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冰出於水1
-
2 # 紅心
小時候每到過年的時候,我記得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跟著我家大人去串親戚!
我清楚的記得,初三四的時候,我穿著一身新衣服,跟著大人的身後去拜年,我家的親戚不是很多,我父親老一輩的人很少,我母親這頭的姐妹倒是很多,所以每年第一個去拜訪的都是我老姨或者我二姨他們家!
過去之後,他們先是噓寒問暖一陣,反正聊的什麼,我也就聽個大概,畢竟心裡有事呢哈哈!就想著啥時候完事,給:我錢,同時也在盼望著,我父親千萬別說先替我收著之類的話,就這樣眼巴巴的看著他們聊了一大頓,才開始拜年,給我壓歲錢!
不多,因為那時候生活原本沒有現在好,我記得最多的時候,我就拿個二十塊錢的樣子,幾乎每年我的壓歲錢都在100塊錢左右,有的時候我能拿到個十多塊錢,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
那時候甭提多開心了。就想撿到寶貝一樣,拿著錢就跑了,到小賣部,那時候沒有超市一說,就是小賣部,賣店,進去,懷揣著一次鉅款,好像有一種世界皆在我腳下的樣子,看看這個,瞧瞧那個,最後還是選擇了糖果,沒辦法最愛吃的就是糖,也就在兩分鐘之後,懷裡的這筆鉅款沒有了,拿著買到的東西,邊吃邊笑!
這就是一種小時候的心態,好像沒有別的花路,又似乎想買的東西有很多,總是盼著壓歲錢的到來!
-
3 # 陌上薔薇1314
謝邀 哈哈,當然是買自己心心念念很久的小東西了。一塊帶香味的橡皮,幾張漂亮女孩的貼畫,都能讓我的小夥伴們中間嘚瑟好久。男孩子的壓歲錢大多都奉獻給各種鞭炮和玻璃球了,做為小吃貨的妹妹,一定會去買糖,我就會忍呀忍,控制住想去買好吃的的衝動,去買自己喜歡的小物件,,現在想想,還挺佩服小時候的自己來。
-
4 # LindsayYip
哈哈,說起這個,真的是記憶猶新!小時候壓歲錢一般在10塊左右。爺爺給10塊,走親戚家拜年,臨走時也會給10塊!然後父母就把錢收好,留給自己的就只有幾塊錢了。然後我會把這幾塊錢做個計劃,多久用多少錢。因為那個時候1毛錢很常見,特別是對於我們小孩子。所以,在學校裡我們都會用毛毛錢,放學後1個冰袋,冰袋有五顏六色的,可以一路吃回家。那個時候特別羨慕能夠買雪糕的人,因為雪糕5毛錢,冰糕2毛錢,但我捨不得,覺得太貴了。所以我每次都買1毛錢的冰袋,吃得老高興了。
-
5 # 麻辣小龍蝦涮肚啦啦啦
買零食,……
我們小時候和現在沒法比,我那時候的壓歲錢才10元,第二天還要被收走,換個1元的。1塊錢就隨便花啦,沒人管。並且只有爸媽給壓歲錢,沒領到過別人的。一般春節那一天就花完啦。
記憶中小時候的春節都是下雪的天。早晨醒來地上厚厚的雪,約上小夥伴,買了辣條,邊吃邊各處去踩雪,很滿足。
上了初中,10元壓歲錢就是自己的了,那時候辣條零食不是誘惑了,也不出去玩了,就把錢攢著。我記得有一年我攢了30元,給自己買了一個雨衣。之前的雨衣太舊了,掉皮,就是不給換。我就自己換了,也很有成就感。
上了高中,大學,壓歲錢就漲到100,慢慢地200。也是留著,有需要的時候花了。收到壓歲錢的時候也沒有什麼興奮感了。
工作後,家裡不給壓歲錢了,瞬間感覺自己老了一樣,不再是孩子了,接受不了,抗議,沒結婚之前就得有壓歲錢俺爸逢人就說,俺閨女這麼大了還給我要壓歲錢呢
不在乎錢多少,就是過節的感覺吧
-
6 # 小兄弟大聲道
我記得我從讀初中開始就沒有得過壓歲錢了,但我還是清晰的記得我得壓歲錢的情景。
我的壓歲錢我做主。那是不可能的,別多想了。
來媽媽幫你保管著,你要用的時候給你。
說說我小時候吧,我這裡得壓歲錢要拜年磕頭,長輩才給,一般給50的比較多,偶爾有拿100的。
還有搞笑的,每次過年他們總是給我說紅色的要大些,要紅色,有人給過年錢的時候,就拿50和1元的(當時是老一元)讓我自己選,我就只要1元的,。結果等我一個個的磕完頭了,也有一大把的錢,零錢。現在想想真的是錯過了幾百萬的感覺,雖然誇張了點,但是也感覺挺搞笑的。
現在過年找不回以前那種感覺了,現在給壓歲錢,就像送禮,那個送給我孩子多少,我要還多少。也不是圖個鬧熱,吉慶。
說到我壓歲錢怎麼花!!!
很簡單,我前面也說了,被動的存父母那了。
當然我們肯定也是不虧的,父母也是怕我們亂花錢,二就是怕弄掉了。過年我們都會穿新衣服,新鞋子,很多朋友小時候的壓歲錢還不夠買這些。(壓歲錢得得多的除外)
壓歲錢,平安幸福每一年,就像一些老人相信的大年初一要守太歲,不出門,為了開年平安順利。
無論信的不信的,主要是開心,快樂!
祝各位答友,空空新年快樂!
-
7 # 奔騰的心76237104
小時候的壓歲錢?
這是一個悲傷的問題。
收到壓歲錢當然是很開心的(雖然也沒有多少),
但是它唯一用途就是用來上交爸媽,哭!!!
-
8 # 奔跑的鍋蓋兒
謝謝悟空的邀請,俺是農村的小時候的壓歲錢很少,一般是兩毛五毛這樣子,好的話有一兩塊。那時候的一兩塊對我來說是鉅款了,心裡開心的不得了。可惜還沒用出去就老媽沒收了,只留下一兩毛給我,雖然不大情願但相對其他小孩只有五分一毛的壓歲錢來說還是不錯了,於是還是開心的拿著去買糖果吃或添一支新鉛筆又或者拿去買小人圖書看。就這樣一下子用完了。唉!這錢從古至今都是不經用啊。
-
9 # 姍姍269186702
每年壓歲錢都很少,一年也湊不到二百塊錢,家裡窮,親戚也少,所以小氣候對壓歲錢期望不是很大,拿了壓歲錢自己也不會花,所以都給父母了,哈哈。現在自己有了孩子,打算每年都給孩子存起來,等他長大後叫他存錢,理財,哈哈!或者讓他適當自己支配
-
10 # 找回丟掉的幸福
小時候過年是很期盼的,那時候最喜歡就是走親戚拜年了,可以拿到壓歲錢,雖然那時候的壓歲錢都是幾毛的,但是那時候的錢也能買很多東西,一塊錢就能買一大把糖果,不過那時候的壓歲錢,都是很寶貴的存起來,等開學的時候,買筆,買本子,等學習用品。
想想那時,自己有一筆錢,自己掌控真的很開心。
-
11 # 教育林澤康
記憶中,我的壓歲錢有這麼幾種花法:
1.買玩具。小時候沒有誰不想玩玩具的。那時候一有錢就是買各種小玩具,男孩都是車控、槍控,什麼小汽車、帶塑膠彈的手槍、塑膠劍,要是錢多一點還會買個裝電池的賽車或遙控車。當時就覺得拿個手槍、一把劍老酷了,見到什麼就打。估計每個男孩都有俠客夢。
2.買菸花爆竹。過年嘛,壓歲錢還具有過年的氣息。所以也喜歡買各種鞭炮和煙花,什麼二踢腳、沖天炮,小管的煙花,還有像小“電焊”的煙花。玩鞭炮可是一個技術活,喜歡扔水裡、插泥裡、水瓶裡,甚至有人扔牛糞裡。
3.當上學的生活費有時候爸媽會直接說,壓歲錢自己留著,就當下個學期生活費了。這個時候,壓歲錢就不能隨便花了,得花在刀刃上。主要就是吃飯吃零食了。當時的零食不過就是各種形狀的糖果、果脯、泡麵、辣條等等。食堂就吃著五毛一塊的沒有油水的菜。
4.直接給爸媽保管哈哈,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經歷。也被譽為人生幾大謊言之一。爸媽幫忙保管之後,就沒有下文了。當然,其實爸媽最終也是把那些錢“無形之中”花給我們了。
當然,除此之外,還會花一部分去網咖玩遊戲、打老虎機,也會給爸媽、朋友買禮物什麼的。
-
12 # liubji
小時候父母給的壓歲錢自己也不會花的,那個年代都窮,那時候過年收到的壓歲錢只有幾塊錢!過完了年就還給父母了!
-
13 # Peaceworld2021
小時候的壓歲錢,都上交給爸媽了,用來交學費了吧,自己沒有留下,最早的記憶中(大概七八歲)爺爺奶奶給我們每個孫子一塊,叔叔們給十塊,後來爺爺奶奶給十塊,叔叔們給50,這中間大概有六年吧,爺爺生病後(2000年)後就不在老家過年了,因為爺爺要化療,那時我14歲,瘋狂的叛逆期,再後來爺爺去世了(2004年),那時我也開始讀大學了,壓歲錢這個話題,勾起我很多回憶,謝謝您的提問。
-
14 # 平淡人生123611839
小時候我們的壓歲錢都讓大人給放著,因為好丟三落四的,父母給放著安全,慢慢的就能給自己交學費,買些鉛筆,橡皮,尺子,本子之類的,時間長了都不夠,父母就在給填補。
-
15 # 喂呦vu
我自己儲存的
有大部分是存著的
一小部分花掉
不像某些同學
壓歲錢
嘿嘿
-
16 # 睿哥粑粑
兒時那些年,50以上就是大筆壓歲錢了,都是交給父母,過完節用於買學習用品以及新衣服,小點的都是自己留下來買遊戲卡,還有炮,手槍等玩具
回覆列表
如今過年,孩子的壓歲錢跟當年可不一樣了,小時候,幾十塊就已經覺得是天文數字了,可是如今的小孩的壓歲錢,看朋友圈有人曬出萬元的級別,簡直倒吸一身冷汗啊,孩子還這麼小,真的應該自己處理這些壓歲錢嗎?小時候,我的壓歲錢似乎都被媽媽用各種方法騙走了,你們肯定也都一樣吧,但是如今的熊孩子不太好騙了呢,所以,有什麼方案可以讓孩子既能學會理財,又能合理處理壓歲錢最好不過了。1、去開了一個屬於他的銀行賬戶
去開賬戶的時候,出了兩個方案,一個是用我的身份證,辦一個親子賬戶,另一個是用他的身份證,辦一個真正屬於他的賬戶。小杜選了第二種方案,但是,第二種方案每次只能提取50元或者100元,這樣雖然不能亂花,但是,也沒有辦法進行大額消費。2、 支付自己的餐費和學費
幼兒園每個月的費用不低,所以,小杜決定用自己的壓歲錢給自己交費,還非常有頭腦的說,一部分用來交學校的費用,其他的仍舊是選擇存起來。尼瑪,你這是坑我吧,你的壓歲錢交一次兩次就光了好不好,哈哈哈。
3、 用在旅遊基金上
小杜喜歡出去旅行,他特別愛坐各種交通工具,飛機火車甚至公交車,所以,他決定留一部分壓歲錢用在出去玩的時候,他說終於可以請爸媽吃頓飯了,很開心的樣子。
4、 給弟弟買新衣服
他還有一個用途,就是拿出一部分錢,用來給二寶買新衣服,因為他覺得二寶穿了很多都是他小時候穿過來的衣服,應該也要給他買幾件新衣服穿。這一點,讓我很感動的是,他竟然能夠設身處地為弟弟著想了呢。
5、 當做平時的零花錢
當然,他也提出拿出一部分放在他的儲蓄罐裡,當做平時的零花。比如奶奶出去買菜,可以拿他的零錢,姥姥出去打水,可以用他的零錢,爸爸出去買早餐,可以用他的零錢,媽媽出去坐公交車,可以用他的零錢,他的零錢成為大家的萬能零錢包,隨用隨取。
6、 記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
小杜還自己領了一個本子,決定記錄下超過2元的每筆收入和支出。他還不會寫字,只會寫數字,所以,讓我幫他寫前面的,他自己寫後面的,他說需要拿出幾張10塊的,因為他還有弟弟妹妹,他要給大家分享一下,於是掰著指頭把親戚家的比他小的孩子都數了一遍,每人10元。
7、 每三個月一次的電影基金
小杜說自從第一次看了電影,覺得在電影院裡看動畫片挺好的,於是決定以後以後三個月看一次電影,他的壓歲錢裡要預留出這部分錢。是啊,5歲才第一次進電影院,因為之前一直擔心孩子太小去電影院不適應,另外還有就是孩子太小電影時間太長容易憋尿,現在好了,他也有了自己的娛樂方式,雖然一年才有四次。
8、 跟媽媽一起獻愛心
媽媽每年都會各種獻愛心,雖然每次數額都不大,但是都是代表了媽媽的心意,這個習慣從還沒有當媽媽就開始了,所以小杜也很受影響,他決定拿出100元,也用在獻愛心上。他還把這100元放進了一個錢包,上面讓我寫了三個字,獻愛心,並且放到了抽屜裡,他說如果媽媽下次需要獻愛心的時候,可以先用他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