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拆局局長

    直接原因是生產力水平的相對落後。

    生產力水平的差距是現今各國差距的最直接原因,我們只要看看目前主要發達國家的崛起過程就能發現答案。

    中國能在唐宋時期達到萬邦來朝的盛景,在於當時中國掌握了足夠先進的科學技術指導生產,如馬可波羅感嘆中國遍地都是黃金一樣,其實就是社會生產力水平高於西方的表現。

    清朝末期,英國經歷艱苦的社會實踐,加上現代科學的正確引導,爆發了人類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成功崛起。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歐美各國紛紛佔領生產力頂峰,資本主義正式成為西方世界的主導力量。

    美國引領第三次技術革命,成功登上世界霸主的寶座。

    這些國家無不經歷過痛苦的積累過程,並在幾百年的時間裡相繼由質變引發量變,顯著提升生產力水平,並迅速搶佔全球市場,成為主導世界的力量,這就是生產效率不可阻擋的碾壓力量。

    反觀亞洲,在中國由於清朝某些原因逐步落後以來,錯過全部工業革命的爆發機會,漸漸成為西方世界頂級生產力的下游世界,就像是一個巨大的世界工廠,最底層的工人只能靠勞動獲取微薄收入,西方則是高層領導,享受大部分利潤和福利,自然最累的是亞洲人。

    不過亞洲也有兩個發達國家,南韓和日本,這兩個國家為什麼享受著發達國家的待遇,卻還是一樣累?

    這就要說說他們相對特殊的崛起,日本最早承接美國的產業轉移和扶持,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抓住機會,一躍踏入發達國家行列,不過靠別人施捨的市場始終會受到牽制,在日本想要挑戰美中國產業的高利潤機會時,被美國重拳出擊打垮,到現在還沒能恢復當年的繁榮。

    南韓則在這時抓住機會承接美國從日本轉移出來的產業,也順利踏入發達國家行列。不過南韓的現狀大家都清楚,美國事實上掌控支撐南韓經濟的財閥,實際上和當年的日本區別不大。

    其他亞洲國家則要麼無法承接美中國產業,要麼承接失敗,紛紛掉隊。

    只有中國靠自己闖出一條路,不過這條路一定是艱難的,就像歐美各國當初崛起之前,沒有哪個國家的民眾是輕鬆的,量變才能引發質變是這個世界的規律,只有足夠積累才能最終迎來爆發。

    所以累一點其實沒什麼,畢竟,我們的目標是重新奪回更高一級的生產效率,再次成為世界之巔,就像過去一樣。

    肉眼可見的未來就是站在頂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月前一個男生有很明顯的追我,現在很少聯絡我,是什麼意思?