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小學教育者

    能力平平的是高階,水平極佳的沒機會。網友:你的職稱和你的水平相匹配嗎?問題出在哪裡?

    教師的職稱為什麼那麼讓人心動?

    一、評上職稱就聘上崗位,工資將增加。教師的職稱評聘是每年一次。只要你的學歷達標,思想品德端正,年度考核合格,教育教學成績理想,專業水平很高。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稽核,一致透過,評審即告成功。職稱上升一級,崗位也隨機提高一級,這也意味著工資要提高,並且,工資以後繼續按高一級標準調整。二、職稱改變了什麼?除了改善待遇,還可以提高地位,穩定心情,還可以增加積極性。

    我是2002年被評聘為小學高階教師的,次年4月份的工資一次性就提高了就近500元。當時小學最高級別就是小教高階,我和其他晉級的同志一樣高興了好長時間,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下了。自己給自己說,一定好好工作,必須對得起學生,對得起工資,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三、職稱評聘弊端多。

    1.職稱和崗位數量設定比例失調。有的學科崗位設定比較多,而有的非常少。

    2.評聘合一。重視評審,輕視聘任。

    3.聘任之後不再努力。個別教師被評聘之後不思進取,停滯不前,沒有了創新競爭的意識,好像進入了“保險箱”。難怪網友說:

    這些聘後不上進的人確實應該好好反思反思了!

    4.壓制了先進。由於聘任制不健全,原來的好處變成了弊端。個別教師拿著高工資卻沒有做出對應於工資的教學成績,甚至“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工資也不少一個子。從而影響了追求上進的年輕人,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同工不同酬”,誰還願意幹?

    5.不公平,不公正。我知道的一個教師從來沒有上過課,因為他有關係,獲得了市級先進,憑此條件順利晉級中學高階。個別人縣政府有熟人,晉級時在縣政府的熟人那裡弄到晉級名額,也從容進入高階。而沒有關係的普通人怎麼辦?這就引發了仇視職稱的思想。以上的這些諸多問題引發了廣大教師的不滿。有網友講:

    大家紛紛要求取消職稱工資制度。

    果真如此的話,會產生什麼後果呢?

    1.職稱是反映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教師的學術、技術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成就的標誌。

    2.那種聘後不再努力工作,不思進取,停滯不前的人畢竟是少數,不能因為少數人的錯誤而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確確實實存在極少數的人沒有能力卻是高階教師,

    應該撤銷這些人的職稱,降低他們的待遇。

    以儆效尤!

  • 2 # 右拾遺

    教師職稱的評定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明知不合理,卻就是不取消。

    像我們做老師的都知道,老師職稱與其教學能力根本就不匹配,職稱與能力倒掛的現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年紀輕輕地評上高階職稱之後,從此就“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悠哉遊哉,不思進取,熬薪待命了。

    申請職稱最荒謬之處就是它的評定依據。教師以教育教學為其重要工作,評定職稱的依據卻常常與此相割裂,要什麼論文、優質課、先進表彰,還有一個就是名額配給。

    先說論文。教師寫得那個東西能叫論文嗎?東拼西湊,複製貼上,是其寫作論文的主要方法,花錢買版面,交版面費是其發表的主要途徑。這些弄虛作假寫出的論文卻冠冕堂皇地成為了職稱評定的依據。豈不好笑!

    再說優課。我參加過各種層次的優課評比,課上得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學校的影響力如何,你和教研員關係如何。有時候,課還沒有上,一二三等獎已經內定了。上課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

    然後再說表彰。表彰那更是開口索要的,背後還不知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勾當呢。有一年,我有一個同事沒有做過一天班主任,卻被評上“縣先進班主任”!更具諷刺意味的,我之前與校長打過招呼,並且班級成績在年級一直遙遙領先,最後卻被校長三言兩語就打發了。

    最後再說名額。這說起來滿腹辛酸,也是決定教師職稱能否評上最重要的因素。前天一位省裡主管教育的大人到我們學校調研,談到一所中學老師教了十幾年書還是初級職稱,原因就是沒有名額!

    現在您知道了吧,職稱評定就是教育教學方面的一個黑色幽默。它用非教學的東西去界定教學的業績,放眼天下,只有這邊風景與眾不同。當然,各地先後出臺了一些職稱新政,也多少給我們這些苦苦等待職稱的一線老師一些希望。

  • 3 # Houai306

    不教書只會奉迎拍馬的校長拿公款搞關係,高職稱不教書。爭榮譽搶利益,52歲就退了,職稱工資和績效工資嚴重挫傷了老師們的積極性,害死了中國教育。我校一位老師家屬被強姦,很痛苦,兩級領導破格將他職稱升為高階,中國職稱搞笑嗎?

  • 4 # 77878rmhh

    從來不評職稱的臺灣教師

    我先在屏東師專音樂組學習,再到臺南師院特教系,再到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從音樂到特教再到數學,不僅跨學科而且跨專業。這樣的學習經歷,對於專業修煉,對於教育教學,我相信都有很大的幫助。

    臺灣從來沒有評職稱這回事,大家都是教師,沒有不同的職稱,若有也只是職務上的不同罷了。

    只要沒犯什麼大錯,每年薪資都會升一級的,也就是教愈久,薪資愈高,這個與你有沒有發表論文,有沒有上公開課都無關。

    除了教齡,臺灣教師的薪金水平,還有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

    若是去研究所進修,取得碩士學位,就會一次跳3~4級;若取得博士學位,又會再跳幾級。但是,跳到一定水平就不再跳了,從此就在那個頂級了。

    以剛畢業的教師為例,每月薪資約四萬新臺幣(約八千多元人民幣);頂級教師吧,每月薪資約七八萬新臺幣(約一萬七千多元人民幣),不過這還要看他的學位。

    大陸的學校,每學年末都有一個年度考評(考核),有不合格、合格與優秀之分;還會評出一些不同型別的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等。

    臺灣沒有,從來沒有什麼優秀與不優秀的評比,大家都是一樣的。教育是一種良心志業,大家都一樣優秀。

    學校如何評價教師?

    是由學校教評會來考核教師的,每學年考核一次,基本上,只要你沒出什麼亂子,都會透過四條一款(即甲等考核過關),薪資會晉一級,年終獎金相當於一個月的薪資;

    若是被評為四條二款(即乙等),則薪資也可以晉一級,但年終獎金只有半個月;

    若是被評為四條三款(即丙等),則薪資不晉級,也沒有年終獎金可領。

    校長多數會尊重教評會的裁決,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情況才會提出異議。

    學校從來不統一出卷考試,而通常是由教師輪流出卷,雖然也交換監考及批改,但並不會出現那種惡性競爭和成績上的比較。不過有時,班級間也會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其他班級是否有太大落差。

    校長多數不會太乾涉這些事的,只是鼓勵老師們把心用在教育上。

    平時的教學研修活動,通常圍繞哪些主題?

    因為我們實行的是包班制,所以,教師除了要參與學科方面的教研外,還有一些專門課程的研修,主要有性別平等教育、環境教育、資訊教育、家政教育、人權教育、生涯發展教育、海洋教育等七大議題。

    另提的一點是,現在教育必須“零拒絕”,所以還需要考慮到各種特殊的學生,如視障生、情障生、學障生、智障生、過動症學生、妥瑞氏症學生,乃至新移民的孩子,等等。

    因此,教師每年都要參與有關特教的研習,學習特殊教育法,以更好地幫助這些孩子。

    和大陸相比較,臺灣很少透過公開課進行聽課研習。

    新近興起“學習共同體”或“教師專業評鑑”,有人開始主張推行公開課活動,但關注的焦點在學生的學習表現及成效上,而非批註教師的教法。

    且這樣的公開課也不是全校或全市觀摩的形態,而多屬小課室的觀摩。

    這麼多的研修內容,老師們幾乎每項都要參與,教研活動非常頻繁,所以會感到負擔很重。

    不過,有些教研活動老師們是非常喜歡的,以我們數學輔導團辦的數學研習活動來說,老師們偏好創意教學、數學工作坊、資訊融入教學這樣的話題。

    尤其是我們在寒暑假做的數學工作坊(實物操作性的研習),幾乎是秒殺的,就是你剛剛釋出公告,名額就報滿了,有時擋也擋不住,說名額已經滿了,老師們還是來,甚至攜家帶眷一起來。

    我屬於工作狂,加上孩子大了,也比較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我喜歡教學,所以常常在學習,或開發新的教學材料及學具。

    還有,我平時的很多教學點子,主要來自數學書籍,所以也有購書的癖好,主要是偏實務性的那種,就是可以應用在我的教學中的,也就是很好“下嚥”的書籍。然後,我還喜歡打羽毛球、上網、看影片,這些。

    我們讓孩子自由發展,不會特別給他什麼附加的學習任務。

    我們不會給他買什麼額外的參考書、練習本。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固定的讀書和做家務的時間,其餘的時間由他們自己支配。

    當然還會給他們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玩計算機的時間,不排斥他們玩電玩,也不排斥他們看卡通,有時我們會在晚餐時間一起看卡通,有時,我比他們還著迷。

    對孩子的學習,如數學的部分,我們是在生活中與他們聊數學,而不會刻意教數學,從小就是如此。對孩子沒有什麼太高的期待,開心就好。

    不擔心他們玩計算機玩上癮嗎?

    不會的,我們從小教育孩子要懂得節制,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的。孩子在玩,多少也是在學習的。

    比如我兒子,小時候超喜歡打“三國志”的電玩,所以他對“三國志”瞭如指掌,這沒有什麼不好。

    臺灣的孩子,幾乎是人人都可以上大學的,就是看上的是公立的大學還是私立大學,看學校優與不優了,所以基本上是不太有競爭了,不過這也是我們憂心的。

    有兩次統一的考試。

    第一次叫學測考試,時間是每年的1月底,一般是春節前。

    那時,學生只學到高三上學期的課,下學期的課程都還沒有學習呢。考完評估分數,選擇自己可能被錄取的學校,申報參加甄選,就行了。若覺得考得不理想,或是想要考更好的學校,則可以再參加紙考拼拼看。紙考是在每年的7月1—3日,那時,他們已經修完高中三年的所有課程,有點類似大陸的高考。

    例如,一個學生學測後,覺得自己的成績可以進入高雄醫學系,那麼,他可以選擇不參加紙測了,直接選擇填讀高雄醫學系。

    當然還得參加甄選面試,每個人可以填選六個志願,通常不想再參加紙考的人,選填的最後一個志願一定是要有十足把握的學校才行。

    如果 他希望進入臺灣大學醫學系,覺得學測成績不足以達成他的願望,抑或覺得自己面試成功的機會比較渺茫,他會選擇用紙考的成績來證明自己。

  • 5 # 徐徐來到的春天

    職稱大都是弄虛做假的,透過弄虛做假換來的錢,就根賣假貨騙錢,和花假錢,和詐騙都是一樣的,國家應該去查一下,就像查貪官一樣。

  • 6 # 熊中萬守望中國

    職稱評定是荒唐無用的,唯有取消。資歷觀念應改變了。屠呦呦申報院士而沒得,正是大多數小學教師晉升職稱而未得。

  • 7 # 孖無悔觀教育

    對於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職稱工資,增加工齡工資,完善績效工資,你們有何建議呢?作為一名教師,看到這樣的問題無奈又無語,簡直有一種崩潰的感覺。儘管內心很清楚,短期內職稱無法取消,但職稱和績效這兩大“毒瘤”不革,工齡工資這個“雞肋”不除,教師無法安心,靜心,只能寒心,傷心。

    當下,職稱和績效是教師最大的傷痛,被譽為教育兩大“毒瘤”。究其原因無非就是職稱和工資掛鉤,而績效工資更令教師百般糾結,有人戲稱“績效工資就是老師拿錢僱人考核自己”。這裡我的建議就是無法取消職稱,但必須積極探索,大膽改革,把教齡作為晉升職稱的重要依據,按教齡年限增加“工齡工資”,績效工資總量重新核算,更注重實績。

    建議之一:教齡作為職稱晉升重要依據

    1986年,實施的教師職稱評定製度,時至今日已經32年過去了。職稱評定暴露的諸多問題,尤其是論文,課題,榮譽……所佔的權重越來越高,這些夾雜主觀因素的評價標準,令廣大教師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

    教師職稱評定製度早已背離了初衷,不得不進行探索和改革,嘗試教齡作為重要依據,條件已經成熟。

    建議之二:按照教齡年限增加工齡工資

    1985年,為鼓勵教師終身從教,推行了教齡津貼,當時按年限設定了3元,5元,7元,10元不等標準。當時,確實令教師為之一振,因為教師工資就30餘元,相當於工資1/10啊!33年過去啦!教齡津貼即“工齡工資”仍然10元封頂,成為了“雞肋”。

    教師教齡津貼,能否按照每年10~50元的標準發放,並且可以結合地區消費實際水平上下調整。

    建議之三:績效工資更加註重教師實績

    2009年,為調動教師積極性,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師中,推行了績效工資制度。10個年頭過去了,教師績效成了“譏笑”,根本沒有體現多勞多得,反而成為“考勤工資”。更有甚者,班主任津貼,優秀教師津貼,領導幹部補助,外聘教師工資等,都在績效總額中發放,極大傷害了一線教師。

    建議重新核定教師績效工資總量,績效考核除基本工作量評價之外,要更加註重教師的教學業績。不能用“考勤”代替全部,也不能過多的夾雜人為因素干涉和主觀評價。讓績效工資真正發揮重要作用。

    聽聽一線教師們的呼聲:網友們說,教育水平倒退,教學質量下降,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教師們為了職稱,日常的教學活動往往會因為職稱評定而耽誤,為了評職稱,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獲取證件,哪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質量的提高中,從分配指標到評審結束這段時間是對每位參評教師的心理煎熬和精神的摧殘!

    全國教師的期望 ,自可靠訊息,教師職稱工資改革終於盼到頭了,2020年起陸續取消。那中國教師心靈上的一道枷鎖要去掉了,育人之心會輕鬆許多!以後可以憑本事吃飯全力投入教學,多勞多得!不再去為追名逐譽玩猴一樣在領導面前耍了,收回心思今後要在學生身上了。 要麼取消職稱,要麼職稱與工資不直接掛鉤,這是新時期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制約。

    教師為了職稱花費太大太多太多了精力,一線老師那有這麼的精力寫論文,講優質課,申報課題,為了職稱跑關係,造假,賄賂,同事反目成仇等等,所以職稱毀了教師毀了中國的教育。 工齡,教齡越長,說明對教育時間工作也就越長,貢獻教育事業力量也就越多,應提倡工齡工資與教齡工資一體化體現在工資裡。

    用職稱與工資掛鉤來管理老師們的薪酬直接制約了教師的工資晉升,轉變了老師們對工作的認識,使他們認識到只有職稱的晉升才能提高待遇,學校一切工作都是圍著評職稱轉,老師們之間矛盾重重,扭曲了了的教育現狀,為啥沒有人去呼籲整改? 教育是百年大計,興國之本。

    總之,只有把尊師重教落到實處,才能提高教師的地位,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才能激勵有為青年投身教育,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中國的教育事業一定會有輝煌的明天 !

  • 8 # 良說評教育

    工作了8年,還沒有得初級職稱,每一個學期,我都在努力做課題,寫論文,爭成績,當班主任,拿獎狀,任勞任怨,參加過大大小小的賽課活動,演講活動,甚至還到各校分享教學經驗,我居然,居然連個高階職稱都評不上,這不合理。

    轉念一想,假如俺得了高階職稱,這麼說,我掌握了比其它老師更專業的技能,有了更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事實上也是如此,我經常發表教育論文並都能刊登。我也成了人們倍受關注的物件,我突然覺得這是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我成了人們紛紛研究和議論的物件。首先,有很多未得高階職稱的一線教師專門來採訪我,他們想方設法從我的七大姨八大姑拿到我的聯絡方式,都想從我這裡獲取經驗,他們專門研我,發現我患有腳氣,還寫了一篇《胡某腳氣與職稱》。我因為患有腳氣,就會經常摳腳,所以手氣臭,所以打牌就輸,所以就只能悶在家裡研究各種教育理論,探討各種教學方法,發表各種教育論文,這個結論很成立,我確實有腳氣。於是,全國各地沒有獲得職稱的老師都渴望自己有腳氣。於是乎,全國各地的腳氣藥好賣了,最著名的腳氣店專門請我去打廣告,我神秘兮兮地露出滿嘴黃牙,說道:“知道俺是怎麼得高階職稱的嗎?嘻嘻,一般人,俺不告訴他!”

    假如俺得了高階職稱,每個月的工資補貼90元,這麼說,我的消費水平開始提高了起來,每天晚餐從5元,增加到了8元,平日裡為節約一毛錢,買菜時跟阿姨爭得面紅耳赤,如今,不再講價,補回的錢無須退還。為了樹立形象,我也開始買名牌,正裝加上皮鞋,頭髮梳得亮蹭蹭的。於是,憑空冒出很多我不認識的親戚,街坊,同學,朋友紛紛向我介紹物件,我擇偶的標準也開始提高起來,從一開始只要是女的就行,到對身高,體重,相貌,工作的高標準要求,最重要的一點必須是教師並獲得高階職稱。

    當然,我上過的課會被錄入《胡某精彩課堂與職稱》,發現我上課確實精彩,所以學生喜歡,所以成績提高,所以我的排名在全區都是第一,所以很多上級領導認識我,所以給了我高階職稱。我說過的話也被編輯成《胡某語錄》,為了體現個性和能力,我罵人的話也被加以修飾錄入,各地的出版社開始給我賺取大量的版權費。

    假如俺得了高階職稱,我會經常跑各地分享經驗,因為時間匆忙,學校裡不再讓我帶班,我只管交流學習,為此我已經很多天不在學校,差不多忘記了學校的模樣了。

    假如俺得了高階職稱……我掐了一下自己,真疼,原因這一切不是做夢,是真實存在的。

  • 9 # 佩玉的爸爸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能取消的東西,規則向來就是用來改變和推翻的。

    現在的社會對於老師的教育職稱問題已經是如滔滔怒火,奔騰在每一個老師心中。

    之所以每個人都心中有怨言,關鍵還是在於,僧多粥少,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明確的有一個答案,資本論裡面關於利潤100% 200% 300%的一些定位,同樣適合於職稱問題。

    當職稱問題大到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質量的時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相信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人都可以忍耐,不公平所帶來的差異呢,在背後進行了一些利益交換和利益輸送就顯得尤為重要。

    現行的教育職稱問題,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差距性的問題,已經影響非常明顯,初級和中級現在對於山東省來講基本上差距在1000元左右,而中級和高階,差距已經快接近1700~2000元之間,更高的一級之間的差距我們就不再對比,因為沒有相關的數字,或者在生活中這種對比含義對比價值並不是太高。

    上面的這種情形基本上就是,同樣條件,同樣時間所有的一切都一樣,所帶來的差距已經是非常的大。

    難道說沒有進上職稱的人,他的工作能力,他的教育教學水平就低了嗎?我想答案是絕對否定的,因為他們不一定有機會,他們沒有機會經常職稱而已,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而不是真正的受制於他們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每個人都願意提升自己的收入,每個人也是在很大程度上願意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從事自己喜歡的教育事業,但結果由於工作差距過大,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現狀。

    晉上職稱的人心中非常不滿,認為自己付出過多,認為自己所付出的,也應當得到回報,於是更多的進場職稱的人,選擇了休息。不再認真從事教育教學。

    而那些職稱沒有晉升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痛苦沮喪,慢慢的也辦成了放棄的一種狀態,因為他們彷彿看到了幾十年後的自己,無論如何努力,因為各方面的情況以及背後的一些原因,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只能進行主動放棄。

    從整個教育環境上來看。那學校教育就變成了大家都在應付,大家都是因為職稱問題,變得怨聲載道。

    職稱能不能取消,我想在於決策者的魄力。

    有人擔心學校的職稱會造成更多的人,人浮於事,我想這種觀點是極端錯誤的。如果給你足夠的工資收入,給你足夠的保障,讓你一生衣食無憂。你怎麼做?您自己是不是也是,混吃等喝。是不是不再努力自己?如果您的回答是否定的話,那麼作為老師為什麼就不能夠有些積極和Sunny的一面呢?

  • 10 # 使用者8672884564361

    職稱是教師的福音,讓積極向上的教師獲得暖暖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讓濫竽充數不學無術又嫉妒別人進步的教師無地自容。一線教師以感恩的心感謝職稱進取的平臺。按教齡長自然晉級職稱不可取,教齡長短不能說明能力,是魚目混珠大鍋飯的迴流。職稱是專業技術能力的體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評上高階職稱的,只要我們努力了,就順其自然。職稱平臺將激勵一線教師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點贊吧職稱平臺,一線教師有職稱的感覺真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1膠水適合室內裝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