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軟萌小兔嘰

    關於“幸福教育”,有一位專家的話讓我深有感觸:“如果你還不知道幸福在什麼地方就去追求幸福,那就會越追越遠,就會走多少道路便遇多少危險。” 幸福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抽象卻又發之於心的感受。實踐表明,最易使人陷入追求幸福誤區的是將幸福等同於物質享樂和感官快樂。如果將其推向極端,沉湎於各種低階的、庸俗的、短暫的剌激中,這將與幸福的內涵背道而馳。正因為如此,現代人對幸福的理解越來越偏執,對幸福的追求陷入了越來越多的誤區。此外,還有很大一部分人,特別是我們的青少年,陷入了“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旋渦中。對於他們來講,缺少的不是物質的滿足與精神的營養,而是缺少對幸福理解感悟的能力。所以,幸福需要教育。好人生來自好教育,人的幸福觀、幸福品質與幸福能力的形成更是要以優質教育為依託。如今,“幸福江北”的偉大決策使江北經濟高速發展,社會環境平安和諧,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高速增長的經濟水平與人們生活的幸福感並未完全形成正比,還有很多的人或多或少地缺失幸福感。“幸福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從小學會體驗幸福、感受幸福,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創造幸福的能力,學會在創造的過程中追求幸福,提升幸福品質,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二、教育需要幸福追溯教育的產生歷史和發展足跡,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教育是以人的生活為目的,探尋人類的生理、心理、社會的發展軌跡;幸福是人生的主題,人的生活以幸福為目的。教育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就是以人為本,關注人的幸福,培養人的幸福能力。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說: “理想的教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教育應該追求的恆久性、終極性價值。”由此看來,幸福不僅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同時也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在當今這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幸福是人的追求,也是教育的需要。結合我區實際,我們清楚地看到:“幸福江北”的大好局勢呼喚“幸福教育”,區委區府關注民生的舉措需要“幸福教育”,打造優質教育名區、現代教育強區和國際教育特區的目標也同樣需要“幸福教育”。三、幸福教育的實施我們的“幸福教育”就是要打造最具幸福感的校園、最具幸福感的學生群體、家長群體和幹部教師群體,其核心物件是學生。在這裡,我想重點闡述一下幸福教育中的學生幸福。就當前學生的不幸福因素而言,老師與父母的過高期望、枯燥無趣的學習方式、過重的課業負擔、人際交往的恐懼與困惑、評價方式的單一化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孩子自信心的匱乏、抗挫折能力的降低、責任感的缺失、自私妒忌等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這些都是造成孩子感受不到幸福的重要原因。我以為:實施幸福教育在學生幸福上要關注兩個層次,一是滿足學生“當下幸福”的感受,二是教給學生“一生幸福”的本領。滿足學生“當下幸福”的感受,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1.營造氛圍,讓學生享受親近自然的樂趣。自然是最好的老師。親近自然,關愛自然,師法自然,是教育中長時間來忽略的問題。向自然學知識,靠自然明道理,用自然冶情懷,是教育的大襟懷、大視野。我們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親近自然的良好氛圍,比如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應該著力強調自然因素,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一山一石,一蟲一魚,一池一鳥,都讓它迴歸到自然的狀態,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時時都能嗅到自然的芬芳,看到自然的色彩,觸控到自然的脈搏,感受到自然的心靈。當然,我們還可以結合中國植樹節、世界地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氣象日等節日,透過諸多親近自然的活動,讓孩子們享受實踐的樂趣,增強崇尚自然的意識,讓他們的幸福,與自然的和諧安寧緊密結合,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2.創設情景,讓學生體驗情感交流的美好。美好的情感交流是幸福的基本元素。教師,就是透過交流,把自己對真的理解,對美的體驗,對善的認知傳達給學生的。所以注重交流的美感,是提升學生幸福感的關鍵所在。作為教育工作者,時時、處處都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師生之間的平等與信賴,同學之間的友善與互助,親子之間的溫馨與關切,都是我們要全力去促進、去達成的。我們要經常地、不失時機地創設情感交流的情境,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活動中,我們都提倡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溝通,讓學生浸潤在情感裡,關愛中,他們得到的幸福才是真實的,積極的。讚譽、激勵、啟發和真誠的告誡,都是情感交流的良方。3.搭建平臺,讓學生感受成功的愉悅。成功,是幸福的最高體驗。讓學生從小就體驗成功,無疑是給他們最大的幸福。一個班級,一個年級,一所學校,給孩子帶來成功感受的時機可以說比比皆是,關鍵是我們是不是有意識地去搭建平臺,給孩子展示的機會:特長表演,在熱烈的掌聲中獲得成功感;受到表彰,在羨慕的目光中獲得成功感;幫助同學,在一聲道謝中獲得成功感;孝敬父母,在父母的微笑中獲得成功感……只要我們持之以恆,盡力給孩子帶來成功,他們的心靈便會如同春光般燦爛,他們的幸福感就會洋溢一生。4、減負提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學生學習的內容過多,難度過大,學習方式落後,考核評價單一,造成學生的時間大量用在機械重複的學習中。很多小學生的書包差點連大人都提不起,很多小學生的試題大學生都一時難以解答。這樣的教育如何給學生以幸福。減負提質,就是要把學生從繁重的學習負擔中解脫出來,把課堂還給學生,把美好的童年還給學生,使學生在自我身心的全面發展中去享受成長的幸福。5、均衡發展,讓學生享受公平教育教育改善民生,教育成就人生。教育均衡發展的實質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一發展觀的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個學生接受優質教育的權力; 這一發展觀的最主要內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全面提升教師群體的素質,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讓小草和鮮花都享有同樣的Sunny。江北區已經採取了許多的措施來實現區域教育均衡化發展,十一五期間的“Sunny教育”、“五大工程”和“六個一樣”已經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就,但這一項民生工程的推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新的形勢下,“幸福教育”作為新的戰略目標被提出,我們相信未來的江北教育,將逐步消除差異,讓每一位孩子享受公平教育,讓江北的學生、家長、教師都能切身感受到在江北學習、生活、工作的幸福。交給學生“幸福一生”的本領,我以為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1.培養良好習慣,打好幸福一生的基礎。習慣影響終身,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習慣。培養良好的習慣,是給孩子一生幸福最基礎的課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積澱起良好的學養;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讓學生面對任何問題都能擁有應對的辦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讓學生精力充沛,高品質地生活;養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的習慣,能讓學生做一個文明高雅的人……我們要把《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化為可操作的習慣培養系列,進行持續的訓練,讓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養成訓練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階梯。2.磨練堅強意志,體會社會責任的神聖學生的成長,不能是一路灑滿鮮花。磨練他們堅強的意志,是他們幸福一生的必修課。節儉、克己、堅韌、責任感等品質,不是藍天白雲、鶯歌燕舞等淺層的幸福感受,而是滴水穿石的堅持,傲雪凌霜的磨礪,風吹雨打的歷練,是用生命的體驗去積澱的幸福基礎。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話叫“幸福的人過著一種平衡的生活”。許多西方教育家強調在“挫折教育”中應培養孩子從多方面獲得幸福的能力。教育的作用不僅僅是教給知識,培養能力,其根本目的應該是使受教育者能夠不斷完善自我、調控自我,能夠使他們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找到正確的前進方向和方法。教育在給人以限制的同時,更要給他們以充分的能動,好讓他們用自己的感知,自我的體驗去探究這個世界的奧秘,把一個人在體力、智力、情緒、倫理等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使其成為一個完善的人,幸福的人。3.陶冶優秀品性,體驗付出的快樂幸福,不僅是單個人的追求與享受,幸福也是人與人之間“分享”的一種體驗,是人們向現實與未來的一種“給予”。只有為增進社會整體的幸福而拓展自己的生命活動,個體才能趨向於身心的完美。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是共生、互動關係。人不能只顧及自己的幸福,人的社會性要求他必須服從於社會的發展,但是社會的發展卻又是以個人幸福為目的的。幸福是個人的主觀體驗,但它只有建立在長久的、以普遍的幸福為基礎的、符合歷史、社會發展規律的幸福觀上才是可取的。海倫•杜卡斯在《愛因斯坦談人生》中有一句:“請學會透過使別人幸福快樂來獲取自己的幸福。”的確,幸福不是別人賜予的,也不是一個人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透過付出,讓他人獲得幸福快樂,這才是幸福的真諦。總之,幸福教育是教育哲學,是教育理想,同時也是教育改革的行動指南。人的幸福是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強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國家”的時代,將“幸福”作為學校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是教育發展到今天,人們審視現實社會、教育現狀、教育本質和教育發展所做出的理智而又理想的選擇。

  • 2 # 我是大贏家王富貴

    我來回答:無聲的德育,有聲的教育------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淺談我們著名音樂家洗星海在《我學習音樂的經過》中曾有以下的回憶,我寫自以為比較成功的作品《風》的時候,正是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的時候,我住在巴黎一間七層樓上的小破房子裡,那夜又颳大風,我沒有棉被,睡也睡不著,只得點燈寫作,寒風打著牆壁,穿過門窗,猛烈嘶吼,我的心也跟著猛烈撼動,一切人生的、祖國的苦、辣、辛酸,都洶湧過來,我不能自已,借風抒懷,寫成了這個作品。在中國歷史上也早就有孟母三遷(遷居)的故事,這些都說明環境對於人的身心發展,潛能開發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全面育人是校園文化的宗旨,我校在這方面的嘗試是用無聲的德育,進行有聲的教育。]一、無聲的德育我們知道,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為主要的空間,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以精神指向為核心,以表現出來的各種活動和行為規範為主要內容。學校無小事,事事育人。為了營造處處是課堂的人文環境,我校在環境佈置上,注重從小處入手,從各個方位入手,讓學生接受無聲的薰陶。如:學校教學樓的牆面上,醒目地寫著學校的校風、班風和學風。新學期伊始,全校二十個班級的班主任老師總會出好一塊手抄報,圖文並茂放在教室前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上面是科任老師的新學期寄語:“歡迎回家”“孩子,歡迎你回來!”“新學期,你我一起努力!”“祝福你,新學期,進步多多,收穫多多!”“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再看下面的署名:有的是“愛你們的老師”,有的則寫“你們的朋友”,還有的寫“與你一起成長的人”……孩子們對於這些寄語,真的非常喜歡,有的走進校園看一遍,報好了名,離開時再仔細地讀上一遍,然後帶著喜悅上路。如果說上面的寄語是小處入手的,那麼,除了教室前的,還有校園裡懸掛的橫幅標語:“新學期,師生一起律動”、“讓我們一起追求成功”師生一走進校園,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力量。雖然,我們的校園並不大,但是,校園裡處處有美麗的風景線。你看,行人一走進校園,從校們口一直到教學樓,才一百多米的距離,其間種上了13棵小樹,每顆小樹下面,是學校裡三到六年級各班展出的中隊快訊,上面播送了各個中隊裡的新聞,看看上面的標題吧,那是孩子用心寫的:“進步五(2)”,“新聞播報”,“請你看過來”……每一週,學校都會有這樣的展覽,用不著校長再在廣播裡大聲朗讀,孩子們已經在課間餘暇時,仔細讀過,20個班級,每班都是孩子輪流出的,主要是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裡面來,觀察更全面些,能及時反映班裡孩子的精神風貌,瞭解孩子們的成長動態,這樣的美事,孩子們怎會不樂意呢?他們的勁頭可大啦。在無聲的閱讀時,對於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來說,無時不在接受教育啊。每星期,學校德育處都會對各班的各項常規進行評比,所以在校園裡有一塊最大的黑板,上面是同學寫的值日記錄,分別記載了每個班級的早讀、課間操、衛生、紀律等情況,這塊黑板在教學樓的過道里,每個師生每天都會經過那個地方,都會忍不住地看上一遍,哪班得優秀啦,哪班良好啊,哪些是待整頓的啦,一目瞭然,特別是哪些待整頓的班級,一看到自己那方面不行,那麼,班主任就一定會在三天內進行整改,如果情況良好,那麼,評估的結果再換成合格。這種無聲的教育,往往給老師和學生都留了一點教育的“空白”,它能正確引導教師進行學生常規教育,讓孩子的個性和諧發展。二、潛在的美育校園文化的建設通常包括兩個方面,即校園的自然環境和校園文化氛圍的佈置。“讓校園的每一處都說話”是我們的教育宗旨。由於我校是一所老學校,地方不是很大,所以學校儘量利用有限的空間,進行無限的教育。由於每個教室的外面是瓷磚,為了利用好這一塊寶地,學校開展了壁畫展覽。開展了“綠色的童話”壁畫展和“綠色故事會”,在五年級一個班的牆壁上,題目是《別去打擾花兒開放》,瞧:小溪邊,有一片綠茵茵的草地,幾株紫色的花兒正在競相開放,一群孩子正快樂地在那兒玩捉迷藏。“嘿!”一隻蝴蝶飛過來,“小朋友,別去打擾它,花兒正開放呢,過幾天再來好嗎?”蝴蝶帶著春天的夢想飛向了遠方……一年級的牆壁上:畫的是動物森林會。星期天,小動物們聚在一起召開運動會,來的小動物可多了,大象當裁判,烏龜和小白兔又進行了跑步,到底誰得了第一名呢……美麗的童話裡寄託了孩子們純真的夢想,同時也啟迪了孩子的智慧,究竟怎樣才能獲得勝利呢?大家可要猜一猜。三年級的花圃裡,學校的護綠小隊寫了一個警示排:“小花小樹在成長,請多關照。”“別踩痛了小草”……低年級的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綠色故事會”比賽-----根據瓷磚畫進行想象故事,孩子們可高興啦。雪白的教室,綠色的牆壁,走進我們的校園,你一定會被圍牆上的大幅照片所吸引,這裡的幾幅彩色照片,充分展示了學校拉丁舞特色,令人賞心悅目。長廊裡“輕輕慢步過走廊”等宣傳圖片,潛移默化地規範了學生的行為。童言串串、沙畫、兒童畫,都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得到飛揚。在這充滿了童趣的濃郁氛圍中,每個師生怎能不追求成功呢?人們常說:高品位的校園精神文化,是以人為本的校園管理規範化的補充和提升。這話真的一點也不假,豐富多彩的校園環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接受無聲的人文教育,同時,也在濃厚高雅的文化氛圍中享受潛在的美的薰陶。三、有聲的教育眾所周知,校園文化環境是師生充分成長的主要生活空間,師生的心理活動與行為變化與校園文化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絡。校園文化環境是師生成長髮展的“教育磁場”。我校的每個教室前,都有一塊“班級爭章欄”。那是學校開展的雛鷹爭章活動,每一週的升旗儀式上,學校少先隊大隊部都會宣佈五項常規評比結果,然後頒發集體獎章,當班長從校長手中接過獎章貼在自己班級的榮譽欄裡,孩子們總是歡呼著,興奮著,小小的成功總能激發孩子去爭取更大的成功。“快樂成果袋”是我校取消三好學生以後誕生的新生事物,在每個教室裡,都有一個角落,陳列著孩子們的快樂成果袋,那是孩子們的階段學習成果。雖然是一個普通的檔案袋,可是,孩子們對它有著不一般的情感,無論你開啟哪個成果袋,裡面是孩子們的寶貝――一本優秀的作業本,一張滿意的試卷,一張難忘的優點卡(“優點卡”是能產生長久激勵效應的一張張短文卡片。卡片有老師寫給學生的,有學生寫給同學的,有家長寫給孩子的,還有學生寫給老師的。星期一莊嚴的升旗儀式後,校長將老師們在上一週內寫的優點卡,鄭重其事地發給學生。這種方式,在全校產生了巨大的激勵效應,獲得優點卡來之不易,孩子們對它真是情有獨衷),還有外出比賽獲得的獎狀、獎牌、證書……“快樂成果袋”,一排排靜靜地整齊地陳列在教室架子上,裡面記錄著孩子點點滴滴的成果,動態地展示著孩子成長的軌跡。班隊課上,老師會讓孩子進行成果交流,學校分年級也會進行成果袋的展示,課餘飯後,孩子們總是喜歡站在成果袋前,翻翻、看看,比比,“你的進步比我大”,“你的成果比我多” 、“你的袋子比我豐滿,我要趕快行動……”孩子們就這樣欣賞著、比較著,進步著,內心世界也就豐盈著、收穫著,喜悅著……他們心中的目標會漸漸明朗起來,他們的潛能會慢慢開發出來,他們的個性也會飛揚起來……也許快樂成果袋是靜態的,但是這樣的校園文化的創設所形成的感染力是其他教育手段所無法企及的,它已經悄然地告訴了孩子那些是應該做的,那些是應該堅持的品質,目標在哪裡?良好的競爭意識、集體主義觀念的形成,這些對孩子的個性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教師成果袋”的誕生,是學校在對孩子關心的同時,又關注了老師的體現。“我教育、我思考、我存在……”,是教師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成了校園文化新的風景線。同時,一個成功的教師必然教育更多成功的孩子,為使校園文化的功能效力發揮最大,老師的教育行為方式也在不斷地革新。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裡說到: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不要讓任何一顆心靈的火藥未被點燃,而要使一切天賦和才能都能最充分地表現出來。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校園裡的一草一木,一紙一畫,圖書資料,綠化、美化,“三風”建設,無不對師生的成長起作用,那是有聲的教育。優點卡、快樂成果袋,走進綠色的“童話”……這是實實在在的德育,這是以文化育心靈的德育。如果我們在校園文化的細微處都注意建設、引導,必將使我們的孩子感悟美好的人生,培植他們健康向上的心靈。《塑造愛國與成才信念,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愛國成才教育的操作關鍵在於以愛國與成才為基本思想的理念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如何體現,如何有效地提高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揭示以愛國與成才為基本思想的理念在當前中學教育工作中的價值;反思以愛國與成才為基本思想的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建設中應有的地位,並探討它的自身建設規律。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我們是如何做的呢?首先,我們明確校園文化建設對於推進課題開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園文化是指學校這個特殊場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雙主體以校園為空間背景,圍繞教學活動和校園生活而創制並共享的,以文化衝突與統整為表徵的亞文化系統。它體現在顯性課程和潛在課程(亦稱隱性課程)兩方面,顯性課程指學校規定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思想觀點、行為規範等,潛在課程包括校園建築、文化設施和環境佈置等有形環境和校風、教風、學風、人際關係、文化生活、集體輿論、心理氣氛以及校園群體觀點、信念等無形環境。後面的這些校園精神和校園價值觀等觀念形態的東西是校園文化的深層結構和核心內容,對於整個校園的生存和發展都具有指導意義,是校園建設的無形資產,與學校的辦學質量連線在一起的,是學校重要的可持續發展要素之一。我們應當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並努力使其育人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作為一種潛在的隱性課程為主的校園文化,在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滲透性、永續性、暗示性和愉悅性等特點。校園文化正是以它形象直觀的表達形式,把思想教育寓於各種具體可感的情境之中。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正是透過學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優美的物質環境所施加給學生的積極影響和感染、薰陶而實現的。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如何才能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並使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愛國成才觀,必須把握好如下幾個原則。首先,教育性原則。古人云:“百行以德為首。”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道德建設的好壞,體現著一個國家民眾的精神狀態,影響著一個民族事業的興亡勝衰。道德興,國家興;道德興,民族興--這是現實得出的結論。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場所,校園文化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必須突出教育性特點,時時、處處把握教育性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潛在的導向功能。透過各種有效形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精神教育,探求激發學生學習成才的規律,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在形成正確的愛國成才觀的基礎上提高學習成績。其次,科學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的一項整體工程,它涉及面廣,需要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學校應精心統籌,科學規劃,合理安排,避免出現各行其事、相互掣肘的局面。例如,學生課餘文化生活,一要建立組織系統,從領導機構到專、兼職輔導老師,再到學生必須環環相扣;二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知識結構、心理特點,合理安排活動的內容,基本上形成序列,以滿足不同年級、不同特點、不同興趣愛好學生髮展的需要。最後,藝術性原則。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有藝術眼光,要讓學生透過學校的設施、氛圍等,處處受到藝術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應努力做到四季各有特點,陽春蔥籠滴翠,盛夏濃蔭覆地,涼秋紅楓似火,寒冬松柏長青;校園建築的設計、景點的安排,努力做到外形、色彩和諧統一,給人以爽心悅目的感覺;學校文化活動的安排,也要融教育性、科學性和藝術性於一體,努力使活動開展得新穎、活潑有趣,使校園文化對青少年學生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們主動、熱情、積極地參與其中,從而使他們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陶冶,心靈在無形之中得到淨化。目前,我們已經做的一些工作:1、 發掘環境文化。學校無閒處,處處薰陶人。環境不僅是學生生活的空間,也是培養學生文明素質的載體。我們發掘、利用校園的環境,形成了濃厚的立體環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牆一板都能說話,都起到教育人、啟迪人的作用。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關情”。教室裡、走廊上,懸掛的是歷屆畢業生以及在校普通班、美術特色班學生的優秀作品,自己的作品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我們又兩次動員各年級全體學生收集格言警句,要求在愛國與成才的主題下,結合兩個信念:只要努力學習,每個學生都可以成才;熱愛祖國,為國家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收集有關人格、人生觀、道德觀、世界觀等的格言警句,每班選定名人或自編的共兩條格言警句經過加工製作分別佈置在教室內外。透過個別訪談,我們瞭解到這些格言警句的確對部分同學起到了一定的激勵作用。哲理雋語讓學生體會,凡人小語使學生共鳴,名人名言叫學生醒悟思索。課題組還提議組建校“小記者團”,創辦校報《晨曦報》,建立長橋中學網站,校刊、校報及時報道學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堅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學校將原有的宣傳櫥窗留出一半作為愛國成才教育的專欄,定時更換其中的內容,學生和老師們課餘時間看專欄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學生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著健康的、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圍之中,心靈自然盪滌,思想必然昇華。2、 修煉禮儀文化。健康的、高雅的交際方式和能力是現代中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怎樣處理同學間關係?怎樣處理師生關係?怎樣處理與父母的關係?怎樣認識愛國與成才的關係等等。最佳化學校人際環境,開展尊師愛生活動,建立起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同時,發揮班級環境的薰陶教育,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共同營造良好的人際環境,包括班風、學風、集體輿論、文化氛圍等,老師和學生無論是在課堂或課後都倡導“讚賞鼓勵”。目前,“老師好!”已經成為校園流行語。3、 充實活動文化。校園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它體現在學校的一切活動中。現代中學生朝氣蓬勃、活潑好動,死讀書、讀死書有悖於中學生身心。基於這一認識,走出課堂,寓教於樂,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建立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生活。組織了“小記者團”,每月時報道學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在課題組的提議下,學校成立了我校科學院(理科)、社科院(文科),設立兩院的目的是為了樹立學生中刻苦學習、努力成才的榜樣,也使院士們以科學家為榜樣,從小樹立遠大志向,為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而發憤學習,並透過大力宣傳來激勵廣大同學的學習上進心,從而推動學校整體的教育教學發展。科學院和社科院院士每學期都要分別進行課題研究,如這次暑假我所負責的社科院將進行:上海市民的素質--長橋中學師生協作與合作精神綜合調查。我們還開展了全校範圍的校長助理招聘,競選出學生校長助理;每月評選最值得表揚者,並讓他們擔當升旗手;校運會人頭攢動,健兒們生龍活虎;世界環保日的環保宣傳教育,倡導學生愛校、節能;校園科技節上,學生們放飛飛機的同時也放飛了自己的理想。在區戲劇節系列專場比賽中,我們的兩院院士們也積極投入其中參與排練,最終我們獲得了一個二等獎和一個三等獎的好成績。又一次讓學生們體會和感受到團結、協作的力量。經過一次次的活動,我們也非常欣喜的看到學生們身上可喜的進步。後面工作的一些設想:1、繼續充實活動文化。我們應該成立校園電視臺,組織“小記者團”團員們走出火熱的校園生活,以自己敏銳的視覺把握瞬息萬變的時代脈搏;組織校園文化藝術節,讓學生自編自演;走出校園,走進社群、參觀工廠,每月組織社會實踐課使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做人、學會動手;指導學生參加讀書徵文比賽,組織書畫攝影活動,舉辦心理講座等。多姿多彩的課餘活動可以展示學生的青春活力和個性特長,激發學生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應有重點、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結合重大事件、節假日,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主題月系列活動。下學期我們計劃展開如下活動: “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慶國慶系列教育月活動,以“尊師重教、終身學習”為主題的九月學習月活動,開展 “美在身邊”教室文化建設比賽活動,使教室更加整齊潔淨、文明祥和,又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系列主題活動的開展,能夠使校園文化建設落到實處,推進校園精神文明的建設。2、健全價值文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上湧現了各種各樣的思想學說、人生觀、價值觀,而這些又勢必影響到校園的莘莘學子。學生由於人生閱歷和辨別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完全作出正確的判別。透過組織參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定期觀看愛國教育影片,讓學生了解自己、把握人生方向,爭取美好未來如此等等。開展有組織的班、團、學生會活動,對學生進行有計劃的經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組織管理,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在活動中校正觀念,在實踐中認同價值,在學習生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培養學生“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觀和遠大的人生理想。制訂校訓、編寫校歌以及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等。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周圍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學生的情操,使他們變得高尚文雅。”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則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雖然這種影響是間接的,但是,力量是巨大的。正如美國教育家布萊森所說:任何一所學校環境都在默默的對孩子們發表演說,而且孩子們的確會注意它,不知不覺中接受薰陶和影響。校園環境不僅反映了一定時代的傳統觀念,而且也影響著教學的積極性。因此,最佳化育人環境不僅僅看作是一種管理,更應該說它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最佳化育人環境還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的密切配合,只有大家都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環境育人的功能才會得到真正加強,學生才能真正健康的發展。學校校園文化標語1 精雕細刻出精品,千錘百煉鐵成金;2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3 自信成功,自強成才,自律成長;4 事在人為,路在腳下;5 知行一致,行勝於言;6 求實創新,與時俱進;7 全面發展,提高素質;8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9 樹百年報國志,做世紀棟樑才;10 敬人容人,助人愛人;11 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12 做人誠為本,做事實為基;13 種下一種個性,收穫一種命運;14 敬業 修德 強能 健體。15 別讓堅強的生命,成為足下陰魂。16 以濫用水為恥,以節約水為榮。17 道路的拐彎處,人生的轉折點。18 放飛你的青春,奔灑你的熱情。19 珍惜每一滴水,讓地球媽媽不在哭泣。20 綠色的生命需要我們的共同呵護。21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事情,但她卻是最珍貴的事情。22 禮貌和文明是我們共處的金鑰匙。23 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將更加進步。24 文明是快樂的源泉。25 讓我們的心靈像花一樣美麗。26 關心學校,我們的職責;愛護學校,我們的義務;熱愛學校,我們的心聲。27 學校是學習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28 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集體,愛護公物,保護環境!29 讓我們告別不文明的行為。30 文明是彼此溝通的橋樑。31 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32 天空是溫暖的搖籃,不要再向天空吐煙,讓地球心酸;草地是美麗的地毯,不要再亂扔雜物,讓地球難堪!33 綠色、文明是希望,讓我們一起來播種希望吧!34 讓我們的素質及文明展現在一言一行中!35 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36 星空為我們貢獻燦爛,天空為貢獻蔚藍,森林為我們貢獻綠色,鮮花為我們貢獻絢麗,大自然為我們貢獻了自己,而我們該為大自然貢獻點什麼呢?37 向老師說聲好,不困難;困難的是,要堅持向老師真心地說聲好。38 讓文明的氣息洋溢在學校的每個角落。39 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40 給我一片潔淨的天空,我才能翱翔;給我一片蔚藍的海洋,我才能遨遊;給我一個美麗、文明、寧靜的校園,我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揚帆起航!41; 順手撿起是的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塊汙漬,淨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754希望對你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剛砸寶案的真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