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漫步科學
-
2 # 火星一號
理論上,恆星在形成之後進入主序階段時的質量如果小於太陽的20倍,它們最終不會演變成黑洞,這其中就包括我們的太陽。恆星想要演變成黑洞,必須要有足夠大的質量,才能突破各種阻力,從而無限制地坍縮成極為特殊的天體,20倍太陽質量是形成黑洞的理論分界線。
任何物體都存在向引力中心坍縮的趨勢,恆星也不例外。在恆星自重的作用下,恆星中的物質不斷向中心坍縮。但由於核心中不斷進行核聚變反應,會產生巨大的輻射壓,能與引力坍縮相抗衡。當恆星內部的核聚變燃料反應完之後,輻射壓也會隨之失去,導致恆星內部進一步坍縮,外部則會膨脹。最終,恆星只會剩下核心部分。
如果前身恆星的質量不超過太陽的8倍,那麼,剩下的核心質量將不超過太陽的1.4倍。在這種情況下,自身巨大的重力會壓碎原子,電子與原子核分離,它們會被擠在一起,電子的簡併壓力可以阻止進一步坍縮,這樣的天體就是白矮星。在未來,我們的太陽將會迎來這樣的結局。
如果前身恆星的質量在太陽的8-20倍之間,那麼,剩下的核心質量在太陽的1.4-3倍之間。在這種情況下,電子會被自身巨大的重力擠進原子核中,從而形成幾乎為中子的原子核,中子的簡併壓力可以阻止進一步坍縮,這樣的天體就是中子星。
如果前身恆星的質量大於太陽的20倍,那麼,剩下的核心質量將大於太陽的3倍。在這種情況下,自身巨大的重力會壓碎中子,再無力量阻止引力坍縮,結果會形成黑洞。
-
3 # 科技和生活
不會,恆星變成黑洞是需要一定的質量,小質量的恆星壓力太小,不足以把核心壓成黑洞,小質量的恆星最多隻能壓成白矮星左右,這些比太陽體積大十倍二十倍的能形成中子星,一般更大質量的中子星都呈現為脈衝星或磁星的狀態,理論上還有一種在中子星和黑洞中間的天體,叫做夸克星,意思就是說連中子都被擠到了夸克裡,所以那就等於一個夸克堆,不過這種天體還未被科學家證實,因為科學家還從沒發現這樣的天體,雖然理論中有,需要很大的壓力才能壓成一個黑洞,能壓成黑洞的恆星有足夠的壓力,它發生了超新星爆發,這時有的人以為現在就已經產生黑洞了,可其實不是,核心還是一個星體,最後,核心爆炸了,引發了超超新星爆發,還會噴出伽馬射線暴,伽馬射線暴的亮度甚至比有2000億顆恆星的一個星系還要亮,能橫穿半個宇宙,伽馬射線暴產生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心的黑洞,因為一些原因它會噴出伽馬射線暴,所以伽馬射線暴其實就等於它吸入的物質,他把吸入的物質吐出去一半,然後吸掉另一半,所以小質量的恆星是不會變成黑洞的,因為他們壓力太小,不足以產生黑洞。
-
4 # 深空電報
不會,太陽就不會變成黑洞。變成黑洞的恆星至少要1.44倍太陽質量,然後達到奧本海默極限。恆星與行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天體,恆星可以透過核聚變產生能量並以輻射的形式向宇宙空間發散出去,是可以自己產生光和熱的大質量熾熱天體,而行星則要麼是含有大量重元素,僅含少量輕元素的岩石態,要麼是含有大量可供核聚變反應的輕元素,但能量和質量不足以引發核聚變產生光和熱的氣態。
一般認為目前宇宙中的恆星,質量範圍為最大約150倍太陽質量,最小約0.05倍太陽質量。恆星質量不能超過150倍太陽質量是與金斯不穩定性有關的,而不能低於0.05倍太陽質量則是因為質量太小的話原恆星氫分子云無法透過引力手段 “點燃”熱核聚變反應,也就不能成為恆星。
後來天文觀測發現了一類天體,它們質量小到不足以形成恆星,但又超過了氣態巨行星的質量,形成了一類質量介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的天體。它們被稱為“褐矮星”。褐矮星的構成成分類似於恆星,但質量小到不足以在星體內部點燃核反應,因而也被稱為“失敗的恆星”。不過儘管它們質量太小無法變成恆星,但是它們的質量仍然遠大於像木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
因此,恆星最小質量與行星最大質量之間的關係是,恆星最小質量總大於行星最大質量,而介於這兩個質量之間的則是褐矮星,變成黑洞的恆星至少要1.44倍太陽質量。
回覆列表
恆星變成黑洞是有一定的條件的。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物體間的引力和物體的質量以及物體的距離有關,F=G(m1*m2)/r平方 。如果恆星的質量足夠大,半徑足夠小,當恆星的能量不足以對抗本身的重力塌陷後,他就會開始有變成黑洞的趨勢,半徑越來越小,但是質量沒有變小,引力越來越大,按照恆星的體積質量關係最後可能發展成白矮星,中子星,以至於黑洞等。當然,小恆星直接被黑洞吞噬也就直接變成黑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