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必5

    三國的統治者稱帝都有個共同的前提,就是漢帝沒了!這個任務由曹丕來完成,其父曹操一生征戰,打下了東漢版圖下最大的實際控制區,但是遺憾的沒能統一全國,曹丕繼任之後,短期內統一全國不現實,無法立威,面對先王遺留下來的基業、老臣,怎麼辦?繼續做東漢的藩王?手下沒有進升之路,無法施恩,一個恩威全無的領導人時不穩固的、危險的,面對現實,暫時放棄統一全國轉而逼迫漢帝禪讓,然後大加封賞臣下以籠絡人心。

    好了,曹丕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球就傳到劉備這裡,劉備世之梟雄,早有稱帝的野心,只不過因為創業之初打著重興漢室的旗號,如果沒有曹丕篡位,他不敢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稱帝,既然漢帝被廢了,那麼自己稱帝繼承漢祚就順理成章了。

    接下來是孫權,其實孫權早有稱帝之心,為什麼排在最後稱帝,首先是出身,孫權出身低微,錢塘小吏之後,這在封建時代、尤其是三國魏晉講究門閥、出身的時代,是一個硬傷,劉備再窮、再破落,但是口口聲聲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龍鳳血脈成了大耳賊上位的最好輿論藉口。其次是實力,三國中曹魏實力最大,東吳居第二,蜀漢雖然最弱但是有血統優勢,如果先於兩人稱帝,得到的結果是給曹魏、蜀漢討伐的口實,沒有打贏兩國的實力,孫權不敢貿然稱帝。結果,等到曹丕、劉備都稱帝了,孫權就撕下遮羞布、半推半就地,完成他的政治野心。

  • 2 # 寒鯤

    “皇帝”是古代中國最高階的“名位”,沒有前期“名位”的鋪墊,就不能步步而上地實現“稱帝”之事。相對於曹操、劉備的“名位”,孫權的“名位”在200-220年之間一直是比較低的,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們不妨具體比較一下曹劉孫三者在稱帝以前的“名位”變遷。

    曹操、曹丕父子在公元196-220年間的名位升遷

    196年曹操,官位:漢朝司空、兗州牧,軍階:車騎將軍;

    205年曹操,官位:漢朝司空、冀州牧,軍階:車騎將軍;

    208年曹操,官位:漢朝丞相、冀州牧

    213年曹操,爵位:魏公,官位:漢朝丞相;

    216年曹操,爵位:魏王,官位:漢朝丞相;

    220年曹丕,爵位:魏王,官位:漢朝丞相;

    220年曹丕,魏朝皇帝。

    劉備在公元196年-220年間的名位升遷

    194年,官位:徐州牧

    196年,軍階:鎮東將軍,爵位:宜城亭侯,官位:豫州牧

    198年,軍階:左將軍,爵位:宜城亭侯,官位:豫州牧

    209年,軍階:左將軍,爵位:宜城亭侯,官位:荊州牧

    211年,軍階:大司馬,爵位:宜城亭侯,官位:司隸校尉

    214年,軍階:大司馬,爵位:宜城亭侯,官位:益州牧

    219年,爵位:漢中王,官位:益州牧,軍階:大司馬

    221年,漢朝皇帝。

    孫策、孫權在196年-220年間的名位升遷

    196年孫策,軍階:折衝校尉

    197年孫策,軍階:騎都尉,爵位:烏程侯,官位:會稽太守(駐吳郡)

    198年孫策:軍階:討逆將軍,爵位:吳侯,官位:會稽太守(駐吳郡)

    200年孫權:軍階:討虜將軍,爵位:吳侯,官位:會稽太守(駐吳郡)

    209年孫權:軍階:車騎將軍,爵位:吳侯,官位:徐州牧

    219年孫權:軍階:驃騎將軍假節,爵位:南昌侯,官位:荊州牧

    221年孫權:軍階:大將軍,爵位:吳王,官位: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由上可見,在軍階方面,孫權直到赤壁之後的209年才在劉備表奏下從雜號將軍升格到車騎將軍,比曹操升格為車騎將軍晚了13年,比劉備升格為鎮東將軍晚了11年。

    在官位方面,孫權在也是在赤壁之後的209年才在劉備表奏下從郡守級升格到州牧級,比曹操出任兗州牧(192年)晚了17年,比劉備出任徐州牧(194年)晚了15年。

    在爵位方面,孫權在221年被魏朝封為在禮制上可以獨立建國的吳王,比曹操在213年便被漢朝封為可以獨立建國的魏公晚了8年,比劉備自稱漢中王(219年)晚了2年。

    軍階方面的位階低於曹劉,限制了孫權對帳下將軍們的軍階任命;官位方面的名位升級落後於曹劉,限制了孫權府中官吏的升遷,獨立建國的晚近也制約了孫權Regal的積累。以上軍階、官位、爵位三維度的升格落後,使得孫權無法過早地從名分上、編制上確立與帳下文武人員的府主府吏關係甚至君臣關係。

    因此,孫權才需要在稱吳王以後,用八年時間進行內部人事調整,透過吳王國的編制確立起君臣關係,這樣才能更為穩妥地稱帝。

  • 3 # 歷史春秋網

    第一、孫權是個務實的創業者。漢末三國,諸侯爭霸,其中有許多不務實的人。比如袁術,還沒有打下多少地盤呢,就急著稱帝,結果身死國滅。孫氏則不同,孫氏在江東歷經三代,打下紮實的基礎,江東人心盡在孫氏。曹丕稱帝,孫權不但不反對,而且上表稱臣,為什麼?因為他面對劉備集團的沉重壓力。孫權奪了劉備曾經佔領的荊州,遭到劉備的瘋狂報復,他選擇了聯曹抗劉的戰略,不惜上表稱臣。而曹丕也投桃報李,加封他為吳王,而孫權坦然受之。從這一點看,孫權走的是務實路線。正象現代人所說,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孫權最看重的就是利益。為了利益,可以叛劉降魏,自然也可以叛魏投劉。實力強大到一定地步,也可以自立為帝為王。這就是孫權的思維。

    孫權在等待時機。漢末三國是一個講名份計程車族社會。曹丕接受漢獻帝的禪讓稱帝,從程式上來看名正言順;劉備是漢室之後,不接受曹丕的稱帝,而選擇自己稱帝,興復漢室,從名份上來說,也有道理。但孫權稱帝,卻沒有一個正當的名份。他靠的就是拳頭,沒有其他。所以他一直在等。等待曹丕與劉備稱帝以後,如何對待他。結果,孫權等來了兩場戰爭。夷陵之戰,孫權大破劉備;曹丕三路伐吳之戰,無功而返。孫權贏得了對曹、劉的兩戰戰役勝利,終於有了稱帝的勇氣,他不需要名份,拳頭硬就是真正的名份。

  • 4 # 歷史百家爭鳴

    瞭解三國曆史的都知道,曹丕在其父曹操死後的同年,就強迫漢獻帝把皇位禪讓他,而劉備也打出“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旗號稱帝,可在江東苦心經營的孫權卻壓根沒有稱帝的動靜,還是等到八年以後稱帝,這是為什麼?

    孫權沒有響亮的口號與足夠的能力稱帝。曹丕能稱帝名義上是合法的,因為他的皇位是由漢獻帝禪讓的,程式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況且北方經過曹操的長期經營,實力不是劉備與孫權能比的,所以曹丕稱帝是理所當然的,劉備稱帝也是有恰當的原因,因為他有著皇族的身份,而孫權什麼都沒有,實力既不是最強的,血統也是不純正,曹丕跟劉備都是繼承了漢室的衣缽,而孫權沒有很好的名義來稱帝,所以拖了八年才稱帝。

    當然,名義只是虛的,孫權可以不顧這些因素稱帝,但是孫權做人比較謹慎,他不想跟風稱帝,他需要觀察其他兩國稱帝以後的情況,孫權底氣也不足,因為在三國裡面,孫權的實力不算是最強的,他需要衡量自己稱帝以後的影響,而且孫權把劉備的荊州奪了,要是孫權再稱帝,可能會招致劉備與曹丕的合攻,所以孫權不敢稱帝,還得向曹丕稱臣,畢竟抱住曹魏的大腳,可以省很多事。

    不過孫權最終還是稱帝了,因為他在孫權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在石亭之戰中大敗曹魏,這都給了孫權增強了底氣,而且孫權還重新跟蜀漢交好,這讓他沒有了後顧之憂,國內也是一片安定,所以他稱帝是必然的。

  • 5 # 有書共讀

    東漢末年,漢室式微,天下風起雲湧。赤壁之戰後三分天下的局面已初步形成。曹操,劉備和孫權都是有野心之人,對帝位是虎視眈眈,想要取而代之。

    可是,當皇帝也不是兒戲,不是誰想當就能當成的,有前車之鑑袁術貿然稱帝群起而攻之的下場擺在那裡,這些人不得不謹慎行之。

    曹操一生也沒敢稱帝,不過他為曹丕稱帝打下堅實基礎。

    曹丕掌權後,於公元220年迫使漢獻帝劉協退位,建立了曹魏。

    一年後,公元221年,劉備在益州成都也宣佈稱帝,建立了蜀漢。

    同一時期的孫權,直到公元222年才在武漢宣佈稱帝,整整晚了8年。當然,孫權這麼晚稱帝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稱帝講究“名正言順”

    當時的封建禮教很嚴重,“名不正則言不順”。在中國歷史上,稱帝那是一件天大的事,不僅需要實力擔當,還得“名正言順”。

    比如說堯舜禹之間的禪讓,有一脈相承的意思,講究正統,有正當的名份才能得到認可。

    武則天為了她稱帝的合理化,還假借佛經宣稱自己稱帝是天命呢;就連N年後的清朝政府為了渲染自己稱帝的合理化,還要粉飾前朝。

    曹丕稱帝有漢獻帝禪讓,篡位與禪讓雖然結果一樣,但意義卻大不相同,可以讓曹丕稱帝名正言順,不被冠以亂臣賊子的稱號。

    劉備稱帝他可以說自己是漢室後裔,稱帝是延續漢室,匡扶漢室。都有其正當理由稱帝。

    孫權呢?什麼也沒有,既沒人禪位給他,也不是什麼世家大族,更不是什麼皇親國戚。更何況,孫家就有血淋淋的血淚史擺在那裡提醒他。

    父親孫堅無意中得到傳國玉璽,卻引來殺身之禍;哥哥孫策有志有謀,雖說征服了江東,卻被士族所害的噩運。

    曹操就是因為怕背上亂臣賊子的罪名而拒絕稱帝,孫權此時更不敢強行稱帝了。

    他可以稱王,稱帝則師出無名。畢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孫權他的處境由不得他稱帝,若是操之過急,執意為之,怕是會落得和袁術一樣的結局。

    內憂外患,時局不利

    在三國時期,世家大族的勢力是很雄厚的,對當時的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

    孫家並不是江東世家大族,本身征服了江東就引起這些人的不滿,這些士族只不過是為了利益才投靠了孫家。

    並沒全心全意擁立孫家,江東政權在此時孫權還不能一言九鼎。

    而且,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集十萬精兵,與孫權發動了夷陵之戰。夷陵之戰後,曹丕也是多次與孫權發動戰爭。

    如果孫權在此時稱帝那是自掘墳墓,必會引來蜀和魏的共同夾擊,哪能保全。

    孫權不僅不傻,而且能充分認識自身實力,明白當前形勢,知道審時度勢。此時稱臣是他最明智的選擇。

    等待時機成熟

    沒有正當理由稱帝,那就得憑自己足夠強的實力,讓自己稱帝無人敢阻擋。

    為了稱帝,孫權先假意臣服於曹魏,獲得吳王封號。後來又重新與蜀國連盟,維持三國平衡。

    孫權一生一直在玩這些把戲,不斷稱臣、不斷連盟。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經濟,加強自身實力。

    公元221 年到公元222年,孫權不僅擊敗了氣勢洶洶的劉備,贏得夷陵之戰;更擊退了強大的曹魏。

    孫權經過幾年的努力,江東局勢已經安定,深得民心,稱帝已水到渠成,只不過他一直在尋找一個契機。

    石亭之戰的勝利,為整個東吳迎來重要的轉折點,為孫權稱帝找到最好契機,成為孫權稱帝的理由。而且,周圍環境也發生了改變,曹魏在石亭之戰中損失嚴重,許多都不能組織起強有力的對吳戰爭,孫權稱帝曹魏已無可奈何。

    而蜀漢需要藉助孫權的力量來對抗曹魏,孫權稱帝得到了來自蜀漢的支援。最終,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遷都建業南京。

    由此,相對於曹丕和劉備稱帝,遲到了八年之久。但是,八年的等待無疑是值得的。

    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天下無難事,唯堅忍二字,為成功之要訣。

    此時曹丕、劉備已不在人世,只有他笑到了最後,而且吳國也是三國中最後一個被滅的。

  • 6 # 鄧海春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率先登基稱帝,隔了一年後,劉備按耐不住也在蜀國稱帝,而作為三國的大玩家孫權為何卻推遲8年才稱帝呢?是他畏懼魏蜀兩大勢力還是另有其因,請聽筆者娓娓道來。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曹丕稱帝的背景。建安二十五年(220),一代梟雄,漢丞相、魏王曹操病逝,他的兒子曹丕繼承了父親的官位,成為東漢最後一位丞相。

    他成為最後一任,倒並不是漢獻帝廢立丞相,而是身為丞相的曹丕“廢立”了皇帝,不過礙於聲名,這次廢帝美其名曰:“禪讓”。

    曹丕等了很多年,可是他的父親好像就沒有取代漢帝的念頭,坐到丞相、魏王的位子便不再繼續向上覬覦了。父親死後,他便迫不及待地為自己堂而皇之稱帝營造聲勢。

    凡是聖君明主出世必有異象,《三國志》裡記載,中原大地上發生了這樣的怪象:五十年前,有人在曹氏的老家譙郡看見黃龍,當時的太史令單颺說:“其國後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年,亦當復見。天事恆象,此其應也。”說這個地方會有王者興起,且五十年內,黃龍會再次出現。曹操死後三個月,又有人見到那條黃龍,似乎是驗證了他的話。十月,曹丕終於遂願,由魏王變為魏帝,站上了權力的最高點。漢帝禪讓給魏王的訊息很快傳到了益州,傳到剛稱漢中王不久的劉備耳邊。

    劉備怎麼會接受這個事實,他這個漢中王名義上是漢朝的王,稱王時還象徵性的給漢帝上過書。如今漢朝變成了魏朝,他難不成要受魏國的管轄?為了取得古人歷來看重的“名正言順”,他也開始積極策劃稱帝。

    劉備也深知造勢的重要性。不知他指使還是真有人熱衷傳謠言,總之蜀漢的情報系統就是顯示:曹丕在稱帝后謀害了漢帝。劉備立刻是痛哭流涕,為漢帝發喪,“追諡曰孝愍皇帝。”

    這樣,雖然漢帝其實在北方活得好好的,但在蜀漢人民的心中,他已經死了。這下子劉備也有正當理由了,你曹丕根本不是受禪,而是先逼迫讓位,後害死漢帝,罪大惡極,魏朝就是個偽朝。

    然後又是熟悉的劇本,有人在武陽赤水瞧見了黃龍。還有人說,西南有黃氣,且“時時有景雲祥風。”再是大臣們一齊上書說,按照星辰規律,西方應當有聖主出現。經過一番造勢,劉備終於在一年之後,即蜀章武元年(221)稱帝,改元章武。

    至此,魏蜀在數月之內先後立國,而東面的吳則沒有什麼加入稱帝的隊伍,孫權還是安安分分的經營著他的江東。

    其實說來也對,稱帝的那兩位,一個受漢帝親自禪讓,一個就算是自稱但那也是漢室宗親,高祖之後。而孫權則無名無份,如果貿然稱帝,必然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這是其一。

    其二,東吳襲取荊州,與劉備決裂,倘若急於稱帝,將以往向曹丕示好而被冊封的吳王拋到一邊,勢必同時又結惡曹丕,失去和任何一方交好的可能。

    實際上,早在曹丕、劉備相繼稱帝后一年中,就有大臣勸過孫權稱帝,可他推辭說:“漢家堙替,不能存救,亦何心而競乎”。誓要和其他兩位劃清界限,儼然一副大義凜然的忠臣模樣。可實際上,他在觀察局勢,尋覓時機。

    到了太和三年,即建興七年(229),局勢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幾年裡,孫權和蜀漢重歸於好,恢復同盟,又與魏國斷交。自詡大漢正統的劉備早已去世,蜀漢當權者諸葛亮當年曾力勸劉備拋下仇恨,繼續聯手抗魏。

    這種情況下,魏國有何反應已經無足輕重,而蜀漢為了儲存聯盟,即使有不滿也只能忍下。因為時機已然成熟。

    於是,在三國時代很忙的黃龍再次出現在東吳的土地上。這次是有人說在夏口、武昌見到了黃龍。(敢情這黃龍是滿三國的跑,湊熱鬧不嫌事兒大。)

    孫權繼承大統,改元黃龍。一切順順利利,甚至,蜀漢還派出使臣祝賀孫權登基。孫權審時度勢,權衡利弊,緩緩稱帝,能夠綜合全域性,因時討好魏蜀雙方,在成就大業之前耐心蟄伏,不愧是“生子當如孫仲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會聽哪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