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必讀歷史

    漢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之一,其經濟繁榮,文化生活極其發達,軍事強盛,在漢朝統治時期之內與邊境的遊牧民族征戰不休,這種長時間高強度的作戰對於士兵的體質和體能有著極高的要求,漢代時期對於軍事訓練最基礎的便是模擬訓練,例如透過在狩獵的過程中,對於軍隊的排兵佈陣進行基礎訓練,“都試”是整個西漢規模最大的軍事訓練方式,訓練的人員甚至包括中央政府的禁衛軍,當然各郡地方軍隊也在其中訓練,一般透過狩獵這種形式來考驗部隊的作戰能力。

    而對於狩獵訓練的形式,最早可以自秦代便可發現,秦代以軍事訓練為目的的狩獵多以“田獵”相稱,但是等到漢代時,訓練的專案變多,所以對於軍用狩獵的稱謂也就跟著多了起來,例如“遊獵”、“射獵”、“行獵”、“校獵”等等,其中校獵是和秦代田獵類似的運動,意思便是以打獵一起到校武的目的,同時,將領率領大量的軍隊,全副武裝的在邊境地區打獵,在訓練的同時還能起到對周圍遊牧民族和邊境地區其他少數民族的武力震懾作用,一舉多得,既能訓練自己的部隊又能顯示漢朝的強盛武力,使得校獵也成為最常見於漢代軍隊中的狩獵訓練模式。

    現代的軍事演習,一般都是來模擬戰場環境,和對敵人作戰環境、作戰對手、作戰地形、作戰行動等進行評估,讓受訓者得到真實的戰場視聽感受,加強對真實戰場的作戰耐受性,最大限度的減小訓練場地與真實戰場的差距,只有透過這樣才能讓受訓者的作戰能力得到有效的鍛鍊,而漢代的校獵過程便是如此,在透過列隊佈陣的過程中,士兵們能迅速實際的參與到整個陣列之中,明白自己在陣列之中的作用,而在行軍和對獵物的追擊、隱蔽、和捕捉中,又能得到全方位的戰場環境演習。

    整個校獵的過程分為6部分,首先是對前期的準備,兵力和裝備的部署進行預備,然後便是前往狩獵場地,由將軍和天子進行檢閱之後,進入場地開始獵殺,在獵殺之後,三軍清點狩獵的成果,向天子進行彙報,整個彙報過程如同對戰後士兵們賞功的過程,透過對獵物的多少和獵物的種類來比較各軍的作戰能力。

    而其他訓練的內容,包括有射箭和角抵、蹴鞠,射箭作為中國古代的傳統體育專案,不管是民間還是軍隊中都有著極高的適用地位,漢代因為所對抗的是善於騎射的匈奴,所以對於射箭的訓練更加註重,校獵中也有大量的射箭專案,而且射箭不但提高了士兵的戰鬥能力,同樣作為一種上陣殺敵的手段而在民間得以廣泛傳播,甚至在全國上線掀起了學習射箭能力的熱潮,讓射箭本領成為了一個人能力和勇氣的標準。

    角抵則是類似摔跤的武術運動,在漢代,對於武術的傳授已經相對成熟,甚至還有幾本專門講述拳法的武學書籍得以留存,這樣的訓練不但有著相當的觀賞性,還能夠讓士兵獲得在近距離搏鬥的戰鬥技巧,鍛鍊了士兵的體格;而蹴鞠則是加強對部隊體能和耐力以及速度的訓練方式,蹴鞠過程中,兩隊需要不斷地考驗配合和每個成員的敏捷性以及反應能力,這樣的訓練讓士兵不但從中可以收貨樂趣,也能讓士兵的體能和作戰能力獲得提升。

    對於漢代軍事體育訓練的研究和了解,我們可以看到在漢朝這一中國最強盛的時期之中,軍隊的訓練專案充滿了趣味和實戰意義,同時又影響了民間對於作戰技巧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全國都在參與的同時,民眾也十分熱愛這些作戰技巧的訓練,在這樣的文化之下,漢代之所以強盛就解釋的通了。

  • 2 # 依與夢

    1.前代打的基礎好。秦的暴政雖然拖垮了秦,但卻為漢打下來一定的政治(文字、制度等)、軍事(直道、長城等)、交通(水渠、直到)和經濟(統一度量衡,貨幣等)基礎。漢承秦制後,在很多問題上都可以坐享其成而不是花大量人力物力去做或摸索,也不用直面守舊勢力的大反彈。類似的關係還有隋唐。

    2.科技碾壓。漢朝開始大量出現鐵器,而漢朝鐵製武器在當時與周邊敵對勢力存在代差,拿鐵器砍青銅甚至石器,基本屬於碾壓。

    3.有大片馬場。兩漢戰馬數量很充足(漢唐兩代是戰馬最充足的朝代,甚至超過清),對外戰爭不會陷入只能防守的境地,可以主動出擊,可以打追擊戰,殲滅戰,反擊戰。

    4.明君多。先是有漢文帝,漢景帝的文景之治打下基礎,之後漢武帝出擊對敵(但漢武帝有些窮兵黷武,拖垮了漢的經濟),緊接著有漢宣帝掃尾(宣帝特牛的,漢武帝造成的問題在他主政時期基本都解決了,還依舊能打匈奴)等等。

    5.農業的增長。因為鐵質農用器械的使用,以及耕牛大量投入農業生產,農業產量在漢時期有大量的增長,同時也就解放出了很多富餘的勞動力可供徵調。

    6.社會隱患基本在前代爆發了。秦滅六國,造成的巨大隱患,在秦末基本上就徹底爆發了,到了漢朝就沒有那麼嚴重的問題了(隋唐也類似,南方新貴族與關隴地區舊貴族的矛盾在隋末也爆發了,唐時期就沒那麼嚴重了)

  • 3 # 青衫不老翁

    戰鬥力強不強,要從經濟,軍事,思想,環境,戰績

    幾個方面來說

    1.經濟:漢朝經過初期的黃老思想無為而治,經過幾十年的修生養息,歷經文景之治,國家已經財廩充實,有經濟實力做後盾,俗話說的好,打仗打的就是經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正是經濟的充裕,打造了漢軍的強大。

    2.軍事:漢朝軍事大家輩出,漢初的兵仙韓信、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長平侯衛青、冠軍侯霍去病、飛將李廣等等,將熊熊一窩,在優秀的將領帶領下,就算是綿羊都能給你帶成虎狼之師,名將迭出的漢朝能打造出強悍的漢軍也就不足為怪。

    3.思想:漢朝初建,百廢待興,漢初採用黃老思想無為而治,休養生息,至武帝一朝,民殷國富,雄才武路的漢武帝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時候的儒家可不是宋代之後的儒家,那時候的儒生士人可是能夠騎馬上戰場的,血性十足,不服就是幹,再加之整個國家對匈奴都有仇視感,對國家的忠誠和御外的榮譽感都使得漢軍思想強大,有了軍魂,這樣的軍隊想不強大都難,就比如中國的人民解放軍,思想強大,無敵於天下。

    4.環境:漢朝周邊,異族林立,匈奴更是虎視眈眈,這樣的嚴峻環境使得漢朝不得不大力整備軍武,邊疆守軍訓練有素,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實力強大,而京畿士兵更是擇天下之壯士組建而成,更是精銳中的精銳,這樣的軍隊放之戰場,豈能不大放異彩?

    5.戰績:強不強,戰績來說話。漢朝軍隊面對的是匈奴等強大的遊牧民族,縱使是面對這樣全民皆兵擅長騎射的遊牧民族,漢朝軍隊也能戰而勝之,更有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飲馬瀚海,竇憲勒石燕然,打的匈奴悲歌,打的匈奴分裂而臣服於漢朝,在對比一下西遁的北匈奴吊打西遷所遇到的國家,引發歐洲的動盪,更是被歐洲國家稱為“上帝之鞭”,這樣的對比更能凸顯漢軍的強大,而且在那時漢軍還有著一漢敵五胡”的說法。就算是在分裂動盪的時期,漢末各路諸侯仍舊是吊打周邊異族,白馬將軍公孫瓚殺的鮮卑,烏丸聞風喪膽,蜀漢迫服南蠻,孫吳平定山越,曹魏壓制匈奴,鮮卑,更有魏武帝東征烏桓,凡此等等無一不顯示漢軍之強大。

  • 4 # 神兵利劍1

    漢朝的強大,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長達近八百年的戰爭洗禮,那時農既是兵,也是最強的戰爭能力。西漢除了對匈奴,出現步兵不敵騎兵的情況外,無敵於天下!漢武帝採用綜合國力戰略,生生耗死了匈奴人的氣血,匈奴西遷去禍害西方文明,這是一次由超級大國全面戰爭,引發的民族遷移和難民潮!

    唐初,大唐軍隊無敵於天下,擊敗突厥,引發了突厥的西遷!然而後面大唐因安史之亂,陷入動盪,不復“天可汗”的威儀,反受四夷的入寇和勒索,直至地崩瓦解!

    宋代,勝利戰爭雖多,多是堅守城池,被動挨打,戰場多為國內,庶民多被劫掠,完全是肉豬挨刀,民間損失巨大,官府漠視外族的“打草谷”行為!

  • 5 # 歷史百川

    漢高祖時期,派兵出擊匈奴卻被匈奴人圍困七天七夜最後僥倖逃跑。一直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才有了和匈奴對抗的資本,強大的匈奴帝國就是被漢朝摧毀的。

    如果後人推測入侵歐洲的匈人和兵敗西遷的匈奴人是同一批人。那麼把歐洲攪得天翻地覆的匈人都敗給了漢朝,漢朝的軍事力量又怎麼可能不強呢?

    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舉個簡單的例子,用現在的武器打古代人。古代人有勝利的可能麼?漢朝軍隊戰鬥力確實強大。那也只是在那個年代,和周圍的勢力相比強大而已。

    垮時間縱向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的,中國封建社會一直持續到清朝。雖然清政府閉關鎖國,腐敗無能,被列強欺負。但是,如果真的論起軍事力量還是清朝的軍事力量最強。

    漢朝軍事力量為何如此強大?因為恥辱。漢朝成立前期一直被匈奴人欺負,所以只能採取和親的屈辱政策換取短暫的發展。這股屈辱,仇恨,逼得漢朝不停地訓練軍隊。目的只有一個,把匈奴人征服。漢武帝時期,為了和匈奴人打仗,連年征戰,士兵得到了很好的成長鍛鍊。湧現出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名將。

  • 6 # 李渝泉1

    我認為這是農耕文明比遊牧文明先進的結果,就像工業文明碾壓農耕文明一樣。具體來說農耕文明比遊牧遊獵文明有這麼幾個優勢:

    一是農業生產的先進優勢。農耕民族定點居住,把土地作為命根子。當秦末漢初戰亂過後,國家鼓勵百姓積極從事農業生產,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生活不但有了溫飽,還漸漸有了盈餘,社會開始富足,國家也開始興旺,也就有了備戰抗災的物質基礎,和應對大型戰爭的能力。

    二是手工業的先進優勢。漢朝時期鋼鐵業冶煉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不但能用到農業生產上,促進農業發展,而且更多的應用到武器軍事裝備上。如刀槍劍戟,箭頭盔甲盾牌都用鋼鐵製作,比遊牧民族的青銅武器和皮革防備高階一等。

    三是思想文化的先進性。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原農耕民族的軍事理念,文武韜略就豐富多彩。延續發展到漢朝,後人不斷學習傳承歸納前人的先進軍事理念,並且還在不斷的總結髮展新的軍事理念和戰略戰術,哺育出更多優秀的軍事將領和人才,打仗不僅要靠勇敢,更要靠智慧和謀略,這就是有先進文化的體現。

    四是能訓練軍隊打仗能力 提升軍事素質的本錢。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養兵千日就得提供許多糧食保證,還有需要一定的專業軍官,還要製造批次軍事裝備,還要有大量空閒時間訓練脫離或半脫離生產計程車兵等等。只有農耕民族才能比較好的解決這些問題。而遊牧民族在水草豐茂、牛羊繁殖比較好的年份下,可能馬馬虎虎做到部分,一旦遭遇了災難時期和戰爭戰亂時期,他們只好自生自滅或者去靠搶劫為生了。所以那個時候就有一漢抵 五胡的說法。

    到了後面的朝代,遊牧遊獵民族發展起來了,學習掌握了漢朝的先進工業技術,再有少數投靠過去的漢奸知識分子運用學到的先進的知識計謀幫助他們對付中原民族,再加上游牧民族充分發揮了他們機動性的優勢,長期的騎射生活,及身體強健耐得住艱苦環境,打敗農耕民族就成為現實。

  • 7 # 魏東雙

    冷兵器時代,漢、胡的單兵戰力不可同日而語。步、騎作戰的優劣明顯。

    草原資源匱乏,聚則強,強而分,是其特點和規律。匈奴冒頓時代無可匹敵,傳至軼稚邪已然分裂,使得漢軍得以集中優勢,各個擊破。

    漢逐匈奴,代價巨大!惠文景積蓄耗盡,民生凋敝,減員何止十倍於敵?不像是戰爭,像在拼國力打蒼蠅。戰法不當。若胡人,因食於敵,飄忽而不竭。霍冠軍得其要,所向無敵。戰略當用李牧、朱棣,不求畢功於一役,不斷削弱。

  • 8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在古典時代的秦漢時期,決定一支軍隊的戰鬥力的核心因素是軍功制度,而軍功制度的關鍵則是經濟制度。

    軍隊是人類最富有組織性的團體,軍功是這個團體保持旺盛活力的根本。

    先秦時期的軍事戰爭多是貴族之間的競技遊戲,以至於在春秋時打仗要先“致師”,意思是要選出勇武計程車兵(將領)先進行單挑。當時的士兵基本都是貴族子弟,將領則基本是王侯世家。

    (先秦戰爭中的“致師”)

    直到戰國時期,隨著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土地經濟政策下的魏武卒、齊技擊、趙飛騎、燕尖兵等特種部隊的產生,軍功開始從貴族特權轉移到平民。

    商鞅變法延伸並發展了這種做法,創立了軍功爵制度,使之成為國家的根本制度,從而大大提升了全國軍民參與戰爭的願望。

    這在從奴隸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轉型期,所迸發的戰鬥積極性和主動性是現在人們難以想象的。軍功制度下的“土地改革”,國家保障財產私有,這給了當時很少有出頭之日的民眾一個發跡的機會,在根本上創造了平民百姓的戰爭需求。所以當時的秦國民眾一旦聽到有戰爭發生,無不捶胸頓足,摩拳擦掌,好像敵陣那裡計程車兵不是致命威脅,而是升官發財的捷徑。

    對於傳統的貴族而言,有“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貴族們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世襲了,必須要參與到戰爭中去,要在戰爭中立功,才能享受爵制。在這樣的制度體系之下,很多貴族養尊處優,根本無法在戰場上取得任何功績,便也是被歷史無情的淘汰,而更多貧民士兵進入朝堂,所謂“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軍功爵制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

    秦軍的這種做法,被漢軍延續了下來,實際上楚漢之爭本質上是另一次的秦楚爭霸。劉邦帶來的楚軍士兵早就在戰爭中傷亡殆盡,軍中多用秦卒。後來項羽自盡,五人因奪得項羽部分屍身而封侯的騎兵將官,都是原秦軍騎兵校尉。其中有一個叫做楊喜的騎兵尉,他的後代一直興旺發達,成為弘農楊氏的主脈,直到建立隋朝。

    (軍功爵制度下的虎狼之師)

    漢武帝深知軍功爵制度的重要性,所以漢朝軍制很嚴肅地統計軍功無軍功者不得封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就是真實的寫照。李廣其實軍事能力不差,漢武帝也是認可李廣的軍事素養的,不過李廣的運氣可不太好。因為名聲在外,所以每次都被敵人優先照顧。這樣李廣每次斬殺所得都抵不過失亡人數,因此屢次錯失封侯機會。後來漠北決戰時,漢武帝還擔心李廣的壞運氣會對這場國運之戰造成影響,本不打算派他出去的。

    漢朝在四百年內,幾乎擊敗了四周所有的敵人,漢朝成為當時的超級大國“大丈夫萬里覓封侯”,班超投筆從戎也是當時一段佳話,36人橫絕大漠,建功立業,至今讀來仍令人神往。

    漢朝的“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都是大漢國土”的霸道政策,使得當時的文明世界幾乎都被納入中原朝貢體系。這造成的結果是,漢朝的赳赳武夫,突然發現沒仗可打了。

    此外,由於軍功爵制度的影響,第一代軍功者經過兩三百年的發展,已經在當地樹大根深。當時有成制,一個地方只要有25戶人家就可以建一個“裡”,類似於現在的行政村,至於村長肯定就是那個得到了爵位的人。兩三百年下來,這些人早已成為當地豪強。

    所以,軍功爵制度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因為全國的土地和財富都被瓜分完了,事實上已經形成世家大族與皇帝共治天下的格局,沒有多餘的財富給建立軍功的人了。那以後各個朝代計程車兵,究竟為什麼打仗,為誰打仗,這個問題就成了最大的“主義問題”了。

    (世兵制度逐漸沒落)

    封建社會的生產關係佔據了社會主流後,封建社會的“肉食者”逐漸發展出了“君權神授”、“忠君愛國”等理論,希望讓老百姓都接受為君主打仗是他們的義務,是高尚的行為的想法。

    皇帝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幾個銅板,甚至有時候連銅板都不給,連裝備都要士兵們自己籌備。至於打仗時獲得的軍功,也比較少兌現。所以杜甫說“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像這樣的軍隊,怎麼能指望他們的戰鬥意願有多麼強烈呢?

    漢朝當時剛好處於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時期,社會上存在有大量的財富和土地可以被分配,土地還有很多沒有被開發。所以,漢軍在軍功制度的催動下,迸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

    漢朝之後,世家大族政治登上了歷史舞臺,部曲勢力成為了主流。皇帝能夠直轄的人口並不多,為了應付對內對外的軍事壓力,皇帝們不得不執行了“世兵制”,來確保軍隊人數。世兵制最大的好處是能確保兵源,最大的弊端是士兵的戰鬥意願很低。第一代的“世兵”往往是求得一口救命的糧食,往後播延兩代,“世兵”的精神世界就崩塌了。因為他們發現不管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自身的命運。

    (儒學逐漸成為主義替代者)

    皇帝們計程車兵們不願意打仗,世家大族又各自為戰,所以中原王朝的實力一直處於內耗虛弱的態勢,終於釀成了五胡亂華的慘禍。

    隨後的朝代更迭很快,沒有在制度建設上有多大建樹,所以國家的凝聚力一直存在問題。直到北魏時期,由於柔然帝國的崛起,北魏不可能再以塞外遊牧騎兵的軍事力量來羈縻中原,必須改弦更張,化身成為中原政權,以應對越發囂張的柔然政權。北魏的漢化改制中,終於有了新的制度內容,“府兵制”、“募兵制”逐漸成為軍事力量建設的基本制度,中華帝國在隋唐時期再次煥發出了強盛的戰鬥力,成就了被稱為“中華第二帝國”的赫赫盛唐的威名。

  • 9 # 妖鬼雜談錄

    在讀歷史的時候往往有個疑惑,為何越古代華夏戰鬥力越強,越近代反而下降?陳湯曾經評價“一漢當五胡”,可見漢朝士兵的戰鬥力之強,但後代怎麼了?

    關於戰鬥力的變化,很多人從科技、制度、重文輕武的社會風氣等角度分析過,但是還有一個直接的變化,少有人提及,就是軍功爵制度的影響。

    國以功授官予爵,此謂以盛知謀,以盛勇戰。以盛勇戰,以盛知謀,其國必無敵。軍功爵制度影響

    一個賞罰制度,真的影響這麼大麼?讓老妖說,還真就這麼大。

    先秦時期依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建立不同大小的封國,戰國時期變法之後,出現軍功爵,雖然不能再封邦建國,但與個人利益直接掛鉤。

    假設有兩場戰爭,一個勝利之後給你土地收租,一個勝利後給你賞錢,你會參加哪一個?

    如此看來是不是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秦人“聞戰而喜”了。商鞅變法,在制定嚴格的法律之時,不光有處罰還有豐厚的獎勵。

    秦朝二十級軍功爵與他的授田制完美結合,最低的爵位公士,賞賜歲俸約五十石,田一頃,宅一處和僕人一個。

    可見軍功爵改變的不光是社會地位還有生活條件。

    漢承秦制,軍功爵制度也全部繼承下來,而且比秦朝時期有更嚴格的等級界限。爵位高低與官職大小,所享食邑成正比。

    到了漢惠帝時期,出於對匈奴的抵抗,對軍隊的建設格外重視,《二年律令》將軍功爵制度上升到國家法令的程度,同事規定了物質獎勵、精神獎勵以及相應的懲罰。

    《二年律令》中一些關於二十等爵制與爵祿的規定:

    “關內侯九十五頃,大庶長九十頃,駟車庶長八十八頃,大上造八十六頃,少上造八十四頃,右更八十二頃,中更八十頃……宅之大方卅步,徹侯受百五宅,關內侯九十五宅,大庶長九十宅,駟車庶長八十八宅,大上造八十六宅,少上造八十四宅

    除了土地田宅與食邑,還有其他如棺享錢、肉、酒、鹽等等,而且爵位不光可以繼承還可以用來養老、免除徭役、犯法減刑等,可見賞賜之豐厚與細緻。

    當然軍功爵制度也不免嚴格的處罰。《商君書》記載:其戰也,五人來簿為伍,一人羽而輕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則復。……其戰,百將、屯長不得,斬首;

    在這種獎懲制度下,只有奮力作戰才能為自己贏得最大的利益,也避免因為戰鬥不出力而受到處罰(戰鬥中,百將、屯長沒有斬獲首級就要被斬首)

    這個時候的賞賜是實封,有地有宅,有食邑,戰功讓人可以獲得如此大的利益時,敢不用命?

    秦朝時期,重爵不重官,有爵位才可以當官,但是當後代察舉制、徵辟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興起後,軍功爵也不再特別重要。

    在封賞上東漢開始,破壞了軍功爵與土地的經濟關係,而且除了列侯等爵位,其他爵位只是作為榮譽性虛銜,不在有實質的經濟基礎,更重要的是,軍功爵制度本來是打破先秦世卿世祿,然而漢之後,又變成貴族世襲,失去了底層群眾基礎。

    所以在漢朝史籍中,我們經常看到某功臣食邑多少戶,但是後代食邑成為對宗室與高官的榮譽性賞賜,至於士兵,更多的是賞錢多少。

    所以各個朝代進行對比的時候,就會發現,漢朝軍隊戰鬥力似乎更強,因為他們打仗不只是保家衛國還是為了給自己賺取更多的利益。

  • 10 # 世界史圖鑑

    漢朝真的不一定是華夏軍事史上的巔峰。更多的是繼承了戰國時代華夏民族的遺風。在戰國時代,七個國家相互爭霸,各自都有拿得出手,戰力極強的軍隊,即便是南韓在變法時期也有著勁韓之稱。在秦王朝建立統一文明之前,嚴格意義上來講,華夏民族是耕戰民族。並非後世所認為的農耕民族。也就是說在秦漢,作為一個分點,之前的華夏民族和之後的漢族在民族性質上還是有很大的差異,而漢朝在軍事史上雖然強勁,但其更多的是留有當時戰國遺風。

    更確切地說,漢代之所以軍力強勁,更多的是繼承了秦王朝的遺產。秦國在滅亡之時,主力大軍並未進入關中救援,但並不意味著主力大軍就此消散。秦王朝的諸多軍事措施都被西漢所繼承。包括將刑徒組成軍隊在西漢也發展健全。而西漢也將秦王朝的軍功爵制進一步改革。使得漢朝初步具備了建立強大軍事力量的制度基礎和兵員保障。同時受益於統一文明的建立,華夏諸族演變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在這個有文化所連線的單一民族的國家當中,漢朝強有力的中央政權完全可以將這個國度國家力量聚集起來支撐連年大戰。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的是,漢朝的軍力雖然十分強勁,但是在軍事動員以及軍事保障能力方面是不如秦國的。秦國曆經商鞅變法之後,基本也是連年大戰,小戰不斷。即便是秦昭王后期秦國陷入低谷,秦國也並沒有因軍事方面的拉鋸而使國家陷入蕭條。這一點,漢武帝在反擊匈奴之後,連年大戰之時,國內民不聊生出現農民起義有著鮮明的對比。 在秦始皇時代,有李信率兵20萬攻打楚國失敗後。不到一年的時間,還可以聚集60萬軍隊在一次攻打楚國。而在漢武帝時期卻顯得有些底氣不足。

    而秦始皇命蒙恬北擊匈奴卻地千餘里。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在這一場大戰當中,秦國的後援並未出問題,而且這一場大戰也並沒有給秦國的國內建設帶來諸多負面影響。而漢朝反擊匈奴大規模的戰爭有三次。漢朝國內就已經出現了軍糧補給不足,不得不搜刮民眾的現象。可以說,漢代雖然有戰國時期的遺風,但是相比秦國而言,在軍事史上並不算是巔峰。但我們更多的是關注漢朝的永續和秦朝的短命,以此認為漢代的軍事實力是當時最強的。其實這也並沒有明確的根據。

    秦國軍之所以失敗,並非是因為連年大戰導致國力空虛。而是國內的諸項建設,使得民力透支造成的。再加上中央的惡性政變,秦法廢弛。秦國的統治根基遭到毀壞。而秦國的軍隊戰力一直都沒有削減。甚至在秦國末年,官方所組成的刑徒軍隊(罪犯組成的軍隊,是世界史上的奇蹟)。其軍事能力也與項羽的江東八千子弟不相上下。之所以失敗,一方面是得不到糧草,另一方面也被趙高多次猜忌和算計造成的。

    並非是刑徒軍戰力不濟,被迫投降。換句話說,秦國的動員能力,實際上是比漢朝強的。在經歷百年戰亂的情況之下,秦國動用武力依然沒有傷及國本。傷及國本的是惡性政變,秦法廢止,以及大規模的工程建設所導致的民力透支。 而與此同時進行的,依然是秦國主力軍隊的對外擴張。秦國的對外擴張和對內的工程建設,實際上都沒有停止腳步。但是漢朝若非漢武帝末年改弦更張,在相當意義上,國力就已經透支統治基礎已經動搖。

    在漢武帝之後又出現了昭宣中興。為何漢昭帝和漢宣帝這30多年的時間,被稱為中興。正是因為連年的大戰,傷及國本造成的。而且這種中興並沒有帶來真正的輝煌。所以雖然漢朝軍隊在軍事史上的功績不亞於秦軍。但在軍事動員能力和後勤,軍事保障補給能力方面,以及在軍事武器的運用和研發方面,確實不如秦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G41主機板能上4核CPU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