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個外星生物
-
2 # 歷史檔案館
正史中?
那行咯,開篇一本《三國志》,餘下內容全靠吹就好了嘛!
陸遜的軍事水平究竟如何?
強,很強,極強,三國時期軍事水平能夠進到第一梯隊的存在。
不是我吹,只要陸伯言一出手,還沒見誰有報仇的機會過。連清人可是那個時代軍事上不敗的存在。
時吳、會稽、丹楊多有伏匿,遜陳便宜,乞與募焉。會稽山賊大帥潘臨,舊為所在毒害,歷年不禽。遜以手下召兵,討治深險,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餘人。
正史記載的陸伯言的首秀如是記載,當時會稽有山賊大帥潘臨,造反多年,官府無法平定。陸遜便招兵進討,終將其平定。
潘臨這樣一個【舊為所在毒害,歷年不禽】的存在,陸遜一出手,便是【所向皆服】,陳壽只是簡單敘述結果的寥寥四字,背後【討治深險】的難度和陸遜其人的本領可想而知。
鄱陽賊帥尤突作亂,復往討之,拜定威校尉,軍屯利浦。
討尤突的這次看似輕描淡寫,然而結合賀齊的傳記一同食用,箇中細節可見一斑了。
二十一年,鄱陽民尤突受曹公印綬,化民為賊,陵陽、始安、涇縣皆與突相應。齊與陸遜討破突,斬首數千,餘黨震服,丹楊三縣皆降,料得精兵八千人。
此次任務為陸遜配合賀齊一起完成,尤突作亂的動靜極大,孫權派遣賀齊前往征討,令陸遜為副,兩人合作取得了【斬首數千,餘黨震服,丹楊三縣皆降,料得精兵八千人】的重大戰果,與第一次的手筆的特徵極為相像。
會丹楊賊帥費棧受曹公印綬,扇動山越,為作內應,權遣遜討棧。棧支黨多而往兵少,遜乃益施牙幢,分佈鼓角,夜潛山谷間,鼓譟而前,應時破散。遂部伍東三郡,強者為兵,羸者補戶,得精卒數萬人,宿惡蕩除,所過肅清,還屯蕪湖。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生平最後一次征討孫權,而此次曹操無疑是有備而來,扇動江東境內的山越勢力作為南征大軍的內應,孫權一面親率大軍與曹操對峙,一面派遣此時被引為親信近臣的陸遜征討費棧,與此前兩次軍事行動不同,這一次陳壽對於陸遜征討費棧的細節給出了詳細描寫,充分表現出了陸遜卓越的軍事計謀和才能。而這一次陸遜同樣使得【宿惡蕩除,所過肅清】,可見其出手極為利落,不留絲毫後患。
而此時的陸遜,早已為孫權倚重,成為了孫權的帳下右部督,督領東三郡,職權很大,才配其位。
《太平御覽·卷六百八十一·儀式部二》:陸遜字伯言,少為孫權帳下右部督,授棨戟,督會稽、鄱陽、丹陽三郡。
呂蒙稱疾詣建業,遜往見之,謂曰:“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後不當可憂也?”蒙曰:“誠如來言,然我病篤。”遜曰:“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有相聞病,必益無備。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見至尊,宜好為計。”蒙曰:“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蒙至都,權問:“誰可代卿者?”蒙對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權乃召遜,拜偏將車右部督代蒙。
之後在呂蒙稱病到建業養病圖謀關羽,途徑蕪湖路過陸遜防區之時,陸遜識破呂蒙的心計,主動建策對付關羽,呂蒙出於事涉及機要應當保密的考慮推託敷衍陸遜,到了建業在孫權問詢誰可以代替他時便立即向孫權舉薦了陸遜,認為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同時名聲不顯,不會引起關羽的猜疑,眼下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如果要任用他,應當讓他在外界隱蔽起來,不出頭露面,而在暗中觀察形勢,尋找機會,然後可以見機行事,獲得成功。孫權即拜三十六歲的陸遜為偏將軍右部督代替呂蒙。
而在攻取荊州的過程中,陸遜也出力頗多,凸顯出其非同凡響的用兵天賦和水平。
羽覽遜書,有謙下自託之意,意大安,無復所嫌。遜具啟形狀,陳其可禽之要。權乃潛軍而上,使遜與呂蒙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遜徑進,領宜都太守,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備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諸城長吏及蠻夷君長皆降。遜請金銀銅印,以假授初附。是歲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也。
陸遜代呂蒙行前部大督之職之時曾致書關羽對其大加追捧,並“設身處地”地為關羽著想利用關羽輕視士人的性格特點“大言不慚 ”地“指導”起了關羽的工作起來,成功麻痺了關羽使其調走了原本用來駐防荊州防備東吳的守軍,然後立刻抓住了這一時機通知孫權和呂蒙展開軍事行動。而他則直接進軍執行阻斷荊州連線外界通道的任務,將關羽堵死在荊州以內插翅難逃。
陸遜所到之處【備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諸城長吏及蠻夷君長皆降】,而孫權正式出兵的時間是在閏十月,除開呂蒙、虞翻拿下江陵和公安的時間,陸遜完成這項任務的時間是【是歲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也】,短短一月不到,所謂兵貴神速莫過於此,陸遜行軍速度之快,用兵效率之高令人細思恐極。
遜遣將軍李異、謝旌等將三千人,攻蜀將詹晏、陳鳳。異將水軍,旌將步兵,斷絕險要,即破晏等,生降得鳳。又攻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大破之。秭歸大姓文布、鄧凱等合夷兵數千人,首尾西方。遜復部旌討破布、凱。布、凱脫走,蜀以為將。遜令人誘之,布帥眾還降。前後斬獲招納,凡數萬計。權以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進封婁侯。
陸遜派遣李異、謝旌等帶領三千人攻打蜀將詹晏、陳鳳把守的險要關隘 ,【即破晏等,生降得鳳 】,詹晏所部被立即攻破,陳鳳被生擒歸降 。又攻鄧輔、郭睦等,【大破之】;隨後又令謝旌等在秭歸大破文布、鄧凱數千人,成功誘降賊首文布。此行戰果十分輝煌【前後斬獲招納,凡數萬計】。陸遜因功進封為右護軍、鎮西將軍、婁侯。
緊接著便是陸遜的成名之作——夷陵之戰了
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以金錦爵賞誘動諸夷,使將軍馮習為大督,張南為前部,輔匡、趙融、廖淳、傅肜等各為別督,先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欲以挑戰。諸將皆欲擊之,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備知其計不可,乃引伏兵八千,從谷中出。遜曰:“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遜上疏曰:“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今日爭之,當令必諧。備幹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雖不材,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諸將並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銜持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以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幹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備大慚恚,曰:“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
初,孫桓別討備前鋒於夷道,為備所圍,求救於遜。遜曰:“未可。”諸將曰:“孫安東公族,見圍已困,奈何不救?”遜曰:“安東得士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待吾計展,欲不救安東,安東自解。”及方略大施,備果奔潰。桓後見遜曰:“前實怨不見救,定至今日,乃知排程自有方耳。”
當御備時,諸將軍或是孫策時舊將,或公室貴戚,各自矜恃,不相聽從。遜案劍曰:“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強對也。諸君並荷國恩,當相輯睦,共翦此虜,上報所受,而不相順,非所謂也。僕雖書生,受命主上。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僕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各在其事,豈復得辭!軍令有常,不可犯矣。”及至破備,計多出遜,諸將乃服。權聞之,曰:“君何以初不啟諸將違節度者邪?”遜對曰:“受恩深重,任過其才。又此諸將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國家所當與共克定大事者。臣雖駑懦,竊慕相如、寇恂相下之義,以濟國事。”權大笑稱善,加拜遜輔國將軍,領荊州牧,即改封江陵侯。
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
吳書曰:諸將並欲迎擊備,遜以為不可,曰:“備舉軍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大勢,非小故也。今但且獎厲將士,廣施方略,以觀其變。若此閒是平原曠野,當恐有顛沛交馳之憂,今緣山行軍,勢不得展,自當罷於木石之閒,徐制其弊耳。”諸將不解,以為遜畏之,各懷憤恨。
吳錄曰: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雲:“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
對於夷陵之戰較為細緻的剖析和講解可以在移步這個回答
如果沒有陸遜以及夷陵大火,皇叔伐吳能打到何種程度?能否奪回荊州?
雖說陸遜在此之前仍然威名不著,卻仍然被一個人以其一向精準毒辣的眼光給注意到了。
吳、蜀雖蕞爾小國,依阻山水,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議見兵勢,據險守要,泛舟江湖,皆難卒謀也。
曹丕稱帝之初曾向賈詡問計吳、蜀要先伐哪一國比較好,賈詡一針見血的指出只有安心壯大國力使得吳蜀無法超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屆時再趁機討伐方為上策,而現下蜀國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 ,吳國有孫權頗識虛實之道,陸議深諳用兵形勢,能在兩國諸多精英之中被單獨拎出來與君主相提並論 ,可見賈詡的識人之能以及陸遜軍事水平的出眾 。
在夷陵之戰開戰最初之時,劉備可以說是勢如破竹
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溪蠻夷遣使請兵。
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溪蠻夷,鹹相率響應。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餘里中,廣數十丈。後十餘日,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
李異前面提到為此前在陸遜麾下的水軍將領,彼時據守秭歸被劉備擊退,劉備大軍一路插入到了夷陵一帶。
黃武元年春正月,陸遜部將軍宋謙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斬其將。三月,鄱陽言黃龍見。蜀軍分據險地,前後五十餘營。遜隨輕重以兵應拒,自正月至閏月,大破之。臨陳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劉備奔走,僅以身免。
在陸遜被任命為大都督後隨即就派出了宋謙破蜀五屯,斬將奪氣,挽回了頹勢。隨後劉備遣吳班陣前挑戰,陸遜則料定其中必定有詐,制住諸將靜觀其變,果然蜀軍也扛不住湖北的酷暑,知道計策不成便引出伏兵,後又令張南圍攻孫桓所在的夷道城,意圖圍點打援迫使陸遜出城決戰,可惜陸遜仍然不為所動,任你機關算盡,我自油鹽不進。
在劉備打完一套技能沒有獲得任何收益之後,輪到陸遜出手了。
首先,劉備的一個致命破綻被陸遜給抓住了【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陸遜聽說劉備平生多次行軍用兵勝少敗多,現在在他面前秀了那麼一通操作著實是令他發笑的,劉備要是就這樣一個水平,那根本就不足為慮了。陸遜一開始確實覺得劉備水陸俱進的戰術佈置很棘手,難以破解(此處我從一開始懷疑劉備是受到高人指點了,只可惜後來被陸遜引誘到了不利地形導致水軍無法發揮作用被迫捨棄 了這一部署 ),然而劉備卻主動自己舍船就步,根據地形處處結營且長期沒有變化,這就讓陸遜心裡對劉備的軍事水準有個底了。
在陸遜等到機會著手反擊的時候,面對諸將以兵法常識發出的質疑 【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銜持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以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陸遜則運用逆向思維給出了自己更深層次更為精闢的理解【今緣山行軍,勢不得展,自當罷於木石之閒,徐制其弊耳】【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幹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乃先攻一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而當陸遜用一次試探性進攻探明瞭蜀軍虛實,而蜀軍卻對此無動於衷後 ,這場戰爭的結局已經悄然註定了。
【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備大慚恚,曰:“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自正月至閏月,大破之。臨陳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劉備奔走,僅以身免。】陳壽將陸遜最精彩的決勝手筆以及蜀軍失敗慘狀描述的很詳細 ,相當符合陸遜一如既往的既能最大程度上儲存有生力量的同時還能做到出手要你命以及獲得鉅額戰利品的用兵風格。
而此前被困夷道因陸遜沉穩持重拒絕救援而心懷怨恨的孫桓此時也不得不由衷的驚歎道【前實怨不見救,定至今日,乃知排程自有方耳。】此前一度各仗身份和資歷任氣擺譜卻屢屢中計險些誤事的諸將此時也對陸遜徹底服氣【及至破備,計多出遜,諸將乃服】。
因此陳壽在給陸遜的評語裡感嘆道【劉備天下稱雄,一世所憚,陸遜春秋方壯,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遜之謀略,又嘆權之識才,所以濟大事也。】
而且陸遜在取得對蜀大獲全勝的驕人戰績後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而是清晰的認識到未來可預見極有可能發生的曹丕集合兵馬將要出兵討伐東吳的意圖【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果斷放棄追擊還軍備戰以應對魏軍,最終順利扛住了曹劉交伐的極度不利的局面。
而劉備在聽聞曹丕三路伐吳之後不甘心失敗想要狐假虎威恐嚇陸遜也被陸遜用一句【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不卑不亢的給懟了回去,由此可見陸遜對自己的軍事水平還是極為自信的 。
七年,權使鄱陽太守周魴譎魏大司馬曹休,休果舉眾入皖,乃召遜假黃鉞,為大都督,逆休。休既覺知,恥見欺誘,自恃兵馬精多,遂交戰。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翼,三道俱進,果衝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徑至夾石,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兩,軍資器械略盡。休還,疽發背死。
五年後的奠定魏吳之後二十年攻守格局的石亭之戰中,陸遜再次被孫權任命為大都督,假黃鉞。在曹休意識到被周魴詐降所欺誘之後仍然帶著優勢兵力 【自恃兵馬精多,遂交戰】與陸遜交戰,陸遜表示不慌,正合我意。【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翼,三道俱進,果衝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徑至夾石,斬獲萬餘】在陸遜的指揮下吳軍探查到了魏軍伏兵所在 ,集中兵力突擊曹休佈下的伏兵,並乘勝擊敗了曹休主力一直追擊到了夾石,還是熟悉的配方,在陸遜出手的時候絲毫沒有意識到已經落入圈套,還是熟悉的戰報,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兩,軍資器械略盡】還是熟悉的軍資略盡回去就蹬腿掛掉的劇情(攤手)。此戰之後的一年,孫權藉著陸遜為其創造的聲威終於人模狗樣兒的登上了夢寐以求的帝位,併為陸遜設定了一個專屬的地位高於三公的上大將軍一職,以示對陸遜軍事才能的極大肯定。
嘉禾五年,權北征,使遜與諸葛瑾攻襄陽。遜遣親人韓扁齎表奉報,還,遇敵於沔中,鈔邏得扁。瑾聞之甚懼,書與遜雲:“大駕已旋,賊得韓扁,具知吾闊狹。且水乾,宜當急去。”遜未答,方催人種葑豆,與諸將弈棋射戲如常。瑾曰:“伯言多智略,其當有以。”自來見遜,遜曰:“賊知大駕以旋,無所復戚,得專力於吾。又已守要害之處,兵將意動,且當自定以安之,施設變術,然後出耳。今便示退,賊當謂吾怖,仍來相蹙,必敗之勢也。”乃密與瑾立計,令瑾督舟船,遜悉上兵馬,以向襄陽城。敵素憚遜,遽還赴城。瑾便引船出,遜徐整部伍,張拓聲勢,步趨船,敵不敢幹。軍到白圍,託言住獵,潛遣將軍周峻、張梁等擊江夏新市、安陸、石陽,石陽市盛,峻等奄至,人皆捐物入城。城門噎不得關,敵乃自斫殺己民,然後得闔。斬首獲生,凡千餘人。其所生得,皆加營護,不令兵士干擾侵侮。將家屬來者,使就料視。若亡其妻子者,即給衣糧,厚加慰勞,發遣令還,或有感慕相攜而歸者。鄰境懷之,江夏功曹趙濯、弋陽備將裴生及夷王梅頤等,並帥支黨來附遜。遜傾財帛,周贍經恤。
又魏江夏太守逯式逯音錄。兼領兵馬,頗作邊害,而與北舊將文聘子休宿不協。遜聞其然,即假作答式書雲:“得報懇惻,知與休久結嫌隙,勢不兩存,欲來歸附,輒以密呈來書表聞,撰眾相迎。宜潛速嚴,更示定期。”以書置界上,式兵得書以見式,式惶懼,遂自送妻子還洛。由是吏士不復親附,遂以免罷。
即便是在嘉禾五年這次在常人看來無異於絕境的極度逆境的情形下能運用計謀全身而退,也足夠顯示出陸遜超乎常人的軍事水平了。
這一次孫權又是興致來了要去合肥一日遊 ,派遣諸葛瑾、陸遜一路偏師進攻襄陽牽制策應,誰知道孫權發揮了以往的尿性還沒怎麼樣就見勢不妙腳底抹油開溜了,更要命的是陸遜派出與孫權通訊的親信在返回途中被魏軍抓獲,吳軍軍事情報盡為魏軍熟知,孫權這一路小跑溜之大吉是沒問題了,然而卻丟下諸葛瑾這一路在獨自風中凌亂,若不是陸遜用兵在那個時代堪稱一流,這一路偏軍搞不好就要就此報銷掉了。
【瑾聞之甚懼,書與遜雲:“大駕已旋,賊得韓扁,具知吾闊狹。且水乾,宜當急去。”遜未答,方催人種葑豆,與諸將弈棋射戲如常。】諸葛瑾聽聞孫權所率主力已經退兵,而往來通訊的韓扁被敵軍擒獲的訊息頓時慌了神,還在那寫信(還寫信派人送,智商捉急)給陸遜說我軍底細已經被敵軍摸的一清二楚,而且漢水即將迎來枯水期 ,不利於水軍作戰,要趕緊撤退回去了(這是句廢話)。陸遜沒有答覆諸葛瑾(相比起來陸遜就穩重淡定得多),仍然派人種莊稼,對諸將封鎖訊息,像往常一樣組織下棋射箭等日常的娛樂專案 。
【瑾曰:“伯言多智略,其當有以。”自來見遜,遜曰:“賊知大駕以旋,無所復戚,得專力於吾。又已守要害之處,兵將意動,且當自定以安之,施設變術,然後出耳。今便示退,賊當謂吾怖,仍來相蹙,必敗之勢也。”】諸葛瑾尋思伯言一向都腦袋瓜好使,他肯定有好辦法,於是親自前去會見陸遜,陸遜教育他,我們的軍事情報已經被洩露的一乾二淨了,敵軍必定也已經知道大駕東歸的訊息了,因此主上那邊的主力部隊已經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了,他們可以集中力量專心對付我們。再者想來他們也已經把守住了要害之處,我軍將士如果得知真相一定會思想動搖,這就要求我們保持鎮定穩定軍心,施展靈便的計策再行退兵,現在直接自亂陣腳表現出要趕緊撤退的樣子,敵軍就會確信自己獲得的情報屬實,認為我們內心害怕,因而前來追擊,如此則我軍必敗無疑。不得不說陸遜的思路是無比正確的,既然情報已經盡數洩露,那麼目前就應該運用虛實之道迷惑敵人使之無法確定情報內容是否真實,進而利用敵軍猶疑的心理利用這個時間差施展計策逃脫方為上策。而在當時那種境地尚能保持心態不崩並能思考出對策的,足見陸遜異於常人的地方。
【乃密與瑾立計,令瑾督舟船,遜悉上兵馬,以向襄陽城。敵素憚遜,遽還赴城。瑾便引船出,遜徐整部伍,張拓聲勢,步趨船,敵不敢幹。】於是陸遜與諸葛瑾秘密設計,讓諸葛瑾督率船隊,陸遜帶領全部兵馬,仍舊向襄陽發起進攻。而原本意圖出城追擊的魏軍向來畏懼陸遜,看到陸遜帶兵攻來,立刻退還城池堅守。趁此時機 ,諸葛瑾便帶領船隊出現在江邊,陸遜從容地整頓隊伍,虛張聲勢,緩步上船,使敵軍不明真相不敢輕易進犯。
但是這還沒完,這不代表吳軍能夠安全順利的撤兵,於是陸遜又提前佈局一手,解除了後顧之憂。【軍到白圍,託言住獵,潛遣將軍周峻、張梁等擊江夏新市、安陸、石陽,石陽市盛,峻等奄至,人皆捐物入城。城門噎不得關,敵乃自斫殺己民,然後得闔。斬首獲生,凡千餘人。】在此前陸遜率軍進逼到襄陽城附近的時候,陸遜假裝放話要停留在襄陽打獵(意在耀武揚威,挫敵士氣),吃定襄陽城內的魏軍不敢輕易出戰的時候秘密派出周峻、張梁等部率軍襲擊江夏郡各地保障吳軍撤退路線上的交通要道的安全,由此陸遜不僅成功全身而退,還扭轉敗局獲得了斬獲千人的小勝,同時代能與之相比的恐怕屈指可數。此戰可見陸遜用兵的可怕之處,賈詡那句充分肯定陸遜見兵勢的評價真的恰如其分。
此外陸遜也並非霸王、白起之流的噬殺之徒,對於被其俘獲的魏國民眾他一直都是善加營護,嚴令士卒不得侵害,等到了安全境地則妥善慰勞,遣送回國的,也就是說,陸遜也深諳懷柔之道,在邊境一帶深得民心(這一點在“鹹有父風”的陸抗身上亦有體現 )。【其所生得,皆加營護,不令兵士干擾侵侮。將家屬來者,使就料視。若亡其妻子者,即給衣糧,厚加慰勞,發遣令還,或有感慕相攜而歸者。鄰境懷之,江夏功曹趙濯、弋陽備將裴生及夷王梅頤等,並帥支黨來附遜。遜傾財帛,周贍經恤。】
除此之外陸遜也並非好動干戈之人,能以不動刀兵的計策解決的問題堅決不訴諸武力。比如離間逯式去除邊患即是頗為成功的一個案例。【又魏江夏太守逯式逯音錄。兼領兵馬,頗作邊害,而與北舊將文聘子休宿不協。遜聞其然,即假作答式書雲:“得報懇惻,知與休久結嫌隙,勢不兩存,欲來歸附,輒以密呈來書表聞,撰眾相迎。宜潛速嚴,更示定期。”以書置界上,式兵得書以見式,式惶懼,遂自送妻子還洛。由是吏士不復親附,遂以免罷。】
六年,中郎將周祗乞於鄱陽召募,事下問遜。遜以為此郡民易動難安,不可與召,恐致賊寇。而祗固陳取之,郡民吳遽等果作賊殺祗,攻沒諸縣。豫章、廬陵宿惡民,並應遽為寇。遜自聞,輒討即破,遽等相率降,遜料得精兵八千餘人,三郡平。
赤烏六年,中郎將周祗請求在鄱陽招募士卒,孫權將此事下詢陸遜。陸遜此前長期督領豫章、鄱陽等郡地 ,對此無疑見地極深 ,認為鄱陽郡的民眾容易發動擾亂難於安分守己,不可前往招募,恐怕由此招致他們成為賊寇。而周祗堅持要求招募,郡民吳遽等人果然作亂殺死周祗,攻佔了幾個縣城。豫章、廬陵的慣匪,一起響應吳遽為寇作亂。陸遜聽聞以後 ,隨即前往征討打敗了亂軍 ,吳遽等人紛紛向陸遜投降,陸遜從投降的人裡挑選精兵八千餘人,三郡由此平定。(家常便飯了~)
明年,吳將陸遜向廬江,論者以為宜速赴之。寵曰:“廬江雖小,將勁兵精,守則經時。又賊舍船二百里來,後尾空縣,尚欲誘致。今宜聽其遂進,但恐走不可及耳。”整軍趨楊宜口。賊聞大兵東下,即夜遁。
太和六年(232年),陸遜曾移兵滿寵所守的廬江,不少人聽說陸遜帶兵都認為應趕快救援。滿寵與東吳打交道多時,也是一位頗有才幹的將領,憑著對吳軍的瞭解卻認為廬江雖小,但是兵精將猛,定能堅守一段時日。再說,敵軍棄船深入二百里,後方空虛,正宜誘其深入,乘機擊敗他們。應當聽之任之,讓其推進,讓他們連逃跑都來不及。於是整肅軍隊開往楊宜口。陸遜提前探知到了魏軍大兵東下支援的訊息,便放棄了此次軍事行動果斷率軍於夜間撤退了。陸遜能順應局勢做出最為合理的軍事決策,不強求交戰和獲得勝利,堅決不打無把握的戰爭,可見他的軍事思想和對軍事的理解已經站在了絕大多數人之上,能比得過他的恐怕也不過寥寥數人。
此外還有在三國志陸遜本傳中不考而在吳主傳中僅一筆帶過的“陸遜城邾”的戰績。
《襄陽記》:吳赤烏三年使【陸遜攻邾城,常以三萬兵守之】
《曹騰碑》:【曹氏族出自邾】
《水經注》:漢為邾縣。三國初屬魏。吳赤烏二年,【陸遜拔邾,築城置戍,以為重鎮】
《寰宇記》:邾縣城故城在黃州東三十里,臨江與武昌相對。三國時初屬魏。吳赤烏三年,【使陸遜攻邾城,常以三萬兵守之】
《一統志》:邾縣故城,今湖北黃州府黃岡縣治。吳增僅曰:吳初為魏吳境上地,赤烏四年,【陸遜城邾,其地始為吳有】
《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六:邾城,今黃州府城也。三國初屬魏,吳赤烏四年,【陸遜拔邾,築城置戍,以為重鎮】
《三國形勢考》:邾城為吳重鎮,吳魏相攻,互為重地,滿寵預西陽之備,而吳主撒師。【陸遜重邾城之守,而魏人息志】。
諸多史籍均記載了陸遜拔邾的重大戰績,除了具體時間莫衷一是外,均明確了這一史實,而據《曹騰碑》載【曹氏族出自邾】,可見陸遜這一豐功影響絕對非同一般。
此外,他還為東吳貢獻了下一代的國防棟樑陸抗,三國時期唯一一例父子皆入武廟受後代供奉的典範。一門三代嚐盡東吳的興衰,陳壽為他和諸葛亮一起同享人臣之中單獨列傳的殊榮不是沒有道理的。
據上,正史中的陸遜的軍事水平無疑是當時第一流的水準,平生未嘗落敗過,取勝的戰役也都是乾淨利落不留後患戰果豐厚,甚至可以說,單論他的軍事水平和為吳國做出的貢獻,他就值得獨列一傳,受後人景仰
-
3 # 江山青美
在三國中,陸遜絕對是第一梯隊的存在。三國裡,能稱得上統帥的人不多,曹操、司馬懿、司馬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諸葛亮,姜維。
回覆列表
所有的歷史,有有其片面性。所以,要一步一步將其分析。
陸遜,
無論是《三國演義》中火燒連營的精彩描寫,還是在正史,《三國志》中的描述的推斷,亦或是一部分野史的故事之中。都是一個僅次於周瑜的人才。
在夷陵之戰中,擊敗了梟雄劉備,一戰成名。
甚至大部分遊戲中,其重要性以及數值,都是相當高的。
因此,綜合判斷,其能力,應該是不俗的!尤其是軍事天才,應該是三國這段歷史中能排到前二十人的存在!
因為,三國曆史上以少勝多的大規模戰役並沒有幾次。
作為這樣大規模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戰爭。
沒有任何一個君主會啟用一個廢物!
(不要提趙括的“紙上談兵”,畢竟無論誰遇到白起這樣的戰神,我估計最後都是失敗的結果。)
甚至連馬謖之流,只不過都是因為某些巧合,導致萬年的遺憾。
並且,透過呂蒙的戰鬥天才,在看呂蒙對於陸遜所表現出的態度。
說明陸遜從小就是一個天才兒童,是在江東給予江東大部分人一個“天才”的客觀思維的唯一個和周瑜相提並論的人。
並且,史上曾說,陸遜長相酷似周瑜。
所以,我相信,三國時期那種帥呆了的人,陸遜應該也可以排到前二十人。
這種以美貌與智慧並存的人,有著極大可能的一個缺點。
就是狂傲,桀驁不羈。
在擊敗強大於自己的西蜀皇帝,劉備之後。
我估計,其依靠的一個重要勢力呂蒙的去世,也是導致陸遜自火燒連營之後,再無更大建樹的主要原因。
以至於最後默默無聞的就故去了。
這也算是三國史上的一個遺憾。
也是其出世之時太過耀眼的原因。
一個人,太優秀,太桀驁不羈。又失去了孫權呂蒙的依靠,肯定會有無數妒忌的人,背後下手。
政治上,陸遜遠遠不如狡猾多端的張昭。
但是軍事上,陸遜肯定不遜於周瑜這樣的英才。
並且本人,喜歡陸遜,要超過周瑜,趙子龍。可以說是本人在三國史上第二喜歡的人才。
第一,就是曹操手下的郭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