~12歲的階段,這段時期的孩子正是初步接觸人生價值觀的時候,這時期的孩子也是相對來說比較聽話乖巧,只要家長能正確引導就可以。

    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12到18歲的階段,初中,高中時期多數進入叛逆期,自己有了自己的想法,少數會出現在學校鬧事打架,在家庭不聽教會,家長一定要及時與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校情況,及時多與孩子進行交流,多站在孩子角度看待問題,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正確引導。

    對於 養“廢”孩子 我不能理解 怎麼問這種問題 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我們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把正能量帶給孩子!

  • 4 # 親子成長手冊

    父母是如何把孩子養“廢”的,有如下幾個方面:

    1、生活不能自理

    因為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的小孩子要啥有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是這樣的孩子的脾氣各個還大的不行,家長就像伺候小祖宗的一樣伺候的這樣孩子,養尊處優的他們一點自理能力都沒有。

    有一次去公園,我看到了一個6年級的孩子,走著走著鞋帶開了,然後很自覺的腳伸到媽媽的腳下,媽媽彎腰就給孩子繫上了,其實但是我絕大很震驚的,這麼大的孩子自己繫鞋帶都不會,難道要一輩子帶著媽媽生活嗎?如果媽媽不在身邊,是不是他的生活會一團糟哦!

    2、不能承受一點點的挫折

    被父母養廢的孩子,不能經受一點點的挫折,很多時候就是父母順著慣著,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安逸舒適的生活,一旦到社會上經受一點風吹雨打,但凡遇到一點點的不順心,挫折、壓力和委屈就回家拿父母撒氣。

    最近鬧得很兇的新聞,把自己的目前殺了之後還理直氣壯的說,我又沒有啥別人,我殺的是我的媽媽,這樣的孩子難道不是教育廢之後的父母自食惡果了嗎?

    3、沒有一點責任心和自我管理意識,虛擬世界裡上網,不願意面對現實

    現在很多的大學生畢業之後,不願意找工作,天天宅在家裡,上網到打遊戲,天天活在虛擬的網路裡面,不願意面對現實,做啃老一族,這樣的孩子父母教育出來不期望給自己養老,但是最起碼可以把自己養活了啊,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上完大學之後還要繼續養,父母的退休金是給自己養老的,不是給孩子們養老滴!

  • 5 # 林星老師

    把孩子養「廢」很簡單,不用多,只要做到以下幾點,應該就能徹底毀了孩子了!

    我不是想危言聳聽,我自己也有個孩子,我總是時刻叮嚀自己千萬不要犯了以下的錯誤。

    很心急地幫孩子做決定

    「做決定」這件事其實很有學問,也關乎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培養思辨的能力。很多父母總自恃著吃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米還多,很喜歡幫孩子下決定、拿主意,殊不知,這正是養廢孩子的手段之一。

    很勤勞的幫孩子辦妥事

    覺得孩子辦事不牢靠,父母自己來,

    覺得孩子理事不斟酌,父母自己來,

    覺得孩子做事不利落,父母自己來,

    覺得孩子處事不圓滑,父母自己來……

    當你很「勤勞」的都幫孩子辦妥了,也果真把他養成了「不牢靠」、「不斟酌」、「不利落」、「不圓滑」的個性了!

    很自私的幫孩子找藉口

    孩子若遭遇困難,有不會處理或做不來的情事,在他還沒脫口要放棄之前,就先幫他找好藉口盾牌,幫他擋下這不利的一切了。說穿了,是不忍心看孩子受挫,也有一種是父母為了自我卸責的防衛機制。這會讓孩子養成了未出營就先敗的態度,什麼事情都先找好藉口,為自己墊鋪將來失敗的理由。

    很自以為的幫孩子建社交

    聽聞很多父母為了要讓孩子從小就能發展有益處的人際網路,送私校、送才藝班、送營隊之類的手法不勝列舉。為的是讓孩子多接觸些他們口中將來「有用的人」。若刻意為孩子營造這樣的人脈網,會讓孩子的眼界變得很狹隘,他不清楚這個社會的其他人際網路面貌,因為他眼見的這些人,都已經是父母精挑細選過的了。這對他以後交友、工作都會形成很大的阻礙,因為他會看不懂這社會上其他形色的人是怎麼生活與思考的。

  • 6 # 教育探微

    過去生活條件艱苦,家長教育孩子大多數都是粗放式的管理,只要能想辦法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已經不錯了,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和其他方面。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家長卻越來越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了,家庭教育的問題越來越多,很多家長親手把孩子培養成好吃懶做、不懂感恩、不求上進、沉迷遊戲、消極倒退、厭學叛逆、荒廢學業的“廢”人。

    一、孩子是家庭的絕對中心。

    家庭成員,一切都圍繞著孩子轉。把孩子捧在手心,頂在頭頂。盡其所能,傾其所有的為孩子創造最優越的生活條件和最好的學習條件。只要是孩子的事情,再難都要想辦法去做。只要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家長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罪都心甘情願,甚至是砸鍋賣鐵的在所不惜。

    二、眼睛死盯孩子的學習成績。

    成績是家長最揪心的事情,一切向成績看齊,一切為成績服務。不分析孩子的實際情況,盲目,盲從,盲動,不惜錢財,不計得失,加班加點,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補習班。只要能夠提高孩子的成績,什麼樣的方式都願意去嘗試,都能夠接受。

    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精英。

    在家長的心目中,自家的小孩就應該是完美的,就應該是優秀的,就應該成為精英。始終用學霸、精英的評判標準,來衡量自家的孩子。根本無法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和平庸。想盡辦法都要把孩子培養成學霸和精英。不遵循孩子的成長髮展規律。無限度的給孩子施加各種各樣的壓力,提各種各樣的要求,確定各種各樣的目標。始終站在孩子的後面拼盡全力的把孩子往前推。

    好孩子總是別人家的

    優秀的孩子總是別人家的。總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進行比較。“你看,誰誰誰如何如何,你再看看你,又如何如何......”常常把孩子放在別人家孩子的後面,常常誇讚別人家的孩子而貶低自家的孩子。

    無底線無限度的愛。

    無限度的溺愛、縱容、遷就和包辦代替,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只要是孩子的要求,再難都要想辦法滿足孩子。只要孩子願意高興,做什麼都行。撒手放養式管理,凡事都隨孩子著的性子,孩子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孩子在家中什麼都可以不幹,要什麼就得有什麼,所有的事情都由家長代勞和包辦代替。

    冷風暴式的教育。

    平常不怎麼管教,粗放式的管理,對孩子的具體情況也不完全掌握,一旦遇到問題耐不住性子,管不住脾氣,不問青紅皂白,不講方式方法,不是打就是罵。總以為打罵就能解決問題,事實上打罵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更加嚴重。

    忠告:要想使孩子成人成才成器,家長就要徹底改掉自身存在的問題,改變教育的方式,多一點理智,少一點盲目,用情陪伴,用心教育,用科學的方式管理,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 7 # 魚井

    不知道提問者心中對於“廢”的定義是什麼?“廢”一般形容消極的、一無是處的一類人,但無論是“頹廢”還是“廢人”,都是貶義詞,用來形容孩子是否言重了?

    談談我對於“廢”的理解: 缺少自立能力,需要事事包辦是一種“廢”; 在家“啃老”,像寄生蟲一般是一種“廢”;沉迷遊戲、不良內容無法自拔,影響現實生活也是一種“廢”;終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也是一種“廢”。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上述內容中的一種,那可能是在教育的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嚴重的漏洞。

    那麼孩子看上去“廢”,一般是由什麼造成的呢?我總結了以下3個部分:

    01孩子自身的原因

    1.缺少自控力

    自控力這東西,可以說得上是天生的。對於同一種事物,不同的人會表現出不同的態度,被其所吸引的意願也不一樣。就好比打遊戲,有些人完全被打開了興奮點,沉迷其中;但有的人反而覺得遊戲枯燥無聊,把它當陌生事物。

    缺少自控力,會更輕易被大千世界的事物吸引。事物本身很難看不出好壞,沉迷其中之後才知道上了賊船。沒有自控力,就無法及時抽出,最後變成不良內容的奴隸。

    2.對自身要求低

    對自己要求高的人,不會輕易讓自己有頹廢的機會,當發現有半點苗頭的時候,會把它及時扼殺在搖籃裡。而那些對自己要求低的孩子,往往抱著無所謂、大不了怎樣的態度,對於自身正在進行的行為毫無防範意識,所以更容易走向墮落。要想不廢,必須嚴於律己,提高對自身的要求。

    3.性格內向,低沉消極

    成為廢人的原因,還有可能是自身的性格造成的。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生活中缺少樂觀的心態,就容易消極避世,不樂意開啟心扉。低沉、負能久了,一定會受到這些負面情緒的波及,就像吞噬一切的黑洞一般,最後自己也深陷其中,在所難免。

    4.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習慣的養成

    一些不良的習慣,在孩子成為廢人的路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就見過那些遊手好閒的青少年,沒受過什麼教育,吃不了苦,總感覺人生一片灰暗。

    他們索性不努力了,怎麼舒服怎麼來,最後養成了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的壞習慣。在他們看來,只要活的舒服就好,人生在世必須及時行樂,何必在意太多流言蜚語呢?

    5.曾經受過打擊,抗壓能力弱

    成為廢人也可能是因為受過某件事的重大打擊,造成失去對生活的希望,一蹶不振。比如在求職的路上碰壁,工作遇到瓶頸,又或者失戀等,都是造成他們“頹廢”的隱患。加之以缺少強大的抗壓能力,兩者結合到一起,後果就是走向深淵。

    02外界的原因

    外因不難理解,大概可以分為兩個方面:虛擬遊戲與不良內容的吸引和不法分子宣揚錯誤價值觀念。

    遊戲本身具有吸引力,並且是具有某種機制的虛擬世界,裡面沒有現實那麼殘忍,只要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標。

    現實中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並且結果還遙遙無期,夢想與現實差距會造成孩子的無限沉迷。

    加之以一些錯誤價值觀的宣揚,造成孩子被誤導,最後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

    03父母的原因

    1.教育的缺位

    我們平常所說的“沒有家教”就是指教育的缺位。家庭教育不到位,是一件後患無窮的事情,這還真不是誇張,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扮演什麼角色,想必大家都清楚,但是在一些錯誤的行為上,父母沒有給予及時的糾正和引導,會造成孩子不斷犯錯。

    2.缺少規則監督,細節管理

    細節決定成敗。家庭教育同樣要關注細節,缺少細節的管理,馬大哈式的家長,就無法從微小的細節中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缺少了規則的約束,孩子的行為就沒有明顯的界限。對於做什麼事情,做到什麼地步,如何掌握好“度”,他們是完全不清楚的。

    除此之外,監督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孩子就像一架火車,只有監督孩子的行為符合規範,才能保持車頭行駛的方向不會脫離正軌。來自於父母的監督,是孩子形成自己行為準則的一個充分不必要條件。

    3.對孩子溺愛,對其行為忍讓與縱容

    溺愛是養成魔鬼最快的方式。不少家長對孩子寵溺過了頭,對其出格的行為不管不顧,甚至看見了也熟視無睹,放任他胡作非為。這樣的寵溺沒有任何用處,只會讓孩子往“廢人”的方向上越走越遠。

    孩子和父母親接觸的時間最多,來自家庭的教育是直接影響孩子發展方向的最重要因素。父母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孩子存在的問題是因果關係,這其中的聯絡千絲萬縷。

    父母疏於管教就造成孩子放任自流,他們自然會受到不良內容的影響,進而造成後續的影響;父母缺乏關懷,孩子有苦無處吐訴,也會造成心傷,進而影響性格和人格,最後反映再社交上。

    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一環扣一環,父母和孩子存在的問題,會逐步放大,最後許會造成不可挽救的行為。父母就是在一個又一個細節裡,把孩子養廢的,但是他們從來不知道,這個小事件會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 8 # 童童樹

    養廢孩子是因為父母的事事包辦,把孩子養成了巨嬰,到了成家的年紀還在家中啃老。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只會毀掉孩子一生。因為怕麻煩怕浪費時間,包辦孩子的生活。

    教他穿衣服很麻煩,教了幾十遍還學不會。自己幫他穿一秒鐘搞定。

    教孩子繫鞋帶很麻煩,教了幾十遍還是綁不緊。自己幫他系一秒鐘搞定。讓孩子疊被子很懊惱,吼了八百遍還是不疊,自己幫他整理一秒鐘搞定。

    你總是安慰自己,孩子現在還小,再大點就會了。只要再大點,再大一點,十幾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幾年都過去了,孩子依舊沒學會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因為他知道父母會幫自己安排好的。本該努力拼搏的年紀,卻剛剛學會這些生活小事,如何去跟人家比?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統計,中國城市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現象,30%的成年人靠父母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費。因為養老問題、啃老問題鬧上新聞的,每年都有,讓人唏噓不已,沒想到自己辛苦養大的孩子,在自己老年以後卻不能贍養自己。

    2018年,一位82歲患尿毒症母親狀告48歲兒子“海歸回家”啃老7年。兒子48歲,擁有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工程碩士學位。從小就是母親的驕傲,但他2012年畢業回國後,就沒有再工作。

    母親苦勸工作無用,最後母親狀告大兒子不承擔贍養義務。直到法院通知他參與訴前調解的時候,他仍然拒絕跨出家門。

    並且將矛頭直指自己的老母親:都怪你,在我小時候事事包辦,什麼都給我弄現成的,讓我對你們太依賴,是你的溺愛毀了我。

    以為自己對孩子的“愛”能換來孩子的孝順,結果卻恰恰相反。

    希望所有父母都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可以尊重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社會不會遷就能力不行的成年人。

  • 9 # 鳳146983974

    溺愛吧!我爸爸以前的同事,姓魏,有做皮鞋的手藝(我爸爸是製作豬皮、牛皮的老工人,姓魏的老師傅則是製作皮鞋的老工人)。八九十年代,他開了一家皮鞋廠,一下子就發財了……他家的孫子和孫女嬌慣到什麼程度呢?孫子在學校罵老師、打同學,每次都由家長出面用錢擺平;孫女小一些,(因為是超生,罰款都罰了好多萬)聽說兩三歲了還不讓下地走路,成天抱在懷裡,大人們嫌地下髒,怕孫女的鞋弄髒了……現在三十出頭的孫子天天闖禍,成了派出所的常客;孫女二十多歲,不但整容整成了蛇精臉,還天天流連於夜場……總而言之都是些不成器的傢伙他們發財的爺爺早就氣死了;近幾年皮鞋廠的生意不好,基本上垮掉了;他們的爸爸因為兩個孩子不聽話,早就心力交瘁了……

  • 10 # 人魚媽媽

    餘華曾說:“童年, 就像把整個世界當作一個影印機一樣,把這個世界影印到你的一張白紙上,以後你做的都是一些區域性的修改了,這兒修修,那兒修修,但它那個基本的結構就是這樣了。”

    孩子如同一張白紙,如果你在童年時期沒有給孩子樹立基本的框架,以後終其一生都會非常艱難。無數案例證明,後來被養“廢”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父母在10歲以前沒有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1、缺席孩子成長的家庭,更容易產生問題孩子。

    龍應臺說:“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了。”

    不少父母在孩子幼年時期忙於工作,不能很好地陪伴自己的孩子,這些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廢”掉。

    成龍,是國際知名的武打明星,但他卻是一個非常不合格的父親。64歲的成龍談到子女的教育曾潸然淚下,說“兒女都不爭氣”。但“不爭氣”的兒女是誰養廢的?恐怕其中也有成龍自己的問題。對於兒子,連陪他吃飯都是奢侈,更不用說接送上下學了;對於女兒,更是連認都不敢認,以至於後來“小龍女”叛逆出櫃。

    2、三觀不正的父母,無法養出端正的孩子。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裡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裡折射反映出來,而學校複雜的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可想而知,這樣的家長會養出怎樣的孩子?恐怕將來會像瑪莎拉蒂女子那樣蠻橫霸道。

    3、夫妻關係不和諧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多。

    孟非說:父母恩愛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演員焦俊豔的父母很恩愛,而且從來不吝嗇在她面前秀恩愛,一起旅遊時,爸爸跟媽媽有說有笑,爸爸還吐槽跟女兒聊不起來,還是和老婆最好,直接把她遮蔽在一旁,但這種感覺她卻覺得特別幸福,能夠當父母的電燈泡,是一種幸福的多餘感。

    相反,那些父母經常吵架、動不動大打出手、父親或母親出軌外遇的家庭,為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孩子更容易“廢”掉,即便是學習成績不錯,也會有很多心理上的問題。

    教育家蔡元培曾說過:“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以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於家庭中。”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廢”掉的話,首先自己不要“廢”,家庭要和美,這樣的家庭,養出來的孩子差不到哪兒去。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如果對您的家庭教育有一定啟發的話,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 11 # 張月167016650

    自己累省吃儉用,給孩子的卻是最好的,活生生的就是一個富二代,不讓孩子吃苦受累,不給孩子成長的機會,這樣不過五年,你的孩子就是一個廢物。

    我給大家講一個現實中的故事吧。

    我有一個同事,20年前我們在深圳的一個公司裡打工,二口子平時很節約,按正常水平,一個月怎麼省也得要花個1500元,他們一個月600多就夠,晚上不加班的時候二口子出去買點東西回來,在宿舍偷偷摸摸的煮點稀飯,就點鹹菜,當時的宿舍是不允許做飯點,大多數人不加班出去買點東西,怎麼的也要吃點好的改善下生活,但他們二口子說,外面的飯太貴了,當時他們二口子一個月賺5000多一點,在外面打了十多年工存了點錢,在他們的鎮上修了套300多平的房子,當時花了20多萬。他們的孩子一直都是姥姥在帶,因為對孩子有愧疚,他們給孩子買的是最好的,孩子的學習儘管不好,他們還是花高價給上的最好的學校,孩子高中沒念完就感覺壓力大就自己不想上了,沒辦法就去上技校。

    在技校就學會了各種花錢,而且想辦法各種要錢,今天要請師傅吃飯,明天給老師送禮。在2010年左右一個月怎麼的也要寄回去3000多點,但是孩子還是不夠花,這些錢讓孩子拿去全消費了,衣服鞋子全是名牌的,一包煙也是30多的,在當時孩子的父親不讓給這麼多的錢,但是媽媽就說,孩子沒有錢是會去偷的會去搶的,我賺的錢我願意給我兒子,沒辦法就這樣過了三年,孩子也畢業了,到工地上開挖掘機,沒做到一個月,孩子又說在工地上太髒太累了,不想做了。然後就跟著父母出來打工了,一個技校花了十幾萬,就這樣說不做就不做了。

    當時孩子20歲了,就跟父母進了工廠裡打工,也是找了份很輕鬆的工作,孩子本質上是還是很不錯的,父母好好引導的話也是沒問題,兒子都沒說辛苦,媽媽就心疼的不得了,哎喲我兒子好辛苦呀,這麼晚了還在加班。結果兒子做了半年就不做了,今天去做這個明天去做那個,錢是給了不少,但一樣事兒也沒有做成,自己一份錢沒賺,就說要到市裡買房子還要買車子,沒辦法父母就花了100多萬全款給買了房子車子,全落在了兒子的名下。

    要是兒子好歹能賺個2000多自己能養活自己也不錯,但兒子找了個女朋友直接住家裡,一份錢的收入都沒有,全靠老媽一個月寄3000過活。後來女朋友懷孕了,父母出了彩禮給結的婚,結完婚後二口子更是理所當然的住家裡玩了,後來生了個女兒,小二口在家帶孩子,老媽媽每個月寄回去4000,平時大的開支另外給,比如小孩子剛出生辦了個游泳管的VIP卡就花了68888,原來是給小孩子洗澡的,洗一次澡80元,現在老二口在張羅著讓小二口生二胎,反正我們能賺,每個月我們寄錢回去,我們是苦習慣了,我們苦點沒有關係,只要孩子們過的好就行了。

    到現在兒子媳婦都30歲了,沒有一分錢的收入,就在家帶孩子,老二口五十多了,高工資不知道還能拿多少年,這就是偉大的母愛毀了兒子,等那天老二口沒收入了,炒知道一家人怎麼過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震為什麼不能預測?難點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