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募輔大將軍
-
2 # 舊事舊人歷史說
首先,漢光武帝劉秀並不是一介布衣。他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
王莽篡漢以後相繼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暴動起義。公元23年2月其軍為了保證期的民意正統。立漢朝宗室更始帝劉玄為天子,第一菜,劉秀時任太常,偏將軍。
公元23年為了鎮壓農民起義,王莽派司徒王尋大司徒王邑等率領42萬大軍,進攻昆陽。劉秀在昆陽之戰中嶄露頭角,立有大功。在起義的農民軍中和朝廷的軍隊裡,建立了很高的人物。之後他又進攻邯鄲,去兵真定(今河北石家莊北)。
為了獎賞劉秀,更始帝劉玄封劉秀為蕭王。以表彰他的功勳。更始帝劉玄進入長安以後。他雖然消滅了王莽,但是,大多數農民軍對他還是很不滿的。但是這個更是皇帝,根本不理會朝政,整日在後宮與女人們飲酒作樂,引起了農民軍的極大不滿。最後,農民軍,被逼無奈之下,放火焚燒了長安宮室。結果這一招可不要緊,一些有野心的農民軍趁機作亂,乾脆把西漢皇陵都給發掘了。為了穩住局面,在農民軍的威逼之下,更始帝劉玄下詔,自請退位。
在長安亂成一鍋粥的時候,劉秀得到了上天的啟示。“劉秀髮兵捕不到,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有了這一點,上天的啟示之後,劉秀作為漢朝皇室的正統,他不在乎這昏庸的皇帝,在部下的勸諫之下,她再三考慮,終於決定在洛陽稱帝。由此東漢建立。劉秀成為了東漢的開國君主——漢光武帝。
-
3 # 悅華侃娛樂
劉秀能夠重新整個漢家天下,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第一是出身,雖然說劉秀時期家道沒落,但是漢室宗親,後裔的名號在當時的社會還是能夠起非常巨大的作用的,根紅苗正。第二是,劉秀自身的人格魅力,劉秀幾乎是最完美的帝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知人善用,人盡其才,而且,能夠調動將領的積極性,人們對他都很信服。第三是,良好的時勢,也就是運氣成分,劉秀得天下幾乎都是順風順水的,立於時代潮頭,順勢而為,水到渠成。
-
4 # 第一歷史視角
古之帝王,萬古流芳者,多是有大才、大德之人!其不光有執政期間的出色政績,更有為後世文人所傳頌的君德之風!
縱觀華夏五千年曆史,能配上"萬古流芳"、"文韜武略"這幾字的帝王,劉秀無疑是當屬其中!在這些最優秀的帝王當中,劉秀是非常著名的一代明君!
總結分析劉秀重整山河,再建漢室的歷史過程,我們會發現劉秀成就帝王之位,絕非偶然,而是存在一定的必然!翻書讀史,讓我們一同解讀劉秀成就帝王霸業的歷史面紗!
1、根正苗紅,漢室宗親後裔,盡占人和劉秀為東漢政權的開創者,漢高主劉邦九世玄孫,他的身份用現代的話說是根正苗紅,絕對正統的皇室子孫,他在西漢政權風雨飄搖,外親王莽篡漢建新之時,和他的個哥哥劉縯以漢室宗親的正統身份,振臂一呼,天下英雄及劉室宗親無不遙相呼應……劉秀趁勢而起,韜光養晦……一步步奪得天下……!
2、抓住天時,隱忍不發,後發制人我們來看下劉秀舉事前的歷史環境,西漢末年,接連繼位幾位皇帝都才智低下,昏饋不堪,朝廷大權漸漸落到了外戚王莽手中,這王莽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一位很有城府,包藏禍心的“竊國大盜”,史書描述王莽,很善於沽名釣譽,他在沒有得到實權時,表現的很有君子之風,像古代孟嘗君一樣,賢名遠播,口碑很好,而一旦大權在握,就野心暴露,他不光在朝中排除異己同僚,扶植自己親信黨羽,更逼迫漢帝將皇位禪位於他,自個稱帝建國號為"新"。王莽建國後,也欲影象歷史上的開國王朝一樣,有所作為,他頒詔實行了一系列的新政改革,史稱“王莽改制”!
然而,所謂"德不配位,天不佑之",王莽的一系列改革,並未換來新朝的勃勃生機,反而更加激化了社會矛盾,新政的實施,觸動了各地上層官僚、仕族的利益……引起了他們激烈的牴觸……而此時的老天爺也不做美,剛剛建立不久的新朝幾年內是異象頻現、災害頻出、枯旱連年、兵革四起。老百姓常年食不果腹,飢腸轆轆,每日生活似水深火熱般難熬,而王莽政權未能採取有效的救災撫民政策,引起民怨沸騰,天下民心思漢良久……最終,王莽新朝後期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以赤眉、綠林這兩支起義軍最為著名。
在這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之際,劉秀兄弟感覺天時已到,遂以“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為政治願景,起兵反新,其所統領的軍隊號稱舂陵軍。不久,為了壯大反莽力量,舂陵軍與綠林軍進行了聯合,實力大增。最終聯軍依靠決定勝負的昆陽之戰,大敗王莽四十二萬主力大軍於昆陽,為王莽政權的覆滅敲響了最後的喪鐘,更始元年九月,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亂軍之中被殺死,新朝正式滅亡。
在與王莽各路大新軍征戰攻伐中,劉秀與哥哥劉縯聲名鵲起、異軍突起,成為了一支抗擊大新朝軍的中堅力量。然爾,劉秀與哥哥劉縯的聲望威名引起了同宗更始皇帝劉玄的忌憚,特別是劉秀哥哥的威望在當時更嚴重威脅劉玄的皇位,於是在綠林軍等權臣的謀劃下,找了一個抗命不遵的由頭殺死了劉秀的哥哥劉縯......
在昆陽之戰中立下首功的劉秀得知哥哥被殺的噩耗,萬分悲痛,更始帝“天下未定,先猜忌屠戮功勳大將”的作法,深深刺痛了劉秀的心,更讓他深深看透了猜忌心重的更始帝劉玄不是當世明主,跟著他混遲早要完蛋,現在的自己只是受劉玄掌控的籠中之鳥,要想飛出牢籠,自由的在天空中翱翔,還沒有這樣的好時機……而且劉秀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實力不可能為哥哥報仇,更不能取代更始帝劉玄匡扶漢室…..他現在能做的只能是隱忍不發,韜光養晦、隱忍負重…等待時機.....
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而被害,劉秀返回宛城向更始帝劉玄俯首謝罪,雖然昆陽首功當屬劉秀,但他從不表昆陽之功,只提兄長犯上抗命,自己也有萬分過錯,其言詞誠懇殷切,聲言願受一切君上責罰…..
更始帝劉玄雖然除去了劉秀哥哥劉縯這一心頭大患,但他也知道雖然推翻了王莽政權,但天下還有許不多不肯臣服的各路諸侯需要靠劉秀這樣的人才去招撫平定,劉秀有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還得讓他好好的為其效力,故劉秀不但未獲罪,更始帝劉玄反而為了拉籠劉秀封其為武信侯。
得到重用的劉秀心裡明白,更始帝如此厚待自已只不過是利用自己為他的江山努力效力,一旦更始帝劉玄江山穩固,自個就會像他哥哥劉縯一樣功高蓋主、身首異處…….劉秀自此事後,更加韜光養晦、謙卑謹慎,在經過無數個日夜的等待後,劉秀終於謀劃抓住了一次重要機會——出撫河北。
更始元年(23年)十月,更始帝劉玄派遣劉秀行大司馬事北渡黃河,招撫河北各州郡。在行進的路上,劉秀的摯交鄧禹杖策北渡,追趕上劉秀,對劉秀說劉玄日後必敗,天下之亂必起,力勸劉秀提早“招攬四方英雄,取悅民心,再立高祖之基業,拯救萬民之性命,並以肯定的語氣說道,以劉秀的智慧謀略,天下可定!”鄧禹的話,正應合了劉秀的心意。劉秀到了河北後,廣攬四方英雄豪傑,讓帳下人才濟濟,不久又迎娶手握十數萬重兵的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實現政治聯姻,獲得了真定王劉楊強有力的軍事支援……
在經過劉秀一番苦心經營,征討攻伐後,劉秀最終消滅了割劇河北的諸侯勢力,並迫降了數十萬佔據河北州郡的銅馬農民軍,一統河北,至此劉秀有了與更始帝劉玄一決高下的資本,也有了掃平天下各路諸侯的實力!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已是“跨州據土,擁兵號稱百萬”的劉秀在眾將簇擁下,於河北鄗城稱帝,史稱其為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3.文韜武略,識人善任、君臣同心、一統天下漢光武皇帝劉秀,很有韜略,無論是推翻王莽政權最為關鍵的昆陽之戰,還是在日後翦滅各路群雄的征戰中,都體了他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他識人善任,獨俱伯樂之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東漢開國雲臺二十八將等開國賢能之士能取得如此歷史功績,也是劉秀慧眼識英才,充分放權信任使然。劉秀賞罰有信,心懷仁義,對待開國功臣,並未像他的先祖劉邦那樣,“敵國破,謀臣亡”的屠戮功臣,而是做到君臣能“共患難,也能共享富貴”。史書記載,劉秀奪取天下後,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宿將為列侯,給予他們尊貴的地位,只是削其兵權,讓其不俱備造反的能力,讓這些功臣少些無妄之念,安分守己,得已善終。
反觀更始帝劉玄,遷都長安後開始沉湎女色,不理朝政,又猜疑殺害、逼走了不少身邊的功臣戰將,民心盡失,最後劉玄在劉秀和赤眉軍的夾擊下,兵敗投降身亡。更始政權滅亡後,在光武帝劉秀指揮下,東漢君臣上下一心,先滅赤眉,後平關東,得隴望蜀,最終經過連年的攻伐征戰,一統天下,建立輝煌的東漢王朝。
4. 勤於政事,開創“光武中興"盛世王朝得到天下的光武帝劉秀,深知天下江山來知不易,他每日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他制定頒佈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與民休息、利國利民的治國良策,以恢復國家實力。如實行輕徭薄稅,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打擊貪官汙吏,抑制豪強,加強中央集權,大力裁撤官吏,合併郡縣。其次偃武修文,不尚邊功。到劉秀執政晚期,東漢全華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兩千多萬,增長了一倍還要多,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快速發展,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
劉秀的一生是中華歷史星河裡,眾多位優秀帝王中頗為耀眼璀璨的一顆帝星,他的為君為政之道 ,值得我們後人去品味借鑑,研讀學習,他一生的雄才大略為後世稱頌樂道,他的蓋世英名萬古留芳……
回覆列表
劉秀早年經歷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 劉發一脈,劉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則而從列侯遞降。到他父親劉欽這一輩,只是濟陽縣令這樣的小官員了。
西漢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農曆 十二月甲子夜(公元前5年陽曆1月15日)生光武於縣舍劉秀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他出生的時候,有赤光照耀整個房間,當年稻禾(嘉禾)一莖九穗,因此得名秀。元始三年(3年),劉欽去世,年僅9歲的劉秀和兄妹成了孤兒,生活無依,只好回到祖籍棗陽舂陵白水村,依靠叔父 劉良撫養,成了普通的平民。
由於劉秀勤於農事,而其兄 劉縯好俠養士,經常取笑劉秀,將他比做劉邦的兄弟劉喜。新朝 天鳳年間(14年―19年),劉秀到長安,學習《尚書》,略通大義。
舂陵起兵
劉秀統一關東之戰要圖
西漢自漢元帝以來,朝政日益衰敗。到了漢成帝之時,成帝昏聵 不堪,委政母族。致使以太后王政君為首的王氏外戚集團獨攬了朝政大權;又專寵趙氏姐妹,從而形成了“趙氏亂於內,外家擅於朝”的局面。
漢哀帝死後,王政君之侄 王莽連立漢平帝、孺子嬰兩幼主,其地位歷經“安漢公”、“攝皇帝”,表面上幾乎就是昔日 周公 攝政的再次重演。初始元年(8年),王莽廢孺子嬰(劉嬰)為定安公,正式代漢登基稱帝,建立了 新朝,建元“始建國”,西漢在歷經214年的統治後終於滅亡。
新莽末年,因其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不切實際,又觸動了上至豪強、下及平民的利益;加之水、旱等天災不斷,廣袤中原赤地千里、 哀鴻遍野。終於,在新莽天鳳年間, 赤眉、 綠林、 銅馬等數十股大小農民軍紛紛揭竿而起,大批豪強地主也乘勢開始倒莽。頓時,海內分崩,天下大亂。
劉秀雖名為皇族後裔,但他這一支屬於遠支旁庶一脈。劉秀為人、與其長兄 劉縯不同,劉縯不事家人居業,傾身破產,交結天下豪傑,和南陽的諸多子弟都欲趁亂起兵,欲圖大事;而劉秀則為人“多權略”,處事極為謹慎。劉秀經過了深思熟慮,見天下確已大亂,方才決定起兵。
地皇三年(22年)十一月,劉秀從宛城來到舂陵,會同大哥劉演打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於 舂陵正式起兵反莽。
昆陽之戰
因為劉秀兄弟和南陽宗室子弟在南陽郡的舂陵鄉(今湖北棗陽)起兵,故史稱劉秀兄弟的兵馬為舂陵軍,舂陵軍的主力為南陽的劉氏宗室和本郡的豪傑,兵少將寡,裝備很差,甚至在初期,劉秀是騎牛上陣的,這也成為了後世演義中的一段佳話,即所謂的“ 牛背上的開國皇帝”。後經過激戰殺死了新野尉,劉秀才有了戰馬。為了壯大聲勢,加強反莽力量,舂陵兵與新市、平林、下江這三支綠林軍中的最大的主力進行了聯合,從而擴大了相互的力量,並先後於 沘水、育陽等地與新莽的征討大軍激戰,大破莽軍,並擊殺了新莽大將甄阜、梁丘疵等人。
更始元年(23年),西漢宗室劉玄被綠林軍的主要將領擁立為帝,建元“ 更始”,是為更始帝。對此, 劉縯及南陽劉姓宗室極為不滿,只是迫於在聯軍之中,綠林軍人多勢大,又有強敵在前,只得暫且作罷。劉縯被封為大司徒,劉秀則受封為太常偏將軍。更始政權建立,複用漢朝旗號,此舉大大震動了 新朝, 王莽即遣大司空王邑、 大司徒王尋發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萬撲向昆陽和 宛城一線,力圖一舉撲滅新生的更始政權。
同年五月,王邑、王尋率軍西出洛陽,南下 潁川(今河南 禹縣),與嚴尤、陳茂兩部會合,迫使劉秀的部隊從 陽關(今河南禹縣西北)撤回昆陽。昆陽漢軍僅九千人,眾恐不敵,欲棄城退守荊州故地。劉秀以“合兵尚能取勝、分散勢難保全”為由,說服諸將固守昆陽。此時王莽軍已逼近城北,劉秀率13名騎兵乘夜出城,赴 定陵縣、郾縣調集援兵,後有步兵、騎兵一萬七千精兵赴援昆陽。
王邑等人自恃兵力強大,揚言:“百萬之師,所過當滅,今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後舞,顧不快耶!”王邑軍向昆陽城發起進攻,並挖掘地道,製造雲車。昆陽守軍別無退路,堅守危城。此時王莽軍久戰疲憊,銳氣大減。劉秀於六月一日率領步騎萬餘人馳援昆陽。劉秀親率千餘精銳為前鋒,反覆猛衝,斬殺王莽軍千餘人,漢軍士氣大振。隨後又以勇士三千人,迂迴到敵軍的側後,偷渡昆水(今河南葉縣輝河),向王邑大本營發起猛烈的攻擊。王邑依舊輕敵,下令各營勒卒自持,不得擅自出兵,自行和王尋率及萬人迎戰,王邑兵馬陷入困境,王尋戰死,諸將未敢出援。昆陽守軍見城外漢軍取勝,乘勢出擊。王莽軍大亂,紛紛奪路逃命,互相踐踏,積屍遍野。此時突然大風飛瓦,暴雨如注, 滍水暴漲,王莽軍萬餘人涉水被淹死,滍水為之不流。
新朝號稱百萬大軍的主力覆滅於昆陽城下, 三輔震動, 新莽政權土崩瓦解。 更始元年九月,綠林軍攻入長安, 王莽死於混戰之中,新朝覆滅。
出撫河北
在昆陽之戰中立下首功的劉秀則馬不停蹄的南下攻城略地,此時一個噩耗傳來,劉秀的 長兄大司馬劉縯被 更始帝所殺。哥哥無故被殺,對劉秀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打擊,但是劉秀能強忍悲傷,益發謙遜,而且悲憤不形於色,正是彰顯出了劉秀的韜光養晦、隱忍負重。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他急忙返回宛城向劉玄謝罪,對大哥劉縯部將不私下接觸,雖然昆陽之功首推劉秀,但他不表昆陽之功,並且表示兄長犯上,自己也有過錯。 更始帝本因劉縯一向不服皇威,故而殺之,見劉秀如此謙恭,反而有些自愧,畢竟劉秀兩兄弟立有大功,故劉秀不但未獲罪,反而得封武信侯。劉秀回到宛城並受封武信侯後不久,在宛城即迎娶了他思慕多年的新野豪門千金—陰麗華。
但是,劉秀心裡明白,即便是一時讓更始帝不猜疑自己,以後也可能會 得到與兄長劉縯一樣的下場,畢竟自己聲名遠播、功高震主。
當時新莽王朝雖然覆滅,但是河北(黃河以北)各州郡都在持觀望態度,未曾歸附 更始政權,赤眉軍在山東發展迅速、聲勢日益壯大,還有“河北三王”、銅馬、尤來、隗囂、公孫述等等割據勢力,劉賜對劉玄說:“劉秀是去河北招撫的最佳人選。並且河北一帶只能是劉秀去才合適。”再說,能不能擺平河北,決定更始政權的命運。當時南方流行一個童謠:“得不得,在河北。”可是以大司馬朱鮪為代表 綠林軍出身的將領強烈反對劉秀出巡河北。當初劉玄殺劉縯,就是朱鮪和李軼的強烈提議,朱鮪他們不讓劉秀去的原因很簡單,不是他沒有能力,而是他的能力太強了。劉玄很為難,朱鮪這邊的反對意見也是很有道理的,讓他去,劉秀勢力壯大,太危險,不讓他去,河北的招撫工作做不好,更危險。就在劉玄猶豫不決的時候,馮異給劉秀出了一條錦囊妙計,馮異勸劉秀,一定要 想辦法巴結左丞相曹竟,劉秀聽從了馮異的建議,“厚結納之”。
登基稱帝
更始元年(23年)十月,更始帝 劉玄遣劉秀行 大司馬事北渡黃河,鎮慰河北州郡。路上,劉秀的摯交鄧禹杖策北渡,追趕上劉秀,對劉秀言劉玄必敗,天下之亂方起,勸劉秀“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以公而慮,天下不足定也!”鄧禹的話,正合劉秀的心意。劉秀到河北後不久,前西漢趙繆王之子劉林即擁戴一個叫做 王郎的人在 邯鄲稱帝,而前西漢在河北的另一王室、廣陽王之子劉接也起兵相應劉林。一時間,劉秀的處境頗為艱難,甚至有南返逃離河北之心,幸得 上谷、 漁陽兩郡的支援,尤其是上谷太守 耿況之子、少年英雄耿弇,一身豪氣,對劉秀言道:“漁陽、上谷的 突騎足有萬騎,發此兩郡兵馬,邯鄲根本不足慮”。劉秀高興的指著耿弇道:“是我北道主人也”。不久劉秀率軍在更始帝派來的尚書令謝躬和真定王劉楊的協助下,攻破了邯鄲,擊殺了王郎等人。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促成和真定王劉楊的聯盟,劉秀親赴真定王府,以隆
重的禮儀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此時距劉秀在宛城迎娶陰麗華尚不足一年。
見劉秀在河北日益壯大,更始帝極為不安,他遣使至河北,封劉秀為 蕭王,令其交出兵馬,回長安領受封賞,同時令尚書令謝躬就地監視劉秀的動向,並安排自己的心腹謝躬做 幽州牧,接管了幽州的兵馬。劉秀以河北未平為由,拒不領命。不久,劉秀授意手下悍將吳漢將謝躬擊殺,其兵馬也為劉秀所收編,而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與上谷等地的太守韋順、蔡允等也被吳漢、耿弇等人所收斬。自此,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
劉秀髮 幽州十郡 突騎與佔據河北州郡的 銅馬、尤來等農民軍激戰,經過激戰,迫降了數十萬銅馬農民軍,並將其中的精壯之人編入軍中,實力大增,當時關中的人都稱河北的劉秀為“銅馬帝”。25年六月,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眾將擁戴下,於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固城店鎮)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 建武。為表重興漢室之意,劉秀建國仍然使用“漢”的國號,史稱後漢(唐末 五代之後也根據都城洛陽位於東方而稱劉秀所建之漢朝為 東漢),劉秀是為漢世祖光武皇帝。
擊滅赤眉,掃平關東
建武元年(25年)十月,劉秀定都洛陽。此時的長安,極度混亂, 赤眉軍擁立傀儡小皇帝劉盆子建立了 建世政權,擁兵三十萬眾,進逼關中, 更始遣諸將與赤眉大軍交戰,均大敗而歸,死傷甚重,三輔震動!不久,更始向赤眉請降,獲封為長沙王,後為赤眉縊殺。劉秀聞綠林、赤眉兩大起義軍發生了火併,也派 鄧禹西入關中,以觀時變。此間,三輔大飢,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赤眉數十萬大軍擁在長安,不日糧草即告匱乏,只得撤出長安西走 隴右以補充糧草,結果為割據隴右的 隗囂所敗,恰是嚴冬,“逢大雪,坑谷皆滿,士多凍死”,赤眉數十萬大軍只得東歸再次折回長安,並擊敗了進駐那裡的鄧禹軍,迫使其退出長安,但此時的赤眉軍也遭受了極大的消耗。見鄧禹的西征軍不利,劉秀遣 馮異前往關中,代替 鄧禹指揮西征大軍。馮異到後,鄧禹聯合馮異部與赤眉再戰,結果再次大敗,馮異只率少數人棄馬步行才得脫身歸營,而鄧禹則敗走宜陽。馮異收攏歸散的部下,堅壁清野,待機再戰。不久,馮異軍與赤眉再次大戰於崤底(今河南 澠池西南),雙方均傾眾而出,一直大戰到太陽偏西。在此之前,馮異提前選精壯之士換上與 赤眉軍一樣的裝束,伏於道路兩側,此時見雙方皆已力衰,伏兵殺出,赤眉大軍驚潰大敗,被馮異迫降者八萬餘人。崤底之戰,使得赤眉軍再遭重創,加之糧草已盡,不得已再次轉向東南方,力圖補充糧草和人馬,擺脫困境。
早在崤底之戰前,劉秀鑑於關中大飢,人相食而 隗囂的重兵又陳於西方的局面,料赤眉必向東或南方向運動,遂遣破奸將軍侯進等屯 新安(今河南澠池東),建威大將軍耿弇屯 宜陽(今河南宜陽西),在東、南兩個方向堵截赤眉東歸或南下之路。不久,劉秀得知馮異在崤底大破赤眉,而赤眉軍主力十多萬眾南下走宜陽,劉秀乃親自引大軍馳援宜陽一線,與耿弇等人會合,共同阻擊赤眉南下。劉秀親率六軍,於宜陽前線將大軍擺開陣勢,大司馬吳漢精兵於最前,中軍在其後,驍騎兵和帶甲武士分陳於左右兩側。赤眉大軍兵士疲敝,糧草缺乏,士氣低落到了極點,自崤底失敗後一路從關中折向南,至宜陽,正迎面撞上劉秀佈下的重兵,兵困糧乏的 赤眉軍根本無力再戰,而後面又有馮異的大軍,再回關中已無可能。在已陷入絕境的情況下,尚有十幾萬兵馬的赤眉大軍無奈在宜陽被迫請降,並向劉秀呈上了得自更始帝之處傳國 玉璽和更始的七尺寶劍。赤眉降後,上繳的兵器和甲冑堆放在宜陽的城西,與旁邊的熊耳山(山名,因似熊耳而得名,在宜陽以東)一樣高。至此,起自新莽 天鳳五年,縱橫山東十餘年的赤眉軍被劉秀扼殺在了血泊之中。
在與 赤眉軍在關中激戰的同時,劉秀在關東(即函谷關以東)一線亦派遣以 虎牙將軍蓋延為首的諸將對 梁王劉永進行了東征。劉永,西漢梁孝王劉武的八世孫,其家世代為梁王,據梁地,故在梁地素有威名,聲望極大。王莽攝政之時,其父梁王劉立因結連平帝外家衛氏,被王莽所殺。 更始帝立,劉永覆被冊封為梁王,據舊地。後更始政亂,劉永遂據國起兵,以其弟劉防為輔國大將軍,招攬沛人周建等豪傑為其將帥,攻下齊陰、 山陰、沛、楚、淮陽、汝南等二十八城,並遣使拜董憲為翼漢大將軍(後又封海西王)、張歩輔漢大將軍(後又封齊王),與共連兵,遂專據東方。 更始敗亡之後,劉永自稱天子,在 睢陽登基。對於劉秀來說,近在東方睢陽的劉永是對其威脅最大的軍事集團,劉永所在的睢陽距洛陽近在咫尺,時刻威脅著京師洛陽的安全。自建武二年始,劉秀先後派 虎牙將軍蓋延和建威大將軍耿弇分別平定了割據睢陽的劉永和青州的張歩,特別是耿弇與齊王張歩的戰鬥,極為慘烈,“城中溝塹皆滿,八九十里殭屍相屬”。此間,劉秀還親征海西王董憲,大獲全勝。到建武六年初,關東基本上為劉秀所定。
得隴望蜀,一統天下
自建武元年(25年)至建武六年(31年)初,經過近六年的東征西討,劉秀已經基本上控制了除隴右和巴蜀之外的廣大中原之地,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的東方,與西北隴右的 隗囂、西南巴蜀的 公孫述形成了鼎足之勢。
建武五年(30年)四月,光武帝至長安,告隗囂將派建威大將軍耿弇等七將軍從隴西攻蜀。隗囂反對,並派大將王元率兵據隴坻(今陝西隴縣西北),伐市塞道阻止漢軍進攻。四月,漢軍沿渭北平原翻隴山仰攻隴坻,結果大敗。王元跟蹤追擊,幸馬武率精騎斷後,使漢軍得以撤回。劉秀留耿弇守漆縣(今陝西彬縣),馮異守栒邑(今陝西旬邑東北),祭遵守沂縣(今陝西隴縣南),另調吳漢由洛陽西進,在長安集結兵力。隗囂乘勝派行巡攻栒邑,王元取肝縣,均被擊敗。時割據河西的竇融已歸附劉秀,進攻金城(今甘肅蘭州市西北),擊破助隗囂的羌族豪強何封等部,隗囂腹背受敵。隗囂大將馬援也在隗囂反漢時歸附於漢。光武帝給其精騎五千,招降隗囂部屬和羌族豪長,從內部分化瓦解隗囂。隗囂上書劉秀表示親善,企圖以此作為緩兵之計,未遂。即派使向公孫述稱臣。
建武六年(31年)春,公孫述立隗囂為朔寧王,出兵援隴。秋,隗親率步騎三萬進攻安定郡(郡治高平,今寧夏固原),進至陰架(今甘肅涇川東)。另派部隊進攻肝縣,企圖奪取關中,馮異、祭遵分別擊敗。次年春,來歙率軍二千,秘密從番須、回中,襲佔略陽,威脅囂所據冀縣。隗囂集中精銳反攻略陽數月未克。閏四月,劉秀利用隗囂頓兵堅城、士卒疲憊之機,進兵高平第一城,竇融也率河西步騎數萬前來會師。漢軍分路挺進隴山,招降瓦亭守將牛邯等隗囂大將十三人。屬縣十六、軍隊十餘萬皆降,略陽圍解。隗囂率殘部逃奔西城。漢軍佔領天水郡。適值農民軍餘部復起,京師騷動,劉秀趕回洛陽。同年十一月,岑彭水灌西城時,隗囂部將王元、行巡、周宗率蜀援軍五千人趕到,從高地反擊,漢軍措手不及,王元等突入西城,迎隗囂入冀。時漢軍補給困難,糧食已盡,各部被迫出隴西。隗囂收拾殘部,一時又奪佔隴西數郡。九年正月,隗囂死。部眾擁立其少子隗純為王。
建武七年(32年)八月,耿弇、寇恂攻破高平第一城。十月,來歙、蓋延攻破落門,王元隻身逃奔公孫述,隗純等投降。此戰,歷時4年,隴西始平定。
平隴戰後,劉秀即從南、北兩個方向,對 益州的公孫述展開攻勢。
建武十一年(35年)三月,大司馬吳漢率荊州兵六萬,馬五千匹,於荊門與岑彭會合,沿長江西上入蜀;來歙、蓋延率諸軍自隴西南下攻河池入蜀。南線岑彭軍溯江西上,攻克荊門,俘程訊,斬任滿,田戎退守江州(今重慶市北嘉陵江北岸),彭遂由三峽,長驅直入江關。沿途郡縣降附,大軍直迫 江州。
同年六月,北路來歙軍大敗王元、環安軍,攻破下辨(今甘肅成縣西北)、河池,挺進蜀中。 公孫述派人刺殺來歙,劉秀乃派將軍劉尚繼續率軍南下。江州城固糧多,不易攻破,岑彭遂留兵圍困,自率主力直指墊江(今四川合川),攻破平曲(今四川合川東)。公孫述令其將延岑、呂鮪、王元、公孫恢率軍拒守廣漢(郡治樟潼,今屬四川)、資中(今四川資陽),另派侯丹率二萬人拒守黃石(今四川涪陵東北橫石灘)。岑彭留臧宮於平曲拒蜀兵主力延岑,而自率軍折回江州,溯江西上,襲破黃石,倍道兼程二千餘里,迂迴岷江中游,佔領武陽(今四川彭山東),進擊廣都(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東北岸)。公孫述派人刺殺岑彭。劉秀命 吳漢率兵三萬趕到前線,接替岑彭指揮。
建武十二年(36年)一月,吳漢敗蜀軍於魚腹津(今四川眉山之岷江渡口),進圍武陽,殲滅蜀援軍五千餘人。西上再破廣都,逼近成都。吳漢求勝心切,率二萬步騎進攻成都,兵敗。吳漢隨即改變戰術,乘夜秘撤到 錦江南岸與副將劉尚合兵,併力對敵,轉敗為勝。此後,吳漢根據劉秀敵疲再攻的戰術,與蜀軍戰於成都、廣都之間,殲滅公孫述大量有生力量,兵臨成都城下。十一月,臧宮攻克繁(今四川彭縣西北)、郫(今四川郫縣)與吳漢會師,合圍成都。公孫述招募五千敢死士交延岑指揮,準備決戰。延岑在市橋(今四川成都市南郊)大敗吳漢。吳漢隱蔽精銳,示弱誘敵。公孫述貿然出擊,蜀軍大敗,公孫述重傷死。延岑見大勢已去,率成都守軍降。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36年),劉秀登基後用了十二年的時間終於克定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來四分五裂、戰火連年的中國再次歸於一統。
自新末大亂到天下再次一統,歷經近20年的時間,此間百姓 傷亡慘重,戰死和病餓而死者不計其數,到劉秀再次統一天下之後,天下人口是“十有二存”。
為了使飽經戰亂的中原之地儘快的恢復和發展,劉秀則“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儆急,未嘗復言軍旅”。 建武二十七年(51年),功臣朗陵侯 臧宮、揚虛侯馬武上書:請乘匈奴分裂、 北匈奴衰弱之際發兵擊滅之,立“萬世刻石之功”。劉秀下詔說:“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不如息民。”
劉秀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多次釋出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詔書,使得自西漢末年以來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淪為奴婢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也使得戰亂之後大量土地荒蕪而人口又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實行輕徭薄稅,為減少貧民賣身為奴婢,經常發救濟糧,減少租徭役,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罷免貪官汙吏,加強中央集權,同時,光武帝還大力裁撤官吏,合併郡縣,這樣極大的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到劉秀統治的末期,人口數量達到了兩千多萬,增長了一倍還多,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 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易後改儲
時南陽陰麗華美貌莊重,劉秀早年就有“ 娶妻當得陰麗華”的願望。昆陽戰後次年,劉秀乃如願娶陰氏為正室。婚後次年,劉秀為鞏固與真定王劉揚的聯盟,再娶劉揚甥郭聖通並以之為正室,亦寵之。郭氏與陰氏併為劉秀生下五子,及劉秀即位之初,併為貴人。建武二年(26年)因陰氏族小辭後,郭氏因得立為皇后,其長子疆遂立為皇太子。劉秀因此甚感有愧於陰氏,益加寵遇。至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乃廢郭氏,立陰氏為後。初建武十九年(43年),劉秀又以陰氏長子東海王陽聰敏有君人之度,皇太子疆又上表辭位。乃廢疆為東海王而以陽為皇太子。陽改名莊,即日後之漢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