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ohlandchristy
-
2 # 大秦鐵鷹劍士
因為三國時代的人,有姓氏、有名、有字、還有號,如果一起稱呼上的話,絕對不會叫錯人!所以他們的名只有一個字,加一個姓氏就只有兩個字了。比如關羽,姓關名羽,字雲長;諸葛亮,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號臥龍。他們名字雖然簡單,但是再加上字與號,那麼一定只能表達一個人,不會出錯的。況且三國時的人口數量少,姓+字+名+號+地名的組合方式完全可以表達出一個人的姓名。
現代人姓名一搬為三個字或者兩個字,三個字為:姓+字+名;兩個字為:姓+名。比如首富李嘉誠,他姓李,字嘉,名誠;比如大商馬雲,他姓馬名雲。現代的人數量遠比三國時期多,因此姓名重複率較多,為了避免重複率過多,一般要求姓名為三個字,再加上現在科技的輔助,即使姓名重複了,也能快速區分一個人!
-
3 # 冰雪夢緣緣
首先我們要清楚在古代,中國自周、秦以來就有崇尚單名的社會意識,如李斯、甘羅等,但也有二名存在,如呂不韋。而在古代,姓名和現代是有所不同的,在古代,姓名指的是姓和名,通常還有字,名和字是兩個非常不同的概念,稱名錶示地位低下,所以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都要自稱名,而一般社會交往中都要稱對方的字表示尊稱。諸葛亮出師表開頭“臣亮言”就是自稱名,而李白的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孟浩然就是稱字,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而到三國時代,除了少數隱士之外,翻遍《三國志》,都幾乎全是一個字的人名,知識分子、官員和顯要人物更是找不出雙名字,是為什麼呢?
這個一是為了避諱禮制,先秦《禮記》中規定“二名不偏諱”,意思兩字為名,可只諱一字,而隨著避諱制度的日趨嚴密,“二字不偏諱”也成非禮了,不如“一字為名令難言而易諱”,所以就多用單字。第二,問題就出在王莽身上了,王莽篡漢之後,為了鞏固政權,就推崇了董仲舒的“神學目的論”,大搞迷信和復古,並推出了一系列新政,從土地到用人制度,從貨幣到地名,無所不包,當然也涉及到了人名,曾下達了禁止使用二字名字的法令。王莽本有個長孫王宗,本名叫王會宗,因想篡位奪權事敗而自殺,但人雖死了,王莽還不忘改名之事,下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這裡的“製作”就是法令,王會宗依法令改名王宗,現在犯法了,得改回原名,不能享受單名待遇了,以示處罰。所以,從王莽的法令開始實施起,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名字的習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是低等和犯罪的人才取的,後來雖然王莽政權倒了,卻也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這一現象一直延續下去,到了三國時期,只要稍有文化和地位的人,甚至平民,起名時都回用兩個字,所以三國時代人物的姓名就多是二個字了!
-
4 # 耳食記
不是有些是兩個字,是大多都是兩個字,也就是單名。這種取單字作名的習慣其實源自西漢末年王莽的一項改革:“去二名”。
漢平帝元始二年,在剛出任大司馬不久的王莽的推動下,皇帝頒佈了“去二名”的詔書,把自己的名字由兩個字的“箕子”改為了“衎”:
詔曰:“皇帝二名,通於器物,今更名,合於古制。使太師光奉太牢告祠高廟。”至於為什麼要改,那就得從王莽這個狂熱的儒家復古主義者說起,這人算是個儒家的原教旨擁躉,把儒經當作了法典一樣,凡是裡面所說的就想著照著執行。
而在儒家經典《春秋·公羊傳》裡有這麼一個說法:“譏二名。二名非禮也。”意思是說,(姓以外的)名字裡有兩個字是不合乎禮法的。王莽便以此為據,由皇帝帶頭,“去二名”,從而讓所有人都跟著改名,比如王莽有個孫子本來叫王會宗,便在此時改成了王宗。
這人是真的很喜歡折騰。
此後王莽雖然失敗,但因為儒家並沒有跌下神壇,儒家經學還是東漢的顯學,因此這個“去二名”的習慣得以在知識分子群體裡保留了下來,導致從東漢到三國時期,整個官吏和士人階層在取名時一般會選擇單字,所以我們在讀《三國》的時候會發現,裡面的人物除了姓以外,名字大多都是一個字的。(當然也有例外,以女子和底層百姓居多。)
三國之後遭逢亂世,“五胡亂華”,天下大亂,各種制度與風俗盡皆崩壞,這個“去二名”的習慣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
5 # 潘不安講究史
準確的來說,三國時期的名字大多都是單字名,如劉備,曹操、孫權、諸葛亮、關羽、張飛等等去掉姓,名都只有一個字。
我曾在《三國演義》中做過統計,除了少數民族,虛構人物,還有錯把字當做名的情況,只有張世平、馬元義、郭攸之、馬日磾四人是真正的雙字名,其他所有都是單字名。
這四人我分析,郭攸之是蜀漢官員,很可能是當年張魯的天師道信徒,名字中的“之”代表自己信奉天師道沒有實際含義,如王羲之、王獻之都是如此;
張世平是商人,古代商人入賤籍,馬元義是黃巾軍,可能也是賤民,所以名字有兩個字;
馬日磾(mì dī)是大儒馬融的族子,可能是因為仰慕漢武帝時的儒學大家,匈奴渾邪王太子金日磾,才取了這個名字。
這個原因主要是從春秋戰國開始,華人的起名開始系統化,並出現了以單字名為貴,雙字名為賤的思想。最著名的就是孔子,《春秋公羊傳》中記載:
季孫斯、仲孫忌帥師圍運。此仲孫何忌也,曷為謂之仲孫忌?譏二名,二名非禮也。孔子譏諷仲孫何忌(姓仲孫,名何忌)雙字名非禮,故意寫成仲孫忌。
這種單字貴,雙名賤的思想到了漢朝以後,開始被廣泛接受,所以漢朝24位皇帝全部都是單字名,即使是雙字名的在登基後也改為單字,如劉弗陵改為劉弗、劉病已改為劉詢。
發展到後來,單字名逐漸成為整個社會的潮流,到了王莽篡漢後,因為他是儒家的偏執狂,於是就以“譏二名,二名非禮也”為由頒佈了取名必須單字的命令,當時甚至連匈奴都是這樣。
《漢書》記載:“時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風單于,宜上書慕化,為一名,漢必加厚賞。單于從之。”雖然王莽的其他很多改制都因為社會的全面牴觸而失敗,卻唯獨這項因為有社會基礎而持續了數百年,直到隋唐後才逐漸出現雙字名,明清後這個制度才真正消亡。
但為什麼古代以單字貴,二字賤呢?有人說是因為單字顯得獨一無二高貴,有人說堯舜禹湯都是單字,所以單字尊貴。
這是不對的,舜名重華,大禹名文命,還有伏羲、允婼、顓頊、少皞、高辛、伯益、少典等等上古雙字名的遠遠多於單字名的。即使到春秋戰國時期,小白、重耳、任好、勾踐、寤生、渠梁、子楚、因齊、闢彊,雙字名也非常多。
歸根到底,還是避諱制度的出現,才導致單字名的流行。《左傳》中魯國大夫申繻曾對桓公說:
“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君獻,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這是名字避諱思想最早的形成,後來被儒家吸收,如《禮記》中:
“禮不諱嫌名,二名不偏諱。”嫌名就是讀音相近的字,名不偏諱也就是兩個字的名字,只要避諱其中一個字,不必兩字避諱。
不過早期人口不多,而且普通百姓甚至沒有名字,所以避諱對生活的影響不大,雙字名還是比較多的。
但是到了秦漢之後,人口大量增長,避諱的影響又開始擴大,不光皇帝的名字要避諱,那些皇親國戚的名字都要避諱,避諱的內容也越來越嚴格,嫌名也在避諱範圍內。
那麼問題就開始出現了,如果再取雙字名,觸犯到避諱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而且家族大了之後,後代很容易和先祖的名字發生衝突。
於是人們為了避免這個問題,開始取單字名,就想到於把避諱的麻煩減少了一半。這才導致了王莽的單字名政策推行的那麼順利。
不過到了後來,人口越來越多,多到單字名又無法滿足的時候,這個制度就開始崩潰了。替代的辦法就是大家想取雙字名就雙字名,單字名就單字名,但是皇帝的名字開始取那些非常生僻的字,或者乾脆就自己造字,最著名的就是明朝的皇室,他們的名字為我們貢獻了一大半的元素週期表。
-
6 # 熱心市民宋閔皓
那個時候名字你得拆開來,比如曹操,名為操,字為“孟德”。這個跟名有幾個字沒關係,毛主席名也是兩個“澤東”,澤為恩澤,東為中國意思,但澤又有洪水意思,所以主席的字為“潤之”。其實這個名字文化很有含義,但是隨之文化的流失,現在人取名字也越來越隨意了。
-
7 # 不太邢
三華人為啥都是單字名?
看了《三國演義》之後,有人提出問題:為什麼三國時絕大多數人都是單字名?的確是這樣,翻開歷史看看,整個的東漢、三國這300多年間的人名,幾乎全是一個字,雙字名是極少極少的。《後漢書》、《三國志》中的人名,間或有兩個字的,但這些人,有的是隱士,如龐德公、鄧盧敘;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黃承彥、苟巨伯。知識分子、官員、顯要是找不出雙字名的。這真是怪事。
問題出在王莽身上。西漢末年,王莽篡奪了政權。為了鞏固統治,他撿起了董仲舒的“神學目的論”,大搞迷信,大搞復古,以此為核心,還推行了一系列所謂的“新政”,從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從貨幣到地名,無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的長孫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爺爺和爹爹,這個王宗是可以當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讓人畫了幅畫像,還刻了銅印三枚,與其舅舅合謀,準備搶班奪權。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雖然是親孫子,但這事也不能輕饒,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殺了。雖然人死了,但“政治權力”也要剝奪,王莽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門道的。“製作”就是法令,王宗本來名是兩個字,叫“王會宗”,是依法令後改成的“王宗”,現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還叫原來的“王會宗”。從王莽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個問題: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數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孫子的名都是兩個字。二、王莽上臺後,曾經下過“去二名”的“製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三、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由於王莽的法令,從那時起,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後來雖然王莽說話不算了,卻一直也沒有改過來,竟然成為風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現在,人人全是單字名,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單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當時人口並不是很多,人的活動範圍、交際半徑也有限,單字名並沒有對社會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單字現象得以沿續,一直到三國時代。
-
8 # 懷舊憧憬
此問題出在王莽身上。西漢末年,王莽篡奪了政權。為了鞏固統治,他撿起了董仲舒的“神學目的論”,大搞迷信,大搞復古,以此為核心,還推行了一系列所謂的“新政”,從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從貨幣到地名,無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王莽這個人對“名”特別重視,他一上臺,就鬧起了一股改名風。首先把中央各級官名改了,然後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來,弄得人不知所措。後來,甚至將“匈奴”改成“降奴”,“單于”改成“服於”,由此引發了民族戰爭。王莽對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對自家的“王”看得特別重,對許多劉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賜姓“王”,以示恩寵。
《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的長孫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爺爺和爹爹,這個王宗是可以當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讓人畫出了畫像,還刻了銅印三枚,與其舅舅合謀,準備搶班奪權。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雖然是親孫子,但這事也不能輕饒,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殺了。
雖然人死了,但“政治權力”也要剝奪,王莽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門道的。“製作”就是法令,王宗本來名是兩個字,叫“王會宗”,是依法令後改成的“王宗”,現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還叫原來的“王會宗”。從王莽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個問題: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數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孫子的名都是兩個字。二、王莽上臺後,曾經下過“去二名”的“製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三、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漢書·王莽傳》又有:“匈奴單于,順製作,去二名”之語,意思是說,匈奴單于依順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個字。可見,當時不但有禁止使用雙字名的法令,而且還影響到了匈奴。
由於王莽的法令,從那時起,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後來雖然王莽說話不算了,卻一直也沒有改過來,竟然成為風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現在,人人全是單字名,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單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當時人口並不是很多,人的活動範圍、交際半徑也有限,單字名並沒有對社會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單字現象得以沿續,一直到三國時代。
-
9 # 追光看影
姓名,是人的一個標識。作用是為了區分每個人的口頭叫法。
名字的字數應該是隨著名字本身的作用和歷史事件的干預變化的。
猜想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沒有名字的。為了方便交流他們開始給自己或者對方取名字。於是,他們開始從一個字開始取,比如堯,舜,禹,桀,紂等。後來,一個字不夠了,於是他們就在前面多加了一個字,唐堯,虞舜,夏禹,夏桀,商紂等。後大家又以自己所在地為氏為姓,總之,為了區分清楚個人,他們會遵循一寫規律取名字。
當然,這些資訊不太準確,這裡只是借古代名人來給姓名的演變舉個例子罷了。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想名字的字數就好比數數一樣,先是一位數:1,2,3... 一位用完了用兩位,兩位用完了用三位。可能到了三國時代,兩個字的名字和前面的名字重複的還不太多,所以當時還是兩個字的名字較多。
上面是自然演變的原因,下面還有一個原因:《漢書·王莽傳》有載:【匈奴單于,順製作,去二名】。
在王莽時期,匈奴依順朝廷,開始按朝廷的標準使用一字名。匈奴上書:"聞中國譏二名......慕從聖制"。證明王莽未稱帝時已經開始延用《公羊》譏二名的"大義",將命名限定在姓以外的另一個單字範圍之內,並將單名制度稱為"聖制"。其理論來自於《公羊傳定公六年》【譏二名,二名非禮也】。《漢書·王莽傳》中還有一個"譏二名"的例子:【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宗會】。王莽單名"聖制"頒定前複名的"王會宗",在王莽時已按"聖制"改名為"王宗"。但因為他犯法,又被恢復了以前的複名,以示處罰。
看到了吧,單自以上的名字是被譏諷的,會讓人看不起的。所以,從那時候開始,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後來雖然王莽說話不算了,卻一直也沒有改過來,竟然成為風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
所以,上述兩個原因導致了三國時代的人物姓名大多為兩個字。於是就出現了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關羽,趙雲,曹操,許褚等等。
-
10 # 就是那個千小煜
看了《三國演義》之後,有人提出問題:為什麼三國時絕大多數人都是單字名?我也好奇,翻開歷史看看,整個的東漢、三國這300多年間的人名,幾乎全是一個字,雙字名是極少極少的。《後漢書》、《三國志》中的人名,間或有兩個字的,但這些人,有的是隱士,如龐德公、鄧盧敘;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黃承彥、苟巨伯。知識分子、官員、顯要是找不出雙字名的。這真是怪事。
問題出在王莽身上。西漢末年,王莽篡奪了政權。為了鞏固統治,他撿起了董仲舒的“神學目的論”,大搞迷信,大搞復古,以此為核心,還推行了一系列所謂的“新政”,從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從貨幣到地名,無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的長孫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爺爺和爹爹,這個王宗是可以當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讓人畫了幅畫像,還刻了銅印三枚,與其舅舅合謀,準備搶班奪權。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雖然是親孫子,但這事也不能輕饒,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殺了。雖然人死了,但“政治權力”也要剝奪,王莽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門道的。“製作”就是法令,王宗本來名是兩個字,叫“王會宗”,是依法令後改成的“王宗”,現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還叫原來的“王會宗”。從王莽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個問題: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數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孫子的名都是兩個字。二、王莽上臺後,曾經下過“去二名”的“製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三、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由於王莽的法令,從那時起,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後來雖然王莽說話不算了,卻一直也沒有改過來,竟然成為風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現在,人人全是單字名,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單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當時人口並不是很多,人的活動範圍、交際半徑也有限,單字名並沒有對社會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單字現象得以沿續,一直到三國
-
11 # 小丑皇ml
這個問題,要從西漢末年說起,王莽篡漢後,做了皇帝,想要立太子, 但是王莽的長孫王宗看爺爺一把年紀,身體還很硬朗,父親身體也很好,為了登上皇位,於是,王宗就琢磨著篡位,好提前當皇帝,過過癮。
可惜,王宗此人志大才疏,辦事不密,不小心走漏了訊息。如此大逆不道,這是不可能原諒的,於是,王莽就把王宗給殺了。 當然,殺了還不算完。畢竟王宗是皇族,不能誅九族,否則王莽連自己也要殺。那怎麼辦呢?王莽此時展現了古代刑罰的特色:那就是剝奪生前的權利。 什麼權利呢?就是名用單字的權利。 王莽的詔令是這樣的: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 製作,不是當今製作的意思,而是法律的意思。也就是說,根據新朝的刑法,你犯了這種罪,不配用單字做名,所以你還要叫兩個字的名,也就是叫王會宗。 說簡單點,按照當時的歷史環境,重大刑事犯,才用兩個字做名呢。 所以,從那時候開始,大家的名就都用單字了。
後來雖然王莽失敗,東漢帝國建立,但是大家已經習慣了用單字做名,這個習慣也就一直延續下去了,並且成為了一種約定俗稱的規矩。所以,三國時期的門閥和史書上有記載的人物,幾乎都是單字名。
-
12 # 轉了三十多圈的驢
不是“有些”是兩個字,而是都是一個字。
比如劉備,姓劉名備字玄德,諸葛亮,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夏侯淵,複姓夏侯名淵字妙才。馬超,姓馬名超字孟起。
回覆列表
這是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後留下的習俗。
王莽(前45年~23年)字巨君,漢族,魏郡元城人,新朝的建立者,公元前8年—23年在位。在他當政期間,要求全國百姓的名字不能取兩個字的,因為他王莽的名字就是一個“莽”字,還說這樣做是為了“尊天子之意而行”當時舉國上下掀起了一股改名風潮。所以我們看到了東漢末年後的三國亂世中大部分人的名字只有一個字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三國左右時期單名為貴雙名為賤,一般都是一些家境貧困沒有氏族的人才會有雙字的賤名,詳情可見黃巾賊斐元紹,馬原義,張曼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