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哥哈

    丹麥早期歷史公元前1萬年左右,日德蘭半島開始有人類居住,以狩獵為生。公元前4200年~前3400年左右,定居在這一地區的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開墾土地,耕耘農作。公元前400年左右進入青銅時代。海盜時期丹麥人擅長航海,常南下羅馬帝國以琥珀、燧石等換取穀物和其他用具。他們往往亦商亦盜,在夏季糾眾出海進行搶劫。公元793年丹麥海盜襲擊了英格蘭的林第斯法恩島。自此以後,丹麥海盜對英格蘭的侵擾規模越來越大。871年丹麥海盜佔領倫敦。878年英格蘭國王阿爾弗烈德大帝和丹麥海盜媾和,雙方平分英格蘭,丹麥移民在英格蘭東北部建立“丹麥區”。1016年丹麥國王克努特大帝攻佔英格蘭全境,並建立了版圖包括挪威、英格蘭、蘇格蘭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國”。這個帝國在1042年瓦解。卡爾馬聯盟及對外戰爭16世紀的卡爾馬聯盟12世紀中期以後,瓦爾德馬一世(1157年~1182年在位)開創了強盛的君主專制封建王朝,透過侵略戰爭佔有愛沙尼亞、易北河以北地區和果特蘭島。1397年在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1353年~1412年)主持下召開卡爾馬會議,丹麥、瑞典和挪威組成聯盟,丹麥處於統治地位。卡爾馬聯盟前後共維持了126年。原挪威屬地格陵蘭、法羅群島轉歸丹麥管轄。在此期間,丹麥為打破漢薩同盟對波羅的海經濟支配權繼續對外擴張,經過長期戰爭併吞了石勒益蘇格和荷爾斯泰因。長期戰爭耗費了丹麥大量財力,導致賦稅加重。富豪貴族兼併土地引起農民暴動。14世紀中葉黑死病又奪走近一半人口的生命。為平息不滿和動亂,國王克里斯蒂安一世(1448年~1481年在位)於1468年召集了四級會議尋求支援。但是暴動連綿不斷,尤其在瑞典。克里斯蒂安二世(1513年~1523年在位)於1520年親率重兵攻克被瑞典獨立派佔領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並且屠殺了大批參與叛亂的瑞典貴族,觸發了達拉納起義,1523年丹麥軍隊戰敗,瑞典宣佈獨立。此後,丹麥為爭奪波羅的海控制權和周圍地區同瑞典反覆較量,如1563年~1570年北方七年戰爭、1611年~1613年的卡爾馬戰爭等,但歷次戰爭都以失敗告終,致使疆土日蹙。三十年戰爭期間,丹麥情況更為不利,1657年全境為瑞典所佔領。其後,在1675年~1679年斯堪尼亞戰爭、1709年~1720年北方戰爭中也敗於瑞典。由於國力削弱,丹麥避免捲入當時歐洲大陸的混亂紛爭。在七年戰爭、英法戰爭(1766年~1783年)以及法國大革命初期丹麥都保持中立或避免介入。丹麥航運業和海外貿易十分發達,商船隊僅次於英國居歐洲第二位,並擁有一支規模可觀的艦隊。16世紀末丹麥成立東印度公司,在西印度群島和幾內亞擁有殖民地。1767年丹麥宣佈同俄國、瑞典組成“武裝中立同盟”,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獨善其身,法國大革命期間丹麥再次中立,英國便不宣而戰,於1801年發動哥本哈根之戰(見彩圖)。又於1807年派遣名將霍雷肖・納爾遜率領的艦隊炮轟哥本哈根,丹麥海軍全部覆滅。丹麥轉而支援拿破崙一世,1807年~1814年期間同法國結盟對抗英國。拿破崙失敗後,瑞典國王貝爾納多特又從丹麥手中搶走了挪威。資本主義的發展連年戰亂使丹麥經濟受到很大破壞,農業尤烈。政府不得不進行改革,限制地主貴族的特權。丹麥本土在1799年、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在1804年先後將農民的義務勞役制改變為佃賦制,從而結束了中世紀以來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為了緩解財政困難,丹麥將西印度和幾內亞的殖民地出售。直到19世紀中葉,財政狀況才有所好轉。由於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影響和普魯士的直接干涉,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丹麥戰爭因局勢動盪不安,1848年爆發起義,要求脫離丹麥併入德意志聯邦。丹麥與這兩個公國進行了近 3年的戰爭,最後在普魯士停止向石勒蘇益格進軍情況下勉強取得勝利,保住了這兩個公國。1864年丹麥宣佈將石勒蘇益格併入丹麥並使它和荷爾斯泰因分離,普魯士便聯合奧地利出兵干涉。丹麥失敗後簽署了《維也納和約》,將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割讓給普魯士和奧地利。在1848年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民主運動的影響下,丹麥立憲會議頒佈了憲法,廢除君主專制政體,改行君主立憲制,並實行有財產限制的普選制。1870年代表富農階級利益的左翼黨成立。1871年丹麥社會民主黨成立,並在全國各地建立起工會組織。19世紀末葉,丹麥工業化迅速發展,造船、電信和製造工業開始具有一定規模。農村村社製為合作社制所取代,農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成為世界主要農業國之一。世界大戰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丹麥執行中立政策,後應德國的要求佈雷封鎖了松德和貝爾特海峽水域。德國投降後,丹麥要求在石勒蘇益格舉行公民投票解決歸屬問題。1920年透過公民投票石勒蘇益格北部歸還丹麥。1924年丹麥社會民主黨首次單獨組成政府。面對棘手的失業問題和經濟蕭條,社民黨政府提不出妥善解決辦法,執政兩年後被迫辭職。1929年經濟大衰退時期,社民黨大選獲勝,和激進左翼黨聯合組閣,此後除有幾次短暫失利外直到70年代均由社民黨單獨或聯合組閣。在經濟方面,30年代西方經濟大蕭條亦波及丹麥,1933年失業率達40%,政府將貨幣大幅度貶值以刺激出口。1933年、1934年同英國、德國先後簽訂了農產品協議,並相應調整了農業生產,緩和了經濟蕭條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丹麥沒有捲入歐洲大陸的紛爭,並於1939年接受德國提出的互不侵犯條約。但是法西斯德國背信棄義,於1940年4月9日大舉進攻,丹麥政府當天宣佈投降。1941年格陵蘭、冰島和法羅群島由美軍佔領,與丹麥失去聯絡。1944年冰島獨立,格陵蘭、法羅群島歸還丹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丹麥人民在“自由委員會”、“國土與人民”等組織領導下,以各種方式展開了反法西斯德國和本國納粹分子的鬥爭。隨著德國統治和搜刮的變本加厲,鬥爭規模越來越大,由小型的破壞活動發展到大規模怠工和總罷工。地下抵抗組織不僅在丹麥本土活動,還在瑞典成立了一支由5000人組成的武裝力量“丹麥營”。1945年5月4日德國佔領軍投降。戰後時期1947年丹麥接受馬歇爾計劃。1948年4月丹麥加入歐洲經濟合作組織,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5月加入歐洲委員會。1950年5月11日丹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1953年丹麥再度修改憲法,規定丹麥為君主立憲國家,議會為一院制。對外積極發展北歐合作。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丹麥女王為瑪格麗特二世(1972年登基)。1982年P.H.施呂道任首相。芬蘭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自11世紀,芬蘭就出現了自己的國家,從芬蘭的建國到如今,一共經歷了九個王朝的更替,才迎來了芬蘭共和國的建立。塞爾維克和埃裡克王朝(1130-1250)富爾昆王朝(1250―1363)梅克倫堡王朝(1363-1389)卡爾瑪聯合(1389―1521)瓦薩王朝(1523-1654)巴拉丁納特王朝(1654-1720)黑森王朝(1720-1751)荷爾斯泰因- 戈託普王朝(1751-1818)羅曼諾夫- 荷爾斯泰因 - 戈託普王朝(1809-1917)芬蘭共和國(1919-至今)芬蘭又稱“千湖之國”,在瑞典國王埃裡克九世1154年將基督教帶入芬蘭之後,兩國在700年間就一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瑞典語一直是行政、教育機構的第一語言,而芬蘭語直到19世紀芬蘭民族主義高漲以及芬蘭的第一篇民族史詩《卡勒瓦拉》發表後才受到重視。1808年芬蘭被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佔領,瑞典與俄羅斯交戰落敗,此後芬蘭就一直是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國布林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後不久,芬蘭宣佈獨立。1918年這個國家經歷了一次短暫但卻刻骨銘心的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與蘇聯兩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這場戰爭中瑞典向芬蘭提供了部分協助)以及1941~1944年的繼續戰爭(納粹德國對芬蘭提供了重要幫助)。1944年~1945年間的拉普蘭之戰中,芬蘭又將德華人趕出了芬蘭北部地區。1947年和1948年與蘇聯簽署的多份條約規定了芬蘭對蘇聯的義務與限制,芬蘭也在1940年和約的基礎上作出了更多的領土讓步。1991年蘇聯解體後芬蘭終於可以自己決定命運,並且在1995年加入歐盟。2007年3月18日,議會選舉,中間黨獲得200個議席中的51席,聯合黨獲得50席,社民黨獲得45席,左翼聯盟獲得17個議席,綠色聯盟獲得15個議席,瑞典人民黨和基督教聯盟分別獲得9個和7個議席。4月19日,以馬蒂・萬哈寧為總理的政府宣誓就職,政府由中間黨、聯合黨、綠色聯盟和瑞典人民黨組成。 瑞典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隨著冰河時期內陸積雪漸漸溶解,瑞典一帶地區石器時代已有人聚居。他們居住在波羅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獵、�L集、捕魚為生。貿易活動的遺蹟顯示瑞典南部青銅時代人口已頗為稠密。九至十世紀時,瑞典地區發展出維京文化,以貿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東發展,影響的地區包括波羅的海、俄羅斯及黑海。公元1100年前後開始形成國家。1157年兼併芬蘭。1397年與丹麥、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Kalmar),受丹統治。1523年脫離聯盟獨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薩(Gustav Eliksson Vasa)被推舉為國王。1654至1719年為瑞典的強盛時期,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17世紀時瑞典在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中躍升成為歐洲強國。18世紀大北方戰爭(1700~1721年)後沙皇俄國取代瑞典在歐洲的地位。1718年對俄國、丹麥和波蘭作戰失敗後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參加拿破崙戰爭,1809年敗於俄國後被迫割讓芬蘭,1814年從丹麥取得挪威,並與挪結成瑞挪聯盟。1905年挪威脫離聯盟獨立。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守中立。瑞典的近代史比較平靜。最近期的一次是1814年與挪威的戰事。該戰後兩國組成由瑞典主導的聯盟,1905年解散。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冷戰時期沒有向兩大陣營靠攏。瑞典不是軍事組織的成員,但會參與北約的軍事訓練。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獎禮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舉行。1902年開始諾貝爾獎由瑞典國王頒授。瑞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維持中立。可是,1995年放棄中立主義,加入歐盟。20世紀,瑞典在國際中保持中立,本土相對和平穩定,瑞典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不同於美國,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具有“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的特點,在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瑞典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大提高。 挪威從9世紀開始,挪威被許多小王國統治而且侵略集團到達諾曼底,冰島,格陵蘭,蘇格蘭和愛爾蘭以外的島嶼,及新世界海岸,挪威最終於12世紀統一併在13世紀到達它中世紀繁榮的高度。挪威公元9世紀形成統一的王國。900年,國王霍爾法格統一挪威。在9―11世紀北歐海盜時期,曾不斷向外擴張,進入鼎盛時期。14世紀中葉開始衰落,1397年與丹麥和瑞典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麥統治。1814年,丹麥把挪威割讓給瑞典,換取西波美拉尼亞。1814年5月17日透過憲法規定挪威為世襲君主立憲國, 定該日為國慶日。1905年獨立成立君主國,並選丹麥王子卡爾為國王,稱哈康七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法西斯德國佔領,哈康國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國。1945年獲得解放。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稱奧拉夫五世。約872年:根據其族傳說,其國立(首次統一),此為挪威半信史史溯之始。約950年:先挪威王國立(教化),此為挪威史溯之始。約970年:挪威遙尊丹麥。995年:挪威終止遙尊丹麥。1000年:挪威遙尊丹麥。1014年:挪威終止遙尊丹麥。1028年:挪威遙尊英格蘭-丹麥。1035年:挪威終止遙尊英格蘭-丹麥。挪威開疆至厄恩島。1042年:丹麥遙尊挪威。1047年:丹麥終止遙尊挪威。1130年:八十八年內戰開始。1217年:八十八年內戰結束。1261年:挪威開疆至業島。1262年:挪威開疆至艾蘭島。1319年:挪威遙尊瑞典。1343年:挪威終止遙尊瑞典。1380年:挪威遙尊丹麥。1397年:先挪威王國亡,遙尊丹麥王國的挪威王國立,法據《卡爾馬條約》。DA(丹麥)語成為官方語言。1536年:隨丹麥宗教改革,轉為新教社會。1645年:丹麥王國向瑞典王國割讓其挪威方國Jämtland地方、Härjedalen地方、IDRE與äRNA地方,法據《BR & ouml;msebro和約》。1658年:丹麥王國向瑞典王國割讓其挪威方國Bå胡地方、TR Ø拉格地方,法據《羅斯基勒條約》1660年:瑞典王國向丹麥王國挪威方國割讓Trøndelag地方,法據《København條約》。1814年:丹麥王國向瑞典王國割讓其挪威方國(Færøerne島方、Grønland島方、Island島方除外),法據《Kiel條約》。遙尊丹麥王國的挪威王國亡,遙尊瑞典王國的挪威王國立。挪威1899年:以挪威城鎮方言(即丹麥語的地方變體)為標準的挪威語取代丹麥語成為官方語言。此為今挪威語之始。1905年:挪威終止遙尊瑞典,遙尊瑞典王國的挪威王國亡,今挪威王國立。瑞典王國承認挪威王國獨立。1920年,挪威開疆至Svalbard島方,法據《Svalbard條約》。1922年,挪威開疆至Jan Mayen島方。1927年,挪威開疆至Bouvetøya島方。1929年,挪威開疆至Peter 1。s øy島方。1938年,挪威開疆至Dronning Maud Land地方。1949年:挪威創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1958年:挪威創始併入北歐共同邊境區(含北歐五國)。1960年:挪威創始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1961年:挪威失去(凍結中)Dronning Maud Land地方,法據《南極條約》。1980年:以挪威鄉村方言(即先挪威語的邊荒遺存)為標準的“新挪威語”成為官方語言並列標準。2001年:挪威併入歐洲共同邊境區(Schengen區,申根區)。特別注意:挪威不是歐洲聯盟(EU,歐盟)成員。挪威不使用歐元。

  • 2 # 飄零的秋

    丹麥 早期歷史公元前1萬年左右,日德蘭半島開始有人類居住,以狩獵為生。公元前4200年~前3400年左右,定居在這一地區的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開墾土地,耕耘農作。公元前400年左右進入青銅時代。 海盜時期丹麥人擅長航海,常南下羅馬帝國以琥珀、燧石等換取穀物和其他用具。他們往往亦商亦盜,在夏季糾眾出海進行搶劫。公元793年丹麥海盜襲擊了英格蘭的林第斯法恩島。自此以後,丹麥海盜對英格蘭的侵擾規模越來越大。871年丹麥海盜佔領倫敦。878年英格蘭國王阿爾弗烈德大帝和丹麥海盜媾和,雙方平分英格蘭,丹麥移民在英格蘭東北部建立“丹麥區”。1016年丹麥國王克努特大帝攻佔英格蘭全境,並建立了版圖包括挪威、英格蘭、蘇格蘭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國”。這個帝國在1042年瓦解。卡爾馬聯盟及對外戰爭 16世紀的卡爾馬聯盟12世紀中期以後,瓦爾德馬一世(1157年~1182年在位)開創了強盛的君主專制封建王朝,透過侵略戰爭佔有愛沙尼亞、易北河以北地區和果特蘭島。1397年在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1353年~1412年)主持下召開卡爾馬會議,丹麥、瑞典和挪威組成聯盟,丹麥處於統治地位。卡爾馬聯盟前後共維持了126年。原挪威屬地格陵蘭、法羅群島轉歸丹麥管轄。在此期間,丹麥為打破漢薩同盟對波羅的海經濟支配權繼續對外擴張,經過長期戰爭併吞了石勒益蘇格和荷爾斯泰因。長期戰爭耗費了丹麥大量財力,導致賦稅加重。富豪貴族兼併土地引起農民暴動。14世紀中葉黑死病又奪走近一半人口的生命。為平息不滿和動亂,國王克里斯蒂安一世(1448年~1481年在位)於1468年召集了四級會議尋求支援。但是暴動連綿不斷,尤其在瑞典。克里斯蒂安二世(1513年~1523年在位)於1520年親率重兵攻克被瑞典獨立派佔領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並且屠殺了大批參與叛亂的瑞典貴族,觸發了達拉納起義,1523年丹麥軍隊戰敗,瑞典宣佈獨立。此後,丹麥為爭奪波羅的海控制權和周圍地區同瑞典反覆較量,如1563年~1570年北方七年戰爭、1611年~1613年的卡爾馬戰爭等,但歷次戰爭都以失敗告終,致使疆土日蹙。三十年戰爭期間,丹麥情況更為不利,1657年全境為瑞典所佔領。其後,在1675年~1679年斯堪尼亞戰爭、1709年~1720年北方戰爭中也敗於瑞典。由於國力削弱,丹麥避免捲入當時歐洲大陸的混亂紛爭。在七年戰爭、英法戰爭(1766年~1783年)以及法國大革命初期丹麥都保持中立或避免介入。 丹麥航運業和海外貿易十分發達,商船隊僅次於英國居歐洲第二位,並擁有一支規模可觀的艦隊。16世紀末丹麥成立東印度公司,在西印度群島和幾內亞擁有殖民地。1767年丹麥宣佈同俄國、瑞典組成“武裝中立同盟”,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獨善其身,法國大革命期間丹麥再次中立,英國便不宣而戰,於1801年發動哥本哈根之戰(見彩圖)。又於1807年派遣名將霍雷肖·納爾遜率領的艦隊炮轟哥本哈根,丹麥海軍全部覆滅。丹麥轉而支援拿破崙一世,1807年~1814年期間同法國結盟對抗英國。拿破崙失敗後,瑞典國王貝爾納多特又從丹麥手中搶走了挪威。 資本主義的發展 連年戰亂使丹麥經濟受到很大破壞,農業尤烈。政府不得不進行改革,限制地主貴族的特權。丹麥本土在1799年、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在1804年先後將農民的義務勞役制改變為佃賦制,從而結束了中世紀以來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為了緩解財政困難,丹麥將西印度和幾內亞的殖民地出售。直到19世紀中葉,財政狀況才有所好轉。 由於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影響和普魯士的直接干涉,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丹麥戰爭因局勢動盪不安,1848年爆發起義,要求脫離丹麥併入德意志聯邦。丹麥與這兩個公國進行了近 3年的戰爭,最後在普魯士停止向石勒蘇益格進軍情況下勉強取得勝利,保住了這兩個公國。1864年丹麥宣佈將石勒蘇益格併入丹麥並使它和荷爾斯泰因分離,普魯士便聯合奧地利出兵干涉。丹麥失敗後簽署了《維也納和約》,將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割讓給普魯士和奧地利。 在1848年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民主運動的影響下,丹麥立憲會議頒佈了憲法,廢除君主專制政體,改行君主立憲制,並實行有財產限制的普選制。1870年代表富農階級利益的左翼黨成立。1871年丹麥社會民主黨成立,並在全國各地建立起工會組織。19世紀末葉,丹麥工業化迅速發展,造船、電信和製造工業開始具有一定規模。農村村社製為合作社制所取代,農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成為世界主要農業國之一。 世界大戰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丹麥執行中立政策,後應德國的要求佈雷封鎖了松德和貝爾特海峽水域。德國投降後,丹麥要求在石勒蘇益格舉行公民投票解決歸屬問題。1920年透過公民投票石勒蘇益格北部歸還丹麥。 1924年丹麥社會民主黨首次單獨組成政府。面對棘手的失業問題和經濟蕭條,社民黨政府提不出妥善解決辦法,執政兩年後被迫辭職。1929年經濟大衰退時期,社民黨大選獲勝,和激進左翼黨聯合組閣,此後除有幾次短暫失利外直到70年代均由社民黨單獨或聯合組閣。在經濟方面,30年代西方經濟大蕭條亦波及丹麥,1933年失業率達40%,政府將貨幣大幅度貶值以刺激出口。1933年、1934年同英國、德國先後簽訂了農產品協議,並相應調整了農業生產,緩和了經濟蕭條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丹麥沒有捲入歐洲大陸的紛爭,並於1939年接受德國提出的互不侵犯條約。但是法西斯德國背信棄義,於1940年4月9日大舉進攻,丹麥政府當天宣佈投降。1941年格陵蘭、冰島和法羅群島由美軍佔領,與丹麥失去聯絡。1944年冰島獨立,格陵蘭、法羅群島歸還丹麥。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丹麥人民在“自由委員會”、“國土與人民”等組織領導下,以各種方式展開了反法西斯德國和本國納粹分子的鬥爭。隨著德國統治和搜刮的變本加厲,鬥爭規模越來越大,由小型的破壞活動發展到大規模怠工和總罷工。地下抵抗組織不僅在丹麥本土活動,還在瑞典成立了一支由5000人組成的武裝力量“丹麥營”。1945年5月4日德國佔領軍投降。 戰後時期 1947年丹麥接受馬歇爾計劃。1948年4月丹麥加入歐洲經濟合作組織,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5月加入歐洲委員會。1950年5月11日丹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1953年丹麥再度修改憲法,規定丹麥為君主立憲國家,議會為一院制。對外積極發展北歐合作。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丹麥女王為瑪格麗特二世(1972年登基)。1982年P.H.施呂道任首相。 芬蘭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自11世紀,芬蘭就出現了自己的國家,從芬蘭的建國到如今,一共經歷了九個王朝的更替,才迎來了芬蘭共和國的建立。 塞爾維克和埃裡克王朝(1130-1250)富爾昆王朝(1250—1363) 梅克倫堡王朝(1363-1389)卡爾瑪聯合(1389—1521) 瓦薩王朝(1523-1654)巴拉丁納特王朝(1654-1720)黑森王朝(1720-1751) 荷爾斯泰因- 戈託普王朝(1751-1818) 羅曼諾夫- 荷爾斯泰因 - 戈託普王朝(1809-1917) 芬蘭共和國(1919-至今) 芬蘭又稱“千湖之國”,在瑞典國王埃裡克九世1154年將基督教帶入芬蘭之後,兩國在700年間就一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瑞典語一直是行政、教育機構的第一語言,而芬蘭語直到19世紀芬蘭民族主義高漲以及芬蘭的第一篇民族史詩《卡勒瓦拉》發表後才受到重視。1808年芬蘭被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佔領,瑞典與俄羅斯交戰落敗,此後芬蘭就一直是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國布林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後不久,芬蘭宣佈獨立。1918年這個國家經歷了一次短暫但卻刻骨銘心的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與蘇聯兩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這場戰爭中瑞典向芬蘭提供了部分協助)以及1941~1944年的繼續戰爭(納粹德國對芬蘭提供了重要幫助)。1944年~1945年間的拉普蘭之戰中,芬蘭又將德華人趕出了芬蘭北部地區。 1947年和1948年與蘇聯簽署的多份條約規定了芬蘭對蘇聯的義務與限制,芬蘭也在1940年和約的基礎上作出了更多的領土讓步。1991年蘇聯解體後芬蘭終於可以自己決定命運,並且在1995年加入歐盟。 2007年3月18日,議會選舉,中間黨獲得200個議席中的51席,聯合黨獲得50席,社民黨獲得45席,左翼聯盟獲得17個議席,綠色聯盟獲得15個議席,瑞典人民黨和基督教聯盟分別獲得9個和7個議席。4月19日,以馬蒂·萬哈寧為總理的政府宣誓就職,政府由中間黨、聯合黨、綠色聯盟和瑞典人民黨組成。 瑞典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隨著冰河時期內陸積雪漸漸溶解,瑞典一帶地區石器時代已有人聚居。他們居住在波羅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獵、蒐集、捕魚為生。 貿易活動的遺蹟顯示瑞典南部青銅時代人口已頗為稠密。 九至十世紀時,瑞典地區發展出維京文化,以貿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東發展,影響的地區包括波羅的海、俄羅斯及黑海。 公元1100年前後開始形成國家。1157年兼併芬蘭。1397年與丹麥、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Kalmar),受丹統治。1523年脫離聯盟獨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薩(Gustav Eliksson Vasa)被推舉為國王。1654至1719年為瑞典的強盛時期,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 17世紀時瑞典在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中躍升成為歐洲強國。18世紀大北方戰爭(1700~1721年)後沙皇俄國取代瑞典在歐洲的地位。1718年對俄國、丹麥和波蘭作戰失敗後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參加拿破崙戰爭,1809年敗於俄國後被迫割讓芬蘭,1814年從丹麥取得挪威,並與挪結成瑞挪聯盟。1905年挪威脫離聯盟獨立。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守中立。 瑞典的近代史比較平靜。最近期的一次是1814年與挪威的戰事。該戰後兩國組成由瑞典主導的聯盟,1905年解散。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冷戰時期沒有向兩大陣營靠攏。瑞典不是軍事組織的成員,但會參與北約的軍事訓練。 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獎禮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舉行。1902年開始諾貝爾獎由瑞典國王頒授。 瑞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維持中立。可是,1995年放棄中立主義,加入歐盟。 20世紀,瑞典在國際中保持中立,本土相對和平穩定,瑞典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不同於美國,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具有“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的特點,在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瑞典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大提高。 挪威 從9世紀開始,挪威被許多小王國統治而且侵略集團到達諾曼底,冰島,格陵蘭,蘇格蘭和愛爾蘭以外的島嶼,及新世界海岸,挪威最終於12世紀統一併在13世紀到達它中世紀繁榮的高度。 挪威 公元9世紀形成統一的王國。900年,國王霍爾法格統一挪威。在9—11世紀北歐海盜時期,曾不斷向外擴張,進入鼎盛時期。14世紀中葉開始衰落,1397年與丹麥和瑞典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麥統治。1814年,丹麥把挪威割讓給瑞典,換取西波美拉尼亞。1814年5月17日透過憲法規定挪威為世襲君主立憲國, 定該日為國慶日。1905年獨立成立君主國,並選丹麥王子卡爾為國王,稱哈康七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法西斯德國佔領,哈康國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國。1945年獲得解放。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稱奧拉夫五世。 約872年:根據其族傳說,其國立(首次統一),此為挪威半信史史溯之始。 約950年:先挪威王國立(教化),此為挪威史溯之始。 約970年:挪威遙尊丹麥。 995年:挪威終止遙尊丹麥。 1000年:挪威遙尊丹麥。 1014年:挪威終止遙尊丹麥。 1028年:挪威遙尊英格蘭-丹麥。 1035年:挪威終止遙尊英格蘭-丹麥。挪威開疆至厄恩島。 1042年:丹麥遙尊挪威。 1047年:丹麥終止遙尊挪威。 1130年:八十八年內戰開始。 1217年:八十八年內戰結束。 1261年:挪威開疆至業島。 1262年:挪威開疆至艾蘭島。 1319年:挪威遙尊瑞典。 1343年:挪威終止遙尊瑞典。 1380年:挪威遙尊丹麥。 1397年:先挪威王國亡,遙尊丹麥王國的挪威王國立,法據《卡爾馬條約》。DA(丹麥)語成為官方語言。 1536年:隨丹麥宗教改革,轉為新教社會。 1645年:丹麥王國向瑞典王國割讓其挪威方國Jä;mtland地方、Hä;rjedalen地方、IDRE與ä;RNA地方,法據《BR & ouml;msebro和約》。1658年:丹麥王國向瑞典王國割讓其挪威方國Bå;胡地方、TR Ø;拉格地方,法據《羅斯基勒條約》 1660年:瑞典王國向丹麥王國挪威方國割讓Trøndelag地方,法據《København條約》。 1814年:丹麥王國向瑞典王國割讓其挪威方國(Færøerne島方、Grønland島方、Island島方除外),法據《Kiel條約》。遙尊丹麥王國的挪威王國亡,遙尊瑞典王國的挪威王國立。 挪威 1899年:以挪威城鎮方言(即丹麥語的地方變體)為標準的挪威語取代丹麥語成為官方語言。此為今挪威語之始。 1905年:挪威終止遙尊瑞典,遙尊瑞典王國的挪威王國亡,今挪威王國立。瑞典王國承認挪威王國獨立。 1920年,挪威開疆至Svalbard島方,法據《Svalbard條約》。 1922年,挪威開疆至Jan Mayen島方。 1927年,挪威開疆至Bouvetøya島方。 1929年,挪威開疆至Peter 1。s øy島方。 1938年,挪威開疆至Dronning Maud Land地方。 1949年:挪威創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 1958年:挪威創始併入北歐共同邊境區(含北歐五國)。 1960年:挪威創始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 1961年:挪威失去(凍結中)Dronning Maud Land地方,法據《南極條約》。 1980年:以挪威鄉村方言(即先挪威語的邊荒遺存)為標準的“新挪威語”成為官方語言並列標準。 2001年:挪威併入歐洲共同邊境區(Schengen區,申根區)。 特別注意:挪威不是歐洲聯盟(EU,歐盟)成員。挪威不使用歐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有兒女第2部的每集名字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