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認真講題的王老師
-
2 # hylovejing
1、顏回(字子淵)
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稱顏子,字子淵,春秋末期魯華人。十四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孔子對顏回稱讚最多,贊其好學、仁人。歷代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歷代帝王封贈有加 。
2、閔損(字子騫)閔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華人,孔丘弟子, 為七十二賢之一。閔子以孝聞名,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稱讚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1074年,齊州太守李肅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蘇轍撰文、蘇軾書寫《齊州閔子祠記》的石碑,敘述了修建祠堂的經過。到明代,經歷城人劉敕發集,捐資重修了閔子騫墓和祠,並在殿後修起了“講學堂”的東西廂房“齋”和“蘆花館”。
3、冉雍(字仲弓)
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魯國(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鐸數傳至冉離,世居“菏澤之陽”,人稱“犁牛氏”,受儒教祭祀。《冉氏族譜》稱離娶顏氏,生長子耕,次子雍。
顏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後公西氏聞孔子設教闕里,“命三子往從學焉”。品學兼優。為人度量寬宏,“仁而不佞孔子稱其“可使南面”,即可擔任一方長官(《雍也》)。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封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冉子”。
4、仲由(字子路)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人(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孔門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好勇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魯哀公十五年),衛亂,父子爭位,子路被蒯聵殺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結纓遇難,葬於澶淵(今河南濮陽)。
5、言偃(字子游)
言偃 (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稱叔氏。漢族,春秋時吳地常熟人。孔門72賢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學,曾任魯國武城宰,闡揚孔子學說,用禮樂教育士民,境內到處有絃歌之聲,為孔子所稱讚。孔子曾雲:"吾門有偃,吾道其南。"意即我門下有了言偃,我的學說才得以在南方傳播。故言偃被譽為“南方夫子”。
後人配祀孔廟,稱“十哲人第九人”,受儒教祭祀。唐以後多次追封。明嘉靖時改稱“先賢言子”。清康熙時設
回覆列表
孔門弟子三千,當中有七十二賢人,又以十大弟子最有名。十大弟子按特長歸為四科,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子路;文學:子游、子夏。孔門四科裡,德行旨在培養君主,言語旨在培養外交家(周代意義上的往來諸侯之間的),政事旨在培養總理宰相一類,文學則旨在培養學術禮儀。
德行科 顏淵·好學
顏淵,名回,字子淵,是孔子首席大弟子。顏淵很好學,悟性很高,孔子說他“聞一以知十”,跟另一個弟子子貢說,覺得自己都比不上顏淵。顏淵曾向孔子問仁,孔子答克己復禮為仁。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孔子曾對顏淵的德行大加讚賞。一竹筐飯,一瓜瓢水,顏淵就靠這些住在破舊的巷子裡,別人都受不了這種生活的憂愁,他卻依然很快樂。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顏淵窮困的時候快樂,通達的時候也能快樂。當時天下大亂,顏淵仍然可以把握個人的快樂。儒家思想最重要的傳承,在顏淵身上表現得很充分。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觀念,他認為顏淵做到了“近仁”,對顏淵期許很高,希望顏淵可以傳他的道統。
可惜顏淵身體不好,比孔子早兩年過世了。他逝於魯哀公十四年,孔子七十一歲時。他比孔子小三十歲,得年四十一歲。
顏淵過世的時候,孔子情緒失控,哭得非常傷心。《論語》中用了一句話:子哭之慟。孔子一向教導學生喜怒哀樂都要適當,他的失控令學生不解,孔子回答,如果不為這樣的學生哭得傷心,要為誰哭得傷心呢?
《論語·先進》中還有記載: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意思就是天要亡我。
顏淵的英年早逝,確實令人遺憾。孔子過世後,其弟子分為八派,各走各的路,各吹各的號,到最後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發展。直到一百多年後的戰國時代中期,孟子出現了。孟子是最能夠發揮孔子思想的人,這也要怪孔子的學生,他們不太喜歡著述傳世。
德行科 閔子騫·至孝
閔子騫,生於魯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卒於魯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比孔子小15歲。名損,字子騫,尊稱閔子。
閔子騫以孝聞名後世,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位。閔子騫幼年時母親過世,父親娶了後母,又生了兩個弟弟。到冬天的時候,父親叫他拉車,他拉不動,父親鞭打他,打下去之後衣服裂開,裡面露出稻草。父親非常生氣,後母的兩個兒子穿著棉襖,閔子騫的棉襖裡卻是稻草。於是父親就想休了後母。閔子騫說了一句千古之後仍令人感動的話:“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親在的話,只有他一個人會寒冷;母親一旦離開,三個兒子連他在內都會很孤單。如此孝順的孩子,我們可以想象,他的德行當然頗有可觀之處。《論語 · 先進》中,孔子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閔子騫真是孝順啊!別人都不質疑他父母兄弟稱讚他的話。什麼意思呢?一般人說自己家人好,別人聽了都會打折扣,但只有閔子騫不會,任何人都知道他很孝順,所以他家人說他的好話,大家都接受。
閔子騫終生不願出任官職,直到50歲時去世。這主要是因為他在做官上有潔癖——不好的上級長官要他做官,他不做。當時魯國的政治勢力分為四大部分,最有權力的是季氏,季氏想派閔子騫擔任費邑的縣長。閔子騫對傳達的人說:“好好地替我辭掉吧!如果再有人來找我,我一定逃到汶水以北去。”他寧願離開魯國,也不願做官。居然有人怕做官,還要逃掉。這與閔子騫的個性有關。他認為季氏本身不好,不忠於魯君,也不能夠鞏固國家的統一。如果他幫季氏,對魯國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還有一次,魯國國君想要擴建倉庫,閔子騫就說何必擴建呢?倉庫擴建代表要增加稅收,還不如照顧百姓,何必急著讓國家增加一些稅收或是一些財物呢?所以孔子聽到閔子騫的話,就說:“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論語 · 先進》閔子騫這個人不說則已,一說就可以擊中要害,他說一個國家需要照顧百姓,而不是擴充國庫。有關閔子騫的故事在《論語》中就這麼幾段,如果真的要把他當作一個專題介紹,就要找很多稗官野史等材料來說,還不一定可靠。
德行科 冉伯牛·早殤
冉伯牛,名冉耕,字伯牛。冉伯牛在《論語》裡只出場了一次,出場就是病得很嚴重。孔子去看他的時候,沒有進房間,從窗戶拉他的手(這大概是一種傳染病,不能接觸)。孔子拉他的手之後就說,我們要失去這位同學了,這麼好的人得了這麼壞的病,這是命啊!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 · 雍也》
德行科 仲弓·修德
仲弓,名冉雍,字仲弓,魯華人,小孔子二十九歲。
孔子有弟子三千,只公開推薦一位學生,說他可以面向南方,治理百姓。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論語 · 雍也》)
古代能有資格面向南方的,只有三種人:第一是天子,第二是諸侯,第三是諸侯國的正卿,也就是所謂的相國或宰相。
孔子認為德行好的人,從政做官肯定沒有問題。因為一個社會要發展,一定要靠德行,讓人與人都有共同的追求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善,這樣社會才能夠永續經營。
仲弓的成長背景並不好,據說他的父親是非常平凡的人,有人說卑微貧賤。但孔子認為貧賤不是問題,他也說自己小時候非常貧賤,在社會上地位很低。
仲弓的口才並不好,於是就有人說仲弓“仁而不佞”,有仁德,但是口才不好。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孔子則不以為然。
仲弓後來做官,孔子也大力推薦他當季氏的家臣。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論語 · 子路》)
仲弓曾向孔子問仁,孔子的回答也是因材施教。一個學生越傑出,孔子的回答越精彩。仲弓問仁,孔子的回答值得我們注意。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 · 顏淵》)
關於仲弓的可用材料同樣很少。後世荀子對仲弓的評價特別高。荀子說過一句話:“聖人之不得勢者也,仲尼、子弓是也。”他認為聖人中能夠得勢的,是舜和禹;聖人不能得勢的,是孔子和仲弓。荀子把仲弓與孔子並列,一定有他的原因,他應該是看到很多材料,所以認可仲弓的各種傑出表現。孟子掌握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而荀子認為自己掌握到核心——禮,很可能是仲弓在禮方面的表現得到了荀子稱道。
言語科 宰我·巧言
宰我,原名宰予,字子我,魯華人,小孔子二十九歲。孔子說過一句話:“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前半句說的就是宰我,意思是如果一個人話說得很好聽就認為他是一個人才,那你恐怕就看錯了。
宰我會向孔子提一些很刁鑽的問題。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論語 · 雍也》)
宰我大概常常聽老師談到要做一個仁者,要行仁。有一次,他故意問孔子:“老師,假設有一個仁者,別人告訴他,井中有仁可取,他會不會跳下去呢?”宰我很聰明,故意提這樣的問題。孔子就不太高興了,他說:“對一個君子來說,你可以讓他過去,卻不能讓他跳井;你可以欺騙他井中有仁可取,卻不能誣賴他分辨不了道理。怎麼可以把君子看得這麼笨呢?”宰我問的是仁者,孔子回答的是君子。而君子是仁智並用、仁智並舉的。由此可見,孔子認為宰我不但缺乏誠意,而且他提的問題是故意設個陷阱來嘲笑人家。孔子自然對他不滿意。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垢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 · 公冶長》)
在古代白天睡覺是很嚴重的事情,古代沒有電燈,人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休息充分,白天就不應該睡覺了。除非生病,要不然就一定要認真地讀書。宰我白天跑去睡覺,孔子知道了,罵得很難聽。由於宰予,孔子改變了對別人的看法。孔子可能以前也會輕信人言,遇到口才很好的宰予,發現有些人光說不練,言行不一。由此,從“聽其言而信其行”轉變為“聽其言而觀其行”。
宰我喜歡思考,喜歡辯論,論據充分,孔子有時都難以招架。他曾向孔子問三年之喪。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論語 · 陽貨》)
宰我說:“父母死了,服喪三年,為期太長了。君子三年不習禮,禮一定會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一定會荒廢。舊谷已經吃完,新谷已經登場,取火用的燧木已經輪換了一遍,服喪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說:“喪期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錦緞,對你來說心安嗎?”宰我說:“心安”。孔子說:“你心安,就那樣做吧!君子服喪,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感到快樂,住在家裡不覺得舒適安寧,所以不那樣做。現在你心安,就那樣去做。”
宰我出去了,孔子說:“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來三年後,才能完全脫離父母的懷抱。三年喪期,是天下通行的喪禮。宰予難道沒有從他父母那裡得到過三年懷抱之愛嗎?”
在孔子眼裡,宰我是個“壞學生”,也是他最頭痛的學生。《史記 · 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宰予後來當了臨淄大夫,又說其參與齊國權臣田常作亂而被殺。
雖然宰予經常讓孔子腦袋疼,但是孔子也是很認可宰我的才華的。《孔叢子 · 記義》中,楚昭王想請孔子來做官,孔子就先派宰我過去。宰我的口才很好,知道老師有什麼要求,有什麼想法。宰我就跟楚昭王談了各種理想,楚昭王很滿意,送給孔子好幾輛華麗貴重的馬車,宰我這次非常明理靠譜,他說:“我們老師要的不是馬車,我們老師關心的是理想能不能實現,關心的是老百姓能不能得到照顧,如果你真的用我們老師為官,我們高興得很,他就是走路來也願意,你不用給他豪華的馬車。”在這裡,宰予的形象高大了不少。他向孔子報告後,孔子也稱讚了他。
孟子在書中特別記錄了宰我對老師的稱讚。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意思就是說,以我對老師的觀察,他的傑出遠遠超過了堯舜。孔子都不敢這樣講,孔子、孟子都稱堯舜了不起,因為他們是偉大的聖賢,內聖外王都做到了。但是宰我,居然說老師賢於堯舜,遠遠超過堯舜。這話是太誇張了。但是其實有些道理的。
堯舜時代還是原始社會,很落後,規模也不大,堯舜能做的事情有限。孔子面對禮崩樂壞的情況,致力於恢復周禮,讓天下重回安定,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抱負!
言語科 子貢·通達
子貢,原名端木賜,字子貢,衛華人,小孔子三十一歲。與宰我同列言語科。他倆鬥嘴肯定很有意思,可能宰我會贏吧!因為他排在子貢前面。關於子貢,在此不做贅言。我很喜歡子貢,已經為他寫過一篇小傳。
政事科 冉有·多才
冉有,原名冉求,字子有,小孔子二十九歲。說到冉有,很多人都覺得陌生,他是孔子在中年時代所收的弟子。冉有是有本事的人,在政事科裡,他列第一,子路列第二。在孔子的眾多學生中,冉有確實是很特別的。孔子曾用一個字來評價他——藝,多才多藝。
關於冉有,我們讀中學時學過一篇課文《季氏將伐顓臾》,主角之一就是冉有。全文如下: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這篇文章大意是講魯國權臣季氏準備攻打魯國的屬國顓臾。冉有和子路同為季氏家臣,孔子希望他們能夠勸阻季氏。他們說,勸阻不了。孔子很難過,說你們替別人做事,要幫助別人走上正道。如果不能幫助你的老闆把事做好,那你們到底在幹什麼呢?做官能夠發揮理想,要用正道來服侍你的長官,做不到的話就辭職,這是孔子的態度。在孔子眼裡,冉有這個學生,才幹沒有問題,但是他比較懦弱。
另外,冉有的性格也比較內向。有次師生幾人周遊列國到了衛國,時逢蒯聵父子爭國,冉有想知道老師願不願意在衛國做官,他個性內向,怕老師不高興,不敢自己問,於是就去問子貢。孔子那麼有原則的人,自然不會認同衛國目前的局面,當然是不願意了。
由於冉有性格內向懦弱,他做事很多時候是順從長官的意思,沒有魄力和長官抗衡。所以,孔子對他越來越失望。有一次就更加嚴重了,幾乎令師生關係破裂了。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論語·先進》)
季氏原本就很有錢,冉有成為他的家臣之後,還幫他增加稅收,讓季氏的財富繼續增加。孔子知道了非常生氣,說冉有不再是我們的同道,叫學生們敲鑼打鼓去批評老同學,這是非常傷感情的做法了。
官場是很複雜詭秘的。一個人做學生的時候可能很純潔,從政之後有更多的考慮,變化自然難免。
季氏子弟中曾有人請教孔子,子路與冉有這兩人能不能算是大臣。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論語 · 先進》)
孔子說,這兩個人不能算大臣,只能算是具臣。也就是說,這兩人只是有專業能力的臣子,你可以把實際事務交給他們,比如冉有負責財政、子路負責軍事;但是這兩人不能算是大臣。因為大臣的標準是八個字:“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不過,孔子認為,冉有與子路也不是唯命是從的人,遇到上級殺父親與殺君主的事,他們也不會順從的。
政事科 子路·果敢
子路(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本名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魯華人。他只比孔子小九歲。他是孔子最親近的學生。
子路年輕的時候,是一位典型的不良少年,好勇擅鬥,很喜歡跟別人比武決鬥。當他成為孔子學生之後,很忠誠地保護老師,沒有人再敢公開責難孔子了。子路非常率真,什麼話都敢講。在學生之中,敢給孔子擺臉色、敢對孔子生氣、敢跟孔子吵架,表現自己不滿的人,只有子路一個。在《論語》裡面,至少有四次,子路對老師直言抗議,認為老師做的有問題。
最有名的當然是“子見南子”這一段。大致情況是衛靈公夫人南子想見孔子。子路護師心切,擔心名聲不好的南子會利用孔子,極力反對孔子見南子。孔子認為國君夫人按照禮數請自己,不見有失禮儀,就去見了南子,果然遭到了利用。按照現代人的眼光看,就是南子蹭國際著名學者孔子的熱度,抬高自己的身價。孔子回去之後,子路非常不高興,對老師說:“您果然被利用了。”孔子便發誓說:“我如果做得不對的話,讓天來厭棄我吧!讓天來厭棄我吧!”你看,面對子路,孔子也要為自己辯解。子路這樣的學生可以隨時從他的角度提供意見,對孔子而言就像好朋友一樣。
《論語·公冶長》記載了一段孔子讓顏淵、子路談自己志向的事。顏淵的志向是“無伐善,無施勞”,而子路的志向是“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把自己的車子以、馬匹、衣服、棉袍與朋友一起用,壞了都沒有一點遺憾。子路的回答,說明他非常重視朋友的情義,遠遠超過財物的價值。當時棉袍、車馬都是很貴重的東西,子路說用壞了沒關係,因為是朋友,他對朋友特別講道義。
子路的死是個慘劇。他死於衛國內亂,還被剁成了肉醬。來龍去脈是這樣子的。當時衛國國君衛出公姬輒是前任國君衛靈公之孫,太子姬蒯聵之子。蒯聵得罪南子,逃到了晉國。靈公死後,姬輒繼位。晉國想乘機侵犯衛國,送回蒯聵,於是衛國抵抗晉國,阻止蒯聵回國。蒯聵有個姐姐,叫作伯姬,她脅迫兒子孔俚弒啥衛出公,出公聞訊而逃。子路是孔俚的屬下,他聽到訊息後,進城去見蒯聵,蒯聵讓手下擊落了子路的冠纓。
子路道:“君子死,冠不免。”君子即使臨死,也要衣冠整齊。他在繫好帽纓的過程中被人砍成肉醬。
子路由勇士成長為君子,但最終也由於君子做派丟掉了性命,很有戲劇性。當子路慘死的訊息傳到孔子耳朵裡,他傷心欲絕,再一次說天要亡我吧!這跟顏淵過世後的情形類似。
文學科 子游·闊朗
子游,原名言偃,字子游,吳華人,小孔子四十五歲。子游在《論語》中出現的次數並不多,但他很重要。
子游列名文學科,周代文學代表文獻方面的知識,即古代的經典。精通文學者,能從文獻中得到啟發,自然會高尚其志,目光遠大。子游就能做到這一點。
孔子大約是顏控(孔子是天秤座的),他不喜歡長得難看的子羽,對這個學生態度冷淡,子羽就退學,自己鑽研學問去了。
但是子游很欣賞子羽。他在魯國為官,在武城當過縣長,有一次孔子問他:“你在這裡找到什麼人才了嗎?”子游說:“有一個叫子羽的,他走路時不抄近路,如果不是公事,也從不到我屋裡來。”這說明子羽為人端方,是個正人君子。子游能夠發現老師忽略的學生,可見眼光很獨到。
子游《詩經》《尚書》都學得很好,他在武城當縣長的時候就教老百姓唱《詩經》。因為孔子教導過他,《詩經》是要用來治國的。孔子聽到歌聲,笑話子游大材小用,就像殺雞用了牛刀。
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論語·陽貨》)
孔子其實很開心,並非責怪子游,而是幽默地調侃。這話讓子游聽到以後,他就跑來抗議了。他說,老師,您不是教過我們,做官的人學習人生道理,就是要愛護百姓。而老百姓學習道理,就容易服從政令。這裡並非是說愚民。而是指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後,不會只看個人眼前的利益,而會關心群體更大的需要、更大的利益。
子游即使身為一個小小的縣長,還是讓老百姓一起來學《詩經》,讓老百姓也懂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孔子其實很喜歡學生的做法,子游抗議之後,孔子說:“各位同學,子游說得對,我前面是和他開玩笑的。”
因為子游是個胸襟開闊,並且懂得興詩書禮樂而教化百姓的人,孔子認為值得和他講天下大大道理。孔子就和子游暢談了有關大同、小康的世界,到今天留下來的文獻,還足以令我們嚮往。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 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 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 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 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者去,眾以為殃,是為小康。”(《禮記·禮運》)
文學科 子夏·謹慎
子夏,原名卜商,字子夏,衛華人,比孔子小四十四歲。他跟子游一樣,是孔子周遊列國時所收的學生。
“仕而優而學,學而優則仕”,這句話就是子夏說的。他對教書有什麼心得呢?首先他是很好的學生,晚年則是很好的老師,曾教過一個國君,魏文侯。他是孔子學生裡面比較有成就的一位。
子夏的書讀得非常好,同學們有什麼問題,就會請教子夏。孔子有兩個學生,司馬牛和樊遲,資質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努力,有時候聽不懂孔子的回答,也不敢再去問老師,就會向子夏請教。子夏的書讀得很好,學問功底非常紮實,能夠根據老師的回答去發揮自己的心得。
子夏曾啟發孔子,禮如繪事後素。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子夏曰:“禮後乎?”子曰: “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 · 八佾》)
對繪事後素,可能不同讀者有不同的解讀。但這件事是子夏一生的榮幸。
子夏作為一個好老師,曾教出很多傑出的弟子,像田子方、 段幹木、吳起等,但他們並非都是延續儒家思想的弟子。相對來說, 子夏教書比較保守。有一段他與子游的辯論,我們可以看一下。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 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論語 · 子張》)
子游認為,子夏教的學生,對灑水、掃地、接待賓客、進退禮儀方面的事,還可以勝任,不過這些只是末節而已;而做人的根本道理卻沒有學會,怎麼可以呢?這話傳到子夏耳中,子夏就替自己辯護,他說,只有聖人才能本末兼顧,而一般人當然要慢慢地從基本的禮儀做起。最基本的沒學好,就立刻講一些大道理, 難免會好高騖遠。當然這是子夏為自己的辯解,但是從中也可以看出來,子夏是有一套教學方法的。
後來,子夏的學生向子張請教交友之道。子張先是反問:“子夏說了些什麼?”這位學生回答:“子夏說:‘值得交往的,才與他交往; 不值得交往的,就拒絕他。’”子張說:“我所聽到的與此不同。君子尊敬才德卓越的人,也接納一般大眾;稱讚行善的人,也同情未能行善的人。我若是才德卓越,對什麼人不能接納?我若是才德不卓越,別人將會拒絕我,我又憑什麼去拒絕別人?”
從這兩個人的對照可以看得出來,在這一點上,子張確實是比子夏高明,子夏過於保守了。子夏交朋友的時候,能交的就交, 不能交的就不理對方;而子張是“尊賢而容眾”,傑出的人要包容眾人。如果別人已經很好了,你跟他交往,他也不見得需要你; 但是別人很差的時候,正好需要你做朋友來指導。相對來說,子張說的話是比較有格局的,而子夏因為太保守,格局顯得有些小了。但是,子夏的交友之道可能更符合現代人的思維。
除了孔門十大弟子之外,孔子有名的學生還有公冶長和南宮适,孔子對這兩人評價很高,認為他們是君子,並把女兒嫁給了公冶長,把異母兄孟皮的女兒,也就是侄女嫁給了南宮适。據說公冶長會鳥語,南宮适則是個高富帥。
孔子的學生中還有好幾對是父子檔,比如顏淵和他的父親顏路,還有曾點(曾皙)和曾參。曾氏父子性格迥異,曾點瀟灑,曾參老實。
孔子曾和學生們談論志向,子路想當軍事家,冉有想做政治家,公西華(他和冉有很要好)想搞外交,曾點的志向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好浪漫呀!曾參資質魯鈍,但是非常勤勉,而且純孝敦厚,講究慎獨,日後居然成為傳播儒家思想最為重要的代表,可以傳《大學》、作《孝經》,把孔子的思想發揮得很好。
後來,子路、冉有、公西華三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志向。子路和冉有已經詳細介紹過了,在此說一下公西華。
公西華名公西赤,字子華,又稱公西華。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華以長於祭祀之禮、賓客之禮著稱,且善於交際,曾“乘肥馬,衣輕裘”,為孔子出使齊國。孔子對他的評價是:“赤也,束帶立於朝,可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孔子很認可公西華的外交才能。公西華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孔子在一生最為艱險的階段,就是自稱“喪家犬”被困在陳、蔡兩國之間的早些時候,他在陳國收過一個學生,叫作顓孫師,字子張。子張小孔子四十八歲,作為孔子晚年的學生,他在孔子身邊非常活躍。整部 《論語》按照篇章來計算,出現最多的是子路,然後是子貢,接著恐怕就是子張了,他出現的次數和顏淵差不多。子張個性激進孤傲,孔子說“師也闢”,“闢”通“孤僻”。子張雖然孤傲,但卻志向高遠,希望積極入世,進而造福百姓。
前面提到的子羽,就是澹臺滅明。他是一個熱愛學習和喜歡獨立思考的人,他離開孔子後更加發奮努力地學習、鑽研, 成了一個很著名的學者。很多青年因此而慕名到他門下求學,他的名聲也在諸侯之間傳開了。澹臺滅明後來到楚國傳學,收了三百個弟子。據說把孔子的學說傳到南方的,他是第一人。
兩位差生當中的司馬牛資料很少,只知道是宋華人,一說名耕,另一說名犁,《史記 · 仲尼弟子列傳》提到過他,說他“多言而躁”。另一位樊遲呢,從小貧窮,但讀書刻苦,還懂種田。他很有求知慾望,三次向孔子請教“仁”,還問“智”“崇德、修慝、辨惑”等。大概由於他天資不夠,所以孔子只給他講最基本的道理。誰能想到日後樊遲居然也躋身七十二賢之列,他繼承孔子興辦私學,在儒家學派廣受推崇的各個朝代享有較高禮遇。唐代追贈“樊伯”,宋代追封“益都侯”,明稱“先賢樊子”。
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希望對想了解孔子學生的網友有些用處。
轉自知乎獨角獸銜著金雀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