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唐朝分為初唐,盛唐,晚唐,所以劃分的依據是什麼?
6
回覆列表
  • 1 # 趣向雜談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繼漢朝之後的又一輝煌的時段。

    唐朝與漢朝頗有其相似之處。漢唐盛世,皆文治與武功並茂。漢之武功,主要為經略西北,開通西域道路,使西域諸國內屬;唐之武功,也多建樹於西北,北滅東突厥,西伐西突厥。文治方面,漢唐兩朝均有許多創制為後世所本。漢唐兩代的學術與文藝亦有相似之處。漢代儒學昌盛,儒術獨尊,儒學傳授呈現新氣象;唐代詩歌一枝獨秀,成為一個時代文學作品的代表。著名詩人輩出,名篇千古傳誦,詩歌創作融入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漢唐的社會風氣也頗相似:漢唐盛世皆富於活力,及其衰也,則百病叢生。漢末之衰亂,有宦官、州鎮割據之禍;唐末之衰亂,亦有宦官、藩鎮割據之禍。兩朝治亂之跡,如出一轍。

    漢朝以秦朝為前奏,以三國為尾聲。秦乃七國之亂到兩漢盛世的過渡。唐朝以隋朝為前奏,以五代十國為尾聲。隋乃兩晉南北朝動亂到大唐盛世的過渡。

    秦歷二世,統治天下十五年。隋歷三帝,統治全國三十八年。兩朝壽命相加僅五十三歲。漢朝共歷二十四帝,統治四百餘年。唐朝歷二十帝,統治近三百年。兩朝相加將近七百年。中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中原、自稱始皇帝,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共歷2133年。漢唐兩朝幾乎佔了三分之一。

    一、四 大 統 治 集 團

    西晉末年以來,五胡亂華的結果是新華族的形成。這種在北方形成的華族有別於南朝的舊華族,是由於其中注入了胡人(主要是鮮卑族)的新鮮血液,從而增強了華族的活力,陶冶了華族的氣質。

    北朝漢人與胡人的區別側重於文化,而不在血統。凡漢化之人即目為漢人,胡化之人即目為胡人。(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宇文泰建立的關隴集團是西魏北周政權的核心。宇文泰為西魏大丞相,擁北魏孝武帝與東魏高歡相拒。為了與高歡作戰,宇文泰把隨其流入關中地區的原北方邊鎮戍兵、鎮民編為六軍,由六柱國(大將軍)分領。次年被東魏戰敗,又把關隴地區的私人武裝(部曲)與地方武裝(鄉兵),收編為十二軍,“籍民之有材力者為府兵”,建立了府兵制。

    府兵制帶有部落兵制的殘餘痕跡。為了迎合屬下官兵對早期鮮卑族部落兵生活的嚮往,宇文泰命令漢族部將襲胡人姓氏,所將部屬也改從主將的胡姓。“以一軍事單位為一部落,而以軍將為其部之酋長”。六軍象徵六大部落,而宇文泰初起時恰似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領,與其他柱國處於同等地位。軍士由各級將領統率,另立戶籍,與民戶有別。府兵在形式上成了胡化了的漢人。

    隨著府兵制度的逐漸形成,曾淪為半奴隸的北方邊鎮軍民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從而提升了府兵計程車氣與戰鬥力。

    侷促於一隅之地的宇文氏,之所以能與高氏相抗衡,成北朝東西並峙之局,終能併吞北齊,完全是因為掌握了這支軍隊。宇文泰統率的六柱國及十二大將軍構成了關隴集團的核心,也構成了西魏北周兩朝廷的中樞。

    這個胡漢並存而以胡族為主的軍政集團“匪獨物質上應處同一利害之環境,即精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淵源之信仰,同受一文化之熏習”。(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蘇綽輔佐宇文泰募仿周禮建立的制度,

    “陽傅周禮經典制度之文,陰適關隴胡漢現狀之實”。(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關隴現狀是以胡人與胡文化為主,也就是保持著胡人的部落特質,而不漸染漢化。關中本位政策的主要內容就是府兵制。

    關隴集團在西魏、北周時期宰制關隴地區。李唐繼承其遺產,並擴充之,以統治全國。唐太宗李世民為關隴集團之代表人物。

    李世民之妻為長孫氏,其母為竇氏,其祖母為孤獨氏,均為胡族。李世民雖為漢族,但母系血統卻在胡族裡,尤如今日混血兒。

    胡漢並存而以胡族為主的關隴集團,到唐代前期轉變為漢胡並存而以漢族為主。

    速據關中,割據關隴,乃李世民堅持之結果。617年(隋大業十三年)李淵率大軍西上,隋將宋老生率精兵二萬以拒。會久雨糧盡,李淵與裴寂議,且還太原,以圖後舉。

    李世民說:“本興大義以救蒼生,當須先入咸陽,號令天下,遇小敵即班師,將恐從義之徒一朝解體,還守太原一城之地,此為賊耳,何以自全?”李淵拒不採納他的主張,促令出發。李世民號泣於外,聲聞帳中。李淵召問其故,世民對曰:“今兵以義動,進戰則必克,退還則必散。眾散於前,敵乘於後,死亡須臾而至,是以悲耳!”李淵乃悟而止。(《舊唐書·太宗紀》)

    是年十一月攻佔長安,在關中站穩了腳跟。次年五月,李淵在長安稱帝,改國號唐。

    唐初關隴集團的核心便是李唐皇室及佐命功臣。

    唐代自高宗(650-683年在位)至玄宗(712-756年在位)為文治武功極盛之世,其時取代關隴集團宰制全國的最高統治集團為李武韋楊婚姻集團。

    所謂李者,即高宗、中宗、睿宗、玄宗以及李唐皇族;所謂武者,即武則天及武氏家族,如武三思、武承嗣等;所謂韋者,即中宗皇后韋氏及其家族;所謂楊者,即楊隋皇族之後裔,如武則天之母楊氏,又如玄宗元獻皇后楊氏,都出自弘農楊氏家族。而楊隋皇室自稱弘農楊氏之嫡裔。

    李、武、韋、楊四大士族,透過聯結婚親而結成宰制全國的統治集團。

    士族,實為統治集團內部形成的一個特殊階層。從東漢末年到隋朝,門閥顯族世居高官,把持朝政。幾十家士族始終擔任五品以上高官,少者百餘年,多者三四百年。

    士族,又稱世族、氏族、望族、高門、甲門、著姓、右姓,多稱“門閥世族”,以強調其家族世代為官,而稱“士族”則表明其家族具有較高的文化程度。

    東漢以來的大姓與漢末湧現的名士構成魏晉士族的基礎。魏晉以後,“百家之譜,皆上於吏部”。也就是說,士族的身分須得到朝廷的認可。“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朝廷在選拔官員、士族在聯結姻親之前,都要先看族譜以確定其出身是否士族。

    士族與庶族之間有嚴格的劃分標準。一般來說,累世官宦為首要條件,門閥顯耀即現任官職則是第二個條件。那麼,累世幾代、本人居官幾品以上,才可廁身士族呢?北魏孝文帝時規定的標準是“居官三世”,現任官職在五品以上。

    南北分裂時各地士族雄雄鄉里,各自修譜,往往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唐人柳芳按地域、民族,把士族分為以下幾類:

    東晉南渡“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肖為大;東南則為吳姓,朱、張、顧、陸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關中亦號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代北則為虜姓,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首之。”(《新唐書·柳衝傳》)

    入唐以後,士族權勢大為削弱,“名雖著於州閭,而身未免於貧賤”。“僑姓”早已沒落,“吳姓”逐漸衰落,“虜姓”也非昔比,山東“郡姓”亦“累葉陵遲”或“全無冠蓋”,再也沒有人身居高官了。

    唐太宗下令“遍責天下譜牒”,“考其真偽”,剔除以偽充真的庶族,並“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而不考慮祖先歷任官職的情況。按照這個標準修訂的《氏族志》,收入二百九十三姓,姓分九等。“九等之次,皇族為上之上,外戚為上之中”。以官爵排列門第等級,打破了以往純以郡姓作為門第等差的舊傳統。從此,隨著舊士族逐漸衰微,新士族漸趨抬升,從而形成了一個以宗室與勳臣為主體的新統治集團。

    這個“牢固之複合團體,李、武為其核心,韋、楊助之粘合,宰制百年之世局”。(陳寅恪《記唐代之李武韋楊婚姻集團》)

    高宗李治“本庸懦之主,受制於武后”,故這個婚姻集團的核心人物是武則天。

    武則天像

    武氏並非出身於士族。其父雖為開國功臣,卻無緣躋身於名門望族。唐太宗修《氏族志》也沒有把武氏列入。659年武則天,以高宗的名義下令改《氏族志》為《姓氏志》,完全按官品劃分等級,“以後族為第一等,其餘悉以仕唐官品高下為準,凡九等”。

    武則天一身而兼多任。首先,她是高宗之妻、中宗睿宗之母、玄宗之祖母、肅宗之曾祖母。

    其次,她的外家武氏家族有五人“尚主”,即高宗女下嫁武攸暨,中宗女新都下嫁武延輝、永泰下嫁武延基,安樂下嫁武崇訓,後嫁武延秀。也就是說,武氏家族有五人為高宗及中宗諸女夫婿。此即“混合李、武兩家為一體”。

    再次,她的孃家楊氏,為關中六大郡姓之一,與楊隋皇室同宗不同房,系出自弘農楊氏觀王楊雄一房。楊雄為隋朝“四貴”之一。雄弟達,累任尚書、侍中,楊氏即達的女兒,後被武則天追尊為“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后”。武則天因而為太宗納入宮中。

    第四,韋氏是中宗之妻,也是武則天的兒媳。

    武則天“其氏族本不在西魏以來關隴集團之內,因欲消滅唐室之勢力,遂開始施行破壞此傳統集團之工作,如崇尚進士文詞之科破格用人及漸毀府兵之制等皆是也。此關隴集團……自身本已逐漸衰腐,武氏更加以破壞,遂致分崩墮落不可救止。”(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關隴集團融胡漢文武於一體,“文武不殊途”、“將相可兼任”。李武楊韋集團與之不同,“將相文武蕃漢進用之途……分歧不可複合”。也就是說,宰相必由翰林學士中選出,邊鎮大帥之職舍蕃將莫能勝任。

    玄宗天寶末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導致統治全國130餘年的李唐王朝頓形衰落,從此一蹶不振。疆土之內,除擁護李氏皇室的區域外,在今河北地區存在著割據一方,不受朝命也不輸貢賦的河北三鎮,即盧龍、成德、魏博三個藩鎮。

    藩是保衛,鎮指軍鎮。玄宗在位期間,為防止周邊各族的進犯,大量擴充戍邊軍鎮,設立節度使,賦予軍事統領、財政支配及監察管內州縣的權力。其中北方邊鎮的權力集中尤為顯著,經常以一人兼任兩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即憑藉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而發動叛亂。

    安史之亂結束後,朝廷為了籠絡原屬安史的降將,先後以賞功為名,授以節度使稱號,由其分統原安史所佔之地。其中李懷仙為盧龍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統治今河北西南部及山西、河南各一部,共三鎮,即河北三鎮,又稱“河朔三鎮”。

    河北三鎮節度使名義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實際上並不服從中央,自行署置將吏官員,各自掌握雄兵數萬,自行控制財賦,肆意擴充軍隊,朝廷也不能調動他們的軍隊,從而形成地方割據局面。河北三鎮名為服從朝廷,實則獨立自主。軍中主帥,或父子相承,或兄終弟及,或軍將自行擁立,朝廷無力過問。三鎮“喜則連橫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併”,在統治區內實行野蠻統治。

    安史之亂後的150年,李唐號稱一朝,實為兩國。長安中央政府與河北藩鎮截然劃為兩個不同的區域。非但政治軍事無以一統,即或社會文化也完全成為互不關涉的兩個部分。安祿山、史思明雖俱失敗,但其部將及所統之民眾依舊保持其勢力範圍,從而形成了統治河北地區的地方統治集團,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這個統治集團,後人稱“河北集團”,而稱長安中央政府為“長安集團”。

    從形式上看,安史之亂乃地方勢力對中央政府的反叛,但從實質上看,則類似於西晉末年發生的“五胡亂華”。

    安祿山,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人。懂得六種少數民族語言。據說姓康,母突厥人。少孤,隨母改嫁,遂冒姓安氏,改名祿山。康氏、安氏可能出自中亞昭武九姓胡,即西域賈胡。史思明,以其父系為突厥,母系為羯胡被稱為突厥雜種胡人,與安同鄉相善。

    安祿山像

    安祿山以大量財貨賄賂楊貴妃與李林甫,時常貢獻奇禽異物給玄宗,因而深得寵信,不斷加官晉爵。自天寶元年起,先後兼任三鎮節度使,晉升為驃騎大將軍、東平郡王。

    安祿山史思明所統帥的將領大多為雜種胡人或其他各種胡人。他倆統率計程車兵多為東北及西北各地胡人及胡化漢人。安史之亂後河北三鎮節度使,幾乎都是胡人或胡化漢人。其統轄的河北地區也是胡人及胡化漢人的天下。六七十年後,當地人仍稱安史為“二聖”。

    長安集團包括二撥人,一撥為朝官,在南衙辦公;一撥為宦官,在北司執勤。朝官與宦官的鬥爭,史稱“南衙北司之爭”。

    朝官又分兩派:牛黨與李黨。牛黨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李黨的首領是李德裕。兩黨各自結黨營私,互相攻訐,排斥異已,左右朝政,擾攘不休。牛李兩黨的政治主張截然不同。李黨力主摧抑藩鎮割據,恢復中央集權;牛黨反對用兵藩鎮,主張姑息妥協。牛黨竭力擁護進士科取士;李黨對科舉制有所不滿,企圖改革選舉制度。李黨主張精簡政府機構,裁汰冗官;牛黨持相反態度。兩黨交替執政,執政時無不貶謫對方。牛李黨爭始於憲宗朝,終於宣宗朝,持續近半個世紀。

    牛李黨爭

    宦官實際上是長安集團之主宰。唐初使用宦官有一定限制。宦官參政始於玄宗朝高力士。高本姓馮,後被宦官高福收為養子,遂冒姓高,得入宮中。李隆基為藩王時,高傾心附結,參與宮廷政變。隆基即皇帝位後,深得信任。安史之亂後,宦官更廣泛地躋足政壇。李輔國因擁立代宗有功,深受重用,御前符印軍號皆委交他。

    以致後來他對代宗說:“大家(指皇帝)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德宗把神策軍交給宦官統領,宦官掌握禁軍遂成定製。神策軍當時是中央唯一的一支戰鬥力較強的軍隊,宦官掌握這支軍隊就等於掌握了京師長安的全部兵力。這支軍隊控制著京畿地區,宦官則成了大軍閥,“藩鎮節將,多出禁軍;臺省清要,時出其門”。

    代宗開始使用宦官參與機要,憲宗時設樞密使,由宦官擔任。皇帝為了控制地方軍將及藩帥,往往以宦官為監軍使,分赴各地進行監督。於是,宦官集團在全國逐漸形成一股左右政局的勢力。尤其是北司的宦官大權在握,干預軍政大事,立君、弒君、廢君如同兒戲。唐代自憲宗起,穆、文、武、宣、懿、僖、昭八個皇帝都是由宦官擁立的,皇帝居然成了宦官手中的傀儡。

    “李氏子孫,內大臣定,外大臣即北面事之,安有是非之說。”(《唐語林》)

    外大臣指宰相,朝官之首;內大臣指宦官的首領。宦官實際上成為唐朝的最高統治者。制定國策,進退宰相、任命節帥、賞罰朝臣……全玩弄於他們手掌之中。

    唐代宦官“多出自今之四川、廣東、福建等省,在當時皆邊徼蠻夷區域。其地下級人民所受漢化自甚淺薄,而宦官之姓氏又有不類漢姓者”,故“疑多是蠻族或蠻夷化之漢人”。(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二. 內 外 與 輕 重

    上節回答誰統治問題,本節涉及怎樣統治的問題。

    所謂“內外”,特指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內”,即內朝,又叫中朝,指君主處理政事的場所;“外”,即京都及其周圍的地區之外的地方,又叫外地。

    所謂“輕重”,特指君主分派部署軍隊的多少。“重”,指重兵把守的地方,也指掌管與指揮軍隊的權力;“輕”,指無兵或少兵把守的地方。

    唐代內外輕重的形勢可分三個時期:前期是內重外輕;中期初仍是內重外輕,開元(713-741年)中期漸變為外重內輕;後期仍為外重內輕之局勢。

    內外輕重形勢轉換的關鍵要到唐朝實行的府兵制那裡去尋找。唐朝兵制經歷幾個階段。唐太宗(626-649年在位)至武則天(690-705年)執政期間實行府兵制。玄宗開元年間以後,府兵制開始敗廢,募兵制興起。唐朝後期,中央政府只能以禁軍來維持統治。誰掌握禁軍,誰就把持朝政。從府兵到募兵,從募兵到禁軍,中央政府掌握與指揮軍隊的權力大小消長,左右乃至支配著唐代近三百年的政局。

    李淵稱帝后,恢復隋朝末年破敗了的府兵制,把關中地區分為十二道,每道皆設定軍府,三個兒子也各自開府領兵。軍隊領導權由李淵親掌,征戰事宜多交給兒子,特別是次子世民。重要戰役多由他指揮。

    李淵像

    李世民即皇帝位後,進一步整頓充實府兵制,將全國劃分為十道,置軍府634個,佔全部軍府的四成,形成“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格局。

    “舉天下不敵關中,則居重馭輕之意明矣”。(《新唐書·陸贄傳》)

    府兵的調遣、徵發權掌握在皇帝手中,由皇帝下敕書,透過兵部傳達執行。若有戰事,朝廷臨時點將,率領從各地徵發的府兵出征。戰事完畢,兵散於府,將歸於朝,兵不識將,將難專兵。京畿設軍府多,中央政府可以調遣的府兵也多。地方政府又無權調遣府兵,況且“將帥無握兵之重”,朝廷掌握的軍隊足以壓制地方勢力,從而處於居重馭輕的戰略態勢。

    自武周以後,由於均田制加速破壞,農民受田日見減少,貧苦農民逐漸無力承擔自備兵器、資糧的兵役,從而加速了府兵制瓦解的程序。府兵的主要任務是番上宿衛,即輪流到京師宿衛。這些府兵原系執行侍衛皇帝的任務,被尊稱為“侍官”,如今卻被官吏任意驅使,甚至執僮僕之役,身分大為降低。京師居民甚至以“侍官”為辱罵用語。

    戍邊徵防是府兵的另一項任務。高宗時由於軍鎮增多,僅府兵不足戍邊,開始強使徵行一部分兵募充當鎮兵。戍邊的府兵與兵募本規定三年輪換,玄宗時延長至五、六年,有的甚至長征不歸,以致“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府兵的地位也每況愈下,並遭受邊將的種種虐待與迫害。當兵無利而有害,因此富人子弟想方設法逃避兵役,兵役負擔幾乎全部落到貧苦農民頭上。府兵之家因不免雜徭,貧弱不堪,紛紛逃亡,府兵制難以為繼。到玄宗開元年間,甚至跌到了軍府無兵可徵發的地步。

    均田制的破壞引起了府兵制的瓦解,而府兵制的瓦解又加速了農民的破產與逃亡。唐朝統治者就在這種惡性迴圈中陷於兵源枯竭、“宿衛不給”的窘境,“內重外輕”的軍事形勢隨之變為“外重內輕”。

    唐初,由於疆界不固定,戰事頻仍,很少有固定的駐防軍鎮。自從打敗西突厥之後,疆界基本上得以固定,防禦線因而大大延長。調兵遣將東征西討已顯得很不便利,況且原有的鎮、戍亦不足以應付新的備禦形勢,需要有經常性的軍事設定,軍區因而得以形成。行軍大總管及都督也演變為這種軍區的固定長官---節度使。

    “節度”一詞原意節制排程。唐代節度使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持節都督出征時為一軍統帥,屯駐時是軍區首長,對所統將領及州郡長吏都有節制以至生殺之權。

    鎮戍(音:[shù])是經常性的防禦據點。唐初已在軍事要地留駐部分軍隊,並每年派遣士兵輪番戍守。高宗、武后時,此類設定日漸增多,並形成有固定駐地與較多兵力的軍、鎮、戍,各自置使,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而生。

    711年(睿宗景雲二年)賀拔延嗣任涼州都督,充漢西節度使。從此,節度使成為固定職銜。至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北方逐漸形成八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十鎮,始成為固定軍區,各有受其統屬之州、軍、鎮、城等。節度使為差遣職名。受名時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大旗),威儀極盛。節度使例兼管內排程軍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營田使。天寶後,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採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

    節度使割據一方,“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極具獨立性,也讓那些擁兵自重的將領萌生問鼎中原的野心。當時全國軍隊五十七萬餘,而鎮兵竟達四十九萬人,佔全國兵員總數的85%以上。其中猛將精兵又主要集中在東北與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領兵力,就達十五萬人之多。中央政府與地方軍鎮之間的力量對比失去了平衡。

    這些職業軍人,與過去的府兵不同,“師不土著,無家族之顧”,隻身從軍,而且久經戰陣,戰鬥力強。邊軍將領為了籠絡他們,經常假借軍功,向朝廷請授官爵。天寶年間以前,破敵有功升官的按規定不過十之一二,但天寶以後,“踐更之卒,俱授官名”,打更計程車兵也授官,以致於“雖在行間,無白身者”。由此在地方上結成盤根錯節、忘身徇利的軍事集團。節度使在後來的發展中,很大程度上就是代表這些驕兵悍將的利益。

    與此相反,中央禁衛軍卻日趨衰弱。這支軍隊除主要宿衛南衙的番上衛士外,還另置北衙禁軍,即皇帝的親軍,專司守衛宮禁和扈從。前者主要來自長安附近諸州府的府兵、丁壯。後者原為元從禁軍,其成員老、死後例由其子弟及上戶子弟補充。長安的商人、地主與無賴子弟多投身其中。兩支中央軍養尊處優,既不出徵,免課役,又少受訓練。平時作威作福,欺壓百姓,戰時卻不能披掛上陣,毫無戰鬥力可言。內外輕重形勢就這樣發生了逆轉,邊軍比禁軍在數量與質量上都佔據了優勢地位。這種外重內輕的軍事形勢,給地方軍閥興兵作亂提供了可乘之機。

    安史之亂是唐朝中央政權與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的一場鬥爭,也是唐代從統一集權走向分裂割據的轉折點。以此為標誌,唐朝的統治可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

    “安史之霸業雖俱失敗,而其部將及所統之民眾依舊保持其勢力,與中央政府相抗,以迄於唐室之滅亡,約經一百五十年之久,雖號稱一朝,實成為二國。”(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安史之亂

    三、內 朝 與 禁 軍

    關中盆地被山帶河,四塞為固,阻三面而守,東出足以制內,有扼拊亢背之勢,乃京畿所在的地區。

    長安是唐代都城,中央政府所在地。全城分宮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宮城居北,為君主所居之處。宮城南面五門,正中為承天門;北面三門,玄武門居中,駐重兵警衛皇宮。

    “中央政府之命令出於君主一人之身”,唐代中央歷次政變之成敗,“悉決於玄武門即宮城北門軍事之勝負,而北軍統制之權實即中央政柄之所寄託也”。(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唐朝中央禁軍,由南衙諸軍和北衙禁軍組成。前者屯於宮南,由宰相指揮;後者屯於宮內,由皇帝親轄。

    北衙禁軍始於元從禁軍。唐初,李淵將隨他起兵的三萬人留作京師宿衛,屯於玄武門,故又稱北門屯兵。

    李淵在位時期,最高統治集團內部爭鬥錯綜複雜。裴寂與劉文靜均為太原起兵時的佐命元從,裴寂深得李淵寵信,劉文靜是李世民心腹,自以才略功勳居裴之上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李淵藉故殺了文靜。李世民自認建唐功業超過太子建成,但因是次子無法繼承皇位;李建成亦深知世民不甘心久居人下,對自己的皇儲地位構成威脅。於是以世民為一方,以建成、元吉為一方,兄弟三人展開了劇烈的皇位爭奪戰。

    626年(武德九年)六月三日,李世民向父皇密奏建成、元吉“淫亂”後宮。李淵愕然,決定次日問個清楚。後宮張婕妤即向建成報告,建成與元吉商議對策。元吉建議:“宜勒宮府兵,託疾不朝,以觀形勢”,建成似乎胸有成竹:“兵備已嚴,當與弟入參,自問訊息”。

    六月四日,建成沒有采取必要的應急舉措,便和元吉一道入朝面見父皇。行至臨湖殿覺得有點反常,正想撥馬返回,預先埋伏於玄武門的李世民率領十二名心腹蜂擁撲來,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尉遲敬德帶領七十騎疾馳而來,射殺李元吉。

    建成、元吉隨從猛攻玄武門,“兵鋒甚盛”。張公瑾率禁軍“閉門以拒之”。玄武門屯營將軍敬君弘“挺身出戰,與中郎將呂世衡並遇害”。激戰時,世民妻長孫氏“引將士入宮授甲,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其舅高士廉“率吏卒釋繫囚,授以兵甲,馳至芳林門,備與太宗合勢。”在李世民僚屬的全力抗擊下,玄武門始終掌握在他的手心。

    玄武門之變

    激戰臨近尾聲時,李世民叫尉遲敬德進太極宮向李淵報告。敬德擐甲持矛,一身戎衣,李淵一看便知道大事不好,只好同意,並寫了“手敕”,命令所有軍隊悉聽秦王李世民處置。同時派黃門侍郎裴矩到東宮曉諭諸將卒。

    “據此,太宗之所以得勝,建成、元吉之所以致敗,俱由一得以兵據玄武門即宮城之北門,一不得以兵入玄武門故也。”(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玄武門政變成功的關鍵在常何一人。此人在事變後“總率北門之屯軍”。據陳寅恪先生考證:“常何舊曾隸屬建成,而為太宗所利誘。當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常何實任屯守玄武門之職,故建成不以致疑,而太宗因之竊發。”(同上)

    第二次玄武門之變發生在東都洛陽。“東都宮城之玄武門亦與長安宮城之玄武門同一位置,俱為形勢要害之地。”(同上)

    705年武周皇帝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等圖謀發動政變,逼迫女皇讓位給高宗子李顯。事前張找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密謀。

    柬之“謂曰:‘將軍在北門幾年?’曰:‘三十年矣。’柬之曰:‘將軍位極武臣,豈非大帝(指唐高宗)之恩乎?’曰:‘然。’又曰:‘既感大帝殊澤,能有報乎?大帝之子見在東宮,張易之兄弟擅權,朝夕危逼,誠能報恩,正屬今日。’多祚曰:‘苟緣王室,唯相公所使。’”(《新唐書·李多祚傳》)

    是年正月,張柬之等聯合禁軍將領兵分二路:一路為主攻部隊,由張率禁兵五百餘人直至玄武門,一路由李多祚等赴東宮迎太子,與第一路會師,然後斬關進入玄武門,殺死武則天的親信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擁立中宗復位,並恢復國號為唐,重建了李氏王朝。

    張柬之像

    這次宮廷政變成功的關鍵在於羽林軍統將。張柬之既得李多祚首肯,“大局即定”,連一代梟雄武則天,亦無抵禦能力了。

    成也禁軍,敗也禁軍。同一個李多祚,神龍元年擁立中宗有功,受封郡王,神龍三年卻為部下所殺。

    中宗雖復位,大權卻旁落皇后韋氏。每臨朝,韋后即坐殿上預聞政事。中宗太子李重俊,非韋氏所生,遭韋后厭惡。韋后愛女安樂公主請中宗廢太子,立她為皇太女。重俊遂於神龍三年七月發動政變,由李多祚率三百禁兵殺死宰相武三思,又自率兵趨肅章門,斬關而入謀誅韋后、安樂公主。她倆遽擁中宗馳赴玄武門樓,召左羽林將軍劉仁景等百餘人於樓下列守。

    “俄而多祚等兵至,欲突玄武門樓,宿衛者拒之,不得進。帝據檻呼多祚等所將千騎,謂曰:‘汝等並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歸順,斬多祚等,與汝富貴。’於是千騎王歡喜等倒戈斬多祚等,餘黨遂潰散。”(《新唐書·愍太子重俊傳》)

    重俊亡命終南山,亦被左右所殺。

    唐代承襲隋代實行以衛統(軍)府的禁衛軍制度。十二衛乃守衛京城的軍事機構。唐太宗在玄武門置左右屯營,以諸衛將軍統領。唐初統領中央禁軍的多為胡人。如“檢校北門左屯營”的阿史那杜爾,“宿衛四十八年無纖隙”的左屯衛大將軍阿史那忠,“宿衛北門,檢校屯營事”的契必阿力,均為歸順唐廷的突厥人。上文述及的李多祚,其祖先為東北胡族首領,因戰功賜姓李。多祚驍勇善戰,以功任右羽林大將軍,宿衛北門二十餘年。

    唐代中期以後,統領禁軍的多為宦官。以宦官為統帥的神策軍漸成禁軍主力部隊。

    神策軍本是隴右節度使所屬駐守臨洮城西的一支軍隊。安史之亂時曾由軍將衛伯玉率領入援,攻圍相州之役唐軍潰敗,衛伯玉退守陝州。那時神策軍故地已被吐蕃佔領,衛伯玉所統之軍仍沿用神策軍名號,伯玉為兵馬使。伯玉入朝,神策軍歸陝州節度使節制,後屬宦官魚朝恩。763年吐蕃進犯長安,代宗奔陝州,魚朝恩率軍護衛,後隨代宗返長安,這支軍隊從此屬於中央禁軍。

    神策軍

    德宗一度不用宦官掌管禁軍,改任朝官統領神策軍。783年,涇原軍途經長安時譁變,朝廷急召禁兵,竟無一卒趕到,德宗倉皇出奔。兵變平定後他以為文武臣僚皆不可信賴,遂命宦官分領神策軍,又置親信宦官任護軍中尉。於是,宦官統領神策軍成為定製,直到唐朝滅亡。當時北衙六軍已名存實亡,神策軍成為中央掌握的唯一有較強戰鬥力的軍隊。宦官掌握了這支軍隊實際上也就掌握了京師的全部軍事力量。

    神策軍在德宗、憲宗時常用以出征方鎮,並承擔京城的部分防務。其在中央禁軍的地位居於其他禁軍之上,衣糧賞賜也較優厚,故戍守長安西、北的軍隊都要求隸名神策軍。隨著神策軍地位日重,其兵額也迅速擴大。到德宗時擴充至十五萬人,成為唐代後期禁軍主力。宦官控制了神策軍及其他禁軍,同時也就控制了整個京畿地區。“藩鎮節將,多出禁軍;臺省清要,時出其門。”宦官成了掌握中央禁軍的軍閥。朝廷還派宦官監軍,“一城之將,一旅之兵,各降中使監臨”,宦官勢力從中央擴充套件到全國各地,從而造成宦官集團長期專權的局面,神策軍成為宦官專權的工具。在統治集團內部爭鬥中,神策軍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880年黃巢起義軍進逼長安。僖宗命神策軍守衛潼關。那些掛籍神策的富家子弟靠賄賂宦官取得軍籍,平日“華衣怒馬,憑勢使氣”,從未參戰,聽說要上陣,父子相擁而泣,多用金錢僱人代替。神策軍至華州,當地居民為躲避勒索,紛紛逃入華山,神策軍的給養無以保證。

    黃巢率義軍60萬攻至潼關,“白旗滿野,不見其際”,官軍糧絕毫無鬥志。齊克讓所部飢卒燒營而潰。張承讓率領的神策軍在義軍入關後也潰不成軍。朝廷援軍在路上遇到衣食華麗的神策軍,十分氣憤,把他們的衣物掠奪一空,轉而給義軍充當嚮導。義軍隨即攻入長安城。畿內數萬禁軍除少數隨從僖宗逃奔成都外,全都潰散。

    僖宗在成都重又召募五萬四千名神策軍,分為十軍,仍以宦官統領之。到昭宗天覆三年(903年),朱溫誅殺宦官,神察軍同時被解散。

    907年朱溫逼唐哀帝禪讓皇位,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唐朝統治至此終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小狗可愛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